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七皂甙Rg1改善D-半乳糖模型鼠学习记忆能力与其作用的可能因素 被引量:26
1
作者 乔萍 杨贵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72-774,共3页
目的 :探讨三七皂甙Rg1改善D 半乳糖模型鼠学习记忆能力与其作用的因素。方法 :皮下注射D 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 ,并设三七皂甙Rg1给药组。采用跳台和Y 迷路法检测各实验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分光光度法检测脑细胞抗氧化能力 ,ELISA法检测... 目的 :探讨三七皂甙Rg1改善D 半乳糖模型鼠学习记忆能力与其作用的因素。方法 :皮下注射D 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 ,并设三七皂甙Rg1给药组。采用跳台和Y 迷路法检测各实验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分光光度法检测脑细胞抗氧化能力 ,ELISA法检测IL 1β和IL 6含量 ,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钙指数及神经细胞凋亡百分数。 结果 :模型鼠脑细胞抗氧化能力降低 ,胞内钙超载且神经细胞凋亡 ,及炎症因子含量增加 ,与三七皂甙Rg1给药组比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三七皂甙Rg1通过抗氧化作用 ,降低氧化损伤所致脑海马区炎症因子含量增加 ,并减少神经细胞胞内钙超载和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乳糖 胞内钙指数 凋亡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Β 三七皂RG1 学习记忆能力 中药 药理学
下载PDF
川贝母和其它贝母中β-D-葡萄糖4-1β-D-半乳糖和蔗糖含量的HPLC-ELSD测定 被引量:4
2
作者 陈阳 王曙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05-1606,共2页
目的对比测定川贝母及不同产地贝母中β-D-葡萄糖4-1β-D-半乳糖和蔗糖的含量。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从川贝母中分离β-D-葡萄糖4-1β-D-半乳糖和蔗糖,并鉴定结构,然后采用HPLC-ELSD分析包括川贝母在内的不同产地贝母中两个二糖的含量。... 目的对比测定川贝母及不同产地贝母中β-D-葡萄糖4-1β-D-半乳糖和蔗糖的含量。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从川贝母中分离β-D-葡萄糖4-1β-D-半乳糖和蔗糖,并鉴定结构,然后采用HPLC-ELSD分析包括川贝母在内的不同产地贝母中两个二糖的含量。结果川贝母中蔗糖含量是β-D-葡萄糖4-1β-D-半乳糖的4倍,伊犁贝母和平贝母两种药材中,两个二糖的含量较为接近,而在浙贝母和湖北贝母中,β-D-葡萄糖4-1β-D-半乳糖的含量显著高于蔗糖的含量。结论不同产地贝母中的β-D-葡萄糖4-1β-D-半乳糖和蔗糖含量比例具有各自的特征,川贝母的成分特征在于其高含量的蔗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 β-d-葡萄糖4-1β-d-乳糖 蔗糖 HPLC-ELSD
下载PDF
鬼臼乙叉甙对星形胶质细胞瘤表达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严美娟 沈爱国 +3 位作者 程纯 邵晓轶 李爱红 顾建新 《实用癌症杂志》 2005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 研究鬼臼乙叉甙(Etoposide ,又称VP16)影响人星形胶质细胞瘤SHG 44细胞周期过程中,与N 糖链合成有关的β1,4 半乳糖基转移酶Ⅰ、Ⅱ、Ⅴ(β- 1,4 -galactosyltransferaseⅠ、Ⅱ、Ⅴ,β- 1,4- GalT- Ⅰ、Ⅱ、Ⅴ)表达变化。方法 首... 目的 研究鬼臼乙叉甙(Etoposide ,又称VP16)影响人星形胶质细胞瘤SHG 44细胞周期过程中,与N 糖链合成有关的β1,4 半乳糖基转移酶Ⅰ、Ⅱ、Ⅴ(β- 1,4 -galactosyltransferaseⅠ、Ⅱ、Ⅴ,β- 1,4- GalT- Ⅰ、Ⅱ、Ⅴ)表达变化。