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5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不同给药方式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莉 黄玉焕 周曼丽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823-828,共6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不同给药方式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MAS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患儿采用肺泡灌洗... 目的探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不同给药方式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MAS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患儿采用肺泡灌洗+气管内滴入给药,B组患儿采用气管内滴入给药,连续治疗48 h。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指数(OI)]、肺动脉收缩压(SPAP)、凝血纤溶指标[D-二聚体(D-D)、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B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儿的PaO_(2)为(60.65±6.33)mmHg,明显高于B组的(56.12±5.93)mmHg,PaCO_(2)、OI、SPAP分别为(42.36±4.02)mmHg、13.10±1.12、(26.14±2.67)mmHg,明显低于B组的(45.66±4.33)mmHg、(15.66±1.53)、(29.46±3.11)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儿的血浆D-D、PAI-1/t-PA、PAF含量分别为(1.35±0.38)mg/L、3.52±0.78、(404.55±78.78)×10^(9)/L,明显高于B组的(1.00±0.31)mg/L、2.64±0.71、(340.59±65.33)×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儿的血清TNF-α、PCT、IL-5、IL-13含量分别为(11.11±1.01)ng/L、(0.78±0.23)ng/mL、(0.90±0.34)pg/mL、(1.15±0.66)pg/mL,明显低于B组的(13.75±1.63)ng/L、(1.46±0.34)ng/mL、(1.50±0.40)pg/mL、(1.63±0.94)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的发绀、吸气性三凹征消失时间及氧疗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7%,明显低于B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气管内滴入给药,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肺泡灌洗+气管内滴入给药治疗MAS患儿的治疗效果更优,其可促进血气指标、凝血纤溶指标恢复,降低肺动脉高压,减轻机体炎性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粪吸入综合征 表面活性 泡灌洗 气管内滴入 炎症因子 疗效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复配对1/3焦煤润湿性能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秦汝祥 王修兵 +2 位作者 陈国栋 徐少伟 谷传尧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45-150,共6页
以1/3焦煤为研究对象,选取5种表面活性剂,通过接触角、表面张力和沉降实验,研究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溶液对煤尘润湿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实验,分析复配溶液对煤表面官能团的影响。结果发现当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达到CMC后,继续增加表面... 以1/3焦煤为研究对象,选取5种表面活性剂,通过接触角、表面张力和沉降实验,研究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溶液对煤尘润湿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实验,分析复配溶液对煤表面官能团的影响。结果发现当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达到CMC后,继续增加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接触角和煤尘的沉降速度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分析认为表面活性剂分子吸附状态发生变化是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0.4wt%APG0810+0.4wt%JFC-E的等质量复配溶液,对1/3焦煤有着显著的协同润湿效应。煤尘沉降速度达到了45.45mg/s。煤样经0.4wt%APG0810+0.4wt%JFC-E的复配溶液浸泡处理后,含氧官能团和亲水官能团的比例升高,分别达到了50.24%和83.65%。由此推断,复配后表面活性剂分子在煤尘上有更高的吸附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焦煤 煤尘 表面活性 复配溶液 润湿
下载PDF
牛肺表面活性剂不同给药途径对重症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高迪 蒋伟峰 张瑞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1期60-64,共5页
目的观察牛肺表面活性剂不同给药途径对重症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5例MAS患儿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2例)和双途径组(43... 目的观察牛肺表面活性剂不同给药途径对重症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5例MAS患儿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2例)和双途径组(43例),常规组采用机械通气结合气管内滴入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双途径组通过牛肺表面活性剂支气管肺泡灌洗结合气管内滴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炎症因子、血气指标、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情况,治疗后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双途径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分别为(114.45±10.27)ng/mL、(60.45±10.31)pg/mL、(45.15±10.27)ng/mL,均低于常规组[(121.36±10.25)ng/mL、(65.27±10.36)pg/mL、(50.33±10.24)ng/mL](P<0.05);双途径组的动脉氧分压(PO_(2))、血氧饱和度(SaO_(2))分别为(92.44±10.45)mmHg、(95.18±5.26)%,均高于常规组[(87.32±10.46)mmHg、(92.55±5.46)%](P<0.0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_(2))[(40.24±10.33)mmHg]低于常规组[(45.11±10.19)mmHg](P<0.05);双途径组的一氧化氮(NO)[(23.25±5.77)ppb]高于常规组[(20.47±5.16)ppb](P<0.05),内皮素-1(ET-1)[(50.62±10.39)ng/L]低于常规组[(55.47±10.28)ng/L](P<0.05);双途径组的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36±0.24)d、(6.65±1.33)d、(10.33±2.26)d,均低于常规组[(4.18±1.77)d、(8.12±2.54)d、(14.42±4.15)d](P<0.05);双途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9.30%(4/43)]低于常规组[23.81%(10/42)](P<0.05)。