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3,25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Heat Shock Protein Story—From Taking mTORC1,2 and Heat Shock Protein Inhibitors as Therapeutic Measures for Treating Cancers to Development of Cancer Vaccines 被引量:3
1
作者 Peter Chin Wan Fung Regina Kit Chee Kong 《Journal of Cancer Therapy》 2017年第11期962-1029,共68页
Heat shock proteins (HSPs) serve to correct proteins’ conformation, send the damaged proteins for degradation (quality control function). Heat shock factors (HSFs) are their transcription factors. The protein complex... Heat shock proteins (HSPs) serve to correct proteins’ conformation, send the damaged proteins for degradation (quality control function). Heat shock factors (HSFs) are their transcription factors. The protein complexes mTOR1 and 2 (with the same core mTOR), the phosphoinositide-dependent protein kinase-1 (PDK1), the seine/threonine-specific protein kinase (Akt), HSF1, plus their associated proteins form a network participating in protein synthesis, bio-energy generation, signaling for apoptosis with the help of HSPs. A cancer cell synthesizes proteins at fast rate and needs more HSPs to work on quality control. Shutting down this network would lead to cell death. Thus inhibitors of mTOR (mTORI) and inhibitors of HSPs (HSPI) could drive cancer cell to apoptosis—a “passive approach”. On the other hand, HSPs form complexes with polypeptides characteristic of the cancer cells;on excretion from the cell, they becomes antigens for the immunity cells, eventually leading to maturation of the cytotoxic T cells, forming the basic principle of preparing cancer-specific, person-specific vaccine. Recent finding shows that HSP70 can penetrate cancer cell and expel its analog to extracellular region, giving the hope to prepare a non-person-specific vaccine covering a variety of cancers. Activation of anti-cancer immunity is the “active approach”. On the other hand, mild hyperthermia, with increase of intracellular HSPs, has been found to activate the immunity response, and demonstrate anti-cancer effects. There are certain “mysteries” behind the mechanisms of the active and passive approaches. We analyze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and provide explanations to some mysteries. We also suggest future research to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se two approaches, in which HSPs play many ro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 Shock Proteins and HEAT Shock Factors mTORC1 2 Complexes Mild Hyperthermia ANTI-CANCER Drugs and HSP-Based ANTI-CANCER Vaccine Immunity Cells Trafficking through High Endothelial VENULES of Cancer Site Intrinsic Extrinsic FOXO Translocation and the PERK-CHOP Apoptotic Pathways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s
下载PDF
丙丁酚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 被引量:9
2
作者 王远程 叶志斌 +2 位作者 周钦 张宗梁 吴兆龙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154,188,共5页
