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肪酸心肌显像剂14(R,S)-氟-18-6-硫十七烷酸的制备和生物分布
1
作者 吴春英 林祥通 +3 位作者 陆春雄 张政伟 薛方平 刘平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 制备脂肪酸心肌显像剂 14 (R ,S) 氟 18 6 硫十七烷酸 ( 18F FTHA) ,并在小鼠体内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以 8 溴 1 辛醇为原料 ,经醇氧化、丙基溴化镁格反应、水解、巯基取代、烷基化、酯化、酯水解等反应 ,合成标记前体FTHA OT... 目的 制备脂肪酸心肌显像剂 14 (R ,S) 氟 18 6 硫十七烷酸 ( 18F FTHA) ,并在小鼠体内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以 8 溴 1 辛醇为原料 ,经醇氧化、丙基溴化镁格反应、水解、巯基取代、烷基化、酯化、酯水解等反应 ,合成标记前体FTHA OTs( 5 )。以氟化聚铵 (kryptofix/K + 18F)为亲核试剂 ,在乙腈溶液中与FTHA Cts( 5 )进行氟代亲核反应 ,经水解生成18F FTHA ,采用薄层层析 (TLC)和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检测放射化学纯度(RCP)。结果 RCP大于 92 % ,稳定性好。小鼠心肌摄取高 [( 2 8.70± 3.5 2 ) %ID/g ,10min],滞留时间长[( 18.6 3± 2 .98) %ID/ g ,12 0min],注药后 10和 12 0min的心 /血比值分别为 9.4 5和 17.2 5。结论 制备的18F FTHA放化纯高 ,稳定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心肌显像剂 14(R S)--18-6-十七 制备 生物分布 小鼠
下载PDF
青霉烷酸对甲氧基苄酯-1α-亚砜的合成方法改进
2
作者 宋丹青 高丽梅 张致平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7-48,共2页
以 6 APA为起始原料 ,经溴化得 6 ,6 二溴青霉烷酸 ,用 11%~ 13 %的过氧乙酸氧化 ,所得的氧化产物 3以固体形式直接从溶液中析出 ,3以对甲氧基溴苄进行羧基保护 ,经还原合成了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他唑巴坦的关键中间体青霉烷酸对甲氧... 以 6 APA为起始原料 ,经溴化得 6 ,6 二溴青霉烷酸 ,用 11%~ 13 %的过氧乙酸氧化 ,所得的氧化产物 3以固体形式直接从溶液中析出 ,3以对甲氧基溴苄进行羧基保护 ,经还原合成了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他唑巴坦的关键中间体青霉烷酸对甲氧基苄酯 1α 亚砜 1。本方法操作简便 ,价格低廉 ,实施安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对甲氧基苄酯-1α-亚砜 他唑巴坦 过氧化 氧化
下载PDF
3-(1-甲基-5-甲硫基-1-H-四氮唑)-氨基头孢烷酸二苯基亚甲酯的合成研究
3
作者 王珏 王浩蔚 宋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08-611,共4页
以氨基头孢烷酸为原料合成3-(1-甲基-5-甲硫基-1-H-四氮唑)-氨基头孢烷酸二苯基亚甲酯的研究,目的是通过优化反应条件,简化操作,提高产率,降低合成成本。通过对溶剂、催化剂用量、投料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液浓度等条件的优化,以两步80%... 以氨基头孢烷酸为原料合成3-(1-甲基-5-甲硫基-1-H-四氮唑)-氨基头孢烷酸二苯基亚甲酯的研究,目的是通过优化反应条件,简化操作,提高产率,降低合成成本。通过对溶剂、催化剂用量、投料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液浓度等条件的优化,以两步80%左右合成收率制备3-(1-甲基-5-甲硫基-1-H-四氮唑)-氨基头孢烷酸二苯基亚甲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 氨基头孢 3-(1-甲基-5-甲硫基-1-H-四氮唑)-氨基头孢二苯基亚甲酯 合成
下载PDF
7-氨基-3-(1-吡啶甲基)头孢霉烷酸的制备 被引量:6
4
作者 于沛 黄必勇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32-334,共3页
分别以7-ACA和GCLE为原料合成了头孢他啶关键中间体7-氨基-3-(1-吡啶甲基)头孢霉烷酸,讨论了两者的生产技术和成本。
关键词 7-氨基-3-(1-吡啶甲基)头孢霉 头孢他啶 7-ACA GCLE 中间体 合成
下载PDF
7-氨基-3-(丙-1-烯基)-4-头孢烷酸的合成 被引量:5
5
作者 初秀海 《上海医药》 CAS 2005年第2期84-85,共2页
目的:研究头孢丙烯中间体7-氨基-3-(丙-1-烯基)-4-头孢烷酸的合成工艺。方法:以GCLE为起始原料,经Wittig反应、脱4、7位保护基制得产品。控制反应原料的纯度、反应温度。结果:总收率达到60%。结论: 该合成工艺原料易得,反应条件较温和,... 目的:研究头孢丙烯中间体7-氨基-3-(丙-1-烯基)-4-头孢烷酸的合成工艺。方法:以GCLE为起始原料,经Wittig反应、脱4、7位保护基制得产品。控制反应原料的纯度、反应温度。结果:总收率达到60%。结论: 该合成工艺原料易得,反应条件较温和,有一定的工业生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氨基-3-(丙-1-烯基)-4-头孢 GCLE WITTIG反应 头孢丙烯