结论牛肺表面活性剂肺泡灌洗+气管内滴入给药有利于改善MAS患儿的气道炎症及肺部血气指标,可一定程度上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加快康复进程并改善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表面活性 炎症反应 血管内皮功能 康复情况
下载PDF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力学的影响
4
作者 樊盼 龙升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5期25-30,共6页
目的分析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联合不同剂量牛肺表面活性剂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RDS新生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所有患儿给予经鼻间歇正... 目的分析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联合不同剂量牛肺表面活性剂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RDS新生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所有患儿给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以60 mg/kg剂量注入牛肺表面活性剂,观察组则以100 mg/kg剂量注入牛肺表面活性剂。记录两组治疗时间,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呼吸力学指标[潮气量、潮气呼气峰流量(PTEF)、每分钟通气量(MV)、达峰时间比]、肺部损伤指标、脑氧代谢[脑氧饱和度(rSO_(2))、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_(2))]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OI、PaO_(2)、SpO_(2)、PaCO_(2)、肺损伤标志物、呼吸力学指标和脑氧代谢指标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高剂量牛肺表面活性剂与经鼻间歇正压通气结合应用有助于改善RDS新生儿的呼吸力学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表面活性 呼吸力学
下载PDF
无创通气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对患儿肺氧合功能、血气指标、肺循环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宋晓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8期110-113,共4页
目的 探究无创通气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对患儿肺氧合功能、血气指标、肺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采用无创通气治疗, n=40)和研究组(采用无创... 目的 探究无创通气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对患儿肺氧合功能、血气指标、肺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采用无创通气治疗, n=40)和研究组(采用无创通气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n=40)。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氧合功能[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循环功能[肺动脉压(PAP)、血管外肺水含量(EVLW)、肺血管阻力(PVR)]。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两组SaO_(2)、PaO_(2)/FiO_(2)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SaO_(2)(95.37±3.52)%、PaO_(2)/FiO_(2)(295.66±30.35)mm Hg(1 mm Hg=0.133 kPa)均高于对照组的(91.62±3.43)%、(263.89±28.74)mm Hg(P<0.05)。治疗后,两组PaO_(2)高于治疗前、PaCO_(2)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PaO_(2)(81.71±6.37)mm Hg高于对照组的(73.24±6.33)mm Hg、PaCO_(2)(36.42±4.79)mm Hg低于对照组的(43.34±5.27)mm Hg(P<0.05)。治疗后,两组PAP、EVLW、PVR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PAP(22.47±1.51)mm Hg、EVLW(5.56±1.62)ml/kg、PVR(22.47±5.67)kPa·s/L均低于对照组的(25.33±2.24)mm Hg、(8.41±2.55)ml/kg、(29.31±6.25)kPa·s/L(P<0.05)。结论 针对NRDS患儿,无创通气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肺氧合功能、血气指标及肺循环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通气 表面活性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氧合功能 血气指标
下载PDF
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对肺透明膜病患儿呼吸力学及预后转归的影响
6
作者 谢春丹 王莹莹 高杰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50-51,共2页