目的 观察丙丁酚对ox- LDL诱导系膜细胞AP -1活性和TGF -β1 表达的作用 ,探讨抗氧化剂治疗脂质肾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大鼠系膜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细胞组、ox- LDL处理组和ox- LDL +丙丁酚处理组。运用凝胶迁移率实验检测AP-1活性变化... 目的 观察丙丁酚对ox- LDL诱导系膜细胞AP -1活性和TGF -β1 表达的作用 ,探讨抗氧化剂治疗脂质肾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大鼠系膜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细胞组、ox- LDL处理组和ox- LDL +丙丁酚处理组。运用凝胶迁移率实验检测AP-1活性变化 ,Western杂交检测c- Jun、JNK/SAPK磷酸化及TGF- β1 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运用Northern杂交检测TGF- β1- mRNA表达。结果 丙丁酚 5 0 μmol/L预处理系膜细胞 2 0h ,显著降低ox LDL诱导系膜细胞AP 1活性。丙丁酚浓度为 5 0、1 0 0、2 0 0 μmol/L时 ,均显著抑制ox- LDL诱导JNK ,/SAPK磷酸化 ;且ox LDL +丙丁酚处理组的c Jun蛋白表达分别为ox- LDL处理组的 6 0 %、5 1 %和 4 6 %。Northern杂交显示 :ox LDL为 1 0 μg/mL时并不激活TGF- β1 mRNA表达 (P >0 .0 5 ) ;而当ox-LDL浓度增至 5 0、1 0 0 μg/mL时 ,TGF -β1 mRNA表达分别增加 1 .8和 1 .9倍。Western杂交显示ox -LDL呈剂量依赖方式增加TGF β1 蛋白质表达。加入丙丁酚后显著降低ox LDL诱导系膜细胞的TGF -β1- mRNA和蛋白质表达 (P <0 .0 5 )。结论 丙丁酚可能通过抑制JNK1 /SAPK磷酸化和AP 活性下调ox- LDL诱导系膜细胞TGF- β1 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表达 NORTHERN mRNA Western JNK/SAPK AP-1活性 mol/L LDL Jun
下载PDF
TREM-1 mediates interaction between substantia nigra microglia and peripheral neutrophils
3
作者 Tong Shen Guiyun Cui +7 位作者 Hao Chen Long Huang Wei Song Jie Zu Wei Zhang Chuanying Xu Liguo Dong Yongmei Zh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375-1384,共10页
Microglia-mediated neuroinflammation is considered a pathological feature of Parkinson's disease.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1(TREM-1)can amplify the inherent immune response,and crucially,regula... Microglia-mediated neuroinflammation is considered a pathological feature of Parkinson's disease.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1(TREM-1)can amplify the inherent immune response,and crucially,regulate inflammation.In this study,we found marked elevation of serum soluble TREM-1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that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severity and dyskinesia.In a mouse model of 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induced Parkinson's disease,we found that microglial TREM-1 expression also increased in the substantia nigra.Further,TREM-1 knockout alleviated dyskinesia in a mouse model of Parkinson's disease and reduced dopaminergic neuronal injury.Meanwhile,TREM-1 knockout attenuated the neuroinflammatory response,dopaminergic neuronal injury,and neutrophil migration.Next,we established an in vitro 1-methyl-4-phenyl-pyridine-induced BV2 microglia model of Parkinson's disease and treated the cells with the TREM-1 inhibitory peptide LP17.We found that LP17 treatment reduced apoptosis of dopaminergic neurons and neutrophil migration.Moreover,inhibition of neutrophil TREM-1 activation diminished dopaminergic neuronal apoptosis induced by lipopolysaccharide.TREM-1 can activate the downstream CARD9/NF-κB proinflammatory pathway via interaction with SYK.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REM-1 may play a key role in mediating the damage to dopaminergic neurons in Parkinson's disease by regulat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icroglia and peripheral neutroph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methyl-4-phenylpyridiniumion dopaminergic neurons infiltration 1-methyl-4-phenyl-1 2 3 6-TETRAHYDROPYRIDINE MICROGLIA NEUTROPHILS neuroinflammation Parkinson's disease SYK TREM-1
