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绿假单胞菌1型整合子与多重耐药性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林辉 宋启发 +2 位作者 郑剑 徐景野 金春光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4-235,共2页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1型整合子携带情况及耐药性,探讨其与多重耐药的关系,为烧伤患者抗生素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技术对26株分离于烧伤病房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1型整合子检测;用K-B纸片法检测细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谱;分析1型...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1型整合子携带情况及耐药性,探讨其与多重耐药的关系,为烧伤患者抗生素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技术对26株分离于烧伤病房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1型整合子检测;用K-B纸片法检测细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谱;分析1型整合子与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的关系。结果26株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携带1型整合子16(61.5%);整合子阳性菌株对13种抗生素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妥布霉素、氧氟沙星和庆大霉素(93.8%)、环丙沙星(87.5%)、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62.5%)、阿米卡星(56.2%)、安典南(50.0%)、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43.8%)、头孢吡肟、哌拉西林和头孢他啶(37.5%)。2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率(耐4种以上抗生素)为61.5%(16/26),其中1型整合子阳性菌株多重耐药率占93.8%(15/16),阴性菌株多重耐率为10%(1/10),1型整合子阳性菌株多重耐药率明显高于阴性株(P<0.01)。结论铜绿假单胞菌1型整合子阳性携带率较高,并与多重耐药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1型整合子 多重耐药
下载PDF
食品中大肠埃希菌中耐药1型整合子检测及多态性分析
2
作者 朱国良 宋启发 +2 位作者 徐景野 章丹阳 沈玄艺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607-608,共2页
目的:了解食品中大肠埃希菌中耐药1型整合子的存在频率,并分析1型整合子可变区DNA碱基大小,以探讨食品中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和多态性。方法:普通PCR检测50株分离于食品的大肠埃希菌1型整合子,并采用长片段PCR方法扩增1型整合... 目的:了解食品中大肠埃希菌中耐药1型整合子的存在频率,并分析1型整合子可变区DNA碱基大小,以探讨食品中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和多态性。方法:普通PCR检测50株分离于食品的大肠埃希菌1型整合子,并采用长片段PCR方法扩增1型整合子可变区序列,计算可变区DNA碱基长度。结果:50份样本有17份检出1型整合子结构(34%),长片段PCR扩增1型整合子DNA平均长度为2321 bp,根据可变区分子量大小判断,共有5种整合子结构。结论:食品中大肠埃希菌携带1型整合子阳性较普遍,并具有一定的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1型整合子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1型整合子与消毒剂抗性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林辉 蒋黎 +2 位作者 郑剑 宋启发 金春光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65-367,共3页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1型整合子携带情况及其与消毒剂抗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技术对临床分离26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Ⅰ型整合子检测,用肉汤稀释法测定了上述菌株对消毒剂抗力。结果临床分离26株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携带1型整合子16株,占...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1型整合子携带情况及其与消毒剂抗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技术对临床分离26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Ⅰ型整合子检测,用肉汤稀释法测定了上述菌株对消毒剂抗力。结果临床分离26株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携带1型整合子16株,占61.5%。所有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株对含碘消毒剂和苯扎氯铵两类消毒剂在常用使用浓度下均未产生抗性现象;但有38.5%的菌株对含氯消毒剂的M IC和MBC值增加。对含氯消毒剂M IC和MBC值增加的菌株中,有90%携带Ⅰ型整合子阳性。结论铜绿假单胞菌Ⅰ型整合子阳性携带率较高,其多数菌株对含氯消毒剂抗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1型整合子 消毒剂 抗性
原文传递
水产养殖环境耐药细菌中复合1型整合子的流行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马辰婕 吴小梅 +3 位作者 林茂 黄力行 马英 鄢庆枇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089-2095,共7页
【目的】了解复合1型整合子在水产养殖环境中的分布和流行特征。【方法】对108株分离自福建水产养殖场的耐药细菌,通过PCR和序列分析,检测其复合1型整合子上下游保守区和可变区的携带情况。【结果】有86株(79.6%)和47株(43.5%)分别携带... 【目的】了解复合1型整合子在水产养殖环境中的分布和流行特征。【方法】对108株分离自福建水产养殖场的耐药细菌,通过PCR和序列分析,检测其复合1型整合子上下游保守区和可变区的携带情况。【结果】有86株(79.6%)和47株(43.5%)分别携带1型整合子和ISCR1元件,这两种上下游保守区均携带的耐药细菌则有26株(24.1%),其中16株(14.8%)耐药细菌成功地扩增出上下游可变区,分布于8属9种。进一步对ISCR1上下游序列的拼接和分析,表明这16株细菌携带两种类型的复合1型整合子:(1)int I1-aac(6')-Ib-cr-arr-3-dfr A27-aad A16-qac E 1-sul1-ISCR1-sdr-qnr B6-qac E 1-sul1(15株);(2)int I1-aac(6')-Ib-cr-arr-3-dfr A27-aad A16-qac E 1-sul1-ISCR1-sap A-like-qnr B2-qac E 1(truncated)-sul1(1株,肺炎克雷伯菌C12),该阵列为新发现的复合1型整合子结构。【结论】复合1型整合子在水产养殖环境中并不少见,且存在于多种细菌中,但其基因阵列结构缺乏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1型整合子 整合 ISCR1 耐药性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Ⅰ型整合子的检测及鉴定(英文) 被引量:4
