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薯MeMLO12基因克隆及其CRISPR-Cas9表达载体的构建
1
作者 蔡吉苗 李博勋 +3 位作者 黄贵修 李超萍 时涛 王国芬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28-1537,共10页
MLO基因是植物中特有的一类抗病性负调控因子,该基因突变导致植物产生广谱抗病性。本研究从木薯全基因组中克隆获得木薯MLO12基因的DNA和cDNA序列,并将其命名为MeMLO12。该基因全长3743 nt、编码区(ORF)全长1728 nt,具有一个完整的开放... MLO基因是植物中特有的一类抗病性负调控因子,该基因突变导致植物产生广谱抗病性。本研究从木薯全基因组中克隆获得木薯MLO12基因的DNA和cDNA序列,并将其命名为MeMLO12。该基因全长3743 nt、编码区(ORF)全长1728 nt,具有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含有15个外显子和14个内含子,编码586个氨基酸,蛋白的分子质量为67.2 kDa,等电点为8.85。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定位在内质网膜上,无信号肽,在23~45、74~96、161~183、285~307、312~334、371~393、413~435 aa处形成7次跨膜结构域。qRT-PCR定量分析发现,受木薯黄单胞病菌侵染后,MeMLO12基因在木薯抗、感品种中的表达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参与木薯与黄单胞菌之间的互作,表现出负调控作用。选择该基因第11个外显子进行Snap Gene Viewer分析,获得了10 455条sgRNA的种子序列,从中选取3条靶序列约23 nt,碱基组成上3'末端含G结尾,将其构建到CRISPR-Cas9载体上,经验证,确认MeMLO12的3条靶序列已经成功构建到基因编辑载体上,将其命名为pSGR-Cas9-AT-MeMLO12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MeMLO12基因 克隆 表达分析 CRISPR-Cas9载体 构建
下载PDF
卷丹百合LlARF1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2
作者 李佳敏 王梦迪 +5 位作者 梁佳惠 张铭芳 杜运鹏 张秀海 李玉舒 于晓南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5-217,共13页
【目的】探究卷丹百合珠芽发生前细胞和组织学层面的变化,讨论卷丹百合珠芽发生的内在机制。克隆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LlARF12,为解析LlARF12基因在卷丹百合珠芽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石蜡切片的方法对卷丹百合珠芽... 【目的】探究卷丹百合珠芽发生前细胞和组织学层面的变化,讨论卷丹百合珠芽发生的内在机制。克隆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LlARF12,为解析LlARF12基因在卷丹百合珠芽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石蜡切片的方法对卷丹百合珠芽器官形成前的叶腋部位进行了组织学观测,从卷丹珠芽形成过程的转录组中筛选得到参与珠芽发生的关键基因LlARF12,克隆得到其编码区(CDS)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分析预测,通过qRT-PCR对不同时期、不同种与品种的百合组织中的LlARF12基因进行表达模式分析,并通过VIGS技术对卷丹种球进行LlARF12基因沉默,从而验证其基因功能。【结果】克隆获得LlARF12基因长度为2346 bp,编码781个氨基酸;qRT-PCR结果显示,LlARF12在珠芽发生的小白点时期表达量显著低于未发生珠芽时期、在S1时期植株茎秆上部表达量显著低于茎秆下部、在能够自然发生珠芽的百合品种中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百合品种;沉默LlARF12基因导致卷丹珠芽发生时间提前,且发生的珠芽数量增多。【结论】在卷丹百合珠芽发生的S1时期之前,腋生分生组织已经开始启动,此处靠近表皮的薄壁细胞层数增加、细胞核堆积,并且逐渐产生成熟的维管组织。LlARF12在卷丹百合不能发生珠芽的组织部位和时期的表达量普遍更高,推测其在珠芽发生过程中可能发挥转录抑制作用,通过VIGS技术进行的基因功能验证证明了LlARF12对珠芽发生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丹百合 珠芽 LlARF12基因 表达分析 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
下载PDF
葡萄VvAGL12基因启动子克隆及表达活性分析
3
作者 姜宁 王雪婷 +4 位作者 王春楠 曲日涛 郭俊娇 张娟 于春燕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41,共11页
MADS-box家族是植物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参与逆境胁迫与调控开花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其AGL12-like亚组在葡萄中的功能尚不清楚。从黑比诺葡萄基因组克隆获得VvAGL12启动子(proVvAGL12),对启动子序列元件进行分析,发现该启动子区... MADS-box家族是植物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参与逆境胁迫与调控开花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其AGL12-like亚组在葡萄中的功能尚不清楚。从黑比诺葡萄基因组克隆获得VvAGL12启动子(proVvAGL12),对启动子序列元件进行分析,发现该启动子区域存在多种与逆境胁迫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构建proVvAGL12驱动的GUS表达载体,并在拟南芥和烟草中进行转化,发现proVvAGL12启动子片段在拟南芥中具有启动活性,其驱动GUS在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叶片、茎段、花器官、根、果荚部位表达,表达活性可持续整个生长周期。转基因拟南芥和烟草胁迫处理实验表明,proVvAGL12驱动的GUS活性受赤霉素、脱落酸、聚乙二醇和低温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VvAGL12基因 启动子克隆 GUS活性 非生物胁迫