下载PDF
水稻强优势恢复系9311粒重的诱变改良 被引量:18
4
作者 陈忠明 王秀娥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53-356,共4页
通过EMS诱变恢复系9311种子筛选到了大粒突变体M316。M316整精米的粒长由原来的6.9mm增加到8.0mm,增幅达15.9%,千粒重由原来31g提高到35.6g,增幅达14.8%,但着粒密度明显变稀,由原来的6.77粒/cm减少到5.61粒/cm,减幅达17.1%,因此单株产... 通过EMS诱变恢复系9311种子筛选到了大粒突变体M316。M316整精米的粒长由原来的6.9mm增加到8.0mm,增幅达15.9%,千粒重由原来31g提高到35.6g,增幅达14.8%,但着粒密度明显变稀,由原来的6.77粒/cm减少到5.61粒/cm,减幅达17.1%,因此单株产量比原品种减产8.7%。并通过M2、M3、M4代该性状分离表现,初步推测该突变为隐性突变。有趣的是,该突变体与培矮64s、粤泰A、广占63s分别配制的F1,与原来组合两优培九、粤优938、丰两优1号相比,不仅千粒重有明显增加,穗长和每穗颖花数有不同程度提高,而着粒密度和其它主要性状未发生劣变,因而单株产量有不同程度提高。说明该突变体在粒重增加的同时,配合力得到显著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S 64s 广63S 938 丰两优1 9mm A cm
下载PDF
脂微球前列腺素E1与丹参对2型糖尿病患者NO、ET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宇红 张如根 +1 位作者 黄珊 邵侃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7-309,共3页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ics,T2DM)患者应用脂微球前列腺素E1(Lipo PGE1)和丹参后其血浆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endothelin,ET)的变化。方法:66例糖尿病患者,按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认,随机分为两组:Lipo PGE...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ics,T2DM)患者应用脂微球前列腺素E1(Lipo PGE1)和丹参后其血浆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endothelin,ET)的变化。方法:66例糖尿病患者,按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认,随机分为两组:Lipo PGE1组和丹参组。两组患者临床检查均无严重心、肾、脑等并发症。ET 1 以放射免疫法测定,NO以硝酸还原法测定。结果:(1)两组T2DM患者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素氮、肌酐、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C 肽值均无显著差异。(2)两组T2DM患者用药前空腹及餐后2h血糖无显著差异,治疗2 周后两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亦无显著差异,但均比用降糖药前明显下降,有显著差异。治疗前,PEG1 组无论空腹还是餐后2 hET值均高于丹参组,而NO水平低于丹参组。经2周治疗后,丹参组ET值仅见餐后2 h有显著下降, P<0.05,余未见变化;而PEG1 组不论空腹,还是餐后2hET值均见有极显著下降, P均<0.001,且NO水平也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两组T2DM患者在降糖幅度相当的前提下,应用Lipo PGE1在糖尿病患者中能降低ET水平,提高NO浓度,丹参针剂未见相同结果,提示该药物不仅能直接扩张血管作用,而且还能调节ET及NO水平的间接效果,Lipo PGE1明显优于丹参针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微球前列腺素E1 2尿 2h LIPO PGE1 T2DM NO PEG1 0.05 1999年 ET-1 ET NO
下载PDF
哮喘患者痰液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含量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陈绍平 刘力兴 +1 位作者 陈小兵 张国元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痰液中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 水平与哮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双夹心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9例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哮喘患者痰液MIP-1α水平, 同步测定哮喘患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 含量及肺通气功能(PEV1 占... 