方法 首先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VP16处理SHG 44细胞过程中细胞增殖情况的变化,再采用NorthernBlot方法分析处理过程中的SHG 44细胞中β- 1,4 -GalT- Ⅰ、Ⅱ、Ⅴ的表达变化。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细胞培养基加入12 0 μmol/LVP161~6h后能引起SHG 44细胞的S期阻滞。NorthernBlot显示,VP16作用1~6h过程中,β- 1,4 GalT -Ⅰ、Ⅴ表达无显著变化。而β- 1,4- GalT -Ⅱ表达在此过程中则有升高趋势。结论 VP16能够引起星形胶质细胞瘤细胞SHG 44细胞周期改变过程中,β- 1,4 -GalT- Ⅰ、Ⅴ的表达无变化,而β- 1,4 -GalT- Ⅱ的表达明显升高。提示VP16引起肿瘤细胞周期改变,可能通过影响β- 1,4- GalT- Ⅱ的表达,引起有关蛋白质的糖基修饰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瘤 乳糖基转移酶 鬼臼乙叉 SHG-44细胞周期 Northern 流式细胞仪技术 流式细胞仪检测 VP16 细胞增殖情况 肿瘤细胞周期 表达变化 Blot 细胞培养基 β-1 N-糖链 细胞过程 处理过程 方法分析 蛋白质 升高
下载PDF
鬼臼乙叉甙对SHG-44胶质瘤细胞表达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Ⅴ后粘附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程纯 严美娟 +4 位作者 沈爱国 张冬梅 邵晓轶 王惠民 顾建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2-414,共3页
目的 研究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SHG 4 4细胞表达 (β 1,4 半乳糖基转移酶Ⅴ (beta 1,4 galactosyltransferaseⅤ ,β 1,4 GalTⅤ )后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分析鬼臼乙叉甙 (VP16 )处理表达 β 1,4 半乳糖基转移酶Ⅴ的SHG 4 4细胞... 目的 研究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SHG 4 4细胞表达 (β 1,4 半乳糖基转移酶Ⅴ (beta 1,4 galactosyltransferaseⅤ ,β 1,4 GalTⅤ )后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分析鬼臼乙叉甙 (VP16 )处理表达 β 1,4 半乳糖基转移酶Ⅴ的SHG 4 4细胞后其细胞粘附作用相关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用 12 0 μmol/L的VP16处理转染了正义、反义 β 1,4 GalTⅤ和空载体的SHG 4 4细胞 2 4h后 ,采用westernblot检测整合蛋白 β1表达变化及局部粘着斑激酶 (focaladhesionkinase,FAK)的蛋白水平和FAK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结果 在未经VP16处理的 3株SHG 4 4细胞中 ,FAK的蛋白水平没有明显改变 ,而整合蛋白 β1的蛋白表达在转正义 β 1,4 GalTⅤ的细胞中最高 ;经VP16处理后 ,SHG 4 4细胞中整合蛋白β1的表达水平增高 ,FAK及其磷酸化水平下降。但整合蛋白β1,FAK及其磷酸化水平随细胞中 β 1,4 GalTⅤ表达水平不同而变化。 结论 VP16处理对表达不同水平的β 1,4 GalT Ⅴ的SHG 4 4胶质瘤细胞的粘附影响有所不同 ,提示胶质瘤表达 β 1,4 GalTⅤ不仅与肿瘤的恶性行为有关 ,而且与肿瘤的化疗敏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臼乙叉 SHG-44 胶质瘤 肿瘤细胞 基因表达 β-1 4-乳糖基转移酶V
下载PDF
1-溴-2,3,6-三-O-乙酰基-4-氯-α-D-半乳糖的合成
5
作者 侯学会 李爱勤 张京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1-394,共4页
以蔗糖为起始原料,经缩水、水解反应制得4-氯-α-D-半乳糖,然后通过乙酰化、溴化反应,制得1-溴-2,3,6-三-O-乙酰基-4-氯-α-D-半乳糖,总收率可达74.0%.本合成方法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收率较高,适合大量制备.
