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心血管疾病风险积分系统预测老年人群10年期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差异 被引量:8
1
作者 施美芳 沈逸枫 +4 位作者 沈隽霏 王蓓丽 郭玮 李钢 潘柏申 《检验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305-311,共7页
目的评估上海市宝山区友谊社区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特点并比较不同心血管疾病风险积分系统预测该人群10年期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差异。方法以上海市宝山区友谊社区为调查点,随机选取该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共1 983名。收集基础的流... 目的评估上海市宝山区友谊社区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特点并比较不同心血管疾病风险积分系统预测该人群10年期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差异。方法以上海市宝山区友谊社区为调查点,随机选取该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共1 983名。收集基础的流行病学资料并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将各风险积分系统[Framingham风险积分系统、缺血性心血管疾病(ICVD)简易评估工具、Reynolds风险积分系统、SCORE风险积分系统(西班牙)、SCORE风险积分系统(芬兰)、QRISK2风险积分系统]建立队列的基线资料与友谊社区老年人群进行比较。分别采用Framingham、Reynolds、SCORE 3种风险积分系统及《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中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分层计算友谊社区老年人群10年期心血管疾病风险积分并比较其差异。结果在1 983名受试者中,88例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其中32例(1.61%)发生脑血管疾病事件、56例(2.82%)发生心脏疾病事件。友谊社区老年人群与各风险积分系统建立队列的主要风险因子基线水平存在较大差异。Framingham风险积分系统、Reynolds风险积分系统预测友谊社区老年人群发生10年期心血管疾病的平均概率分别为28.73%、13.95%,SCORE风险积分系统预测友谊社区老年人群发生10年期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平均概率为7.29%(以高危地区计算)、4.14%(以低危地区计算)。根据相关指南,对Framingham、Reynolds及SCORE(高危地区)3种风险积分系统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比计算结果进行分层,友谊社区老年人群中仅有11.29%的受试者风险分组相同,其余88.71%的受试者在风险组别划分上存在差异。结论上海市宝山区友谊社区老年人群是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Framingham、Reynolds、SCORE 3种风险积分系统预测该社区人群的10年期心血管疾病风险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Framingham风险积分系统 Reynolds风险积分系统 SCORE风险积分系统 社区老人群 10年期心血管疾病风险
下载PDF
肌少症不同分级与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李超君 鲁翠红 +2 位作者 李莉 李燕芳 王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75-1281,共7页
目的:探究肌少症不同分级与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为肌少症不同时期干预降低ASCVD发生风险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取自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北京市中关村医... 目的:探究肌少症不同分级与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为肌少症不同时期干预降低ASCVD发生风险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取自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北京市中关村医院完成“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体检项目”的1072例老年人,其中男性408例,女性664人例。对受试者进行信息采集、体格检查、生化检测、身体成分测试和功能体适能测试。根据握力、5次起坐试验时间和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ASMI)综合判定肌少症分级,将研究对象分为肌少症可能组、肌少症前期组、肌少症组和对照组。比较四组受试者的临床特点,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肌少症不同分级与10年ASCVD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肌少症患病率为10.6%,肌少症可能和肌少症前期检出率分别为16.1%和15.1%。男性肌少症前期[OR:95%Cl=3.63(1.03—12.78),P=0.04]和肌少症组[OR:95%Cl=8.90(1.15—68.86),P=0.04]与ASCVD 10年发病高风险相关,女性肌少症组[OR:95%Cl=5.05(1.49—17.13),P=0.009]与ASCVD 10年发病高风险明显相关。结论:男、女肌少症患者和男性肌肉质量下降人群的10年ASCVD发病风险较高,且肌少症严重程度和ASCVD发病风险正相关,这对于早期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10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发病风险 肌肉质量
下载PDF
重庆高校教职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与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
3
作者 张帆 杨渊 +4 位作者 唐晓君 李文明 刘定华 余雪梅 薛建江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096-2098,共3页
