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2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光子晶体1×3谐振腔滤波器的研究
1
作者 吴立恒 王明红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1-768,共8页
考虑到滤波器输入波导中入射电磁波和反射电磁波的相位差,通过CMT理论分析了不同设计情况下的工作性能,然后优化设计了光子晶体1×3谐振腔滤波器结构.用FDTD方法研究了滤波器工作特性,改变1×3谐振腔下侧调谐柱位置得到滤波器... 考虑到滤波器输入波导中入射电磁波和反射电磁波的相位差,通过CMT理论分析了不同设计情况下的工作性能,然后优化设计了光子晶体1×3谐振腔滤波器结构.用FDTD方法研究了滤波器工作特性,改变1×3谐振腔下侧调谐柱位置得到滤波器结构的96个不同通带峰值波长平均正规化传输率为89.6%,相邻峰值波长平均间隔为1.25nm、平均传输带宽为1.19nm、谐振腔平均品质因数为1350.2、提取的峰值波长调谐范围在1534.04~1653.16nm.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具有正规化传输率高、带宽窄、波长信号提取强度平稳等特性.其结构在密集型波分解复用(DWDDM)系统设计、光信号传感器件设计、密集型光路集成化设计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1×3谐振腔 相位差 时域有限差分法 耦合模理论 密集型波分解复用 滤波器
下载PDF
跳频技术与1×3频率复用技术的结合 被引量:1
2
作者 金钰 张渝钢 包杰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1-63,共3页
简要介绍了跳频技术的原理以及现在普遍采用的4×3频率复用技术。针对现实需要解决的网络容量和质量的问题 ,提出在4×3频率复用的基础上运用1×3频率复用技术与跳频技术相结合 。
关键词 1×3频率复用 移动通信 GSM 跳频 小区分层 网络容量
下载PDF
GSM系统1×1和1×3频率复用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晓军 胡勇 肖群力 《移动通信》 2003年第04B期39-43,共5页
本文主要对GSM系统1×1和1×3频率复用方式的工作原理和规划原则进行了探讨分析,列举了应用实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1×1和1×3频率复用方式推广应用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GSM 1频率复用 1×3频率复用 工作原理 跳频 动态功率控制 规划原则 指标分析 移动通信网络
下载PDF
BAMH“非汉字符号”-10000-1×3W型集合式并联电容器的研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水平 《电力电容器》 2002年第1期1-2,5,共3页
对研制的 1 0 0 0 0 kvar集合式并联电容器技术特点进行了阐述 ,说明该产品的开发是成功的 ,具有优良的技术性能 ,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 BAMH12^11/ 3-100000-1×3W型 集合式 并联电容器 研制 技术特点 电力电容器
下载PDF
1×1跳频与1×3跳频分析
5
作者 黄琼华 罗勇成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43-48,共6页
本文中的实际案例是作者在Z地一次全网的跳频整改工作,从实际案例出发,探讨了1×1跳频与1×3跳频的优缺点,从自身网络的特性出发,选择了1×1的跳频方式,同时提出了现实网络中我们真正需要关心的东西。
关键词 跳频 1 1×3 GSM 射频 腔体合成器
下载PDF
1×3结构镀锌钢绞线的结构特点
6
作者 梁维源 曾祥宴 《金属制品》 1998年第4期39-41,共3页
1×3镀锌钢绞线是结构最简单的镀锌钢绞线,较同直径其他结构的钢绞线丝径稍粗,生产相对较易。选用控冷高速线材和短流程工艺可实现最低成本生产,成本上的优势可促进1×3结构镀锌钢绞线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镀锌钢绞线 1×3结构 钢丝 短流程 钢绞线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通过IRS-1/PI3K/AKT通路对胃肠湿热型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久玉 尚佳 +4 位作者 王晓青 李雅坤 王改仙 梁元磊 赵羊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634-639,共6页
目的探究葛根芩连汤通过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对胃肠湿热型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2 mL生理盐水灌胃)、造模组(2 mL生理盐水灌胃)、二甲双胍组(4.1... 目的探究葛根芩连汤通过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对胃肠湿热型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2 mL生理盐水灌胃)、造模组(2 mL生理盐水灌胃)、二甲双胍组(4.17 mg/100 g二甲双胍灌胃)和葛根芩连汤组(1 g/100 g葛根芩连汤灌胃),每组10只。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后喂食油脂、42°白酒及蜂蜜水构建胃肠湿热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测量各组大鼠不同时间节点体质量,血糖仪测定空腹血糖(FBG);ELISA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E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肝组织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IRS-1、PI3K、p-PI3K、AKT及p-AKT蛋白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造模组大鼠体质量、FBG、FINS及HOMA-IR、GSH-Px、CAT、SOD、IRS-1、p-PI3K/PI3K及p-AKT/AKT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TG、TC、IL-6、TNF-α及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可见局灶性肝实质损失。与造模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及葛根芩连汤组大鼠体质量、FBG、FINS及HOMA-IR、GSH-Px、CAT、SOD、IRS-1、p-PI3K/PI3K及p-AKT/AKT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TG、TC、IL-6、TNF-α及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显示正常的肝实质。结论葛根芩连汤可明显改善胃肠湿热型2型糖尿病糖脂紊乱,可能是通过IRS-1/PI3K/AKT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胃肠湿热型 2型糖尿病 糖脂代谢 IRS-1/PI3K/AKT通路
下载PDF
(1-3)-β-D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在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早期诊断临床研究
8
