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65例1岁婴幼儿行为发育的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叶剑萍 马梁红 +1 位作者 骆桂秀 陈柳玉 《黑龙江医药》 CAS 2007年第4期350-351,共2页
目的:为探讨影响1岁婴幼儿智力发育不平衡的因素和寻找更好的教养方式.方法:对近三年本辖区1岁婴幼儿865例在定期保健体检时进行测量“婴幼儿发育检查手册”(即Gesell量表),并对其家长的教养方式用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五个能区的得分:... 目的:为探讨影响1岁婴幼儿智力发育不平衡的因素和寻找更好的教养方式.方法:对近三年本辖区1岁婴幼儿865例在定期保健体检时进行测量“婴幼儿发育检查手册”(即Gesell量表),并对其家长的教养方式用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五个能区的得分:母亲文化程度高中或以上组的得分都明显的高于初中或以下组(P<0.05);母亲为主要看护人组的幼儿的得分都明显的高于老人或保姆主要看护人组(P<0.05);母亲和孩子游戏或讲故事时间≥2小时的幼儿的得分都明显的高于<2小时组(P<0.05);户外活动时间≥2小时的幼儿组的得分都明显的高于<2小时组(P<0.05).结论:12月龄的婴幼儿由母亲为主要看护人且受教育程度高、母亲和孩子游戏或讲事故时间≥2小时及户外活动时间≥2小时等有利于智力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幼儿 行为发育 影响因素 调查
下载PDF
1~3岁幼儿鼻后孔CT影像解剖学研究
2
作者 廖大红 张飞 王慧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4-396,共3页
目的测量1~3岁幼儿鼻后孔的影像解剖数据,为临床鼻后孔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相关数据。方法通过CT影像工作站研究240例1~3岁幼儿鼻后孔冠状位CT,观察鼻后孔形态发育,并对鼻后孔测量左右径和上下径及截面积。结果 120例1~2岁幼儿左侧鼻后... 目的测量1~3岁幼儿鼻后孔的影像解剖数据,为临床鼻后孔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相关数据。方法通过CT影像工作站研究240例1~3岁幼儿鼻后孔冠状位CT,观察鼻后孔形态发育,并对鼻后孔测量左右径和上下径及截面积。结果 120例1~2岁幼儿左侧鼻后孔左右径(8.98±0.69)mm,上下径(14.42±1.34)mm,鼻后孔截面积(92.75±14.76)mm^2。右侧鼻后孔左右径(8.93±0.71)mm,上下径(14.25±1.24)mm,鼻后孔截面积(92.31±13.54)mm^2;120例2~3岁幼儿左侧鼻后孔左右径(9.51±0.74)mm,上下径(15.60±1.55)mm,鼻后孔截面积(108.72±18.05)mm^2。右侧鼻后孔左右径(9.54±0.71)mm,上下径(15.76±1.32)mm,鼻后孔截面积(108.66±17.43)mm^2。结论 1~3岁幼儿鼻后孔正常大小可满足幼儿正常呼吸通气量,明显小于此数值则可能造成1~3岁幼儿鼻塞及呼吸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幼儿 鼻后孔 CT影像
下载PDF
我国死因报告中1—4岁幼儿死亡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印爱平 《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19-24,共6页
幼儿死亡率是社会危险因子的敏感指标,本文对我国死因报告中1—4岁幼儿死亡及其变动趋势作了初步分析,并应用去死因减寿年数 E—D—PYLL 这一定量指标评价的幼儿健康状况,以期为我国幼儿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1—4幼儿 死亡分析 E—D—PYLL
下载PDF
如何为1~3岁的幼儿选择合适的图书
4
作者 李安 《农村百事通》 2003年第14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1岁幼儿 立体知觉 推理能力 语言沟通 视觉发育 图片 分析能力 图书内容 日常生活 贴近生活
下载PDF
1~3岁幼儿动态垂直图式的特点及教育建议
5
作者 崔爱林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C)》 2014年第7期16-18,共3页
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是幼儿获得知识、理解事物的方式,是幼儿在各种情景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它们反映了幼儿的认知兴趣。1~3岁幼儿在探索周围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一些普遍的图式,家长应了解其特... 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是幼儿获得知识、理解事物的方式,是幼儿在各种情景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它们反映了幼儿的认知兴趣。1~3岁幼儿在探索周围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一些普遍的图式,家长应了解其特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幼儿的行为,采取适宜的方式促进幼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幼儿 动态垂直图式 教育建议
下载PDF
1~2岁幼儿语言发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微微 王莉恩 +1 位作者 盛虔 孙红 《上海医药》 CAS 2019年第20期60-62,共3页
目的:分析1~2岁幼儿语言发育的影响因素,探索如何有效促进幼儿的语言发育。方法:选取2017年7-12月在儿保门诊参与定期体检的1周岁健康幼儿100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记录主要抚养人的基本情况及对幼儿语言发育培养的方式和重视程度,评估... 目的:分析1~2岁幼儿语言发育的影响因素,探索如何有效促进幼儿的语言发育。方法:选取2017年7-12月在儿保门诊参与定期体检的1周岁健康幼儿100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记录主要抚养人的基本情况及对幼儿语言发育培养的方式和重视程度,评估幼儿1岁、1.5岁、2岁时的语言发育水平,分析不同因素对幼儿语言发育的影响。结果:在幼儿1岁时,不同影响因素对语言发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幼儿1.5岁及2岁时,主要抚养人为父母,年龄较轻,学历较高,重视幼儿语言发育,经常训练幼儿语言能力的幼儿的语言发育水平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幼儿的语言发育水平与主要抚养人的重视和训练密切相关,父母的教育和培养能有效促进幼儿的语言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发育 1~2幼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1―3岁幼儿早期阅读的培养策略——以云南省曲靖市城区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尹坤萍 张粉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25-133,共9页
