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期刊收录

期刊

共找到11,52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组织微小RNA-542-3p、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特征与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关系及预测价值
1
作者 张列祥 王协峰 +6 位作者 何裕超 蔡畅 付宪华 李猛 徐进 姜宁 陈宏璘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32-137,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组织中微小RNA-542-3p(miR-542-3p)、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与脑胶质瘤手术后复发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实施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91例进行临床研究,其中43例患者于术后1年出现术后复发(复发组)、48例... 目的:探讨肿瘤组织中微小RNA-542-3p(miR-542-3p)、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与脑胶质瘤手术后复发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实施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91例进行临床研究,其中43例患者于术后1年出现术后复发(复发组)、48例患者手术后1年检查未出现复发病灶(非复发组),对比两组第一次手术后病灶组织标本中的miR-542-3p、VCAM-1蛋白表达差异,并分析miR-542-3p、VCAM-1蛋白表达与胶质瘤术后复发的关系及其预测复发的价值。结果:复发组患者脑胶质瘤组织中miR-542-3p表达水平低于非复发组,复发组患者脑胶质瘤组织中VCAM-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非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发组患者脑胶质瘤组织病理学分级≥Ⅲ级患者占比、低分化患者占比、非全切手术方式患者占比、肿瘤浸润率均高于非复发组,复发组患者术后放化疗患者占比低于非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R-542-3p表达降低、VCAM-1蛋白阳性表达、手术范围非全切是脑胶质瘤手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miR-542-3p表达、VCAM-1蛋白预测脑胶质瘤手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84(95%CI:0.690~0.877)、0.725(95%CI:0.621~0.829)。结论:脑胶质瘤组织中miR-542-3p表达、VCAM-1蛋白表达与肿瘤手术后复发有密切关系,用于临床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微小RNA-542-3p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复发 预测
下载PDF
高良姜素调节FOXO3-FOXM1轴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和5-FU耐药性的影响
2
作者 杨柳 冯丹 +2 位作者 杨莉 唐玲 罗飞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5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 探讨高良姜素调节FOXO3-FOXM1轴对结直肠癌(CRC)细胞增殖、凋亡和5-氟尿嘧啶(5-FU)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CRC细胞HCT8及其耐药细胞株HCT8/5-FU,然后用不同浓度(0、5、10、20、40μmol/L)的高良姜素处理,筛选实验浓度。将HCT... 目的 探讨高良姜素调节FOXO3-FOXM1轴对结直肠癌(CRC)细胞增殖、凋亡和5-氟尿嘧啶(5-FU)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CRC细胞HCT8及其耐药细胞株HCT8/5-FU,然后用不同浓度(0、5、10、20、40μmol/L)的高良姜素处理,筛选实验浓度。将HCT8细胞分为ctrl组(不进行特殊处理)、NC组(转染空载质粒)、L-高良姜素组(10μmol/L高良姜素处理)、H-高良姜素组(20μmol/L高良姜素处理)、H-高良姜素+sh-FOXO3组(20μmol/L高良姜素处理后转染FOXO3 shRNA质粒)。将HCT8/5-FU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5-FU+NC组(5μg/mL 5-FU处理后转染空载质粒)、5-FU组(5μg/mL 5-FU处理)、5-FU+L-高良姜素组(5μg/mL 5-FU处理后加入10μmol/L高良姜素)、5-FU+H-高良姜素组(5μg/mL 5-FU处理后加入20μmol/L高良姜素)、5-FU+H-高良姜素+sh-FOXO3组(经5μg/mL 5-FU和20μmol/L高良姜素处理后,再转染FOXO3 shRNA质粒)。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在HCT8细胞中,与0μmol/L高良姜素处理比较,10、20、40μmol/L高良姜素处理会降低细胞存活率(P<0.05);在HCT8/5-FU细胞中,与0μmol/L高良姜素处理比较,40μmol/L高良姜素处理可降低细胞存活率(P<0.05)。在HCT8和HCT8/5-FU细胞中,10、20μmol/L高良姜素干预后细胞凋亡率、FOXO3和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而细胞存活率、克隆形成数、FOXM1和PCNA蛋白表达降低/减少(P<0.05),HCT8/5-FU细胞中MRP-1蛋白表达降低(P<0.05)。敲低FOXO3可减弱高剂量高良姜素对HCT8和HCT8/5-FU细胞的作用(P<0.05)。结论 高良姜素可能通过调节FOXO3-FOXM1轴抑制CRC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降低细胞对5-FU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素 FOXO3-FOXM1 结直肠癌 增殖 凋亡 5-氟尿嘧啶 耐药性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PVP术后再发骨折的关系研究
3
作者 桂凯红 程中华 +1 位作者 黄林 阮远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2期193-197,共5页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与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再发骨折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行PVP治疗的96例OVCF患者作为O...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与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再发骨折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行PVP治疗的96例OVCF患者作为OVCF组,根据术后随访2年期间是否再次发生骨折,将OVCF患者分为再发骨折组和无再发骨折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62例为对照组。检测OVCF患者术前、健康志愿者体检当日血清IGF-1、IGFBP-3水平以及腰椎(L_(2~4))骨密度(BMD);分析OVCF患者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BMD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VCF患者PVP术后再发骨折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GF-1、IGFBP-3、BMD对OVCF患者PVP术后再发骨折的预测价值。