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RG-1通过SIRT1-NOX2通路减轻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肥大
1
作者 王有恒 王学惠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3期120-126,共7页
目的探究神经调节蛋白1(neuregulin-1,NRG-1)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系(H9C2),使用Ang-Ⅱ处理H9C2细胞,构建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细胞模型。给予NRG-1干... 目的探究神经调节蛋白1(neuregulin-1,NRG-1)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系(H9C2),使用Ang-Ⅱ处理H9C2细胞,构建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细胞模型。给予NRG-1干预H9C2细胞,通过测量心肌细胞表面积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检测线粒体膜电位,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超氧化物歧化酶1(superoxide dismutase 1,SOD1)及NADPH氧化酶2(NADPH oxidase isoform 2,NOX2)蛋白表达,观察NRG-1的保护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NRG-1能够明显降低心肌细胞表面积(P<0.05),减少肥大标志物ANP、BNP表达(P<0.05),降低ROS水平(P<0.05),升高线粒体膜电位(P<0.05),增加SOD1、SIRT1表达(P<0.05),降低NOX2蛋白水平(P<0.05)。SIRT1抑制剂EX527可以阻断NRG-1的保护作用。结论NRG-1可改善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其潜在机制可能与SIRT1-NOX2氧化应激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调节蛋白1 血管紧张素 心肌肥大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艾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Beclin-1、LC3-Ⅱ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彭雄 周兰 +6 位作者 施雨燕 龚志贤 张亮 艾坤 李鑫 陈青 刘梨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22-127,共6页
目的观察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大鼠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及滑膜细胞中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1 light chain 3-Ⅱ,LC3-Ⅱ)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大鼠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及滑膜细胞中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1 light chain 3-Ⅱ,LC3-Ⅱ)表达的影响,探索艾灸治疗R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艾灸组,每组9只。采用弗氏完全佐剂造模法制备RA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艾灸组予艾灸足三里、关元,每次20 min,每天1次;甲氨蝶呤组予甲氨蝶呤0.35 mg/kg灌胃,每周2次。空白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每天给予艾灸组大鼠同样时长及强度的捆绑。每组均干预3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采用足趾容积测量仪检测大鼠左后肢足趾容积,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2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Beclin-1、LC3-Ⅱ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甲氨蝶呤组及艾灸组精神一般,反应尚可,体质量恢复,较活跃,摄食、饮水尚可,足部肿胀、红肿缓解,其局部炎症及全身多发性关节炎情况均轻于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于造模后第3、10、17、24天足趾容积明显增大(P<0.01),结合一般情况,提示模型制备成功;甲氨蝶呤组、艾灸组足趾容积于第24天增大(P<0.05)。与模型组比较,甲氨蝶呤组造模后第17、24天足趾容积降低(P<0.05,P<0.01),艾灸组第10、17、24天足趾容积明显降低(P<0.01)。干预3周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IL-2含量明显升高(P<0.01),滑膜组织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量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甲氨蝶呤组、艾灸组血清中IL-2含量降低(P<0.05),艾灸组滑膜组织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艾灸能改善RA大鼠关节肿胀,降低IL-2含量,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自噬因子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佐剂性关节炎 滑膜组织 艾灸 白细胞介素-2 BECLIN-1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下载PDF