目的探究牛肺表面活性剂对肺透明膜病患儿呼吸力学及预后转归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NRDS患儿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44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和64例观察组(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对比两... 目的探究牛肺表面活性剂对肺透明膜病患儿呼吸力学及预后转归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NRDS患儿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44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和64例观察组(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力学的变化情况、治疗后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静态肺顺应性、吸气峰流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相比,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更高,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肺透明膜病患儿使用牛肺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善气体交换,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安全性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透膜病 呼吸力学 预后
下载PDF
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治疗效果分析
7
作者 林春花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8期23-26,共4页
目的分析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2月南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联... 目的分析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2月南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肺循环功能、血气指标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53/55),高于对照组的85.45%(4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0,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外肺水含量、肺循环阻力、平均肺动脉压与右室每搏功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H值高于对照组,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联合使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有助于改善患儿的各肺循环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透明膜病 注射用牛表面活性 临床疗效 循环功能 血气指标
下载PDF
探讨有创-无创呼吸机序贯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8
作者 黄美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85-0088,共4页
分析有创-无创呼吸机序贯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效果。方法 93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以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43例,采取有创-无创呼吸机序贯通气治疗,观察组50例,联合肺表面活性剂治疗。结果 观... 分析有创-无创呼吸机序贯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效果。方法 93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以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43例,采取有创-无创呼吸机序贯通气治疗,观察组50例,联合肺表面活性剂治疗。结果 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RDS患儿治疗中,对其采取有创-无创呼吸机序贯通气结合肺表面活性剂治疗,对其血气分析指标改善作用好,可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风险,整体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DS 机械通气 无创通气 序贯通气 表面活性
下载PDF
布地奈德不同给药方式联用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张妙瑞 《医药前沿》 2024年第21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不同给药方式联用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45例。研究组给予持...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不同给药方式联用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45例。研究组给予持续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肺表面活性剂混合液治疗,对照组给予气管滴入布地奈德与肺表面活性剂混合液治疗,比较两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记录呼吸支持情况、预后及并发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pH、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及呼吸指数(RI)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4小时后,两组pH、PaO_(2)/FiO_(2)、PaCO_(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aO_(2)、RI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8小时后,两组pH、PaO_(2)、PaO_(2)/FiO_(2)、PaCO_(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RI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第48小时后,两组血清TGF-β1、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呼吸暂停次数、无创辅助通气时间、撤机成功率、有创机械通气率及28 d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不同给药方式治疗NRDS患儿效果相当,但持续雾化吸入给药方式在改善氧合功能、缩短无创通气时间方面略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布地奈德 表面活性 给药方式
下载PDF
有创-无创呼吸机序贯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10