下载PDF
KIF12基因新复合杂合突变导致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1例报告
4
作者 裴皓月 龚一鸣 +3 位作者 韩心如 白美荣 褚迅 周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91-797,共7页
目的鉴定导致1例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8(PFIC 8)患儿的KIF 12基因变异及其对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1例PFIC 8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变异用一代测序进行验证。通过免疫荧光染色、细胞模型、实时定量聚合... 目的鉴定导致1例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8(PFIC 8)患儿的KIF 12基因变异及其对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1例PFIC 8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变异用一代测序进行验证。通过免疫荧光染色、细胞模型、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蛋白质免疫印迹反应研究变异对基因功能的影响。同时对已报道的17例PFIC 8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基因变异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儿,男,1个月14天,临床表现以发热和黄疸为主。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患儿的KIF 12基因存在c.539G>A+c.928C>T复合杂合突变,此前未见报道。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患儿肝细胞的KIF12蛋白的细胞内定位发生改变。在293T细胞中,c.539A、c.928T和c.539A+c.928T均可以使KIF12的mRNA表达减少,c.928T和c.539A+c.928T可使KIF12的蛋白水平表达降低(P<0.05)。文献回顾显示,已有7个KIF 12的纯合突变和1个复合杂合突变(c.538C>T+c.539G>A)被报道。在已报道的病例中,KIF 12的突变类型和PFIC 8患儿的肝外临床表型无关。结论在1例PFIC 8患儿中发现1种新的KIF 12复合杂合突变。在已发现的9个突变中,其类型与PFIC8肝外临床表型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8 KIF12基因 全外显子组测序 复合杂合突变
下载PDF
水稻OsTLP12基因启动子GUS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转化
5
作者 杜文 陈秋红 雷东阳 《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692-701,共10页
植物中类甜蛋白TLPs不仅参与宿主抵御真菌入侵的过程,还参与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防御。本试验采用PCR技术从籼稻特青中克隆了OsTLP12基因上游2000 bp的启动子片段,并分析了其中所含的顺式作用元件。随后,构建了与GUS报告基因融合的表达载... 植物中类甜蛋白TLPs不仅参与宿主抵御真菌入侵的过程,还参与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防御。本试验采用PCR技术从籼稻特青中克隆了OsTLP12基因上游2000 bp的启动子片段,并分析了其中所含的顺式作用元件。随后,构建了与GUS报告基因融合的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将融合表达载体导入水稻中,随后进行了转化植株的筛选,并对转基因植株进行了GUS染色分析。本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 成功克隆了水稻中OsTLP12基因的启动子片段,并将其与含有GUS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融合,获得了融合表达载体;2) OsTLP12基因启动子区域含有多个生物和非生物逆境反应相关的顺式元件;3) 成功将融合表达载体转化进入水稻中,并筛选出阳性转基因幼苗;4) 对转基因幼苗进行了GUS染色,以检测OsTLP12基因启动子驱动的GUS表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OsTLP12基因 启动子 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遗传转化 GUS染色
下载PDF
杨树叶绿体3′rps12基因,rps7基因和ndhB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周奕华 侯丙凯 +4 位作者 石东乔 肖宇红 石锐 胡赞民 陈正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06-616,共11页
通过烟草叶绿体相关序列设计引物 ,从杨树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克隆出 2个相邻的DNA片段 .经分析发现 ,这 2个DNA片段包含核糖体蛋白 3′rps12、rps7基因和NADH脱氢酶第二亚基ndhB基因片段 .利用DNAMAN等软件 ,将扩增到的杨树叶绿体DNA片段... 通过烟草叶绿体相关序列设计引物 ,从杨树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克隆出 2个相邻的DNA片段 .经分析发现 ,这 2个DNA片段包含核糖体蛋白 3′rps12、rps7基因和NADH脱氢酶第二亚基ndhB基因片段 .利用DNAMAN等软件 ,将扩增到的杨树叶绿体DNA片段与烟草、拟南芥、玉米和黑松的相关序列进行比较 ,证实所扩增的片段具有较高的保守性 ,尤其是在这 3个基因的编码区 ,同源性均在 90 %以上 .插入或缺失常发生在基因间隔区 ,同源性在 80 %左右 ;对其编码区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较 ,同源性均在 92 %以上 .首次克隆了杨树叶绿体的部分DNA序列 ,详细报道并分析了杨树 3′rps12、rps7基因和ndhB基因片段及其边界序列信息 .所报告的基因序列均已登录GenBank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叶绿体 3′rps12基因 rps7基因 ndhB基因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马铃薯HD-Zip Ⅰ家族ATHB12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鉴定 被引量:6
