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tal flavonoids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protect against 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induced neurotoxicity in mice by inhibiting ferroptosis through SLC7A11/GPX-4 signaling pathway 被引量:1
1
作者 Zitian Gao Gaorui Wang +6 位作者 Yujie Chen Wuke Yuan Jun Cai Aiping Feng Jie Fang Qi Xu Xiaojun Wu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CSCD 2024年第1期414-420,共7页
Parkinson’s disease(PD)is a common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 with no cure.Astragalus membranaceus is used in Chinese culture as a food supplement to boost immunity.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neuroprotect... Parkinson’s disease(PD)is a common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 with no cure.Astragalus membranaceus is used in Chinese culture as a food supplement to boost immunity.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total flavonoids extracted from A.membranaceus(TFA)and their protective mechanisms.TFA offered neuroprotection against 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in the mouse model of Parkinsonism,by improving behavior performance in the gait analysis and pole test,and inhibiting the decline of tyrosine hydroxylase(TH)positive neurons and TH protein expression in substantia nigra of mice.TFA also prevented 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induced neurotoxicity in SHSY5Y cells,by increasing GSH and GSH/GSSG ratio,and reducing reactive oxygen species.In addition,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TFA were associated with its ability to restore MPTP/MPP+induced downregulation of SLC7A11 and 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In conclusion,we demonstrated that TFA exerted significant neuroprotection against MPTP/MPP+induced neurodegeneration by inhibiting ferroptosis through the regulation of SLC7A11/GPX-4 axis,suggesting the use of TFA as a possible food supplement in the prevention of 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kinson’s disease Total fl avonoids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erroptosis sLC7A11
下载PDF
大豆种子蛋白亚基及11S/7S随种子发育的变化规律
2
作者 闫晓娟 谷勇哲 +4 位作者 胡国龙 张素青 李欣 邳植 张福顺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11-17,共7页
