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7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烯烃一锅法合成1-氯-2-碘化合物的新方法研究
1
作者 许响生 祝欢欢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0-494,共5页
发展了一种一锅法制备1-氯-2-碘化合物的方法。以叔丁基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碘单质、1-羟基苯并三氮唑和烯烃反应,生成α-碘代-N-烷氧基苯并三氮唑中间体,中间体不经分离,与乙酰氯反应,一锅法合成了1-氯-2-碘化合物。较优反应条件为:以二... 发展了一种一锅法制备1-氯-2-碘化合物的方法。以叔丁基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碘单质、1-羟基苯并三氮唑和烯烃反应,生成α-碘代-N-烷氧基苯并三氮唑中间体,中间体不经分离,与乙酰氯反应,一锅法合成了1-氯-2-碘化合物。较优反应条件为:以二氯甲烷为溶剂,第一步在40℃下反应5 h,添加乙酰氯后室温下反应16 h,(1-氯-2-碘乙烷基)苯的总收率为50%。本反应适用于芳香烯烃和脂肪烯烃,收率为13%~68%。产品及重要中间体结构经1H-NMR,13 C-NMR和HRMS表征确认。该反应具有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和区域选择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烃 1-氯-2-碘化合物 一锅法 区域选择性
下载PDF
3-乙酰基-2-芳基-5-(2-碘苯基)-1,3,4-噁二唑啉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2
作者 朱圣平 李德江 傅和青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6年第9期662-665,共4页
2-碘苯甲酰肼与八种芳醛反应得到相应的酰腙(1 a^1h),后与乙酸酐脱水环化合成3-乙酰基-2-芳基-5-(2-碘苯基)-1,3,4-噁二唑啉化合物(2 a^2h),通过元素分析、IR、1H NMR和MS对化合物2 a^2h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2-苯甲酰腙 1 3 4-噁二唑啉 合成
下载PDF
微波辐射合成N-(2-氯-1-氧-5-吡啶甲基)二甲酰亚胺类化合物和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吕兆萍 张晓燕 杨红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9-93,共5页
以二甲酰亚胺钾3a~3g与2-氯-5-氯甲基吡啶的N原子氧化后得到的2-氯-1-氧-5-氯甲基吡啶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用传统和微波两种方法合成了7种未见文献报到的化合物N-(2-氯-1-氧-5-吡啶甲基)二甲酰亚胺类化合物4a~4g.对比两种合成方法,在常... 以二甲酰亚胺钾3a~3g与2-氯-5-氯甲基吡啶的N原子氧化后得到的2-氯-1-氧-5-氯甲基吡啶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用传统和微波两种方法合成了7种未见文献报到的化合物N-(2-氯-1-氧-5-吡啶甲基)二甲酰亚胺类化合物4a~4g.对比两种合成方法,在常压下,微波辐射作为反应热源具有用时少、环境友好、易纯化和产率高的特点.这些目标化合物4a~4g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GC-MS,~1H NMR,^(13)C NMR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N-(2-氯-1-氧-5-吡啶甲基)二甲酰亚胺类部分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1--5-吡啶甲基)二甲酰亚胺 氧化反应 亲核取代反应 微波辐射 生物活性
下载PDF
缩合试剂2-氯-4,6-二甲氧基-1,3,5-三嗪的合成与应用
4
作者 胡居吾 卢曦 +1 位作者 张鹏 邓方坤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20期179-181,共3页
2-氯-4,6-二甲氧基-1,3,5-三嗪(CDMT)是商品化的常用于羧酸的活化和酰胺合成的缩合试剂。CDMT制备简单,成本低廉,活性高,适合工业化生产使用。CDMT与羧酸在有机碱N-甲基吗啉(NMM)作用下生成活性脂。本文对2-氯-4,6-二甲氧基-1,3,5-三嗪... 2-氯-4,6-二甲氧基-1,3,5-三嗪(CDMT)是商品化的常用于羧酸的活化和酰胺合成的缩合试剂。CDMT制备简单,成本低廉,活性高,适合工业化生产使用。CDMT与羧酸在有机碱N-甲基吗啉(NMM)作用下生成活性脂。本文对2-氯-4,6-二甲氧基-1,3,5-三嗪的合成方法,和其在酰胺,肽,脂,酸酐,醛,酮,芳香酮,炔酮,芳基偶联物,3,5-二取代1,2,4-恶二唑合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 6-二甲氧基-1 3 5-三嗪(CDMT) 缩合试剂
下载PDF
3-(羟基-p-甲磺酰苯甲撑基)-5-氯-2-吲哚酮-1-羧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5
作者 赖宜生 张奕华 +3 位作者 李月珍 季晖 杨茗 丛日刚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33-738,共6页