下载PDF
过氧化氢在生成戊二酰-7-氨基头孢烷酸过程中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辛朝辉 张彩娟 +4 位作者 朱科 王俊英 谭清钟 薛翰 王娜 《河北化工》 2007年第8期15-15,20,共2页
头孢菌素C(CPC)在D-氨基酸氧化酶为催化剂的情况下,与O2反应生成α-ketoadipyl-7-ACA,再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戊二酰基-7-氨基头孢烷酸(Gl-7-ACA)。在此反应中生成的α-ketoadipyl-7-ACA是造成目标产物收率低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加入适... 头孢菌素C(CPC)在D-氨基酸氧化酶为催化剂的情况下,与O2反应生成α-ketoadipyl-7-ACA,再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戊二酰基-7-氨基头孢烷酸(Gl-7-ACA)。在此反应中生成的α-ketoadipyl-7-ACA是造成目标产物收率低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加入适量的双氧水可以使剩余的α-ketoadipyl-7-ACA转化为Gl-7-ACA,从而使裂解的收率提高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氨基氧化酶(DAO) 过每化氢 戊二酰基-7-氨基头孢(G1-7-ACA)
下载PDF
1 ,1-二氘代-3 ,6,9,12- 四氧代-1-二十四烷醇的合成(英文)
7
作者 曾润生 邹建平 +1 位作者 陆忠娥 陈克潜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80-182,共3页
二缩三乙二醇在金属钠存在下与溴代十二烷反应生成 3,6 ,9 三氧代 二十烷醇 ,收率86 % ;该醇与氯乙酸甲酯反应生成 3,6 ,9,12 四氧代二十四烷酸甲酯 ,收率 6 0 % ;3,6 ,9,12 四氧代二十四烷酸甲酯与氘代铝锂氢在乙醚中反应生成 1,1 ... 二缩三乙二醇在金属钠存在下与溴代十二烷反应生成 3,6 ,9 三氧代 二十烷醇 ,收率86 % ;该醇与氯乙酸甲酯反应生成 3,6 ,9,12 四氧代二十四烷酸甲酯 ,收率 6 0 % ;3,6 ,9,12 四氧代二十四烷酸甲酯与氘代铝锂氢在乙醚中反应生成 1,1 二氘代 3,6 ,9,12 四氧代 1 二十四烷醇 ,收率 9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6 9 12-四氧化二十四甲酯 1 1-二氘代-3 6 9 12-四氧化-1-二十四 氘代铝锂氢 合成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酸铜电镀液中硫代丙烷磺酸钠
8
作者 孙文慧 秦宇媚 +1 位作者 罗富智 蒋军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3年第9期58-62,共5页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了酸铜电镀液中硫代丙烷磺酸钠光亮剂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以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SPS)和3-巯基-1-丙烷磺酸钠(MPS)为标准样品,以配置喷射流电喷雾离子源三重四级杆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为测试仪器,采用...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了酸铜电镀液中硫代丙烷磺酸钠光亮剂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以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SPS)和3-巯基-1-丙烷磺酸钠(MPS)为标准样品,以配置喷射流电喷雾离子源三重四级杆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为测试仪器,采用C_(18)反相色谱柱,乙酸铵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采用硫酸水溶液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SPS和MPS混合标准溶液,以标准样品的母离子和子离子作为定性定量离子,分别建立SPS和MPS的标准工作曲线,两者的质量浓度在0.05~2 mg/L范围内,标准工作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9,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6.8%~106.7%,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n=6),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和3-巯基-1-丙烷磺酸钠的检出限分别为0.0030、0.0036 mg/L,定量限分别为0.0100、0.0120 mg/L。该方法可应用于电镀工厂对电镀液中微量硫代丙烷磺酸钠光亮剂的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电镀液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聚二硫二丙 3-巯基-1-
