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脉酸模中两个蒽醌甙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1
1
作者 康毅华 王振月 +1 位作者 李井坤 刘丽梅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741-742,共2页
从毛脉酸模Rumex gmelini 根部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到2个已知化合物,运用化学方法和光谱方法确定其结构为大黄酚-1-O-β-D-葡萄糖甙,大黄素-1-O-β-D-葡萄糖甙。均为首次从毛脉酸模中得到。
关键词 中草药 毛脉酸模 鉴定 蒽醌甙 分离
全文增补中
A new triterpene and a saponin from Centella asiatica 被引量:4
2
作者 Quan Lin Yu Hong Quan Duan +1 位作者 Wen Yuan Gao Yoshihisa Takaishi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2-64,共3页
A new triterpene and a saponin, named 2α,3β23-trihydroxyurs-20-en-28-oic acid (1) and 2α,3β,23-trihydroxyurs-20-en-28-oic acid O-α-L-rhanmopyranosyl-(1→4)-O-β-D-glucopyranosyl-(1→6)-O-β-D-glucopyranosyl... A new triterpene and a saponin, named 2α,3β23-trihydroxyurs-20-en-28-oic acid (1) and 2α,3β,23-trihydroxyurs-20-en-28-oic acid O-α-L-rhanmopyranosyl-(1→4)-O-β-D-glucopyranosyl-(1→6)-O-β-D-glucopyranosyl ester (2),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the aerial part of CenteUa asiatica.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spectral methods, including 2D-NMR spect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ella asiatica 23-Trihydroxyurs-20-en-28-oic acid 23-Trihydroxyurs-20-en-28-oic acid O-α-L-rhamnopyranosyl-( 1→4)-o-β-d-glucopyranosyl-( 1→6)-o-β-d-glucopyranosyl ester
下载PDF
库拉索芦荟中的一个新型萘环衍生物 被引量:6
3
作者 吴小芳 万金志 +3 位作者 罗秉俊 杨妙荣 丁雯静 钟佳胜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23-727,共5页
为了研究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s Mill)的化学成分,采用中压制备色谱技术对库拉索芦荟水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对分离得到的7个化合物进行了结构确证。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3-((4-O-β-D-glucop... 为了研究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s Mill)的化学成分,采用中压制备色谱技术对库拉索芦荟水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对分离得到的7个化合物进行了结构确证。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3-((4-O-β-D-glucopyranosyl)-β-D-xylopyranosyloxymethyl)-1-hydroxy-8-α-L-rhamnopyranosyloxy)naphthalene-2-yl)-ethanone(1)、10-O-β-D-glucopyranosyl aloenin(2)、aloenin B(3)、aloesin(4)、8-C-glucosyl-(R)-aloesol(5)、8-C-glucosyl-7-O-methyl-(S)-aloesol(6)及isoaloeresin D(7),其中化合物1是一个带有葡萄糖、鼠李糖和木糖的新型萘环衍生物,命名为芦荟萘B,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该芦荟品种中分离得到的吡喃酮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拉索芦荟 萘环衍生物 1-((3-((4-o-β-d-glucopyranosyl)-β-D-xylopyranosyloxymethyl)-1-hydroxy-8-α-L-rhamnopyranosyloxy)naphthalene-2-yl)-ethanone
原文传递
反相二维色谱制备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9
4
作者 朱靖博 籍立新 +4 位作者 萧伟 丁燕 黄文哲 屠鹏飞 王永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33-2040,共8页
目的构建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系统性分离制备方法。方法采用特异性吸附材料富集甘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自主研发的制备色谱工厂系统,采用色谱分离专家系统软件优化分离制备条件,通过上样量和富集次数等参数的考察,建立了基于分离富集模式... 目的构建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系统性分离制备方法。方法采用特异性吸附材料富集甘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自主研发的制备色谱工厂系统,采用色谱分离专家系统软件优化分离制备条件,通过上样量和富集次数等参数的考察,建立了基于分离富集模式的反相二维色谱制备甘草黄酮有效部位及单体化合物的方法。结果建立了以C18为分离、富集填料,甲醇-水、乙腈-水为一维、二维分离流动相,水为富集稀释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和稀释富集液的体积流量均为21 m L/min,上样量300 mg,富集次数3次的二维色谱分离制备甘草黄酮的方法,其分离过程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应用该方法分离制备,可重复获得16个甘草黄酮部位和甘草苷、甘草素、芒柄花黄素、刺甘草查耳酮、7,4′-二羟基黄酮、4′-O-[β-D-apio-D-fu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liquiritigenin、异甘草素、甘草酚、甘草香豆素共9个单体化合物。结论建立的甘草黄酮的制备方法为甘草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甘草黄酮活性药物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二维色谱 甘草 黄酮类化合物 色谱分离专家系统 甘草苷 甘草素 芒柄花黄素 刺甘草查耳酮 7 4′-二羟基黄酮 4′-o-[β-D-apio-D-fu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liquiritigenin 异甘草素 甘草酚 甘草香豆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