结果OVCF组血清IGF-1、IGFBP-3水平及BMD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再发骨折组血清IGF-1、IGFBP-3水平及BMD高于再发骨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OVCF患者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BMD呈正相关(r=0.424、0.34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GF-1、IGFBP-3水平及BMD均是OVCF患者PVP术后再发骨折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GF-1、IGFBP-3、BMD单项及3项联合预测OVCF患者PVP术后再发骨折的AUC分别为0.837(95%CI:0.748~0.905)、0.713(95%CI:0.612~0.801)、0.711(95%CI:0.610~0.799)和0.921(95%CI:0.848~0.966),3项联合预测的AUC大于IGF-1、IGFBP-3、BMD单独预测(Z=2.603、4.097、4.078,P<0.05)。结论血清IGF-1、IGFBP-3和BMD联合对OVCF患者PVP术后再发骨折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对改善OVCF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骨密度
下载PDF
酸枣仁提取物调控miR-7b-3p/5-羟色胺1A受体表达促进骨生长
4
作者 罗石任 吴晓龙 谢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450-2457,共8页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酸枣仁提取物通过提高脑组织5-羟色胺1A受体(serotonin 1A receptor,5-HT1AR)表达,使之与5-羟色胺结合,延长小鼠慢波睡眠,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使骨生长。5-HT1AR作为一种蛋白质,其表达丰度受到miRNA的调控。作者...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酸枣仁提取物通过提高脑组织5-羟色胺1A受体(serotonin 1A receptor,5-HT1AR)表达,使之与5-羟色胺结合,延长小鼠慢波睡眠,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使骨生长。5-HT1AR作为一种蛋白质,其表达丰度受到miRNA的调控。作者推测酸枣仁提取物可能通过miRNA调控5-HT1AR的表达从而发挥药物作用。目的:观察酸枣仁提取物通过干预小鼠脑组织中miR-7b-3p/5-HT1AR通路对骨骼生长的影响。方法:①将昆明种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用药组(灌胃酸枣仁提取物0.320 mg/g),阳性对照组(灌胃酸枣仁皂甙0.013 mg/g)和酸枣仁提取物+5-HT1AR抑制剂组(灌胃酸枣仁提取物最后3 d同时每天侧脑室注射5-HT1AR选择性抑制剂P-MPPF 8μg),25 d后观察酸枣仁提取物对小鼠骨生长、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及脑组织5-HT1AR表达的影响;②基因芯片法筛选由酸枣仁提取物引起的骨生长小鼠与普通小鼠脑组织差异表达的miRNAs,并通过PCR验证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筛选的miR-7b-3p与5-HT1AR的调控关系;③体外培养小鼠脑皮质细胞并鉴定,利用Western blot法观察酸枣仁提取物对脑皮质细胞中5-HT1AR表达的影响;④将昆明种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用药组、miR-7b-3p inhibitor组、用药+miR-7b-3p mimics组、阳性对照组,观察各组小鼠脑组织5-HT1AR表达及5-羟色胺与5-HT1AR结合活性;⑤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用药组、miR-7b-3p inhibitor组、用药+miR-7b-3p mimics组、阳性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慢波睡眠的变化。结果与结论:①酸枣仁提取物可以促进小鼠体长、胫骨增长,促进生长激素分泌,提高脑组织5-HT1AR含量;②基因芯片筛选出差异表达的miRNAs个数为16个,其中上调有13个,下调有3个;生物信息学预测下调miR-7b-3p可以调控5-HT1AR表达,且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二者有直接调控关系;③酸枣仁提取物和沉默脑皮质细胞中miR-7b-3p表达可以引起5-HT1AR高表达;沉默miR-7b-3p后小鼠脑组织5-HT1AR表达、5-羟色胺与5-HT1AR结合活性及生长激素分泌均升高;过表达miR-7b-3p后小鼠脑组织5-HT1AR表达、5-羟色胺与5-HT1AR结合活性及生长激素分泌均降低;大鼠慢波睡眠期也相应延长或缩短。结果表明,酸枣仁提取物能够降低脑组织的miR-7b-3p水平,同时增加5-HT1AR的表达量。这种机制有助于延长慢波睡眠周期,并且促进生长激素的生成,对骨骼生长有积极影响,为使用酸枣仁提取物作为促进骨骼生长的潜在手段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提取物 miR-7b-3p 脑组织 5-羟色胺 5-羟色胺1A受体 生长激素
下载PDF
川芎嗪通过miR-143-3p靶向调节LIMK1/cofilin通路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
5
作者 薛蕾 刘小碣 +4 位作者 陶伟婷 闵思敏 高可飞 李言 张永 《临床肺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3-23,共11页
目的 探究川芎嗪(TMP)通过miR-143-3p靶向调节LIM激酶1/丝切蛋白(LIMK1/cofilin)信号通路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 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模型组(LPS组)、TMP组、空载病毒组(GFP组)、过表达m... 目的 探究川芎嗪(TMP)通过miR-143-3p靶向调节LIM激酶1/丝切蛋白(LIMK1/cofilin)信号通路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 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模型组(LPS组)、TMP组、空载病毒组(GFP组)、过表达miR-143-3p组、敲低miR-143-3p组,每组10只。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情况;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肺湿/干比(肺W/D)、BALF中白细胞数量、蛋白浓度以及埃文斯蓝(Evans Blue)染料检测肺血管通透性;Western Blot检测p-LIMK1、p-cofilin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CON组相比,LPS组肺组织病理损伤加重,肺损伤评分、肺W/D、BALF白细胞数量、蛋白浓度和炎症因子、Evans Blue渗漏、p-LIMK1、p-cofilin表达水平增加(P均<0.01);与LPS组相比,过表达miR-143-3p组肺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肺损伤评分、BALF白细胞数量、蛋白浓度和炎症因子、Evans Blue渗漏降低(P均<0.01),肺W/D降低(P<0.05),p-LIMK1、p-cofilin表达水平降低(P<0.01,P<0.05);与LPS组相比,TMP组肺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肺损伤评分、肺W/D、BALF白细胞数量、蛋白浓度和炎症因子、Evans Blue渗漏降低(P均<0.01),p-LIMK1、p-cofilin表达水平降低(P<0.01,P<0.05);与TMP组相比,敲低miR-143-3p组逆转了TMP对LPS诱导的小鼠ALI的改善作用(P均<0.01)。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miR-143-3p可靶向调控LIMK1表达(P<0.001)。结论 TMP通过上调miR-143-3p来抑制LIMK1/cofilin信号通路,从而减轻LPS诱导的小鼠A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急性肺损伤 LIMK1/cofilin通路 miR-143-3p
