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gG78-美登素1(IgG78-DM1)通过靶向杀伤CD248阳性肌纤维母细胞抑制小鼠肺纤维化
1
作者 王竞宇 魏铭 +2 位作者 李政萱 周祎珂 韩东晖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69-776,共8页
目的 探究通过靶向杀伤CD248阳性肌纤维母细胞对博来霉素致小鼠肺纤维化的治疗效果。方法 制备靶向CD248的抗体偶联药物IgG78-美登素1(IgG78-DM1),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并计算药物偶联效率,通过SDS-PAGE及Western blot法对IgG78-DM1... 目的 探究通过靶向杀伤CD248阳性肌纤维母细胞对博来霉素致小鼠肺纤维化的治疗效果。方法 制备靶向CD248的抗体偶联药物IgG78-美登素1(IgG78-DM1),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并计算药物偶联效率,通过SDS-PAGE及Western blot法对IgG78-DM1进行鉴定。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gG78-DM1与CD248阳性肌纤维母细胞的结合情况,CCK-8法检测IgG78-DM1对CD248阳性肌纤维母细胞的杀伤活性。将C57BL/6雄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人IgG-DM1(hIgG-DM1)阴性对照组和IgG78-DM1治疗组,利用博来霉素构建小鼠肺纤维化模型,建模2周后尾静脉注射IgG78-DM1,治疗2周后取小鼠肺组织进行马松和天狼猩红染色评价纤维化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D248和纤维化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α1(COL1A1)表达水平。通过肝肾功检测初步评估IgG78-DM1的安全性。结果 成功制备抗体偶联药物IgG78-DM1,药物偶联比为3.2;偶联药物后抗体结构稳定,能够有效结合并杀伤CD248阳性肌纤维母细胞;IgG78-DM1治疗后,小鼠肺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CD248和α-SMA、 COL1A1表达降低;与正常对照相比,小鼠肝肾功能正常。结论 抗体偶联药物IgG78-DM1通过靶向杀伤CD248阳性肌纤维母细胞能够有效抑制小鼠肺纤维化,初步评估该策略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抗体偶联药物 CD248 IgG78-美登素1(IgG78-dm1) 肌纤维母细胞
下载PDF
抗乳腺癌药曲妥珠单抗-DM1 被引量:1
2
《药学进展》 CAS 2010年第9期428-429,共2页
关键词 曲妥珠单抗-dm1 细胞毒药物-HER2抗体偶联物 乳腺癌
下载PDF
GADab及IA2ab联合检测时诊断1型糖尿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大龙 沈山梅 +2 位作者 胡云 黄洪 田成功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GADab和ICA512/IA2ab联合检测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检出率及其对1型糖尿病诊断的意义。方法用放免法测定22例1型糖尿病血清GADab和ICA512/IA2ab滴度及C肽水平。结果22例患者中有10例GADab阳性(滴度大于5者为阳性),阳性率为4... 目的探讨GADab和ICA512/IA2ab联合检测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检出率及其对1型糖尿病诊断的意义。方法用放免法测定22例1型糖尿病血清GADab和ICA512/IA2ab滴度及C肽水平。结果22例患者中有10例GADab阳性(滴度大于5者为阳性),阳性率为45.45%,1例ICA512/IA2ab阳性(滴度大于3者为阳性),阳性率为4.55%,但是其滴度高达61,相应的GADab滴度也高达55。相关性分析表明,空腹C肽与餐后C肽显著相关,r=0.61,P<0.01;年龄和病程明显相关,r=0.53,P<0.05。GADab阳性组与阴性组的比较:在22例1型糖尿病患者中,GADab阳性组发病年龄更轻,井有更低的餐后C肽水平(P<0.05)。结论GADab在1型糖尿病血清中有较高的阳性率且较为稳定持久,可用做1型糖尿病诊断的指标,对于糖尿病分型及阐明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有积极的意义,从2型糖尿病及早筛选出LADA,为临床及早应用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和LADA以保护残存的胰岛β细胞功能提供依据。而联合测定GADab和ICA512/IA2ab可提高1型糖尿病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脱羧酶 抗体 胰岛素细胞 1 糖尿病 诊断
下载PDF
线粒体基因nP3316G→A突变与糖尿病 被引量:14
4
作者 萧建中 于志清 +3 位作者 徐明 郑辉 杨文英 李光伟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30-333,共4页
目的了解线粒体NADH俄氢酶亚单位1(ND1)基因中的3316位点G→A突变在我国DM患者中的存在情况。方法对随机收集的无血缘关系的262例2型DM、107例1型DM患者进行了研究,同时选择122例无糖尿病家族史的精耐量正常者作为对照。用聚合酶键... 目的了解线粒体NADH俄氢酶亚单位1(ND1)基因中的3316位点G→A突变在我国DM患者中的存在情况。方法对随机收集的无血缘关系的262例2型DM、107例1型DM患者进行了研究,同时选择122例无糖尿病家族史的精耐量正常者作为对照。用聚合酶键反应扩增、限制性内切酶MscI消化进行点突变筛选。结果突变在2型DM中占1.9%(5/262),1型DM中占3.6%(4/09)。在GAD抗体阳性的1型DM中占8.5%(4/47),而122例非糖尿病患者未检出该突变(P<0.01)。结论ND1基因3316G→A突变可能是一种2型DM和GAD抗体阳性的1型DM易感基因之一,突变的1型DM患者同时携带HLA-DQ易感基因,提示1型DM患者可同时有2种以上的遗传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1基因 点突变 糖尿病
下载PDF
对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代谢控制状况的再评估 被引量:9
5