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感知世界,也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课题基于曲靖市城区,研究调查了1-3岁幼儿早期阅读中新媒体使用情况,家长对幼儿使用新媒体的认识和指导,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给出一些合理的... 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感知世界,也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课题基于曲靖市城区,研究调查了1-3岁幼儿早期阅读中新媒体使用情况,家长对幼儿使用新媒体的认识和指导,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给出一些合理的早期阅读培养策略,让家长有针对性选择及利用新媒体来帮助幼儿培养早期阅读技能,从而规避一些不利因素,提高家长的指导能力,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1-3幼儿 早期阅读 培养策略
下载PDF
试析1~3岁幼儿自主性发展的适宜性互动
8
作者 方银叶 袁爱玲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3年第7期71-73,共3页
1~3岁是幼儿自主性发展的萌芽期和个性化建构的重要时期。亲子之间的适宜性互动有利于保护孩子的探索兴趣,鼓励其战胜困难,建立“我能行”的积极自主,能够支持幼儿自主性的良好发展。家长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物理环境,发起自主的活动... 1~3岁是幼儿自主性发展的萌芽期和个性化建构的重要时期。亲子之间的适宜性互动有利于保护孩子的探索兴趣,鼓励其战胜困难,建立“我能行”的积极自主,能够支持幼儿自主性的良好发展。家长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物理环境,发起自主的活动体验以及提供适度的外力支持,是开展适宜性互动促进自主性发展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幼儿 自主性适宜性互动
下载PDF
电子设备使用与1~3岁婴幼儿气质的关系——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孙瑞敏 李爱秋 孙瑞红 《早期儿童发展》 2023年第3期15-24,共10页
在数字化和“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各类电子设备深度融入家庭,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教育的发展。本研究选取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研究电子设备使用与1~3岁婴幼儿气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电子设... 在数字化和“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各类电子设备深度融入家庭,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教育的发展。本研究选取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研究电子设备使用与1~3岁婴幼儿气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电子设备使用可以显著正向预测1~3岁婴幼儿气质的活动性、反应性和情绪性,与社会抑制性和专注性无显著关系。据此,建议家长了解婴幼儿气质特点,尊重个体差异;寻求婴幼儿使用电子设备的平衡点,实施科学早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设备 1~3幼儿 气质 家庭追踪调查
下载PDF
学会观察倾听:1~3岁婴幼儿亲子互动质量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
10
作者 鲍钰清 《早期儿童发展》 2023年第3期64-79,共16页
改善亲子互动质量对促进婴幼儿发展、提高家长育儿水平、优化亲子关系有着深远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取样观察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基于对91个家庭在早教活动中亲子互动的实证研究,发现家长的观察倾听能力是对家长亲子互动行为产生影响的可调... 改善亲子互动质量对促进婴幼儿发展、提高家长育儿水平、优化亲子关系有着深远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取样观察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基于对91个家庭在早教活动中亲子互动的实证研究,发现家长的观察倾听能力是对家长亲子互动行为产生影响的可调控因素。因此,早教机构应引导家长破除传统认识和性别刻板印象,认可观察倾听婴幼儿的重要价值,并有针对性地指导父母和祖辈家长观察倾听婴幼儿,家长也要用开放性的对话回应和拓展婴幼儿发起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幼儿 亲子互动 观察倾听
下载PDF
右旋美托咪啶在预防幼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苏丹晨 黄希照 +1 位作者 黄伟坚 李顺荣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年第5期595-598,共4页
