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油11号油桃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2
1
作者 彭天缘 韦发才 《南方园艺》 2013年第5期32-33,共2页
在天峨县试种中油11号油桃,结果表明,该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良好。本文对其在当地的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河池市天峨县 11号油 引种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绵油11号油菜不同移栽规格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彭万琼 田维军 +1 位作者 吴昌富 吴朝辉 《耕作与栽培》 2010年第4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11号油 移栽规格 效果分析 单位面积产量 示范区 农技推广 菜生产 农民收入
下载PDF
突破性油菜杂交种——绵油11号
3
作者 袁代斌 李迎春 +1 位作者 蒙大庆 郭子荣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11号油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要点
下载PDF
突破性油菜杂交种——绵油11号
4
作者 袁代斌 李迎春 +1 位作者 蒙大庆 郭子荣 《种子科技》 2001年第3期179-179,共1页
关键词 11号油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要点
下载PDF
黔油11号产量与构成因素的关系及丰产稳产性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黄泽素 何采平 +3 位作者 魏忠芬 王通强 罗鸿源 代文东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3期24-26,共3页
利用区域试验资料 ,采用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对杂交油菜品种黔油 11号产量及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各因素对黔油 11号产量的贡献大小为单株生产力 >单株角果数 >分枝部位 >千粒重 >分枝数 >角实粒数 >株高 ;... 利用区域试验资料 ,采用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对杂交油菜品种黔油 11号产量及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各因素对黔油 11号产量的贡献大小为单株生产力 >单株角果数 >分枝部位 >千粒重 >分枝数 >角实粒数 >株高 ;并建立了产量与各构成因素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y=2 6 1.15 - 1.2 2 x1 +0 .89x2 -2 1.5 1x3+0 .2 2 x4 - 3.85 x5+10 .4 0 x6 +8.72 x7。运用产量主效应值、离回归系数和回归离差分析表明 :黔油 11号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品种 杂交 产量构成因素 丰产稳产性
下载PDF
双低杂交油菜品种油研11号及高含油量选育技术 被引量:6
6
作者 侯国佐 侯燕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6年第B07期10-12,15,共4页
高产、高含油量的双低杂交油菜对于推动油菜生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隐性核不育材料转育成功的黄籽双低不育系8778A与双低恢复材料HO配制成功的油研11号,含油量平均达43.66%,种子芥酸含量0.76%,硫苷含量24.23μmol/g饼,产... 高产、高含油量的双低杂交油菜对于推动油菜生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隐性核不育材料转育成功的黄籽双低不育系8778A与双低恢复材料HO配制成功的油研11号,含油量平均达43.66%,种子芥酸含量0.76%,硫苷含量24.23μmol/g饼,产量比油研7号平均增产8.18%,产油量比油研7号增加17.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 双低 杂交 11
下载PDF
高油高产油菜新品种‘沪油杂11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被引量:2
7
作者 蒋美艳 李延莉 +5 位作者 张俊英 江建霞 杨立勇 周熙荣 孙超才 王伟荣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8年第3期63-65,共3页
为选育适合长江下游区域种植的高油高产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利用不育系沪228A与恢复系10-5133配组,育成杂交油菜新品种‘沪油杂11号’。该品种在上海市生产试验中表现好,产量、产油量均居参试组合首位;种子含油量高达49.38%;芥酸、硫苷... 为选育适合长江下游区域种植的高油高产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利用不育系沪228A与恢复系10-5133配组,育成杂交油菜新品种‘沪油杂11号’。该品种在上海市生产试验中表现好,产量、产油量均居参试组合首位;种子含油量高达49.38%;芥酸、硫苷含量符合双低标准;生育期短、主要农艺性状优、抗倒伏性强、生长整齐度高、生长势强,适宜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 杂交种 '沪11 选育
下载PDF
杂交油菜新品种绵油11号的丰产稳产性及高产结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胥岚 袁代斌 +2 位作者 蒙大庆 李芝凡 蒲定福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65-68,共4页
用Eberhart和Russell法,对绵油11号在4a中的各种试验资料进行分析表明,杂交油菜绵油11号在不同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的丰产、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产量构成的三因素中,单株有效角果数的直接作用最大,千粒重次之... 用Eberhart和Russell法,对绵油11号在4a中的各种试验资料进行分析表明,杂交油菜绵油11号在不同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的丰产、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产量构成的三因素中,单株有效角果数的直接作用最大,千粒重次之,角粒数的影响作用最小,因此在高产栽培上要主攻单株有效角果数,同时兼顾角粒数和千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品种 11 高产结构 丰产性 稳产性 通径分析
下载PDF
黔油系列油菜新品种综合配套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研究 Ⅰ.黔南地区油菜新品种黔油11号的高产栽培模式 被引量:3