下载PDF
1-羟基-1,2-苯碘酰-3(1H)-酮-1-氧化物(IBX)的合成及在他唑巴坦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徐卫良 李云政 +1 位作者 张青山 朱鹤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4-306,共3页
首先以邻氨基苯甲酸为原料,与NaNO2和KI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制得邻碘苯甲酸,收率92%。再以水为溶剂,70~73℃下用2KHSO5-KHSO4-K2SO4氧化得1 羟基 1,2 苯碘酰 3(1H) 酮 1 氧化物(IBX),收率81%,总收率74 5%。然后用IBX为氧化剂室温氧化6 溴... 首先以邻氨基苯甲酸为原料,与NaNO2和KI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制得邻碘苯甲酸,收率92%。再以水为溶剂,70~73℃下用2KHSO5-KHSO4-K2SO4氧化得1 羟基 1,2 苯碘酰 3(1H) 酮 1 氧化物(IBX),收率81%,总收率74 5%。然后用IBX为氧化剂室温氧化6 溴青霉烷酸二苯甲酯得6 溴青霉烷酸二苯甲酯亚砜,最后6 溴青霉烷酸二苯甲酯亚砜经超声波锌粉脱溴制得青霉烷酸二苯甲酯亚砜。在青霉烷酸二苯甲酯亚砜的合成中,每步反应产物不经分离,总收率82%。尤其在氧化反应中,用IBX代替了高质量分数的过氧乙酸,使反应在室温下进行,易于控制。反应过程绿色化,提高了原子经济性。产品用1HNMR、IR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羟基-1 2-苯碘酰-3(1H)--1-氧化物 青霉二苯甲酯亚砜 他唑巴坦
下载PDF
基于2-苯基-1H-1,3,7,8-四-氮杂环戊二烯并[l]菲的Pb(Ⅱ)、Co(Ⅱ)配合物的晶体结构与发光(英文)
10
作者 李秀颖 胡波 +3 位作者 车广波 闫永胜 关庆丰 李春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818-2824,共7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2种配合物[Pb2(ptcp)2(DDA)](NO3)2·2H2O(1)和[Co(ptcp)2(DDA)(H2O)]·0.5H2DDA·H2O(2)(ptcp=2-苯基-1H-1,3,7,8-四-氮杂环戊二烯并[l]菲,H2DDA=1,12-十二烷二酸),并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 采用水热法合成2种配合物[Pb2(ptcp)2(DDA)](NO3)2·2H2O(1)和[Co(ptcp)2(DDA)(H2O)]·0.5H2DDA·H2O(2)(ptcp=2-苯基-1H-1,3,7,8-四-氮杂环戊二烯并[l]菲,H2DDA=1,12-十二烷二酸),并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理论计算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配合物1和2分别呈现双核和单核结构,通过π-π和氢键作用形成二维和三维结构。此外,配合物1具有较好的发光性质。利用Gaussian09W程序,采用B3LYP/LANL2DZ方法对配合物1进行自然键轨道(NBO)分析。结果表明配位原子与Pb(Ⅱ)离子之间存在明显的共价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基-1H-1 3 7 8--氮杂环戊二烯并[l]菲 1 12-十二 发光
下载PDF
药物中间体头孢烷酸盐酸盐的制备
11
作者 赵芳 宫平 +1 位作者 李秀艳 魏立国 《黑龙江医药》 CAS 2004年第4期279-280,共2页
目的:合成四代头孢盐酸头孢吡肟中间体7-氨基-3-[1-(1-甲基吡咯烷)甲基]-头孢烷酸盐酸盐(A).方法:以7-ACA为起始原料,经硅烷化保护、碘代、取代、脱保护、成盐,反应制备得到(A).运用IR、1H-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合成化合物A的总收率为4... 目的:合成四代头孢盐酸头孢吡肟中间体7-氨基-3-[1-(1-甲基吡咯烷)甲基]-头孢烷酸盐酸盐(A).方法:以7-ACA为起始原料,经硅烷化保护、碘代、取代、脱保护、成盐,反应制备得到(A).运用IR、1H-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合成化合物A的总收率为43.3%(以7-ACA计).结论:本合成工艺条件温和,反应总收率较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中间体 头孢 制备 化学合成 7-氨基-3-[1-(1-甲基吡咯)甲基]-头孢盐(A)
下载PDF
3-O-C_(12)-HSL通过PPARγ介导Mo-DCs表面CD1d的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云燕 龙宝军 +3 位作者 李有强 崔颖秋 毛喆 张栋杰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3389-3392,共4页