作者 巩纯秀 曹冰燕 +8 位作者 李豫川 倪桂臣 杨淑萍 刘秀琴 丘明芳 梁学军 王锐 吴迪 梁建萍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了解管理方法改进后的T1DM控制状况。方法我院进行管理的18岁以下、病程1年以上的T1DM病人102例,年龄平均13岁。比较管理方法改进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与改进前比本次调查A1c均数为9·1%,较前的9·8%明显下降(P<0... 目的了解管理方法改进后的T1DM控制状况。方法我院进行管理的18岁以下、病程1年以上的T1DM病人102例,年龄平均13岁。比较管理方法改进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与改进前比本次调查A1c均数为9·1%,较前的9·8%明显下降(P<0·01)。年龄小者及男孩控制更好。控制很差组的病程长、胰岛素用量大、血糖监测次数和注射次数少。结论管理改进后代谢控制水平总体好转。大年龄及女孩仍是控制差的因素之一。血糖监测次数对代谢控制起到非常重要的自我约束作用。必要时应采取更符合生理节律的胰岛素多次注射或泵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 强化治疗 管理 评估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静 张春虹 +3 位作者 王俊宏 王学良 袁晓红 张喜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4-436,450,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在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变化规律,探讨IGF-1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74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5例健康人,常规测身高、体重、血压... 目的分析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在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变化规律,探讨IGF-1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74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5例健康人,常规测身高、体重、血压、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用ELISA法测血清IGF-1水平;用多普勒超声进行双下肢动脉病变检查。结果①糖尿病患者血清IGF-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②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时血清IGF-1水平明显高于无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组,且血清IGF-1水平与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③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病程、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血清IGF-1水平可以反映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诊断有参考价值,并有可能作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大血管病变
下载PDF
新型抗癌药物Kadcyla效应分子DM-1的合成 被引量:3
7
作者 杜德平 郑忠辉 +2 位作者 任福龙 徐豪杰 李兴泰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41-944,共4页
DM-1是新近上市的抗体药物偶联物Kadcyla的效应分子。以安丝菌素为起始原料,经三甲氧基氢铝锂还原,再经酯化反应引入侧链,最后采用DTT还原二硫键,得到目标产物DM-1,总收率26.1%(以安丝菌素计),并采用质谱和核磁对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
关键词 抗体药物偶联物 Kadcyla 美登素 DM-1 合成
下载PDF
膜萃取-气相色谱/微分离子迁移谱检测水中的1,4-二恶烷 被引量:8
8
作者 梁茜茜 陈创 +1 位作者 王卫国 李海洋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37-842,共6页
利用膜萃取-气相色谱/微分离子迁移谱(ME-GC / DMS)对水中的1,4-二恶烷污染物进行了检测。考察了射频电压、采样流速、膜渗透时间、Trap 预富集时间等参数对检测二恶烷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在优化条件下,二恶烷的定量线性范围为2.... 利用膜萃取-气相色谱/微分离子迁移谱(ME-GC / DMS)对水中的1,4-二恶烷污染物进行了检测。考察了射频电压、采样流速、膜渗透时间、Trap 预富集时间等参数对检测二恶烷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在优化条件下,二恶烷的定量线性范围为2.0~20.0μg / L,检出限为0.67μg / L。实验证明,二恶烷与5种氯代烃的混合物在 ME-GC /DMS 的二维分离谱图中得到特异性响应,增加了识别的准确性。该研究为发展现场实时监测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方法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萃取装置 气相色谱 微分离子迁移谱 1 4-二恶烷 氯代烃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对糖尿病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海军 张桂英 +6 位作者 徐琪 刘娅 于婷 杨丽娜 王洪莹 谢丽波 周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10-612,共3页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对实验性糖尿病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84只Wistar大鼠,采用高脂饲料饲养和注射40mg/kgSTZ方法建立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GLP-1类似物治疗2w后,采用酶化学方法检测空腹血糖;称量动物的体重...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对实验性糖尿病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84只Wistar大鼠,采用高脂饲料饲养和注射40mg/kgSTZ方法建立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GLP-1类似物治疗2w后,采用酶化学方法检测空腹血糖;称量动物的体重和胸腺、脾脏的重量,计算胸腺指数和脾指数;通过MTT法观察淋巴细胞增殖,计算刺激指数(SI)。结果GLP-1类似物治疗2w后,糖尿病模型组和各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和高脂饲料组相比较胸腺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动物的脾指数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GLP-1类似物治疗2w后,各组动物之间相比较淋巴转化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LP-1类似物对糖尿病动物的细胞免疫功能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 糖尿病 细胞免疫功能 淋巴细胞转化