目的评价重庆高校教职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10y CVDR)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4月重庆两所大学2 630名教职工的体检资料。计算每个教职工的eGFR和10y CVDR,分析不同eGFR水平组10y CVDR的差异。结果纳入分析的... 目的评价重庆高校教职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10y CVDR)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4月重庆两所大学2 630名教职工的体检资料。计算每个教职工的eGFR和10y CVDR,分析不同eGFR水平组10y CVDR的差异。结果纳入分析的职工平均年龄为(51.76±14.53)岁,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吸烟者占16.00%,高血压患者占15.20%,糖尿病患者占4.10%,男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明显多于女性(P<0.05)。男性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血清肌酐、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及血糖均明显高于女性(P=0.000),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女性(P=0.000)。10y CVDR的中位数为1.25%,男性明显高于女性(2.85%vs.0.40%,P<0.01)。eGFR≥90mL·min-1·1.73m2组、75mL·min-1·1.73m2≤eGFR<90mL·min-1·1.73m2组、60mL·min-1·1.73m2≤eGFR<75mL·min-1·1.73m2组及eGFR<60mL·min-1·1.73m2组的10y CVDR中位数分别为0.74%、2.25%、5.58%和14.39%。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与eGFR≥90mL·min-1·1.73m2组相比,其余各组的10y CVDR均明显增高。结论 eGFR是影响10y CVDR的重要因素,eGFR水平越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10心血管疾病风险 高校教职工
下载PDF
空腹葡萄糖调节受损与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荣季冬 姜顺涛 任微微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目的:基于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风险评估模型,探究空腹葡萄糖调节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及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方... 目的:基于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风险评估模型,探究空腹葡萄糖调节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及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4月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门诊、病房就诊的患者及来院体检者中具有FBG测定结果的研究对象362名纳入本研究,其中87名处于IFG状态。IFG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发布的糖尿病诊疗指南中的定义进行界定(6.1 mmol/L≤FBG<7.0 mmol/L)。估计的10年ASCVD风险评分使用美国心脏病协会(ACC/AHA)实践指南工作组给出的计算方程进行统计。结果:与糖代谢正常的人群相比,IFG人群具有更高的体质指数、收缩压、FBG、餐后2 h血糖水平及甘油三酯水平(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在校正潜在相关的混杂因素后,与糖代谢正常组人群相比,IFG组与10年ASCVD风险升高(≥7.5%)明显相关[OR:95%CI=4.41(1.78~10.93),P=0.001]。限制性样条曲线表明,FBG与10年ASCVD风险评分密切相关。随着FBG水平的升高,10年ASCVD风险逐渐升高,其中当空腹血糖大于5.7 mmol/L时,10年ASCVD风险明显升高(≥7.5%)。结论:基于最新发布的10年ASCVD风险评估方程,空腹葡萄糖调节受损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葡萄糖调节受损 心血管疾病风险 10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 相关性
下载PDF
四种不同风险评估模型评估贵阳地区40岁以上人群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孙照阳 张巧 +4 位作者 徐淑静 彭年春 胡颖 张淼 时立新 《贵州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1007-101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心血管风险评估模型对10年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评估的差异。方法选取贵阳地区10 140名40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清学检测,应用四种心血管风险评估模型,即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模型(Predictio... 目的探讨不同心血管风险评估模型对10年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评估的差异。方法选取贵阳地区10 140名40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清学检测,应用四种心血管风险评估模型,即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模型(Prediction for ASCVD risk in China,China-PAR)、2013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协会(ACC/AHA)推荐的汇总队列公式模型(Pooled cohort equations,PCE)、欧洲危险评估模型(Systematic Coronary Risk Evaluation,SCORE)、美国Framingham危险评分(Framingham Risk Score,FRS)对受试者进行评估,比较不同模型计算出的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结果 (1)各模型计算出的男性平均风险分别为4.04%、14.15%、6.58%、10.73%,女性分别为1.52%、4.74%、1.57%、2.22%(男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四种不同模型计算出的40~74岁、40~54岁、55~74岁年龄组的平均风险男性均高于女性;(3)10年心血管疾病平均风险由高到低分别为PCE、FRS、SCORE、China-PAR。结论四种风险评估模型计算出平均风险差别较大,其中PCE计算出的平均风险最高,China-PAR最低,China-PAR可能更适用于中国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10心血管疾病风险 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模型
下载PDF
泌尿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与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林云华 姜永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679-680,共2页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和泌尿科手术广泛开展,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日益增多,手术风险明显增加。在围手术期死亡者中,80%是心血管疾病所致。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2%-17%,而无冠心病者发生率仅为0.1%-0....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和泌尿科手术广泛开展,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日益增多,手术风险明显增加。在围手术期死亡者中,80%是心血管疾病所致。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2%-17%,而无冠心病者发生率仅为0.1%-0.2%,存在明显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泌尿科手术 围手术 风险预测 评估 人口老龄化 合并冠心病 手术风险
