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5T磁共振成像在子宫平滑肌瘤定性诊断中的表现及临床价值
1
作者 黄建桃 黄秋冬 凌福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49-0052,共4页
讨论1.5T磁共振成像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 现将我院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收录子宫平滑肌瘤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按照患者住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一组是西门子1.5T MRI成像检查,另一组是佳能螺旋CT成像检查,各40例。CT... 讨论1.5T磁共振成像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 现将我院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收录子宫平滑肌瘤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按照患者住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一组是西门子1.5T MRI成像检查,另一组是佳能螺旋CT成像检查,各40例。CT组-标准流程CT检查与诊断,1.5TMRI 组-标准流程1.5TMRI检查与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 在诊断准确性分析来看,1.5T MRI组(95.00%)整体表现优于CT组(80.00%),差异性符合统计学标准(ρ﹤0.05),而其定位错误率(5.00%)、漏诊率(5.00%)则相对更低,相较于CT组(20.00%、20.00%),差异性符合统计学标准(ρ﹤0.05);研究对象对于1.5T MRI技术诊断结果更加满意,相较于CT组,差异性符合统计学标准(ρ﹤0.05)。结论 子宫平滑肌瘤筛查、诊治中,1.5T MRI技术都彰显出了独特的作用与价值,实现了疾病检出率的大幅提升,对于漏诊、定位错误等风险的 规避效果也比较理想,是一种受到广泛认可的高价值影像学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磁共振成像 子宫肌瘤 诊断 准确率 满意率 临床诊断
下载PDF
GE1.5T磁共振成像诊断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
2
作者 谢丽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111-0114,共4页
基于外伤性视神经诊断现状探讨GE1.5T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诊断在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22年6月至2023年月为研究时段,纳入该时段于我院接受诊断的60例外伤性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应用MRI诊断、螺旋CT... 基于外伤性视神经诊断现状探讨GE1.5T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诊断在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22年6月至2023年月为研究时段,纳入该时段于我院接受诊断的60例外伤性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应用MRI诊断、螺旋CT对患者进行诊断,分析MRI、CT的阳性检出率并进行对比,同时对比外伤性视神经影像学征象。结果 MRI检查符合率高于CT检查(P<0.05);视神经损伤状况检查符合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RI诊断中病变检出率以STIR序列最高(P<0.05)。结论 MRI检查可为外伤性视神经损伤诊断提供依据,其中STIR序列病变检出率较高,MRI检查经过多序列分析可较好地诊断外伤性神经损伤情况,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1.5t磁共振成像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 诊断价值 分析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与1.5T磁共振成像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对比
3
作者 居文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0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究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中采用多层螺旋CT和1.5T磁共振成像方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江阴市青阳医院收治的120例早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对其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和1.5T磁共振成像检查,并将临床最终结果... 目的:探究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中采用多层螺旋CT和1.5T磁共振成像方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江阴市青阳医院收治的120例早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对其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和1.5T磁共振成像检查,并将临床最终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诊断结果、对不同病灶的检出符合率、诊断效能。结果:经1.5T磁共振成像诊断,阳性患者98例,阴性患者18例;经多层螺旋CT诊断,阳性患者89例,阴性患者13例。两组顶叶病灶检出符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丘脑、基底节区、额叶检出符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T磁共振成像诊断的灵敏度(97.03%)、特异度(94.74%)、阳性预测值(98.99%)、阴性预测值(85.71%)、准确率(96.67%)高于多层螺旋CT,误诊率(5.26%)、漏诊率(2.97%)低于多层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脑梗死患者采用1.5T磁共振成像诊断方式,诊断价值较高,可以提供参考数据于临床进一步诊断及治疗工作中,对临床借鉴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1.5t磁共振成像 早期脑梗死 诊断价值
下载PDF
1.5T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郭巍巍 谢显孝 韩海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37-0039,共3页