ZTC1+1-Ⅱ澄清剂用于中药水提液澄清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萍 吴月国 刘骅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考察ZTC1+1-Ⅱ澄清剂用于中药水提液的澄清效果。方法:采用HPLC和分光光度法,以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二苯乙烯苷),总多糖和固形物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考察澄清剂用量、药液浓度、搅拌速度对澄清工艺... 目的:考察ZTC1+1-Ⅱ澄清剂用于中药水提液的澄清效果。方法:采用HPLC和分光光度法,以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二苯乙烯苷),总多糖和固形物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考察澄清剂用量、药液浓度、搅拌速度对澄清工艺的影响。结果:中药水提液的最佳澄清条件为:澄清剂用量5%,药液浓度(1∶10),搅拌速度100 r.m in-1。结论:与传统水提醇沉法比较,ZTC1+1-Ⅱ澄清剂澄清工艺能保留水提液中大部分指标成分,且操作简单、安全。ZTC1+1-Ⅱ澄清剂作为絮凝澄清剂可用于精制中药水提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TC1+1-澄清剂 水提醇沉法 正交试验法
下载PDF
ZTC1+1-Ⅱ型澄清剂应用于莲子心提取液的除杂工艺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陈敬 温庆果 +2 位作者 刘英慧 刘韶 李新中 《中南药学》 CAS 2010年第12期908-912,共5页
目的确定ZTC1+1-Ⅱ型澄清剂应用于莲子心提取液除杂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固形物去除率、甲基莲心碱保留率为指标,分别考察药液浓度、澄清剂加入的顺序、澄清剂的用量、加入澄清剂时的温度、搅拌时间及水浴保温时间对除杂效果的影响。在单... 目的确定ZTC1+1-Ⅱ型澄清剂应用于莲子心提取液除杂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固形物去除率、甲基莲心碱保留率为指标,分别考察药液浓度、澄清剂加入的顺序、澄清剂的用量、加入澄清剂时的温度、搅拌时间及水浴保温时间对除杂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除杂工艺条件。结果在药液浓度为1∶6,ZTC1+1-Ⅱ型澄清剂2组分加入顺序为先B后A,ZTC1+1-Ⅱ2组分(浓度为1%)用量分别为0.8 mL.g-1(B)及0.4 mL.g-1(A),作用温度为80℃,分别搅拌10 min后保温30 min的工艺条件下,固形物去除率为22.81%、甲基莲心碱含量保留率为89.42%。结论 ZTC1+1-Ⅱ型澄清剂可用于莲子心提取液的除杂工艺,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子心 甲基莲心碱 ZTC1+1- 澄清剂
下载PDF
ZTC1+1-Ⅱ型澄清剂用于紫苏叶提取液的澄清工艺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柏强 刘福 +1 位作者 何效平 曾芝兰 《中南药学》 CAS 2016年第5期501-504,共4页
目的确定ZTC 1+1-Ⅱ天然澄清剂用于紫苏叶提取液澄清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总黄酮保留率和固形物去除率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药液浓度、澄清剂的用量、加入澄清剂时的温度、搅拌速度、保温时间及静置时间对澄清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考察的... 目的确定ZTC 1+1-Ⅱ天然澄清剂用于紫苏叶提取液澄清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总黄酮保留率和固形物去除率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药液浓度、澄清剂的用量、加入澄清剂时的温度、搅拌速度、保温时间及静置时间对澄清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澄清工艺条件。结果在药液浓度为1∶5,温度80℃,加入A组分溶液后加入B组分溶液,ZTC1+1-Ⅱ2组分(浓度为1%)用量分别为4%、2%,搅拌速度100 r·min-1,保温10 min,静置时间为6 h的工艺下,总黄酮保留率为84.3%,固形物去除率为23.7%。结论 ZTC 1+1-Ⅱ型澄清剂处理紫苏叶提取液的澄清效果良好,优选的澄清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TC 1+1-型澄清剂 紫苏叶 总黄酮 澄清工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ZTC1+1-Ⅱ型澄清剂处理追风七总黄酮提取液的工艺优选 被引量:3
6
作者 陈程 白璐 +1 位作者 罗国平 文明 《中国药师》 CAS 2016年第10期1872-1875,共4页
目的:优选ZTC1+1-Ⅱ型澄清剂处理追风七总黄酮提取液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总黄酮保留率、蛋白质清除率和固形物去除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药液质量浓度、澄清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澄清工艺为... 目的:优选ZTC1+1-Ⅱ型澄清剂处理追风七总黄酮提取液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总黄酮保留率、蛋白质清除率和固形物去除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药液质量浓度、澄清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澄清工艺为:药液质量浓度0.5 g/ml,澄清剂加入量分别为4%B组分和2%A组分,水浴温度60℃,水浴保温时间60 min;总黄酮保留率为91.32%,蛋白质去除率为35.82%,固形物的去除率为8.1%。结论:ZTC1+1-Ⅱ型澄清剂对追风七总黄酮提取液的澄清效果良好,该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TC1+1-型澄清剂 追风七 总黄酮 澄清工艺
下载PDF
ZTC1+1-Ⅱ澄清剂对银杏叶醇提液的絮凝工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小利 赵希 张黎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0667-10668,10671,共3页
