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0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肝癌组织CCR7、MCM10蛋白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1
作者 卜晓红 陈秋明 +1 位作者 张学振 卢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0期3711-3716,共6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HC)组织趋化因子受体7(CCR7)、微染色体维持蛋白10(MCM10)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周口市中心医院90例PHC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肝癌切除术,术中取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比...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HC)组织趋化因子受体7(CCR7)、微染色体维持蛋白10(MCM10)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周口市中心医院90例PHC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肝癌切除术,术中取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比较PHC不同组织CCR7、MCM10蛋白表达,χ^(2)检验分析CCR7、MCM10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分析CCR7、MCM10蛋白表达与PHC患者预后的关系,Cox回归分析PHC患者预后影响因素,Kaplan-Meier分析CCR7、MCM10蛋白表达亚组与PH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PHC患者肿瘤组织中CCR7、MCM10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66.67%、75.56%,高于正常组织的23.33%、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患者癌组织中CCR7、MCM10蛋白阳性表达率(79.25%、94.34%,81.58%、89.47%)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患者(48.65%、48.65%,55.77%、6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CR7、MCM10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3 a生存率分别为39.66%(23/58)、41.54%(27/65),低于阴性表达患者的68.97%(20/29)、72.73%(1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95%CI:1.129~3.025)、血管侵犯(95%CI:1.463~3.147)、CCR7蛋白(95%CI:1.407~3.524)、MCM10蛋白(95%CI:1.384~3.441)均为PH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CCR7蛋白阳性+MCM10蛋白阳性亚组预后最差,CCR7蛋白阴性+MCM10蛋白阴性亚组预后最好,各亚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C组织CCR7、MCM10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二者均阳性表达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可作为临床评估病情、预测预后的辅助指标,并对临床防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趋化因子受体7 微染色体维持蛋白10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编辑ZmCCT10、ZmCCT9、ZmGhd7基因的串联DsRed荧光表达盒的CRISPR/Cas9系统的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1
2
作者 曹晓晴 祁显涛 +1 位作者 刘昌林 谢传晓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61-1970,共10页
CCT家族基因影响植物开花,在玉米中,ZmCCT10、ZmCCT9基因是光周期敏感基因,ZmGhd7基因是与开花期相关的基因。利用CRISPR/Cas9技术靶向编辑ZmCCT10、ZmCCT9、ZmGhd7基因为研究基因的功能和快速改良玉米的开花期提供了可能。本研究以玉米... CCT家族基因影响植物开花,在玉米中,ZmCCT10、ZmCCT9基因是光周期敏感基因,ZmGhd7基因是与开花期相关的基因。利用CRISPR/Cas9技术靶向编辑ZmCCT10、ZmCCT9、ZmGhd7基因为研究基因的功能和快速改良玉米的开花期提供了可能。本研究以玉米ZmCCT10、ZmCCT9、ZmGhd7基因为编辑对象,以KN5585为稳定转化受体、以CML312SR、LCL-1、LCL-2为预改良的晚熟材料受体,首先通过Sanger测序验证了3个基因靶标区域在4份玉米材料中的保守性,其次根据sgRNA设计原则选择了1个sgRNA复合编辑3个基因,并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了将由胚特异性启动子Zm3896驱动的DsRed表达盒和由ZmU6-2启动子驱动的sgRNA表达盒串联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敲除载体CCT-CPD,然后采用酶切法和Sanger测序法分析T0代KN5585中3个基因的突变率和突变类型,验证了该系统的基因编辑效果,最后通过对稳定遗传转化植株所结籽粒在籽粒水平、组织水平进行DsRed荧光标记表型鉴定,验证了该系统中DsRed荧光筛选标记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杂交育种法以晚熟材料为母本、以T1代KN5585阳性株为父本获得F1并经过DsRed荧光筛选获得含有有效编辑转基因元件的晚熟材料。本研究构建的编辑ZmCCT10/ZmCCT9/ZmGhd7基因的串联DsRed荧光表达盒的CRISPR/Cas9系统为创制单基因突变体,双基因突变体,三基因突变体奠定了基础,该系统中DsRed荧光筛选标记的应用可以快速筛选区分有无转基因成分的玉米籽粒,成本低,鉴定效率高,具有大规模籽粒筛选的潜力,本研究为鉴定ZmCCT10、ZmCCT9、ZmGhd7三个基因的功能和创制玉米光周期钝感材料奠定了材料基础和高效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技术 DsRed荧光 ZmCCT10、ZmCCT9、ZmGhd7基因 玉米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7、泛素特异性肽酶10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3
