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6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经典Hippo信号通路探索Neu-P11改善T2DM胰岛素抵抗的机制
1
作者 李秀平 蔡世昌 +3 位作者 谢柳 贺娟 陈玲群 孟雯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9-200,共2页
褪黑素(melatonin,Mel)是主要由松果体释放的一种循环激素,有一定的抗糖尿病作用,但其进入人体后,代谢较快,半衰期短,直接药用效果不明显,提取与合成较难,剂量过高还会产生副作用。Neu-P11是一种新式褪黑素非选择性受体激动剂,体外合成... 褪黑素(melatonin,Mel)是主要由松果体释放的一种循环激素,有一定的抗糖尿病作用,但其进入人体后,代谢较快,半衰期短,直接药用效果不明显,提取与合成较难,剂量过高还会产生副作用。Neu-P11是一种新式褪黑素非选择性受体激动剂,体外合成容易,作用时间持久,副作用小,能代替褪黑素,与其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作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ppo信号通路 褪黑素 Neu-P11 DM T2DM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CL11、LCN-2水平及其诊断价值
2
作者 霍霄鸥 张之君 刘慧东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1745-1749,1755,共6页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CL11)、脂质转运蛋白-2(LCN-2)水平及其对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NSCLC患者为NSCLC组(80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诊治的80例肺部良性...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CL11)、脂质转运蛋白-2(LCN-2)水平及其对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NSCLC患者为NSCLC组(80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诊治的8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及80例健康志愿者为良性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CCL11、LCN-2水平;比较3组受试者一般资料及血清CCL11、LCN-2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CL11、LCN-2对NSCLC的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SCLC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NSCLC组血清CCL11、LCN-2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而良性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NSCLC患者血清CCL11、LCN-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吸烟史、从事高油烟、粉尘等相关工作、中低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3 cm、淋巴结发生转移、TNM分期为Ⅲ~Ⅳ期的NSCLC患者血清CCL11、LCN-2水平均显著高于无吸烟史、未从事高油烟、粉尘等相关工作、高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3 cm、淋巴结未转移、TNM分期为Ⅰ~Ⅱ期的NSCLC患者(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CCL11、LCN-2单独及二者联合评估诊断NSCL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9、0.841、0.926,灵敏度分别为73.8%、75.0%、85.0%,特异度分别为70.1%、70.0%、75.0%,二者联合诊断NSCLC的效能高于二者单独诊断(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从事高油烟、粉尘等相关工作及血清CCL11、LCN-2水平均是NSCLC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在NSCLC患者中,血清CCL11、LCN-2水平均显著增加,且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二者在诊断NSCLC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脂质转运蛋白-2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茯苓酸通过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调控铁死亡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认知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樊赟 窦润鹏 +2 位作者 胡久略 侯紫君 周春祥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7-183,共7页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且不可逆转的神经退行性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品质和生存质量,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延缓或阻止疾病进展。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在防治AD方面具有重要潜力。目的探讨茯苓酸(PA)对AD大鼠认知障碍及核...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且不可逆转的神经退行性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品质和生存质量,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延缓或阻止疾病进展。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在防治AD方面具有重要潜力。目的探讨茯苓酸(PA)对AD大鼠认知障碍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溶质载体家族7A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2022年1—9月将75只6~8周龄雄性SPF级SD大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AD模型组(Model组)、PA治疗组(PA组),PA+Nrf2抑制剂组(PA+ML385组),除Control组外制备A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PA组腹腔注射50 mg/kg PA,PA+ML385组腹腔注射50 mg/kg PA+30 mg/kg Nrf2抑制剂ML385,Control组与Model组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末次给药24 h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第2、4、6天进行定位航行实验,记录大鼠到达平台的时间(逃避潜伏期),第7天移走平台,记录大鼠在120 s内滞留平台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Nissl染色后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病理变化,普鲁士蓝染色检测海马组织铁沉积,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GPX4表达,检测海马组织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Fe2+含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海马组织Nrf2、SLC7A11、GPX4蛋白表达。