7
作者 武亮亮 姚磊 +4 位作者 马瑞 朱熙 杨江伟 张宁 司怀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12-1121,共10页
HD-Zip I是一类植物特异转录因子,在植物应对外界逆境胁迫过程中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从马铃薯栽培品种甘农薯2号中克隆了HD-Zip I转录因子ATHB12基因,其开放阅读框为759 bp,编码252个氨基酸残基。该基因位于马铃薯第1染色体,其启... HD-Zip I是一类植物特异转录因子,在植物应对外界逆境胁迫过程中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从马铃薯栽培品种甘农薯2号中克隆了HD-Zip I转录因子ATHB12基因,其开放阅读框为759 bp,编码252个氨基酸残基。该基因位于马铃薯第1染色体,其启动子区含有ABRE、LTRECOREATCOR15和WBOXATNPR1等多种响应非生物胁迫(ABA、低温、脱水和高盐)的顺式作用元件。ATHB12基因在马铃薯根、茎和叶中均有表达,其根中表达量最高。q RT-PCR分析证实该基因的表达受聚乙二醇(PEG)、Na Cl和ABA诱导,受低温抑制。构建了由组成型表达启动子Ca MV 35S驱动的ATHB12基因的过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马铃薯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干旱处理后,转基因植株叶片中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非转基因植株(P<0.05),而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非转基因植株(P<0.05);转基因植株根鲜重和干重均高于非转基因植株;说明马铃薯ATHB12基因可能参与了逆境胁迫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HD-ZIP ATHB12基因 丙二醛 脯氨酸
下载PDF
HBsAg结合蛋白C-12基因转染肝癌细胞的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陆荫英 刘妍 +5 位作者 成军 梁耀东 陈天艳 邵清 王琳 张玲霞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为研究未知功能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抗原(HBcAg) 结合蛋白C—12的生物学功能,我们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于C—12转染的HepG2细胞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探索该基因表达对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并验证HB... 目的:为研究未知功能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抗原(HBcAg) 结合蛋白C—12的生物学功能,我们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于C—12转染的HepG2细胞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探索该基因表达对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并验证HBcAg的肝细胞结合蛋白基因.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HepG2 细胞中扩增C-12蛋白编码基因片段,经测序鉴定后构建表达载体pcDNA3.1(-)-C-12.以脂质体技术转染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提取总mRNA,逆转录为cDNA,与转染空白表达载体pcDNA3.1(-)的HepG2细胞进行DNA芯片分析并比较. 结果:筛选出肝文库中HBcAg结合蛋白新基因C-12,构建的表达载体经过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DNA序列测定鉴定正确.提取转染细胞的总mRNA并逆转录成为cDNA,进行DNA芯片技术分析.在1 159个基因表达谱的筛选中, 发现有16个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包括胰岛素受体、丝氨酸/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UMO-1活化酶亚基1、肿瘤易感基因101、磷酸硒合成酶2(SPS2)、caspase 4凋亡相关半胱氨酸蛋白酶4、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易位子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DEAD box蛋白多肽21、前折叠素5(Prefoldin 5)、丝氨酸棕榈酰转移酶、G 蛋白通路抑制剂、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ADP-核糖基转移酶及1个未知蛋白基因;1个未知功能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 结论:C-12基因的表达对于肝癌细胞基因表达谱有显著影响,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是探索基因功能的有效技术途径,实验结果为进一步阐明C-12与HBcAg结合后的肝细胞生物学变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结合蛋白 C-12基因 转染 肝癌细胞 基因表达谱 基因芯片技术