关键词 1--2 3 6--O-乙酰基-4--α-d-乳糖 乙酰化 溴化
下载PDF
4-硝基-1-萘基-β-D-半乳糖苷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党济政 易莉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16-19,共4页
目的设计合成4-硝基-1-萘基-β-D-半乳糖苷的方法。方法D-半乳糖与乙酸钠反应,酯化后得到β-D-半乳糖五乙酸酯。β-D-半乳糖五乙酸酯经过溴化氢的乙酸溶液溴代得到溴代糖、再用显色团4-硝基-1-萘酚取代端基溴、最终水解除去乙酰基,再重... 目的设计合成4-硝基-1-萘基-β-D-半乳糖苷的方法。方法D-半乳糖与乙酸钠反应,酯化后得到β-D-半乳糖五乙酸酯。β-D-半乳糖五乙酸酯经过溴化氢的乙酸溶液溴代得到溴代糖、再用显色团4-硝基-1-萘酚取代端基溴、最终水解除去乙酰基,再重结晶得到目标化合物。对该目标化合物进行核磁共振(^(1)H-NMR、^(13)C-NMR)和高分辨质谱(ESI-HRMS)表征确定结构。对溴代试剂选择、羟基乙酰化反应条件及重结晶条件进行优化筛选。结果表征结果显示,终产物即为化合物4-硝基-1-萘基-β-D-半乳糖苷。制备过程中溴代试剂应选择溴化氢的乙酸溶液,乙酰化反应条件应选择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3 h,重结晶甲醇/水比例为3∶1。结论应用本法合成目标化合物4-硝基-1-萘基-β-D-半乳糖苷,建立的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乳糖 4-硝基-1-萘基-β-d-乳糖 溴代 合成
下载PDF
DJ-1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和鉴定
7
作者 曲伟 蒲小平 Hiroyoshi Ariga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27-1628,共2页
Nagakubo等[1]在1997年发现并报道了DJ-1之后,人们研究发现DJ-1基因突变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相关[2],此外,DJ-1还具有转录调控、抗氧化应激等功能[3-4]。目前DJ-1逐渐成为PD的研究热点,但国内尚未见有关DJ-1蛋白原核... Nagakubo等[1]在1997年发现并报道了DJ-1之后,人们研究发现DJ-1基因突变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相关[2],此外,DJ-1还具有转录调控、抗氧化应激等功能[3-4]。目前DJ-1逐渐成为PD的研究热点,但国内尚未见有关DJ-1蛋白原核表达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J-1 帕金森病 原核表达 大肠杆菌 氧化应激 异丙基-β-d-硫代乳糖
下载PDF
末端岩藻糖基化抑制剂对环孢素诱导的肾脏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毛凯锋 罗嘉亮 +2 位作者 林芬望 左大明 叶俊生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6-633,共8页
目的 探讨末端岩藻糖基化抑制剂2-脱氧-D-半乳糖(2-D-gal)对环孢素(CsA)诱导的肾脏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15只8~10周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trl组)、CsA组和CsA+2-D-gal组,每组各5只。通过蛋白质印迹... 目的 探讨末端岩藻糖基化抑制剂2-脱氧-D-半乳糖(2-D-gal)对环孢素(CsA)诱导的肾脏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15只8~10周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trl组)、CsA组和CsA+2-D-gal组,每组各5只。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trl组和CsA组小鼠肾脏组织岩藻糖基转移酶1(FUT1)和EMT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Ctrl组和CsA组小鼠肾脏组织末端岩藻糖的表达,Masson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肾脏组织纤维化情况,并检测各组小鼠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水平。体外建立CsA诱导肾小管上皮HK2细胞EMT模型,分别用0、2.5、5.0和10.0μmol/L的CsA刺激HK2细胞24 h,另将HK2细胞分为Ctrl组、2-D-gal组、CsA组和CsA+2-D-gal组,观察不同浓度CsA刺激后及各组HK2细胞形态,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CsA刺激后及各组HK2细胞FUT1、E-cadherin、Vimentin和α-SMA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Ctrl组和CsA组HK2细胞末端岩藻糖的表达。结果 与Ctrl组比较,CsA组小鼠肾脏组织E-cadherin的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FUT1、Vimentin和α-SMA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均为P<0.05),小鼠肾脏组织末端岩藻糖表达增多。与Ctrl组比较,CsA组和CsA+2-Dgal组小鼠的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水平均升高,与CsA组比较,CsA+2-D-gal组小鼠的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与Ctrl组比较,CsA组和CsA+2-D-gal组小鼠肾脏组织胶原纤维沉积均增多,α-SMA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与CsA组比较,CsA+2-D-gal组小鼠肾脏组织胶原纤维沉积减少,α-SMA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均为P<0.05)。