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0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1年苏州市新报告HIV-1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前耐药及亚型分析
1
作者 戴悦 徐智慧 +6 位作者 袁轩 高倩 周凯 田润芳 沈强 周莹 雅雪蓉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17-319,323,共4页
目的了解苏州市新报告HIV-1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前耐药以及耐药位点突变情况。方法选取苏州市2021年新报告的HIV-1感染者780例,治疗前采集全血样本,提取血浆中的HIV-1病毒RNA,经反转录、巢式PCR扩增HIV-1 pol区基因后,进行sanger测序和基... 目的了解苏州市新报告HIV-1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前耐药以及耐药位点突变情况。方法选取苏州市2021年新报告的HIV-1感染者780例,治疗前采集全血样本,提取血浆中的HIV-1病毒RNA,经反转录、巢式PCR扩增HIV-1 pol区基因后,进行sanger测序和基因型鉴定,并上传至斯坦福耐药数据库进行耐药分析。结果780例样本中成功扩增691例,基因型以CRF07_BC(占38.4%)及CRF01_AE亚型(占35.6%)为主,发生不同程度耐药突变53例,治疗前总耐药率为7.7%,对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蛋白酶抑制剂(PIs)耐药率分别为0.4%、5.1%、2.7%。不同婚姻状况(χ^(2)=10.55,P<0.05)、不同HIV-1亚型(Fisher's精确检验,P<0.05)患者耐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91例成功扩增样本中检测到耐药突变位点19种,对PIs、NRTIs、NNRTIs区耐药基因突变占比分别为3.5%、0.7%、18.4%;PIs突变频率最高位点为Q58E(60.0%),NNRTIs为V179D/E/T(64.9%),NRTIs区少数出现M41L、L210W以及T215S等耐药位点突变。结论2021年苏州市新报告HIV-1感染者治疗前耐药率较高,应加强耐药监测,及时调整抗病毒治疗方案,减少耐药病毒株的产生及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HIV-1 治疗前耐药 基因 病毒治疗
下载PDF
奥密克戎与甲型H1N1病毒性肺炎CT特征对比:初发及随访
2
作者 刘韦芳 曹煜晴 刘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0-254,262,共6页
目的比较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及甲型H1N1病毒性肺炎的CT影像特征,并探究影响两种肺炎吸收过程的相关因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2月—2023年3月民航总医院奥密克戎病毒性肺炎影响43例(奥密克戎组)和甲型H1N1病毒性肺炎30... 目的比较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及甲型H1N1病毒性肺炎的CT影像特征,并探究影响两种肺炎吸收过程的相关因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2月—2023年3月民航总医院奥密克戎病毒性肺炎影响43例(奥密克戎组)和甲型H1N1病毒性肺炎30例(甲流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症状(有无发热)、症状持续时间,白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等]和初发及随访CT影像学特征[病变密度、分布、征象以及CT严重程度定性评分(CTSS)]。结果奥密克戎组平均年龄高于甲流组[(68.61±15.94)岁比(51.20±16.39)岁,P<0.0001],发热比率(58.1%比86.7%,P=0.009)和单核细胞计数[(0.40±0.16)比(0.58±0.19),P<0.0001]均低于甲流组。胸部CT显示奥密克戎组病灶分布以胸膜下为主,甲流组以胸膜下及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为主(χ^(2)=8.592,P=0.035)。奥密克戎组较甲流组更易出现小叶间隔增厚(χ^(2)=11.753,P=0.001)、铺路石征(χ^(2)=16.216,P<0.0001)、充气支气管征(χ^(2)=16.216,P<0.0001)、胸腔积液(P=0.039)和胸膜增厚(χ^(2)=4.067,P=0.044),而甲流组比奥密克戎组更易出现结节影(χ^(2)=6.971,P=0.008)。奥密克戎组初发(Z=413,P=0.009)及随访CTSS评分(Z=107,P=0.027)均高于甲流组。奥密克戎组随访CTSS差值与初发CTSS相关性最强(r=0.689,P<0.0001)。甲流组随访CTSS差值与症状持续时间相关性最强(r=0.954,P<0.0001)。结论奥密克戎患者初发及随访病变范围均高于甲流患者,奥密克戎患者肺炎吸收程度可能与初发CTSS有关,而甲流患者可能与症状持续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性疾病 流感病毒A H1N1亚型 肺炎病毒感染 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外周全血HIV-1 DNA定量检测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与病程监测中的应用性研究