下载PDF
SPATA12基因在多种肿瘤中的组织芯片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李丹 章运生 +3 位作者 刘志文 林奕婷 荣卓献 刘选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5-79,共5页
为了检测生精相关基因SPATA12在多种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数字虚拟Northern方法分析SPATA12在41种正常组织及其相应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丰度;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原位杂交的方法,对96例多器官肿瘤组织芯片和208... 为了检测生精相关基因SPATA12在多种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数字虚拟Northern方法分析SPATA12在41种正常组织及其相应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丰度;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原位杂交的方法,对96例多器官肿瘤组织芯片和208例肺肿瘤组织芯片样本中SPATA12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虚拟Northern结果显示,SPATA12主要表达于正常睾丸组织以及少部分肺癌组织中.组织芯片原位杂交结果显示,SPATA12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频率不一,主要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前列腺癌及前列腺慢性炎症组织、胃癌、结肠癌、甲状腺乳头状癌等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在肺肿瘤组织中,SPATA12主要表达于非小细胞肺癌,其中在腺癌、鳞癌、类癌和大细胞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13%,29.17%,30%和100%.SPATA12的阳性表达率与肺癌不同病理类型相关(P<0.01),而与年龄、性别以及临床分级无关(P>0.05).SPATA12基因具有肿瘤-睾丸抗原的组织表达谱特点,其阳性表达与肺肿瘤组织的不同病理类型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对肺肿瘤的分子分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TA12基因 基因表达 肿瘤-睾丸抗原
下载PDF
人白细胞介素12基因在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中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新华 敖敬群 +3 位作者 杨林 龙綮新 王珣章 陈曲侯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3-427,共5页
人白细胞介素 12 (hIL 12 )是人体内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免疫调节因子 ,由p4 0和p35两个亚基经多对二硫键连接而成 .根据hIL 12的结构特点 ,采用LiCl二次转化将hIL 12的p4 0和p35两亚基基因导入巴斯德毕赤酵母X33细胞中 ,并经同... 人白细胞介素 12 (hIL 12 )是人体内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免疫调节因子 ,由p4 0和p35两个亚基经多对二硫键连接而成 .根据hIL 12的结构特点 ,采用LiCl二次转化将hIL 12的p4 0和p35两亚基基因导入巴斯德毕赤酵母X33细胞中 ,并经同源交换分别插入酵母基因组AOX1区域 ,构建成含hIL 12双亚基基因的酵母工程菌PichiapastorisX33 p4 0 p35 .经 0 .5 %甲醇诱导 ,p4 0和p35两亚基在同一酵母细胞中得到了表达 ,并组装成具有生物学活性的h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介素-12基因 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 LiCl二次转化 活性表达
下载PDF
香蕉枯萎病菌ste1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端咏 刘一贤 +5 位作者 谢德啸 黄小娟 魏巍 郭立佳 杨腊英 黄俊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12期2298-2301,共4页
为了解ste12基因在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侵染香蕉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1号和4号生理小种之间的致病力差异关系,采用PCR和RT-PCR方法扩增了2个生理小种的ste12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了测序及相似序列搜索和比对,还对... 为了解ste12基因在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侵染香蕉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1号和4号生理小种之间的致病力差异关系,采用PCR和RT-PCR方法扩增了2个生理小种的ste12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了测序及相似序列搜索和比对,还对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了氨基酸序列比对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个生理小种ste12基因开放阅读框均为2070 bp,存在7个碱基的差异,基因同源性为99.7%。编码689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一个有差异。根据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编码蛋白没有信号肽,具有两个相同的功能位点,分子量和PI分别为75 ku和6.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镰刀菌古巴专化型 生理小种 ste12基因 致病性 转录因子
