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CP复式碳纤维加固1∶1模型试验研究
1
作者 孙志恒 杨进新 +1 位作者 李萌 韦昊南 《水利水电快报》 2021年第6期49-52,58,共5页
针对PCCP的预应力钢丝断裂数目增多给PCCP运行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提出了PCCP复式碳纤维加固技术。在原型PCCP内壁进行了现场测试,证实了PCCP复式碳纤维加固技术的可行性。试验采用电阻应变片和光纤两种测量手段,监测了1∶1模型在内水... 针对PCCP的预应力钢丝断裂数目增多给PCCP运行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提出了PCCP复式碳纤维加固技术。在原型PCCP内壁进行了现场测试,证实了PCCP复式碳纤维加固技术的可行性。试验采用电阻应变片和光纤两种测量手段,监测了1∶1模型在内水压力作用下断丝对PCCP内壁混凝土及碳纤维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碳纤维加固方案相比,对4 m管径的PCCP采用内壁复式碳纤维加固方案可提高碳纤维的拉应力水平约4~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CP 1∶1模型 复式碳纤维加固 传统碳纤维加固
下载PDF
坑道瞬变电磁全程数据分析及1∶1含水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胡雄武 张平松 +2 位作者 吴荣新 李培根 付茂如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03-2109,共7页
考虑到接收系统过渡过程及电流关断时间,通过对接收系统冲激响应函数、一次电动势及二次全程感应电动势理论公式的推导,还原了接收瞬变电磁全程响应信号,与理论全程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电流关断时间和接收系统过渡过程给早、中延时段瞬... 考虑到接收系统过渡过程及电流关断时间,通过对接收系统冲激响应函数、一次电动势及二次全程感应电动势理论公式的推导,还原了接收瞬变电磁全程响应信号,与理论全程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电流关断时间和接收系统过渡过程给早、中延时段瞬变场造成严重的畸变,导致数据解析不能有效识别坑道前方近距离地电信息。为评价畸变段数据对坑道超前探水的影响,建立坑道前方1∶1定量水仓模型,通过在掘进工作面连续观测100 m3以内水量变化情况下的瞬变场响应数据,分析并获得了含水模型的瞬变异常响应特征,确定其响应时窗处于畸变数据段,进一步指出现有坑道超前探水技术仍需不断改进,以提高超前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 坑道超前探水 全程响应 畸变数据 近距离地电信息 1∶1含水模型
下载PDF
基于“1∶1建筑模型”运用的课堂教学改革——以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吕淑珍 《当代职业教育》 2015年第2期30-32,21,共4页
建筑识图与构造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基于学院"1∶1建筑模型"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改革课堂教学方法,通过节点的构造认知、施工图识图、构造节点测绘、构造节点设计与模型制作等任务的实施,解决了学生学习中构造节点的构造做法... 建筑识图与构造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基于学院"1∶1建筑模型"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改革课堂教学方法,通过节点的构造认知、施工图识图、构造节点测绘、构造节点设计与模型制作等任务的实施,解决了学生学习中构造节点的构造做法理解难、工程图纸识图难的问题,促进了学生自动学习,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建筑模型 课堂教学改革 构造节点 施工图识图
下载PDF
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1∶1建筑模型建设及项目化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蒋晓燕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5年第5期105-108,共4页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根据"源于现场,高于现场"、"确保安全,裸露展示"的原则,按照1∶1的比例,设计建设与建筑施工现场一致并包含全部教学知识点的1∶1建筑模型,同时,辅以建筑节点图片和多媒体查询系统,构建模块...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根据"源于现场,高于现场"、"确保安全,裸露展示"的原则,按照1∶1的比例,设计建设与建筑施工现场一致并包含全部教学知识点的1∶1建筑模型,同时,辅以建筑节点图片和多媒体查询系统,构建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为项目化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类 核心能力 1∶1建筑模型 项目化 实践教学
下载PDF
穿黄隧洞衬砌1∶1仿真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钮新强 符志远 张传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7-86,共10页
穿黄隧洞为大型压力输水隧洞,采用盾构法施工。设计要求在盾构施工形成的拼装式管片环内,设置预应力内衬,以组成新型复合衬砌结构。为此,开展穿黄隧洞衬砌1∶1仿真模型试验,分两阶段进行。第1阶段为准备性试验,包括对三环内衬进行1∶1... 穿黄隧洞为大型压力输水隧洞,采用盾构法施工。设计要求在盾构施工形成的拼装式管片环内,设置预应力内衬,以组成新型复合衬砌结构。为此,开展穿黄隧洞衬砌1∶1仿真模型试验,分两阶段进行。第1阶段为准备性试验,包括对三环内衬进行1∶1仿真地面模型试验;第2阶段为地下模型试验研究,模型埋于地下,并人工构造与实际工程相同的埋深和水土条件,而以高位水箱按设计水头对洞内充水加压,进行超载试验。试验取得完全成功,为验证和优化设计提供了试验依据;其模型设计、仿真模拟、试验方法可供相关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有压输水隧洞 预应力衬砌 1∶1仿真地面模型试验 1∶1仿真地下模型试验 穿黄工程