目的研究N-3-氧化十二烷酰-L-同型丝氨酸内酯(3-O-C_(12)-HSL)是否促进人单核细胞衍生树突状细胞(Mo-DCs)表达CD1d,该作用是否通过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介导。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80 m L,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单个核细胞,免... 目的研究N-3-氧化十二烷酰-L-同型丝氨酸内酯(3-O-C_(12)-HSL)是否促进人单核细胞衍生树突状细胞(Mo-DCs)表达CD1d,该作用是否通过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介导。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80 m L,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单个核细胞,免疫磁珠法分选CD14+单核细胞,重组人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诱导5 d,使其分化为Mo-DCs。将Mo-DCs细胞分为4组,阳性对照组加入终浓度为0.1μg/m L的脂多糖(LPS);阴性对照组加入相应体积的含0.1%DMSO的PBS;3-O-C_(12)-HSL实验组分3个浓度水平,在加入LPS的基础上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20和40μmol/L的3-O-C_(12)-HSL;GW9662实验组为GW9662预处理1 h后分别加入LPS和浓度为10、20、40μmol/L的3-O-C_(12)-HSL。流式细胞术检测Mo-DCs表面CD1d的表达量;使用PPARγ的抑制剂GW9662处理Mo-DCs后,再经LPS和(或)3-O-C_(12)-HSL刺激,流式细胞术检测Mo-DCs表面CD1d的表达量。结果 Mo-DCs经3-O-C_(12)-HSL刺激后,表面分子CD1d表达水平增加,与阴性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DCs经GW9662处理1 h后,再加入3-O-C_(12)-HSL,Mo-DCs表面CD1d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3-O-C_(12)-HSL通过PPARγ促进Mo-DCs表面CD1d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3-氧化十二-L-同型丝氨内酯 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细胞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 CD1D
下载PDF
9,10-环甲基十七烷酸干预下灵芝深层发酵合成三萜酸的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婧 王思贤 +3 位作者 薛菲菲 王晓玲 张家顺 刘高强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5-83,共9页
利用Sigmoid模型对比研究了添加9,10-环甲基十七烷酸(9,10-CMA)前后灵芝深层发酵产三萜酸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显示,灵芝对照组中三萜酸在4–9d大量合成,并于第9天达到最大值(268.62mg/L);添加9,10-CMA组中三萜酸的合成量于第8天时达到... 利用Sigmoid模型对比研究了添加9,10-环甲基十七烷酸(9,10-CMA)前后灵芝深层发酵产三萜酸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显示,灵芝对照组中三萜酸在4–9d大量合成,并于第9天达到最大值(268.62mg/L);添加9,10-CMA组中三萜酸的合成量于第8天时达到最大值(343.52mg/L)。添加9,10-CMA后,灵芝菌丝体细胞对底物葡萄糖的利用速度加快,细胞比生长速率在3.2天达到最大值(Μmax),为0.94d^-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88d^-1(在第3.4天获得);葡萄糖比消耗速率在第1.7天达到最大值(QS, max),为8.34d^-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d^-1(在第2.1天获得)。胞内三萜酸比合成速率显著提高,在第6.2天达到最大值(QITA,max)13.76d^-1,是对照组9.66d^-1的1.42倍。两组中灵芝三萜酸的合成与细胞生长均呈现部分偶联关系,添加9,10-CMA后,没有改变细胞生长和三萜酸合成在发酵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三萜 深层发酵 9 10-环甲基十七 动力学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患者体质量指数的^(68)Ga-DOTA-NOCPET/CT最佳采集条件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磊 周蕾蕾 +4 位作者 孟庆乐 杨瑞 钱鑫宇 赵震宇 王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07-171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的^(68)Ga-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1-柰丙氨酸-奥曲肽(DOTA-NOC)PET/CT最佳采集条件。