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应用1.5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子宫肌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天凤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16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1.5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子宫肌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4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3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分别进行超声诊断以及1.5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 目的:探讨应用1.5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子宫肌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4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3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分别进行超声诊断以及1.5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以及漏诊率。结果:实施1.5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诊断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实施常规超声诊断的诊断率,实施1.5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诊断的漏诊率低于超声技术诊断的漏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诊断中采用1.5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可以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以及降低漏诊率,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 子宫肌瘤 诊断准确率
下载PDF
1.5T磁共振动态增强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
作者 牟志兵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S02期0078-0079,共2页
目的 探究 1.5 T 磁共振动态增强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卵巢癌患者 50 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实施 CT 诊断,视为参照组,实施 1.5 T 磁共振动态增强诊断,视为研究组... 目的 探究 1.5 T 磁共振动态增强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卵巢癌患者 50 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实施 CT 诊断,视为参照组,实施 1.5 T 磁共振动态增强诊断,视为研究组,以手 术病理结果诊断为金标准,对比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检出率,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 结果 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 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研究组分期准确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卵巢癌患者可 1.5 T 磁共振动态增强诊断, 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获取特异性影像学资料,同时手术分期诊断准确率高,可明确疾病分期,给予有效治疗,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磁共振动态增强 卵巢癌 Ct诊断
下载PDF
1.5T磁共振动态增强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3
作者 张勇斌 陈铮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1年第7期1211-1213,1224,共4页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动态增强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对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0间我院接收的76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前...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动态增强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对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0间我院接收的76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前列腺癌影像学图像特征及动态增强MRI诊断结果。结果:于动态增强MRI早期(≤60s内),PCA边界清晰,强化比起前列腺周围带强化时间稍早,强化程度也更高;于动态增强MRI中期(≤120s),PCA病灶强化依然较周围带更为明显,中央带强化趋向逐渐扩散,且正常组织强化也有所增强,病灶与周围组织对比度较早期有所下降;于动态增强晚期(≤180s),体积偏小PCA的强化下降明显,相比周围带前列腺组织呈现低信号,体积偏大PCA则呈现环形强化;MRI增强扫描的准确度、特异性与灵敏度均高于MRI平扫(P<0.05)。结论:1.5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可明显区分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可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对临床诊断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磁共振动态增强 前列腺癌 影像学特征 诊断
下载PDF
1.5T磁共振动态增强曲线联合DWI、血清CEA用于乳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0
4
作者 全国彪 潘桂海 +2 位作者 周伟文 温志玲 陈俏倩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7期43-46,共4页
目的分析1.5T磁共振动态增强曲线联合DWI、血清CEA用于乳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及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9例乳腺癌作为观察组及57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1.5T磁共振... 目的分析1.5T磁共振动态增强曲线联合DWI、血清CEA用于乳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及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9例乳腺癌作为观察组及57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1.5T磁共振对患者进行扫描,分析患者动态增强曲线及DWI图像,并检测血清中CEA,以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分析各指标分析价值。结果观察组时间-强度曲线以Ⅲ型为主,对照组以Ⅰ型为主,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DC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E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时间-强化曲线诊断的阳性共75例,DWI扫描诊断的阳性共75例,CEA检测诊断的阳性共78例,平行联合诊断的阳性共87例,系列联合诊断的阳性共63例;系列联合诊断的特异度为95.24%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及平行联合诊断(P<0.05),采用平行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100%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及系列诊断(P<0.05),且系列联合诊断的准确率90.48%及曲线下面积0.951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及平行诊断(P<0.05)。结论 1.5T磁共振动态增强曲线联合DWI、血清CEA对乳腺癌进行诊断时,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磁共振 动态增强曲线 DWI CEA 乳腺癌