作者 黄强 王宇 +5 位作者 江渊 梁道斌 黄锐洁 秦小超 潘燕妮 和鹰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21-24,29,共5页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在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早期诊断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住院的12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实验室结果,将...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在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早期诊断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住院的12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实验室结果,将其分为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确诊组(血或组织液培育养出马尔尼菲篮状菌),简称A组(62例),及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临床诊断组[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及(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诊断],简称B组(58例)。检测患者(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对艾滋病患者感染马尔尼菲篮状菌的诊断效能。结果A组的(1-3)-β-D葡聚糖和PCT水平均高于B组,CD4^(+)T淋巴细胞个数低于B组(P<0.05);(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AUC为0.933,(1-3)-β-D葡聚糖单独检测的AUC是0.812,PCT单独检测的AUC为0.883,CD4^(+)T淋巴细胞单独检测的AUC是0.810,(1-3)-β-D葡聚糖、PCT和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AUC皆优于三项单独检测,表明(1-3)-β-D葡聚糖、PCT和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皆优于单一指标诊断,且联合检测的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92.43%和0.580,均高于三项单独检测。结论(1-3)-β-D葡聚糖联合PCT和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对艾滋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具有非常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能够帮助医生分析出高危风险患者,及时制定治疗方案,同时也承担预后效果的判断依据,对治疗艾滋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β-D葡聚糖 PCT CD4^(+)T淋巴细胞 艾滋病 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
下载PDF
NRG1、HER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潇然 陆巍 +5 位作者 于欣 王永杰 王勇 廉吉虎 李震霄 宋海涛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PC)组织中神经调节蛋白1(NRG1)、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HER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20年2月吉林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诊治PC患者96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中NRG1、HER3表达;Kaplan-Meie...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PC)组织中神经调节蛋白1(NRG1)、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HER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20年2月吉林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诊治PC患者96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中NRG1、HER3表达;Kaplan-Meier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NRG1、HER3表达对PC患者预后的影响;COX回归分析P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PC癌组织中NRG1、HER3阳性率分别为78.13%(75/96)、75.00%(72/96),高于癌旁组织6.25%(6/96)、8.33%(8/96)(χ^(2)/P=101.670/<0.001,87.771/<0.001)。TNM分期Ⅲ期、Gleason评分>7分及术前PSA水平≥20μg/L患者癌组织中NRG1、HER3阳性率大于TNM分期Ⅰ~Ⅱ期、Gleason评分≤7分及术前PSA水平<20μg/L(χ^(2)/P=6.181/0.013,8.533/0.003;7.731/0.005,6.769/0.009;6.508/0.011,7.376/0.007)。NRG1阳性组、HER3阳性组3年累积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低于NRG1阴性组、HER3阴性组(χ^(2)/P=4.267/0.039,5.499/0.019)。TNM分期Ⅲ期、Gleason评分>7分、术前PSA≥20μg/L、NRG1阳性,HER3阳性是影响P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448(1.118~1.875),1.401(1.138~1.724),1.353(1.059~1.728),1.338(1.057~1.692),1.293(1.014~1.649)]。结论PC癌组织中NRG1、HER3表达升高,与PC不良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是新的评估PC预后的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神经调节蛋白1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 预后
下载PDF
机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2+3”培养模式研究
10
作者 赵建国 李久熙 +3 位作者 桑永英 李建平 李建昌 郝建军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7期155-158,共4页