为促进大豆蛋白品质改良,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对4份不同大豆品种种子发育过程中的蛋白亚基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发现蛋白含量高的品种中吉601(44.82%)在S4时期β亚基积累明显高于其他蛋白含量低的品种;不同... 为促进大豆蛋白品质改良,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对4份不同大豆品种种子发育过程中的蛋白亚基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发现蛋白含量高的品种中吉601(44.82%)在S4时期β亚基积累明显高于其他蛋白含量低的品种;不同大豆品种的11S组分的亚基在各个时期的积累明显不同,11S/7S比值低的两个品种中吉601(1.059)和吉林小粒豆(1.022),其11S组分中的Basic亚基在S3-S9时期的含量低于其他亚基的含量,而11S/7S比值高的两个品种黑河23(1.324)和绥农28(1.401),其11S组分中的Basic亚基和Acidic亚基在S3-S9时期含量高于其他亚基的含量,推测不同品种的11S/7S比值高低与Basic亚基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积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蛋白 11s/7s 蛋白亚基 sDs-PAGE
下载PDF
大豆11S/7S蛋白亚基优异种质资源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慧慧 董斌 +8 位作者 王星月 董琳欣 Mayamiko Masangano 申一帆 唐鹏彬 魏鹏程 杨蕾 邱丽娟 王晓波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91-1601,共11页
大豆LOx可以使大豆产生豆腥味,7S球蛋白是潜在的致敏源,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对大豆的食用。因此,选育Lox和7S球蛋白缺失或高11S/7S比值的大豆品种,有助于提高大豆自身的营养价值,培育适合加工不同豆制品的大豆新品种。我国具有丰富的... 大豆LOx可以使大豆产生豆腥味,7S球蛋白是潜在的致敏源,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对大豆的食用。因此,选育Lox和7S球蛋白缺失或高11S/7S比值的大豆品种,有助于提高大豆自身的营养价值,培育适合加工不同豆制品的大豆新品种。我国具有丰富的大豆种质资源,但是尚未见大范围开展大豆蛋白亚基组成分析的报道。本研究利用优化后的大豆蛋白SDS-PAGE提取方法,测定了来源于我国大豆种质资源库的2713份大豆种质的蛋白亚基组成,并对影响蛋白亚基含量的遗传和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豆7S球蛋白与11S球蛋白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地方品种11S/7S比值大于选育品种,年份对7S和11S球蛋白含量及比值有显著影响,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对大豆亚基组成无显著影响。研究筛选出大豆蛋白亚基组成特异种质资源15份,包括4份11S/7S比值大于3.0且无亚基结构变异的材料,5份Lox缺失材料,1份α'亚基缺失材料,2份α亚基缺失材料,1份β亚基缺失的材料,1份11S/7S比值大于3.0且Lox缺失的材料和1份7S亚基完全缺失材料,这些种质资源的鉴定为大豆优质育种和不同豆制品加工奠定了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亚基 11s/7s比值 优异种质资源
下载PDF
大豆球蛋白高11S/7S比值种质创新 被引量:2
4
作者 郭方亮 张智勇 +4 位作者 张倩雪 包雪莲 周祎 刘涵淼 叶英杰 《种子科技》 2023年第6期11-13,17,共4页
通过对204份大豆种质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筛选出5份球蛋白含量11S/7S比值高于3的种质,以之为亲本进行有性杂交,从F2代分离群体中,筛选出了3份球蛋白11S/7S比值高于3.4的种质,大大拓宽了我国蛋白质组分改良育种的种质... 通过对204份大豆种质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筛选出5份球蛋白含量11S/7S比值高于3的种质,以之为亲本进行有性杂交,从F2代分离群体中,筛选出了3份球蛋白11S/7S比值高于3.4的种质,大大拓宽了我国蛋白质组分改良育种的种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球蛋白 11s/7s比值 新型种质资源
下载PDF
706份中国大豆种质贮藏蛋白7S和11S组分及其亚基相对含量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6
5
作者 麻浩 王显生 +4 位作者 刘春 俞阗 郝小燕 高文瑞 何小铃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7,共7页