[目的]采用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对银杏(GinkgobilobaLinn.)叶醇提液进行絮凝提取,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药液的澄清度和药液质量。[方法]ZTC1+1-Ⅱ型澄清剂组分A、B2种。用蒸馏水和1%醋酸溶液配制成1%的溶液,预溶胀24h,用双层纱布过滤,即... [目的]采用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对银杏(GinkgobilobaLinn.)叶醇提液进行絮凝提取,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药液的澄清度和药液质量。[方法]ZTC1+1-Ⅱ型澄清剂组分A、B2种。用蒸馏水和1%醋酸溶液配制成1%的溶液,预溶胀24h,用双层纱布过滤,即得澄清剂组分A或B。之后,以絮凝物重量为衡量指标,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确定了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对银杏叶醇提液进行絮凝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澄清剂组分加入次序为先加组分B后加组分A,银杏叶醇提液pH值为5.5,100ml醇提液中组分B、A的用量分别为1.6、0.8g/L,澄清温度为40℃,澄清时间为40min。[结论]该研究可简化后续工艺程序和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ZTC1+1-澄清剂 醇提液 絮凝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MCP-1和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梁斌 杨志明 +3 位作者 张娜娜 杨慧宇 康玉明 肖传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19-1324,共6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影响,阐明Ang-(1-7)对AngⅡ在炎症方面的拮抗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随机分为:对照...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影响,阐明Ang-(1-7)对AngⅡ在炎症方面的拮抗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随机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ng-(1-7)组;AngⅡ+Ang-(1-7)组;AngⅡ+Ang-(1-7)+Ang-(1-7)受体阻断剂A-779组。以ELISA法和半定量RT-PCR法从蛋白和mRNA水平检测MCP-1和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AngⅡ(100nmol/L)使MCP-1和ICAM-1的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Ang-(1-7)(1000nmol/L)使MCP-1和ICAM-1的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P<0.05);混合刺激组中,与AngⅡ组比较,Ang-(1-7)(10nmol/L、100nmol/L、1000nmol/L、10000nmol/L)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ngⅡ诱导的HUVECMCP-1、ICAM-1蛋白和mRNA的表达(P<0.05),Ang-(1-7)浓度为1000nmol/L时,虽然蛋白和mRNA表达仍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加入A-779组与AngⅡ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ng-(1-7)通过其特异性受体MAS拮抗AngⅡ诱导的HUVECMCP-1和ICAM-1的表达,并呈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血管紧张素-(1—7) 血管紧张素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孕期膳食锌缺乏下向调控胎盘IGF-Ⅱ和GLUT-1 mRNA的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谢良民 黄昕 +3 位作者 葛懿云 厉曙光 汤家铭 李俊旋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24-27,37,共5页
目的探讨孕期膳食锌缺乏对胎盘IGF-Ⅱ和GLUT-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SD孕鼠随机分为喂饲AIN93G配方饲料的正常对照组(ZC)、锌缺乏组(ZD)、配对喂养组(PF)以及国产商业饲料对照组(GC)。分别于孕9.5 d、孕13.5 d和孕17.5 d取母鼠... 目的探讨孕期膳食锌缺乏对胎盘IGF-Ⅱ和GLUT-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SD孕鼠随机分为喂饲AIN93G配方饲料的正常对照组(ZC)、锌缺乏组(ZD)、配对喂养组(PF)以及国产商业饲料对照组(GC)。分别于孕9.5 d、孕13.5 d和孕17.5 d取母鼠血清、肝脏及胎盘,以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胎盘中IGF-Ⅱ和GLUT-1 mRNA以及肝脏MT-1 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清锌浓度。结果孕9.5 d和孕13.5 d时,ZD组血清锌浓度显著低于PF组、ZC组和GC组。孕17.5 d时,ZD组血清锌与PF组和ZC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孕9.5 d和孕13.5 d时,ZD组母鼠肝脏MT-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PF组、ZC组和GC组。孕9.5 d、孕13.5 d和孕17.5 d时,ZD组胎盘IGF-Ⅱ和GLUT-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ZC组、PF组和GC组。胎盘GLUT-1 mRNA的表达呈现出随着孕龄延长而增高的趋势。孕17.5 d时,PF组GLUT-1 mRNA的表达量与ZC组(P<0.05)和GC组(P<0.01)相比差异显著。结论孕期膳食锌缺乏显著下向调控胎盘IGF-Ⅱ和GLUT-1 mR- 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GLUT-1 IGF- MT-1
下载PDF
心肌营养素-1在血管紧张素Ⅱ致心肌细胞肥大中的表达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爽 陆莹 于波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9-362,共4页