3
作者 冯长华 齐晓彤 +3 位作者 胡塔 路亮 郑扬云 胡主花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42-144,151,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外周全血HIV-1 DNA定量检测与其他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外周全血中HIV-1 DNA定量检测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及病程监测中的作用。方法对南昌地区部分艾滋病筛查实验室送检的65例HIV-1抗体筛查有反应的样品,分别进行HIV-1抗... 目的通过研究外周全血HIV-1 DNA定量检测与其他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外周全血中HIV-1 DNA定量检测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及病程监测中的作用。方法对南昌地区部分艾滋病筛查实验室送检的65例HIV-1抗体筛查有反应的样品,分别进行HIV-1抗体确证、HIV-1 DNA定量和HIV-1 RNA定量检测、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并将HIV-1 DNA与其他各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5例HIV-1抗体筛查有反应样品经免疫印迹法(WB)确证:50例为HIV-1抗体阳性,11例为HIV-1抗体不确定,4例为HIV-1抗体阴性。50例HIV-1抗体阳性的受检者中,检出HIV-1 DNA的有45例,检出HIV-1 RNA的有33例;11例HIV-1不确定受检者中,有6例同时检出HIV-1 DNA和HIV-1 RNA,其余均未检出HIV-1 DNA和HIV-1 RNA;4例HIV-1抗体阴性受检者中,HIV-1 DNA和HIV-1 RNA均未检出。56例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的HIV-1 DNA的量值与HIV-1 RNA的量值呈显著性正相关(r=0.417,P=0.001),与CD4+T淋巴细胞数值呈显著性负相关(r=-0.29,P=0.03),与CD8+T淋巴细胞数值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r=0.249,P=0.064)。结论外周全血HIV-1 DNA定量检测可为艾滋病早期感染诊断,监测艾滋病病程进展及高效抗病毒治疗疗效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病毒储存库 脱氧核糖核酸
下载PDF
肠道病毒C组96型VP1蛋白线性B细胞表位筛选与鉴定
4
作者 何韵怡 刘阳阳 +1 位作者 胡嘉华 刘洪波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目的鉴定肠道病毒C组96型(enterovirus C96,EV-C96)VP1蛋白的线性B细胞表位。方法采用IEDB网站提供的在线分析工具分析、预测EV-C96 VP1蛋白的线性B细胞表位,结合其二级结构、β-转角、抗原性、亲水性等多项参数,筛选出优势候选表位;应... 目的鉴定肠道病毒C组96型(enterovirus C96,EV-C96)VP1蛋白的线性B细胞表位。方法采用IEDB网站提供的在线分析工具分析、预测EV-C96 VP1蛋白的线性B细胞表位,结合其二级结构、β-转角、抗原性、亲水性等多项参数,筛选出优势候选表位;应用间接ELISA法检测候选表位与EV-C96免疫血清的反应性以及与21种其他常见手足口病病原血清的交叉反应性;应用微量中和试验测定表位抗体的中和效价;采用序列比对分析表位的序列保守性;应用结构对齐分析表位的结构特异性。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出EVC96 VP1蛋白7个候选表位(P1~P7);ELISA法检测发现P7(氨基酸序列位置为282~304)与EV-C96多克隆抗体有强反应性,与其他常见EV多克隆抗体不发生明显反应;微量中和试验显示,P7抗体的中和效价低于1∶2;序列及结构分析结果显示,P7的氨基酸序列在EV-C96型内具有较高保守性,与其他EV相应位点氨基酸序列的结构有明显差异。结论P7表位为EV-C96特异的非中和性B细胞表位,可作为开发EV-C96检测试剂盒的候选抗原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c组96 VP1蛋白 线性B细胞表位 手足口病
下载PDF
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试验
5