大豆籽粒贮藏蛋白7S和11S组分及其亚基含量、11S/7S比值与大豆蛋白的营养价值和加工特性密切相关。获得具不同7S和11S组分及其亚基含量、不同11S/7S比值的种质材料是对大豆蛋白的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进行遗传育种改良的重要材料基础。本... 大豆籽粒贮藏蛋白7S和11S组分及其亚基含量、11S/7S比值与大豆蛋白的营养价值和加工特性密切相关。获得具不同7S和11S组分及其亚基含量、不同11S/7S比值的种质材料是对大豆蛋白的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进行遗传育种改良的重要材料基础。本研究利用SDS-PAGE技术,对706份中国大豆种质资源7S、11S组分及其亚基相对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06份我国大豆种质资源中7S、11S组分及其亚基相对含量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7S和11S组分含量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r=-1.00,P<0.01);603份地方品种和103份新育成品种或主栽品种的7S、11S组分相对含量的平均值和变异幅度分别为40.00%,20.58%~56.65%,60.00%,43.35%~79.42%和38.21%,30.33%~52.67%,61.79%,47.33%~69.67%;11S/7S比值的平均值和变异幅度分别为1.54,0.77~3.86和1.65,0.90~2.30;筛选获得了63份7S、11S组分或亚基含量变异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质资源 sDs-PAGE 11s 7s组分及其亚基 相对含量
下载PDF
大豆籽粒贮藏蛋白11S和7S组分提取分离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春 王红玲 +3 位作者 崔竹梅 何小玲 王显生 麻浩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36,共6页
为确定提取分离大豆贮藏蛋白11S和7S两种主要成分的最适方法,采用凯氏定氮和SDS-PAGE分析,从浸提液种类、提取液pH、浸提次数和温度、料液比、Tris-HCl浓度和还原剂种类等影响提取分离效果的因素着手,对Nagano法进一步优化。结果表... 为确定提取分离大豆贮藏蛋白11S和7S两种主要成分的最适方法,采用凯氏定氮和SDS-PAGE分析,从浸提液种类、提取液pH、浸提次数和温度、料液比、Tris-HCl浓度和还原剂种类等影响提取分离效果的因素着手,对Nagano法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浸提液采用pH8.5、含0.01mol/L亚硫酸氢钠的0.03~0.06mol/L Tris-HCl缓冲液系统,提取温度45℃,料液比1:15,重复浸提两次;分离过程中,在pH6.4沉淀离心分离出11S组分、调pH5.5沉淀离心分离出中间产物后。再调pH至4.8沉淀离心分离出7S组分。优化后的方法与Nagano法相比,可显著提高11S和7S组分的得率、蛋白含量和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贮藏蛋白 11s7s组分 Nagano法 优化
下载PDF
大豆籽粒贮藏蛋白11S/7S比值与生态因子相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卢为国 王树峰 +7 位作者 李卫东 梁慧珍 耿臻 范彦英 刘亚非 王庭峰 张辉 李金英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59-1064,共6页
2001~2002年在河南省夏大豆主产区的5个试点,以豫豆25号为材料分13期播种,将109个大豆样本的11S/7S比值与气象、土壤养分和海拔、纬度等29个生态因子进行了逐步回归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个生态因子与大豆11S/7S比值密切相关。并明确了... 2001~2002年在河南省夏大豆主产区的5个试点,以豫豆25号为材料分13期播种,将109个大豆样本的11S/7S比值与气象、土壤养分和海拔、纬度等29个生态因子进行了逐步回归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个生态因子与大豆11S/7S比值密切相关。并明确了在夏大豆鼓粒成熟期较低的昼夜温差有利于提高11S/7S比值,鼓粒成熟期日照时数与11S/7S比值呈二次曲线关系,当日照时数在110.8h时,11S/7S比值最小,当日照时数在459.2h时,11S/7S比值最大;在幼苗期较高的均温和较小的昼夜温差有利于提高11S/7S比值;分枝期较大的昼夜温差利于提高11S/7S比值;土壤中钾含量与11S/7S比值呈二次曲线关系,较低的土壤钾含量有利于11S/7S比值的提高,当土壤钾含量在1.32%时,11S/7S比值最小,当土壤钾含量在0.83%时,11S/7S比值最大。在本试验研究范围内,其它生态因子对大豆11S/7S比值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籽粒贮藏蛋白11s/7s比值 生态因子 相关关系 气象 土壤养分 海拔 纬度