下载PDF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IGF-1、IGFBP-3与Tanner分期的关系
6
作者 罗婷婷 李苹 +1 位作者 陈婷 何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5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分析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Tanner分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ICPP女童的临床资料。根据ICPP... 目的:分析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Tanner分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ICPP女童的临床资料。根据ICPP女童乳房发育情况(Tanner分期)分为B2组(n=18)、B3组(n=39)、B4组(n=15)、B5组(n=8),比较四组IGF-1、IGFBP-3水平,使用Spearman相关性模型分析ICPP女童IGF-1、IGFBP-3水平与Tanner分期的相关性。同期纳入本院收治的40例单纯乳房早发育(SPT)女童,比较ICPP女童和SPT女童的IGF-1、IGFBP-3水平。以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IGF-1、IGFBP-3水平诊断ICPP的价值。结果:不同Tanner分期ICPP女童IGF-1、IGFBP-3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2组IGF-1、IGFBP-3水平均低于B3组,B3组均低于B4组,B4组均低于B5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模型分析,IGF-1、IGFBP-3水平与Tanner分期均呈正相关(P<0.05)。ICPP女童IGF-1、IGFBP-3水平均高于SPT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IGF-1、IGFBP-3水平诊断ICP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9、0.797,敏感度分别为90.00%、88.75%,特异度分别为85.00%、60.00%。结论:IGF-1、IGFBP-3水平诊断ICPP有较高价值,且与Tanner分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Tanner分期
下载PDF
Ficolin-3、omentin-1、FGF-19水平变化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
7
作者 梁素兰 《中国医学工程》 2025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纤维凝胶蛋白-3 (ficolin-3)、网膜素-1 (omentin-1)、成纤维生长因子-19 (FGF-19)水平变化在妊娠期糖尿病(GDM)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105例GDM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10... 目的 探讨血清纤维凝胶蛋白-3 (ficolin-3)、网膜素-1 (omentin-1)、成纤维生长因子-19 (FGF-19)水平变化在妊娠期糖尿病(GDM)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105例GDM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105例正常妊娠期女性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ficolin-3、omentin-1、FGF-19水平,比较两组胰岛素、血糖、血脂相关指标[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糖(FP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分析研究组血清各指标水平与胰岛素、血糖、血脂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血清ficolin-3、FINS、HOMA-IR、FPG、TG、TC水平高于对照组,omentin-1、FGF-1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ficolin-3水平与FINS、HOMA-IR、FPG呈正相关,omentin-1、FGF-19水平与FINS、HOMA-IR、FPG呈负相关(P<0.05)。结论 GDM患者血清ficolin-3表达上调,omentin-1、FGF-19表达下调,各指标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IR)具有一定相关性,其水平检测有助于临床评估糖脂代谢及IR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纤维凝胶蛋白-3 网膜素-1 成纤维生长因子-19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miR-141-3p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背根神经节炎症及下肢疼痛的抑制和改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许刚 张长春 +2 位作者 朱坤 叶雨辰 周平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593-2598,共6页
背景: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有抑制纤维环细胞凋亡的作用。miR-141-3p微小RNA在骨髓基质细胞中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且与炎症信号通路的活化存在一定关系,提示其可能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靶点。目的:探究m... 背景: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有抑制纤维环细胞凋亡的作用。miR-141-3p微小RNA在骨髓基质细胞中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且与炎症信号通路的活化存在一定关系,提示其可能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靶点。目的:探究miR-141-3p通过调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背根神经节炎症及下肢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miR-NC组、miR-141-3p inhibitor组、miR-141-3p mimics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采用自体髓核移植法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建模。