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瓜环与咪唑[4,5,f]-1,10-菲咯啉衍生物相互作用模式的测试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秋丽 薛赛凤 +3 位作者 牟兰 祝黔江 陶朱 张建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9-504,共6页
以合成的三种的咪唑[4,5,f]-1,10-菲咯啉衍生物为客体,以瓜环(cucurbit[n]uril n=6~8)为主体,利用^1H NMR技术,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方法,测试了主客体相互作用形式、形成包结物的结构特征及其光学性质,三种方法得到的结... 以合成的三种的咪唑[4,5,f]-1,10-菲咯啉衍生物为客体,以瓜环(cucurbit[n]uril n=6~8)为主体,利用^1H NMR技术,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方法,测试了主客体相互作用形式、形成包结物的结构特征及其光学性质,三种方法得到的结果相同。研究表明,六元瓜环(Q[6])仅能与2-(4-甲基苯基)-咪唑-[4,5,f]菲咯啉(W1)盐酸盐相互作用(包结比为1:1);七元瓜环(Q[7])与三种客体2-(4-甲基苯基)-咪唑-[4,5,f]菲咯啉,2-(2-甲基苯基)-咪唑-[4,5,f]菲咯啉(W2)以及2-(3-甲氧基苯基)-咪唑-[4,5,f]菲咯啉(W3)的盐酸盐均以1:1的物质的量比发生相互作用;而八元瓜环(Q[8])除与W1形成的是1:2的包结物外,与另外两种客体W2,W3也是形成1:1的包结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环 咪唑[4 5 f]-1 10-菲咯啉衍生物 ^1H NMR技术 荧光光谱法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包结配合物
下载PDF
2-苯基-咪唑[4,5]-1,10-菲咯啉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2
作者 陈明华 蔡元志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1期113-115,共3页
以1,10-菲咯啉-5,6-二酮为原料,合成了标题化合物。通过质谱、1H N M R对其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进一步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化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 21/n,晶胞参数:a=1.1492(5)nm,b=1.2622(6)nm,c=1.2506(5... 以1,10-菲咯啉-5,6-二酮为原料,合成了标题化合物。通过质谱、1H N M R对其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进一步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化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 21/n,晶胞参数:a=1.1492(5)nm,b=1.2622(6)nm,c=1.2506(5)nm,α=90.00°,β=100.354(12)°,γ=90.00°,V=1.784nm 3,Z=4,D c=1.274m-3,μ=0.082m m-1,最终偏离因子:R=0.0467,w R=0.13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0-菲咯啉 2-苯基-咪唑[4 5]-1 10-菲咯啉 晶体结构
下载PDF
由1,10-菲咯啉衍生物和1,12-十二烷二酸构筑的Pb(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发光性质(英文)
3
作者 李秀颖 高林 +2 位作者 车广波 闫永胜 关庆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669-2674,共6页
以1,10-菲咯啉衍生物和H2DDA为混合配体,合成了2种Pb(II)金属-有机配合物,即:[Pb(TCPP)(DDA)0.5(NO3)]n(1)和[Pb(TCPB)(DDA)0.5]n(2)(TCPP=2-(1H-1,3,7,8-环戊二烯并[l]四氮杂菲-2-基)苯酚,TCPB=2-(1H-1,3,7,8-环戊二烯并[l]四氮杂菲-2-... 以1,10-菲咯啉衍生物和H2DDA为混合配体,合成了2种Pb(II)金属-有机配合物,即:[Pb(TCPP)(DDA)0.5(NO3)]n(1)和[Pb(TCPB)(DDA)0.5]n(2)(TCPP=2-(1H-1,3,7,8-环戊二烯并[l]四氮杂菲-2-基)苯酚,TCPB=2-(1H-1,3,7,8-环戊二烯并[l]四氮杂菲-2-基)苯甲酸,H2DDA=1,12-十二烷二酸),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配合物1呈现(6,3)连接的二维网状结构,通过π-π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是由TCPB和DDA配体连接Pb(Ⅱ)原子构筑的具有(4,4)连接的二维层状结构。此外,配合物1和2在室温下具有绿色的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Ⅱ)配合物 1 10-菲咯啉衍生物 1 12-十二烷二酸 晶体结构 发光
下载PDF
3,4,7,8-四氯-1,10-菲咯啉及其铜(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延福 杨茂志 +1 位作者 王超 郑昌戈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226-1229,共4页