目的探讨痰液中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 水平与哮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双夹心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9例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哮喘患者痰液MIP-1α水平, 同步测定哮喘患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 含量及肺通气功能(PEV1 占预计值% )。结果哮喘轻、中、重度发作期患者痰液MIP-1α水平与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显著性(P<0. 05); 发作期与缓解期比较, 差异具显著性(P<0. 05)。哮喘缓解期及发作期患者痰液中MIP-1α与FEV1 占预计值%呈显著负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r=-0 539, -0 447, P均<0 05), 而痰液中MIP-1α与ECP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 541, 0 527, P<0 05)。13例中、重度哮喘患者治疗后, 痰液MIP-1α浓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5)。结论痰液MIP-1α参与了哮喘急性发作并反映哮喘的严重程度, 评价药物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 MIP-1α FEV
下载PDF
La_(1-x)Ca_xFeO_(3-δ)系阴极材料的GNP法合成及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陈永红 魏亦军 +1 位作者 刘杏芹 孟广耀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3-678,共6页
采用甘氨酸鄄硝酸盐(GNP)法合成了LaFeO3及La1-xCaxFeO3-δ(x=0.1 ̄0.5)系列粉体,用TG鄄DTA、XRD、TEM、SEM等对产物形成过程及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系列样品均形成钙钛矿结构的单相固溶体。在x≤20mol%的Ca含量范围内,... 采用甘氨酸鄄硝酸盐(GNP)法合成了LaFeO3及La1-xCaxFeO3-δ(x=0.1 ̄0.5)系列粉体,用TG鄄DTA、XRD、TEM、SEM等对产物形成过程及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系列样品均形成钙钛矿结构的单相固溶体。在x≤20mol%的Ca含量范围内,产物为正交钙钛矿结构;当x>30mol%时,转变为立方钙钛矿相。相同条件下产物的衍射峰强度、晶胞体积及晶粒尺寸都随Ca含量的增大而减小。采用直流四端子法测量了烧结体在中温(450 ̄800℃)区的电导率。掺杂使样品导电能力显著增强,电导率随Ca2+掺入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La0.6Ca0.4FeO3-δ样品的电导率最高。在低温段,各样品的导电行为符合小极化子导电机制,导电活化能为13.67 ̄22.70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P LAFEO3 Ca^2%PLUS% DTA XRD TEM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凝析气藏的发现与勘探启示 被引量:2
8
作者 卞保力 刘海磊 +2 位作者 蒋文龙 王学勇 丁修建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105,共10页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是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之一。根据录测井资料、地球化学分析数据及岩石薄片鉴定资料,结合地球物理方法,厘清了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石炭系火山岩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总结出深层火山岩气藏富集规律,明确了...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是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之一。根据录测井资料、地球化学分析数据及岩石薄片鉴定资料,结合地球物理方法,厘清了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石炭系火山岩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总结出深层火山岩气藏富集规律,明确了有利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风城组烃源岩厚度为100~300 m,面积约为5 400 km2,整体进入生凝析油—干气阶段,生气强度大于20×108m3/km2,为凹陷提供了丰富的天然气源。(2)研究区石炭系火山岩岩性复杂,爆发作用形成的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受到风化淋滤作用,可形成物性较好的风化壳型储层。石炭系—二叠系大型不整合面和广泛发育的深大断裂是重要的输导体系,二叠系上乌尔禾组泥岩作为区域盖层,为凝析气成藏提供了保存条件,油藏主要分布在高部位,气藏分布于低部位。(3)通过“两宽一高”(宽方位、宽频带、高密度)技术,提高地震成像精度,联合时-频电磁技术(TFEM),实现了石炭系火山岩的精细刻画,为深层油气藏的勘探提供了有力支撑。石西16井的重大突破,证实了盆1井西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1井西凹陷
下载PDF