下载PDF
HLA-DQA1、DMA、DMB基因与1型糖尿病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桑艳梅 颜纯 +2 位作者 朱逞 倪桂臣 胡亚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532-535,共4页
目的探讨组织相容性复合体DMA、DMB和DQA1基因与中国人1型糖尿病的易患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和斑点杂交技术对研究对象的DMA、DMB和DQA1基因进行分型。结果DMA*0103和DMB*0103基因在1型糖尿病病人中的频率显著增高(P<0.01,P<... 目的探讨组织相容性复合体DMA、DMB和DQA1基因与中国人1型糖尿病的易患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和斑点杂交技术对研究对象的DMA、DMB和DQA1基因进行分型。结果DMA*0103和DMB*0103基因在1型糖尿病病人中的频率显著增高(P<0.01,P<0.05),与中国人1型糖尿病易患性正相关。DMA*0102和DMB*0101基因在对照中的频率显著增高(P<0.01),与1型糖尿病保护性正相关。DMA*0102和DMB*0101基因在携带DQA1*0501基因的对照中的频率显著增高,上述2个基因具有较强的保护性。结论对糖尿病患者与对照携带DMA、DMB易患性和保护性基因的情况进行研究发现:DMA、DMB易患性基因具有部分显性遗传的特点,DMA、DMB保护性基因则具有部分隐性遗传的特点,两者均具有累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DM基因 非经典基因
下载PDF
1型糖尿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慧颖 王滨有 《疾病控制杂志》 2000年第3期250-252,共3页
1型糖尿病 (type 1DM)是儿童期一种常见的慢性病 ,其病因未明。但 1型 DM的主效易感基因位于 HL A上现已成公认的事实 ,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 ,发现了该疾病与不同的等位基因的相关性 ,与 DR3和 DR4,以及 DQ分子 ,尤其 DQβ链 5 7位非天... 1型糖尿病 (type 1DM)是儿童期一种常见的慢性病 ,其病因未明。但 1型 DM的主效易感基因位于 HL A上现已成公认的事实 ,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 ,发现了该疾病与不同的等位基因的相关性 ,与 DR3和 DR4,以及 DQ分子 ,尤其 DQβ链 5 7位非天门冬氨酸和 DQα链的 5 2位精氨酸的作用。通过跨种族的人群研究已证实了易感基因与发病率的一致性关系 ,然而一致性的程度在各种族中的不同则说明了其它次效基因的作用 ,尚需进一步的研究。1型 DM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进展必将为其病因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糖尿病 分子流行病学 儿童期
下载PDF
石斛合剂对衰老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β细胞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因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江敏 王晓宁 +3 位作者 余文珍 杨梅玉 郑燕芳 施红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64-67,共4页
目的观察石斛合剂对类似人类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内胰岛素、胰岛β细胞特异促增殖因子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因子1(PDX-1)表达的影响,为石斛合剂促进胰岛细胞功能的恢复、治疗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Wistar雌性大鼠制备衰老DM模型大鼠... 目的观察石斛合剂对类似人类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内胰岛素、胰岛β细胞特异促增殖因子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因子1(PDX-1)表达的影响,为石斛合剂促进胰岛细胞功能的恢复、治疗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Wistar雌性大鼠制备衰老DM模型大鼠,随机分为:衰老对照组、衰老DM模型组、衰老DM石斛合剂组(简称"石斛合剂组")、衰老DM优降糖组(简称"优降糖组"),并给予药物治疗4周,分别以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胰腺组织中的胰岛素和PDX-1的表达。结果石斛合剂组和优降糖组胰岛中胰岛素的表达与衰老DM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衰老对照组相比,衰老DM模型组PDX-1mRNA几乎不表达(P<0.01)。治疗后,与衰老DM模型组比较,石斛合剂组PDX-1mRNA表达显著提高(P<0.01),但未达到衰老对照组胰岛β细胞中PDX-1mRNA表达水平(P<0.01);优降糖组PDX-1mRNA只是极少量表达,与衰老DM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衰老DM大鼠胰岛内胰岛素和PDX-1表达明显减少,与优降糖相比,石斛合剂能够更明显促进衰老DM大鼠胰岛素和胰岛β细胞特异性促增殖基因PDX-1mRNA的表达。表明石斛合剂可能通过促进胰腺原始细胞分化增殖为胰岛β细胞,以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促进胰岛素表达而起到防治老年糖尿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糖尿病模型 胰腺 PDX-1 石斛合剂
下载PDF