设计合成了3,4,7,8-四氯-1,10-菲咯啉,并对3,4,7,8-四氯-1,10-菲咯啉采用了一种简便的后处理方法,同时得到了铜与-3,4,7,8-四氯-1,10-菲咯啉配位的有机过渡金属配合物。通过对配合物的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和电子光谱的研究,结... 设计合成了3,4,7,8-四氯-1,10-菲咯啉,并对3,4,7,8-四氯-1,10-菲咯啉采用了一种简便的后处理方法,同时得到了铜与-3,4,7,8-四氯-1,10-菲咯啉配位的有机过渡金属配合物。通过对配合物的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和电子光谱的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Cu(Cl4Phen)(NO3)]NO3(Cl4Phen=3,4,7,8-tetrachloro-1,10-phenanthroline),铜(Ⅱ)以四配位的方式与3,4,7,8-四氯-1,10-菲咯啉的两个氮原子、硝酸根的两个氧原子形成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 7 8-四氯-1 10-菲咯啉 1 10-菲咯啉 铜配合物
下载PDF
Tb-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1,10-菲咯啉二元、三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能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喜贵 吴红英 +3 位作者 赵慧 赵斯琴 翁诗甫 吴瑾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8-431,共4页
合成了稀土Tb -N 苯基邻氨基苯甲酸 -1,10 - 菲咯啉二元、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确定二元配合物的组成为TbL3 ·4H2 O ,三元配合物的组成为TbL3 phen·2H2 O(L :N 苯基邻氨基苯甲酸根 ,phen :1,10- 菲咯啉 ) ,讨论了两种... 合成了稀土Tb -N 苯基邻氨基苯甲酸 -1,10 - 菲咯啉二元、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确定二元配合物的组成为TbL3 ·4H2 O ,三元配合物的组成为TbL3 phen·2H2 O(L :N 苯基邻氨基苯甲酸根 ,phen :1,10- 菲咯啉 ) ,讨论了两种配合物的谱学性质。通过荧光光谱测试发现 ,形成的TbL3 ·4H2 O二元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明显降低 ,1,10 - 菲咯啉作为第二配体引入后 ,使Tb3 + 的发光强度继续降低 ,这说明了Tb3 + 的发光强度与配体的结构有关 ,通过结构、能量传递和能量匹配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0-菲咯啉 二元配合物 三元配合物 荧光性能 谱学性质 苯基 邻氨基苯甲酸 TB^3+ 合成 组成
下载PDF
2,9-二甲基-1,10-菲咯啉的dl-丙氨酸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其镧(Ⅲ)配合物与 DNA作用光谱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汪中明 周志芬 +3 位作者 林华宽 朱守荣 刘天府 陈荣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03-509,共7页
以2,9-二甲基-1,10-菲咯啉为初始原料,合成了2,9-二甲基-1,10-菲咯啉的dl-丙氨酸衍生物:1,10-菲咯啉-2,9-二亚甲基亚氨基-(2,2’-二甲基)二乙酸(L)。该配体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 以2,9-二甲基-1,10-菲咯啉为初始原料,合成了2,9-二甲基-1,10-菲咯啉的dl-丙氨酸衍生物:1,10-菲咯啉-2,9-二亚甲基亚氨基-(2,2’-二甲基)二乙酸(L)。该配体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在 25±0.1℃、 I= 0.1mol·dm^(-3)NaNO_3的条件下,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该配体的质子化常数及其与La(Ⅲ)的配合物的稳定常数。通过电子光谱研究了Lb(Ⅲ)的配合物与小牛胸腺 DNA的相互作用。用溴化乙锭作为荧光探针研究了 La(Ⅲ)-L配合物与小牛胸腺 DNA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作为对比,也研究了 La(Ⅲ)分别与1,10-菲咯啉(Phen)、 dl-丙氨酸( Ala)的配合物与小牛胸腺 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 La(Ⅲ)-L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既有共价键合,又有插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0-菲咯啉 dl-丙氨酸衍生物 镧配合物 DNA
下载PDF
铕、铽—2-噻吩甲酸—1,10-菲咯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宝金荣 朱晓伟 +1 位作者 王智亮 赵永亮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41,共4页