作者 陆琴 吴薇 +1 位作者 钱睿源 芦亚娟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21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呼吸机序贯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常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6例RDS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呼吸机序贯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常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6例RDS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有创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剂,观察组(43例)给予有创-无创呼吸机序贯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剂,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的血气指标、治疗情况、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24、48、72h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无创呼吸机序贯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善RDS早产儿的血气指标,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创-无创呼吸机序贯机械通气 表面活性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双胎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使用肺表面活性剂疗效观察
11
作者 许今花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27期77-77,共1页
目的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呼吸机机械通气对双胎儿肺透明膜病的治疗作用与护理方法。方法肺透明膜病应用固尔苏时,采用仰卧位经气管匀速注入,注入后用气囊加压给氧2min,再连接呼吸机,并在用药前后进行摄胸片对比观察。结果双胎儿用药后2h... 目的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呼吸机机械通气对双胎儿肺透明膜病的治疗作用与护理方法。方法肺透明膜病应用固尔苏时,采用仰卧位经气管匀速注入,注入后用气囊加压给氧2min,再连接呼吸机,并在用药前后进行摄胸片对比观察。结果双胎儿用药后2h内呼吸困难均改善,SPO2升高达90%以上,胸片示肺野透亮度明显转归。结论控制好给药时间,给药前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给药时确认患儿气管插管位置,让药物在肺部均匀分布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同时要注意加强呼吸道管理,严格无菌操作,这也是是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儿 表面活性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菌XD-1降解原油的作用 被引量:21
12
作者 谢丹平 尹华 +3 位作者 彭辉 叶锦韶 张娜 王俊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65-369,共5页
目的:利用正交实验优化的培养基培养菌XD-1,提取生物表面活性剂,确定此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菌XD-1降解原油的影响.方法:用化学法和红外光谱扫描确定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用重量法(质量法)测定原油的降解率及菌的生物量变化.结果:生物表面... 目的:利用正交实验优化的培养基培养菌XD-1,提取生物表面活性剂,确定此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菌XD-1降解原油的影响.方法:用化学法和红外光谱扫描确定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用重量法(质量法)测定原油的降解率及菌的生物量变化.结果:生物表面活性剂为脂肽类和糖脂类物质的混合物;预先投加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使菌XD-1降解原油的诱导期缩短一半,并提高了菌对原油的降解率.结论: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投加对原油的生物降解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菌XD-1 原油降解
下载PDF
不同机械通气方式联合肺表面活性剂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5
13
作者 常明 卢红艳 +1 位作者 相虹 兰厚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6-919,共4页
目的:研究高频振荡通气+肺表面活性剂(HFOV+PS)、常频机械通气+肺表面活性剂(CMV+PS)、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方式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呼吸力学及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ARDS诊断标准的新生儿75例,HFOV+PS组25例,CMV+PS... 目的:研究高频振荡通气+肺表面活性剂(HFOV+PS)、常频机械通气+肺表面活性剂(CMV+PS)、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方式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呼吸力学及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ARDS诊断标准的新生儿75例,HFOV+PS组25例,CMV+PS组30例,CMV组20例,前两组应用PS 70 mg/kg一次,分别检测机械通气0、12、24、48、72 h的PaO_2、PaCO_2、PaO_2/FiO_2、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结果:HFOV+PS组在机械通气12、24、48 h比较PaO_2均高于CMV+PS、CMV组,PaCO_2均低于CMV+PS、CMV组(P<0.05);在机械通气12、24、48、72 h比较PaO_2/FiO_2均高于CMV+PS、CMV组,OI、RI均低于CMV+PS、CMV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比较均低于CMV+PS、CMV组(P<0.05);3组气漏、颅内出血发生率及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HFOV联合PS治疗新生儿ARDS可及时改善氧合功能,缩短机械通气及用氧时间,不增加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 常频机械通气 表面活性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力学 新生儿
下载PDF
1,3-二噁烷环的双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微波合成 被引量:10
14
作者 袁先友 阳年发 +1 位作者 罗和安 刘跃进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49-1052,共4页
在微波辐射下,以磷钨酸为催化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将2,2-二羟甲基-1,3-丙二醇与醛缩合合成了单缩醛,然后与氢化钠和1,3-丙磺内酯反应得到含1,3-二噁烷环的双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产物经过元素分析、IR和1HNMR表征.