目的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观察不同剂量右旋美托咪啶对预防幼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及镇静程度。方法选择择期行唇裂修补术的患儿60例,年龄1~3岁,ASAI级,将其随机分为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啶组(D1)、中等剂量右旋美托咪啶组(D2... 目的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观察不同剂量右旋美托咪啶对预防幼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及镇静程度。方法选择择期行唇裂修补术的患儿60例,年龄1~3岁,ASAI级,将其随机分为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啶组(D1)、中等剂量右旋美托咪啶组(D2)及对照组(C),每组20例。各组患儿以单纯七氟醚诱导插管,D1、D2组分别于气管插管后静脉注射右旋美托咪啶0.2μg,kg、0.4斗∥kg,注射时间〉10rain,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术中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深度于Nacrotrend值D水平,术毕待患儿呼吸恢复,保护性发射恢复时拔管。结果三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脉搏氧饱和度(SpO2)均无显著差异(P〉0.05)。D1、D2组拔管时和拔管后10min患儿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均比c组明显下降。术后躁动发生率,D。组为26.7%,D:组为6.7%,c组为33.3%,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儿清醒镇静程度评分比D。组更高(P〈O.01)。三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右旋美托咪可以有效预防幼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美托咪啶 七氟醚麻醉 麻醉苏醒期躁动 1—3幼儿
下载PDF
1~3岁食物过敏幼儿的饮食行为和社会情绪的现况研究
12
作者 蒋晓燕 李思思 +2 位作者 闫秀梅 吴微微 徐彰 《中华全科医学》 2024年第5期809-812,共4页
目的探讨1~3岁食物过敏幼儿的饮食行为和社会情绪现状,以期能为食物过敏幼儿的护理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方法使用方便抽样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童消化科治疗的157例食物过敏幼儿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1~3岁食物过敏幼儿的饮食行为和社会情绪现状,以期能为食物过敏幼儿的护理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方法使用方便抽样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童消化科治疗的157例食物过敏幼儿为研究对象。使用基本资料问卷、儿童饮食行为调查问卷与12~36月龄幼儿情绪和社会性评估量表进行调查。结果69.4%(109/157)的食物过敏幼儿存在一种或多种饮食行为问题,其中40.8%(64/157)的幼儿对某种食物特别偏好,34.4%(54/157)的幼儿胃口差,32.5%(51/157)的幼儿父母过度关心,31.2%(49/157)的幼儿有不良进食习惯,9.6%(15/157)的幼儿害怕进食,4.5%(7/157)的幼儿潜在疾病状态。外化域T分为(54.32±10.76)分,内隐域为(49.63±10.13)分,失调域为(52.46±10.64)分,能力域为(46.84±10.12),总体异常比例为45.2%(71/157)。饮食行为正常组和饮食行为问题组在社会情绪外化域、内隐域、失调域和能力域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务人员应引导照护者积极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为幼儿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促进其情绪和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幼儿 食物过敏 饮食行为问题 社会情绪
原文传递
认知语言学对幼儿英语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晓君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8期240-241,共2页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探讨英语教师如何根据幼儿(1~3岁)的语言认知发展规律开展英语教学,即强调肢体语言对幼儿语言学习的积极作用,鼓励英语教师创设真实的语境,给幼儿提供充分的使用英语的机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英语教学 幼儿(1~3)
下载PDF
给予幼儿心理安抚的模块化口罩设计
14
作者 李佳晨 苏子影 +1 位作者 牛舒桐 夏鹤宁 《科技风》 2021年第25期12-13,30,共3页
该论文主要介绍了一款针对缓解1~4岁幼儿佩戴口罩时产生的抵触情绪的模块化可拆卸口罩,该款口罩内置奶嘴,在缓解幼儿情绪的同时,也可避免幼儿在佩戴口罩时发生张嘴进行呼吸的行为,进而防止幼儿养成口呼吸习惯,避免影响面部骨骼发育。此... 该论文主要介绍了一款针对缓解1~4岁幼儿佩戴口罩时产生的抵触情绪的模块化可拆卸口罩,该款口罩内置奶嘴,在缓解幼儿情绪的同时,也可避免幼儿在佩戴口罩时发生张嘴进行呼吸的行为,进而防止幼儿养成口呼吸习惯,避免影响面部骨骼发育。此产品整体均可完全拆卸,拆卸后可归纳放入口罩收纳盒进行消毒,口罩收纳盒可通过USB接口接通电源,完成紫外线消毒,因此该产品除过滤棉外均可进行重复循环使用,有效减少材质损耗,更加绿色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幼儿口罩 模块化 可拆卸 奶嘴 紫外线消毒
下载PDF
922例1~2岁幼儿智能发育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磊 刘华 肖芳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15-1117,1120,共4页
目的了解幼儿智能发育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幼儿智能发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儿保门诊健康体检的全部1~2岁幼儿,采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诊断量表》进行智力测查,并以问卷形... 目的了解幼儿智能发育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幼儿智能发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儿保门诊健康体检的全部1~2岁幼儿,采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诊断量表》进行智力测查,并以问卷形式进行相关因素调查。结果 922例幼儿中,男童546名,女童376名,以12~13月组人数最多(288例,31.24%),多分布于江岸区(390例,42.30%);幼儿平均发育商为85.42±9.46,发育商评价大多处于正常(50.00%)和偏低(41.00%)水平,五大能区中精细运动能区大多处于偏低水平(50.54%);儿童性别为男性、母亲文化程度低和出生时有窒息为发育商低下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1~2岁幼儿智能发育状况一般,在精细运动方面有待加强;应广泛推广优生优育,加强对窒息儿生后的管理,对全面提升幼儿智能发育水平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幼儿 智能发育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寰枢椎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在幼儿上颈椎疾患中的应用