针对当前机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难以满足国家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需要,以及院校与企业之间合作不够深入,共同培养研究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该文对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校企联动培养为路径,学科互融、课堂贯通、双导师制为保障... 针对当前机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难以满足国家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需要,以及院校与企业之间合作不够深入,共同培养研究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该文对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校企联动培养为路径,学科互融、课堂贯通、双导师制为保障的1个中心、2个主体、3重保障的“1+2+3”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践、高校与企业的有机融合,增强了机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提高了机械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满足了当下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 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 1+2+3”培养模式 复合型人才
下载PDF
(3+1)维Jimbo-Miwa方程的分离变量解与相互作用
11
作者 伊丽娜 扎其劳 套格图桑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13-320,共8页
构造(3+1)维Jimbo-Miwa(J-M)方程由任意函数组成的分离变量解,并分析解的相互作用。通过一种函数变换,将(3+1)维Jimbo-Miwa(J-M)方程的求解问题转化为常微分方程和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问题。借助符号计算系统Mathematica求出非线性... 构造(3+1)维Jimbo-Miwa(J-M)方程由任意函数组成的分离变量解,并分析解的相互作用。通过一种函数变换,将(3+1)维Jimbo-Miwa(J-M)方程的求解问题转化为常微分方程和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问题。借助符号计算系统Mathematica求出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的解。用常微分方程的解与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的解,构造(3+1)维Jimbo-Miwa(J-M)方程由任意函数组成的分离变量解。根据函数的任意性,通过图像分析了解其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变换 (3+1)维Jimbo-Miwa方程 分离变量解 相互作用
下载PDF
血清外泌体SUMO1P3和MALAT1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郭向阳 苗立峰 张国琛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61-56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外泌体小泛素样修饰子1伪基因3(SUMO1P3)和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至2020年行手术切除的224例TN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期内复发及转移情况分... 目的探讨血清外泌体小泛素样修饰子1伪基因3(SUMO1P3)和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至2020年行手术切除的224例TN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期内复发及转移情况分为非复发转移组和复发转移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术前血清外泌体SUMO1P3和MALAT1表达,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SUMO1P3和MALAT1对TNBC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TNBC术后复发转移的因素。结果共72例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224例TNBC患者SUMO1P3和MALAT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06±0.68和2.75±0.66,其中复发转移组SUMO1P3和MALAT1相对表达量为3.44±0.67和3.46±0.80,均显著高于非复发转移组的2.88±0.61和2.33±0.48(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外泌体SUMO1P3和MALAT1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0.842(95%CI:0.787~0.887),特异度为0.790,灵敏度为0.806,且两指标联合预测的效能优于SUMO1P3和MALAT1单独预测(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SUMO1P3(OR=4.463,95%CI:2.125~9.372)和MALAT1(OR=9.103,95%CI:4.462~18.573)表达是影响TNBC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血清外泌体SUMO1P3和MALAT1与TNBC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两指标联合检测对TNBC术后复发或转移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外泌体 小泛素样修饰子1伪基因3 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 复发 转移
下载PDF
“3+1”方案与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比较
13
作者 王侃侃 杨阳 +3 位作者 文新平 刘会 闫晓红 高金祥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10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应用“3+1”方案与预混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收治的8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参照组给予预混胰岛素治疗...