结果末次给药第2、4、6天Model组逃避潜伏期高于Control组、PA组,PA+ML385组高于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del组平台停留时间、穿越平台次数低于Control组、PA组,PA+ML385组低于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ssl染色结果示Model组神经元坏死严重,细胞核皱缩,尼氏体数目减少;PA组神经元坏死减少,排列紧密且尼氏体增多;PA+ML385组神经元损伤明显加重,尼氏体数目减少。普鲁士蓝染色结果示Model组铁沉积较Control组增加,与Model组比较,PA组铁沉积减少,PA+ML385组较PA组铁沉积增多。免疫荧光染色结果示Model组绿色荧光减弱,GPX4阳性细胞减少,PA组细胞绿色荧光较Model组增强,GPX4阳性细胞增多,PA+ML385组较PA组GPX4阳性细胞减少。Model组GSH低于Control组、PA组,PA+ML385组低于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del组MDA、Fe2+高于Control组、PA组,PA+ML385组高于P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odel组Nrf2、SLC7A11、GPX4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Control组、PA组,PA+ML385组低于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可改善AD大鼠认知障碍,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激活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抑制铁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茯苓酸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溶质载体家族7A11/GPX4信号通路 铁死亡 大鼠
下载PDF
基于改进EMD方法与11/2谱的DEMON谱提取方法
4
作者 高博超 张群飞 +1 位作者 李岳珩 崔晓东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0-267,共8页
噪声的包络调制检测(Detection of Envelope Modulation on Noise,DEMON)谱分析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特征提取领域,但经典DEMON谱提取中高频信号频段的选取会影响DEMON谱的提取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文中首先运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 噪声的包络调制检测(Detection of Envelope Modulation on Noise,DEMON)谱分析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特征提取领域,但经典DEMON谱提取中高频信号频段的选取会影响DEMON谱的提取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文中首先运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方法获得一系列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依据各阶模态函数与原信号的相关程度,筛选出更具代表性的几阶固有模态函数进行解调,再对解调的结果运用11/2维谱分析方法进行谱分析以抑制高斯噪声,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DEMON谱信噪比优于传统方法。实测湖试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改进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特征提取,结果优于经典DEMON谱分析方法;该改进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有利于进行后续目标分类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提取 经验模态分解(EMD) 固有模态函数 11/2维谱分析
下载PDF
超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与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基质金属蛋白酶-11、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关系研究
5
作者 王志泉 陈岩 +2 位作者 高姗 刘彦丽 靳元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910-913,93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阻力指数(RI)与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基质金属蛋白酶-11(MMP-11)、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6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均行... 目的:探讨超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阻力指数(RI)与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基质金属蛋白酶-11(MMP-11)、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6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均行手术治疗,术前经超声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RI值、PSV值,免疫组化法检测术后癌组织中Survivin、MMP-11、HER2的表达,分析Survivin、MMP-11、HER2表达与超声RI、PSV值的关系。结果:观察组RI、PSV值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癌组织中Survivin、MMP-11、HER2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不同病灶直径、临床分期患者RI、PSV值,不同病灶直径、临床分期及是否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中Survivin、MMP-11、HER2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癌组织中Survivin、MMP-11、HER2表达与PSV、RI值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超声检测RI、PSV值对术前判断乳腺癌有一定价值,RI、PSV值与乳腺癌癌组织Survivin、MMP-11、HER2表达均相关,Survivin、MMP-11、HER2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超声 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 阻力指数 SURVIVIN 基质金属蛋白酶-11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下载PDF