下载PDF
中国先进研究堆全堆芯流致振动及流量分配试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喻丹萍 蒋贤国 +3 位作者 张建伟 杨杰 马建中 胡永陶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711-714,共4页
由于设计和安全评价的需要,对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进行了1∶1全堆芯的流致振动和流量分配试验研究。文章分别介绍了流致振动和流量分配试验研究的技术路线、模型的设计、试验研究的内容、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分析和得到的结论等。试验... 由于设计和安全评价的需要,对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进行了1∶1全堆芯的流致振动和流量分配试验研究。文章分别介绍了流致振动和流量分配试验研究的技术路线、模型的设计、试验研究的内容、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分析和得到的结论等。试验中发现了结构设计的部分问题,设计方根据试验结果改进和优化了最终设计。试验验证了CARR堆内部件和堆芯的设计,为CARR工程通过安全审评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先进研究堆全堆芯 1∶1模型试验 流致振动 流量分配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湍河渡槽设计与施工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郑光俊 吕国梁 +1 位作者 张传健 夏国柱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7-30,34,共5页
湍河渡槽是南水北调中线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针对其长度大、流量大的特点,设计首先确定了槽身布置方式、渡槽长度及跨度,然后选定了双向预应力梁式渡槽为其结构形式。详述了渡槽结构计算分析结果和1∶1模型试验过程。分析表明,渡槽结构... 湍河渡槽是南水北调中线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针对其长度大、流量大的特点,设计首先确定了槽身布置方式、渡槽长度及跨度,然后选定了双向预应力梁式渡槽为其结构形式。详述了渡槽结构计算分析结果和1∶1模型试验过程。分析表明,渡槽结构的计算方法选用基本正确,其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槽身基本处于全受压状态,工作状态良好。介绍了造槽机的施工方案及布置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式渡槽 造槽机 1∶1模型试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下载PDF
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两种拟合方法分享 被引量:1
8
作者 苏玲 潘宝骏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91-93,共3页
目的介绍两种拟合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1∶1配对logistic回归模型)的方法,供同道参考应用。方法以上海医科大学金丕焕教授一书10对病例胃癌危险因素分析作为实例。一是以分层Cox回归模型来拟合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二是改变数据库的... 目的介绍两种拟合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1∶1配对logistic回归模型)的方法,供同道参考应用。方法以上海医科大学金丕焕教授一书10对病例胃癌危险因素分析作为实例。一是以分层Cox回归模型来拟合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二是改变数据库的录入方式,以变量差值的方法来拟合。以SPSS v18软件包来实现。结果两种方法拟合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结果,输出的回归系数(B)/OR值即exp(B)极其接近。结论可用分层Cox回归模型法和变量差值法这两种方法,来拟合1∶1配对logistic回归模型,输出结果极其接近;第二种方法更为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统计 1∶1配对logistic回归模型 分层Cox回归模型
原文传递
高铁单线路基循环累积变形分析方法及其可靠度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仁朋 江朋 +2 位作者 叶肖伟 顾湘生 曾长贤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1-149,共9页
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是我国铁路工程走向国际的重要步骤,而路基循环累积变形是设计中控制标准之一。基于永久应变经验公式,提出列车荷载作用下路基循环累积变形的预测模型,通过1∶1路基模型试验验证了该预测模型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引入... 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是我国铁路工程走向国际的重要步骤,而路基循环累积变形是设计中控制标准之一。基于永久应变经验公式,提出列车荷载作用下路基循环累积变形的预测模型,通过1∶1路基模型试验验证了该预测模型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引入动应力及路基填料参数的变异性,建立路基循环累积变形的极限状态方程,并根据武广线现场实测数据确定路基面动应力幅值的变异系数。通过可靠度指标对计算参数变异系数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分析动应力及填料参数的变异性等控制因素的影响作用,并确定了变异程度控制范围作为实际工程中的控制标准。可靠度分析的方法考虑了荷载及填料参数的不确定性因素,使得理论预测更加接近工程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基础 极限状态设计 累积变形 1∶1物理模型试验 可靠度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