作者 贺祥 徐久鹏 +5 位作者 袁嘉欣 卢佳慧 范雨欣 常伽翌 李龙飞 徐彤 《北方牧业》 2024年第12期15-15,共1页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属于A型流感病毒,目前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不仅可以感染家禽,而且可以感染猪、猫等哺乳动物,甚至出现人类感染现象。因此,H9N2亚型流感病毒不仅影响畜禽的健康养殖,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公共卫生学意义。近年来鸽群感染流...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属于A型流感病毒,目前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不仅可以感染家禽,而且可以感染猪、猫等哺乳动物,甚至出现人类感染现象。因此,H9N2亚型流感病毒不仅影响畜禽的健康养殖,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公共卫生学意义。近年来鸽群感染流感病毒时有报道,这其中包括H5N1、H7N9以及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虽然H9N2亚型禽流感毒株的致病性相对于H5和H7亚型较低,但是该亚型病毒在我国家禽中存在较为普遍,且目前从鸽子已分离到重组的H9N2毒株,该毒株不仅引起鸽子感染而且具有优先与人类呼吸道表面受体结合的能力,因此加强流感病毒在鸽群中流行情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A流感病毒 感染现象 公共卫生学 致病性试验 H7亚型 H5N1 健康养殖
下载PDF
艾滋病病毒1型流行株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2
6
作者 颜瑾 王玉 +5 位作者 李杰 马鹏飞 林鹏 邢辉 刁丽梅 邵一鸣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0-91,共2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HIV1亚型的流行规律及其与国际参考株的同源性。方法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08例广东省HIV1感染者淋巴细胞富集液的核酸样品进行扩增,并使用ABI377型测序仪对扩增产物测序后,对其外膜蛋白(ENV)基因C2V3段的核酸序... 目的了解广东省HIV1亚型的流行规律及其与国际参考株的同源性。方法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08例广东省HIV1感染者淋巴细胞富集液的核酸样品进行扩增,并使用ABI377型测序仪对扩增产物测序后,对其外膜蛋白(ENV)基因C2V3段的核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08份血样中,44份为AE重组亚型,与国际参考株01AE.TH.90.CM240最近,基因离散率为(8.644±1.273)%,组内离散率为(7.302±4.639)%;40份为07BC重组亚型,与国际参考株CN.97.C54A最近,基因离散率为(2.163±1.313)%,组内离散率为(3.388±1.686)%;14份为08BC重组亚型,与国际参考株97CNGX9F最近,基因离散率为(2.757±2.027)%,组内离散率为(3.728±1.971)%;10份为B亚型,其中9份为泰国B′,与国际参考株RL42最近,基因离散率为(5.687±2.232)%,组内离散率为(5.879±2.542)%;1份为欧美B,与国际参考株US.86.JRFL最近,基因距离为8.50%。结论广东省HIV1流行株以AE和07BC重组亚型为主,也存在08BC重组亚型、泰国B亚型和欧美B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毒者 艾滋病病毒(HIV)1亚型 序列测定
下载PDF
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感染BALB/c小鼠的疾病动物模型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忠华 王颖彦 +1 位作者 谭文雅 黄韧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9-11,共3页
【目的】建立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BALB/c小鼠的疾病动物模型。【方法】将100μLH5N1禽流感病毒原液(ELD50为10-9/0.2mL)鼻腔接种BALB/c小鼠,设正常尿囊液组对照,接毒后14d内每隔24h观察一次,主要观测指标有:临床症状、体质量和体温变化... 【目的】建立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BALB/c小鼠的疾病动物模型。【方法】将100μLH5N1禽流感病毒原液(ELD50为10-9/0.2mL)鼻腔接种BALB/c小鼠,设正常尿囊液组对照,接毒后14d内每隔24h观察一次,主要观测指标有:临床症状、体质量和体温变化、死亡率、病理变化、病毒分离。【结果】被感染的BALB/c小鼠的病程可以划分为前驱期(1~2d)、发作期(第3~7天)、恢复期(第8~14天),发作期接毒小鼠出现各种严重的临床症状,表现出极度消瘦,触之发凉,闭目,鼠尾苍白,出现大批死亡;接毒后第1d体温开始下降,第3~7天体温低于34℃,第8天体温开始缓慢恢复;接毒后第1天体质量开始下降,第6天体质量停止下降,开始缓慢增加;接毒组BALB/c小鼠累计的死亡率为73%;发作期接毒BALB/c小鼠病变最严重,小鼠各个脏器(肺、脑、心、肝、肾)出血、淤血、水肿、坏死等病理改变严重,同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接毒后可在小鼠的肺、心、肝、脾分离到病毒。【结论】本实验室建立的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BALB/c小鼠的模型在临床症状、体质量变化、死亡率、病理变化、病毒复制指标能达到禽流感病毒疾病模型的造模要求,符合人类禽流感感染疾病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B/c小鼠 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 疾病动物模