二甲双胍治疗对T2DM患者体内8-iso-PGF_(2α),11-dehydro-TXB_(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进冬 高一 +3 位作者 杨淑芳 徐震 薛露 季晓慧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2-65,72,共5页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8-iso-PGF_(2α)与11-dehydro-TXB_(2)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在糖尿病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12月就诊于泰州市人民医院并诊断为T2DM的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HG),将服用二甲双胍(0.5g,...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8-iso-PGF_(2α)与11-dehydro-TXB_(2)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在糖尿病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12月就诊于泰州市人民医院并诊断为T2DM的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HG),将服用二甲双胍(0.5g,qd)至少2个月的T2DM患者30例作为二甲双胍片治疗组(MET),同期来自体检中心的健康人群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NG)。收集各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EA)、尿素氮(BUN)等数据;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8-iso-PGF_(2α)和11-dehydro-TXB_(2)水平。结果与NG组相比,HG组FPG、HbA1c、8-iso-PGF_(2α)、11-dehydro-TXB_(2)水平明显上升(P均<0.01);与HG组相比,MET组FPG、HbA1c、8-iso-PGF_(2α)、11-dehydro-TXB_(2)水平明显下降(P<0.01或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能通过降低糖尿病患者体内8-iso-PGF_(2α)、11-dehydro-TXB_(2)水平,从而达到心血管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血管病变 8-iso-PGF_(2α) 11-dehydro-txb_(2)
下载PDF
血清SLC7A11、JAK2水平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7
作者 毛晓琴 郑爱华 +1 位作者 何盛琴 张珊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0期2461-2466,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Janus激酶2(JAK2)水平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108例ANVUGI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NVUGIB严重程度... 目的探讨血清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Janus激酶2(JAK2)水平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108例ANVUGI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NVUGIB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组(31例)、中度组(44例)、轻度组(33例)。根据患者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41例)和预后良好组(67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SLC7A11、JAK2水平,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SLC7A11、JAK2水平与Framingham风险(FRS)、格拉斯哥-布拉奇福德出血(GBS)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NVUGIB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LC7A11、JAK2对ANVUGIB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3组不同严重程度的ANVUGIB患者血清SLC7A1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JAK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血清SLC7A11水平逐渐降低,血清JAK2水平及FRS、GBS评分逐渐升高(均P<0.05)。ANVUGIB患者血清SLC7A11水平与FRS、GBS评分均呈负相关,血清JAK2水平与FRS、GBS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预后不良组出血量>400 mL的患者占比、红细胞分布宽度、FRS评分、GBS评分、JAK2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血红蛋白、SLC7A11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出血量>400 mL、JAK2水平升高是ANVUGIB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SLC7A11水平升高是保护因素(均P<0.05)。血清SLC7A11、JAK2联合预测ANVUGIB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Z_(二者联合-SLC7A11)=3.086、Z_(二者联合-JAK2)=2.330,P=0.020、0.030)。结论ANVUGIB患者血清SLC7A11水平降低、JAK2水平升高,可有效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二者联合预测患者预后具有更高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 JANUS激酶2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预后
下载PDF
壮通饮通过Nrf2-SCL7A11/xCT-Gpx4通路调控铁死亡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8
作者 王成毅 蔡粤芳 +5 位作者 宁振求 邓敏贞 孙景波 Sookja Kim CHUNG 李岩 程骁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9-548,共10页