随着CsA的浓度增加,HK2细胞的形态由正常的鹅卵石样逐渐变长变细,HK2细胞FUT1、Vimentin和α-SMA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呈浓度依赖性。与Ctrl组比较,CsA组HK2细胞末端岩藻糖表达增多。CsA处理的基础上联合2-D-gal干预后,CsA+2-D-gal组的HK2细胞形态恢复到与正常HK2细胞形态相似。与CsA组比较,CsA+2-D-gal组的HK2细胞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Vimentin和α-SMA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下降(均为P<0.05)。结论 CsA在体内和体外均可诱导EMT发生,并且伴有末端岩藻糖基化水平增加。2-D-gal可以通过抑制末端岩藻糖基化来抑制CsA诱导的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脱氧-d-乳糖 环孢素 肾毒性 上皮-间充质转化(EMT) 肾脏纤维化 岩藻糖基转移酶1(FUT1) 末端岩藻糖 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
下载PDF
土茯苓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6
9
作者 吴博 马跃平 +1 位作者 袁久志 孙启时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对土茯苓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为土茯苓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硅胶、聚酰胺、ODS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根据IR、1H-NMR、13C-NMR等谱学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土茯苓中分离得到... 目的对土茯苓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为土茯苓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硅胶、聚酰胺、ODS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根据IR、1H-NMR、13C-NMR等谱学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土茯苓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棕榈酸酯(β-sitosterol palmitate,1)、β-谷甾醇(β-sitosterol,2)、胡萝卜苷(daucosterol,3)、1-棕榈酰基-3-O-β-D-半乳糖基甘油酯(1-O-hexadecanoyl-3-O-β-D-galactop yranosyl-glycerol,4)、落新妇苷(astilbin,5)、槲皮素(quercetin,6)、花旗松素(taxilfolin,7)、槲皮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quercetin-4′-O-β-D-pyranglucoside,8)、异落新妇苷(isoastilbin,9)。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菝葜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茯苓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β-谷甾醇棕榈酸酯 1-棕榈酰基-3-O-β-d-乳糖基甘 油酯
下载PDF
怀庆地黄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吴寿金 徐实枚 +2 位作者 李雅臣 李德玉 赵国珍 《中草药》 CAS 1984年第7期6-8,共3页
从怀庆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f.hueichingensis(Chao et Schih)Hsiao]新鲜块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六种结晶单体,经物理常数及光谱分析等数据分别鉴定为:梓醇(Catalpol)(Ⅰ)、甘露醇(Ⅱ)、蔗糖(Ⅲ)、β-谷甾醇(Ⅳ)、胡萝卜... 从怀庆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f.hueichingensis(Chao et Schih)Hsiao]新鲜块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六种结晶单体,经物理常数及光谱分析等数据分别鉴定为:梓醇(Catalpol)(Ⅰ)、甘露醇(Ⅱ)、蔗糖(Ⅲ)、β-谷甾醇(Ⅳ)、胡萝卜甙(daucoslerol)(Ⅴ)及1-乙基-β-D-半乳糖甙(Ⅵ)。化合物(Ⅳ)~(Ⅵ)系首次从怀庆地黄中分离到。并发现了梓醇的同质异晶现象,过去尚未见有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庆地黄 环烯醚萜 梓醇 胡萝卜 1-乙基-β-d-半乳糖甙 Β-谷甾醇 甘露醇
下载PDF
鹊肾树心材的化学成分及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纪国 李俊 +4 位作者 吴强 杨瑞云 李珊 陈自占 黎露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0-783,827,共5页