目的利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心肌细胞造成肥大,观察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中心肌营养素-1(cardiotrophin-1,CT-1)的表达情况。方法培养原代心肌细胞,给予AngⅡ刺激心肌细胞造成肥大,在不同时间取细胞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 目的利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心肌细胞造成肥大,观察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中心肌营养素-1(cardiotrophin-1,CT-1)的表达情况。方法培养原代心肌细胞,给予AngⅡ刺激心肌细胞造成肥大,在不同时间取细胞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CT-1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CT-1蛋白表达,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经AngⅡ刺激后在相差显微镜下可见心肌细胞面积变大。CT-1 mRNA水平随着AngⅡ刺激时间延长而有增高的趋势,CT-1蛋白表达亦增加。结论AngⅡ致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中伴有CT-1表达增加,CT-1有可能参与心肌细胞的肥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营养素-1 血管紧张素 心肌细胞 肥大
下载PDF
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清内皮素-1、一氧化氮、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乔青 魏翠英 +1 位作者 佟光明 王彩丽 《中国医药导刊》 2004年第6期405-406,40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比色法测定血NO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ET-1、AngⅡ水平,同时设立对照组。结果:尿毒症患者血清NO、ET-1、AngⅡ水平...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比色法测定血NO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ET-1、AngⅡ水平,同时设立对照组。结果:尿毒症患者血清NO、ET-1、Ang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经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与尿毒症未透析者比较,血清NO水平较未透析者低、血清ET-1、AngⅡ水平较未透析者高,P<0.05;结论:血液透析可以引起患者血清NO水平下降、ET-1、AngⅡ升高,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后的高血压可能与血NO浓度降低、血ET-1、AngⅡ浓度增高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ET-1 尿毒症 血液透析 血清内皮素 临床意义 血NO 影响 设立 水平
下载PDF
芪明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WT1、AngⅡ、ET-1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军媛 赵建红 +3 位作者 刘颖 张军 李振 臧乐红 《吉林中医药》 2017年第10期1025-1028,共4页
目的观察芪明颗粒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组织中WT1、AngⅡ、ET-1表达的影响,研究其对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PF级SD大鼠50只,除空白组外各组给予链脲佐菌素单次腹腔注射造模,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缬... 目的观察芪明颗粒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组织中WT1、AngⅡ、ET-1表达的影响,研究其对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PF级SD大鼠50只,除空白组外各组给予链脲佐菌素单次腹腔注射造模,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缬沙坦组。8周后分别用Westernblot法、ELISA法检测肾组织中WT1、ET-1、AngⅡ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肾组织WT1、AngⅡ、ET-1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缬沙坦组肾脏组织WT1、AngⅡ、ET-1均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组、缬沙坦组肾组织WT1、AngⅡ、ET-1明显低于中药低剂量组(P<0.05),中药高剂量组、缬沙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明颗粒可以有效的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WT1、AngⅡ、ET-1的表达,以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高剂量芪明颗粒较低剂量对肾脏有更好的保护作用。早期采用芪明颗粒对糖尿病进行干预,可以延缓肾损害的进展。为临床广泛应用芪明颗粒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管紧张素 内皮素-1 肾母细胞肿瘤1 芪明颗粒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自身抗体通过上调自噬诱导INS-1胰岛β细胞凋亡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丹 王瑾 +3 位作者 何金玲 冯艳金 曹竹杰 焦向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74-480,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能否引起胰岛β细胞的凋亡,自噬是否参与其中以及其所发挥的作用。方法:10-6mol/L AT1-AA处理INS-1细胞24 h后,用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及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细胞的凋亡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能否引起胰岛β细胞的凋亡,自噬是否参与其中以及其所发挥的作用。方法:10-6mol/L AT1-AA处理INS-1细胞24 h后,用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及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细胞的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和beclin 1的蛋白水平。