关键词 2 2-二羟甲基 1 3-丙二醇 缩醛 1 3-二噁烷 双磺酸盐表面活性 微波辐射 表面活性 微波合成 磺酸盐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剂对新生儿急性肺损伤呼吸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常明 卢红艳 +1 位作者 相虹 兰厚萍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540-3543,共4页
目的 比较高频振荡通气+肺表面活性剂(HFOV+PS)、常频机械通气+肺表面活性剂(CMV+PS)、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新生儿急性肺损伤(ALI)对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纳入符合ALI诊断标准的新生儿73例,其中HFOV+PS组25例,CMV+PS... 目的 比较高频振荡通气+肺表面活性剂(HFOV+PS)、常频机械通气+肺表面活性剂(CMV+PS)、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新生儿急性肺损伤(ALI)对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纳入符合ALI诊断标准的新生儿73例,其中HFOV+PS组25例,CMV+PS组28例,CMV组20例。HFOV+PS组、CMV+PS组经气管插管注入1次PS 70-100 mg/kg,其余治疗同CMV组,分别检测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12、24、48、72 h的动脉血氧分压(Pa 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氧浓度(Fi O_2)、Pa O_2/Fi O_2、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结果 3组新生儿的胎龄、出生体重、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12、24、48 h比较,HFOV+PS组的Pa O_2高于CMV+PS、CMV组,CMV+PS组高于CMV组;HFOV+PS组的Pa CO_2低于CMV+PS、CMV组,CMV+PS组低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机械通气72 h比较,3组Pa O_2、Pa C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12、24、48、72 h比较,HFOV+PS组的Pa O_2/Fi O_2高于CMV+PS、CMV组,CMV+PS组高于CMV组;HFOV+PS组的OI、RI低于CMV+PS、CMV组,CMV+PS组低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比较,HFOV+PS组低于CMV+PS、CMV组,CMV+PS组低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气漏、颅内出血发生率及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HFOV联合PS治疗新生儿ALI可及时改善肺顺应性及氧合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用氧时间,不增加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 表面活性 急性损伤 呼吸力学 新生儿
下载PDF
不同剂量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7
16
作者 张靖 张焕新 王景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4985-498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取在我院新生儿科治疗的NRDS患儿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各30例。3组患儿均给...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取在我院新生儿科治疗的NRDS患儿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各30例。3组患儿均给予NIPPV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大剂量组患儿牛肺表面活性剂剂量为100 mg/kg,中剂量组为70 mg/kg,小剂量组为40 mg/kg。观察3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并比较其治疗情况、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3组患儿血清p 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儿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且大剂量组明显优于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辅助通气时间、氧疗时间、痊愈率、治疗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患儿用药次数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或短于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0%、23.3%、1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NIPPV可有效改善NRDS患儿血气状态,大剂量牛肺表面活性剂可减少患儿住院时间,且不增加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表面活性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新生儿 不同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Tween对TS-1合成及催化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晓晖 蔡丽蓉 魏可镁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2-116,共5页