下载PDF
大豆蛋白组分7S和11S的凝胶特性 被引量:8
8
作者 李玥 钟芳 麻建国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9-23,共5页
采用动态流变仪研究了Alcalase碱性蛋白酶在酶凝大豆蛋白7 S,11 S组分和不同配比的7 S和11 S组分的混合物的过程中温度、酶的添加量对体系流变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7 S和11 S的酶凝反应均受温度和加酶量的综合影响,低温均有利于两者的凝... 采用动态流变仪研究了Alcalase碱性蛋白酶在酶凝大豆蛋白7 S,11 S组分和不同配比的7 S和11 S组分的混合物的过程中温度、酶的添加量对体系流变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7 S和11 S的酶凝反应均受温度和加酶量的综合影响,低温均有利于两者的凝胶:20~40 ℃下都能得到较高的凝胶强度;在各个温度下两者也都有一个最适的酶添加量.两者相比较:温度对11 S的影响更为明显,相同条件下11 S所形成的凝胶强度要比7 S大.11 S是使大豆蛋白胶凝的主要组分,7 S是影响胶凝的重要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s 11s ALCALAsE 凝胶 流变特性
下载PDF
大豆7S和11S蛋白二级结构与表面疏水性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春雷 孙立斌 +5 位作者 李相昕 梁宝生 齐晓芬 任悦 李丹 江连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8-32,共5页
以6个具有代表性的大豆品种作为实验材料提取7S和11S蛋白,并经Superdex 200凝胶柱层析进行纯化,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验证其纯度均在90%以上。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7S和11S蛋白的二级结构,采用ANS荧光探针法测定7S和... 以6个具有代表性的大豆品种作为实验材料提取7S和11S蛋白,并经Superdex 200凝胶柱层析进行纯化,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验证其纯度均在90%以上。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7S和11S蛋白的二级结构,采用ANS荧光探针法测定7S和11S蛋白的表面疏水性,利用相关性分析探讨7S和11S蛋白表面疏水性与二级结构的构效关系。经分析得出:大豆蛋白的表面疏水性与α-螺旋含量成负相关;与β-折叠含量成负相关;与β-转角含量成正相关,与无规卷曲含量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s11s蛋白 二级结构 傅里叶红外光谱 表面疏水性 相关性
下载PDF
大豆种子贮藏蛋白11S和7S组分的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黄丽华 麻浩 +1 位作者 王显生 崔国贤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23,共4页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我国122份大豆品种种子贮藏蛋白组分11S和7S的含量及11S/7S比值。11S在两种球蛋白中所占百分含量为40.67%~72.07%,平均值为60.84%,7S为27.93%-59.33%,平均值为39.16%,两者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我国122份大豆品种种子贮藏蛋白组分11S和7S的含量及11S/7S比值。11S在两种球蛋白中所占百分含量为40.67%~72.07%,平均值为60.84%,7S为27.93%-59.33%,平均值为39.16%,两者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95);11S/7S比值范围为0.69~2.58,平均值为1.61,且与种子的总蛋白量、脂肪含量无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种子 贮藏蛋白 11s组分 7s组分 含量 比值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下载PDF
Thanh法提取7S、11S球蛋白功能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段春红 孙婉 +2 位作者 姚晓琳 韩晓红 潘思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9-82,共4页