探讨在膝关节损伤诊断过程中应用1.5T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中,主要将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样本例数为60例;年限为2019年2月~2022年4月;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展开1.5T磁共振成像检查和CT检查,此次诊断的金标准... 探讨在膝关节损伤诊断过程中应用1.5T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中,主要将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样本例数为60例;年限为2019年2月~2022年4月;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展开1.5T磁共振成像检查和CT检查,此次诊断的金标准为手术病理诊断,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膝关节损伤方面的效果。结果 对于手术病理诊断工作在完成后,发现16例属于腔内积液,17例属于半月板损伤,13例属于韧带损伤,14例属于骨质改变;对于1.5T磁共振检查工作在完成后,发现15例属于腔内积液,17例属于半月板损伤,12例属于韧带损伤,13例属于骨质改变;对于CT诊断工作在完成后,发现12例属于腔内积液,11例属于半月板损伤,10例属于韧带损伤,10例属于骨质改变;就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展开分析,在膝关节损伤总检出率方面,同CT检查结果比较后,1.5T磁共振检查方法提升程度明显(P<0.05)。结论 临床对膝关节损伤在实施诊断期间,1.5T磁共振成像诊断方法的有效应用,对于膝关节病理变化可以充分反映,而且可对损伤位置加以有效观察,对病变程度展开评估,将诊断准确率进一步提高,对于膝关节损伤的顺利诊疗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说明1.5T磁共振成像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损伤 诊断准确性
下载PDF
1.5T磁共振成像诊断膝关节损伤的相关分析研究
5
作者 姚鹏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79-0181,共3页
研究1.5 T 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在膝关节损伤病人中的应用,为膝关节损伤病人的诊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 选择2020年1-2021年1月份住院治疗的70例膝关节损伤病人,分别做 CT和1.5 T 磁共振成像检查,并以手术和病理确诊为依据,对... 研究1.5 T 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在膝关节损伤病人中的应用,为膝关节损伤病人的诊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 选择2020年1-2021年1月份住院治疗的70例膝关节损伤病人,分别做 CT和1.5 T 磁共振成像检查,并以手术和病理确诊为依据,对比两种扫描方法的诊断精度。结果:70例中19例有半月板损伤,18例有关节腔积液,18例有骨质改变,15例有韧带损伤。结果 1.5 T 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检出率为90.00%,而 CT 的检出率为71.43%,与 CT 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4.773,P<0.05)。结论 1.5 T 磁共振成像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出膝关节损伤后的病理改变,并能对其进行观测和评价,提高了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精度,为其临床诊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磁共振成像诊断 膝关节损伤 诊断准确率
下载PDF
分析脑梗死早期诊断中应用1.5T磁共振成像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师红莉 詹浩辉 +1 位作者 周祺源 程鹏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11期23-25,共3页
目的分析脑梗死早期诊断中应用1.5T磁共振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我院诊治的90脑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具体检查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应用1.5T磁共振成像对脑梗死早期患者的诊断资料;对... 目的分析脑梗死早期诊断中应用1.5T磁共振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我院诊治的90脑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具体检查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应用1.5T磁共振成像对脑梗死早期患者的诊断资料;对照组为应用双源CT对脑梗死早期患者的诊断资料。比较两组检查不同时间段检出率、脑梗死检查相关指标、脑部不同位置检出率。结果观察组发病后24h内检出率以及发病48h后总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相关指标中发病至诊断时间、病灶体积以及检查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病灶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基底节及丘脑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5T磁共振成像检测有助于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早期检出率,获取更准确的病灶数量及体积,并有利于缩短诊断时间,因此对于脑梗死早期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早期 1.5t磁共振成像 临床价值
下载PDF
1.5T磁共振成像诊断直肠肿瘤的准确性及影像特点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程静 赵云超 +2 位作者 张衡 刘兴旺 赵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4期117-118,共2页
目的:分析在直肠癌临床诊断中使用1.5T磁共振成像的准确性和影像特点。方法:研究对象均选自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直肠癌患者。全部患者接受1.5T磁共振成像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1.5T磁共振成像检查对直肠癌... 目的:分析在直肠癌临床诊断中使用1.5T磁共振成像的准确性和影像特点。方法:研究对象均选自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直肠癌患者。全部患者接受1.5T磁共振成像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1.5T磁共振成像检查对直肠癌不同分期诊断以及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60例患者中16例为T1~T2期,24例为T3期,20例为T4期。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显示,T1~T2期检出14例,T3期检出20例,T4期检出17例,总体准确率为85.00%(51/60)。病理检查结果显示,35例淋巴结阳性,阳性率58.33%(35/60)。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灵敏度为91.43%(32/35),特异度为76.00%(19/25),准确度为85.00%(51/60)。Kappa=0.6860,说明两种诊断方法一致性一般。结论:将1.5T磁共振成像应用于直肠癌临床诊断中,能够准确地判断术前T分期,同时对淋巴结转移情况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临床诊断 1.5t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联影1.5T磁共振成像序列评估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袁鑫鑫 相运勇 +3 位作者 李俊康 陈绍奇 岳安林 张倩 《西藏医药》 2022年第5期15-17,共3页