下载PDF
中国部分地区艾滋病病毒1型母婴传播回顾性追踪调查 被引量:90
8
作者 李关汉 梅珊 +12 位作者 魏飞力 冯鑫 曹韵贞 程何荷 何云 顾丽芳 孙峰 周曾全 杨欣平 段松 段一娟 王世一 佟伟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2002年第4期204-207,215,共5页
目的 了解中国艾滋病病毒1型(HIV-1)母婴传播的现状,特别是母婴传播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预防阻断工作提供背景资料。方法 以地方卫生防疫和医疗机构的哨点监测、产前筛查、日常检测和门诊中发现的HIV-1阳性孕产妇为对象,对... 目的 了解中国艾滋病病毒1型(HIV-1)母婴传播的现状,特别是母婴传播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预防阻断工作提供背景资料。方法 以地方卫生防疫和医疗机构的哨点监测、产前筛查、日常检测和门诊中发现的HIV-1阳性孕产妇为对象,对其所生子女进行追踪调查和检测。结果 对来自云南、河南、新疆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7例HIV-1阳性母亲所生的94名儿童进行追踪,最后追踪到75例母亲及其所生的80名儿童,HIV-1母婴传播发生率为35.0%(28/80)。而河南省的母婴传播率为41.7%(10/24),云南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别为33.3%(11/33)和27.3%(3/11)。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母亲的感染途径、生产胎次和喂养方式对HIV-1母婴传播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其中输血传播、初产和母乳喂养是高危因素。相应的母婴传播率分别为45.5%、39.2%和36.2%,而性传播、多胎生产及人工喂养分别为32.1%、25.9%和22.2%,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研究表明,中国HIV-1母婴传播率与亚非发展中国家相似,而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对相关的高危因素(如孕妇的感染途径,特别是输血传播)有必要作进一步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1 母婴传播 调查 发生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艾滋病毒1型逆转录酶抑制剂的小鼠血清活性动态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彭宗根 陈鸿珊 滕立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14-517,共4页
目的:观察艾滋病毒1型逆转录酶(HIV-1RT)抑制剂在小鼠血清中的活性动态,探讨其在药效评价中的可应用性。方法:不同途径给予小鼠已知和未知HIV-1RT抑制剂后,在不同时间取血分离血清,体外测定血清抑制 HIV-1RT的活性。结果:正常小鼠血清... 目的:观察艾滋病毒1型逆转录酶(HIV-1RT)抑制剂在小鼠血清中的活性动态,探讨其在药效评价中的可应用性。方法:不同途径给予小鼠已知和未知HIV-1RT抑制剂后,在不同时间取血分离血清,体外测定血清抑制 HIV-1RT的活性。结果:正常小鼠血清有非特异性抑制HIV-1RT的活性,经稀释后可排除;非核苷类RT抑制剂可在体外直接测定小鼠体内用药后的血清抑制HIV-1RT活性和动态,核苷类RT抑制剂的血清抗HIV-1RT的活性可测出,但血清活性不如非核苷类药物为高,主要因核苷类药物的活性物质是其三磷酸盐,在细胞内转化后形成。此种体外测定小鼠用药后血清活性的体内体外结合的实验方法,简便快速,可初步分析药物与血清蛋白的结合率以及估算其生物利用度和清除率。结论:体内与体外相结合的逆转录酶抑制剂的小鼠血清活性的测定方法,可应用于非核苷类HIV-1RT抑制剂的药效评价,对于核苷类HIV-1RT抑制剂,取血时间要长,并同时测定血清在细胞内的活性,以便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1逆转录酶抑制剂 血清 药效评价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B和C亚型Nef蛋白特异性CD8^+ T细胞交叉应答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庄严 翟嵩 +5 位作者 王少扬 康文臻 李新红 于旭 Marcus Altfeld 孙永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7期596-599,622,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B(H IV-1B亚型)Nef蛋白特异性CD8+T细胞应答在B、C亚型间的交叉反应性。