【目的】探究壮通饮通过Nrf2-SCL7A11/xCT-Gpx4通路调控铁死亡对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CAO)、低剂量壮通饮组(ZTY-L+MCAO),高剂量壮通饮... 【目的】探究壮通饮通过Nrf2-SCL7A11/xCT-Gpx4通路调控铁死亡对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CAO)、低剂量壮通饮组(ZTY-L+MCAO),高剂量壮通饮组(ZTY-H+MCAO),每组5只。其中MCAO组采用硅胶线栓法进行造模,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1h,拔出线栓再灌注72h后进行心脏灌注取脑,Sham组除了不插入线栓其余操作同MCAO组。采用Zea-Longa法对小鼠神经功能进行评分;采用TTC染色评估小鼠脑梗死体积;采用HE染色、尼氏染色评估脑损伤程度;采用普鲁士蓝染色评价三价铁离子蓄积水平;qPCR检测铁离子转运相关载体受体TfR1和DMT1、脂质过氧化相关基因ACSL4以及铁死亡标志物PTGS2 mRNA表达;ELISA试剂盒检测4-HNE的含量评估小鼠大脑脂质过氧化水平;Western-blot、免疫荧光检测小鼠脑组织中Nrf2、SCL7A11/xCT、Gpx4蛋白水平。【结果】①壮通饮改善了MCAO/R后小鼠神经功能(P<0.05)和大脑梗死体积(P<0.05)及缓解MCAO/R后大脑皮层细胞病理损伤。②壮通饮减弱了MCAO/R后小鼠大脑组织的三价铁离子蓄积状态;减少MCAO/R后小鼠大脑中与铁离子转运入细胞内相关载体TfR1和DMT1 mRNA的表达(P<0.001);下调MCAO/R后小鼠大脑脂质过氧化物4-HNE含量和组织脂质过氧化物酶ACSL4 mRNA表达(P<0.001);降低MCAO/R后小鼠大脑铁死亡标志物PTGS2 mRNA表达(P<0.001)。③壮通饮增加MCAO/R后Nrf2入核表达(P<0.001),以及增加xCT和Gpx4在神经元中的表达(P<0.001)。【结论】壮通饮能够改善MCAO/R小鼠神经功能和脑梗死体积,缓解大脑皮层细胞病理损伤,影响Nrf2-SCL7A11/xCT-Gpx4通路关键信号分子表达,所以壮通饮改善小鼠MCAO/R损伤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Nrf2-SCL7A11/xCT-Gpx4通路调节铁死亡水平达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铁死亡 壮通饮 Nrf2-SCL7A11/xCT-Gpx4通路 机制研究
下载PDF
茯苓酸通过调节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抑制氧糖剥夺/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铁死亡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飞飞 陈伯艳 李琼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2期267-273,共7页
目的:探究茯苓酸通过调节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信号通路抑制氧糖剥夺/复氧(OGD/R)诱导的心肌细胞铁死亡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H9c2,诱导建立细胞OGD/R模型后以0... 目的:探究茯苓酸通过调节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信号通路抑制氧糖剥夺/复氧(OGD/R)诱导的心肌细胞铁死亡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H9c2,诱导建立细胞OGD/R模型后以0、1.0、2.5、5.0、10.0、20.0μmol/L茯苓酸处理24 h,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各处理组细胞活力后筛选出合适的茯苓酸作用浓度。将H9c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茯苓酸组、ML385组(Nrf2抑制剂组)、茯苓酸+ML385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细胞OGD/R模型后以茯苓酸、ML385分组处理,采用CCK-8法与流式细胞实验分别检测各组H9c2细胞活力、凋亡率;采用试剂盒检测各组H9c2细胞培养基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促炎因子[前列腺素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水平及细胞抗氧化因子[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铁死亡相关指标[铁含量、丙二醛(MDA)]水平;采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各组H9c2细胞凋亡及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凋亡率、LDH释放量、细胞培养基上清中PGE2及TNF-α水平、细胞铁含量、MDA水平及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细胞活力、细胞培养基上清中IL-10水平、细胞CAT及GSH水平、Bcl-2及Nrf2、SLC7A11、GPX4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茯苓酸组细胞凋亡率、LDH释放量、细胞培养基上清中PGE2及TNF-α水平、细胞铁含量、MDA水平及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细胞活力、细胞培养基上清中IL-10水平、细胞CAT及GSH水平、Bcl-2及Nrf2、SLC7A11、GPX4蛋白表达升高(P<0.05);ML385组细胞凋亡率、LDH释放量、细胞培养基上清中PGE2及TNF-α水平、细胞铁含量、MDA水平及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细胞活力、细胞培养基上清中IL-10水平、细胞CAT及GSH水平、Bcl-2及Nrf2、SLC7A11、GPX4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茯苓酸组比较,茯苓酸+ML385组细胞凋亡率、LDH释放量、细胞培养基上清中PGE2及TNF-α水平、细胞铁含量、MDA水平及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细胞活力、细胞培养基上清中IL-10水平、细胞CAT及GSH水平、Bcl-2及Nrf2、SLC7A11、GPX4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茯苓酸可通过激活Nrf2/SLC7A11/GPX4信号而抑制OGD/R诱导的心肌细胞炎症、脂质过氧化与铁死亡,增强其抗氧化活性及细胞活力,最终减轻其细胞凋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糖剥夺/复氧 心肌细胞 茯苓酸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铁死亡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基于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探讨附芍地芩方抗结直肠癌作用机制
10
作者 郑明悦 周红光 +3 位作者 庄育培 周洪立 梁雨薇 陈海彬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7-468,共12页
目的探讨附芍地芩方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细胞实验用附芍地芩方处理结直肠癌CT-26细胞,检测细胞增殖、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结直肠癌CT-26细胞的活性氧(ROS)水平,并检测其铁离子(Fe^(2+))、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 目的探讨附芍地芩方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细胞实验用附芍地芩方处理结直肠癌CT-26细胞,检测细胞增殖、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结直肠癌CT-26细胞的活性氧(ROS)水平,并检测其铁离子(Fe^(2+))、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CR Array与Western blot方法分析验证铁死亡差异基因表达情况。体内动物实验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奥沙利铂组(1.5 mg·kg^(-1)·d^(-1))、附芍地芩方低剂量组(4.49 g·kg^(-1)·d^(-1))、附芍地芩方中剂量组(8.97 g·kg^(-1)·d^(-1))、附芍地芩方高剂量组(17.94 g·kg^(-1)·d^(-1)),检测附芍地芩方对小鼠肿瘤组织Fe^(2+)、ROS、MDA水平,SOD活性及Nrf2、Keap1、SLC7A11、GPX4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体外细胞实验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附芍地芩方通过剂量依赖的方式显著抑制了结直肠癌CT-26细胞的增殖与迁移。