以中豆36为原料,分别提取大豆分离蛋白(SPI)、7S、11S球蛋白,系统地比较了它们的功能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SPI、7S及11S的功能特性之间存在较大差异,11S球蛋白具有较强的凝胶性、吸油性和溶解度;7S球蛋白具有较高的持水性和乳化性。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7s球蛋白 11s球蛋白 功能特性
下载PDF
中国野生和栽培大豆11S及7S蛋白质相对含量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顺湖 周瑞宝 盖钧镒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59-767,共9页
大豆种质蛋白质11S和7S及其亚基组相对含量的遗传变异是专用型品种选育的基础。以全国各生态区的野生豆138份和地方品种409份,国内育成品种148份、国外育成品种83份,合计778份大豆种质为材料,采用SDS-PAGE电泳技术测定蛋白质11S和7S组... 大豆种质蛋白质11S和7S及其亚基组相对含量的遗传变异是专用型品种选育的基础。以全国各生态区的野生豆138份和地方品种409份,国内育成品种148份、国外育成品种83份,合计778份大豆种质为材料,采用SDS-PAGE电泳技术测定蛋白质11S和7S组分及其亚基组相对含量,研究其遗传变异。在南京同一条件下的结果表明:全国野生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11S相对含量平均分别为54.7%、64.8%和71.7%,变幅28.8%~82.6%、38.8%~79.4%和48.2%~88.9%;7S相对含量平均分别为44.7%、34.9%和27.9%,变幅20.6%~71.2%、20.6%~61.1%和15.7%~47.8%;11S/7S比值平均分别为1.4、2.0和2.7,变幅0.4~3.9、0.6~3.9和0.9~4.0。野生豆驯化为栽培豆并经选育后11S相对含量和11S/7S比值上升,7S相对含量下降,变幅均减小;亚基组11S-2和11S-3相对含量增加;7S的6个亚基组,尤其7S-1和7S-6,相对含量下降。11S、7S、11S/7S以及各亚基组在各群体各生态区内均有较大变异,但与来源地纬度、蛋白质和油脂含量均无显著相关。从中优选到11S/7S比值大于3.7、11S相对含量为78.9%~88.9%的8份种质,发现有11S的4个亚基组相对含量分别大于37%、7S的6个亚基组相对含量分别大于24%、以及11S-1和7S的6个亚基组缺失的种质,这些特异种质可供蛋白质组分育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G.sojasieb.etZucc.) 栽培大豆(G.max(L.)Merr.) 11s蛋白质 7s蛋白质 11s/7s比值 蛋白质亚基组 遗传变异 生态区
下载PDF
大豆球蛋白11S/7S比值对大豆蛋白功能性的影响 被引量:38
13
作者 胡超 黄丽华 李文哲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0-42,共3页
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与 11S/ 7S比值密切相关。本研究中将 11S和 7S蛋白以不同比例混合(11S/ 7S =0 .5、1、1.5、2、2 .5、3、3.5、4 ) ,得到具有不同 11S/ 7S比值的大豆蛋白 ,用SDS -PAGE凝胶电泳测定这些大豆蛋白的实际 11S/ 7S比值分... 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与 11S/ 7S比值密切相关。本研究中将 11S和 7S蛋白以不同比例混合(11S/ 7S =0 .5、1、1.5、2、2 .5、3、3.5、4 ) ,得到具有不同 11S/ 7S比值的大豆蛋白 ,用SDS -PAGE凝胶电泳测定这些大豆蛋白的实际 11S/ 7S比值分别为 0 .2 5、0 .6 4、0 .90、1.31、1.5 7、1.80、1.98、2 .18、2 .2 8、3.86。然后分析实际 11S/ 7S比值对大豆蛋白乳化性、凝胶透明性和发泡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大豆蛋白的乳化性、凝胶透明性和起泡性都随 11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11s/7s比值 乳化性 凝胶透明性 发泡性 品质育种
下载PDF
运用关联分析定位栽培大豆蛋白11S、7S组分的相关基因位点 被引量:7
14
作者 简爽 文自翔 +5 位作者 李海朝 袁道华 李金英 张辉 叶永忠 卢为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20-828,共9页