多药耐药基因MDR1 C3435T多态性与口服环孢素A清除率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梁惠琪 焦正 +3 位作者 丁俊杰 李中东 施孝金 钟明康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的 探讨多药耐药基因 (MDR1 ) 2 6外显子C3435T多态性与环孢素A(CsA)药动学特性间的关系。方法 HPLC法测定 2 0名健康男性单次口服CsA 5 0 0mg后 2 4h中不同时间点的药物浓度。C3435T的多态性测定采用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 ,并... 的 探讨多药耐药基因 (MDR1 ) 2 6外显子C3435T多态性与环孢素A(CsA)药动学特性间的关系。方法 HPLC法测定 2 0名健康男性单次口服CsA 5 0 0mg后 2 4h中不同时间点的药物浓度。C3435T的多态性测定采用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 ,并用基因测序法验证。结果  2 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中 ,5例为CC型 ,1 1例为CT型 ,4例为TT型。CC型、CT型和TT型的cmax分别为 (2 1 2 4 .4± 1 79.4 )ng/mL、(1 934.3±372 .8)ng/mL和 (1 76 5 .3± 4 1 6 .0 )ng/mL ;AUC0 inf分别为 (1 392 2 .2± 2 881 .9)ng·h/mL、(1 1 5 1 1 .8± 2 1 92 .1 )ng·h/mL和 (85 1 5 .3± 1 0 6 2 .3)ng·h/mL ;CL/F分别为 (37.0± 6 .5 )L/h、(45 .0± 9.0 )L/h和 (5 9.5± 8.1 )L/h ;至少含有一个C等位基因的基因型 (CC和CT型 )与TT型相比 ,cmax和AUC0 inf分别高了 1 5 %和 4 9%,CL/F低了 31 %。C3435T的基因多态性与cmax无相关性 (P >0 .0 5 ) ,而与CL/F和AUC0 inf有关 (P =0 .0 1 3)。结论 MDR1C3435T的多态性是口服CsA生物利用度变异大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R1 A 26 HPLC T mL 24h DNA CL CsA C
下载PDF
TiO_2/SiO_2催化剂的1-己烯异构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胜振 董鹏 +2 位作者 张毓莹 杜维君 陈胜利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共5页
以商业粗孔硅胶为载体、钛酸四丁酯为原料制备了负载型TiO2 /SiO2 复合氧化物,分别采用H2SO4 和USY、PREHY、Hβ、SAPO-11等分子筛对其进行改性,并以1-己烯的异构化反应为探针反应,在加氢微反装置上考察了复合氧化物及改性复合氧化物对... 以商业粗孔硅胶为载体、钛酸四丁酯为原料制备了负载型TiO2 /SiO2 复合氧化物,分别采用H2SO4 和USY、PREHY、Hβ、SAPO-11等分子筛对其进行改性,并以1-己烯的异构化反应为探针反应,在加氢微反装置上考察了复合氧化物及改性复合氧化物对1 -己烯的异构化性能。结果表明,TiO2 /SiO2 具有比商业Al2O3 更大的酸量和更高的1-己烯骨架异构化选择性;TiO2 /SiO2 经硫酸改性后表面酸量和酸强度有所提高, 1-己烯的骨架异构化性能得到改善;在所用分子筛中,SAPO-11改性的TiO2 /SiO2 具有最高的1-己烯骨架异构化选择性;但同时具有较高的1-己烯缩合-裂解反应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SIO2 1-己烯 SAPO-11 H2SO4 Al2O3 1-已烯 USY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靶点预测及验证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维娜 徐晓庆 +2 位作者 史晋宁 李欣儒 蔡红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568-2573,共6页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探究过程中揭示了生物信息学对共同靶点筛选的重要作用,能够利用其筛选结果为基础,探究药物对该疾病的治疗效果。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与分子生物学等方法预测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治疗阿尔茨海默...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探究过程中揭示了生物信息学对共同靶点筛选的重要作用,能够利用其筛选结果为基础,探究药物对该疾病的治疗效果。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与分子生物学等方法预测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靶点。方法:利用DisGeNET数据库及SEA数据库获取阿尔茨海默病和利拉鲁肽作用的共同基因;利用DAVID在线数据库对共同靶点进行GO/KEGG富集分析;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使用CCK-8判断利拉鲁肽的最佳使用剂量;使用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技术对关键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系进行体外实验,细胞被随机分为3组:HT22组、HT22+Aβ组和HT22+Aβ+Lir组。HT22组不做特殊处理,HT22+Aβ组使用Aβ1-42干预HT22细胞系24 h构建Aβ损伤细胞模型,HT22+Aβ+Lir组在HT22+Aβ组的基础上添加利拉鲁肽12 h。结果与结论:①从DisGeNET数据库筛选出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联的基因,共得到3333个关联基因。再从SEA数据库中,得到利拉鲁肽的潜在作用靶点147个。最后使用R包筛选出阿尔茨海默病与利拉鲁肽共同靶点64个。②用DAVID数据库进行共同靶点的GO/KEGG分析,结果提示共同靶点主要富集在: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膀胱癌、内肽酶活性、肽受体活性、G蛋白偶联肽受体活性和转运囊泡等生物进程。③将已经得到的64个共同靶点蛋白导入至SRTING在线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网络构建,得到排名前3位的基因为基质金属蛋白酶2,9和白细胞介素1β。