5
作者 毛璞 莫红缨 +2 位作者 叶丹 刘晓青 黎毅敏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4-119,共6页
整合子是介导细胞多重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鉴定了2008年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分离的23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1型整合子,并应用脉冲场电泳分析其同源性。1型整合子的阳性率达成60.9%。3种1型整合子基因盒被鉴定,其中整合子blaOXA-10-acc6-... 整合子是介导细胞多重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鉴定了2008年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分离的23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1型整合子,并应用脉冲场电泳分析其同源性。1型整合子的阳性率达成60.9%。3种1型整合子基因盒被鉴定,其中整合子blaOXA-10-acc6-Ⅱ-cmlA8为首次发现报道。基因盒主要编码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包括aacA4,aadA2,aadB,aac6-Ⅱ。脉冲电泳结果表明,23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为5个基因型,A型(n=5)、B型(n=6)、C型(n=4)、D型(n=2)和E型(n=2)。研究表明编码1型整合子是多重耐药铜绿单胞菌较为普遍的特征,且1型整合子与多重耐药表型存相关。研究结果同时也表明防止多重耐药铜绿单胞菌交叉感染仍然是ICU的一项挑战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感染 多重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 1型整合子 脉冲场电泳
下载PDF
不同构型人工湿地基质中土著菌的耐药性及整合子丰度调查 被引量:3
6
作者 麦晓蓓 陶然 +3 位作者 杨扬 张敏 林剑华 满滢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76-1784,共9页
采用Kirby-Bauer纸片琼脂扩散法分析了夏、冬季节9个不同构型人工湿地中的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假单胞菌(Pseudomonas)两种土著菌对7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人工湿地基质中Ⅰ型整合子(int1)的丰度.结果表明,... 采用Kirby-Bauer纸片琼脂扩散法分析了夏、冬季节9个不同构型人工湿地中的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假单胞菌(Pseudomonas)两种土著菌对7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人工湿地基质中Ⅰ型整合子(int1)的丰度.结果表明,共分离出的522株葡萄球菌和543株假单胞菌,约84%的菌株对所测试的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多重耐药率达到68%以上,MRI指数平均为0.22,与某些环境中人源或动物源细菌耐药水平相当,表明人工湿地基质土著菌具有较高水平的耐药性;两种土著菌对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高,四环素、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极低(<3%),而对头孢他啶和氯霉素的耐药性呈现差别.湿地基质中int1基因的浓度为1.14×105~5.66×105copies·g-1,其相对丰度为0.54%~3.68%.季节和湿地工艺对细菌耐药和整合酶基因分布有较大影响.夏季2种细菌的抗生素耐药率、多重耐药指数和int1丰度均显著高于冬季;下行垂直流湿地中的抗生素耐药率、多重耐药指数(MRI)最高,而在水平潜流湿地中int1丰度最高.研究表明人工湿地基质的土著菌长期暴露在一定浓度抗生素和耐药肠道菌的生活污水环境下获得了耐药性,人工湿地中抗生素耐药菌和耐药基因的污染及环境风险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环境土著菌 葡萄球菌 假单胞菌 抗生素耐药性 整合(int1)
原文传递
MGB探针标记-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细菌int1基因和ISCR1元件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7
作者 车洁 赵晓菲 +2 位作者 卢金星 李娟 陈霞 《疾病监测》 CAS 2017年第10期878-882,共5页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细菌中ISCR1复合型Ⅰ型整合子的MGB探针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方法 根据ISCR1复合型Ⅰ型整合子中int1基因和ISCR1元件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在多种经常携带有2种多耐药相关基因元件的细菌中检测其特异性...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细菌中ISCR1复合型Ⅰ型整合子的MGB探针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方法 根据ISCR1复合型Ⅰ型整合子中int1基因和ISCR1元件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在多种经常携带有2种多耐药相关基因元件的细菌中检测其特异性;使用含有2种基因元件特异性序列的重组质粒标准品评价建立方法的灵敏度。结果 建立的MGB二重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好,携带2种基因元件或单独含有ISCR1或者int1的实验菌株均出现相应特异性扩增曲线,对2种基因元件均不含的菌株进行试验扩增时,均未见出现特异性扩增曲线。对2种基因元件都存在的实验菌株的扩增中,亦不存在由于2套引物/探针相互影响而造成的干扰扩增。根据标准质粒样品构建的标准曲线可确定其对int1基因和ISCR1元件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5.89×10~1拷贝/μl和4.13×10~1拷贝/μl。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MGB二重探针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CR1复合整合 int1基因 ISCR1元件 实时荧光PCR MGB探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