使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以及经典的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预处理细胞1 h之后再加入AT1-AA处理24 h,检测细胞凋亡、自噬及存活率的变化情况。结果:10-6mol/L AT1-AA处理INS-1细胞24 h可明显降低细胞存活率(P<0.05)。与阴性Ig G对照组相比,AT1-AA分别处理细胞12 h、24 h和36 h后细胞凋亡水平明显增高(P<0.05);此外,LC3及beclin 1的蛋白水平也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且凋亡和自噬水平的升高均可被替米沙坦所阻滞。使用自噬抑制剂3-MA预处理之后,细胞的凋亡率较单独给予AT1-AA处理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AT1-AA可通过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上调自噬来诱导INS-1胰岛β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自身抗体 INS-1细胞 细胞凋亡 自噬
下载PDF
ZTC1+1-Ⅱ澄清剂用于昆参片水提液的纯化研究
14
作者 朱立俏 盛华刚 《食品与药品》 CAS 2011年第5期172-175,共4页
目的研究纯化昆参片水提液的工艺。方法以纯化前后昆参片水提液中总多糖含量和浸膏率为考察指标,比较乙醇沉淀法、壳聚糖澄清剂和ZTC1+1-Ⅱ澄清剂对提取液的纯化效果,并用单因素考察法确定ZTC1+1-Ⅱ澄清剂的最佳纯化工艺。结果 ZTC1+1-... 目的研究纯化昆参片水提液的工艺。方法以纯化前后昆参片水提液中总多糖含量和浸膏率为考察指标,比较乙醇沉淀法、壳聚糖澄清剂和ZTC1+1-Ⅱ澄清剂对提取液的纯化效果,并用单因素考察法确定ZTC1+1-Ⅱ澄清剂的最佳纯化工艺。结果 ZTC1+1-Ⅱ澄清剂优于乙醇沉淀法和壳聚糖澄清剂,最佳纯化工艺为澄清剂用量5%B+2.5%A,药液浓度0.2 g/mL,搅拌速度100 r/min。结论 ZTC1+1-Ⅱ澄清剂可用于纯化昆参片水提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参片 ZTC1+1-澄清剂 纯化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AngⅡ诱导内皮细胞VCAM-1和ICAM-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文媛 杨慧宇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248-252,共5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的非降脂作用和潜在的治疗作用。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取生长良好的...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的非降脂作用和潜在的治疗作用。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取生长良好的第2、3代细胞进行实验。将细胞分为三组:对照组、AngⅡ组、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对照组加培养液,AngⅡ组以不同浓度的AngⅡ与细胞共孵育24 h,干预组首先用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0.05μmol/L,0.1μmol/L,1.0μmol/L,10μmol/L)分别作用1 h,而后加1μmol/L AngⅡ与细胞共育24 h。半定量RT-PCR测定粘附分子ICAM-1和VCAM-1mRNA的表达。结果:AngⅡ能上调ICAM-1和VCAM-1的表达,阿托伐他汀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上述作用。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抑制粘附分子ICAM-1和VCAM-1 mRNA表达,可能具有增加粥样斑块稳定性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紧张素 VCAM-1 ICAM-1 阿托伐他汀
下载PDF
高血压大鼠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PAI-1表达的作用与ERK及AT_1受体的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希 李法琦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 观察高血压大鼠的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上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和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 1型受体 (AT1R)的变化与AngⅡ对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 1(PAI 1)活性调节作用的内在因果关系 ,探讨AngⅡ促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 目的 观察高血压大鼠的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上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和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 1型受体 (AT1R)的变化与AngⅡ对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 1(PAI 1)活性调节作用的内在因果关系 ,探讨AngⅡ促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合成与分泌PAI 1的受体和受体后信号途径。方法 将 16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腹主动脉缩窄型高血压组 (n =8)和假手术对照组 (n =8)。第 6周时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浆与主动脉组织匀浆中AngⅡ含量 ,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与主动脉孵育液中PAI 1活性的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ERK和AT1R在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达。结果 血浆AngⅡ、血浆PAI 1、血管平滑肌细胞ERK、血管平滑肌细胞AT1R均显著增高 (P均 <0 0 5 ) ,且四者之间互为正相关 (r =0 89~ 0 96 ,P <0 0 1~ 0 0 0 1) ,主动脉匀浆AngⅡ、主动脉孵育液PAI 1、血管平滑肌细胞ERK、血管平滑肌细胞AT1R也显著增高 (P均 <0 0 5 ) ,且四者之间亦互为正相关 (r =0 86~ 0 96 ,P <0 0 1~ 0 0 0 1)。结论 高血压时AngⅡ具有诱导PAI 1合成与分泌的作用 ,可能与AngⅡ经AT1R激活ERK ,介导血管平滑肌合成及释放PAI 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 血管紧张素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高血压