同时合成了高氯酸铕、铽与2-噻吩甲酸、1,10-菲咯啉(phen)的三元配合物和高氯酸铕、铽与2-噻吩甲酸的二元配合物,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稀土络合滴定、红外光谱、摩尔电导测定,确定了配合物组成分别为:REL3.2H2O及REL3L′.C2H5OH(RE=... 同时合成了高氯酸铕、铽与2-噻吩甲酸、1,10-菲咯啉(phen)的三元配合物和高氯酸铕、铽与2-噻吩甲酸的二元配合物,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稀土络合滴定、红外光谱、摩尔电导测定,确定了配合物组成分别为:REL3.2H2O及REL3L′.C2H5OH(RE=Eu,T b;L=2-噻吩甲酸,L′=1,10-菲咯啉)。摩尔电导数据表明,此类配合物为非电解质。红外光谱测定表明,配体2-噻吩甲酸羧基氧与稀土离子配位,配体1,10-菲咯啉两个氮原子与稀土离子配位。荧光光谱实验表明,1,10-菲咯啉加入到铕-2-噻吩甲酸二元配合物和铽-2-噻吩甲酸二元配合物中形成三元配合物后它们的荧光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 稀土配合物 2-噻吩甲酸 1 10-菲咯啉
下载PDF
铕—苯甲酸—1,10-菲咯啉的合成及谱学性质 被引量:12
8
作者 赵斯琴 王喜贵 +1 位作者 吴红英 吴哈申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共4页
合成了稀土元素铕( )-苯甲酸-1,10-菲咯啉的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EuL3phen(L∶苯甲酸根,phen∶1,10-菲咯啉)。通过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的测试表明,三元配合物在579、591、614、649、690nm处产生发射峰... 合成了稀土元素铕( )-苯甲酸-1,10-菲咯啉的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EuL3phen(L∶苯甲酸根,phen∶1,10-菲咯啉)。通过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的测试表明,三元配合物在579、591、614、649、690nm处产生发射峰,分别归属于Eu3+的5D0→7F0、5D0→7F1、5D0→7F2、5D0→7F3、5D0→7F4跃迁。从发射光谱的峰强和激发光谱在200nm~380nm范围内产生宽而强的吸收峰可以得出第二配体phen的加入能显著增加Eu3+的发光强度,由此说明phen的加入更有利于配体吸收能量,也有利于配体更有效地向Eu3+传递能量。另外,对三元配合物的远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配合物 苯甲酸 1 10-菲咯啉 谱学性质
下载PDF
铕-樟脑酸-1,10-菲咯啉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质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喜贵 吴红英 +1 位作者 翁诗甫 吴瑾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99-802,共4页
实验合成了稀土铕 樟脑酸 1,10 菲咯啉二元、三元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1 HNMR、中红外光谱、拉曼光谱 ,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Eu2 (CA) 3·2H2 O ,Eu2 (CA) 3(phen) 2 (CA :樟脑酸根 ,phen :1,10 菲咯啉 ) ,另外 ,又合成了铕、... 实验合成了稀土铕 樟脑酸 1,10 菲咯啉二元、三元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1 HNMR、中红外光谱、拉曼光谱 ,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Eu2 (CA) 3·2H2 O ,Eu2 (CA) 3(phen) 2 (CA :樟脑酸根 ,phen :1,10 菲咯啉 ) ,另外 ,又合成了铕、镧混配的上述配合物 ,通过三维荧光光谱确定最佳激发波长为 310nm ,最强荧光波长为6 12nm ,即在 310nm光的激发下 ,发射光谱显示Eu3+ 的特征发射光谱 ,产生 7条谱带 ,分别是 5D0 7F0 (5 79nm) ,5D0 7F1 (5 94nm) ,5D0 7F2 (6 12 ,6 2 0nm) ,5D0 7F3(6 5 0nm) ,5D0 7F4 (6 89,6 97nm) ,其中7F2 和7F4能级发生了分裂。对荧光强度的研究表明 ,镧的掺入并没有降低铕的荧光强度 ,说明镧对铕的荧光发射有增强作用 ,但发射峰的位置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脑酸 1 10-菲咯啉配合物 合成 发光性质
下载PDF
双乙酰丙酮和1,10-菲咯啉的双核钯(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谱学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梅光泉 黄可龙 陈立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3-117,共5页
以二氯化钯、1,10-菲咯啉(phen)、二乙酰丙酮为原料合成了钯(Ⅱ)的新型固态三元配合物[Pd2(C10H12O4)(C12H8N2)2](PF6)2,并用元素分析、电导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电喷雾质谱和荧光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 以二氯化钯、1,10-菲咯啉(phen)、二乙酰丙酮为原料合成了钯(Ⅱ)的新型固态三元配合物[Pd2(C10H12O4)(C12H8N2)2](PF6)2,并用元素分析、电导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电喷雾质谱和荧光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低自旋的平面正方形,并且由于配合物中离域π键和螯合环的形成,使Pd—O和Pd—N键得到加强,配合物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联二乙酰丙酮 1 10-菲咯啉 双核钯配合物 合成 光谱
下载PDF
