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分型对临床治疗决策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vessel wal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VW-MRI)在脑卒中临床研究和实践中的应用增加,7 T MRI以其更高信噪比...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分型对临床治疗决策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vessel wal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VW-MRI)在脑卒中临床研究和实践中的应用增加,7 T MRI以其更高信噪比和更优图像质量,可发现脑血管早期、细微的病理变化,为深入了解各种脑血管疾病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思路。然而,超高场强也存在B1场不均、扫描时间长等技术挑战。本文就7 T HR-VW-MRI在缺血性卒中病因分型及临床应用中的进展进行综述,深入分析7 T HR-VW-MRI在提升临床诊断精确性与指导临床治疗中的潜在价值,为临床实践与科研探索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对肛瘘临床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在石家庄市中医院经手术证实的126例肛瘘病人临床资料,术前均行3.0 T MRI和MSCT检查。根据Parks分类...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对肛瘘临床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在石家庄市中医院经手术证实的126例肛瘘病人临床资料,术前均行3.0 T MRI和MSCT检查。根据Parks分类法对比3.0 T MRI和MSCT对肛瘘病人检查的准确率,分析两项联合对肛瘘临床分型的诊断价值。结果3.0 T MRI联合MSCT诊断肛瘘外口的准确率(99.03%)高于MSCT单独诊断(90.29%),联合诊断主瘘管的准确率(100.00%)高于3.0 T MRI、MSCT各自单独诊断(93.65%、91.27%)(P<0.01),联合诊断肛瘘内口、瘘管分支、脓肿与各自单独诊断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 T MRI联合MSCT诊断括约肌间型、经括约肌型、括约肌上型、括约肌外型与手术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8.48%、100.00%、100.00%、100.00%。结论3.0 T MRI联合MSCT对肛瘘临床分型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展开更多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与1.5 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在南丰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疑似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16排螺旋CT与1.5 T MRI进行检...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与1.5 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在南丰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疑似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16排螺旋CT与1.5 T MRI进行检查,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分析2种检查结果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及对不同大小病灶的检出率。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60例患者中,阳性50例,阴性10例。16排螺旋CT检查显示,真阳性42例、真阴性4例;1.5 T MRI检查显示,真阳性48例、真阴性9例。与16排螺旋CT检查比较,1.5 T MRI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明显更高(P<0.05);与16排螺旋CT检查比较,1.5 T MRI检查对<2 cm病灶检出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1.5 T MRI相比16排螺旋CT在肝癌诊断中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可减少误诊、漏诊情况,能准确鉴别诊断微小病灶,有助于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展开更多
研究1.5 T 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在膝关节损伤病人中的应用,为膝关节损伤病人的诊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 选择2020年1-2021年1月份住院治疗的70例膝关节损伤病人,分别做 CT和1.5 T 磁共振成像检查,并以手术和病理确诊为依据,对...研究1.5 T 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在膝关节损伤病人中的应用,为膝关节损伤病人的诊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 选择2020年1-2021年1月份住院治疗的70例膝关节损伤病人,分别做 CT和1.5 T 磁共振成像检查,并以手术和病理确诊为依据,对比两种扫描方法的诊断精度。结果:70例中19例有半月板损伤,18例有关节腔积液,18例有骨质改变,15例有韧带损伤。结果 1.5 T 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检出率为90.00%,而 CT 的检出率为71.43%,与 CT 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4.773,P<0.05)。结论 1.5 T 磁共振成像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出膝关节损伤后的病理改变,并能对其进行观测和评价,提高了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精度,为其临床诊治奠定了基础。展开更多
文摘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分型对临床治疗决策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vessel wal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VW-MRI)在脑卒中临床研究和实践中的应用增加,7 T MRI以其更高信噪比和更优图像质量,可发现脑血管早期、细微的病理变化,为深入了解各种脑血管疾病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思路。然而,超高场强也存在B1场不均、扫描时间长等技术挑战。本文就7 T HR-VW-MRI在缺血性卒中病因分型及临床应用中的进展进行综述,深入分析7 T HR-VW-MRI在提升临床诊断精确性与指导临床治疗中的潜在价值,为临床实践与科研探索提供参考。
文摘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对肛瘘临床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在石家庄市中医院经手术证实的126例肛瘘病人临床资料,术前均行3.0 T MRI和MSCT检查。根据Parks分类法对比3.0 T MRI和MSCT对肛瘘病人检查的准确率,分析两项联合对肛瘘临床分型的诊断价值。结果3.0 T MRI联合MSCT诊断肛瘘外口的准确率(99.03%)高于MSCT单独诊断(90.29%),联合诊断主瘘管的准确率(100.00%)高于3.0 T MRI、MSCT各自单独诊断(93.65%、91.27%)(P<0.01),联合诊断肛瘘内口、瘘管分支、脓肿与各自单独诊断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 T MRI联合MSCT诊断括约肌间型、经括约肌型、括约肌上型、括约肌外型与手术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8.48%、100.00%、100.00%、100.00%。结论3.0 T MRI联合MSCT对肛瘘临床分型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文摘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与1.5 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在南丰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疑似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16排螺旋CT与1.5 T MRI进行检查,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分析2种检查结果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及对不同大小病灶的检出率。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60例患者中,阳性50例,阴性10例。16排螺旋CT检查显示,真阳性42例、真阴性4例;1.5 T MRI检查显示,真阳性48例、真阴性9例。与16排螺旋CT检查比较,1.5 T MRI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明显更高(P<0.05);与16排螺旋CT检查比较,1.5 T MRI检查对<2 cm病灶检出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1.5 T MRI相比16排螺旋CT在肝癌诊断中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可减少误诊、漏诊情况,能准确鉴别诊断微小病灶,有助于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文摘研究1.5 T 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在膝关节损伤病人中的应用,为膝关节损伤病人的诊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 选择2020年1-2021年1月份住院治疗的70例膝关节损伤病人,分别做 CT和1.5 T 磁共振成像检查,并以手术和病理确诊为依据,对比两种扫描方法的诊断精度。结果:70例中19例有半月板损伤,18例有关节腔积液,18例有骨质改变,15例有韧带损伤。结果 1.5 T 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检出率为90.00%,而 CT 的检出率为71.43%,与 CT 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4.773,P<0.05)。结论 1.5 T 磁共振成像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出膝关节损伤后的病理改变,并能对其进行观测和评价,提高了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精度,为其临床诊治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