下载PDF
“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在高校女教师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温晓妮 梁晓曼 穆蕊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4-738,共5页
目的采用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组所开发的"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对高校女教师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绝对危险性进行评估,旨在检出高危个体,对其实施重点预防,对于高校教师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目的采用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组所开发的"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对高校女教师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绝对危险性进行评估,旨在检出高危个体,对其实施重点预防,对于高校教师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具有现实意义。方法选取西安市2010年来我院教学实验医院进行健康查体的年龄在35~59岁的高校女教师126名为研究对象,按每五年一个年龄组进行分组,采用上述方法对体检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将各危险因素分层评分求和查表即得所对应的10年发生ICVD(ischemic-cardiovascular diseases,ICVD)的绝对危险。结果 (1)除HDL-C均值为1.25略低于1.29 mmol/L外,血压、TC、TG、腰围、体质指数、空腹血糖等危险因素均值都在正常范围。(2)所有教师10年发生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绝对危险均≤5%,为极低危。(3)被检出的MS人群与非MS人群10年发生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绝对危险度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4)与35~39岁年龄组比较,40~44岁/45~49岁年龄组10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绝对危险度平均水平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55~59岁年龄组与之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50~54岁年龄组与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0~44岁/45~49岁年龄组与55~59岁年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余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受测评的高校女教师缺血性心血管事件10年发病危险度为极低危,推测可能与受试者均无吸烟这一危险因素,大多数年龄偏轻并具备职业运动特点有关。(2)与非MS人群相比,MS人群心血管事件危险性显著增加。因此,早期识别、诊断MS,有助于早期干预和遏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女教师 代谢综合征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 10发病危险度评估
下载PDF
骨科围术期心血管风险评估及中医药治疗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江 贾育松 +5 位作者 张立晶 邱瑞瑾 袁巧妹 邸学士 龙水文 商洪才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第8期5-8,共4页
围术期是以手术为中心的一个全过程,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对于既往存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术前评估其是否能接受骨科手术,手术风险大小,术中及术后可能会... 围术期是以手术为中心的一个全过程,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对于既往存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术前评估其是否能接受骨科手术,手术风险大小,术中及术后可能会发生的心血管意外等都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关系到骨科手术治疗的成败,同时也是关乎患者生命安全及医患关系的重要环节。本文对骨科围术期心血管风险评估方法及中医药在此领域的治疗运用现状进行总结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意外 医患关系 骨科围术 手术风险 骨科手术 心血管疾病 术前评估 中医药治疗进展
下载PDF
血清胆固醇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698 796人的7年随访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钦凤 朴钟龟 +2 位作者 高尚伯 金春培 张世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7-9,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胆固醇含量与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死亡危险性的关系,探讨胆固醇的最佳范围。方法:随访了1992-01/1993-12在韩国医疗保险公司投保,年龄40岁及以上的共698796人,随访期为7年;利用COX分析计算不同胆固醇水平与全部死亡原因... 目的:研究血清胆固醇含量与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死亡危险性的关系,探讨胆固醇的最佳范围。方法:随访了1992-01/1993-12在韩国医疗保险公司投保,年龄40岁及以上的共698796人,随访期为7年;利用COX分析计算不同胆固醇水平与全部死亡原因、心血管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的死亡相对危险性。结果:血清胆固醇含量与全部死亡原因、心血管疾病死亡危险性呈“U”型关系,当胆固醇低于4.0mmol/L以及高于6.0mmol/L时,死亡的危险性均升高。血清胆固醇与恶性肿瘤呈负相关关系,血清胆固醇越高,死于恶性肿瘤的危险性越低。结论:血清胆固醇过低时死于心血管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的危险性均较高,胆固醇含量较高时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升高,胆固醇介于4.5~5.5mmol/L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恶性肿瘤 胆固醇水平 7随访 胆固醇含量 mol/L 死亡危险性 血清胆固醇 死亡原因 相对危险性 胆固醇过低 保险公司 相关关系 随访 COX 升高
下载PDF