目的研究联影1.5T磁共振成像序列评估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疑似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关节镜和联影1.5T磁共振(MRI)成像序列检查,评估急... 目的研究联影1.5T磁共振成像序列评估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疑似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关节镜和联影1.5T磁共振(MRI)成像序列检查,评估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情况,分析联影1.5T MRI成像序列检查诊断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150例患者中经关节镜检查诊断为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118例,其中单一性距腓前韧带损伤59例,单一性跟腓韧带损伤26例,距腓前韧带合并跟腓韧带损伤21例,距腓后韧带损伤12例。联影1.5T MRI成像序列检查诊断为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115例,其中单一性距腓前韧带损伤58例,单一性跟腓韧带损伤25例,距腓前韧带合并跟腓韧带损伤21例,距腓后韧带损伤11例。联影1.5T MRI成像序列检查诊断中Ⅰ级损伤36例,Ⅱ级损伤50例,Ⅲ级损伤29例。联影1.5T MRI成像序列检查诊断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敏感度94.92%,特异度90.63%,准确度94.00%。结论联影1.5T MRI成像序列检查诊断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准确度高,可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影1.5t磁共振成像序列 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 准确度
下载PDF
1.5T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诊断及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朱国辉 胡丽娟 江玉玲 《医疗装备》 2020年第3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成像(MRI)在直肠癌诊断及术前TN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疑似直肠癌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1.5T MRI进行临床诊断,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1.5T MRI在直肠癌术...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成像(MRI)在直肠癌诊断及术前TN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疑似直肠癌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1.5T MRI进行临床诊断,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1.5T MRI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诊断价值。结果MRI对42例患者T分期的诊断准确度为88.10%,对T1~2期的诊断灵敏度为87.50%,对T3期的诊断灵敏度为86.67%,对T4期的诊断灵敏度为90.91%;MRI在直肠癌N分期中的诊断准确度为92.86%,特异度为95.00%,灵敏度为90.91%。结论1.5T MRI在直肠癌诊断及术前TN分期中的临床价值高,且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术前tN分期 1.5t磁共振成像 诊断准确度 特异度 灵敏度
下载PDF
1.5T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华麟 金玉梅 《智慧健康》 2020年第6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1.5T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明确手术检查确诊为膝关节损伤的1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均接受CT检查与1.5T MRI检查,对比两种影像学检查的准确率。结果同手术检查结果相比较,CT检查对膝关节... 目的探讨使用1.5T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明确手术检查确诊为膝关节损伤的1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均接受CT检查与1.5T MRI检查,对比两种影像学检查的准确率。结果同手术检查结果相比较,CT检查对膝关节损伤的检出率为93.59%,MRI的检出率为98.72%,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在检出率上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膝关节损伤,应用1.5T MRI诊断病变类型的效果满意,这为疾病治疗提供有利参考,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损伤 诊断 应用价值
下载PDF
1.5T磁共振成像检查在肛瘘患者术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贺明影 蔡卫东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2期265-268,共4页
目的:探究分析在肛瘘患者术前诊断中应用1.5T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肛瘘患者中抽选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诊断中均接受1.5T磁共振成像检查和超声检查,对比不同诊断方... 目的:探究分析在肛瘘患者术前诊断中应用1.5T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肛瘘患者中抽选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诊断中均接受1.5T磁共振成像检查和超声检查,对比不同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1.5T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7.62%,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89.29%,1.5T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67,P<0.05)。1.5T磁共振成像检查内口检出率为96.43%,瘘管检出率为98.03%;超声检查内口检出率为86.90%,瘘管检出率为90.79%;1.5T磁共振成像检查内口检出率、瘘管检出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87、7.539,P<0.05)。结论:在肛瘘患者术前诊断中应用1.5T磁共振成像检查准确率更高,能够很好地了解肛瘘病灶的位置、数量、分布、走向等,从而为后续疾病的治疗提供有效依据,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磁共振成像检查 肛瘘 术前诊断