双氮桥联1,10-菲咯啉大环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海洋 胡希明 +4 位作者 应晓 吴庭万 王文竹 庄国升 罗启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2-184,共3页
Homogeneous solution of poor soluble aza bridged bis phenanthroline macrocyclic compound(H 2HAPP) was obtained by adding K 2CO 3 to its trifluoroacetate in CH 3OH CH 2Cl 2[ V (CH 3OH)∶ V (CH 2Cl 2)= 1∶1] solution. C... Homogeneous solution of poor soluble aza bridged bis phenanthroline macrocyclic compound(H 2HAPP) was obtained by adding K 2CO 3 to its trifluoroacetate in CH 3OH CH 2Cl 2[ V (CH 3OH)∶ V (CH 2Cl 2)= 1∶1] solution. Coordination reaction between H 2HAPP and metal ion Zn(Ⅱ) in CH 3OH CH 2Cl 2[ V (CH 3OH)∶ V (CH 2Cl 2)=1∶1] solvent was studied by UV Vis spectroscopic method, which indicated 1∶1 complexing between H 2HAPP and Zn(II) ion occurred easily in such a homogeneous system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the formation of ZnHAPP complex was further confirmed by FAB MS and 1H NMR spect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氮桥联1 10-菲咯啉大环 金属离子 配位反应 动力学 热力学
下载PDF
2,9-二甲基-1,10-菲咯啉的α-氨甲基吡啶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其Mn(Ⅱ),Co(Ⅱ),Ni(Ⅱ),Cu(Ⅱ),Zn(Ⅱ)配合物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汪中明 周志芬 +4 位作者 林华宽 朱守荣 刘天府 孙宏伟 陈荣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67-272,共6页
以 2 ,9 二甲基 1,10 菲咯啉为初始原料 ,合成了 2 ,9 二甲基 1,10 菲咯啉的α 氨甲基吡啶衍生物 N ,N’ 二 (2’ 吡啶基 )甲基 1,10 菲咯啉 2 ,9 二甲胺 (L)。该配体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在2 5± 0 .... 以 2 ,9 二甲基 1,10 菲咯啉为初始原料 ,合成了 2 ,9 二甲基 1,10 菲咯啉的α 氨甲基吡啶衍生物 N ,N’ 二 (2’ 吡啶基 )甲基 1,10 菲咯啉 2 ,9 二甲胺 (L)。该配体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在2 5± 0 .1℃、I=0 .1mol·dm- 3NaNO3的条件下 ,用 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该配体在水溶液中的质子化常数及其分别与Mn ,Co ,Ni ,Cu 和Zn 的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提出了配合物的可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0-菲咯啉 α-氨甲基吡啶衍生物 M(Ⅱ)配合物 稳定性
下载PDF
铽-樟脑酸-1,10-菲咯啉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斯琴 王喜贵 +2 位作者 吴红英 李霞 娜米拉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4-196,199,共4页
实验合成了标题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Tb2(CA)3(phen)2(CA:樟脑酸根,phen:1,10-菲咯啉)。另外,又合成了不同比例掺杂镧和钇的铽异核混配三元配合物,并在室温下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激发光谱,镧掺杂铽的... 实验合成了标题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Tb2(CA)3(phen)2(CA:樟脑酸根,phen:1,10-菲咯啉)。另外,又合成了不同比例掺杂镧和钇的铽异核混配三元配合物,并在室温下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激发光谱,镧掺杂铽的异核混配三元配合物和钇掺杂铽的异核混配三元配合物最佳激发波长分别为344.03、29.0 nm;分别以最佳激发波长测定了配合物的发射光谱,均产生了4条谱带,分别归属Tb3+离子5D4→7F6(490.0 nm)5、D4→7F5(545.0nm)5、D4→7F4(584.0 nm)5、D4→7F3(619.0 nm)能级跃迁。不同比例掺杂镧和钇的铽异核混配三元配合物发射光谱荧光强度变化的研究表明,不发光稀土镧和钇的掺入增强了铽的荧光强度,说明不发光稀土离子镧和钇对铕的荧光发射有敏化作用并且镧的敏化作用强于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樟脑酸 1 10-菲咯啉 荧光性质
下载PDF
双氮桥联1,10-菲咯啉大环化合物分子构型的从头算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海洋 徐志广 +5 位作者 许旋 应晓 吴庭万 张德聪 胡希明 王文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72-1075,共4页