作者 张帆 杨鹏 +2 位作者 郝振叶 巨宽心 李颉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4-18,共5页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ILC)组织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7(HDAC7)、泛素特异性肽酶10(USP10)的表达变化,探讨其意义。方法98例NSCLC患者,均行肿瘤切除术,术中保留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HDAC7、USP10,...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ILC)组织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7(HDAC7)、泛素特异性肽酶10(USP10)的表达变化,探讨其意义。方法98例NSCLC患者,均行肿瘤切除术,术中保留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HDAC7、USP10,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NSCLC癌组织中HDAC7与USP10表达的相关性,分析HDAC7、USP10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HDAC7、USP10表达与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多因素比例风险模型分析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NSCLC组织、癌旁组织中HDAC7阳性率分别为65.31%(64/98)、6.12%(6/98)(χ^(2)=74.756,P<0.05);NSCLC组织、癌旁组织中USP10阳性率分别为63.27%(62/98)、8.16%(8/98)(χ^(2)=64.800,P<0.05)。肿瘤低分化程度、有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Ⅲ期NSCLC癌组织HDAC7,USP10表达阳性率高于高中分化程度、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Ⅰ~Ⅱ期(P均<0.05)。NSCLC组织中HDAC7、USP10的表达呈正相关(r=0.714,P<0.05)。与表达阴性者比较,HDAC7、USP10表达阳性的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低(χ^(2)=16.300、15.870,P均<0.05)。HDAC7表达阳性、USP10表达阳性、肿瘤低分化程度、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期是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SCLC癌组织中HDAC7、USP10高表达,HDAC7、USP10可能协同促进NSCLC的发生发展,HDAC7、USP10高表达NSCLC患者的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7 泛素特异性肽酶10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miR-7-5P在口腔鳞癌中表达及其调控CDK-10信号通路对细胞增殖、凋亡与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倩峰 杨佩璇 +2 位作者 庞超 李庆星 周金阔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32-1436,共5页
目的 探索miR-7-5P在口腔鳞癌的表达及其调控CDK-10信号通路对口腔鳞癌细胞增殖、凋亡与周期的影响。方法 收集癌旁组织和癌组织样本,免疫组化染色和PCR检测CDK-10和miR-7-5P的表达。SCC-25细胞作为体外模型,检测miR-7-5P对SCC-25细胞... 目的 探索miR-7-5P在口腔鳞癌的表达及其调控CDK-10信号通路对口腔鳞癌细胞增殖、凋亡与周期的影响。方法 收集癌旁组织和癌组织样本,免疫组化染色和PCR检测CDK-10和miR-7-5P的表达。SCC-25细胞作为体外模型,检测miR-7-5P对SCC-25细胞增殖、LDH及CDK-10等的影响。结果 在腔鳞癌患者中miR-7-5P呈低表达,CDK-10高表达,miR-7-5P与CDK-10成负相关性。miR-7-5p过表达可降低口腔鳞癌CDK-10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提高Bax、LDH、caspase-3/8/9水平,促进细胞凋亡。抑制MiR-7-5p表达可提高CDK-10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ax、LDH、caspase-3/8/9水平,抑制细胞凋亡。结论 miR-7-5p能够通过调控CDK-10表达抑制口腔鳞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miR-7-5p对口腔鳞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潜在的价值,提示miR-7-5p有希望成为口腔鳞癌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7-5p 口腔鳞癌细胞 CDK-10
下载PDF
4例伴der(1;7)(q10;p10)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和实验室分析