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增加女性患心血管疾病风险
10
作者 cnBeta 《医师在线》 2019年第13期3-3,共1页
最近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详细描述了女性中风和心脏病发作风险增加与长期使用抗生素之间的联系。该研究对近36500名女性随访近8年,其中1056人在随访期间患上了心血管疾病。在排除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与未... 最近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详细描述了女性中风和心脏病发作风险增加与长期使用抗生素之间的联系。该研究对近36500名女性随访近8年,其中1056人在随访期间患上了心血管疾病。在排除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与未使用药物的女性相比,两个月或更长时间抗生素使用组的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高出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疾病风险 抗生素 女性 心脏病发作 研究人员 随访
下载PDF
2002年第4期“乡医在岗培训园地”“心血管系统疾病(一)”复习题答案
11
《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2年第5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2002 第4 “乡医在岗培训园地” 心血管系统疾病(一)” 复习题答案
下载PDF
伴心血管疾病病人腹部手术围手术期处理
12
作者 吴国豪 庄秋林 《腹部外科》 2011年第4期198-200,共3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疾病谱变化,手术病人中伴心血管疾病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增加了手术风险,使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升高,导致了外科病人手术治疗措施的复杂化。因此,如何准确评估此类病人手术风险,妥善进行围手术期处理,降低...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疾病谱变化,手术病人中伴心血管疾病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增加了手术风险,使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升高,导致了外科病人手术治疗措施的复杂化。因此,如何准确评估此类病人手术风险,妥善进行围手术期处理,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是每个外科医生必须重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处理 心血管疾病 腹部手术 并发症发生率 手术风险 疾病谱变化 人口老龄化 手术病人
下载PDF
跨高原地区纳西族农村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评估 被引量:3
13
作者 唐召云 何杨 +3 位作者 陈聪 杨晓丹 吴新华 刘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6期4522-4527,共6页
背景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引起全球死亡及致残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但目前尚缺乏针对跨高原地区纳西族农村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评价的研究报道。目的调查云南省丽江市跨高原地区35~75岁纳西族农村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暴露及聚集情况,评... 背景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引起全球死亡及致残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但目前尚缺乏针对跨高原地区纳西族农村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评价的研究报道。目的调查云南省丽江市跨高原地区35~75岁纳西族农村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暴露及聚集情况,评估未来10年缺血性心血管疾病(ICVD)发病风险。方法2020年8—9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跨高原地区8个村落中35~75岁纳西族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选用改良国人ICVD 10年发病风险评估表计算未来10年ICVD发病危险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381例跨高原地区纳西族农村人群,高海拔高原地区纳西族农村人群的收缩压、三酰甘油(TG)高于中等海拔高原地区(P<0.05),而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低于中等海拔高原地区(P<0.05)。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体质量异常的暴露率分别为48.8%、4.7%、24.7%、57.7%、29.1%;男性吸烟率高于女性(P<0.01);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及体质量异常暴露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海拔地区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中等海拔地区,糖尿病暴露率低于中等海拔地区。有29.1%、33.6%、21.5%的纳西族农村人群分别有1种、2种、≥3种主要危险因素,不同性别、年龄段ICVD主要危险因素聚集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10年ICVD发病绝对危险度高于女性(P<0.05);其中不同年龄段男性、女性ICVD 10年发病绝对危险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跨高原地区35~75岁纳西族农村人群未来10年ICVD发病风险较高,未来心血管疾病防治重点应针对男性、高龄等人群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跨高原 危险因素 国人ICVD 10发病危险评估表 风险评估 纳西族
下载PDF
辅酶Q_(10)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栋梁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30期19-19,共1页
目的观察在传统治疗基础上联合辅酶Q10(CoQ10)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设计方法,对照组患者均给予传统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包括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目的观察在传统治疗基础上联合辅酶Q10(CoQ10)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设计方法,对照组患者均给予传统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包括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地高辛等,治疗组在传统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CoQ1010mg,3次/d治疗。两组患者均每隔2个月随访1次,随访12个月。观察第一次发生主要MACE的时间,包括计划外的因心力衰竭加重而住院、心血管死亡。结果治疗组MACE风险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CoQ10治疗的患者明显降低了MACE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血管疾病 降低风险行为 生物医学研究 辅酶Q10