为了寻找高效低毒的非甾体抗炎药物,将5-氯-2-吲哚酮与氯甲酸苯酯经酯化及水解制得1-苯氧羰基-5-氯-2-吲哚酮,在4-N,N-二甲氨基吡啶作用下与对甲磺酰基苯甲酰氯反应,经酸化得1-苯氧羰基-3-[羟基-(p-甲磺酰基)苯甲撑基]-5-氯-2-吲哚酮(II... 为了寻找高效低毒的非甾体抗炎药物,将5-氯-2-吲哚酮与氯甲酸苯酯经酯化及水解制得1-苯氧羰基-5-氯-2-吲哚酮,在4-N,N-二甲氨基吡啶作用下与对甲磺酰基苯甲酰氯反应,经酸化得1-苯氧羰基-3-[羟基-(p-甲磺酰基)苯甲撑基]-5-氯-2-吲哚酮(II1),最后与相应的胺(氨)反应,经盐酸中和制得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II2~II15,其结构经IR,1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测试显示II10,II11,II15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试验结果表明,II10,II11抗炎活性与双氯芬酸钠和替尼达普钠相当(P>0.05);其中II11的胃肠道副作用显著小于双氯芬酸钠(P<0.05)和替尼达普钠(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尼达普 3-(羟基-p-甲磺酰苯甲撑基)-5- 2-吲哚酮-1-羧酰胺 合成 抗炎活性 胃肠道副作用
下载PDF
红外表征含氟气体化合物1-氯-2,2-二氟乙烯和六氟-2-丁炔
6
作者 吕萍 孙晓刚 +3 位作者 孙海 严回 孔小林 向绍基 《浙江化工》 CAS 2013年第1期38-41,共4页
按照文献的方法合成了1-氯-2,2-二氟乙烯和六氟-2-丁炔两种含氟气体,并首次报道了其IR光谱.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得到的红外数据与实验测得的红外数据在吸收峰位置和吸收强度两方面都-致。并且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首次9-3属了实验得... 按照文献的方法合成了1-氯-2,2-二氟乙烯和六氟-2-丁炔两种含氟气体,并首次报道了其IR光谱.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得到的红外数据与实验测得的红外数据在吸收峰位置和吸收强度两方面都-致。并且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首次9-3属了实验得到的含氟烯烃1-氯-2.2-二氟乙烯和含三氟甲基的炔烃六氟-2-丁炔这两个含氟气体化合物在中红外(4000~400)cm-,内各官能团振动的红外吸收峰,同时也详细的归属了1-氯-2,2-二氟乙烯和六氟-2-丁炔中各含氟官能团的不同振动形式及其吸收峰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 2-二氟乙烯 六氟-2-丁炔 红外光谱 吸收峰位置 吸收峰强度
下载PDF
肝细胞核因子-1b在糜烂性毒剂2-氯乙基乙基硫醚诱导急性肺支气管上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孔德钦 刘思佳 +7 位作者 刘建豪 马耀 马丞飞 赵昱舜 周嘉恒 师敏婕 李嘉 刘江正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核因子-1b(HNF-1b)在糜烂性毒剂2-氯乙基乙基硫醚(CEES)诱导人源性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0.4、0.6、0.8、1.0和1.2 mmol/L)的CEES染毒BEAS-2B细胞24 h,使用CCK-8法检测细... 目的:探讨肝细胞核因子-1b(HNF-1b)在糜烂性毒剂2-氯乙基乙基硫醚(CEES)诱导人源性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0.4、0.6、0.8、1.0和1.2 mmol/L)的CEES染毒BEAS-2B细胞24 h,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分别采用DCFH-DA和MitoSOX荧光探针检测细胞总活性氧(ROS)和线粒体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BEAS-2B细胞中HNF-1b蛋白的表达。再利用慢病毒感染技术构建过表达HNF-1b的BEAS-2B细胞系,用1 mmol/L CESS处理24 h后,分别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MitoSOX和DHE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ROS和细胞总ROS水平,JC-1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0.6~1.2 mmol/L CEES染毒后细胞活力均降低(P<0.01);细胞形态发生损伤性改变;0.8~1.2 mmol/L CEES染毒后细胞总ROS和线粒体ROS水平均增加(P<0.01);CEES染毒组细胞HNF-1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慢病毒转染后,与对照组正常细胞相比,CEES染毒组HNF-1b过表达细胞的细胞活力显著增加(P<0.01),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线粒体膜电位的损伤缓解,且线粒体ROS和细胞内总ROS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糜烂性毒剂CEES能够导致肺支气管上皮细胞中HNF-1b表达降低,过表达HNF-1b能够减轻CEES诱导的细胞损伤和凋亡,抑制线粒体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有关。