方法收集89例接受^(68)Ga-DOTA-NOC PET/CT全身扫描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分为偏... 目的探讨基于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的^(68)Ga-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1-柰丙氨酸-奥曲肽(DOTA-NOC)PET/CT最佳采集条件。方法收集89例接受^(68)Ga-DOTA-NOC PET/CT全身扫描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分为偏瘦组(n=13)、正常组(n=40)、超重组(n=31)和肥胖组(n=5)。以真符合计数率、随机符合计数率、等效噪声比(NECR)、随机分数和变异系数(CV)评估PET图像质量,分析其与BMI的关系,并比较4组间差异。结果 89例患者平均BMI为(22.99±3.77)kg/m^2,^(68)Ga-DOTA-NOC注射剂量为(1.04±0.27)MBq/kg体质量。真符合计数率、随机符合计数率和NECR均与显像剂注射剂量呈线性正相关(r=0.71、0.71、0.72,P均<0.01)。NECR在显像剂注射剂量约为1.65MBq/kg体质量时获得最大值。4组真符合计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6,P<0.01),且BMI正常组患者真符合计数率与偏瘦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比值分别为0.82、1.12和1.28。CV值随显像剂注射剂量的增加而下降(r=0.78,P<0.0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48,P<0.01)。4组间随机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3,P=0.27)。结论基于患者BMI,^(68)Ga-DOTA-NOC PET/CT推荐方案如下:偏瘦患者显像剂注射剂量参考范围为1.05~1.15MBq/kg体质量,最大不超过1.30MBq/kg体质量;超重患者和肥胖患者的每床位采集时间分别延长1.2~1.3倍和1.3~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8 Ga-1 4 7 10-四氮杂环十二-1 4 7 10-四乙-1-柰丙氨-奥曲肽 人体质量指数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图像质量
下载PDF
2-氰基-3,12-二氧齐墩果烷-1,9(11)-二烯-28-酸及其类似物的结构修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芳 曾光尧 +1 位作者 郭虹 周应军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4-179,共6页
目的综述2-氰基-3,12-二氧齐墩果烷-1,9(11)-二烯-28-酸(CDDO)的合成及其衍生物的A、C环,C-2和C-17位等位置的结构修饰及构效关系。方法以近年来该领域的国内外文献为基础,对2-氰基-3,12-二氧齐墩果烷-1,9(11)-二烯-28-酸及其衍生物的... 目的综述2-氰基-3,12-二氧齐墩果烷-1,9(11)-二烯-28-酸(CDDO)的合成及其衍生物的A、C环,C-2和C-17位等位置的结构修饰及构效关系。方法以近年来该领域的国内外文献为基础,对2-氰基-3,12-二氧齐墩果烷-1,9(11)-二烯-28-酸及其衍生物的构效关系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与结论 2-氰基-3,12-二氧齐墩果烷-1,9(11)-二烯-28-酸及其类似物构效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2-氰基-3,12-二氧齐墩果烷-1,9(11)-二烯-28-酸及其类似物,并设计合成出活性和选择性更高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氰基-3 12-二氧齐墩果-1 9(11)-二烯-28-(CDDO) 衍生物 结构修饰 构效关系
原文传递
去甲基斑蝥素促进2-氰基-3,12-二氧代齐墩果烷-1,9(11)-二烯-28-酸甲酯介导的抗骨肉瘤作用
16
作者 张翼 时程程 +2 位作者 张华鹏 王海涛 殷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5-1117,共3页