5
作者 王艳平 田敏 +2 位作者 郑鹏 石雪艳 王静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7期1089-1092,1106,共5页
目的:探讨伴特征性der(1;7)(q10;p10)染色体异常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方法:骨髓细胞24h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利用G显带的方法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采用MDS相关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伴特征性der(1;7)(q10;p10)染色体异常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方法:骨髓细胞24h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利用G显带的方法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采用MDS相关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果:4例患者多数为中老年男性(3/4),血小板计数低(中位数33×10^(9)/L),病态造血细胞发育异常1~2系;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2例单纯der(1;7)(q10;p10)异常,1例附加+8,1例复杂异常核型附加del(3q)和+8;FISH均有D7S486基因位点缺失,2例CEP8基因位点多个拷贝;随访3例患者死亡,1例失访,单纯der(1;7)(q10;p10)异常患者生存期27个月,1例附加+8患者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总生存期达到9年余,1例复杂核型患者生存期14个月。结论:伴der(1;7)(q10;p10)染色体异常的MDS患者具有某些独特的临床特点,如中老年男性居多、血小板计数低、三系病态造血少。伴单纯der(1;7)(q10;p10)患者预后中等,附加+8预后不受影响,复杂异常核型预后差,造血干细胞移植不乏是一种好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der(1 7)(q10 p1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预后
下载PDF
Melatonin inhibits ESCC tumor growth by mitigating the HDAC7/β-catenin/c-Myc positive feedback loop and suppressing the USP10-maintained HDAC7 protein stability 被引量:1
6
作者 Zhi-Qiang Ma Ying-Tong Feng +13 位作者 Kai Guo Dong Liu Chang-Jian Shao Ming-Hong Pan Yi-Meng Zhang Yu-Xi Zhang Di Lu Di Huang Fan Zhang Jin-Liang Wang Bo Yang Jing Han Xiao-Long Yan Yi Hu 《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07-226,共20页
Background:Melatonin,a natural hormone secreted by the pineal gland,has been reported to exhibit antitumor properties through diverse mechanisms of action.However,the oncostatic function of melatonin on esophageal squ... Background:Melatonin,a natural hormone secreted by the pineal gland,has been reported to exhibit antitumor properties through diverse mechanisms of action.However,the oncostatic function of melatonin o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 remains elusive.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effect and 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 of melatonin as single anticancer agent against ESCC cells.Methods:ESCC cell lines treated with or without melatonin were used in this study.In vitro colony formation and 5-Ethynyl-2’-deoxyuridine(EdU) incorporation assays,and nude mice tumor xenograft model were used to confirm the proliferative capacities of ESCC cells.RNA-seq,qPCR,Western blotting,recombinant lentivirus-mediated target gene overexpression or knockdown,plasmids transfection and co-IP were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 by which melatonin inhibited ESCC cell growth.IHC staining on ESCC tissue microarray and further survival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rget genes’ expression and prognosis of ESCC.Results:Melatonin treatment dose-dependently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ve