方法:选取51例H IV-1B亚型感染者,采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合成的54个H IV-1B、C亚型Nef全基因序列肽库作为抗原,酶联...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B(H IV-1B亚型)Nef蛋白特异性CD8+T细胞应答在B、C亚型间的交叉反应性。方法:选取51例H IV-1B亚型感染者,采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合成的54个H IV-1B、C亚型Nef全基因序列肽库作为抗原,酶联免疫斑点吸附试验(ELISpot)方法检测H IV-1B亚型Nef蛋白特异性CD8+T细胞对B、C亚型抗原的应答反应。结果:在产生特异性应答效应的个体中,82.9%(29/35)感染个体同时识别B和C亚型肽段。感染个体在对两个亚型肽段的识别数量及应答强度上无显著差异(P=0.529和P=0.754)。H IV-1B亚型特异性CD8+T细胞能针对70.4%无论B还是C亚型的Nef肽段产生应答反应。被特异性CD8+T细胞同时识别的B、C亚型Nef肽段间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显著高于仅能被识别的B亚型或C亚型肽段的氨基酸序列(P=0.01)。结论:H IV-1B亚型Nef蛋白特异性CD8+T细胞应答在B、C亚型间具有良好的交叉反应性,能产生交叉反应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亚型间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B亚型 c亚型 基因 cD8^T细胞反应 交叉反应
下载PDF
中国艾滋病病毒1型流行毒株V_3环序列变异性的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赵全壁 潘品良 +4 位作者 温宁 邢辉 陈钊 魏民 邵一鸣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2002年第4期208-211,共4页
目的 研究中国艾滋病病毒1型(HIV-1)毒株V3环序列的变异性。方法 对中国1996~2000年491例HIV-1感染者env基因C2-V3区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并测序,测得的序列经DNA软件编辑后,用Wisconsin公司GCG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 从核酸序列可... 目的 研究中国艾滋病病毒1型(HIV-1)毒株V3环序列的变异性。方法 对中国1996~2000年491例HIV-1感染者env基因C2-V3区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并测序,测得的序列经DNA软件编辑后,用Wisconsin公司GCG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 从核酸序列可以看出,V3环的核苷酸存在着点突变和基因的漂移。各亚型流行株V3顶端的四肽特征主要为:GPGQ 72.6%,GPGR 13%,GPGK 7.6%,其它形式6.7%。在V3环氨基酸序列11、25位点未同时出现带正电荷的氨基酸。基因离散率的分析表明呈现逐年递增趋势。结论 中国V3环顶端四肽序列主要为GPGQ,从1990的10%、1993年的29%上升到2000年的72.6%。而GPGR则从1990年的80%、1993年的57%下降到2000年的13%。更加证明了在中国存在着HIV-1毒株V3区顶端四肽由GPGR向GPGQ漂移的现象。从V3环序列的高度变异性分析表明中国正处于HIV快速流行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1 V3环 变异 漂移 基因离散率 AIDS
下载PDF
CRF01-AE亚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基因序列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关琪 王素芬 +1 位作者 张卓然 王宝江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3-35,共3页
从确诊的HIV-1感染者的全血样本中提取基因组DNA,经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gag蛋白P17/P24交界区基因片断后,将扩增产物进行纯化和测序,分析其氨基酸序列。进而了解所检出的病毒基因变异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发现,HIV-1 CRF01... 从确诊的HIV-1感染者的全血样本中提取基因组DNA,经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gag蛋白P17/P24交界区基因片断后,将扩增产物进行纯化和测序,分析其氨基酸序列。进而了解所检出的病毒基因变异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发现,HIV-1 CRF01-AE亚型病毒分别与3株不同来源的国际参考毒株具有紧密的亲缘关系,表明这些毒株可能分别由不同的传播路线进入我国大陆境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cRF01-AE亚型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出入境人群艾滋病病毒env基因部分序列特征和亚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红 李韩平 +4 位作者 郭辉 张绍福 庄道民 陈健雄 周涵 《检验检疫科学》 2005年第6期15-16,共2页