16
作者 陈源权 莫少东 +3 位作者 徐敬 付索超 张宇 艾福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84-591,共8页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在1~5岁幼儿上颈椎疾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本团队2013年5月~2022年3月采用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治疗的上颈椎疾患幼儿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15~68个月,平均43.85±17.56...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在1~5岁幼儿上颈椎疾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本团队2013年5月~2022年3月采用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治疗的上颈椎疾患幼儿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15~68个月,平均43.85±17.56个月;体重9~22.5kg,平均16.32±3.23kg。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颈部疼痛伴活动受限,其中2例患儿伴有四肢乏力,1例患儿颈部偏斜为主要表现;术前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C级2例,D级1例,E级10例。术前常规行张口位正侧位以及动力位X线片、CT骨三维重建、椎动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MRI平扫或增强检查。常规行床边枕颌带或颅骨牵引,麻醉下颅骨牵引,13例患儿皆可获得完全或大部分复位,遂行后路寰枢椎复位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所有椎弓根螺钉直径为3.5mm;除外4例新鲜单纯Ⅱ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患儿,其他病例皆行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对3例因颅颈交界畸形或寰枢椎发育异常无法行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患儿采用枕颈固定融合方式治疗。结果:所有患儿手术过程顺利,未发生硬脊膜、脊髓、椎动脉或神经根损伤。共置入颈椎后路螺钉50枚,枕骨钢板3个;其中寰枢椎椎弓根螺钉41枚,枢椎椎板螺钉3枚,C3、C4侧块螺钉6枚。手术时长100~180min,平均136.92±30.38min;术中出血30~150ml,平均73.33±35.43ml,均未输血。住院时间5~31d,平均15.58±8.37d。所有患儿皆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09个月,平均47.46±36.26个月。术后寰枢间距减小,椎管最小矢状径增大,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1.19±0.19cm vs 1.81±0.34cm,1.42±0.30cm vs 1.08±0.43cm,P<0.05)。术后3个月随访时,所有患儿均无颈部疼痛,除枕颈固定融合病例颈部活动受影响明显外,其余患儿仅轻微颈部旋转受限;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00±0.00 vs 16.23±0.48,P>0.05);术前1例脊髓功能ASIA C级,2例ASIA D级患儿末次随访时恢复至E级。所有行融合手术患儿骨性融合时间为2.5~6个月,平均4.15±1.60个月。4例行单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患儿,齿状突骨折愈合后返院拆除内固定,在后续随访中,寰枢椎无不稳并恢复正常功能。结论:直径3.5mm成人椎弓根螺钉能够安全有效应用于大部分上颈椎疾患幼儿,长期随访疗效满意。对于部分寰枢椎发育不良或颅颈交界畸形患儿,寰椎椎弓根螺钉联合枢椎椎板螺钉或枕颈固定融合是有效的补救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1~5) 上颈椎疾患 颅颈交界畸形 寰枢椎脱位 颅底凹陷症 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
下载PDF
1~2岁婴幼儿利他行为研究
17
作者 陈穗清 张梓璐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 2017年第12期46-50,共5页
本研究运用实验室实验法探究1-2岁婴幼儿的利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2岁婴幼儿可表现出利他行为,且受性别及外界奖励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1~2岁婴幼儿的利他行为可能源于移情能力的发展和早期的模仿学习,也可能是受... 本研究运用实验室实验法探究1-2岁婴幼儿的利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2岁婴幼儿可表现出利他行为,且受性别及外界奖励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1~2岁婴幼儿的利他行为可能源于移情能力的发展和早期的模仿学习,也可能是受先天道德性的影响。研究者据此提出了相关教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幼儿 利他行为 性别差异 外界奖励
原文传递