ability and the expression of histone deacetylase 7(HDAC7),c-Myc and ubiquitin-specific peptidase 10(USP10) in ESCC cells(P<0.05).The expressions of HDAC7,c-Myc and USP10 in tumor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paired normal tissues from 148 ESCC patients(P<0.001).Then,the Kaplan-Meier survival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ESCC patients with high HDAC7,c-Myc or USP10levels predicted worse overall survival(log-rank P<0.001).Co-IP and Western blotting further revealed that HDAC7physically deacetylated and activated β-catenin thus promoting downstream target c-Myc gene transcription.Notably,our mechanistic study validated that HDAC7/β-catenin/c-Myc could form the positive feedback loop to enhance ESCC cell growth,and USP10 could deubiquitinate and stabilize HDAC7 protein in the ESCC cells.Additionally,we verified that inhibition of the HDAC7/β-catenin/c-Myc axis and USP10/HDAC7 pathway mediated the anti-proliferative action of melatonin on ESCC cells.Conclusions:Our findings elucidate that melatonin mitigates the HDAC7/β-catenin/c-Myc positive feedback loop and inhibits the USP10-maintained HDAC7 protein stability thus suppressing ESCC cell growth,and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identifying biomarkers and therapeutic targets for ES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ATONIN Histone deacetylase 7(HDAC7) Β-CATENIN C-MYC Ubiquitin-specifc peptidase 10(USP10)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
下载PDF
MG7-Ag、UBCH10联合DDX2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李姣姣 朱艳丽 +1 位作者 杨健华 陈怡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76-79,共4页
胃癌是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随着分子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胃癌的发生机制复杂多样,随着医学发展,学者们经过不断研究,从手术到化疗,现阶段胃癌的五年生存率仍低。许多潜在风险因素仍未得到... 胃癌是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随着分子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胃癌的发生机制复杂多样,随着医学发展,学者们经过不断研究,从手术到化疗,现阶段胃癌的五年生存率仍低。许多潜在风险因素仍未得到充分了解,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运用更有针对性的可靠的预防措施。因此,早期发现胃癌以及寻找新的更加有效的治疗靶点对于治疗胃癌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MG7-Ag、UBCH10联合DDX21在胃癌中高表达且联合检测具有指导意义。本文论述了三者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MG7-AG UBCH10 DDX21 细胞周期
下载PDF
7~10岁小儿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8
作者 田茜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8期15-17,共3页
探究7~10岁小儿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现状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2021年12月到2022年1月医院在接收的7~10岁小儿神经患者当中,选取 145例作为本次的研究与观察对象,探究最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只有性别及镇痛泵可以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他部... 探究7~10岁小儿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现状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2021年12月到2022年1月医院在接收的7~10岁小儿神经患者当中,选取 145例作为本次的研究与观察对象,探究最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只有性别及镇痛泵可以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他部分的因子中,都没有产生有意义的关联内容。没有给予术后镇痛泵的患儿,可以在总比例中占据20.5%。在疼痛的评分大于术后镇痛泵的比例是占据了79.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10岁小儿神经外科术后疼痛和关联因素探讨中,女性的患儿在手术之后的早期中,会出现较为剧烈的疼痛状况。患儿手术之后,还需要给予镇痛泵,达到阻止疼痛的主要目的,值得被临床应用和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10 小儿神经外科术 疼痛 相关因素