目的观察去甲基斑蝥素(NCTD)促进2-氰基-3,12-二氧代齐墩果烷-1,9(11)-二烯.28-酸甲酯(CDDO-Me)介导的抗骨肉瘤作用,探讨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NCTD单药、CDDO-Me单药或者两药联合处理U-20S和Saos-2骨肉瘤细胞株,通过细胞... 目的观察去甲基斑蝥素(NCTD)促进2-氰基-3,12-二氧代齐墩果烷-1,9(11)-二烯.28-酸甲酯(CDDO-Me)介导的抗骨肉瘤作用,探讨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NCTD单药、CDDO-Me单药或者两药联合处理U-20S和Saos-2骨肉瘤细胞株,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细胞活性检测、锥虫蓝染色计数检测细胞死亡率,检测NCTD和CDDO-Me的联合抗骨肉瘤效应;通过Westernblot实验,研究两药联合抗骨肉瘤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CCK-8结果显示,在U-20S细胞株中,CDDO-Me的半数抑制剂量(IC50)值为1.1μmol/L,与3、10和30μmol/L的NCTD联合处理后,Ic50值分别为0.70、0.30和0.03txmol/L,分别降低了37%、81%和99%;在Saos-2细胞株中观察到NCTD对CDDO-Me介导的细胞抑制作用也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10μmol/L的NCTD单药、0.5μmol/L的CDDO-Me单药以及两者联合处理U一20S和Saos-2细胞24h,锥虫蓝染色计数检测显示在U-20S细胞株中,NCTD和CDDO-Me单药分别诱导25%和36%的细胞死亡,而两者联合则能够诱导79%左右的细胞死亡,比单药均具有极为显著的增强作用(P=0.000);在Saos-2细胞株中,NCTD和CDDO-Me单药分别诱导19%和43%的细胞死亡,而两者联合则能够诱导82%左右的细胞发生死亡,也比单药具有极为显著的增强作用(P=0.000)。Westernblot结果显示在U-20S和Saos-2细胞株中,NCTD或CDDO-Me联合应用能够激发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高度活化,导致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绝大部分裂解,促进了凋亡信号的活化。结论NCTD通过上调凋亡信号能够促进CDDO-Me对骨肉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促进CDDO-Me介导的抗骨肉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2-氰基-3 12-二氧代齐墩果-1 9(11)-二烯-28-甲酯 去甲基斑蝥素 脱噬作用
原文传递
6α-溴青霉烷酸-1-氧化物对硝基苄酯的制备
17
作者 张楷男 李云政 +1 位作者 张青山 张威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06年第12期12-14,24,共4页
6α氨基青霉烷酸经重氮化、溴化转变为6α溴代青霉烷酸,在双氧水与苯酚存在的情况下被氧化为6α溴青霉烷酸1氧化物,再使用对硝基溴化苄保护6α溴青霉烷酸1氧化物中的3位羧基,生成6α溴青霉烷酸1氧化物对硝基苄酯。该方法操作简便,条件温... 6α氨基青霉烷酸经重氮化、溴化转变为6α溴代青霉烷酸,在双氧水与苯酚存在的情况下被氧化为6α溴青霉烷酸1氧化物,再使用对硝基溴化苄保护6α溴青霉烷酸1氧化物中的3位羧基,生成6α溴青霉烷酸1氧化物对硝基苄酯。该方法操作简便,条件温和,总收率达58.6%。探讨了氧化及保护的反应条件。其中第3步反应收率比文献提高了2%,并且首次使用超声波促进反应,使反应时间缩短了16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青霉-1-氧化物对硝基苄酯 对硝基溴化苄 他唑巴坦
原文传递
自噬调节剂对莱菔硫烷诱导Caco-2细胞自噬效应及UGT1A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敏 陈朔 +4 位作者 卿莹 吴栋 林颖敏 陈建 李延青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14-618,共5页
目的观察以人结肠腺癌细胞Caco-2为模型,探讨3-甲基腺嘌呤(3-MA)及雷帕霉素(Rapa)对莱菔硫烷(SFN)诱导细胞自噬及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UGT1A1,采用免疫... 目的观察以人结肠腺癌细胞Caco-2为模型,探讨3-甲基腺嘌呤(3-MA)及雷帕霉素(Rapa)对莱菔硫烷(SFN)诱导细胞自噬及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UGT1A1,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LC3的胞内分布及核因子E2P45相关因子2(Nrf2)的核内转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UGT1A1、人孕烷X受体(hPXR)的mRNA表达。结果SFN对LC3-Ⅱ蛋白的诱导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3-MA及Rapa可分别减弱或增强LC3-Ⅱ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Rapa、SFN及SFN+Rapa可诱导UGTlAlmRNA的表达增强(分别为对照组的2.4倍、4.12倍、2.41倍,均P〈0.01),且诱导UGT1A1蛋白的表达增强;对照组未见明显的Nrf2核内荧光标记,而含有SFN的处理组中可见强烈的Nrf2核内荧光标记,且SFN+Rapa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Rapa及SFN+Rapa的hPXRmRNA表达增强(分别为对照组的1.82倍、1.4倍,均P〈0.01)。结论3-MA和Rapa可分别减弱或增强SFN对Caco-2细胞自噬效应的诱导;Rapa可进一步增强SFN对UGTlAl的诱导;Rapa联合SFN可能通过同时激活Nrf2和hPXR增强了对UGTlAl的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菔硫 3-甲基腺嘌呤 雷帕霉素 细胞自噬 葡萄糖醛转移酶1A1