〔目的〕对出入境人员中的HIV感染者进行病毒基因型测定,监测国内外流行的HIV毒株的状况及其变化。〔方法〕用RT-PCR或直接巢式PCR方法扩增HIV env基因C2-V3区及其邻近的基因片段,然后直接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与国际标准亚型序列比较确... 〔目的〕对出入境人员中的HIV感染者进行病毒基因型测定,监测国内外流行的HIV毒株的状况及其变化。〔方法〕用RT-PCR或直接巢式PCR方法扩增HIV env基因C2-V3区及其邻近的基因片段,然后直接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与国际标准亚型序列比较确定基因型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2003年确认的19例HIV阳性样品中有15例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并进行了序列测定,确定为B亚型4例、B’亚型2例、D亚型2例、CRF01-AE重组亚型1例、CRF02-AG重组亚型6例。这些不同亚型的HIV-1感染者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6个国家。HIV-1基因型的分布与我国国内有很大不同。〔结论〕出入境人群中HIV-1基因种类多且复杂,监测出入境人群HIV基因型及其变化对于发现和鉴定新型变异毒株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基因 变异 出入境人群 核苷酸序列测定 ENV基因 艾滋病病毒 出入境 亚型 人群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Tat参与艾滋病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怡姝 唐申北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 2003年第4期11-13,34,共4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感染早期合成的Tat不仅是感染细胞中病毒复制所必需,而且感染细胞分泌的细胞外Tat可以诱导靶细胞上该病毒辅助受体的表达,促进病毒的播散,并对不同类型的未感染细胞有多种作用,在艾滋病相关疾病,如卡波济肉瘤、神经...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感染早期合成的Tat不仅是感染细胞中病毒复制所必需,而且感染细胞分泌的细胞外Tat可以诱导靶细胞上该病毒辅助受体的表达,促进病毒的播散,并对不同类型的未感染细胞有多种作用,在艾滋病相关疾病,如卡波济肉瘤、神经紊乱、免疫缺陷等的病理机制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感染 TAT 艾滋病 感染细胞 病毒复制 HIV-1 AIDS 神经毒性 致癌原性 免疫抑制原性 反式激活因子
下载PDF
吸毒人群尿液、血液平行检测艾滋病病毒1型抗体结果分析
15
作者 孙颂文 姚亚萍 +3 位作者 陈恩富 张宗祥 郑官增 邓晶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2002年第4期227-228,共2页
目的 利用吸毒人群尿液和血液标本比较不同方法检测艾滋病病毒1型(HIV-1)抗体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平行采集强制戒毒所234名吸毒者的尿液和血液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测定不同标本中HIV-1抗体。结果234人中5人血液标本HI... 目的 利用吸毒人群尿液和血液标本比较不同方法检测艾滋病病毒1型(HIV-1)抗体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平行采集强制戒毒所234名吸毒者的尿液和血液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测定不同标本中HIV-1抗体。结果234人中5人血液标本HIV-1抗体为阳性,其平行尿液标本中4人阳性,另1人蛋白印迹试验确认为阴性。结果显示:两种标本检测HIV-1抗体的符合率为99.6%。结论 尿液标本ELISA试剂的检测结果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毒者 尿液标本 血液标本 艾滋病病毒1抗体 艾滋病 AIDS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艾滋病病毒1型膜蛋白小鼠免疫后IFN-γ的表达
16
作者 吴岚 冯毅 +6 位作者 张旭东 刘颖 唐海丽 李红梅 邵一鸣 姚均 冯鑫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2002年第4期212-215,共4页