下载PDF
负性共刺激分子B7-H3和B7-H4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9
作者 张晓露 李蕾 吴琼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5期839-841,共3页
目的:探究负性共刺激分子B7-H3和B7-H4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开展研究,作为A组。另取同期收治的5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患者作为B组。再取40例因子宫内膜病变... 目的:探究负性共刺激分子B7-H3和B7-H4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开展研究,作为A组。另取同期收治的5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患者作为B组。再取40例因子宫内膜病变切取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患者作为C组。分别进行三组组织芯片的制作,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7-H3、B7-H4及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情况。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明确B7-H3、B7-H4与IL-10、TGF-β1水平的相关性。此外,分析B7-H3、B7-H4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A组B7-H3、B7-H4与IL-10、TGF-β1阳性率高于B组及C组(均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B7-H3、B7-H4与IL-10、TGF-β1表达均呈正相关(均P<0.05)。病理分级G2+G3、临床分期Ⅲ~Ⅳ期及淋巴结转移子宫内膜癌患者B7-H3阳性率高于病理分级G1、临床分期Ⅰ~Ⅱ期及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均P<0.05)。病理分级G2+G3、临床分期Ⅲ~Ⅳ期及淋巴结转移子宫内膜癌患者B7-H4阳性率高于病理分级G1、临床分期Ⅰ~Ⅱ期及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均P<0.05)。结论:负性共刺激分子B7-H3和B7-H4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和调控IL-10、TGF-β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B7-H3 B7-H4 白细胞介素-10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荧光法研究7-乙基喜树碱、10-羟基喜树碱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桂芝 刘永明 +1 位作者 虢新运 王进军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U09期91-94,共4页
采用荧光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研究7-乙基喜树碱(7-ECPT)和10-羟基喜树碱(10-HCP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结合反应。实验表明,喜树碱类药物与BSA的相互结合作用为单一的静态猝灭过程,在溶液中二者以摩尔比1∶1牢固结合,其结合反应的平... 采用荧光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研究7-乙基喜树碱(7-ECPT)和10-羟基喜树碱(10-HCP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结合反应。实验表明,喜树碱类药物与BSA的相互结合作用为单一的静态猝灭过程,在溶液中二者以摩尔比1∶1牢固结合,其结合反应的平衡常数K0分别为:K0,7-ECPT=3·69×105L·mol-1、K0,10-HCPT=8·00×105L·mol-1。根据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求算了给体(BSA)与受体(喜树碱类药物)间距离r和能量转移效率E分别为:r7-ECPT=3·03nm、r10-HCPT=3·27nm、E7-ECPT=0·48、E10-HCPT=0·31。并推测了二者之间的主要作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乙基喜树碱 10-羟基喜树碱 喜树碱类药物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 结合反应
下载PDF
工业色谱法分离制备7-木糖基-10-去乙酰紫杉醇酶解产物10-去乙酰紫杉醇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兴宝 栾宏伟 +3 位作者 葛广波 侯琨 杜逊甫 杨凌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5-169,共5页