下载PDF
浙江省血脂异常不同诊断切点患病情况及心血管病风险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世云 宣诚 +5 位作者 俞蔚 丁芳 徐小玲 邵建林 黄彦颖 严静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1年第6期535-538,共4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血脂升高和边缘升高不同诊断切点的患病及10年心血管病风险分布情况。方法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2015至2016年浙江省35~75岁常住居民,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调查血脂升高和边缘升高情况并计算10年心血管病风... 目的了解浙江省血脂升高和边缘升高不同诊断切点的患病及10年心血管病风险分布情况。方法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2015至2016年浙江省35~75岁常住居民,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调查血脂升高和边缘升高情况并计算10年心血管病风险情况。结果共调查常住居民40751人,其中血脂异常患者15027人(患病率36.9%,标化患病率34.6%),血脂升高和血脂边缘升高者分别为12869人(患病率31.6%,标化患病率29.4%)和13810人(患病率33.9%,标化患病率33.1%)。血脂异常患者的10年心血管病风险为极高危1.0%、高危43.3%、中危24.4%和低危31.3%,而血脂升高和血脂边缘升高者分别为0.7%、42.9%、24.9%、31.5%和0.7%、22.9%、29.0%、47.4%。结论浙江省35~75岁人群血脂异常和血脂边缘升高患病率较高,10年心血管病风险为高危比例较高,应在重点关注血脂升高人群的基础上,加强对LDL-C边缘升高患者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血脂升高 血脂边缘升高 患病率 10心血管风险
下载PDF
基于China-PAR模型正常高值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陈瑞芳 黄俏 +2 位作者 杨永红 黄丹佳 洪宝珊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3年第2期98-102,共5页
目的 基于China-PAR(Prediction for ASCVD Risk in China)模型,探讨正常高值血压水平与未来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SCVD)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0年9月至2022年12月在广州市某三甲... 目的 基于China-PAR(Prediction for ASCVD Risk in China)模型,探讨正常高值血压水平与未来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SCVD)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0年9月至2022年12月在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全科和广州市某社区医院就诊的6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一般资料调查、体格检查和血液生化检查,使用China-PAR模型评估所有患者未来10年ASCVD发病风险。结果 正常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的检出人数分别为73例(10.52%)、197例(28.39%)和424例(61.09%);正常高值血压患者检出率基本呈现随年龄增高逐渐下降趋势;与正常血压组比较,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组患者年龄、腰围、血压值、FBG、糖尿病患病率和心血管病家族史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腰围是正常高值血压发生的影响因素。未来10年ASCVD风险评估显示,高危人群比例随血压分级和年龄的增高而增高,男性高危人群比例比女性高。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正常血压患者相比,正常高值血压与未来10年ASCVD发病风险升高明显相关[95%CI=-1.441(-2.177~-0.704),P<0.001]。结论 基于China-PAR模型,正常高值血压与未来10年ASCVD发病风险升高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高值血压 高血压 China-PAR模型 10心血管病发病风险
下载PDF
文献快报(10):青少年期体质量指数与成年期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被引量:27
17
作者 TWIG G YANIV G +1 位作者 LEVINE H 孙莹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48-1448,共1页
来自以色列希巴(Sheba)研究中心医学系的研究者对1967—2010年期间230万以色列16~19岁青少年[平均年龄(17.3±0.4)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数据进行了分析,BMI的分组依据来自美国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BMI年龄... 来自以色列希巴(Sheba)研究中心医学系的研究者对1967—2010年期间230万以色列16~19岁青少年[平均年龄(17.3±0.4)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数据进行了分析,BMI的分组依据来自美国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BMI年龄、性别百分位值。主要结局变量为2011年归因于冠心病、卒中、未明原因猝死或三者之和,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青少 冠心病死亡 质量指数 结局变量 医学系 模型评价 控制中心 死亡风险 未明
原文传递
静息心率对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安娜 李建新 +4 位作者 刘芳超 黄克勇 付真彦 鲁向锋 顾东风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2023年第1期5-11,共7页