下载PDF
磁共振T2加权像、动态增强扫描序列参数在前列腺癌中的表现及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国际泌尿病理学会分级的相关性
5
作者 张蔓 吕军浩 +3 位作者 马辉 赵勤余 方旭俭 林沐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750-755,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T2加权像(T2WI)、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参数在前列腺癌中的表现及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SUP)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3年6月在宜兴市中医医院就诊的82例前列腺病变患者作为研... 目的探讨磁共振T2加权像(T2WI)、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参数在前列腺癌中的表现及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SUP)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3年6月在宜兴市中医医院就诊的82例前列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前列腺癌患者5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30例,比较不同患者T2WI、DCE⁃MRI序列参数。结果前列腺癌患者T2WI表现≥4分的比例为50.00%,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P<0.05);前列腺癌患者峰值时间(T_(max))为70541.44(45035.20,90655.41)ms,短于前列腺增生患者(P<0.05),而最快强化率(R_(max))为(36.60±14.41),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P<0.05)。Ⅲ~Ⅳ期、ISUP分级≥4级、PSA水平≥50 ng/ml的前列腺癌患者T2WI表现≥4分的比例分别为62.50%、75.00%和63.16%,高于Ⅰ~Ⅱ期、ISUP分级≤3级和PSA水平<50 ng/ml患者(P<0.05);Ⅲ~Ⅳ期的前列腺癌患者T_(max)为68405.44(43506.43,82204.32)ms,短于Ⅰ~Ⅱ期患者(P<0.05),而R_(max)为(39.16±9.50),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ISUP分级≥4级的前列腺癌患者T_(max)为66504.32(43506.43,84053.12)ms,短于ISUP分级≤3级患者(P<0.05),而R_(max)为(40.38±9.75),高于ISUP分级≤3级患者(P<0.05);PSA水平≥50 ng/ml的患者T_(max)为63044.22(45035.20,82204.32)ms,短于PSA水平<50 ng/ml的患者(P<0.05),而R_(max)为(39.15±9.05),高于PSA水平<50 ng/ml的患者(P<0.05);T_(max)与PSA呈负相关(P<0.05),R_(max)与PSA呈正相关(P<0.05);T2WI表现和R_(max)与ISUP分级呈正相关(P<0.05),T_(max)与ISUP分级呈负相关(P<0.05)。结论T2WI、DCE⁃MRI序列参数与前列腺癌临床分期、ISUP分级、PSA水平存在相关性,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t2加权像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国际泌尿病理学会分级
下载PDF
3.0T核磁共振动态增强在乳腺微钙化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胡靖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54-0057,共4页
评估3.0T核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在诊断乳腺微钙化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该检查方法与乳腺X线检查方法的差异。方法 纳入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被我院收治的42名女性乳腺微钙化患者,根据BI-RADS评分被分为3级至5级乳腺微钙化... 评估3.0T核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在诊断乳腺微钙化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该检查方法与乳腺X线检查方法的差异。方法 纳入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被我院收治的42名女性乳腺微钙化患者,根据BI-RADS评分被分为3级至5级乳腺微钙化,所有患者都进行了乳腺X射线和3.0T DCE-MRI检查,以手术或活检取得病变组织进行病理确认,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恶性病变诊断正确率、微钙化等级的诊断结果、敏感度以及特异度。结果 核磁共振在诊断恶性病变的正确率为100%,X线摄影的正确率为91.67%,两种方法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微钙化等级的诊断中,核磁共振对3类、4类和5类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75%、95.24%和100%,X线分别为81.25%、80.95%和80.00%,核磁共振在各级微钙化诊断中显著优于X线(P<0.05);在敏感度和特异度方面,核磁共振的敏感度为96.92%,特异度为83.56%,而X线的敏感度为95.23%,特异度为65.18%,两种方法的特异度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3.0T DCE-MRI在诊断乳腺微钙化病变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特别是在特异度方面,明显优于乳腺X线摄影,DCE-MRI可作为乳腺微钙化病变诊断的有效工具,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t磁共振动态增强 乳腺微钙化病变 特异度 敏感度
下载PDF
3.0T高场强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钼靶X线摄影在隐匿性乳腺癌中的诊断效果评价
7
作者 沈利利 王晓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66-0069,共4页