上述结果提示HNF-1b可能是糜烂性毒剂导致肺损伤的新靶点,激活HNF-1b可能是糜烂性毒剂毒性靶点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烂性毒剂 2-乙基乙基硫醚 肝细胞核因子-1b BEAS-2B细胞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含2-苯基-1,2,3-三唑基单环β-内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6
8
作者 阎琴 邵玲 +3 位作者 刘方明 解正峰 孙万赋 李锋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29-1132,共4页
寻找能口服、广谱的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烯酮-亚胺环加成是最有效的合成方法之一.在三乙胺与含2-苯基-1,2,3-三唑基的Schiff碱的苯溶液中逐滴加入邻苯二甲酰亚氨基乙酰氯或丙酰氯的苯溶液,加热回流,通... 寻找能口服、广谱的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烯酮-亚胺环加成是最有效的合成方法之一.在三乙胺与含2-苯基-1,2,3-三唑基的Schiff碱的苯溶液中逐滴加入邻苯二甲酰亚氨基乙酰氯或丙酰氯的苯溶液,加热回流,通过环加成反应得到含有2-苯基-1,2,3-三唑基和邻苯二甲酰亚胺基的单环β-内酰胺类化合物.产物均为反式构型,其结构由元素分析,IR,1HN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基-1 2 3-三唑基 单环伊内酰胺 环加成 酰胺类化合物 合成方法 三唑基 苯基 单环
下载PDF
2(1H)-喹啉-2,4-二酮类化合物抗小麦锈病的3D-QSAR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建国 符新亮 +3 位作者 王有名 马翼 李正名 张祖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010-2013,共4页
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 Co MFA)方法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 ( Co MSIA)方法研究了 2 1个 2 ( 1 H) -喹啉 -2 ,4-二酮类化合物抗小麦锈病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 3 D-QSAR) ,发现用 Co MFA方法可以找到最佳的3 D-QSAR模型 ,并通过量子化... 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 Co MFA)方法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 ( Co MSIA)方法研究了 2 1个 2 ( 1 H) -喹啉 -2 ,4-二酮类化合物抗小麦锈病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 3 D-QSAR) ,发现用 Co MFA方法可以找到最佳的3 D-QSAR模型 ,并通过量子化学从头计算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活性化合物的前线轨道及静电势分布图的差异 .所得构效关系模型为发现更高活性的化合物提供理论指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H)-喹啉-2 4-二酮类化合物 小麦锈病 3D-QSAR COMFA COMSIA 从头计算 农药
下载PDF
1-吡唑甲酰基-2-芳基酰肼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8
10
作者 谭成侠 沈德隆 +2 位作者 翁建全 孙娜波 欧晓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63-366,共4页
为了寻求新的含吡唑双酰肼类先导化合物,用4-取代-1-甲基-3-乙基-5-吡唑甲酰肼与取代苯甲(乙)酰氯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了10个1-吡唑甲酰基-2-芳基酰肼类化合物,其中9个是新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 NMR,M S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实验... 