应用规范不变原子轨道法 (GIAO)在 RHF/ 6 -31 G* *和 B3LYP/ 6 -31 G* *水平上计算了质子化双氮桥联 1 ,1 0 -菲咯啉大环化合物 (H4HAPP2 +) D2 h和 C2 h构型的 1 H NMR,并用 TDDFT法计算了 H4HAPP2 +电子光谱 .结果表明 ,B3LYP/ 6 -31... 应用规范不变原子轨道法 (GIAO)在 RHF/ 6 -31 G* *和 B3LYP/ 6 -31 G* *水平上计算了质子化双氮桥联 1 ,1 0 -菲咯啉大环化合物 (H4HAPP2 +) D2 h和 C2 h构型的 1 H NMR,并用 TDDFT法计算了 H4HAPP2 +电子光谱 .结果表明 ,B3LYP/ 6 -31 G*优化的 C2 h构型为较优构型 ,经谐振频率验证无虚频 ,C2 h构型是H4HAPP2 +合理的对称性构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氮桥联 1 10-菲咯啉 大环化合物 分子构型 从头算 规范不变原子轨道法
下载PDF
镧掺杂铕的2,5-噻吩二羧酸-1,10-菲咯啉四元异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谱学性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存雄 张勇 +3 位作者 廖莉玲 邹文静 吴迪 秦樊鑫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52,共4页
合成了5种新型镧掺杂铕的2,5-噻吩二羧酸(H2L)、1,10-菲咯啉(Phen)四元异核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TG-DTA、红外光谱法确定其组成为(EuxLay)2L3(Phen)2·4H2O(x∶y=0.90∶0.10、0.70∶0.30、0.50∶0.50、0.30∶0.70、0.10∶0.90),配... 合成了5种新型镧掺杂铕的2,5-噻吩二羧酸(H2L)、1,10-菲咯啉(Phen)四元异核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TG-DTA、红外光谱法确定其组成为(EuxLay)2L3(Phen)2·4H2O(x∶y=0.90∶0.10、0.70∶0.30、0.50∶0.50、0.30∶0.70、0.10∶0.90),配体的羧基与稀土离子以螯合双齿配位。荧光光谱测试表明镧对铕的配合物有荧光浓聚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2 5噻吩二羧酸 1 10-菲咯啉 异核配合物 谱学性质
下载PDF
Tb-La混配■邻苯二甲酸■1,10-菲咯啉二元、三元配合物的合成与发光性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喜贵 吴红英 +1 位作者 赵斯琴 赵慧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06年第2期196-199,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Tb-La混配的邻苯二甲酸-1,10-菲咯啉二元、三元配合物,经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确定,该系列配合物的组成为Tb(Ⅲ)xLa(Ⅲ)2-xL3.2H2O和Tb(Ⅲ)xLa(Ⅲ)2-xL3.phen.2H2O(L-邻苯二甲酸根,phen-1,10-菲咯啉).荧光光谱测试发现,在...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Tb-La混配的邻苯二甲酸-1,10-菲咯啉二元、三元配合物,经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确定,该系列配合物的组成为Tb(Ⅲ)xLa(Ⅲ)2-xL3.2H2O和Tb(Ⅲ)xLa(Ⅲ)2-xL3.phen.2H2O(L-邻苯二甲酸根,phen-1,10-菲咯啉).荧光光谱测试发现,在Tb-La混配二元配合物中,随着Tb(Ⅲ)含量的降低,Tb的发射峰由强变弱,而在Tb-La混配三元配合物中,Tb的发射峰却明显增强,其原因可用分子内能量传递过程不同来解释.在二元配合物中能量主要被邻苯二甲酸吸收,且其激发三重态能级与Tb(Ⅲ)发射能级匹配较好,能将能量有效地传递给Tb,使Tb的发光增强,所以当配合物中的Tb(Ⅲ)含量降低,其发光强度也随之减弱,La作为混配离子对Tb未起到敏化作用;在三元配合物中,能量主要由1,10-菲咯啉吸收,因其激发三重态能级不能与Tb能级有效匹配,能量只能经La(Ⅲ)有效传递给Tb(Ⅲ),从而使Tb的荧光增强,此时La起到了敏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 1 10-菲咯啉 稀土配合物 发光性质
下载PDF
萃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活化剂1,10-菲咯啉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登明 朱庆仁 李晓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57-1159,共3页
研究了在pH值为6.5的NaH_2PO_4-Na_2HPO_4缓冲介质中,利用1,10-菲咯啉活化铜(Ⅱ)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邻氨基酚显色的指示反应,用萃取平衡控制反应时间和水相中邻氨基酚的浓度及反应程度,通过测量424nm下有机相的吸光度,建立了萃取动力学光... 研究了在pH值为6.5的NaH_2PO_4-Na_2HPO_4缓冲介质中,利用1,10-菲咯啉活化铜(Ⅱ)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邻氨基酚显色的指示反应,用萃取平衡控制反应时间和水相中邻氨基酚的浓度及反应程度,通过测量424nm下有机相的吸光度,建立了萃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活化剂1,10-菲咯啉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0×10^(-8)~6.00×10^(-6)mol·L^(-1)和6.00×10^(-6)~1.25×10^(-5)mol·L^(-1),检出限为6.2×10^(-9)mol·L^(-1)。用于水中1,10-菲咯啉稳定性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剂 1 10-菲咯啉 萃取动力学光度法 稳定性 邻氨基酚 显色反应 过氧化氢 催化