建模成功后,对miR-NC组、miR-141-3p inhibitor组和miR-141-3p mimics组大鼠鞘内分别注射10μL 20μmol/L miR-NC,miR-141-3p inhibitor,miR-141-3p mimics,均每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28 d;正常组、模型组同期同位置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采用热缩足潜伏期阈值评价大鼠下肢疼痛,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背根神经节组织miR-141-3p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背根神经节组织炎症因子,免疫印迹法检测背根神经节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并分析miR-141-3p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miR-NC组各项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①大鼠热缩足潜伏期阈值: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miR-141-3p inhibitor组明显低于miR-NC组(P<0.05),miR-141-3p mimics组明显高于miR-141-3p inhibitor组(P<0.05)。②背根神经节组织miR-141-3p mRNA表达: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miR-141-3p inhibitor组明显低于miR-NC组(P<0.05),miR-141-3p mimics组明显高于miR-141-3p inhibitor组(P<0.05)。③背根神经节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含量: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miR-141-3p inhibitor组明显高于miR-NC组(P<0.05),miR-141-3p mimics组明显低于miR-141-3p inhibitor组(P<0.05)。④背根神经节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蛋白表达: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miR-141-3p inhibitor组明显低于miR-NC组(P<0.05),miR-141-3p mimics组明显高于miR-141-3p inhibitor组(P<0.05)。⑤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miR-141-3p呈正相关(r=0.904,P<0.00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与miR-141-3p呈正相关(r=0.879,P<0.001)。⑥结论:miR-141-3p可显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下肢疼痛,抑制背根神经节炎症,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1-3p IGF-1/PDGF 腰椎间盘突出症 背根神经节炎症 下肢疼痛
下载PDF
健脾益肠散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NLRP3信号通路IL-1β、IL-1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蔺晓源 李开楊 +1 位作者 管洁 刘杰民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17-121,共5页
目的探讨健脾益肠散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NLRP3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IL)-1β、IL-18表达的影响。方法从4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大鼠自由饮用5%硫酸葡聚糖溶液7 d制备UC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柳氮磺... 目的探讨健脾益肠散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NLRP3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IL)-1β、IL-18表达的影响。方法从4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大鼠自由饮用5%硫酸葡聚糖溶液7 d制备UC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和健脾益肠散组,每组10只。健脾益肠散组和柳氮磺吡啶组予相应药液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14 d。观察大鼠一般状况,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ELISA检测大鼠血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胱天蛋白酶1(Caspase-l)含量,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结肠组织IL-1β、IL-18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一般状况较差,DAI评分显著升高(P<0.01),血清NLRP3、ASC、Caspase-l含量显著增加(P<0.01),结肠组织IL-1β、IL-18蛋白和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健脾益肠散组和柳氮磺嘧啶组大鼠一般状况明显好转,DAI评分显著降低(P<0.01),血清NLRP3、ASC、Caspase-l含量明显减少(P<0.05,P<0.01),结肠组织IL-1β、IL-18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健脾益肠散可抑制NLRP3信号通路IL-1β、IL-18表达,改善结肠免疫炎症损伤,发挥治疗UC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肠散 溃疡性结肠炎 NLRP3信号通路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8 大鼠
下载PDF
miR-141-3p靶向调控HMGB1对LPS诱导的A549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龙光文 张谦 +2 位作者 杨秀林 孙鸿鹏 吉春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1,共7页
目的探讨miR-141-3p通过靶向调控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A549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以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来源的A549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将miR-141-3p mimics、mimics NC、HMGB1基因过表达质粒(pcDNA3.1-HMGB1)和空载质粒... 目的探讨miR-141-3p通过靶向调控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A549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以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来源的A549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将miR-141-3p mimics、mimics NC、HMGB1基因过表达质粒(pcDNA3.1-HMGB1)和空载质粒(Vector)分别或共转染至A549细胞中,再采用10μg/ml LPS处理24 h。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中白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41-3p与HMGB1之间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LPS干预后,A549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中miR-141-3p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细胞中IL-1β、IL-6、TNF-α水平及上清液中LDH活性升高(P<0.05)。过表达miR-141-3p可增强LPS处理后的A549细胞增殖活性(P<0.05),降低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IL-1β、IL-6、TNF-α水平和上清液中LDH活性(P<0.05)。然而,HMGB1基因过表达可逆转miR-141-3p对LPS诱导A549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HMGB1是miR-141-3p下游靶基因。结论miR-141-3p可抑制LPS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改善A549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HMGB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 A549 脂多糖 miR-141-3p 高迁移率族蛋白1