选择隐匿性乳腺癌,对其临床诊断情况进行探究,明确3.0T高场强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钼靶X线摄影的可行性。方法 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为研究地点、2021.03~2022.12为研究时限、疑似隐匿性乳腺癌患者为病例资料,按照纳入、排除标准... 选择隐匿性乳腺癌,对其临床诊断情况进行探究,明确3.0T高场强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钼靶X线摄影的可行性。方法 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为研究地点、2021.03~2022.12为研究时限、疑似隐匿性乳腺癌患者为病例资料,按照纳入、排除标准,从研究对象中纳入46例,于术前完成临床检查,即钼靶X线、3.0T高场强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参照金标准(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单项检查、联合检查的诊断效能(敏感度、准确性、特异度),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像学特征表现。结果 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性93.48%、敏感度96.15%、特异度90.00%、阳性预测值92.59%、阴性预测值94.74%,高于钼靶X线摄影69.57%、76.92%、60.0%、71.43%、66.67%,也高于3.0T高场强磁共振82.61%、88.46%、75.00%、82.140%、83,33%,均P<0.05。影像学特征表现:钼靶X线可见孤立模糊小结节状影,且分布均匀,边缘模糊;见孤立模糊小结节状影伴微细钙化。3.0T高场强MRI动态增强可见肿块边缘、形态不规则,毛刺,内部不均匀强化。结论3.0T高场强MRI动态增强与钼靶X线联合诊断在隐匿性乳腺癌中的诊断效能较理想,可获取更为丰富的影像学信息,以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乳腺癌 钼靶X线摄影 3.0t高场强磁共振动态增强
下载PDF
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病理分期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黄俊 吴彬彬 徐泉鸿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22期2691-2695,共5页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对宫颈癌病理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7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组,50例同期进行妇科常规检查并排除宫颈癌变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MRI平扫、DWI扫描与DCE-MRI扫描...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对宫颈癌病理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7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组,50例同期进行妇科常规检查并排除宫颈癌变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MRI平扫、DWI扫描与DCE-MRI扫描,获取表观弥散系数(ADC)、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以及不同病理分期宫颈癌患者之间的Kep、Ktrans、Ve及ADC。以术后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3.0T DCE-MRI联合DWI在宫颈癌病理分期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ADC低于对照组,Kep、Ktrans、Ve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宫颈癌病理分期严重程度的增加,ADC逐渐降低,Kep、Ktrans、Ve逐渐升高(P<0.05)。3.0T DCE-MRI联合DWI诊断宫颈癌病理分期结果与宫颈癌术后病理活检结果的一致性较高(Kappa值=0.871,P=0.043,95%CI:0.787,0.955)。结论 3.0T DCE-MRI联合DWI在宫颈癌病理分期中的诊断价值较高,临床可根据其诊断结果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控制患者病情,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弥散加权成像 病理分期
下载PDF
1.5T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肝癌分期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高德军 韦章诚 陈首名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第7期1204-1207,共4页
目的探讨1. 5T核磁共振(MRI)动态增强扫描在肝癌分期评估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86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患者的常规1. 5T MRI与动态增强扫描特征,并与病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RI诊断临床分期为T1期51例,T2期21例,T3期8... 目的探讨1. 5T核磁共振(MRI)动态增强扫描在肝癌分期评估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86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患者的常规1. 5T MRI与动态增强扫描特征,并与病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RI诊断临床分期为T1期51例,T2期21例,T3期8例,T4期6例。MRI分期与病理分期有较好的一致性(k=0. 892),诊断准确率为96. 5%。常规MRI特征为T1WI呈低信号49例,病灶边缘强化不规则,程度不等;动态增强扫描判断为Ⅰ型36例,Ⅱ型34例,Ⅲ型10例,Ⅳ型6例。MRI评价肝癌可切除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8. 9%、100. 0%和95. 3%。结论 1. 5T MRI动态增强扫描在肝癌中的应用有助于指导临床病理分期诊断与可切除手术治疗,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5t磁共振 动态增强扫描 肝癌 临床分期
下载PDF
3.0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鉴别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雨桐 林永祝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5期102-104,共3页
目的:分析3.0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4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收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3.0TDCE-MRI检查并详细记录... 目的:分析3.0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4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收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3.0TDCE-MRI检查并详细记录检查结果,以最终手术病理确诊结果为金标准,分析3.0TDCE-MRI检查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鉴别中的应用价值。结果:7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经病理确诊前列腺癌49例、前列腺增生21例;经3.0T DCE-MRI检出前列腺癌48例、前列腺增生22例。3.0T DCE-MRI诊断前列腺癌的阳性预测值为97.92%,阴性预测值为90.91%,灵敏度为95.92%,特异度为95.24%,准确率为95.71%;3.0T DCE-MRI显示,前列腺癌患者最早强化率、最大信号强度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峰值时间短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患者速率常数(K_(ep))、容积运转常数(K^(trans))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低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750 s/mm^(2)和1 500 s/mm^(2)时,前列腺癌患者的信号强度值以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均低于前列腺增生患者(P<0.05)。