目的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艾滋病病毒1型(HIV-1)Gp120膜蛋白免疫小鼠后的IFN-γ的表达。方法 构建表达HIV-1gp120基因的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与DNA疫苗联合免疫小鼠,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中IFN-γ的表达。结果 获得表达中国HI... 目的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艾滋病病毒1型(HIV-1)Gp120膜蛋白免疫小鼠后的IFN-γ的表达。方法 构建表达HIV-1gp120基因的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与DNA疫苗联合免疫小鼠,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中IFN-γ的表达。结果 获得表达中国HIV-1流行株gp120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rVVgp120、rVVM304,能正确表达Gp120蛋白。与DNA疫苗p120-VRC、pM304-VRC联合免疫小鼠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到小鼠脾淋巴细胞能特异性的表达IFN-γ。结论 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成功检测到免疫小鼠的脾淋巴细胞特异性的表达IFN-γ,用此方法可方便快捷地检测小鼠的细胞免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仪 艾滋病病毒1疫苗 艾滋病 IFN-Γ 细胞因子 流式细胞仪 动物实验 细胞免疫 AIDS
下载PDF
艾滋病病毒-1型感染艾滋病患者载毒数量的作用及与常见机会感染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政 杨海峰 +4 位作者 刘菲 刘永芳 梁爽 王辉 杨海峰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10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1型(HIV-1)感染艾滋病患者病毒载量的作用及与常见机会感染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艾滋病患者11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CD_4^+T细胞计数,采用全自动病毒载量仪检测患者HTV-1病毒载量。结果 110例患者中,HIV-1病毒...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1型(HIV-1)感染艾滋病患者病毒载量的作用及与常见机会感染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艾滋病患者11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CD_4^+T细胞计数,采用全自动病毒载量仪检测患者HTV-1病毒载量。结果 110例患者中,HIV-1病毒载量(Log_(10))为1.43~6.51,平均为(4.41±1.02);CD_4^+T淋巴细胞<200个/μl者53例,≥200个/μl者57例。CD_4^+/T淋巴细胞<200个/μl患者HIV-1病毒载量明显高于CD_4^+T淋巴细胞≥200个/μl患者(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IV-1病毒载量与CD_4^+T淋巴细胞水平呈负相关(r_s=-0.324,P<0.05)。病毒载量(Log_(10))<4.41组和≥4.41组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细菌性肺炎、肺结核以及总机会感染发生比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CD_4^+T细胞<200个/μl AIDS患者机会感染发生率为89.47%,明显高于≥200个/μl患者。结论 HIV-1感染AIDS患者病毒载量与机会性感染无明显关系,但与患者CD_4^+T淋巴细胞数有关,而CD_4^+T淋巴细胞数与机会性感染有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1 病毒载量 机会性感染
下载PDF
HIV-1 C/B’亚型多价重组MVA病毒疫苗免疫原性的研究
18
作者 高燕 孙明 +7 位作者 蒋国润 张银川 王玺 李冰香 黄小琴 陈丹 周东霞 褚嘉祐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15,共5页