附芍地芩方可以提高结直肠癌CT-26细胞中的Fe^(2+)(P<0.05)与ROS水平(P<0.01);提高结直肠癌CT-26细胞内MDA水平(P<0.01),并显著降低SOD活性(P<0.01)。铁死亡PCR Array分析发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附芍地芩方干预后,基因GPX4、SLC7A11表达显著下调,GSTA1、HMOX1、Ca9、Chac1、Keap1、Sqstm1、NOX1、FTH1、Tfr1、SAT2、Pparg、Hamp表达显著上调。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发现,附芍地芩方干预后,结直肠癌CT-26细胞Keap1蛋白表达上调(P<0.01),Nrf2、SLC7A11、GPX4蛋白表达下调(P<0.01)。体内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附芍地芩方显著抑制小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P<0.05),肿瘤组织坏死程度增加,Fe^(2+)、ROS以及MDA水平增加(P<0.05,P<0.01),SOD活性下降(P<0.01),且肿瘤组织中Keap1蛋白表达上调(P<0.01),Nrf2、SLC7A11、GPX4蛋白表达下调(P<0.01)。结论附芍地芩方具有抗结直肠癌作用,并可能通过抑制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铁死亡以发挥抗结直肠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芍地芩方 结直肠癌 铁死亡 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上调KLF11可改善结肠炎模型小鼠的肠道炎症:基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 被引量:1
11
作者 席进 张敏 +6 位作者 张永玉 张晨 张雨路 王锐 申林 李静 宋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5-772,共8页
目的分析Kruppel样转录因子11(KLF11)在克罗恩病(CD)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对CD样结肠炎的作用和机制。方法以本院收集的CD患者结肠标本为实验组(CD,n=12),CRC患者结肠标本为对照组(Control,n=12),分析KLF11在病变和正常结肠... 目的分析Kruppel样转录因子11(KLF11)在克罗恩病(CD)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对CD样结肠炎的作用和机制。方法以本院收集的CD患者结肠标本为实验组(CD,n=12),CRC患者结肠标本为对照组(Control,n=12),分析KLF11在病变和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构建TNBS诱导的小鼠模型,分析KLF11在小鼠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腺相关病毒感染上调KLF11在小鼠中的表达,并观察其对小鼠CD样结肠炎的影响;通过慢病毒感染构建Caco-2细胞KLF11高表达稳定体系,并利用体内外免疫印迹实验探究KLF11对JAK2/STAT3信号通路蛋白的影响;采用信号通路激动剂处理KLF11表达上调的小鼠,验证肠道炎症反应的相关机制。结果免疫荧光染色分析显示,病变肠黏膜组织中KLF11表达水平较低(P<0.05),而TNBS小鼠结肠标本KLF11表达水平同样较低(P<0.05);通过腺相关病毒感染小鼠发现,上调KLF11能够改善TNBS小鼠肠炎症症状,并降低肠黏膜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P<0.05);利用慢病毒感染Caco-2细胞,通过免疫印迹筛选KLF11稳定高表达的细胞株(P<0.05);体内外免疫印迹实验均显示,上调KLF11抑制了小鼠肠黏膜组织及Caco-2细胞中p-JAK2和p-STAT3的表达水平;经JAK2/STAT3激活剂香豆霉素A1(COU)干预后显示,上调KLF11未能改善小鼠肠道炎症,同时肠黏膜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增加(P<0.05)。结论KLF11在CD肠黏膜中低表达,上调KLF11能改善肠炎症状、减少炎症因子分泌,其可能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拮抗肠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Kruppel样转录因子11 肠道炎症 JAK2/STAT3
下载PDF
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微RNA-103a-2-5p、钙黏附蛋白1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2
作者 赵云超 宋颖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372-1377,共6页
目的分析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微RNA-103a-2-5p(miR-103a-2-5p)和钙黏附蛋白11(CDH11)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在临床研究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宝鸡市人民医院诊治的98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人术中切除... 目的分析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微RNA-103a-2-5p(miR-103a-2-5p)和钙黏附蛋白11(CDH11)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在临床研究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宝鸡市人民医院诊治的98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人术中切除的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组织中miR-103a-2-5p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CDH11表达水平。TargetScanHuman网站预测miR-103a-2-5p与CDH11的靶向关系;Pearson相关性分析癌组织中miR-103a-2-5p和CDH11水平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miR-103a-2-5p、CDH11表达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病人预后的关系;影响皮肤鳞状细胞癌病人预后的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miR-103a-2-5p和CDH11的表达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1.03±0.12,(5.06±1.43)µg/L]相比,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miR-103a-2-5p表达水平(1.46±0.38)显著升高(P<0.05),CDH11表达水平[(2.96±0.62)µg/L]明显降低(P<0.05);TargetScanHu-man网址预测miR-103a-2-5p与CDH11间存在结合位点;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miR-103a-2-5p与CDH11水平呈负相关(P<0.05);两者均与病人病理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侵袭程度相关(P<0.05);miR-103a-2-5p高表达组和CDH11低表达组复发率显著高于miR-103a-2-5p低表达组和CDH11高表达组(P<0.05);TNM分期、淋巴结转移、miR-103a-2-5p是影响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CDH11是影响病人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miR-103a-2-5p、CDH11二者联合诊断皮肤鳞状细胞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6,显著优于其各自单独诊断(P=0.018、0.021)。结论皮肤鳞状细胞癌病人miR-103a-2-5p表达水平升高,CDH11表达水平降低,二者均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有密切关系,且二者联合可较好的诊断皮肤鳞状细胞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 微RNA-103a-2-5p 钙黏附蛋白11 癌组织 预后