结论:3.0T DCE-MRI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患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3.0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1.5T磁共振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梦影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0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9月-2022年12月期间接收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60例,均进行1.5T磁共振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扫描,对其临床资...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9月-2022年12月期间接收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60例,均进行1.5T磁共振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扫描,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1.5T磁共振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扫描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结果及价值。结果:病理结果显示,60例患者共116个病灶,其中肝脏占位性恶性病变73个(原发性肝癌53个,转移瘤20个),良性病变43个(血管瘤30个,肝脓肿9个,肝局灶性结节样增生4个);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扫描检出恶性病变50个,良性病变37个,漏诊20个,误诊9个;MRI增强扫描结果:恶性病变52个,良性病变38个,漏诊18个,误诊8个;联合扫描结果:恶性病变72个,良性病变43个,漏诊1个,误诊0个。转移瘤、肝脓肿、血管瘤在b=800 s/mm^(2)下的ADC值均高于原发性肝癌,血管瘤和肝脓肿ADC值高于血管瘤,肝局灶性结节样增生的ADC值低于血管瘤和肝脓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高于单一诊断(P<0.05)。结论:以1.5T磁共振增强扫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扫描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可有效鉴别肝脏占位性病变类型,提高疾病检出率,可为临床提供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磁共振 增强扫描 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扫描 肝脏占位性病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1.5T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勃 蔡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6期239-241,共3页
目的:探讨1.5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MRI)在前列腺癌诊断的利用运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62名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48名是前列腺癌患者,并将该部分患者设置为观察组,14名患者为前列腺增生患者,... 目的:探讨1.5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MRI)在前列腺癌诊断的利用运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62名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48名是前列腺癌患者,并将该部分患者设置为观察组,14名患者为前列腺增生患者,将这部分患者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接受1.5T动态增强MRI检查。结果: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动态扫描开始的时间和最大的信号强度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早期强化率要明显比对照组要高,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同对照组的治疗痊愈率对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5T动态增强MRI对于诊断前列腺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并且可以十分清楚的对前列腺和前列腺增生进行鉴别,因此对于临床上鉴别两种病症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动态增强MRI 诊断 价值 前列腺癌
下载PDF
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在胃癌术前T分期诊断中的效能
13
作者 黄金辉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5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检查在胃癌术前T分期诊断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94例原发性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DWI、DCE-MRI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检查在胃癌术前T分期诊断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94例原发性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DWI、DCE-MRI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DWI、DCE-MRI单项及联合检查在胃癌术前T分期诊断中的效能,并采用Kappa检验分析DWI、DCE-MRI单项及联合检查结果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94例原发性胃癌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T1期9例,T2期19例,T3期42例,T4期24例;腺癌84例(低分化45例,中分化26例,高分化13例),印戒细胞癌10例;DWI对胃癌术前T分期诊断的准确度为81.91%(77/94),与金标准一致性一般(Kappa值=0.741,P=0.000);DCE-MRI对胃癌术前T分期诊断的准确度为88.30%(83/94),与金标准一致性较好(Kappa值=0.820,P=0.000);DWI联合DCE-MRI对胃癌患者术前T分期诊断的准确度为93.62%(88/94),与金标准一致性较好(Kappa值=0.897,P=0.000)。DWI联合DCE-MRI对胃癌术前T分期诊断的准确度高于D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94,P=0.014)。结论:DWI联合DCE-MRI对胃癌T分期的诊断准确度高于单用DWI,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好,但与单用DCE-MRI的准确度接近,如无必要,患者可单用DCE-MRI进行胃癌术前分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胃癌 术前 t分期 诊断
下载PDF
1.5T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对骨肌肿瘤的定性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冀旭 吕文澜 高连冬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期107-108,共2页