基于工业色谱法分离制备抗癌药物紫杉醇的半合成前体10-去乙酰紫杉醇(10-DAP)。7-木糖基-10-去乙酰紫杉醇(10-DAXP)在我国特有红豆杉品系(中华红豆杉)枝叶中含量丰富,以其为原料可制备紫杉醇最理想的半合成前体——10-DAP。本研究以部... 基于工业色谱法分离制备抗癌药物紫杉醇的半合成前体10-去乙酰紫杉醇(10-DAP)。7-木糖基-10-去乙酰紫杉醇(10-DAXP)在我国特有红豆杉品系(中华红豆杉)枝叶中含量丰富,以其为原料可制备紫杉醇最理想的半合成前体——10-DAP。本研究以部分纯化后的7-木糖基-10-去乙酰紫杉烷为原料,通过β-木糖苷酶水解该粗提物中的主要成分10-DAXP及其两个微量类似物7-木糖基-10-去乙酰三尖杉宁碱(10-DAXC)和7-木糖基-10-去乙酰紫杉醇C(10-DAXP C),脱去其C-7位上的木糖基,水解产物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正相快速柱分离和反相制备色谱分离,可获得高纯度的目标物10-DAP,产物纯度为96%,整个工艺的收率大于75%。该方法适合以10-DAXP为原料大规模制备紫杉醇的半合成前体化合物10-DAP,为工业化生产紫杉醇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色谱 7-木糖基-10-去乙酰紫杉醇 10-去乙酰紫杉醇 紫杉醇 7-木糖基-10-去乙酰紫杉烷 分离纯化
下载PDF
不同临床分期湿疹患者外周血中IL-7和IL-10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军 赵卫红 +1 位作者 边鹊桥 王保占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53-557,共5页
目的:检测不同临床分期湿疹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7(IL-7)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并阐明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0例湿疹患者,分为急性期湿疹组、亚急性期湿疹组和慢性期湿疹组,每组各30例;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30人作为对... 目的:检测不同临床分期湿疹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7(IL-7)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并阐明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0例湿疹患者,分为急性期湿疹组、亚急性期湿疹组和慢性期湿疹组,每组各30例;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3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IL-7和IL-10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IL-7和IL-10水平。计算各组研究对象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分析湿疹患者外周血中IL-7和IL-10水平与EAS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期湿疹组患者外周血中IL-7和IL-10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F=3.1,P=0.04;F=4.73,P=0.02),外周血中IL-7和IL-10水平也明显升高(F=6.23,P<0.01;F=5.34,P=0.01)。湿疹组患者外周血中IL-7和IL-10水平与其对应mRNA相对表达水平(r=0.95,P<0.01;r=0.94,P<0.01)及EASI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r=0.88,P<0.01;r=0.89,P<0.01),且均随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结论:湿疹患者外周血中IL-7和IL-10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细胞因子IL-7和IL-10可能参与了湿疹的病理过程,检测其表达水平有助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白细胞介素7 白细胞介素10 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
下载PDF
基于改进7Q10法的滦河生态流量分析 被引量:32
13
作者 徐伟 董增川 +2 位作者 罗晓丽 付晓花 谈娟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54-457,共4页
针对传统水文学方法计算生态流量时采用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实测径流系列而导致计算结果偏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长系列降水径流资料分析的改进7Q10法,并将其应用于滦河上、中、下游代表水文站的最小生态流量的计算中。结果表明:滦河河... 针对传统水文学方法计算生态流量时采用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实测径流系列而导致计算结果偏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长系列降水径流资料分析的改进7Q10法,并将其应用于滦河上、中、下游代表水文站的最小生态流量的计算中。结果表明:滦河河道径流量在1979年后受人类活动影响较为剧烈;与传统方法相比,改进7Q10法计算的最小生态流量结果更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径流系列 改进7Q10 最小生态流量 滦河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提取7-木糖-10-去乙酰紫杉醇酶解产物10-去乙酰紫杉醇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兴宝 栾宏伟 +2 位作者 葛广波 闫黎 杨凌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3期496-501,共6页
本研究利用大孔树脂富集7-木糖10-去乙酰紫杉醇的酶解产物10-去乙酰紫杉醇。首先以10-去乙酰紫杉醇(10-DAT)绝对含量为指标,通过HPLC测定比较HP20、XAD4、XAD16、XAD1600四种大孔树脂对10-去乙酰紫杉醇的吸附与解吸性能力,筛选出最佳树... 本研究利用大孔树脂富集7-木糖10-去乙酰紫杉醇的酶解产物10-去乙酰紫杉醇。首先以10-去乙酰紫杉醇(10-DAT)绝对含量为指标,通过HPLC测定比较HP20、XAD4、XAD16、XAD1600四种大孔树脂对10-去乙酰紫杉醇的吸附与解吸性能力,筛选出最佳树脂XAD1600进行实验。最佳的吸附解吸条件为:树脂柱高径比10∶1,吸附流速20mL/min,吸附量23.85mg/mL,以6倍柱床体积的90%乙醇为洗脱液,洗脱流速20mL/min。经XAD1600型树脂富集后10-去乙酰紫杉醇回收率达96.5%,含量20.5%。且树脂柱重复使用3次后,其吸附能力仅降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木糖-10-去乙酰紫杉醇 10-去乙酰紫杉醇 大孔树脂 吸附与解吸