为了寻求新的含吡唑双酰肼类先导化合物,用4-取代-1-甲基-3-乙基-5-吡唑甲酰肼与取代苯甲(乙)酰氯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了10个1-吡唑甲酰基-2-芳基酰肼类化合物,其中9个是新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 NMR,M S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25μg/mL浓度下,3b和3 j对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的抑制率分别为51.3%和56.1%;在1 000μg/mL下,3b对粘虫M ythimna separata的致死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吡唑甲酰基-2-芳基酰肼类化合物 合成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微生物来源的免疫抑制活性化合物SIPI-18-1和SIPI-18-2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海峰 朱宝泉 +3 位作者 张琴 崔佳佳 李公克 胡旭晔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 :从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筛选和分离新的免疫抑制药物。方法 :应用本实验室已经建立的免疫抑制活性体外筛选模型 ,从几千株放线菌中筛选出十几株免疫抑制活性阳性菌株包括链霉菌SIPI 97 84 ;通过链霉菌SIPI 97 84的发酵、上清液的乙酸... 目的 :从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筛选和分离新的免疫抑制药物。方法 :应用本实验室已经建立的免疫抑制活性体外筛选模型 ,从几千株放线菌中筛选出十几株免疫抑制活性阳性菌株包括链霉菌SIPI 97 84 ;通过链霉菌SIPI 97 84的发酵、上清液的乙酸乙酯提取和硅胶柱层析等方法 ,从其发酵液中分离出免疫抑制活性的化合物SIPI 1 8 1和SIPI 1 8 2 ,并测定化合物的特性和图谱数据及生物学活性。结果 :通过理化性质、质谱、紫外、红外和核磁共振等图谱数据的分析 ,确定SIPI 1 8 1和SIPI 1 8 2化合物的结构 ;生物学活性研究发现SIPI 1 8 1化合物具有中等强度的免疫抑制活性。结论 :链霉菌SIPI 97 84产生的两个活性化合物均属于安沙类抗生素 ,分别与文献报道的曲张链菌素 (Streptovaricin )C和G结构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来源 免疫抑制活性化合物 SIPI-18-1 SIPI-18-2 曲张链菌素
下载PDF
1-取代2-氨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急性毒性的QSAR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宣贵达 李小敏 郑一凡 《卫生毒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2-93,共2页
关键词 1-取代2-氨基苯 咪唑类化合物 急性毒性 QSAR 药效作用 分子结构
下载PDF
光致变色化合物的研究——1,3,3-三甲基-6'-(-1-哌啶基)-螺[2H-吲哚-2,3'-[3H]吡啶[3,2-f][1,4]苯并噁嗪]的合成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伟 杨占坤 +1 位作者 彭强 谢明贵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59-562,共4页
The synthesis of an new photochromical compound,1,3,3 trimethyl 6′ (1 piperidinyl) spiro[2h indole 2,3′ [3H]pyridobenzoxazine (SP3),and an improved way for the synthesis of 6 hydroxyquinoline were descrided.The abso... The synthesis of an new photochromical compound,1,3,3 trimethyl 6′ (1 piperidinyl) spiro[2h indole 2,3′ [3H]pyridobenzoxazine (SP3),and an improved way for the synthesis of 6 hydroxyquinoline were descrided.The absorption spectrum of the colored metastable form SP3 shows prominent absorption peak at 560nm at 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变色化合物 1 3 3-三甲基-6'-(1-哌啶基)-螺[2H-吲哚-2 3’-[3H]吡啶[3 2-f][1 4]苯并恶嗪] 合成
下载PDF
1-(9H-咔唑-4-氧)-3-取代氨基-2-丙醇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Ⅰ)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礼琛 张亦鋆 +1 位作者 张陆勇 江振洲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08-411,共4页