金芪降糖片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对患者血浆ET-1和sICAM-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徐军 齐法莲 +3 位作者 王滨 克丙申 陈英剑 尹秋霞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金芪降糖片对糖尿病患者血浆ET-1和sICAM-1水平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金芪降糖片和降糖类西药同时服用治疗糖尿病,并与只服西药治疗组进行比较。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ET-1和sIC... 目的:探讨金芪降糖片对糖尿病患者血浆ET-1和sICAM-1水平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金芪降糖片和降糖类西药同时服用治疗糖尿病,并与只服西药治疗组进行比较。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ET-1和sICAM-1水平,同时观察血糖和血脂、HbAlc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金芪组治疗后血糖和血脂、HbAlc均有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仅血糖有明显变化(P<0.05);金芪组治疗后ET-1和sICAM-1均显著降低,分别为P<0.05和P<0.01,对照组两者水平皆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金芪降糖片通过降低糖尿病患者血浆中ET-1和sICAM-1水平,从而保护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在西药常规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再加以中药辨证施治,可以提高临床对糖尿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芪降糖片 糖尿病 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 内皮素-1 可溶性细胞问粘附分子-1
下载PDF
鞘氨醇激酶1抑制剂联合5-FU对胃癌MGC-803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亚楠 徐红艳 +2 位作者 李向柯 张燕燕 樊青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4-369,共6页
目的探讨鞘氨醇激酶1(SphK1)抑制剂二甲基鞘氨醇(DMS)与5-FU联用对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常规培养胃癌MGC-803细胞,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DMS和5-FU单药及两药联合对MGC-803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 目的探讨鞘氨醇激酶1(SphK1)抑制剂二甲基鞘氨醇(DMS)与5-FU联用对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常规培养胃癌MGC-803细胞,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DMS和5-FU单药及两药联合对MGC-803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药物作用后MGC-803细胞中SphK1、TS、DPD、NF-κB p65和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DMS和5-FU单药对MGC-803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P<0.05),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两药联合对MGC-80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显著高于DMS和5-FU单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MS单药作用MGC-803细胞后其细胞周期的各期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而不同浓度DMS和5-FU单药作用后MGC-803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且两药联合凋亡率明显高于DMS和5-FU单药组(P<0.05)。DMS单药组和联合组SphK1、NF-κB p65和Bcl-2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下调,而TS和DPD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DMS能够抑制胃癌MGC-803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与5-FU联用表现出良好的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SphK1、NF-κB p65、bcl-2蛋白表达下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鞘氨醇(DMS) 5-氟尿嘧啶 鞘氨醇激酶1 胃癌
下载PDF
HLA-DR2与中国人1型糖尿病相关性的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浩量 徐春生 +3 位作者 钟光恕 程桦 黎峰 傅祖植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64-366,共3页
目的 研究HLA -DR2与中国人 1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序列特异引物PCR(PCR -SSP)技术检测华南地区汉族 64例 1型糖尿病 (1型DM )患者 (包括 15岁前起病组 17例 ,15~ 3 0岁起病组 3 0例以及 3 0岁后起病组 17例 )和 72例健康对... 目的 研究HLA -DR2与中国人 1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序列特异引物PCR(PCR -SSP)技术检测华南地区汉族 64例 1型糖尿病 (1型DM )患者 (包括 15岁前起病组 17例 ,15~ 3 0岁起病组 3 0例以及 3 0岁后起病组 17例 )和 72例健康对照者的HLA -DR2等位基因。结果  1型DM组和对照组HLA -DR2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 1 3 %和 3 6 6%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15岁前起病组、15~ 3 0岁起病组和 3 0岁后起病组中HLA -DR2频率分别为 17 6%、3 0 0 %和 47 1% ,各组间比较及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但 15岁前起病组与 3 0岁后起病组比较P =0 0 5 8。HLA -DR2 1型DM组与非HLA -DR2 1型DM组比较DK及 /或DKA发生率较低 (5 5 %及 84% ,RR =0 65 )。对包括本组的 5份华人资料的联合分析显示HLA -DR2与IDDM呈弱负相关 (P <0 0 2 5 ,RR =0 65 )。结论 HLA -DR2与中国人 1型DM发病的关系仍有待大样本研究的证实 ,尤应增加儿童起病 1型糖尿病的研究。HLA -DR2与 1型糖尿病患者DK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糖尿病 人类白细胞抗原 聚合酶链反应 HLA-DR2 相关性 基因多态性 中国人