④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了培养细胞的活性,确定利拉鲁肽拮抗Aβ1-42的最佳浓度为100 nmol/L。⑤在免疫印迹实验与免疫荧光实验中,较HT22组相比,在HT22+Aβ组内基质金属蛋白酶2,9和白细胞介素1β表达量明显上升(P<0.05);HT22+Aβ+Lir组较HT22+Aβ组相比基质金属蛋白酶2,9和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⑥结合上述生物信息学数据及在GEO数据库的差异基因二次验证结果提示,基质金属蛋白酶2,9和白细胞介素1β均可作为利拉鲁肽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 DisGeNET SEA GEO MMP9 MMP2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广东省瑶族人群15个STR基因座的多态性调查 被引量:9
12
作者 吴小洁 孙华明 +3 位作者 刘超 陈灿球 贾霄 刘长晖 《刑事技术》 2005年第2期6-8,共3页
目的调查广东省瑶族人群无关个体 15个STR基因座 (D3S135 8、TH0 1、D2 1S11、D18S5 1、PentaE、D5S818、D13S317、D7S82 0、D16S5 39、CSF1PO、PentaD、vWA、D8S1179、TPOX、FGA)的多态性 ,研究其在法医学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o... 目的调查广东省瑶族人群无关个体 15个STR基因座 (D3S135 8、TH0 1、D2 1S11、D18S5 1、PentaE、D5S818、D13S317、D7S82 0、D16S5 39、CSF1PO、PentaD、vWA、D8S1179、TPOX、FGA)的多态性 ,研究其在法医学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owerplexTM16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对 2 2 2例广东省瑶族无关个体血样DNA进行 15个STR基因座的复合扩增 ,用ABI 310 0遗传分析仪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 ,用GeneScan、GenoTyper软件进行基因分型 ,统计计算 15个STR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参数。结果PowerplexTM16荧光标记系统的 15个STR基因座在广东省瑶族人群的累积偶合率为 7 5 8× 10 - 17,三联体累积非父排除率为 0 999998,二联体累积非父排除率为 0 9996 6。结论本研究 15个STR基因座可满足广东省瑶族人群法医学的个体识别及亲权鉴定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 广 D13S317 D16S539 Penta D7S820 CSF1PO TH01 TPOX VWA DNA
下载PDF
口服市售三七片致荨麻疹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秦志平 张秋凤 孙世强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5年第6期407-407,共1页
病人女,72岁。因全身反复起红色风团1个月,于2003-04来我院皮肤科就诊。病人自述1个月来,无明显原因全身反复起红色风团,此起彼消,病情发作无规律,剧痒。在市内多家医院就诊,均诊为荨麻疹,给予口服息斯敏、特非那丁、扑尔敏、... 病人女,72岁。因全身反复起红色风团1个月,于2003-04来我院皮肤科就诊。病人自述1个月来,无明显原因全身反复起红色风团,此起彼消,病情发作无规律,剧痒。在市内多家医院就诊,均诊为荨麻疹,给予口服息斯敏、特非那丁、扑尔敏、赛庚啶、甲氰咪胍,静推葡萄糖酸钙+Vit C及硫代硫酸钠,静滴地塞米松,服中药十余服。病情时轻时重。查体见:一般情况可,BP:168/100mmHg,全身散在大小不一的红色风团,皮损呈圆形,高起皮肤。诊为荨麻疹,给予氯马斯汀2次/d,l片/次;湿毒清3次/d,每次2片口服。1周后复诊,自述用药时皮损减轻,停药后皮损又如从前。复详问病史,述发病前1周,因外伤自服三七片(市售,产地不详),3次/d,每次2片,至今未停。考虑荨麻疹的发作可能与三七片有关,建议停用三七片,继服氯马斯汀、湿毒清。1周后,家人来述,停服三七片3d后,皮损再未出现。由此推断,此荨麻疹系由三七片所致。遂停服脱敏药。随访半年,未再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1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 DNA与改良痘苗病毒组合疫苗诱导小鼠抗体应答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淑梅 李珣 +4 位作者 薛采芳 缪军 雷俊川 刘忠湘 王宪锋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探索DNA与改良痘苗病毒(MVA)组合免疫对增强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MSP1)抗体应答的作用。方法以人工合成MSP1全基因为基础分别构建DNA免疫质粒VR1020/190和重组MVA,单用VR1020/190或与表达质粒GM-CSF共同对小鼠进行初始免疫后... 目的探索DNA与改良痘苗病毒(MVA)组合免疫对增强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MSP1)抗体应答的作用。方法以人工合成MSP1全基因为基础分别构建DNA免疫质粒VR1020/190和重组MVA,单用VR1020/190或与表达质粒GM-CSF共同对小鼠进行初始免疫后,用重组病毒追加强化,采用DNA/MVA组合方案免疫BALB/c小鼠,ELISA测定血清IgG及其亚类水平,经腹腔接种转基因伯氏疟原虫Pb-PfM19进行攻击。结果DNA免疫能有效诱导小鼠产生抗MSP1-190抗体,其终点稀释度为1∶2500,GM-CSF质粒共免疫组抗体的终点稀释度为1∶11150,抗体亚类的测定表明GM-CSF质粒显著促进了IgG1类抗体应答,MVA追加可使单独免疫组和共免疫组抗体分别增加53和10倍;两实验组产生了水平相近的抗19000抗体(1∶32000),其含量占血清中MSP1总IgG的1/4-1/3。经转基因伯氏疟原虫Pb-PfM19攻击后小鼠的存活时间并没有明显延长(P>0.05)。结论采用合成MSP1全基因进行DNA/MVA组合免疫可诱导小鼠产生显著的抗体应答,抗体的详细特性和保护作用正在进一步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B/c ELISA DNA MSP1 IgG MVA CSF IgG1 IgG MSPI