9
作者 魏忠芬 王军 谭群英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4期10-13,共4页
为探索黔油系列油菜新品种黔油11号在贵州黔南山区自然生态条件下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在贵定采取二次最优回归设计研究了黔油11号产量与主要栽培因素(密度、氮、磷、钾施用量)间的数量关系,并建立了产量指标与各因素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 为探索黔油系列油菜新品种黔油11号在贵州黔南山区自然生态条件下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在贵定采取二次最优回归设计研究了黔油11号产量与主要栽培因素(密度、氮、磷、钾施用量)间的数量关系,并建立了产量指标与各因素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明确了黔油11号在该地区获得180kg/667m2以上的高产配套栽培措施的优化组合是:密度为7301.60~7776.38株/667m2,纯N施用量为11.363~12.649kg/667m2,P2O5施用量为7.888~9.111kg/667m2,K2O施用量为21.001~22.465kg/667m2。N∶P2O5∶K2O的最佳配比为1.5∶1∶2.7。在黔南地区影响黔油11号产量的主要栽培因素是栽培密度,其次是氮肥,再次是磷肥和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南地区 11品种 高产模式化栽培 回归模型 配套栽培措施
下载PDF
不同播期和密度对油研11号产量构成的影响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宏仕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0-81,83,共3页
通过不同播期和密度试验,以探索油研11号的最佳播期和密度,以及根据不同茬口安排播期的最佳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点播油研11号的最佳播期和密度为:9月下旬播种,密度为10 000株/667 m2。根据不同茬口安排,在9月下旬、10月中旬和10月下旬播... 通过不同播期和密度试验,以探索油研11号的最佳播期和密度,以及根据不同茬口安排播期的最佳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点播油研11号的最佳播期和密度为:9月下旬播种,密度为10 000株/667 m2。根据不同茬口安排,在9月下旬、10月中旬和10月下旬播种,分别以10 000株/667 m2、15 000株/667 m2和15 000株/667 m2的密度最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 播期 密度
下载PDF
高产优质杂交油菜绵油11号的选育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代斌 蒙大庆 +4 位作者 李芝凡 张体刚 胥岚 杨伯祥 王治斌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4期14-16,共3页
绵油 11号系采用阶梯式复合杂交 ,经多年优良基因重组逐渐积累 ,集型间、种间、地理及生态远缘之亲本的优良因子于一体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它具有丰产性突出、增产潜力大、硫苷含量低、含油率高、抗倒耐病力强、适应性广等优点。同... 绵油 11号系采用阶梯式复合杂交 ,经多年优良基因重组逐渐积累 ,集型间、种间、地理及生态远缘之亲本的优良因子于一体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它具有丰产性突出、增产潜力大、硫苷含量低、含油率高、抗倒耐病力强、适应性广等优点。同时具有植株矮、花序短、结角密等与大面积推广品种不同的特点。适宜在四川、重庆的平丘区种植 ,云南、贵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 复合杂交 基因重组 丰产性 适应性 选育
下载PDF
杂交油菜油研11号不同叶龄和移栽期对产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惠萍 侯燕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16期75-76,共2页
杂交油菜油研11号不同叶龄和移栽期对其经济性状和产量有着明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油研11号最佳移栽期为5叶期产量最高,6、7、8叶随着叶龄的增加和移栽期的推迟产量递减。因此,移栽应在10月底以前进行,可更好地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
关键词 11 叶龄 移栽期 产量
下载PDF
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1号的选育
13
作者 何采平 黄泽素 +3 位作者 魏忠芬 王通强 罗鸿源 代文东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3期21-23,共3页
用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系 4 32 A与双低恢复系黔油 114 C测配 ,通过单株成对筛选测定出强优组合黔杂 93114 ,于 1999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定名为黔油 11号。该组合在贵州省区域试验中最高产量达 3889.5 kg/ hm2 ,平均... 用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系 4 32 A与双低恢复系黔油 114 C测配 ,通过单株成对筛选测定出强优组合黔杂 93114 ,于 1999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定名为黔油 11号。该组合在贵州省区域试验中最高产量达 3889.5 kg/ hm2 ,平均产量 2 4 35 .85 kg/ hm2 ,较对照品种秦油 2号增产 17.86 % ,且早熟5 d;在长江流域区试中最高产量达 32 10 .0 kg/ hm2 ,平均产量 2 172 .15 kg/ hm2 ,较对照中油 82 1增产 5 .2 6 % ,且早熟 2 d;表现出丰产、稳产、中早熟和适应性较强等优点 ,适宜于中高海拔地区及长江流域中下游双季稻作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杂交 11品种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下载PDF
油饲兼用白菜型油菜新品种皖油11号选育
14
作者 赵仁渠 赵成松 +3 位作者 李强生 陈贺彩 夏英萍 余家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7年第3期231-233,共3页
皖油11号(原代号DL9)系从加拿大白菜型双低油菜品种(Tobin)与我国白菜型油菜品种武油1号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白菜型油菜新品种。该品种冬前生长稳健、耐旱抗寒、春发快、株型紧凑、耐病抗倒、丰产性好、品质优良,可油... 皖油11号(原代号DL9)系从加拿大白菜型双低油菜品种(Tobin)与我国白菜型油菜品种武油1号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白菜型油菜新品种。该品种冬前生长稳健、耐旱抗寒、春发快、株型紧凑、耐病抗倒、丰产性好、品质优良,可油饲兼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 品种选育 栽培 11
