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S)-(-)-(1-氨甲酰基-1,1-二苯甲基)吡咯烷酒石酸盐的制备 被引量:1
1
作者 廖云凤 翁志洁 李建其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3-325,共3页
以L-苹果酸(2)为原料,经与苄胺缩合、还原、氢解脱苄、磺酰化、烷基化、脱保护基、水解后成盐制得氢溴酸达非那新关键中间体3-(S)-(-)-(1-氨甲酰基-1,1-二苯甲基)吡咯烷酒石酸盐,总收率约22%(以2计)。
关键词 3-(S)-(-)-(1-氨甲酰基-1 1-苯甲基)吡咯烷酒石酸 达非那新 中间体 合成
原文传递
PDTC联合依达拉奉干预下血管性痴呆大鼠脑内MCP-1的相关变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吕晓民 高吉国 +1 位作者 周春奎 赵腾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8期1257-1260,共4页
目的探讨PDTC联合依达拉奉干预是否可以通过抑制MCP-1所介导的炎症反应来减轻慢性缺血所致大鼠的认知功能损害。方法选用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药物干预1、2、3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2VO)制备慢性前脑缺... 目的探讨PDTC联合依达拉奉干预是否可以通过抑制MCP-1所介导的炎症反应来减轻慢性缺血所致大鼠的认知功能损害。方法选用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药物干预1、2、3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2VO)制备慢性前脑缺血致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术后分别用PDTC、依达拉奉以及PDTC联合依达拉奉对药物干预组大鼠进行干预。采用Morris水迷宫对各组大鼠的认知功能进行检测。术后60天应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内MCP-1的表达。结果造模后60天模型组、药物干预1、2、3组大鼠水迷宫的逃避潜伏期时间与假手术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药物干预1组及3组分别与模型组相比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经ELISA检测,假手术组、模型组、药物干预1组、药物干预2组、药物干预3组大鼠脑内MCP-1浓度分别为(1.58±0.21)ng/mL、(8.15±1.92)ng/mL、(5.12±1.13)ng/mL、(7.02±1.83)ng/mL、(2.96±0.56)ng/mL。药物干预1组、3组分别与模型组相比,t分别为2.256、4.127,差异有显著性(P<0.05);药物干预3组分别与药物干预1组及药物干预2组相比,t分别为1.974、3.562,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PDTC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对MCP-1的表达产生抑制,从而间接抑制MCP-1所介导的炎症反应,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吡咯烷硫代氨基甲酸 依达拉奉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下载PDF
PDTC对癫痫大鼠脑组织IL-6及TGF-β1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刘国军 黄建敏 +2 位作者 李雪斌 蒙兰青 黄瑞雅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观察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的干预对慢性癫痫大鼠脑组织中白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4只、戊四氮(PTZ)模型组24只、PDTC干预组24只,PTZ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稀释的PTZ ... 目的观察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的干预对慢性癫痫大鼠脑组织中白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4只、戊四氮(PTZ)模型组24只、PDTC干预组24只,PTZ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稀释的PTZ 35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PDTC干预组腹腔注射PTZ(35mg/kg)和PDTC(100mg/kg)。分别于14d、21d、28d、35d采血,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IL-6、TGF-β1水平动态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TZ模型组IL-6含量14d、21d、28d、35d明显升高,TGF-β1含量相应时段均明显升高(P<0.01);与PTZ模型组相比,在各个时间段,PDTC干预组IL-6显著降低,而TGF-β1显著升高(P<0.01)。结论 NF-κB活化及细胞因子IL-6、TGF-β1的过度表达是参与慢性癫痫发病的重要机制;PDTC通过抑制NF-κB活化过程进而影响IL-6、TGF-β1的表达,以达到减轻慢性癫痫大鼠脑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吡咯烷硫代氨基甲酸 白介素-6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大鼠缺血性心肌损伤后早期抑制核因子κB对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潘波 古平 +3 位作者 童莉 牟海刚 戴静澜 杨成明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1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缺血性心肌损伤后早期抑制核因子κB(NF-κB)对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ISO)建立大鼠缺血性心肌损伤模型,造模后24 h存活的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治疗组,并设立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腹腔... 目的研究大鼠缺血性心肌损伤后早期抑制核因子κB(NF-κB)对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ISO)建立大鼠缺血性心肌损伤模型,造模后24 h存活的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治疗组,并设立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腹腔注射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100 mg/kg体重,1次/d,连续26 d。检查心肌病理形态学、心肌NF-κB激活情况、心肌毛细血管密度、心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表达情况及血清MCP-1水平,并在实验第14、28 d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心脏结构及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与治疗组心肌坏死面积无明显差异;PDTC抑制缺血性心肌损伤后心肌NF-κB的激活,下调心肌MCP-1 mRNA的表达及血清MCP-1水平,并导致肉芽组织替代受损心肌组织延迟,心肌坏死边缘区毛细血管密度减低。实验第28 d,治疗组心功能降低较实验组更为明显。结论大鼠缺血性心肌损伤后早期抑制NF-κB,可能对心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的激活,进而下调MCP-1的表达、影响心肌修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烷硫代氨基甲酸 核因子ΚB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缺血性损伤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下载PDF
1-溴丙烷致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炎性机制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单姗 王增金 赵秀兰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2-219,共8页