以添加吐温的少量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为模板剂,水热下合成了钛硅分子筛 (TS-1)。采用FTIR、XRD、SEM、BET、UV-Vis等手段对分子筛进行表征。XRD结果表明,所得样品完全晶化,具有典型的MFI拓扑学结构;FTIR结果表明,样品在 960cm-1处出... 以添加吐温的少量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为模板剂,水热下合成了钛硅分子筛 (TS-1)。采用FTIR、XRD、SEM、BET、UV-Vis等手段对分子筛进行表征。XRD结果表明,所得样品完全晶化,具有典型的MFI拓扑学结构;FTIR结果表明,样品在 960cm-1处出现了强吸收峰,表明钛已进入骨架;UV-Vis谱图表明,所合成样品在330nm附近没有电子跃迁信号,表明其中没有锐钛矿型TiO2;SEM结果表明所合成样品的晶粒大小均匀。在添加适量吐温所得的胶团溶液中,模板剂分子与吐温之间的协同作用有助于TPAOH与硅、钛源定向反应,避免非骨架TiO2 的生成,减少了TPAOH的用量,丙烯环氧化反应结果表明,吐温 20、吐温 40、吐温 60及吐温 80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都有助于降低模板剂(TPAOH)的用量和提高TS-1的催化活性,其中吐温 40的影响尤为显著,吐温40 /TPAOH摩尔比为 0. 02时,过氧化氢转化率达 98. 1%,环氧丙烷选择性和收率分别可达 96. 1%和 94.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温 TS-1 非离子表面活性 丙烯环氧化
下载PDF
大港油田官109-1断块稠油油藏碱/表面活性剂吞吐采油技术 被引量:5
18
作者 何志勇 徐新俊 +2 位作者 贾金辉 贾洪战 商利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6-119,共4页
大港油田官109-1断块稠油油藏的油井由于井筒、近井地带发生原油有机沉积,储层原油流动性差,采用多种方法都不能正常生产。为此研制了一种碱性解堵液,用于油井化学吞吐。该解堵液为复配碱和抗硬荆等添加剂的10%两性木质素表面活性... 大港油田官109-1断块稠油油藏的油井由于井筒、近井地带发生原油有机沉积,储层原油流动性差,采用多种方法都不能正常生产。为此研制了一种碱性解堵液,用于油井化学吞吐。该解堵液为复配碱和抗硬荆等添加剂的10%两性木质素表面活性刺溶液,能使玻璃片表面由亲油变强亲水,在石英上的接触角为6。(稀释至1/2和1/4浓度时为11°和12°),与羊大站原油间的界面张力为1.75×100^-3,18×10^-3mN/m。该解堵液与黏度1~50Pa·s的不同区块稠油按体积比1:1混合形成的乳状液.60℃、175s^-1黏度为2~6mPa·s,在配液水矿化度高达6000mg/L以上或钙镁离子浓度高达250mg/L时,该解堵液仍能保持对稠油的乳化降黏能力。该解堵液从实验岩心中驱出的原油量比地层水多75%,驱出液为乳状液。通过一个井例介绍了化学吞吐工艺:先用一种降黏解堵液对油井进行预处理,清洗油管、炮眼及近井地带,再注入碱性解堵液(该井例中为500m^3),注入时间约15小时,然后开井生产。2000年2月至2002年6月在16口新投产井实施化学吞吐(第一轮次),15口井有效,其中2口井先后转注水,其余13口井到2005年底仍继续产油。图1表6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吞吐 稠油 碱/表面活性溶液 两性木质索表面活性 界面活性 乳化降黏 大港官109+1断块 采油化学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Achromobacter sp. CH-1解毒铬渣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柴立元 陈丽鹃 +2 位作者 黄燕 舒余德 苏艳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1-47,共7页
为提高细菌Achromobacter sp.CH-1(简称为A.sp. CH-1)解毒铬渣过程中酸溶性Cr(Ⅵ)的浸出率,研究不同表面活性剂对A.sp. CH-1的生长及其解毒铬渣效果的影响;通过考察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细菌生长、Cr(Ⅵ)还原、铬渣中Cr(Ⅵ)浸出率以及浸... 为提高细菌Achromobacter sp.CH-1(简称为A.sp. CH-1)解毒铬渣过程中酸溶性Cr(Ⅵ)的浸出率,研究不同表面活性剂对A.sp. CH-1的生长及其解毒铬渣效果的影响;通过考察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细菌生长、Cr(Ⅵ)还原、铬渣中Cr(Ⅵ)浸出率以及浸出体系pH值的影响,评价不同表面活性剂促进A.sp. CH-1解毒铬渣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加入低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对A.sp. CH-1菌的生长及其还原Cr(Ⅵ)没有显著影响;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吐温60、吐温80都能提高A.sp. CH-1解毒铬渣的效果,其最佳用量分别为75,200和250mg/L;在此最佳用量下,铬渣中Cr(Ⅵ)的浸出率比原来分别提高约8%,9%和11%;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对铬渣的解毒效果没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ACHROMOBACTER sp.CH.1 铬渣 生物解毒
下载PDF
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剂对新生儿ALI/ARD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常明 卢红艳 +1 位作者 相虹 兰厚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3543-3546,共4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表达,以及机械通气(MV)联合肺表面活性剂(MV+PS)与MV对VEGF、MIF的影响比较。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诊断ALI/ARD... 目的:研究新生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表达,以及机械通气(MV)联合肺表面活性剂(MV+PS)与MV对VEGF、MIF的影响比较。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诊断ALI/ARDS的新生儿,MV+PS组58例,MV组52例,同期产房健康足月新生儿10例为对照组;检测机械通气0、24、48、72 h血清VEGF、MIF含量。结果:(1)3组在胎龄、出生体重、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VEGF、MIF含量在ALI/ARDS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4、48 h逐渐升高,72 h回落,与0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时间点比较ALI均低于ARD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MV+PS组在ALI/ARDS各时间点比较VEGF、MIF均低于M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ALI/ARDS早期血清VEGF、MIF表达增加,参与ALI/ARDS的发生发展;MV联合PS可减轻新生儿ALI/ARDS炎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损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表面活性 新生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