目的 :寻找有 β-受体阻滞活性 ,且高效低毒的化合物。方法 :以 β-受体阻滞剂咔唑洛尔为先导化合物 ,根据药物设计中的结构拼合原理 ,对其丙醇胺侧链进行结构修饰 ,设计并合成了 1 0个 1 -( 9H-咔唑 -4 -氧 ) -3-取代氨基 -2 -丙醇类... 目的 :寻找有 β-受体阻滞活性 ,且高效低毒的化合物。方法 :以 β-受体阻滞剂咔唑洛尔为先导化合物 ,根据药物设计中的结构拼合原理 ,对其丙醇胺侧链进行结构修饰 ,设计并合成了 1 0个 1 -( 9H-咔唑 -4 -氧 ) -3-取代氨基 -2 -丙醇类化合物 1 ~ 1 0 。结果和结论 :所合成的目的物均未见文献报道 ,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元素分析或高分辨质谱确证。初步药理筛选结果显示 ,1 0个化合物均能够不同程度地拮抗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心动过速 ,其中化合物 1 、 3 、 4 的活性与先导化合物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受体阻滞剂 咔唑洛尔 合成 1-(9H-卟唑-4-氧)-3-取代氨基-2-丙醇类化合物 降压药
下载PDF
含氮杂环羧酸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II)——2-[9-(2-氨基-6氯嘌呤)]乙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清寒 李子成 +1 位作者 陈淑华 蒋宁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15-1118,共4页
以2 氨基 6 氯嘌呤为原料,在碱(K2CO3)、催化剂(KI)的作用下,以丙酮作溶剂,与氯代乙酸乙酯在75℃进行反应,生成2 [(2 氨基 6 氯嘌呤)]乙酸乙酯,然后水解成酸.合成了6个新的嘌呤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证.另外,对影响反... 以2 氨基 6 氯嘌呤为原料,在碱(K2CO3)、催化剂(KI)的作用下,以丙酮作溶剂,与氯代乙酸乙酯在75℃进行反应,生成2 [(2 氨基 6 氯嘌呤)]乙酸乙酯,然后水解成酸.合成了6个新的嘌呤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证.另外,对影响反应的诸因素及产物的纯化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杂环羧酸类化合物 2-[9-(2-氨基-6嘌呤)]乙酸 衍生物 代乙酸乙酯 医药中间体 合成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含能化合物4-氨基-1,2,4-三唑苦味酸盐的晶体结构(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夏云霞 王平 +1 位作者 孙杰 毛志华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6,共3页
在甲醇溶液中培养了化合物4-氨基-1,2,4-三唑苦味酸盐的单晶。该化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cnb空间群,晶体学参数如下:a=9.177(4),b=13.279(6),c=19.855(6),V=2419.5(16)3,Dc=1.720g.cm-3,Z=8,μ(MoKα)=0.152mm-1,F(000)=1280。在2580个点中... 在甲醇溶液中培养了化合物4-氨基-1,2,4-三唑苦味酸盐的单晶。该化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cnb空间群,晶体学参数如下:a=9.177(4),b=13.279(6),c=19.855(6),V=2419.5(16)3,Dc=1.720g.cm-3,Z=8,μ(MoKα)=0.152mm-1,F(000)=1280。在2580个点中有2194个独立衍射点(Rint=0.0048),R=0.0588,wR=0.1370,I>2σ(I)。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得到该化合物结构中包含一个4-氨基-1,2,4-三唑阳离子和一个苦味酸阴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4-氨基-1 2 4-三唑苦味酸盐(4-ATPA) 晶体结构 离子化合物 炸药
下载PDF
相转移催化合成1-(2,4-二氯苯基)-2-(1-咪唑基)-乙醇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金万祥 李敢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41-542,546,共3页
以1-(2,4-二氯苯基)-2-氯-乙醇和咪唑为原料,采用聚乙二醇-400作相转移催化剂合成了1-(2,4-二氯苯基)-2-(1-咪唑基)-乙醇。通过正交试验法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1-(2,4-二氯苯基)-2-(1-咪唑基)-乙醇收率的影响,... 以1-(2,4-二氯苯基)-2-氯-乙醇和咪唑为原料,采用聚乙二醇-400作相转移催化剂合成了1-(2,4-二氯苯基)-2-(1-咪唑基)-乙醇。通过正交试验法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1-(2,4-二氯苯基)-2-(1-咪唑基)-乙醇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聚乙二醇-400使反应选择性高、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收率可达8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 4-苯基)-2--乙醇 聚乙二醇-400 1-(2 4-苯基)-2-(1-咪唑基)-乙醇 相转移催化
下载PDF