大豆贮藏蛋白主要成分是7S和11S球蛋白,大豆贮藏蛋白组分及其亚基组成决定了蛋白质的品质和加工特性。本研究选用134对细胞核SSR标记,对166份栽培大豆微核心种质进行基因分型,运用一般线性回归(general linear model,GLM)和复合线性回归... 大豆贮藏蛋白主要成分是7S和11S球蛋白,大豆贮藏蛋白组分及其亚基组成决定了蛋白质的品质和加工特性。本研究选用134对细胞核SSR标记,对166份栽培大豆微核心种质进行基因分型,运用一般线性回归(general linear model,GLM)和复合线性回归(mixed linear model,MLM)方法进行标记与性状的关联分析,定位大豆蛋白亚基的相关基因。结果表明,2年均检测到的且与蛋白亚基相关联的SSR位点有14个,以MLM方法检测到5个SSR位点(Sat_062、Satt583、Satt291、Satt234和Satt595)与蛋白亚基相关联;7S组分各亚基变异程度较大,是引起11S/7S变异的主要原因;表型变异较大的亚基可能因为相关基因进化中发生重组较多,LD衰减距离较小,导致检测到较少的相关位点。本研究结果对蛋白亚基相关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大豆[Glycine max(L.)Merr.] 11s亚基 7s亚基 ssR 关联分析
下载PDF
大豆蛋白7S和11S组分分离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11
15
作者 朱晓烨 迟玉杰 刘红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67-269,273,共4页
对分离大豆蛋白中7S和11S组分的Nagano法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对浸提液、浸提条件、还原剂的添加和除去中间组分等关键步骤进行了改进。采用凯氏定氮法和SDS-PAGE分析,得到的结果表明:浸提液选择水,调pH9.0,料液比为1∶15,45℃提取1h,采... 对分离大豆蛋白中7S和11S组分的Nagano法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对浸提液、浸提条件、还原剂的添加和除去中间组分等关键步骤进行了改进。采用凯氏定氮法和SDS-PAGE分析,得到的结果表明:浸提液选择水,调pH9.0,料液比为1∶15,45℃提取1h,采用两次浸提法,添加还原剂NaHSO3的量为0.01mol/L。在分离过程中,pH6.4时获得11S组分,pH5.4时除去中间组分,于pH4.8时获得7S组分。优化后的方法其提取率和蛋白纯度与Thanh法和Nagano法相比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7s 11s 分离 优化
下载PDF
大豆蛋白质11S和7S组分及其亚基分析方法的研究述评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顺湖 周瑞宝 盖钧镒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共6页
对大豆蛋白质组分及其亚基的分析方法进行了评述.主要内容为:利用超速离心技术把大豆蛋白质组分分为4种,以沉降系数分别表示为2S、7S、11S和15S,其中7S和11S是主要组分;利用碱溶、酸沉(冷沉)和缓冲液中沉淀的方法分别分离提取7S和11S,... 对大豆蛋白质组分及其亚基的分析方法进行了评述.主要内容为:利用超速离心技术把大豆蛋白质组分分为4种,以沉降系数分别表示为2S、7S、11S和15S,其中7S和11S是主要组分;利用碱溶、酸沉(冷沉)和缓冲液中沉淀的方法分别分离提取7S和11S,经凝胶过滤或离子交换柱层析提纯;利用碱溶、酸沉和离心分离方法分离提取大豆分离蛋白;利用D isc-PAGE技术初步分析7S和11S组分的个别亚基,利用SDS-PAGE技术测定7S和11S组分及其亚基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含量;以相对分子质量为标准,在SDS-PAGE谱带中划分7S和11S组分的亚基组并测定其相对含量,然后计算7S和11S组分的相对含量和11S/7S比值.上述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和适用情况.在讨论的基础上提出食品科学与遗传育种科学要密切结合,培育含有不同蛋白质组分、不同亚基和组分比值的专用大豆品种,既可以深入研究亚基的功能特性,又能开发出新的大豆蛋白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质 11s组分 7s组分 亚基 sDs—PAGE
下载PDF
间接竞争ELISA检测大豆11S球蛋白和7S伴球蛋白 被引量:9
17
作者 彭楠 刘建峰 +1 位作者 梁运祥 葛向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61-664,共4页
采用酸沉淀、亲和层析(ConA-Sepharose 4B)等手段,成功地分离纯化了大豆11S球蛋白和7S伴球蛋白,SDS-PAGE检测表明2种蛋白纯度分别达到95%和90%。将纯化的11S球蛋白和7S伴球蛋白分别免疫大白兔获得抗血清,并建立起间接竞争ELISA检测大豆... 采用酸沉淀、亲和层析(ConA-Sepharose 4B)等手段,成功地分离纯化了大豆11S球蛋白和7S伴球蛋白,SDS-PAGE检测表明2种蛋白纯度分别达到95%和90%。将纯化的11S球蛋白和7S伴球蛋白分别免疫大白兔获得抗血清,并建立起间接竞争ELISA检测大豆豆粕及其深加工产品中11S和7S抗原蛋白含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s球蛋白 7s伴球蛋白 亲和层析 间接竞争ELIsA法