下载PDF
miRNA-186调控CDK6和IL-10表达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与转移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苏洁之 郑武平 +3 位作者 陈国平 范平明 吕鹏飞 王煜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6-240,共5页
目的探讨miR-186介导的CDK6和IL-10表达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方法用已构建的miR-186 mimic质粒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重组质粒对CDK6和IL-10表达的影响,光学显微镜... 目的探讨miR-186介导的CDK6和IL-10表达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方法用已构建的miR-186 mimic质粒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重组质粒对CDK6和IL-10表达的影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群落,分别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小室法测定重组质粒转染对细胞增殖、凋亡周期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miR-186转染效率良好,与non-targeting组比较,在转染miR-186后,可明显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P<0.01),细胞生长群落分析结果显示,miR-186组细胞群落数目明显低于non-targeting组细胞(P<0.01),细胞周期结果显示,miR-186组的G0/G1和S期百分比明显的低于non-targeting组(P<0.05),G2/M期百分比明显的高于non-targeting组(P<0.05),Transwell检测结果显示,miR-186组乳腺癌MCF-7细胞侵袭细胞数量(81.00±2.00)个明显少于non-targeting组(125.00±3.00)个,miR-186转染后,CDK6和IL-10在miR-186组乳腺癌MCF-7细胞中的表达率明显低于non-targeting组。结论 miR-186可下调乳腺癌MCF-7细胞中CDK6和IL-10的表达,可有效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侵袭,miR-186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乳腺癌基因治疗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86 乳腺癌MCF-7细胞 CDK6 IL-10 凋亡 侵袭
下载PDF
巴特日-7对肠炎大鼠及其血清TNF-α、IL-1β、IL-10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淑艳 乌云参丹 +3 位作者 刘燕 白玉霞 李淑红 王玉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48-1753,共6页
目的探究巴特日-7对肠炎大鼠及其血清TNF-α、IL-1β、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葡聚糖硫酸钠构建肠炎大鼠模型,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巴特日-7水提物组(低、中、高剂量),巴特日-7有效部位组(低、中、高... 目的探究巴特日-7对肠炎大鼠及其血清TNF-α、IL-1β、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葡聚糖硫酸钠构建肠炎大鼠模型,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巴特日-7水提物组(低、中、高剂量),巴特日-7有效部位组(低、中、高剂量),肠炎大鼠造模第4天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7 d。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24 h的摄食量、疾病活动指数、结肠湿/干质量比,ELISA检测血清TNF-α、IL-1β、IL-10水平,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巴特日-7水提物、巴特日-7有效部位大鼠体质量、24 h摄食量增加,疾病活动指数、结肠湿/干质量比降低,TNF-ɑ、IL-1β水平降低,IL-10水平增加(P<0.05,P<0.01),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善。结论巴特日-7能改善肠炎大鼠的症状,降低TNF-ɑ、IL-1β水平,升高IL-10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特日-7 肠炎 TNF-ɑ IL-1Β IL-10
下载PDF
10-去乙酰基-7-表紫杉醇转化为紫杉醇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7
作者 匡云艳 须媚 陈芬儿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94-96,99,共4页
目的将天然紫杉烷类物质10 -去乙酰基- 7 -表紫杉醇高效地转化为抗癌药物紫杉醇。方法首先将10 -去乙酰基 7 -表紫杉醇中的2′OH选择性保护、7 -OH乙酰化、去保护3步一锅反应获得7- 表紫杉醇,再在DBU的催化下差向异构化为紫杉醇。结... 目的将天然紫杉烷类物质10 -去乙酰基- 7 -表紫杉醇高效地转化为抗癌药物紫杉醇。方法首先将10 -去乙酰基 7 -表紫杉醇中的2′OH选择性保护、7 -OH乙酰化、去保护3步一锅反应获得7- 表紫杉醇,再在DBU的催化下差向异构化为紫杉醇。结果本方法以10 -去乙酰基 7 -表紫杉醇为起始原料,以4 0 %的总收率制备得到紫杉醇。结论建立了一条将天然紫杉烷类物质以较高的化学选择性以及良好的收率转化为紫杉醇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化学合成 紫杉醇 10-去乙酰基-7-表紫杉醇 7-表紫杉醇