本文研究鹊肾树Streblus asper心材的乙酸乙酯部分化学成分及体外抗菌活性。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层析,反相C-18柱色谱层析和Sephadex LH-20分离、纯化,最终得到8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并结合理化鉴定确定化合物结构为:银杏双黄酮(1)、异黄... 本文研究鹊肾树Streblus asper心材的乙酸乙酯部分化学成分及体外抗菌活性。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层析,反相C-18柱色谱层析和Sephadex LH-20分离、纯化,最终得到8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并结合理化鉴定确定化合物结构为:银杏双黄酮(1)、异黄酮-4'-甲氧基-7-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2)、鼠李柠檬素-3-O-β-D-半乳糖苷(3)、β-香树脂酮(4)、β-谷甾醇(5)、香草酸(6)、山俞酸(7)、二十六烷酸(8)。除化合物5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提取到。此外研究了化合物1-4的抗菌活性,实验表明化合物2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鹊肾树 银杏双黄酮 异黄酮-4'-甲氧基-7-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 鼠李柠檬素-3-O-β-d-乳糖 抗菌活性
下载PDF
茶条槭叶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12
作者 毕武 申洁 +2 位作者 姜保平 肖培根 何春年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6380-6387,共8页
目的研究茶条槭Acer tataricum subsp.ginnala树叶80%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方法实验采用硅胶,ToyopearlHW-40c、SephadexLH-20凝胶和制备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应用1H-NMR、13C-NMR、MS等波谱技... 目的研究茶条槭Acer tataricum subsp.ginnala树叶80%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方法实验采用硅胶,ToyopearlHW-40c、SephadexLH-20凝胶和制备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应用1H-NMR、13C-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了化合物结构,并对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试。结果从茶条槭叶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中分离得到2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aplexinB(1)、3″-O-galloyl-benzyl-O-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2)、没食子酸甲酯(3)、没食子酸(4)、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5)、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6)、槲皮素-3-O-β-D-来苏糖苷(7)、槲皮素-3-O-(2″-没食子酰基)-α-L-鼠李糖苷(8)、槲皮素-3-O-(2″-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苷(9)、槲皮素-3-O-(6″-没食子酰基)-β-D-半乳糖苷(10)、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11)、槲皮素-3-O-(2″,6″-二-O-没食子酰基)-β-D-半乳糖苷(12)、3,6-di-O-没食子酰基-1,5脱水葡萄糖醇(13)、槲皮素-3-O-(2″-O-没食子酰基)-α-L-阿拉伯糖苷(14)、山柰酚-3-O-(2″-没食子酰基)-α-L-鼠李糖苷(15)、山柰酚-3-O-(6″-没食子酰基)-β-D-半乳糖苷(16)、槲皮素(17)、山柰酚(18)、1-p-香豆酰基-β-D-葡萄糖苷(19)、茶条槭素B(20)、茶条槭素C(21)、茶条槭素A(22)、槲皮素-3-O-(2″-O-没食子酰基)-β-D-半乳糖苷(23)。结论化合物1、2、10、12、16、19为首次从本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2、10、12、16、19同时为本科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8、12、14~16具有较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条槭 α-葡萄糖苷酶 槲皮素-3-O-(2″ 6″--O-没食子酰基)-β-d-乳糖 山柰酚-3-O-(6″-没食子酰基)-β-d-乳糖 1-p-香豆酰基-β-d-葡萄糖苷
原文传递
贯叶连翘两个黄酮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6
13
作者 谢羽能 吴暎 周素娣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03-804,共2页
对贯叶连翘丙酮提取部位的成分进行分离、鉴定,从该部位分得两个化合物,经光谱和理化鉴定,分别为金丝桃甙和山柰酚-3-O-β-D-半乳糖,后者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关键词 贯叶连翘 金丝桃 山柰酚-3-O-β-d-乳糖
下载PDF
圈扇藻Zonaria diesingiana中的新糖脂化合物
14
作者 蒙丽琼 马博 +5 位作者 周斌华 刘丽娟 闫素君 马林 苏镜娱 曾陇梅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7-139,共3页
从褐藻圈扇藻Zonaria diesingiana的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得到一个新化合物,经由NMR、MS、IR等波谱方法鉴定为3-正十六烷酰氧基-2-(16″Z)-二十一碳烯酰氧基-丙三醇-1-β-D-半乳糖甙。
关键词 褐藻 Zonaria diesingiana 甘油酯-1-β-d-乳糖 结构分析
下载PDF