下载PDF
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Ⅳ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张兰 姚祈 +7 位作者 朱志强 董丽 高巍 郑学民 王镁 陈颖萍 岳志军 谢东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 29-31,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活血化瘀法组成的中药复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Ⅳ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按53 mg/kg剂量腹腔一次性注射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活血化瘀法组成的中药复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Ⅳ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按53 mg/kg剂量腹腔一次性注射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中药组(中药复方)、西药组(瑞泰)、模型组和正常组.灌胃8周后RT-PCR法检测大鼠肾皮质TGF β1与Ⅳ型胶原mRNA表达.结果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肾皮质TGF-β1、Ⅳ型胶原mRNA表达(P<0.01),且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1).结论中药复方通过降低糖尿病大鼠肾皮质TGF β1、Ⅳ型胶原mRNA的表达,从而起到保护肾脏、延缓肾脏病理损害、抑制糖尿病肾病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糖尿病大鼠 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 Ⅳ型胶原mRNA
下载PDF
速降糖对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AT_1的影响
17
作者 尹涛 朱明方 +1 位作者 吴洁 邱卫海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6年第11期663-665,共3页
目的:观察速降糖对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血糖及心重指数、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表达的影响,探讨速降糖对糖尿病(DM)大鼠病变早期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通过腹腔注射STZ建立DM大鼠模型,正常组、模型组给生理盐水,大... 目的:观察速降糖对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血糖及心重指数、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表达的影响,探讨速降糖对糖尿病(DM)大鼠病变早期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通过腹腔注射STZ建立DM大鼠模型,正常组、模型组给生理盐水,大小剂量组给225%、75%速降糖合剂,西药Ⅰ组给二甲双胍(1.5%),西药Ⅱ组给二甲双胍(1.5%)与氯沙坦(0.05%)混悬液灌胃,每日1次,连续8周。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重降低(P<0.01)、血糖升高(P<0.01)、心重指数增加(P<0.01)、AT1的表达显著增加。治疗组体重高于模型组、血糖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心重指数下降(P<0.01)、AT1表达降低,以大剂量组和西药Ⅱ组最为显著。结论:速降糖对DM大鼠病变早期心肌有良好保护作用,并且与剂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大鼠 心肌病 速降糖 AT1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工程细胞在糖尿病中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牛嗣云 岳凤鸣 +4 位作者 高福禄 陈志宏 杨慧 赵焕英 徐群渊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8-563,共6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hIGF-1)工程细胞移植对糖尿病模型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将hIGF-1基因克隆入pAAV腺病毒相关病毒载体,以HEK293包装细胞及病毒颗粒,HT1080细胞检测病毒滴度。将高病毒滴度的病毒上清感染骨髓基质细胞(MSCs)并...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hIGF-1)工程细胞移植对糖尿病模型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将hIGF-1基因克隆入pAAV腺病毒相关病毒载体,以HEK293包装细胞及病毒颗粒,HT1080细胞检测病毒滴度。将高病毒滴度的病毒上清感染骨髓基质细胞(MSCs)并植入糖尿病模型小鼠腹腔内,观察病毒感染MSCs植入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hIGF-1腺病毒相关病毒载体,HEK293细胞包装得到了1012滴度的病毒上清。MSCs病毒感染率达60%。稳定表达hIGF-1的MSCs腹腔移植后,可见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明显下降(P<0.05)。结论稳定表达hIGF-1的MSCs对糖尿病动物模型有降糖作用,说明IGF-1基因可作为糖尿病基因治疗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腺病毒相关病毒载体(AAV) 骨髓基质细胞 糖尿病