下载PDF
吉西他滨+顺铂与紫杉醇+顺铂方案治疗复发鼻咽癌的疗效及对Beclin-1、LC3-Ⅱ和CYFRA21-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杜伟一 陈淑莲 +3 位作者 李国强 李正超 李霦 孙圣凯 《医学综述》 2020年第13期2664-2668,共5页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与紫杉醇+顺铂(TP)方案治疗复发鼻咽癌的疗效及对血清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在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治疗的110例...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与紫杉醇+顺铂(TP)方案治疗复发鼻咽癌的疗效及对血清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在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治疗的110例复发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GP组(n=56)和TP组(n=54)。其中,GP组给予GP方案治疗,TP组给予TP方案治疗,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血清Beclin-1、LC3-Ⅱ、CYFRA21-1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情况。结果GP组的总有效率为60.71%(34/56),TP组为53.70%(29/5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血清Beclin-1、LC3-Ⅱ、CYFRA21-1水平均降低,且GP组低于TP组[(53±20)ng/L比(79±20)ng/L,(68±24)ng/L比(80±21)ng/L,(31±10)mg/L比(67±10)mg/L],各指标组间、时点间、组间和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血小板减少和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P组和TP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1个月(95%CI 28.36~33.64)和30个月(95%CI 28.43~31.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P与TP方案治疗复发鼻咽癌的疗效相似,相较于TP方案,GP方案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血清Beclin-1、LC3-Ⅱ、CYFRA21-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鼻咽癌 吉西他滨 顺铂 紫杉醇 BECLIN-1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VCAM-1和MHCⅡ类分子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红岩 杨贵贞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5-218,共4页
目的 探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EAE)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分子的改变。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AE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上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VCAM 1)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Ⅱ类分子的表达。用MTT(四甲基偶氮唑... 目的 探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EAE)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分子的改变。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AE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上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VCAM 1)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Ⅱ类分子的表达。用MTT(四甲基偶氮唑盐 )法检测不同发病级别大鼠血清TNF和IFN γ的水平。 结果 EAE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较对照有诱导表达的VCAM 1和MHCⅡ类分子 ,血清中存在TNF和IFN γ活性。 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状态下 ,脑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分子发生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相容性复合体类分子 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E-选择素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娜娜 杨志明 +4 位作者 边云飞 梁斌 杨慧宇 康玉明 肖传实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51-656,共6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E-选择素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血管紧张素(1-7)的作用机制,阐明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Ⅱ在炎症方面的拮抗作用。