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应用“3+1”方案与预混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收治的8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参照组给予预混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给予“3(早、中、晚餐前门冬胰岛素30皮下注射)+1(睡前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案治疗,对比两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as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 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lc)]水平、血糖波动情况[血糖水平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blood glucose level,SDBG)、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ostprandial glu-cose fluctuation amplitude,PPGE)、四分位血糖波动范围(interquartile range of glucose fluctuation,IQR)、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SDBG、PPGE、IQR均降低,CV增大,且与参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SDBG、PPGE、IQR更低,CV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少于参照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1”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优于预混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水平,加快降低血糖水平,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3+1”方案 预混胰岛素 血糖 低血糖
下载PDF
医学院校思政课“1+3+N”教学实践探析
14
作者 张国军 杨淑敏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19期55-59,共5页
“1+3+N”教学模式围绕医学院校特色、医学专业和医学生特点,基于移动互联技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有机融合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3种集中教学形式,辅以N种分散教学形式,实现思政课与医学生医学梦的同频共振。学生通过网络课堂预... “1+3+N”教学模式围绕医学院校特色、医学专业和医学生特点,基于移动互联技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有机融合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3种集中教学形式,辅以N种分散教学形式,实现思政课与医学生医学梦的同频共振。学生通过网络课堂预习基本知识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着重讲解重难点并解答学生预习遇到的问题,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把所学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小班讨论等N种分散教学形式旨在培养学生听、读、看、写、讲、行能力。“1+3+N”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灌输式授课方式的短板,调动了医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该教学模式实践效果的因素包括学校网络教学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教学设备情况、师生相关技术掌握情况、网络教学管理情况、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衔接情况、实践教学组织实施情况等,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相应优化策略,以提升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思政课 1+3+N”教学模式
下载PDF
血清几丁质酶-3样蛋白1与血液透析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
15
作者 毕书红 高月明 +4 位作者 苏春燕 王悦 唐雯 何莲 张爱华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7期500-50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tinase 3-like protein 1,CHI3L1)与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病例来自2014年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测定基线血CHI3L... 目的探讨血清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tinase 3-like protein 1,CHI3L1)与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病例来自2014年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测定基线血CHI3L1水平,并根据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CHI3L1组和低CHI3L1组,随访9年。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高CHI3L1组和低CHI3L1组患者生存率的差异,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曲线描述CHI3L1与全因死亡率的剂量反应关系,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全因死亡或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09例患者,随访时间为80.0(38.2,113.2)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CHI3L1组患者全因死亡率高于低CHI3L1组(χ^(2)=4.720,P=0.030),2组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χ^(2)=1.954,P=0.162)。当CHI3L1≥199.8 ng/ml时,全因死亡率随着CHI3L1水平的增加有明显增加(HR=1.747,95%CI:1.035~2.947,P=0.037)。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HR=1.029,95%CI:1.001~1.056,P=0.040)、长透析龄(HR=2.251,95%CI:1.310~3.868,P=0.003)、收缩压高(HR=1.022,95%CI:1.008~1.036,P=0.002)、血肌酐低(HR=0.135,95%CI:0.064~0.283,P<0.001)均为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多种因素校正后高CHI3L1仍然是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1.963,95%CI:1.010~3.813,P=0.047)。结论高CHI3L1组患者全因死亡率高于低CHI3L1组患者,血CHI3L1可能是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几丁质酶-3样蛋白1 血液透析 预后 全因死亡 心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四氢嘧啶对HaCaT细胞活力及AQP3、Claudin-1、ZO-1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高翔 严雅军 +3 位作者 徐烁 乔丽娟 李欣冉 朱德锐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1-137,共7页