目的探究静息心率与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来自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研究(ChinaPAR)的基线调查,涉及全国15个省市18岁及以上人群117309人。... 目的探究静息心率与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来自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研究(ChinaPAR)的基线调查,涉及全国15个省市18岁及以上人群117309人。以静息心率60、70、80、90次/min作为切点,将其分为5组(<60次/min组、60~69次/min组、70~79次/min组、80~89次/min组和≥90次/min组),利用ChinaPAR模型计算研究对象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并以≥10%作为高风险人群,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以10年心血管疾病高风险为终点,计算不同静息心率对其的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性别、年龄调整后,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水平随着静息心率的增加而增加,从静息心率<60次/min的2.31%上升至静息心率≥90次/min的2.67%,高风险人群的占比也从5.15%上升至7.09%。调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工作相关体力活动和家庭人均月收入后,静息心率每增加10次/min,出现10年心血管疾病高风险的概率升高9%(OR=1.09,95%CI 1.06~1.11)。以静息心率70~79次/min作为参照,静息心率80~89和≥90次/min人群中,出现高风险的概率分别升高至1.21(95%CI 1.14~1.29)倍和1.24(95%CI 1.14~1.35)倍。静息心率与10年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在女性、城市人群、家庭人均月收入较高人群中更加明显,而在农民、中度及以上工作相关体力活动人群中相对较弱。结论静息心率与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独立相关,可作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初筛和干预效果评价的简便易行的辅助指标,尤其是在女性、城市人群、较高收入人群和体力活动不足的人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静息心率 10心血管疾病风险 风险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9
19
作者 倪文庆 白雅敏 +3 位作者 刘敏 袁雪丽 张雪姣 徐健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05-809,共5页
目的评价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风险干预效果,为后续深入开展慢性病高风险人群健康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3年10-11月从深圳市福田区115个社区中通过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2个,从中筛查... 目的评价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风险干预效果,为后续深入开展慢性病高风险人群健康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3年10-11月从深圳市福田区115个社区中通过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2个,从中筛查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1 923名。根据社区来源不同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提供以健康生活方式指导为主的健康管理,对照组不主动采取任何形式的干预活动,进行为期2年的干预和随访。共得到1 563名(干预组1 002名、对照组561名)研究对象。干预前后均计算ICVD 10年发病风险绝对危险。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和χ~2检验,采用倍差法评价ICVD 10年发病风险绝对危险干预效果。结果男性干预组、男性对照组、女性干预组和女性对照组干预前ICVD 10年发病风险绝对危险分别为3.54%±3.05%、4.02%±3.56%、2.30%±2.27%和3.05%±2.71%,中位数(P_(25),P_(75))分别为2.90%(1.50%,3.90%)、2.90%(1.50%,5.40%)、2.10%(0.50%,3.90%)、2.90%(0.50%,3.90%);干预后ICVD 10年发病风险绝对危险分别为3.61%±3.28%、5.07%±5.13%、2.75%±2.92%和4.21%±3.93%,中位数(P_(25),P_(75))分别为2.90%(1.50%,5.40%)、3.90%(1.50%,7.30%)、2.10%(0.30%,3.90%)和2.90%(1.50%,5.40%)。调整混杂因素后,男性或女性ICVD 10年发病风险绝对危险干预效果倍差法模型中,βE分别为-0.973和-0.714,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示干预使男性或女性干预组ICVD 10年发病风险绝对危险分别下降0.973%和0.714%。干预后,男性干预组ICVD 10年发病风险绝对危险高危个体所占比例由2.23%变为3.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对照组ICVD 10年发病风险绝对危险高危个体所占比例由3.72%上升至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干预组ICVD 10年发病风险绝对危险中危个体所占比例由8.01%上升至10.03%,高危个体所占比例由0.67%上升至1.67%;女性对照组ICVD 10年发病风险绝对危险中危个体所占比例由11.92%上升至28.53%,高危个体所占比例由2.19%上升至5.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干预组相应指标上升幅度低于女性对照组。结论对慢性病高风险人群开展针对性干预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ICVD 10年发病风险绝对危险,为探索慢性病高风险人群健康管理模式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高风险人群 缺血性心血管10发病风险 干预性研究
原文传递
心血管疾病患者行拔牙术围手术期的风险评估及管理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文英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96-400,共5页
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拔牙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安全性对该类患者至关重要,国内对伴心血管疾病的拔牙患者行拔牙术围手术期的风险评估与管理尚无统一标准.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并结合作者临床经验,阐述心血管疾病患者行拔牙术围手术期的风险... 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拔牙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安全性对该类患者至关重要,国内对伴心血管疾病的拔牙患者行拔牙术围手术期的风险评估与管理尚无统一标准.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并结合作者临床经验,阐述心血管疾病患者行拔牙术围手术期的风险评估方法,给出拔牙术围手术期血压控制、心功能判定、心律失常识别、血糖管理、口服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使用等方面的建议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 心血管疾病 围手术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