目的: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C/B’亚型与痘苗病毒安卡拉株(MVA)的多价重组疫苗的免疫原性,此疫苗中包含HIV-1C/B’CRF株的5个基因,分别是env,gag,pol,nef,tat。方法:设105pfu/ml,106pfu/ml,107pfu/mlADMVA3个剂量组,用ELISPOT... 目的: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C/B’亚型与痘苗病毒安卡拉株(MVA)的多价重组疫苗的免疫原性,此疫苗中包含HIV-1C/B’CRF株的5个基因,分别是env,gag,pol,nef,tat。方法:设105pfu/ml,106pfu/ml,107pfu/mlADMVA3个剂量组,用ELISPOT方法检测细胞免疫反应。同时,以Gag蛋白作为包被抗原,使用间接ELISA的方法检测体液免疫反应。结果:免疫后的小鼠对插入基因env,gag,pol和nef所表达蛋白均产生了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且免疫效果与免疫剂量呈正相关。ELISA结果表明,MVA重组疫苗免疫诱导产生了特异性体液免疫,抗HIV-1Gag的抗体滴度与免疫次数和免疫剂量都存在正相关性。结论:多价MVA重组疫苗能有效地诱导小鼠产生特异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c/B’亚型 多价重组MVA病毒疫苗 免疫原性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C亚型核心蛋白(Gag)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19
作者 王杨 褚嘉祐 +3 位作者 周东霞 孙明 黄小琴 俞建昆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表达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C亚型核心蛋白Gag,为HIV感染的诊断和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PCR扩增获得HIV1gag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5X1的tac启动子下游,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以SD... 目的表达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C亚型核心蛋白Gag,为HIV感染的诊断和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PCR扩增获得HIV1gag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5X1的tac启动子下游,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以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验证其表达产物。结果表达产物是相对分子质量为82000的GST融合蛋白,且能与抗p24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重组Gag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有效表达,且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进一步用于HIV感染及动物免疫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核心蛋白 亚型 1 SDS-PAGE 人免疫缺陷病毒 Western GST融合蛋白 原核表达载体 重组表达质粒 BLOT分析 相对分子质量 表达产物 PcR扩增 单克隆抗体 GAG蛋白 基因片段 诱导表达 动物免疫 HIV
下载PDF
病毒载量检测对1型艾滋病病毒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自勇 孙振威 王勇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病毒载量检测对1型艾滋病病毒(HIV-1)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28例疑似艾滋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WB检测,不确定患者进行病毒载量检测。根据随访结果确定HIV-1感染情况。结果经W... 目的探讨病毒载量检测对1型艾滋病病毒(HIV-1)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28例疑似艾滋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WB检测,不确定患者进行病毒载量检测。根据随访结果确定HIV-1感染情况。结果经WB法诊断,128例疑似艾滋病患者确诊12例,不确定114例。其中114例进行病毒载量检测,检测值<检出限患者26例,占比22.81%,检测值>检出限患者88例,占比77.19%;114例患者进行首检筛查阳性后,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试验复检,复检结果出现双阳或单阳两种结果,对于病毒载量<检出限患者,双阳和单阳的患者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载量>检出限患者,双阳和单阳的患者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1抗体不确定患者可通过病毒载量检测进行鉴别,但必要时仍需根据随访结果以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艾滋病病毒 病毒载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