目的研究四氢嘧啶(Ectoine)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的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率和细胞活性氧(ROS)的影响,并分析水通道蛋白3(AQP3)、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闭锁连接蛋白(ZO-1)的表达水平。方法设置Ectoine浓度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培... 目的研究四氢嘧啶(Ectoine)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的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率和细胞活性氧(ROS)的影响,并分析水通道蛋白3(AQP3)、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闭锁连接蛋白(ZO-1)的表达水平。方法设置Ectoine浓度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培养HaCaT细胞(24 h),采用CCK8法检测HaCaT细胞的细胞活力,甄选最佳的Ectoine作用浓度。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aCaT细胞的AQP3、Claudin-1、ZO-1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aCaT细胞的凋亡率及胞内ROS水平。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0.10%Ectoine组、0.20%Ectoine组、0.30%Ectoine组的HaCaT细胞活力均高于120%,其中0.20%Ectoine组最高(146.92%±7.67%)。Ectoine浓度实验组相对于空白对照组,HaCaT细胞的AQP3、Claudin-1、ZO-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细胞凋亡率和胞内ROS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Ectoine可提高HaCaT细胞的细胞活力,降低凋亡率和胞内ROS水平,上调AQP3、Claudin-1、ZO-1表达水平。Ectoine可能与相关保湿蛋白的表达相关,对HaCaT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嘧啶 人角质形成细胞 水通道蛋白3 紧密连接蛋白-1 闭锁连接蛋白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β淀粉样蛋白和壳多糖酶3样蛋白1水平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
17
作者 李艳华 李阔 +4 位作者 姬春雪 王丽轩 黄少越 郭建 李东旭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823-827,共5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D)患者血清β淀粉样蛋白(Aβ)和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水平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5月沧州市中心医院ICD患者298例(ICD组)、健康体检者300名(对照组)。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TM...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D)患者血清β淀粉样蛋白(Aβ)和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水平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5月沧州市中心医院ICD患者298例(ICD组)、健康体检者300名(对照组)。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TM)、斑块积分和颈动脉狭窄程度分别分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并检测血清Aβ、CHI3L1、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采用偏相关分析评估血清Aβ、CHI3L1水平与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ICD组血清TG、TC、LDL-C、Aβ和CHI3L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其他指标2个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血清Aβ和CHI3L1水平依次升高(P<0.001)。轻度硬化组、中度硬化组和重度硬化组血清Aβ和CHI3L1水平依次升高(P<0.001)。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血清Aβ、CHI3L1水平依次升高(P<0.001)。血清Aβ和CHI3L1水平与ITM、斑块积分和颈动脉狭窄程度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ICD患者血清Aβ和CHI3L1水平升高,且与颈动脉病变密切相关,或可作为反映ICD患者颈动脉病变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 壳多糖酶3样蛋白1 颈动脉病变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下载PDF
基于悬浮液等离子喷涂的Ba(Mg_(1/3)Ta_(2/3))O_(3)悬浮液制备及涂层组织结构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毓鹏 赵王鑫 +6 位作者 李立 马新野 郑晓霞 刘义 李文辉 宁先进 王全胜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3-502,共10页
【目的】常规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新型热障涂层陶瓷层候选材料Ba(Mg_(1/3)Ta_(2/3))O_(3)(BMT)涂层应变容限较低。【方法】基于悬浮液等离子喷涂技术(SPS),以乙醇为分散介质,聚丙烯酸(PAA)、聚乙烯亚胺(PEI)和聚乙二醇(PEG)为分散剂,借... 【目的】常规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新型热障涂层陶瓷层候选材料Ba(Mg_(1/3)Ta_(2/3))O_(3)(BMT)涂层应变容限较低。【方法】基于悬浮液等离子喷涂技术(SPS),以乙醇为分散介质,聚丙烯酸(PAA)、聚乙烯亚胺(PEI)和聚乙二醇(PEG)为分散剂,借助机械球磨制备了不同成分配比的BMT悬浮液。通过重力沉降观察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Zeta电位仪对悬浮液的分散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分散剂种类及添加量对BMT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利用SPS沉积了BMT涂层,对涂层的物相结构、表面形貌和截面组织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分散剂PEI在BMT颗粒表面吸附能够提高其Zeta电位,增强颗粒间斥力,并提供空间位阻作用,相比PAA和PEG,BMT悬浮液可以获得更好的分散效果。同时,添加PEI的BMT悬浮液黏度较低(介于1.5~2mPa·s),适用于SPS.由SPS制备的BMT涂层基本维持了BMT的物相结构,涂层呈现明显的柱状晶组织,且随悬浮液固含量的提高,涂层沉积效率增加,所形成的柱状晶体积更大,符合高应变容限涂层的组织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Mg_(1/3)Ta_(2/3))O_(3) 悬浮液等离子喷涂 分散剂 稳定性 组织结构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甘油磷脂代谢物LPC18∶3,LPE 16∶1水平变化与临床预后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金吉明 吴艳杰 +2 位作者 闫世林 李占增 柳洋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93-99,共7页