下载PDF
SYBR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与外周血中RRM1和ERCC1及BRCA1基因表达水平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建 李敏伟 +2 位作者 张国兵 李菌 王临润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8-633,共6页
目的:建立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与外周血RRM1和ERCC1及BRCA1基因表达水平。方法:分别构建RRM1、ERCC1和BRCA1及管家基因β-actin质粒标准品,以SYBR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制备标准曲线,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与外周血中R... 目的:建立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与外周血RRM1和ERCC1及BRCA1基因表达水平。方法:分别构建RRM1、ERCC1和BRCA1及管家基因β-actin质粒标准品,以SYBR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制备标准曲线,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与外周血中RRM1、ERCC1和BRCA1及管家基因β-actin的mRNA进行检测。结果:标准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品的熔解曲线均呈单峰,特异性良好,说明基本无非特异性扩增。结论:所建SYBR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操作简便,费用低,特异性好,准确度、灵敏度高,为后续研究构建了理想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BR PCR RRM1 ERCC1 BRCA1基因 Detection quantitative real-time peripheral blood lung cancer cell gene expression 线
下载PDF
抗氧化剂和低氧诱导醌氧化还原酶1基因的表达及其机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薛丽君 金中初 +4 位作者 夏小俊 陈维亚 李红娟 薛旦 梅汝焕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 探讨低氧和抗氧化剂诱导醌氧化还原酶1(NQO1 )基因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和诱导表达的调节机制。方法 人肝癌细胞SMMC 772 1经抗氧化剂[酪醇(p Ty) ,丁基羟茴香醚(BHA) ,β萘黄酮(βNF) ]、低氧或两者共同处理2 4h ,分别采用... 目的 探讨低氧和抗氧化剂诱导醌氧化还原酶1(NQO1 )基因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和诱导表达的调节机制。方法 人肝癌细胞SMMC 772 1经抗氧化剂[酪醇(p Ty) ,丁基羟茴香醚(BHA) ,β萘黄酮(βNF) ]、低氧或两者共同处理2 4h ,分别采用微孔板测定法、RT PCR、结晶紫显色法、电泳迁移率变动试验(EMSA)测定MQO1 活力,NQO1 mRNA表达,细胞增殖和细胞核蛋白与抗氧化反应元件(ARE)的结合情况。结果 常氧下BHA ,βNF和p Ty均能诱导NQO1 比活力增加,酪醇诱导NQO1 mRNA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增加,且与酶比活力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酪醇在一定范围内,其抑制细胞增殖的能力呈剂量依赖性,且细胞增殖与酶比活力存在负相关。低氧与抗氧化剂共同处理比常氧下抗氧化剂诱导NQO1 比活力有增加(r=-0 41,P <0 0 1)。EMSA试验表明,ARE能与低氧、抗氧化剂或低氧+抗氧化剂诱导的核蛋白特异结合。结论 抗氧化剂在常氧下可诱导人肝癌细胞NQO1 活力增加,低氧加强其诱导能力。其中酪醇诱导NQO1 活力与NQO1 mRNA表达量增加相关,同时酪醇能抑制细胞的增殖,这种增殖抑制与酶活力诱导增加有关。ARE参与介导抗氧化剂和低氧诱导NQO1 基因表达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癌细胞SMMC-7721 1基因 NQO1 mRNA RT-PCR EMSA ARE
下载PDF
卫星搭载处理对辣椒SP_1代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水凤 汪炳良 +1 位作者 贾世燕 张楠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8-81,共4页
本试验研究了5个辣椒品种种子经卫星搭载后,辣椒种子的发芽力、植株生长特性、果实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空间诱变对辣椒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有一定的影响;平均初花期发生改变,并因品种而异;植株有矮化的趋势,第1花序节位也呈降低态势... 本试验研究了5个辣椒品种种子经卫星搭载后,辣椒种子的发芽力、植株生长特性、果实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空间诱变对辣椒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有一定的影响;平均初花期发生改变,并因品种而异;植株有矮化的趋势,第1花序节位也呈降低态势,但始花节位叶长、叶宽和叶柄长呈增大趋势;第5杈花朵的花瓣和萼片长有所减小;结果能力略有下降,但果实纵径、横径、果肩宽和平均单果重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1