尿酶联合尿微量蛋白检测诊断糖尿病肾病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慧莲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6期712-713,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尿酶联合尿微量蛋白检测来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方法收集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68例糖尿病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尿蛋白检测为阴性的晨尿,采用速率法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D-半乳糖苷酶(GAL),采用免疫散... 目的探讨应用尿酶联合尿微量蛋白检测来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方法收集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68例糖尿病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尿蛋白检测为阴性的晨尿,采用速率法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D-半乳糖苷酶(GAL),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清蛋白(mAlb)、转铁蛋白(TRF)、α1-微球蛋白(α1-MG),jaffe速率法测定肌酐,然后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糖尿病患者组尿NAG、GAL、mAlb、TRF、α1-MG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单项检测尿NAG、GAL、mAlb、TRF、α1-MG阳性率较低,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增高,最高达76.4%,而且尿酶与尿微量蛋白呈显著正相关性。结论联合检测尿酶和尿微量蛋白是诊断糖尿病患者肾脏早期损伤的敏感、可靠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 β-d-乳糖苷酶 微量清蛋白 转铁蛋白 Α1-微球蛋白
下载PDF
三七花中1个新的多烯炔型大环内酯
16
作者 李欣馨 王新欣 +5 位作者 廖彭莹 尚佳欢 杨杏芝 白雪 朱宏涛 张颖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4643-4649,共7页
目的研究三七Panax notoginseng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65%乙醇水热回流提取,石油醚、醋酸乙酯与正丁醇萃取,运用大孔吸附树脂Diaion HP-20、硅胶、MCI gel CHP 20P、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 目的研究三七Panax notoginseng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65%乙醇水热回流提取,石油醚、醋酸乙酯与正丁醇萃取,运用大孔吸附树脂Diaion HP-20、硅胶、MCI gel CHP 20P、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并对部分化合物进行肿瘤细胞毒和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从三七花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包括大环内酯类1个、酚酸类2个、木脂素类3个、黄酮类5个,分别鉴定为(11Z,10R,17R)-17-乙烯基-10-羟基氧杂环十七烷-11-烯-13,15-二炔-2-酮(1)、反式对羟基肉桂酸(2)、3-O-对香豆酰基奎宁酸(3)、(-)-芝麻素(4)、2-甲氧基芝麻素(5)、ecbolin B(6)、槲皮素(7)、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8)、槲皮素-3-O-β-D-吡喃木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9)、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10)、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11)。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多烯炔型大环内酯,命名为三七花大环内酯。化合物2~6、8为首次从人参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9为首次从三七花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对白血病HL-60细胞的体外肿瘤生长具有弱的抑制作用。化合物7~10表现出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酚酸类 木脂素类 黄酮类 三七花大环内酯 (-)-芝麻素 槲皮素-3-O-β-d-吡喃木糖基-(1→2)-β-d-吡喃乳糖 肿瘤细胞毒活性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油茶茎中1个新的三萜皂苷 被引量:8
17
作者 焦玉兰 付辉政 +4 位作者 周国平 罗跃华 王栋 鄢庆伟 钟瑞建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592-2596,共5页