目的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血清甘油磷脂代谢物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tholine,LPC)18∶3,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ysophosphatidylethanolami... 目的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血清甘油磷脂代谢物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tholine,LPC)18∶3,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ysophosphatidylethanolamine,LPE)16∶1水平及两者对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唐山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12例AECOPD患者为AECOPD组,根据随访3个月预后分为生存组(n=90)和死亡组(n=22)。以同期60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稳定期组,6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检测各组血清LPC18∶3和LPE16∶1水平。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AECOPD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PC18∶3,LPE16∶1的预后评估价值。K-M曲线比较不同血清LPC18∶3和LPE16∶1表达组AECOPD患者预后差异。结果AECOPD组血清LPC18:3(21.67±4.35μmol/L)、LPE16∶1(16.20±5.17μmol/L)、峰值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低于稳定期组(43.24±6.17μmol/L,32.19±5.98μmol/L)和对照组(68.14±8.78μmol/L,44.82±7.44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χ^(2)=461.240~1102.534,均P<0.05)。AECOPD组血清LPC18∶3,LPE16∶1水平与肺功能指标PEF%pred,F%pred,FEV1/FVC%呈显著正相关(r=0.603~0.756,均P<0.05)。死亡组AECOPD患者COPD病程、降钙素原高于生存组(t=3.961,2.509),PEF%pred,FEV1%pred,FEV1/FVC%,血清LPC18:3(17.20±4.11μmol/L)和LPE16:1(10.15±3.03μmol/L)低于生存组(22.76±4.35μmol/L,17.68±5.22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41~6.490,均P<0.05)。血清LPC18:3(OR=0.691,95%CI:0.519~0.920),LPE16:1(OR=0.586,95%CI:0.382~0.901)是影响AECOPD患者预后独立保护因素;COPD病程(OR=1.510,95%CI:1.203~1.895)、降钙素原(OR=1.759,95%CI:1.159~2.671)是危险因素。血清LPC18∶3,LPE 16∶1二者联合对AECOPD患者预后评估的曲线下面积(95%CI)为0.866(0.822~0.907),优于血清LPC18∶3,LPE16∶1单独预测的0.794(0.748~0.830),0.786(0.739~0.8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957,4.195,P=0.002,<0.001)。血清LPC18∶3,LPE16∶1低表达组AECOPD患者的死亡风险高于血清LPC18∶3,LPE16∶1高表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4.475,5.763,P=0.034,0.016)。结论AECOPD患者血清甘油磷脂代谢物LPC18:3,LPE16:1水平显著降低,与肺功能状况有关,两者联合能够有效评估AECOPD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溶血磷脂酰胆碱18∶3 溶血磷脂酰乙醇胺16∶1
下载PDF
TMEM59的羧基端片段经与ATG5-ATG16L1-LC3B蛋白相互作用促进自噬
20
作者 刘肇绩 郑晓龄 +3 位作者 黄榕 董佳萌 吴紫微 彭锋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9期8-11,共4页
目的研究跨膜蛋白59(TMEM59)诱导自噬、TMEM59诱导自噬的部位及探讨TMEM59诱导自噬的相关通路。方法通过细胞转染、免疫共沉淀、免疫荧光等技术明确TMEM59能否诱导自噬及诱导自噬的部位,自噬流抑制剂处理明确TMEM59诱导自噬的相关通路... 目的研究跨膜蛋白59(TMEM59)诱导自噬、TMEM59诱导自噬的部位及探讨TMEM59诱导自噬的相关通路。方法通过细胞转染、免疫共沉淀、免疫荧光等技术明确TMEM59能否诱导自噬及诱导自噬的部位,自噬流抑制剂处理明确TMEM59诱导自噬的相关通路。结果研究证实在Hela细胞中过表达TMEM59和TMEM59的羧基端片段(CTF)增加自噬标记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B)-Ⅱ的水平以及促进自噬流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过表达TMEM59的氨基端片段(NT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TMEM59不会影响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诱导的LC3B-Ⅱ水平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促进因抑制自噬溶酶体融合所导致的LC3B-Ⅱ水平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TMEM59、TMEM59-CTF与自噬相关基因蛋白(ATG)5、ATG16L1和LC3B相互作用。结论TMEM59-CTF诱导自噬发生在自噬起始之后和自噬溶酶体形成之前的阶段,与ATG5-ATG16L1-LC3B蛋白相互作用促进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膜蛋白59 自噬 自噬标记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