2-(2,4-二氟苯基)-1-(4-烃基派嗪-1-基)-3-(1,2,4-三唑-1-基)-2-丙醇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真菌活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国川 徐鸣夏 +1 位作者 吕丁 杨勤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21-523,共3页
To search for more potent and less toxic antifungal agents,Four 2(2,4Diflurophenyl)1(4alkylpiperazine1yl)3(1,2,4triazole1yl)2propanol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and their antifungal act... To search for more potent and less toxic antifungal agents,Four 2(2,4Diflurophenyl)1(4alkylpiperazine1yl)3(1,2,4triazole1yl)2propanol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and their antifungal activities in vitro were determined.All title compounds exhibited mild activities against yea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 4-二氟苯基)-1-(4-烃基派嗪-1-基)-3-(1 2 4-三唑-1-基)-2-丙醇类化合物 合成 抗真菌活性 抗真菌药物 开发
下载PDF
新型先导化合物2-(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4-三氟甲基噻唑-5-甲酸乙酯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长令 李正名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6-247,共2页
以3-氨基-4,4,4-三氟甲基丁烯酸乙酯为原料,经环化、氯化、醚化制得新型先导化合物2-(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4-三氟甲基噻唑-5-甲酸乙酯,其结构经红外、核磁、高分辨质谱确认。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新型先导化合物在600g/hm2剂量下对... 以3-氨基-4,4,4-三氟甲基丁烯酸乙酯为原料,经环化、氯化、醚化制得新型先导化合物2-(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4-三氟甲基噻唑-5-甲酸乙酯,其结构经红外、核磁、高分辨质谱确认。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新型先导化合物在600g/hm2剂量下对叶蝉和二点叶螨的防效均为100%;在300g/hm2剂量下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生物活性 先导化合物 2-(2--4-三氟甲基苯氧基)-4-三氟甲基噻唑-5-甲酸乙酯
下载PDF
2-(1H-苯并咪唑-2-基)-3-苯丙烯腈类化合物的电喷雾质谱裂解方式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辉 陈兵 +1 位作者 柏川 姚骏骅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69-175,共7页
目的探讨2-(1H-苯并咪唑-2-基)-3-苯丙烯腈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方法分别在正离子和负离子检测模式下,解析2-(1H-苯并咪唑-2-基)-3-苯丙烯腈类化合物的主要特征碎片离子以及可能的裂解途径。结果在正离子模式下,1~16号化合物二... 目的探讨2-(1H-苯并咪唑-2-基)-3-苯丙烯腈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方法分别在正离子和负离子检测模式下,解析2-(1H-苯并咪唑-2-基)-3-苯丙烯腈类化合物的主要特征碎片离子以及可能的裂解途径。结果在正离子模式下,1~16号化合物二级质谱主要有[M+H-HR2]+、[M+H-NH]+和[M+H-HCN]+3个特征离子峰。其中1~10号化合物[M+H-HR2]+特征离子进一步三级质谱可裂解为碎片离子峰218、217、77;12~16号化合物[M+H-HR2]+特征离子进一步三级质谱可裂解为碎片离子峰244[M+H-HR2-HR1]+。17~18号化合物在正离子模式下,二级质谱主要有[M+H-HR2]+、[M+H-HR3]+2个特征离子峰;[M+H-HR3]+特征离子峰进一步三级质谱可裂解为碎片离子峰[M+H-HR3-HR2]+、[M+H-HR3-NH]+、[M+H-HR3-HCN]+。在负离子模式下,1~18号化合物二级质谱主要有[M-HHCN]-1个特征离子峰,1~11号化合物进一步三级质谱可裂解为碎片离子峰216。结论 2-(1H-苯并咪唑-2-基)-3-苯丙烯腈类化合物二级质谱主要有3条裂解途径,当苯并咪唑环上氮或苯环上有取代时都将发生裂解,氮上有取代的化合物裂解易于苯环上有取代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H-苯并咪唑-2-基)-3-苯丙烯腈类化合物 化学合成 多级质谱(ESI-MSn) 质谱裂解途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