下载PDF
丰产优质油菜杂交种绵油11号
15
作者 袁代斌 李迎春 +1 位作者 蒙大庆 郭子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1期65-65,共1页
绵油 11号是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以自育的胞核两用系绵IAB 2与低芥品系 82 11 2 1转育成的绵PAB 1和绵恢 6号配制而成的甘蓝型两系油菜杂交新品种。 2 0 0 0年 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予推广。该品种平均单产 2 6 5 4k... 绵油 11号是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以自育的胞核两用系绵IAB 2与低芥品系 82 11 2 1转育成的绵PAB 1和绵恢 6号配制而成的甘蓝型两系油菜杂交新品种。 2 0 0 0年 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予推广。该品种平均单产 2 6 5 4kg/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品种 特征特性 11
下载PDF
油研11号保优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顺国 李风华 《农技服务》 2010年第4期434-435,共2页
油研11号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选育的低芥、低硫、高油分杂交油菜品种。为加速该品种在贵州省及全国适宜区域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其优质、高产、稳产的优良特性,笔者从品种特征特性、育苗技术、移栽技术、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方面... 油研11号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选育的低芥、低硫、高油分杂交油菜品种。为加速该品种在贵州省及全国适宜区域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其优质、高产、稳产的优良特性,笔者从品种特征特性、育苗技术、移栽技术、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油研11号的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 杂交菜品种 保优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绵油11号
17
作者 袁代斌 蒲定福 +3 位作者 蒙大庆 胥岚 李芝凡 郭子荣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甘蓝型 杂交 新品种 11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甘蓝型杂交油菜绵油11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18
作者 蒲定福 郭子荣 +3 位作者 袁代斌 蒙大庆 李芝凡 胥岚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4期7-9,30,共4页
采用二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 ,建立了油菜新品种绵油 11号产量与种植密度和施纯氮量间的数学模型。经因子水平选优 ,得出产量在 30 0 0 .0 0~ 314 0 .6 9kg/hm2 间的栽培模式 :种植密度 2 0 .5 0~ 2 2 .89万株 /hm2 ,施... 采用二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 ,建立了油菜新品种绵油 11号产量与种植密度和施纯氮量间的数学模型。经因子水平选优 ,得出产量在 30 0 0 .0 0~ 314 0 .6 9kg/hm2 间的栽培模式 :种植密度 2 0 .5 0~ 2 2 .89万株 /hm2 ,施纯氮量 197.83~ 2 32 .2 1kg/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栽培模式 11
下载PDF
不同播期和密度对油研11号主要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宏仕 张敏琴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6年第5期28-29,34,共3页
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于2005~2006年进行了不同播种期和密度对油研11号主要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和密度均会影响油研11号的产量、生育期、植株性状等;点播油研11号的最佳播期为9月下旬,密度为10000株/667m2,若因轮作茬口的... 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于2005~2006年进行了不同播种期和密度对油研11号主要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和密度均会影响油研11号的产量、生育期、植株性状等;点播油研11号的最佳播期为9月下旬,密度为10000株/667m2,若因轮作茬口的不同,可以调节种植密度,以获得更高产量;在10月中、下旬播种时,则以15000株/667m2的密度最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 播期 密度 性状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卓油11号特征特性与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波 王华 +1 位作者 王海林 赵耀 《种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3-125,共3页
卓油11号属甘蓝型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半冬性,子叶肾形,裂叶发达,顶叶较宽大,叶缘锯齿明显。株型较紧凑,较耐菌核病,角果中长,千粒重较大,具有高产、稳产、含油率高、蛋白质含量高等特点。杂交种制种隔离距离1 000m以上,采用育苗移栽方... 卓油11号属甘蓝型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半冬性,子叶肾形,裂叶发达,顶叶较宽大,叶缘锯齿明显。株型较紧凑,较耐菌核病,角果中长,千粒重较大,具有高产、稳产、含油率高、蛋白质含量高等特点。杂交种制种隔离距离1 000m以上,采用育苗移栽方式,先栽父本后栽母本,行比1∶(3~4),栽培管理措施按照秋发高产标准进行;初花前及时、彻底拔除母本行中50%左右的可育株,并实行父本摘薹延长开花时间,人工赶粉或放蜂可提高结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 11 特征特性 制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