原文传递
心肌脂肪酸代谢显像剂18F-FTHA的自动化合成与生物学分布研究
19
作者 何玉林 张晓军 +3 位作者 李剑波 张国建 张锦明 王雪梅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8年第6期524-529,共6页
目的实现心肌脂肪酸代谢显像剂14(R,S)-[18F]-氟-6-硫杂十七烷酸(18F-FTHA)的全自动化合成,并评价其在正常昆明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特征。方法采用自动化合成模块以苄基-14-(R,S)-对甲苯磺酰基-6-硫代十七烷酸脂为前体合成18F-FTHA。... 目的实现心肌脂肪酸代谢显像剂14(R,S)-[18F]-氟-6-硫杂十七烷酸(18F-FTHA)的全自动化合成,并评价其在正常昆明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特征。方法采用自动化合成模块以苄基-14-(R,S)-对甲苯磺酰基-6-硫代十七烷酸脂为前体合成18F-FTHA。并对其物理(性状、放射性活度、比活度、半衰期和放射性核纯度)、化学(化学纯度、放射化学纯度和室温稳定性)和生物学(毒性、无菌和细菌内毒素)性能进行鉴定。昆明小鼠2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5只),经小鼠尾部静脉分别注射18F-FTHA显像剂7.4MBq(体积<0.2mL),注射后15、30、60、90min时各处死1组,分别取心脏、肝脏、脾、肺、肾脏、肌肉和骨等主要器官和血液,称重并测定放射性计数,计算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组间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合成时间约50min,合成产率为(10.0±1.7)%。18F-FTHA注射液为含10%乙醇的无菌、无内毒素、无色澄清透明溶液,pH值为6~7,比活度为65GBq/mmol,放射性核纯度≥99%,放化纯度>98%。正常昆明小鼠体内生物学分布实验结果显示,18F-FTHA在血液中清除快,心肌摄取高,非靶器官摄取较低。在注射显像剂后60min时,心肌、肺和肝脏的放射性摄取分别为(19.04±4.87)%ID/g、(3.05±0.52)%ID/g和(5.99±2.96)%ID/g,心肌与肺的摄取比值为6/1(t=0.27,P=0.01),心肌与肝脏的摄取比值为3/1(t=0.75,P=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肝脏摄取呈先高后低的趋势,在15min和30min时肝脏摄取略高于心肌摄取。结论实现了18F-FTHA的自动化合成,其放化纯度高,稳定性好。物理、化学和生物学鉴定结果证实其安全可靠,小鼠体内生物学分布实验证实其心肌摄取高于非靶器官,可用于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代谢 脂肪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14(R S)-[18F]--6-硫杂十七 生物学分布
原文传递
榆树根皮的化学成分(Ⅱ)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东 崔征 +1 位作者 董焱 付明耀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64-767,801,共5页
目的研究榆树(Ulmus pumilaL.)根皮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凝胶柱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即1十七烷酸甘油单酯(1 heptadecanoyl glycerol,1)、花生... 目的研究榆树(Ulmus pumilaL.)根皮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凝胶柱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即1十七烷酸甘油单酯(1 heptadecanoyl glycerol,1)、花生酸(eicosanoic acid,2)、1十六烷酸甘油单酯(1 hexadecanoyl glycerol,3)e、pifriedelanol(4)、无羁萜(friedelin,5)c、amaldulenic acid(6)、arjunolic acid(7)、异莨菪亭(isoscopoletin,8)。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自然界分离得到,化合物2、3、6、7、8为属内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4、5为种内首次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科 榆树 根皮 化学成分 1-十七烷酸甘油单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