下载PDF
脑梗死早期诊断中应用1.5T磁共振成像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永芹 张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2期201-202,共2页
目的:研究脑梗死早期诊断利用1.5T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120例本院收治的疑似脑梗死患者,对患者实施螺旋CT与1.5T磁共振成像诊断,对比检测结果,判断不同发病时间检出率、脑梗死相关指标及不同病灶位置检... 目的:研究脑梗死早期诊断利用1.5T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120例本院收治的疑似脑梗死患者,对患者实施螺旋CT与1.5T磁共振成像诊断,对比检测结果,判断不同发病时间检出率、脑梗死相关指标及不同病灶位置检出率。结果:在120例疑似脑梗死患者中,病理检查确诊患者118例(98.33%),不同病灶位置检出率比对过程中发现,1.5T磁共振成像在顶叶、基底节区、丘脑、额叶、脑干位等方面检出符合率更高(P<0.05),脑室旁、小脑部位检出率差异性不明显(P>0.05),1.5T磁共振成像脑梗死诊断各项指标与螺旋CT检查进行对照,指标差异较为显著(P<0.05),发病时间在24h以内、24h-72h的患者利用1.5T磁共振成像、螺旋CT诊断结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1.5T磁共振成像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存在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诊断 1.5t磁共振成像 临床效果
下载PDF
1.5T磁共振成像对踝关节运动损伤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杰 王习 《云南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585-587,共3页
踝关节属于一种承重关节,踝关节损伤作为中、青年中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给患者身体带来严重的疼痛感,在踝关节损伤中发病率最高的是踝关节运动损伤,若不能及时对患者进行诊治,将会衍变为慢性关节疾病,应高度重视踝关节损伤的治疗^[1]。
关键词 1.5t磁共振成像 踝关节运动损伤 跟腓韧带损伤 诊断价值
下载PDF
64排CT与1.5T磁共振成像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元锋 周宝玉 温满盈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2年第5期912-915,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中采取64排CT与1.5T磁共振成像(MRI)的临床效果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接诊的4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抽样法进行分组,就对照组纳入的20例采取64排螺旋CT和观察组纳入的2... 目的:研究分析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中采取64排CT与1.5T磁共振成像(MRI)的临床效果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接诊的4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抽样法进行分组,就对照组纳入的20例采取64排螺旋CT和观察组纳入的20例采取1.5TMRI的诊断效果对比。结果:观察组在<24h、24~72h和>72h总检出率高于对照组(95.00%>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发病检出时间、检查时间和病灶大小均低于对照组,而病灶数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额叶、颞叶、顶叶、丘脑和基底节区检出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脑梗死患者中采取1.5TMRI诊断效果突出,有效提高诊断检出率,明确微小病灶,为临床后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脑梗死 64排Ct 1.5t磁共振成像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浅谈飞利浦1.5T磁共振成像常见故障现象及维修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家焕 《中国设备工程》 2022年第3期76-77,共2页
现如今,磁共振成像设备已经在我国临床诊断中得到了有效应用。飞利浦1.5T磁共振成像是比较常见的类型设备,但是此设备在长时间的运行中会出现故障,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维修,做好日常的养护工作,进而为飞利浦1.5T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稳定运行... 现如今,磁共振成像设备已经在我国临床诊断中得到了有效应用。飞利浦1.5T磁共振成像是比较常见的类型设备,但是此设备在长时间的运行中会出现故障,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维修,做好日常的养护工作,进而为飞利浦1.5T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利浦 1.5t磁共振成像 常见故障现象 维修
下载PDF
1.5T磁共振成像检查在诊断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肖建涛 何汝远 丘志先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22期179-181,共3页
目的:分析1.5T磁共振成像检查应用于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7月期间东莞市谢岗医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DR和1.5T磁共振成像检查,以关节镜手术结... 目的:分析1.5T磁共振成像检查应用于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7月期间东莞市谢岗医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DR和1.5T磁共振成像检查,以关节镜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不同病变的检出率。结果:1.5T磁共振成像和CT/DR检查在软组织肿胀、游离体、骨质增生和关节腔变窄检出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1.5T磁共振成像检查方式对关节积液、韧带、软骨病变、半月板变性损伤、内膜增厚以及关节面不平方面的检出率高于CT/DR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在对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的检查中,1.5T磁共振成像检查相比于CT/DR检查更有助于检查人员全面掌握患者膝关节病变情况,进而准确判断患者病情进展,提升诊断准确率和后续阶段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磁共振成像 Ct/DR 膝关节 退行性骨关节病
下载PDF