目的:评价1.5T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在骨肌肿瘤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3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62例骨肌肿瘤患者的磁共振诊断资料和病理诊断资料开展研究。62例患者中,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良性肿瘤的患者34例,恶性肿瘤... 目的:评价1.5T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在骨肌肿瘤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3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62例骨肌肿瘤患者的磁共振诊断资料和病理诊断资料开展研究。62例患者中,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良性肿瘤的患者34例,恶性肿瘤的患者28例,分别设为良性组、恶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1.5T磁共振检查,具体应用的检查方式均包括平扫、扩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对比增强。统计和比较两组患者上述三种检查方式诊断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良性组1.5T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诊断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最高,与其他两种检查方式比较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1.5T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诊断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也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检查方式(P<0.05)。良性组、恶性组1.5T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诊断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T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对骨肌肿瘤的定性诊断价值较好,明显优于平扫和扩散加权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磁共振 动态对比增强 骨肌肿瘤 定性诊断
下载PDF
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在乳腺微钙化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15
作者 石宇芳 卞红丽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23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究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在乳腺微钙化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8月—2023年8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乳腺微钙化病变患者,均接受乳腺X线检查,再行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检查。详细记录诊断结果,以后... 目的:探究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在乳腺微钙化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8月—2023年8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乳腺微钙化病变患者,均接受乳腺X线检查,再行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检查。详细记录诊断结果,以后续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准,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案的检出结果及诊断效能差异。结果:100例乳腺微钙化病变患者经最终临床确诊为良性52例,恶性48例;经磁共振检出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3类52例,BI-RADS4类35例,BI-RADS5类13例;经X线检出BIRADS 3类53例,BI-RADS 4类34例,BI-RADS 5类13例。以乳腺微钙化病变患者的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两种方法诊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磁共振对乳腺微钙化病变患者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7、灵敏度为93.8%、特异度为94.2%;X线对乳腺微钙化病变患者诊断的AUC为0.805、灵敏度为77.1%、特异度为80.8%,磁共振对乳腺微钙化病变患者的诊断效果优于X线。结论:在乳腺微钙化病变诊断工作中,相较于乳腺X线诊断,应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技术更具参考价值,该诊断方式在如下微钙化病变分级中的诊断效能更高,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微钙化病变 乳腺X线 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 诊断效能
下载PDF
1.5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鹰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16期58-59,共2页
目的探究分析1.5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的前列腺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患病类型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将良性前列腺增生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前列腺癌患... 目的探究分析1.5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的前列腺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患病类型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将良性前列腺增生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前列腺癌患者22例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均采用1.5T动摇增强磁共振进行检查。结果经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最大信号强度和动态扫描的起始时间都显著低于对照组,早期强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存在显著差异性,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论采用1.5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方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具有显著效果和安全性,值得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下载PDF