下载PDF
LncRNA GATA3-AS1通过调控miR-362-3p/FABP5轴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健玮 黄泓轲 胡艳丽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009-1016,共8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GATA3反义RNA 1(lncRNA GATA3-AS1)调控微小RNA-362-3p(miR-362-3p)表达对宫颈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qRT-PCR检测宫颈癌细胞中lncRNA GATA3-AS1、miR-362-3p、FABP5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GATA3反义RNA 1(lncRNA GATA3-AS1)调控微小RNA-362-3p(miR-362-3p)表达对宫颈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qRT-PCR检测宫颈癌细胞中lncRNA GATA3-AS1、miR-362-3p、FABP5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GATA3-AS1和miR-362-3p的靶向关系、miR-362-3p和FABP5的靶向关系;将细胞分为pcDNA-NC组、pcDNA-GATA3-AS1组、si-NC组、si-GATA3-AS1组、si-GATA3-AS1+inhibitor-NC组、si-GATA3-AS1+miR-362-3p inhibitor组、miR-NC组、miR-362-3p mimics组、miR-362-3p mimics+pcDNA-NC组、miR-362-3p mimics+pcDNA FABP5组;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EdU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侵袭。结果:在宫颈癌细胞系中,GATA3-AS1、FABP5均为高表达,miR-362-3p均为低表达,选择HeLa细胞进行后续实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表明,lncRNA GATA3-AS1和miR-802、miR-362-3p和FABP5具有靶向关系;与pcDNA-NC组比较,pcDNA-GATA3-AS1组Hela细胞EdU阳性率、迁移侵袭及MMP-2、MMP-9表达明显上升(P<0.05);与si-NC组比较,si-GATA3-AS1组HeLa细胞EdU阳性率、迁移侵袭及MMP-2、MMP-9表达明显下降(P<0.05);抑制miR-362-3p表达或过表达FABP5均可以明显逆转沉默GATA3-AS1或过表达miR-362-3p对于HeL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沉默GATA3-AS1可以靶向上调miR-362-3p表达,抑制FABP5表达,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GATA3反义RNA 1 微小RNA-362-3p 宫颈癌 增殖 转移
下载PDF
水飞蓟素通过调控miR-124-3p/WEE1轴影响胶质瘤细胞恶性生长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明 刘熙鹏 +4 位作者 李淳 张秀峰 曹兵 乔建新 王雪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48,共7页
目的探讨水飞蓟素(SM)对胶质瘤细胞恶性生长的影响以及对miR-124-3p/WEE1轴的调控机制。方法将胶质瘤U87细胞分为对照组,SM低、中、高浓度组,SM高浓度+miR-124-3p抑制剂组(SM高+miR-124-3p inhibitor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 目的探讨水飞蓟素(SM)对胶质瘤细胞恶性生长的影响以及对miR-124-3p/WEE1轴的调控机制。方法将胶质瘤U87细胞分为对照组,SM低、中、高浓度组,SM高浓度+miR-124-3p抑制剂组(SM高+miR-124-3p inhibitor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中miR-124-3p和WEE1 mRNA水平,荧光素酶活性实验验证miR-124-3p和WEE1之间的靶向关系,建立NOD/SCID小鼠颅内移植瘤模型并进行给药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SM处理组的细胞增殖活性、迁移和侵袭细胞数、cyclin D1蛋白表达、WEE1 mRNA表达水平降低,G0/G1周期细胞数、cleaved caspase-8、cleaved caspase-9、cleaved caspase-3及miR-124-3p表达升高(P<0.05);进一步转染miR-124-3p inhibitor后发现,SM对胶质瘤细胞恶性行为的抑制作用被逆转。小鼠体内实验显示,SM处理组肿瘤的质量和体积均低于模型组(P<0.05),且小鼠体质量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SM可通过上调miR-124-3p靶向下调WEE1抑制胶质瘤细胞的恶性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素 胶质瘤 miR-124-3p/WEE1 恶性生长
下载PDF
5-溴-1-丙基-2,3,3-三甲基-3H-吲哚对甲苯磺酸盐的合成
13
作者 刘亚彬 王中豪 +4 位作者 吕硕 张明才 杨宗义 李永杰 张希堂 《信息记录材料》 2024年第4期3-5,共3页
本文探究合成5-溴-1-丙基-2,3,3-三甲基-3H-吲哚对甲苯磺酸盐。重点考察了反应物料比、溶剂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5-溴-2,3,3-三甲基-3H-吲哚)∶n(1-丙基对甲苯磺酸酯)=1∶15,邻二氯苯溶剂量=2V(5-溴... 本文探究合成5-溴-1-丙基-2,3,3-三甲基-3H-吲哚对甲苯磺酸盐。重点考察了反应物料比、溶剂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5-溴-2,3,3-三甲基-3H-吲哚)∶n(1-丙基对甲苯磺酸酯)=1∶15,邻二氯苯溶剂量=2V(5-溴-2,3,3-三甲基-3H-吲哚),110℃下保温反应4h,5-溴-1-丙基-2,3,3-三甲基-3H-吲哚对甲苯磺酸盐收率可达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1-丙基-2 3 3-三甲基-3H-吲哚对甲苯磺酸盐 1-丙基对甲苯磺酸酯 合成
下载PDF