目的研究油茶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色谱、高效制备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油茶茎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O-β-D-半乳糖基-(1... 目的研究油茶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色谱、高效制备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油茶茎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O-β-D-半乳糖基-(1→2)-[β-D-半乳糖基-(1→2)-β-D-木糖基-(1→3)]-β-D-葡萄糖醛酸基-3β,15α,16α,22α,28-五羟基-22-O-当归酰基-齐墩果-12-烯(1)、camelliasaponin B2(2)、gordonsaponin H(3)。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油茶皂苷Aa,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油茶茎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茎 3-O-β-d-乳糖-(1→2)-[β-d-乳糖-(1→2)-β-d-木糖基-(1→3)]-β-d-葡萄糖醛酸基- 1 1 22α 28-五羟基-22-O-当归酰基-齐墩果-12- camelliasaponin B2 gordonsaponin H
原文传递
油茶根中1个新的三萜皂苷 被引量:3
18
作者 任琦 陈冈 +1 位作者 周志强 付辉政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4261-4265,共5页
目的 研究油茶Camellia oleifer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色谱、高效制备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测定及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油茶根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 目的 研究油茶Camellia oleifer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色谱、高效制备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测定及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油茶根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O-β-D-半乳糖基-(1→2)-[β-D-木糖基-(1→2)-α-L-阿拉伯糖基-(1→3)]-β-D-葡萄糖醛酸基-3β,15α,16α,21β,22α,28-六羟基-21-O-乙酰氧基-22-O-当归酰氧基齐墩果醇-12-烯(1)、大头茶苷J(2)、山茶皂苷B1(3)。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山茶皂苷Ac,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油茶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根 3-O-β-d-乳糖-(1→2)-[β-d-木糖基-(1→2)-α-L-阿拉伯糖基-(1→3)]-β-d-葡萄糖醛酸基- 1 1 21β 22α 28-六羟基-21-O-乙酰氧基-22-O-当归酰氧基齐墩果醇-12- 大头茶苷J 山茶皂苷B1 山茶皂苷Ac
原文传递
龙须菜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陆崇玉 邓赟 +1 位作者 梅玲 郭大乐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69-1071,共3页
目的:对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分析的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棕榈酸(1)、1,3-双棕榈酸甘油酯(2... 目的:对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分析的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棕榈酸(1)、1,3-双棕榈酸甘油酯(2)、1-棕榈酸单甘油酯(3)、尿嘧啶(4)、腺嘌呤核苷(5)、2α-氧杂-2-氧-5α-羟基-3,4-二失碳胆甾烷(6)、1-O-β-D-半乳糖-(6→1)-α-D-半乳糖-2,3-O-十六烷酸甘油二酯(7)、1-O-α-D-吡喃葡萄糖-2,3-O-十六烷酸甘油二酯(8)、β-谷甾醇(9)。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菜 1 3-双棕榈酸甘油酯 1-O-β-d-乳糖-(6→1)-α-d-乳糖-2 3-O-十六烷酸甘油二酯 1-O-α-d-吡喃葡萄糖-2 3-O-十六烷酸甘油二酯 腺嘌呤核苷
原文传递
扯根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付明 魏麟 +1 位作者 余娟 胡朝暾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911-1914,共4页
目的研究扯根菜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扯根菜全草中分离出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乔松素-7-O-β-D-葡萄糖苷(1)、山柰酚(2)、香草酸(3)、槲皮素-3-O-β-D-木糖... 目的研究扯根菜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扯根菜全草中分离出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乔松素-7-O-β-D-葡萄糖苷(1)、山柰酚(2)、香草酸(3)、槲皮素-3-O-β-D-木糖-(1→2)-β-D-半乳糖苷(4)、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5)、乔松素(6)、槲皮素(7)、阿福豆苷(8)、11-O-没食子酰岩白菜素(9)、岩白菜素(10)、4-没食子酰岩白菜素(11)、原儿茶酸(12)、儿茶素(13)和没食子酸(14)。结论化合物1、3、6、7、8、12、13和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扯根菜 岩白菜素 槲皮素 槲皮素-3-O-β-d-木糖-(1→2)-β-d-乳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