下载PDF
IGF-1与2型糖尿病肾病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红燕 王丽芬 +6 位作者 劳英兰 黄珍萍 颜晓东 林碧 黄忠 余劲明 黄莹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1年第4期163-164,175,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样生长因子 1(IGF- 1)与 2型糖尿病 (DM)合并糖尿病肾病 (DN)肾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免放法检测血清 IGF- 1水平 ;采用放免法检测尿白蛋白。结果 1方差分析显示各组间血清 IGF- 1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F值 2 4.5 ... 目的探讨胰岛样生长因子 1(IGF- 1)与 2型糖尿病 (DM)合并糖尿病肾病 (DN)肾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免放法检测血清 IGF- 1水平 ;采用放免法检测尿白蛋白。结果 1方差分析显示各组间血清 IGF- 1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F值 2 4.5 4,P值 0 .0 0 0 1) ,其中临床期 DN组 (33例 )明显高于隐匿期 DN组 (46例 )和非 DN组 (79例 )以及健康对照组 (5 0例 ) ,后 3组间相互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IGF- 1和空腹胰岛素(FI)与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正相关 ,FBG、PBG、Hb A1 C、TC、TG、HDL - C和 L DL - C等 7个因素与 UAE无显著性关系。结论 IGF- 1可作为反映 2型 DM肾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同时也可能是 2型 DM肾病的发病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尿白蛋白排泄率 Ⅱ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佘正元 姜翠玲 +1 位作者 刘波 肖前峰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6年第11期1325-1328,共4页
目的观察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糖尿病肾病不同临床阶段的变化规律,进而探讨TIMP-1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对照组(NC)20例,2型糖尿病组(DM)20例,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DN)20例及糖尿病肾病肾功能... 目的观察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糖尿病肾病不同临床阶段的变化规律,进而探讨TIMP-1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对照组(NC)20例,2型糖尿病组(DM)20例,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DN)20例及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组(DNF)2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各试验对象血清中TIMP-1的含量,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比较各组TIMP-1水平的差异性;TIMP-1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分析用t检验,TIMP-1水平与年龄的关系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和t检验。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清TIMP-1水平为825.97±137.34(ng/ml),糖尿病组1259.05±218.47(ng/ml),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1508.31±282.57(ng/ml),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组2131.42±441.25(ng/ml)。糖尿病组、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及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组血清中TIMP-1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均<0.01)。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比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组比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的TIMP-1水平也明显增高(P<0.05,P<0.01)。TIMP-1血清水平在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DM组和DNF组,TIMP-1水平与年龄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4866(P<0.05)和0.6229(P<0.01),两相关系数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随着糖尿病肾病的病情进展,血清中TIMP-1水平逐渐增高,提示TIMP-1可能参与了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及高血压的血管重塑过程;TIMP-1可能介导了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CM)积聚、肾小球基底膜(GBM)重塑、肾小球硬化,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 糖尿病肾病 动脉硬化 肾小球硬化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糖尿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