下载PDF
乙肝疫苗无、弱应答与B7-CD28及IL-12、IL-10的相关性 被引量:33
18
作者 黄茵 陈智 +3 位作者 徐承槐 李敏伟 蔡玲斐 金建华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52-455,共4页
目的 研究乙肝疫苗无、弱应答与B7 CD2 8分子及IL 1 2、IL 1 0的相关性。方法 分离并培养乙肝疫苗强应答和无、弱应答者PBMCs ,以PHA或rHBsAg刺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细胞CD80、CD86及CD2 8的表达 ;酶标法检测上清IL 1 2、IL 1 0... 目的 研究乙肝疫苗无、弱应答与B7 CD2 8分子及IL 1 2、IL 1 0的相关性。方法 分离并培养乙肝疫苗强应答和无、弱应答者PBMCs ,以PHA或rHBsAg刺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细胞CD80、CD86及CD2 8的表达 ;酶标法检测上清IL 1 2、IL 1 0的水平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反应。结果 rHBsAg刺激后 ,无、弱应答组与强应答组比较 ,CD80和CD86的表达率、IL 1 2和IL 1 0水平、细胞增殖反应均降低 ,差异显著 ;但CD4+、CD8+细胞CD2 8的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HA刺激后 ,上述指标在2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乙肝疫苗无、弱应答者一般的细胞免疫功能正常。抗 HBs低下与CD80、CD86表达及IL 1 2、IL 1 0产生不足等有关 ,但无T细胞C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应答 流式细胞术 乙肝疫苗 B7-CD28 IL-12 IL-10 细胞培养
下载PDF
一株H10N7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德丽 慈彦鹏 +6 位作者 崔艳芳 樊兆斌 刘丽玲 田国彬 曾显营 陈化兰 李雁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9,共4页
2013年,从秦皇岛野鸟林鹬体内分离到一株H10N7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命名为A/Wood Sandpiper/Qinhuangdao/660-662/2013(H10N7)[简称WSP/QHD/660-662/2013(H10N7)]。本研究对该分离株的全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并对其进行致病性研究。基因组... 2013年,从秦皇岛野鸟林鹬体内分离到一株H10N7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命名为A/Wood Sandpiper/Qinhuangdao/660-662/2013(H10N7)[简称WSP/QHD/660-662/2013(H10N7)]。本研究对该分离株的全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并对其进行致病性研究。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该病毒的HA蛋白裂解位点为334PELMQGRGL343,属于低致病性AIV的分子特征,其HA基因与A/Duck/Hunan/S11205/2012(H10N3)的相似性达到97.90%,NA基因与A/Domestic Duck/Republic of Georgia/1/2010(H10N7)的相似性达到97.46%,内部基因与H9N2等多亚型AIV的相应基因节段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推测该分离株可能为一株多亚型流感病毒的重组株。对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该病毒可以感染哺乳动物模型BALB/c小鼠,并且仅能够在鼠的肺脏和鼻甲骨粘膜上皮细胞中复制,表明该病毒分离株对小鼠也呈现低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10N7 进化分析 致病性
下载PDF
2003年7-10月国内安全事故数据 被引量:31
20
作者 王亚军 黄平 李生才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77-80,共4页
统计了2003年7-10月国内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1 322起,包括矿业事故、交通事故、爆炸事故、火灾、毒物泄露和中毒及其他事故。统计表明,在这些事故中,矿业事故最多,占73.1%,平均每天8起事故,其次是交通事故(17.9%)、其他事故(4.7%)、... 统计了2003年7-10月国内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1 322起,包括矿业事故、交通事故、爆炸事故、火灾、毒物泄露和中毒及其他事故。统计表明,在这些事故中,矿业事故最多,占73.1%,平均每天8起事故,其次是交通事故(17.9%)、其他事故(4.7%)、爆炸事故(2.0%)、毒物泄露和中毒(1.8%)、火灾(0.5%)。1 322起事故共死亡3 053人,伤2 378人,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矿业事故51.9%、交通事故33.3%、其他事故7.6%、爆炸事故4.2%、泄露中毒2.1%、火灾0.8%;受伤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55.2%、矿业事故20.3%、爆炸事故13.0%、其他事故7.2%、泄露中毒3.7%、火灾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事故事故 数据统计分析 2003年7-10 事故统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