下载PDF
助剂Pr6O11掺杂对CeO_(2)-ZrO_(2)-Al_(2)O_(3)材料及其负载单Pd三效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张俊杰 王大军 +5 位作者 李珊珊 李洁 陈耀壮 韩太宇 杨禛祯 王光永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2-80,共9页
助剂表面改性是提高铈基材料热稳定性、还原性能及其负载单Pd三效催化剂低温活性的经典方法之一。揭示助剂表面改性的作用机制,对于研发高性能CeO_(2)-ZrO_(2)-Al_(2)O_(3)(CZA)材料,满足日趋严格的汽油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解决尾气... 助剂表面改性是提高铈基材料热稳定性、还原性能及其负载单Pd三效催化剂低温活性的经典方法之一。揭示助剂表面改性的作用机制,对于研发高性能CeO_(2)-ZrO_(2)-Al_(2)O_(3)(CZA)材料,满足日趋严格的汽油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解决尾气污染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引入助剂Pr_(6)O_(11)可以提升CZA的低温还原性能,进一步研究了不同Pr_(6)O_(11)含量(0、3%、5%、7%和9%,质量分数)对其氧化还原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N_(2)吸/脱附、X射线衍射(XRD)、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和储氧量等表征结果表明,Pr_(6)O_(11)的表面改性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CeO_(2)-ZrO_(2)(CZ)纳米晶的烧结驱动力,抑制CZ晶粒烧结。同时,引入Pr_(6)O_(11)促进材料产生了更多氧空位,从而提高了其还原性能和储氧性能。其中,Pr_(6)O_(11)含量为5%时,改性CZA表现出最佳的热稳定性、还原性能和储氧性能,1000℃下老化4 h后比表面积和孔容最大(85 m^(2)/g和0.33 mL/g),CZ晶粒尺寸最小(6.9 nm),还原峰温低至532℃,400℃储氧量增至109μmol/g。因此,该改性CZA负载的单Pd三效催化剂表现出最优的催化活性,其CO、NO、C3H8和C3H6的t50(污染物转化率为50%时所需温度)较未改性催化剂分别降低了6℃、15℃、18℃和6℃。综上,在CZA材料中添加适量的Pr_(6)O_(11),可有效提高其负载单Pd三效催化剂的低温活性。该方法简单经济,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气净化 表面改性 CeO_(2)-ZrO_(2)-Al_(2)O_(3) Pr_(6)O_(11)
下载PDF
固相法制备Bi_(4)V_(2)O_(11)固体电解质在NH_(3)传感器中的应用
14
作者 王政 李跃华 +2 位作者 戴磊 王岭 孟维薇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3-1021,共9页
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在中低温下具有高离子导电性的固体电解质Bi_(4)V_(2)O_(11),并以CuV_(2)O_(6)为敏感电极组装成混合电位型NH_(3)传感器。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分析了固体电解质的相组成和传感... 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在中低温下具有高离子导电性的固体电解质Bi_(4)V_(2)O_(11),并以CuV_(2)O_(6)为敏感电极组装成混合电位型NH_(3)传感器。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分析了固体电解质的相组成和传感器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在中低温(300℃~600℃)下Bi_(4)V_(2)O_(11)的电导率高于传统氧离子导体YSZ。传感器测试结果表明,基于Bi_(4)V_(2)O_(11)作固体电解质CuV_(2)O_(6)作敏感电极的传感器能在300℃~500℃的温度范围内对10 ppm~300 ppm的NH_(3)进行检测,而以YSZ作固体电解质的传感器在300℃~350℃性能下降明显;传感器在400℃下有着最高的灵敏度(-59.15 mV/decade),优于相同条件下以YSZ作固体电解质的传感器(-42.89 mV/decade)。传感器具有稳定的响应,传感器的响应值和NH_(3)浓度的对数值呈现良好的正比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电解质 Bi_(4)V_(2)O_(11) NH_(3)传感器 混合电位型
下载PDF
USP11调节IGF2BP3介导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侵袭机制研究
15
作者 郭红燕 吴福焱 王少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7-384,共8页
目的:探究去泛素化酶(USP11)通过调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mRNA结合蛋白3(IGF2BP3)表达影响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恶性表型的分子机制。方法: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OSCC患者(n=50)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USP11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US... 目的:探究去泛素化酶(USP11)通过调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mRNA结合蛋白3(IGF2BP3)表达影响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恶性表型的分子机制。方法: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OSCC患者(n=50)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USP11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USP11蛋白在正常人口腔上皮角质细胞(HOK)和人OSCC细胞SCC-25和CAL-27中表达;Kaplan-Meier生存模型分析USP11高低表达对OSCC患者生存率的影响;siRNA USP11(si-USP11)转染SCC-25和CAL-27细胞敲低内源性USP11表达;CCK-8、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检测敲低USP11后的IGF2BP3蛋白表达;敲低USP11和过表达IGF2BP3,检测O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变化;过表达USP11同时敲低IGF2BP3,检测敲低IGF2BP3对USP11过表达O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裸鼠接种SCC-25细胞构建皮下移植瘤模型,考察敲低USP11对SCC-25细胞成瘤抑制作用。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OSCC患者癌组织中USP11蛋白免疫组化评分显著升高(P<0.01);与HOK细胞相比,SCC-25和CAL-27细胞USP1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敲低USP11降低O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0.01),下调IGF2BP3蛋白表达。过表达IGF2BP3逆转USP11敲低对O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的抑制作用;敲低IGF2BP3逆转USP11过表达对O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促进作用。裸鼠致瘤性实验显示敲低USP11抑制移植瘤模型中SCC-25细胞体内生长。结论:USP11在OSCC患者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且高表达患者预后更差,USP11通过上调IGF2BP3蛋白表达促进O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P11 IGF2BP3 口腔鳞状细胞癌 增殖