LncRNA PURPL调节miR-342-3p/PIK3R1轴对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红梅 陈思瑞 杜红 《河北医学》 2024年第1期29-35,共7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PURPL)调节微小RNA-342-3p(miR-342-3p)/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IK3R1)轴对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细胞实验:将si-NC、si-PURPL、si-PURPL+inhibitor NC、si-PURPL+miR-342-3p inhibitor分别...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PURPL)调节微小RNA-342-3p(miR-342-3p)/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IK3R1)轴对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细胞实验:将si-NC、si-PURPL、si-PURPL+inhibitor NC、si-PURPL+miR-342-3p inhibitor分别转染至肝癌细胞Huh-7细胞并命名为si-NC组、si-PURPL组、si-PURPL+inhibitor NC组、si-PURPL+miR-342-3p inhibitor组,未做任何处理的Huh-7细胞记为NC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PURPL、miR-342-3p、PIK3R1的关系;qRT-PCR检测人正常肝细胞系L02和人肝癌细胞系Huh-7中LncRNA PURPL、miR-342-3p表达;Western blot检测L02细胞、Huh-7细胞PIK3R1蛋白水平;MTT法检测Huh-7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Huh-7细胞凋亡率;Transwell检测Huh-7细胞侵袭数量;划痕试验测定Huh-7细胞迁移。体内实验:构建裸鼠异种移植模型,分组同细胞实验,检测肿瘤体积和肿瘤重量。结果: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si-NC组相比,si-PURPL组Huh-7细胞OD490值、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量、LncRNA PURPL、PIK3R1水平显著下降(P<0.05),Huh-7细胞凋亡率、miR-342-3p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而抑制miR-342-3p表达减弱了沉默LncRNA PURPL抑制Huh-7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促进凋亡的效果;LncRNA PURPL负向调控miR-342-3p/PIK3R1轴。体内结果显示:si-PURPL组裸鼠肿瘤体积和质量较si-NC组下降(P<0.05);抑制miR-342-3p表达减弱了沉默LncRNA PURPL对体内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论:沉默LncRNA PURPL可抑制Huh-7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其机制可能与调控miR-342-3p/PIK3R1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PURPL miR-342-3p/PIK3R1 肝癌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LncRNA HCG18通过靶向miR-140-3p/PD-L1通路对鼻咽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妍 王忠巧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103-113,共11页
目的 探讨长非编码(lncRNA)HCG18通过微小RNA-140-3p(miR-140-3p)/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对鼻咽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 选择人鼻咽癌CNE2细胞、人正常鼻黏膜上皮细胞HNEpC细胞,将CNE2细胞分为HCG18组、pcDNA3.1组、sh... 目的 探讨长非编码(lncRNA)HCG18通过微小RNA-140-3p(miR-140-3p)/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对鼻咽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 选择人鼻咽癌CNE2细胞、人正常鼻黏膜上皮细胞HNEpC细胞,将CNE2细胞分为HCG18组、pcDNA3.1组、sh-HCG18组、sh-NC组、miR-140-3p组、miR-NC组、miR-140-3p inhibitor组、Scramble组、HCG18+miR-NC组、HCG18+miR-140-3p组、miR-140-3p inhibitor+sh-NC组及miR-140-3p inhibitor+sh-PD-L1组。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PD-L1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lncRNA HCG18、miR-140-3p及PD-L1 mRNA水平,生物信息学、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lncRNA HCG18、miR-140-3p及PD-L1的靶向关系。结果 CNE2细胞lncRNA HCG18、PD-L1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高于HNEpC细胞,miR-140-3p表达水平低于HNEpC细胞(P <0.05)。上调lncRNA HCG18或下调miR-140-3p后CNE2细胞增殖、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增强,PD-L1蛋白、PD-L1 mRNA水平升高(P <0.05);下调lncRNA HCG18或上调miR-140-3p后CNE2细胞增殖、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降低,PD-L1蛋白、PD-L1 mRNA水平降低(P <0.05)。miR-140-3p与lncRNA HCG18、PD-L1均有靶向关系。上调miR-140-3p表达可逆转上调lncRNA HCG18对CNE2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促进作用;沉默PD-L1可逆转下调miR-140-3p对CNE2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促进作用。结论 过表达lncRNA HCG18可通过海绵化miR-140-3p,上调PD-L1表达,促进CNE2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HCG18 miR-140-3p PD-L1 鼻咽癌
下载PDF
入院时血清TGF-β1、Smad2、Smad3、HA、LN、PCⅢ、CⅣ水平与CHB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疾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艳敏 李登州 +1 位作者 陈秋芳 王海颖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1002-1007,共6页