目的采用1-溴丙烷(1-bromopropane,1-BP)诱导大鼠认知功能障碍,探讨神经炎性反应在1-BP致中枢神经毒性中的作用。方法60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1-BP组、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yrrolidine dit... 目的采用1-溴丙烷(1-bromopropane,1-BP)诱导大鼠认知功能障碍,探讨神经炎性反应在1-BP致中枢神经毒性中的作用。方法60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1-BP组、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组(PDTC组)和PDTC+1-BP组,每组15只。1-BP组和1-BP+PDTC组大鼠灌胃800 mg/kg的1-BP,Control组和PDTC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玉米油,1次/d,连续灌胃12 d;PDTC组和PDTC+1-BP组在灌胃30 min后腹腔注射100 mg/kg的PDTC,Control组和1-BP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干预12 d。实验第7~12天每组随机取10只大鼠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神经行为学指标,定位航行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空间探索实验评价大鼠对空间位置的记忆能力。行为学实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10只大鼠处死,分离大脑前额叶皮质,采用Western blot检测NF-κB的激活情况,qRT-PCR检测TNF-α及IL-1βmRNA水平;每组剩余5只大鼠经体内灌注固定后,取大脑制作冷冻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胶质细胞激活及神经元损伤情况。采用SPSS 20.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游泳总距离和逃避潜伏期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穿越平台次数及其他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Turkey’s检验。结果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各组大鼠游泳总距离的组别和训练时间交互作用显著(F=3.762,P<0.05)。简单效应分析显示,1-BP组大鼠第1~4天的游泳总距离均长于Control组(均P<0.05),而PDTC+1-BP组大鼠第1~4天的游泳总距离均短于1-BP组(均P<0.05)。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的组别和训练时间交互作用显著(F=6.541,P<0.01)。简单效应分析显示,与正常Control组相比,1-BP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在第1~4天均长于Control组(均P<0.05),而PDTC+1-BP组的逃避潜伏期在第1~4天均短于1-BP组(均P<0.05)。空间探索实验结果显示,四组大鼠的穿越平台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333,P<0.01)。1-BP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1.08±0.29)次]低于Control组[(3.35±0.05)次](P<0.01)。PDTC+1-BP组大鼠的穿越平台次数[(1.95±0.26)次]则高于1-BP组(P<0.01)。四组大鼠脑组织NF-κB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表达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865,23.877,均P<0.01)。1-BP组大鼠细胞质与细胞核中NF-κB表达水平均高于Control组[细胞质:(177.3±32.1)%,(100.0±8.4)%,P<0.01;细胞核:(173.2±27.1)%,(100.0±8.4)%,P<0.01]。而1-BP+PDTC组细胞质与细胞核中的NF-κB表达水平则均低于1-BP组[细胞质:(148.7±22.0)%,(177.3±32.1)%,P<0.01;细胞核:(149.7±18.8)%,(173.2±27.1)%,P<0.01]。qRT-PCR结果显示,四组大鼠前额叶皮质TNF-α及IL-1β的mRNA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464,17.382,均P<0.01)。1-BP组大鼠TNF-α及IL-1βmRNA水平均高于Control组(均P<0.05),PDTC+1-BP组TNF-α及IL-1βmRNA水平均低于1-BP组(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1-BP组大鼠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增加[小胶质细胞:(158.30±9.68)个,(110.20±16.30)个,P<0.05;星形胶质细胞:(122.76±4.35),(80.24±6.96),P<0.05],形态上也表现为激活状态,神经元尼氏体着色浅、数量减少;PDTC+1-BP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均低于1-BP组[小胶质细胞:(131.70±14.67)个,(158.30±9.68)个,P<0.05;星形胶质细胞:(101.54±4.55)个,(122.76±4.35)个,P<0.05],神经元尼氏体着色明显加深。结论NF-κB信号通路可能是介导1-BP中枢神经毒性的关键机制,PDTC干预明显减轻1-BP染毒大鼠神经炎性反应及改善行为学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溴丙烷 吡咯烷硫代氨基甲酸 NF-ΚB 认知功能 神经炎症 大鼠
原文传递
PDTC通过抑制NF-κB及下游通路减轻大鼠急性RIHD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丽娜 武亚晶 +4 位作者 高光斌 郭银 田彦明 王升 王军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目的探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能否通过抑制NF-κB及下游通路减轻大鼠急性RIHD。 方法将21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和PDTC+照射组3组各7只。单纯照射组及PDTC+照射组大鼠接受心前区局部6 MV X线20... 目的探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能否通过抑制NF-κB及下游通路减轻大鼠急性RIHD。 方法将21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和PDTC+照射组3组各7只。单纯照射组及PDTC+照射组大鼠接受心前区局部6 MV X线20 Gy单次照射。PDTC+照射组在照射前30 min腹腔注射PDTC,120 mg/kg,1次/d,第1—14天。照射后第14天取心脏组织观察病理学变化,通过Masson染色计算心肌CVF,蛋白印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qPCR分别检测3组大鼠心肌组织的NF-κB家族成员p50、p65、HIF-1α、CTGF、COL-1蛋白及mRNA表达量变化。采用t检验差异。 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PDTC+照射组与单纯照射组比较,大鼠心肌细胞水肿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得到改善,成纤维细胞减少。Masson染色结果显示PDTC干预可减轻照射后大鼠心肌细胞间质胶原沉积,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PDTC+照射组大鼠的CVF为(9.99±0.32)%,与单纯照射组的(22.05±0.21)%下降(P〈0.05)。蛋白印迹和qPCR结果显示PDTC+照射组大鼠心肌组织p50、p65、HIF-1α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较单纯照射组均明显下降(P均〈0.05);CTGF蛋白表达水平及mRNA水平较单纯照射组有下降趋势(P均〉0.05);COL-1蛋白表水平达较单纯照射组下降(P〈0.05);mRNA水平较单纯照射组有下降趋势(P〉0.05)。结论PDTC可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及其下游HIF-1α的转录减轻大鼠急性RIH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 核因子-κB 吡咯烷硫代氨基甲酸 低氧诱导因子1Α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