下载PDF
铽-钇-柠檬酸-1,10-菲咯啉的合成与发光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丽丹 魏长平 丛晓庆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74-77,共4页
在乙醇溶液中,分别合成了铽与柠檬酸配位的二元配合物,铽、柠檬酸、1,10-菲咯啉配位的三元配合物和铽、钇与柠檬酸、1,10-菲咯啉配位的多核稀土有机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技术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与结构,讨论了配合物的... 在乙醇溶液中,分别合成了铽与柠檬酸配位的二元配合物,铽、柠檬酸、1,10-菲咯啉配位的三元配合物和铽、钇与柠檬酸、1,10-菲咯啉配位的多核稀土有机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技术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与结构,讨论了配合物的成键特性。通过紫外吸收光谱研究了配体传能机制。通过激发与发射光谱测试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结果表明,当钇掺入配合物后,能极大地增强铽的特征荧光,当铽和钇的摩尔比为7∶3时,能得到相应的铽的荧光最强的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1 10-菲咯啉 发光 稀土
下载PDF
1,10-菲咯啉-曙红Y体系共振光散射法测定痕量铜(Ⅱ)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进 谭克俊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1-134,共4页
铜(Ⅱ)与1,10-菲咯啉和曙红Y相互作用,在370nm处可见显著的共振光散射增强信号,且增强的散射强度与铜(Ⅱ)的浓度在10.4~127.1ng/m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铜(Ⅱ)的共振光散射方法,检测限(3σ)为1.0ng/mL.研究了体系酸度、离... 铜(Ⅱ)与1,10-菲咯啉和曙红Y相互作用,在370nm处可见显著的共振光散射增强信号,且增强的散射强度与铜(Ⅱ)的浓度在10.4~127.1ng/m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铜(Ⅱ)的共振光散射方法,检测限(3σ)为1.0ng/mL.研究了体系酸度、离子强度等影响因素.利用本方法测定了自来水和江水中铜离子,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Ⅱ) 1 10-菲咯啉 曙红Y 共振光散射
下载PDF
共平面的μ-S桥联(1,10-菲咯啉)钯(Ⅱ)双核配合物的晶体结构与π-π堆积(英文)
20
作者 俞玫 李一志 +2 位作者 王流芳 黄海平 于澍燕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63-966,共4页
A novel μ-S-bridged di-palladium(Ⅱ) complex, {[(phen)Pd( μ-SPr)2Pd(phen)](NO3)2·2H2O} (1)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the 1H NMR, element analysis and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It crystallizes... A novel μ-S-bridged di-palladium(Ⅱ) complex, {[(phen)Pd( μ-SPr)2Pd(phen)](NO3)2·2H2O} (1)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the 1H NMR, element analysis and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It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pace group C2/c with unit cell parameters: a=2.165 1(3) nm, b=1.291 4(2) nm, c=2.716 2(3) nm, β=111.987(3)°, and V=7.041 8(16) nm3, Z=8, R=0.054 4, wR=0.127 4. The X-ray 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wo 1,10-phenanthroline palladium(Ⅱ) moieties were bridged by two n-propylmercapatan molecules in coplanar fashion with the dimensions of 1.55 nm × 0.88 nm. The plane-to-plane distance of the complex 1 is 0.33 nm, which reveals strong aromatic-aromatic π-π interaction. CCDC: 292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μ-巯基桥联 双核钯配合物 1 10-菲咯啉 Π-Π堆积 晶体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