目的探讨入院时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同源蛋白2(Smad2)、Smad同源蛋白3(Smad3)及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联合检测对疾病预... 目的探讨入院时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同源蛋白2(Smad2)、Smad同源蛋白3(Smad3)及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联合检测对疾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78例CHB肝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7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及不同肝纤维化分期、不同炎症活动分级CHB肝纤维化患者入院时血清TGF-β1、Smad2、Smad3、HA、PCⅢ、LN、CⅣ水平;分析入院时血清TGF-β1、Smad2、Smad3、HA、PCⅢ、LN、CⅣ水平与肝纤维化分期、炎症活动分级的相关性。CHB肝纤维化患者治疗3个月后,根据患者预后分为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亚组,比较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患者入院时血清TGF-β1、Smad2、Smad3、HA、PCⅢ、LN、CⅣ水平;分析入院时血清TGF-β1、Smad2、Smad3、HA、PCⅢ、LN、CⅣ水平联合检测对CHB肝纤维化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入院时血清TGF-β1、Smad2、Smad3、HA、LN、PCⅢ、CⅣ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炎症活动分级CHB肝纤维化患者入院时血清TGF-β1、Smad2、Smad3、HA、LN、PCⅢ、CⅣ比较:S1<S2<S3<S4、G1<G2<G3<G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血清TGF-β1、Smad2、Smad3、HA、LN、PCⅢ、CⅣ水平与肝纤维化分期、炎症活动分级均呈正相关(P<0.05)。预后良好患者入院时血清TGF-β1、Smad2、Smad3、HA、LN、PCⅢ、CⅣ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患者(P<0.05);入院时血清TGF-β1、Smad2、Smad3、HA、LN、PCⅢ、CⅣ水平联合预测肝纤维化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优于各指标单一检测(P<0.05)。结论CHB肝纤维化患者入院时血清TGF-β1、Smad2、Smad3、HA、PCⅢ、LN、CⅣ水平均呈现高表达,且与肝纤维化分期、炎症活动分级密切相关,其联合检测对CHB肝纤维化患者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用于评估CHB肝纤维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为制定针对性治疗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同源蛋白2 Smad同源蛋白3 透明质酸 Ⅲ型前胶原 层黏连蛋白 Ⅳ型胶原 严重程度 预后
下载PDF
基于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探讨EA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内在机制
17
作者 仲丽丽 路鑫 +7 位作者 于颖 赵秦妍 张静 刘彤慧 倪雪妍 车艳玲 吴丹 刘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8,共9页
目的探讨鞣花酸(ellagicacid,EA)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探讨鞣花酸对双转基因小鼠海马氧化应激水平的调节机制。方法将32只SPF级6月龄APP/... 目的探讨鞣花酸(ellagicacid,EA)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探讨鞣花酸对双转基因小鼠海马氧化应激水平的调节机制。方法将32只SPF级6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APP/PS1组、APP/PS1+EA组、APP/PS1+LY294002组、APP/PS1+EA+LY294002组,每组8只,另外选取8只SPF级C57BL/6J野生型小鼠(Wildtype)作为空白对照组,即WT组。APP/PS1+EA组给予50mg·kg^(-1)·d^(-1)灌胃EA;APP/PS1+LY294002组予以1.5mg·kg^(-1)·d^(-1)腹腔注射PI3K抑制剂LY294002;APP/PS1+EA+LY294002组予以50mg·kg^(-1)·d^(-1)灌胃EA,同时按1.5mg·kg^(-1)·d^(-1)腹腔注射LY294002;WT组和APP/PS1组于相同时间点灌胃等体积10%二甲基亚砜(DMSO)。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60天。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免疫组化、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I3K、AKT、GSK-3β相关蛋白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小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WT组相比,其他四组的逃避潜伏期均增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1);APP/PS1组、APP/PS1+LY294002组和APP/PS1+EA+LY294002组中的PI3K、AKT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GSK-3β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APP/PS1+EA组的PI3K表达量降低(P<0.05),AKT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GSK-3β表达量升高(P<0.05);与WT组相比,APP/PS1组海马神经元细胞数目较少,线粒体结构破坏,大部分线粒体出现肿胀,线粒体的内膜和外模不完整,部分线粒体嵴消失,微管、微丝缠结,排列紊乱,而APP/PS1+EA组神经元细胞数较APP/PS1组增多,线粒体结构较清晰,可见清楚的线粒体嵴,线粒体轻度水肿。微管、微丝排列较整齐有序。结论鞣花酸改善AD模型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减少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和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PI3K、AKT、GSK-3β等相关蛋白降低AD模型小鼠海马氧化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阿尔茨海默病 鞣花酸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糖原合成酶激酶-3
下载PDF
miR-132-3p/CAMTA1对I-125粒子处理的面神经损伤大鼠施万细胞的调控作用
18
作者 朱瑾 欧阳欣 +4 位作者 刘屿 钱叶梅 夏斌 施延安 俞力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1-577,共7页
目的探讨miR-132-3p通过钙调素结合转录因子1(CAMTA1)对I-125粒子处理的面神经损伤大鼠(FNI)中施万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用I-125粒子辐射大鼠施万细胞,并在细胞中转染miR-132-3p mimic、miR-132-3p inhibitor以及sh-CAMTA1。免疫荧光检... 目的探讨miR-132-3p通过钙调素结合转录因子1(CAMTA1)对I-125粒子处理的面神经损伤大鼠(FNI)中施万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用I-125粒子辐射大鼠施万细胞,并在细胞中转染miR-132-3p mimic、miR-132-3p inhibitor以及sh-CAMTA1。免疫荧光检测S100B和β-TubulinⅢ荧光强度。RT-qPCR检测miR-132-3p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AMTA1蛋白表达。EdU染色评估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同时,构建FNI大鼠模型并在大鼠面部植入I-125粒子,HE、LFB染色以及IF染色评估大鼠面神经组织的病理损伤。StarBase v2.0数据库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32-3p和CAMTA1的靶向关系。结果S100B和β-TubulinⅢ在大鼠施万细胞中显著表达。I-125粒子辐射组中miR-132-3p表达降低(P<0.001),抑制细胞的增殖(P<0.001)和迁移(P<0.001)。过表达miR-132-3p或敲降CAMTA1显著促进施万细胞的增殖(P<0.001)和迁移(P<0.05),敲降miR-132-3p则具有相反的作用。机制研究显示,miR-132-3p靶向负调控CAMTA1。体内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miR-132-3p通过抑制CAMTA1的蛋白表达,减弱I-125粒子对FNI大鼠面神经损伤的促进作用。结论过表达miR-132-3p抑制CAMTA1的表达,促进施万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抑制I-125对FNI大鼠面神经损伤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损伤 miR-132-3p 施万细胞 钙调素结合转录因子1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miR-495-3p靶向BUB1调控STAT3信号通路对食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9