下载PDF
鼠曲草总黄酮通过激活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抑制肝细胞铁死亡缓解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
16
作者 蔡华俊 陈致岐 +3 位作者 胡文婷 谭伟 吴昊 王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01-2208,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鼠曲草总黄酮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急性肝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检索获取鼠曲草总黄酮的主要化学成分,使用多重数据库分析预测鼠曲草总黄酮的药理机制。动物实验验证:将36只...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鼠曲草总黄酮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急性肝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检索获取鼠曲草总黄酮的主要化学成分,使用多重数据库分析预测鼠曲草总黄酮的药理机制。动物实验验证:将36只SPF级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APAP模型组,鼠曲草总黄酮低剂量组(100 mg/kg)、中剂量(200 mg/kg)、高剂量(400 mg/kg)组,阳性药物联苯双酯组(150 mg/kg),每组6只。通过大体标本与生化检查、HE染色、普鲁士蓝染色及分子生物学检查,评估鼠曲草总黄酮干预APAP诱导急性肝损伤的药效及药理机制。结果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鼠曲草总黄酮调控APAP肝损伤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木樨草素、卡脲酸、山奈酚,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632个,其中生物过程472个,细胞组成42个,分子功能条目118个。KEGG富集分析显示,鼠曲草总黄酮调节APAP肝损伤的通路主要涉及铁死亡相关信号通路。动物验证实验显示,鼠曲草总黄酮治疗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均降低(P<0.05),肝脏组织病理和炎症浸润均有所改善。鼠曲草总黄酮可减轻肝组织内铁沉积(P<0.05),改善脂质过氧化相关指标(P<0.05);促进Nrf2、HO-1、SLC7A11、GPX-4蛋白表达,抑制keap1蛋白表达(P<0.05)。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可推断鼠曲草总黄酮激活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调控肝细胞铁死亡对APAP肝损伤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曲草总黄酮 Nrf2/SLC7A11/GPX-4 铁死亡 网络药理学 急性肝损伤
下载PDF
苍术素调节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对脑胶质瘤细胞铁死亡的影响
17
作者 黄超 方兴刚 陈璐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25-329,共5页
目的探讨苍术素调节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对脑胶质瘤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脑胶质瘤U251细胞,将U251细胞分为对照组、苍术素低剂量组(5 mol/L)、中剂量组(10 mol/L)、高剂量组(20 mol/L)、ML385组(Nrf2抑制剂1 mo... 目的探讨苍术素调节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对脑胶质瘤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脑胶质瘤U251细胞,将U251细胞分为对照组、苍术素低剂量组(5 mol/L)、中剂量组(10 mol/L)、高剂量组(20 mol/L)、ML385组(Nrf2抑制剂1 mol/L)。MTT和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试剂盒检测亚铁离子(Fe^(2+))、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Ki-67、cleaved-caspase3、Nrf2、SLC7A11、GPX4蛋白表达;建立脑胶质瘤裸鼠模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检测肿瘤组织中Ki-67、cleaved-caspase3、Nrf2、SLC7A11、GPX4蛋白水平。结果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苍术素低、中、高剂量组U251细胞Fe^(2+)、MDA、LDH、ROS水平、细胞凋亡率、cleaved-caspase3水平显著性升高,GSH水平、OD490(24 h、48 h)值和细胞增殖率、Ki-67、Nrf2、SLC7A11、GPX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苍术素高剂量组比较,ML385组U251细胞各检测指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裸鼠成瘤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苍术素组和ML385组裸鼠肿瘤质量和肿瘤体积、裸鼠肿瘤组织中Ki-67、Nrf2、SLC7A11、GPX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性降低,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与苍术素组比较,ML385组裸鼠肿瘤质量、肿瘤体积、抑瘤率和各蛋白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苍术素可能通过抑制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促进脑胶质瘤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素 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 脑胶质瘤细胞 铁死亡
下载PDF
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sVCAM-1、ANXA2、CXCL11表达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8