下载PDF
双低油菜新品种———宁油14号 被引量:4
18
作者 戚存扣 浦惠明 +3 位作者 张洁夫 陈新军 高建芹 傅寿仲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0-130,共1页
关键词 1997年 1995年 1998年 1999年 2002 2004 F1
下载PDF
淀粉液化芽孢杆菌β-1,3-1,4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被引量:9
19
作者 吕文平 许梓荣 +2 位作者 李卫芬 孙建义 韩晋辉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3-265,共3页
提取淀粉液化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基因组,通过PCR克隆了该菌的β-1,3-1,4葡聚糖酶基因全长。结果显示,该基因全长843bp,ORF为717bp,编码239个氨基酸,计算相对分子质量为26800,等电点为6.07。经Blast分析,该序列与基因... 提取淀粉液化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基因组,通过PCR克隆了该菌的β-1,3-1,4葡聚糖酶基因全长。结果显示,该基因全长843bp,ORF为717bp,编码239个氨基酸,计算相对分子质量为26800,等电点为6.07。经Blast分析,该序列与基因库中的淀粉液化芽孢杆菌(M15674)同源性最高(97%)。该基因已被GenBank接受(AY205562.1)。用BamH和Xho双酶切目的片段和表达载体pET-30a(+)后相连接,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amy,并导入BL21细菌中表达,酶学特性表明SDS-PAGE电泳在26000左右有表达蛋白带,该工程菌总酶活达90.74U/mL,是出发菌的3倍,最适温度在60℃左右,pH值在4~10之间。该工程菌可作为酶活高的理想材料,用以构建耐热性好和酶活高的杂合基因工程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 SDS-PAGE GENBANK PCR Blast pH bp
下载PDF
1,8-桉叶油素干预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的炎症反应
20
作者 何丽 任潞 +2 位作者 江小茜 刘旭倩 黎春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605-3613,共9页
背景:研究表明,天然植物精油提取物1,8-桉叶油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在多种疾病中表现出抗炎作用。目的:探讨1,8-桉叶油素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SD大鼠随... 背景:研究表明,天然植物精油提取物1,8-桉叶油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在多种疾病中表现出抗炎作用。目的:探讨1,8-桉叶油素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牙周炎对照组和1,8-桉叶油素组,每组10只。牙周炎对照组和1,8-桉叶油素组利用正畸钢丝结扎法构建实验性牙周炎模型。造模8周后,正常对照组和牙周炎对照组大鼠颊、腭侧牙周袋内均注射生理盐水,1,8-桉叶油素组大鼠颊、腭侧牙周袋内注射1,8-桉叶油素溶液,2次/d,连续给药4周。给药结束后,进行牙周临床指标检测、牙周组织学评估、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检测及牙龈组织中炎症因子m RNA与蛋白表达检测。结果与结论: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牙周炎对照组大鼠牙龈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增加(P<0.05),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升高(P<0.05),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水平降低(P<0.05),牙龈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mRNA与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牙龈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0 mRNA与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牙周炎对照组大鼠牙周组织炎症明显。②与牙周炎对照组比较,1,8-桉叶油素组大鼠牙龈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减少(P<0.05),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降低(P<0.05),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水平升高(P<0.05),牙龈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mRNA与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牙龈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0 mRNA与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1,8-桉叶油素组大鼠牙周组织炎症明显减轻。结果表明,1,8-桉叶油素治疗可减轻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8- 白细胞介素1Β α 6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