方法经形态学及抗VⅢ因子...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E-选择素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血管紧张素(1-7)的作用机制,阐明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Ⅱ在炎症方面的拮抗作用。方法经形态学及抗VⅢ因子抗体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按以下分组加入不同干扰因素进行实验。实验分组:①对照组:不加干预因素;②血管紧张素Ⅱ组:加入血管紧张素Ⅱ100 nmol/L;③血管紧张素(1-7)组:加入血管紧张素(1-7)1000 nmol/L;④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1-7)组:分别用血管紧张素(1-7)10、100、1000、10000 nmol/L预处理30 min后,再加入血管紧张素Ⅱ100 nmol/L;⑤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1-7)+血管紧张素(1-7)受体拮抗剂A-779组:先用1000 nmol/L A-779预处理30 min后,再用终浓度为1000 nmol/L血管紧张素(1-7)预处理30 min,最后加入终浓度100 nmol/L血管紧张素Ⅱ。各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从蛋白和mRNA水平检测E-选择素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细胞生长良好,呈鹅卵石样镶嵌排列,细胞透明度大,轮廓不清。荧光免疫组化染色法,可检测到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VⅢ因子相关抗原为阳性。①与对照组比,血管紧张素Ⅱ(100 nmol/L)使E-选择素(25.39±1.97μg/L)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238.71±5.51 ng/L)的蛋白分泌量明显增加,E-选择素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均P〈0.01);②血管紧张素(1-7)(1 000 nmol/L)使E-选择素(3.72±0.95μg/L)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90.24±9.82 ng/L)的蛋白分泌量降低,E-选择素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表达亦降低(均P〈0.01);③混合刺激组中血管紧张素(1-7)(1010000 nmol/L)减少E-选择素蛋白合成,分别为21.15±1.31、17.41±1.94、12.71±1.84、9.46±1.40μg/L,均低于血管紧张素Ⅱ组(均P〈0.01);同时也减少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蛋白合成,分别为214.57±7.16、196.83±8.20、176.63±8.93、155.52±8.19 ng/L,均低于血管紧张素Ⅱ组(均P〈0.01);④混合刺激组中,与AngⅡ组比较,血管紧张素(1-7)(1010000 nmol/L)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AngⅡ刺激E-选择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的表达(均P〈0.01);⑤加入血管紧张素(1-7)受体拮抗剂A-779后,血管紧张素(1-7)的作用消失。结论血管紧张素(1-7)通过其特异性受体Mas拮抗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选择素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并呈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紧张素(1-7) 血管紧张素 E-选择素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慧宇 杨志明 +3 位作者 边云飞 张娜娜 梁斌 肖传实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65-469,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取2~5代用于实验,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取2~5代用于实验,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组、血管紧张素(1-7)组、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1-7)组、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1-7)+血管紧张素(1-7)特异性受体拮抗剂A-779组,通过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用免疫印迹法检测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化的表达水平。结果血管紧张素Ⅱ(10^(-6) mol/L)可以诱导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增加(P<0.05),血管紧张素(1-7)(10^(-9)~10^(-6) mol/L)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水平增强(P<0.05);血管紧张素(1-7)特异性受体拮抗剂A-779可阻断血管紧张素(1-7)的上述效应(P<0.05)。与对照组相比,血管紧张素Ⅱ(10^(-6) mol/L)诱导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化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血管紧张素(1-7)(10^(-9)~10^(-6) mol/L)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化表达水平增强(P<0.05),血管紧张素(1-7)特异性受体拮抗剂A-779可阻断血管紧张素(1-7)的上述效应(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可诱导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化表达增加,血管紧张素(1-7)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上述效应,并且是通过其特异性受体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7) 血管紧张素 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