1.5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邓慕军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12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1.5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前列腺癌患者50例(观察组),前列腺增生患者50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1.5T动态增强... 目的探讨1.5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前列腺癌患者50例(观察组),前列腺增生患者50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1.5T动态增强MRI检查。结果观察组前列腺癌患者的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前列腺增生患者(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前列腺癌患者动态扫面开始时间及最大信号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早期强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痊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5T动态增强MR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能够清晰鉴别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值得推广及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动态增强MRI 前列腺癌 诊断 价值
下载PDF
三维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在胸腹部大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祝红线 冯瑞 +6 位作者 李相生 王萍 柴晓媛 樊红霞 张红超 李悦 江岳娈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6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CE-MRA)技术在胸腹部大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8例患有胸腹部主动脉病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3DCE-MRA检查,行平扫轴位常规T_(1)加权成像(T_(1)WI)和T_(2)加权成像(T_(... 目的:探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CE-MRA)技术在胸腹部大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8例患有胸腹部主动脉病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3DCE-MRA检查,行平扫轴位常规T_(1)加权成像(T_(1)WI)和T_(2)加权成像(T_(2)WI);再采用小剂量对比剂行轴位单层动态扫描,获得扫描延迟时间,平扫后采集靶血管冠状位图像作为后期减影的蒙片。利用获得的延迟时间行3DCE-MRA血管造影技术。注射对比剂后采集2次靶血管冠状位图像与增强前蒙片减影,分别为动脉期和静脉期。采集增强后的轴位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T_(1)WI,观察胸腹部主动脉血管病变的信号表现。结果:28例患者中,大动脉炎5例(占17.9%),髂动脉瘤1例(占3.6%),动脉粥样硬化3例(占10.7%),肾动脉狭窄6例(占21.4%),主动脉瘤13例(占46.4%),3DCE-MRA血管造影技术对28例患者胸腹部主动脉血管及分支血管的病变显示效果良好。结论:3DCE-MRA技术诊断明确,且具有准确、快速及无创伤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动态对比增强(3DCE)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技术 胸腹部主动脉病变 轴位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t1加权成像(t_(1)WI)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3.0 T磁共振T2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联合运用动态增强对前列腺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19
作者 郑育聪 钱丽霞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1期1633-1635,共3页
前列腺疾病是中老年男性最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前列腺癌在老年男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1]),成为威胁老年男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分期,磁共振成像(MRI)已成为前列腺癌诊断和分期的最佳影... 前列腺疾病是中老年男性最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前列腺癌在老年男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1]),成为威胁老年男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分期,磁共振成像(MRI)已成为前列腺癌诊断和分期的最佳影像检查方法,包括常规成像序列[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和功能成像序列[弥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对比增强(DCE)-MRI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t2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 前列腺病变 动态增强 前列腺癌患者 生殖系统疾病
下载PDF
探讨3.0T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癌检查中的技术要点 被引量:11
20
作者 罗涛 肖文丰 《当代医学》 2020年第20期65-68,共4页
目的 研究3.0T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应用对乳腺癌检查的技术要点.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9年4月本院接诊的60例乳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取3.0T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弥散加权成... 目的 研究3.0T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应用对乳腺癌检查的技术要点.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9年4月本院接诊的60例乳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取3.0T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应用期间的扩散系数值(b)分别选择0、500、1000 s/mm2,随访所有患者病理诊断结果 .回顾分析3.0T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影像质量与诊断结果.结果 3.0T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癌诊断准确率为90.00%、特异度为85.71%、灵敏度为93.75%,60例患者检查后获取的影像学质量较好,可用于临床疾病诊断.检查期间T1加权序列、T2加权序列、DWI序列能够较好的显示出乳腺病灶区域的相关信息.动态增强扫描检查方法可评估患者病灶区域血流信号、病灶强化方式以及病灶出现的其他异常表现等,两者的联合为乳腺癌有效诊断与治疗提供了重要信息.结论 3.0T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癌检查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检查期间通过合理选择检查参数以及b值,能够保证获取的影像学资料,保证乳腺癌诊断较高的准确率、特异性与灵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t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联合诊断 乳腺癌检查 技术要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