1.5T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巍 冯光亚 +1 位作者 蒋中灿 邓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2期187-188,共2页
目的:分析1.5T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60例膝关节外伤性损伤患者,均行德国西门子Avanto1.5T磁共振成像诊断,以手术、关节镜、临床检查为金标准,计算1.5T磁共振成像诊断符合率... 目的:分析1.5T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60例膝关节外伤性损伤患者,均行德国西门子Avanto1.5T磁共振成像诊断,以手术、关节镜、临床检查为金标准,计算1.5T磁共振成像诊断符合率。结果:1.5T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60例,确诊率为96.67%,1.5T磁共振成像与手术、关节镜、临床检查结果比较P>0.05。结论:1.5T磁共振成像可显著提高膝关节损伤诊断准确性,并明确具体损伤类型,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丰富、准确的信息,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损伤
下载PDF
西门子1.5T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故障分析与维修解决方案 被引量:3
18
作者 杜绪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21期117-118,共2页
目的:基于对西门子1.5T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故障分析,提出具体的维修方案,以保证系统高效稳定运行,最大限度提高系统的运行质量[1]。方法:以西门子1.5TMRI硬件部分的扫描故障维修为例,在观察故障具体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一步步分析其故障根源... 目的:基于对西门子1.5T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故障分析,提出具体的维修方案,以保证系统高效稳定运行,最大限度提高系统的运行质量[1]。方法:以西门子1.5TMRI硬件部分的扫描故障维修为例,在观察故障具体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一步步分析其故障根源,最终提出解决方法。结果:针对射频剂量限制器PAL红色报错,逐步排除故障,发现TAS内部的一处切换接触片被烧毁,导致了PAL报错,最终采取更换TAS的维修方案,成功解决故障。结论:MRI结构复杂,包括磁场系统、射频系统、控制及图像重建系统等几大部分,故障率较高,医院做好针对故障的排除和维修工作,将为后续诊疗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提高诊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门子1.5t磁共振成像系统 故障分析 故障维修
下载PDF
分析1.5T磁共振成像诊断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曹积善 《智慧健康》 2019年第7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成像诊断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0例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为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予以不同类型的检测方式,优先给予1.5T磁共振成像诊断模式,记录相关内容,作为观察组资料;诊断7d后,...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成像诊断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0例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为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予以不同类型的检测方式,优先给予1.5T磁共振成像诊断模式,记录相关内容,作为观察组资料;诊断7d后,将其利用膝关节镜检查,将其作为对照组资料;以膝关节镜检测结果为标准,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内侧半月板周缘性脱位几率为78.0%;对照组为68.0%;观察组外侧半月板周缘性脱位发生率为21.0%;对照组为28.0%;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观察组脱位指数≤0.25%、0.25%<脱位指数≤0.50%相较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脱位指数<0.50%,相较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患者给予1.5T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诊断效果,能够有效分析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的指数情况,继而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加详细的参考信息,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磁共振成像技术 膝关节镜 膝关节半月板
下载PDF
1.5T磁共振成像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彦峰 安蓬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21期107-108,共2页
目的:讨论1.5T磁共振成像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现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共100例。按照患者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超声组、1.5T MRI组,各50例。超声组给予超声诊断方式,1.5T MRI组予以1.5T磁共振... 目的:讨论1.5T磁共振成像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现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共100例。按照患者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超声组、1.5T MRI组,各50例。超声组给予超声诊断方式,1.5T MRI组予以1.5T磁共振成像诊断,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1.5T MRI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8.00%,超声组诊断准确率为78.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T MRI组定位错误率及漏诊率分别为0.00%、2.00%,显著低于超声组的8.00%、14.00%(P<0.05);1.5T MRI组患者诊断满意率显著高于超声组(P<0.05)。结论:1.5T磁共振成像在子宫肌瘤诊断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可明显提升诊断精确率,减少漏诊及定位错误的发生,患者对诊断结果的满意度较高,值得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磁共振成像 子宫肌瘤 诊断 精确率 满意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