白细胞分类计数对1~3岁幼儿感染性腹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钟玉霞 谭艳梅 王瑞莲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18期4211-4213,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对1~3岁幼儿感染性腹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就诊的1~3岁感染性腹泻患儿263例,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分为细菌性腹泻组99例,病毒性腹泻组164例,收集同期同年龄段15...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对1~3岁幼儿感染性腹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就诊的1~3岁感染性腹泻患儿263例,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分为细菌性腹泻组99例,病毒性腹泻组164例,收集同期同年龄段151例正常体检幼儿作为正常对照组。分析比较细菌感染性腹泻幼儿、病毒感染性腹泻幼儿、正常幼儿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特点,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筛选有诊断意义的项目并计算其临界值、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感染性腹泻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均明显升高(P<0.05),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78、0.84及0.85,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降低(P<0.05),AUC分别是0.79、0.85;细菌性腹泻组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病毒性腹泻组(P<0.05),AUC是0.61;病毒性腹泻组白细胞计数升高不明显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1~3岁幼儿感染性腹泻具有良好的鉴别诊断意义,白细胞计数可辅助鉴别细菌性腹泻与病毒性腹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腹泻 1-3幼儿 白细胞分类计数
原文传递
江苏省城市1-3岁幼儿家庭养育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赵艳 宋佳 +4 位作者 张丹 李婧 张桂香 秦锐 胡幼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10期1538-1540,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江苏省城市1-3岁幼儿家庭养育环境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江苏省内城市1-3岁幼儿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城市1-3岁幼儿家庭养育环境量表及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江苏省城市1-3岁幼儿家庭养育环境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江苏省内城市1-3岁幼儿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城市1-3岁幼儿家庭养育环境量表及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各因素与家庭环境量表总分的关系。结果:江苏省城市1-3岁幼儿不良家庭养育环境检出率为4.16%,影响1-3岁幼儿家庭养育环境的主要因素有母亲文化程度、父母态度、是否了解孩子、是否早教、母产后精神状况、家庭月收入、孕期是否胎教、年龄、父母婚姻关系、教养方式、母孕期精神状况、性别、0-1岁主要抚养人、家庭住房面积、是否独生子女。结论:家庭养育环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需要家长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养育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幼儿 家庭养育环境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永康市0~1岁婴幼儿辅食添加现状调查 被引量:1
20
作者 应颖 林舒苗 +1 位作者 曹巧华 刘相坤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3年第14期2639-2642,共4页
目的调查永康市0~1岁婴幼儿辅食添加现状。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9年2月1日—2020年2月1日至永康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体检的304例0~1岁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婴幼儿辅食添加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304例... 目的调查永康市0~1岁婴幼儿辅食添加现状。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9年2月1日—2020年2月1日至永康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体检的304例0~1岁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婴幼儿辅食添加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304例婴幼儿中,食物添加率为96.38%(293/304),辅食添加种类中,谷类辅食添加最高为97.04%(295/304),其次为其他蔬菜水果57.89%(176/304),最低为肉类25.66%(78/304);6~8月龄组的婴幼儿中辅食添加种类合理率为60.38%(32/53),9~12月龄合理率为54.18%(136/251);6~8月龄母乳喂养婴幼儿辅食添加频率合理率为76.74%(33/43),未母乳喂养合理率为70.00%(7/10),9~12月龄母乳喂养婴幼儿辅食添加频率合理率为70.27%(104/148),未母乳喂养的为49.51%(51/103),最低可接受膳食率为38.82%(118/3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婴幼儿高月龄(OR=0.593)、家长专科及以上学历(OR=0.336)、在职人员(OR=0.254)、家长喂养知识评分高(OR=0.581)是0~1岁婴幼儿最低可接受膳食合格率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本地区0~1岁婴幼儿辅食添加合格率居高水平,辅食添加种类处于中低水平,母乳喂养的0~1岁婴幼儿辅食添加频率合理,但未母乳喂养的婴幼儿辅食添加频次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1幼儿 辅食添加 营养状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