作者 杨晖 石宁 +3 位作者 陈晓伟 宋雪杰 周茜 司富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46-1454,共9页
目的 探讨miR-495-3p靶向苯并咪唑出芽抑制解除同源物蛋白1(BUB1)调控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对食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使用cDNA芯片技术筛选出食管癌组织和正常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分... 目的 探讨miR-495-3p靶向苯并咪唑出芽抑制解除同源物蛋白1(BUB1)调控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对食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使用cDNA芯片技术筛选出食管癌组织和正常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分析。运用TargetScan数据库对miRNA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并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技术进行验证。将KYSE150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NC mimics组和miR-495-3p mimics组。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和凋亡。通过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测定BUB1 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量BUB1、STAT3、磷酸化(p)-STAT3、细胞周期蛋白B1(CCNB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B淋巴细胞瘤-2(Bcl-2)、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和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9(Caspase-9)蛋白水平。用划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测定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差异表达基因参与生物学过程、信号通路和网络构建主要与细胞周期相关,BUB1是关键的核心(Hub)基因,miR-495-3p靶向调控BUB1。体外实验表明,过表达miR-495-3p能显着抑制食管癌细胞的生长、迁移和侵袭,诱导细胞凋亡和G2/M期阻滞。过表达miR-495-3p处理后,食管癌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表达量升高(P<0.01),而Bcl-2、BUB1、CCNB1、CDK1、p-STAT3表达量降低(P<0.01)。STAT3信号通路也被发现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论 miR-495-3p可能通过下调BUB1介导STAT3信号通路影响食管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miR-495-3p BUB1 STAT3信号通路 生物学行为
下载PDF
(1-3)-β-D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在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早期诊断临床研究
20
作者 黄强 王宇 +5 位作者 江渊 梁道斌 黄锐洁 秦小超 潘燕妮 和鹰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21-24,29,共5页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在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早期诊断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住院的12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实验室结果,将...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在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早期诊断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住院的12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实验室结果,将其分为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确诊组(血或组织液培育养出马尔尼菲篮状菌),简称A组(62例),及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临床诊断组[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及(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诊断],简称B组(58例)。检测患者(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对艾滋病患者感染马尔尼菲篮状菌的诊断效能。结果A组的(1-3)-β-D葡聚糖和PCT水平均高于B组,CD4^(+)T淋巴细胞个数低于B组(P<0.05);(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AUC为0.933,(1-3)-β-D葡聚糖单独检测的AUC是0.812,PCT单独检测的AUC为0.883,CD4^(+)T淋巴细胞单独检测的AUC是0.810,(1-3)-β-D葡聚糖、PCT和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AUC皆优于三项单独检测,表明(1-3)-β-D葡聚糖、PCT和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皆优于单一指标诊断,且联合检测的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92.43%和0.580,均高于三项单独检测。结论(1-3)-β-D葡聚糖联合PCT和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对艾滋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具有非常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能够帮助医生分析出高危风险患者,及时制定治疗方案,同时也承担预后效果的判断依据,对治疗艾滋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β-D葡聚糖 PCT CD4^(+)T淋巴细胞 艾滋病 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