下载PDF
大豆微核心种质与育成品种的种子蛋白11S/7S比值的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林林 关荣霞 +4 位作者 齐峥 邱丽娟 罗淑萍 王林 齐峥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8-72,共5页
大豆种子蛋白的11S/7S比值与大豆蛋白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密切相关。本实验以205份微核心种质和248份育成品种为材料,利用SDS-PAGE电泳分离11s球蛋白和7s伴球蛋白的各亚基,通过Gel-pro analysis4.5软件计算11S和7S的相对含量以及11... 大豆种子蛋白的11S/7S比值与大豆蛋白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密切相关。本实验以205份微核心种质和248份育成品种为材料,利用SDS-PAGE电泳分离11s球蛋白和7s伴球蛋白的各亚基,通过Gel-pro analysis4.5软件计算11S和7S的相对含量以及11S/7S比值。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11S和7S的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32,P〈0.01),微核心种质和育成品种11S/7S比值范围分别为O.55~4.95和O.74~2.61,平均值均为1.56,变异系数分别为O.24%和O.19%。在参试材料中,没有检测到蛋白亚基缺失的材料,但在微核心种质与育成品种中筛选出p和A3亚基含量低的材料,其中,p低含量材料所占比例分别为9.3%和16.5%,A3低含量率分别为1.5%和O,说明微核心种质的11S/7S比值变异大于育成品种。通过比较发现,微核心种质中的南方大豆在所有参试大豆中11S/7S平均值最高,黄淮夏大豆在所有参试大豆中11S/7S平均值最低。研究结果表明,微核心种质比育成品种具有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鉴定优异资源的重要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微核心种质 育成品种 蛋白亚基 11s/7s
下载PDF
不同11S/7S比值原料豆乳的乳液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海波 邱硕 +3 位作者 朱秀清 王绍东 安然 张雪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49-55,共7页
为探明大豆蛋白11S/7S比值对豆乳乳液特性的影响,选取7个不同11S/7S比值(0.55~5.09)的大豆品种制备豆乳,并检测豆乳中蛋白溶解度、粒径、Zeta电位、豆乳粘度、游离巯基、表面疏水性和沉淀率等与豆乳乳液特性紧密相关的指标。结果表明:... 为探明大豆蛋白11S/7S比值对豆乳乳液特性的影响,选取7个不同11S/7S比值(0.55~5.09)的大豆品种制备豆乳,并检测豆乳中蛋白溶解度、粒径、Zeta电位、豆乳粘度、游离巯基、表面疏水性和沉淀率等与豆乳乳液特性紧密相关的指标。结果表明:大豆中11S/7S比值较小时,豆乳中蛋白溶解度高,粒径小,豆乳粘度小,蛋白Zeta电位绝对值高,游离巯基含量多,表面疏水性高,豆乳沉淀率低,豆乳稳定性高。反之,大豆中11S/7S比值较大时,蛋白溶解度低,粒径偏大,豆乳粘度大,蛋白Zeta电位绝对值低,游离巯基含量少,表面疏水性低,造成豆乳沉淀率高,豆乳稳定性低。但当原料中11S/7S比值处于3.0~3.49时,各豆乳上述指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11s /7s 豆乳 乳液特性 稳定性
下载PDF
7S和11S大豆球蛋白的分离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孝英 张雪旺 刘汉灵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6年第3期74-77,43,共5页
本研究选择低温脱脂大豆粕为原料,提出并采用碱提酸沉膜分离法来分离7S和11S大豆球蛋白,通过SDS-PAGE电泳鉴定分离纯度,并与传统的几种方法比较分离效果。结果表明,碱提酸沉膜分离法的分离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方法,所得的7S和11S大豆球... 本研究选择低温脱脂大豆粕为原料,提出并采用碱提酸沉膜分离法来分离7S和11S大豆球蛋白,通过SDS-PAGE电泳鉴定分离纯度,并与传统的几种方法比较分离效果。结果表明,碱提酸沉膜分离法的分离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方法,所得的7S和11S大豆球蛋白的纯度可以分别达到75.5%和8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s 11s 大豆球蛋白 膜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