作者 张玉霞 王文江 +1 位作者 张阿丽 刘皓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460-466,共7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sVCAM-1)、膜联蛋白A2(ANXA2)、CXC趋化因子配体11(CXCL11)水平检测在儿童支气管肺炎病情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纳入本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共102例为支气管肺炎组,肺部感染评分...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sVCAM-1)、膜联蛋白A2(ANXA2)、CXC趋化因子配体11(CXCL11)水平检测在儿童支气管肺炎病情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纳入本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共102例为支气管肺炎组,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估病情并分为轻型组和重型组,根据患儿预后情况分为预后好组和预后差组;同期纳入本院健康体检儿童共10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sVCAM-1、ANXA2、CXCL11的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法评估血清指标与CPIS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ROC曲线分析指标诊断价值。结果:支气管肺炎组血清sVCAM-1、ANXA2、CXCL11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重型组患儿血清sVCAM-1、ANXA2、CXCL11水平及CPIS均显著高于轻型组患儿(均P<0.05)。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sVCAM-1、ANXA2、CXCL11水平与CPIS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643、0.526、0.677,均P<0.05)。sVCAM-1(OR=2.478)、ANXA2(OR=2.662)、CXCL11(OR=2.407)是支气管肺炎患儿病情进展的影响因素(均P<0.05)。血清sVCAM-1、ANXA2、CXCL11水平诊断重型支气管肺炎的AUC为0.825、0.811、0.833,显著低于联合诊断的0.971(均P<0.05)。预后差组患儿血清sVCAM-1、ANXA2、CXCL11水平及CPIS显著高于预后好组患儿(均P<0.05)。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sVCAM-1、ANXA2、CXCL11水平与患儿病情程度及预后均有一定联系,上述指标检测可辅助临床评估患儿病情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 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 膜联蛋白A2 CXC趋化因子配体11 病情 预后
下载PDF
Pr_(6)O_(11)加入量对菱镁尾矿制备Mg_(2)SiO_(4)-MgO复相砂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林浩鑫 魏合意 +3 位作者 田琳 刘晓妍 解重重 李国华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6-500,共5页
为提高菱镁尾矿的综合利用率,解决其堆积污染问题,以浮选后菱镁尾矿为原料,分析纯Pr_(6)O_(11)为添加剂,经1 600℃保温3 h,通过固相法制备Mg_(2)SiO_(4)-MgO复相砂,研究了Pr_(6)O_(11)加入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1%、2%、3%和4%)对复... 为提高菱镁尾矿的综合利用率,解决其堆积污染问题,以浮选后菱镁尾矿为原料,分析纯Pr_(6)O_(11)为添加剂,经1 600℃保温3 h,通过固相法制备Mg_(2)SiO_(4)-MgO复相砂,研究了Pr_(6)O_(11)加入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1%、2%、3%和4%)对复相砂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烧后试样主晶相均为Mg_(2)SiO_(4),次晶相为MgO和MgAl_(2)O_(4),当Pr_(6)O_(11)加入量≥2%(w)时,生成Ca_(2)Pr_(8)(SiO_(4))_(6)O_(2)(硅酸钙镨);2)添加Pr_(6)O_(11)会促进Mg_(2)SiO_(4)晶体长大,同时将晶间低熔点CaMgSiO_(4)替换为高熔点Ca_(2)Pr_(8)(SiO_(4))_(6)O_(2),促使复相砂抗热震性随Pr_(6)O_(11)加入量的增加不断提高;3)适量添加Pr_(6)O_(11)会促进试样烧结,提升试样常温抗折强度,当Pr_(6)O_(11)加入量为2%(w)时,试样性能最优,其体积密度为3.03 g·cm^(-3),显气孔率为5.4%,常温抗折强度为65.2 MPa,抗折强度保持率为34.5%,抗热震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镁尾矿 Pr_(6)O_(11) Mg_(2)SiO_(4)-MgO复相砂 Ca_(2)Pr_(8)(SiO_(4))_(6)O_(2) 显微结构
下载PDF
血清CCL11水平与T2DM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
20
作者 王晨鸽 李艳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20期3402-340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CC趋化因子配体11(CCL11)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商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146例,按照是否合并CAD分为合并CAD组(CAD组)70例及单纯T2DM组(T2DM... 目的探讨血清CC趋化因子配体11(CCL11)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商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146例,按照是否合并CAD分为合并CAD组(CAD组)70例及单纯T2DM组(T2DM组)76例。CAD组中男43例,女27例,年龄(61.53±8.24)岁;T2DM组中男42例,女34例,年龄(59.30±6.86)岁。收集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检测血清CCL11水平及相关代谢指标。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CAD组T2DM病程长于T2DM组[(7.41±3.12)年比(6.08±2.58)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CCL11水平均高于T2DM组[(3.06±1.01)mmol/L比(2.60±0.78)mmol/L、(65.53±21.28)ng/L比(46.47±18.36)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15、3.094、5.807,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DM病程长、高LDL-C和血清CCL11水平均是T2DM合并CAD的危险因素(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血清CCL11水平诊断T2DM合并CA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1,灵敏度为65.7%,特异度为78.9%,约登指数为0.446。结论T2DM病程长、高LDL-C和血清CCL11水平均是T2DM合并CAD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CCL11水平对预测T2DM合并CAD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CL11 相关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