下载PDF
血小板膜受体P2Y12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骆杰伟 王建军 +6 位作者 陈慧 吴小盈 洪丹丹 郑星宇 郑姜钦 严威 马建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受体P2Y12基因G52T、-T744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血瘀证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福建省汉族人群EH血瘀证患者216例,EH非血瘀证患者220例,血压正常对照者193例。抽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受体P2Y12基因G52T、-T744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血瘀证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福建省汉族人群EH血瘀证患者216例,EH非血瘀证患者220例,血压正常对照者193例。抽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P2Y12基因G52T、-T744C多态性类型。结果3组间G52T的GG、GT和TT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41,P=0.728),-T744C的TT、TC和CC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00,P=0.033);经进一步誓分割检验显示,EH血瘀证组TC/CC基因型分布频率(43.1%)高于EH非血瘀证组(30.9%)和健康对照组(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98,P=0.0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健康对照组为参照系,TC/CC基因型人群是患EH血瘀证的独立危险因素;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TC/CC基因型人群患EH血瘀证的相对危险度是1.518,95%可信区间(95%CI)为1.011~3.025,P=0.042。结论P2Y12基因TC/CC型可能是汉族人群EH血瘀证发病的易感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瘀证 血小板膜受体 P2Y12基因
下载PDF
白菜型油菜MPK12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萍 聂亭亭 +3 位作者 张腾国 郑晟 王娟 毛玉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6-33,40,共9页
【目的】克隆白菜型油菜‘陇油6号’MPK12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研究其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MPK12基因在低温、盐、ABA和H_2O_2处理下的表达情况,以阐明MPK12基因在油菜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RACE技术克隆MPK12基因cDNA全长,并对其... 【目的】克隆白菜型油菜‘陇油6号’MPK12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研究其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MPK12基因在低温、盐、ABA和H_2O_2处理下的表达情况,以阐明MPK12基因在油菜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RACE技术克隆MPK12基因cDNA全长,并对其全长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研究其与相似序列的同源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MPK12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异性以及在低温、盐、ABA和H_2O_2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情况。【结果】油菜MPK12基因cDNA全长1 395bp,包括5′-UTR 69bp,3′-UTR 207bp,开放阅读框1 119bp,编码372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量42.6ku,理论等电点为7.9,二级结构主要包括α-螺旋和不规则卷曲。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油菜MPK12与拟南芥AtMPK12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为90.7%。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MPK12基因在油菜根、茎、叶、芽和种子中均有表达,没有组织特异性;同时,该基因的表达受低温、盐、ABA和H_2O_2胁迫诱导。【结论】克隆得到油菜MPK12基因,其在油菜适应逆境胁迫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MPK12基因 分子克隆 表达分析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Pf12基因体外扩增、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长玲 余新炳 +2 位作者 李学荣 单志新 吴忠道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1-34,共4页
目的 构建恶性疟原虫FCC1/HN株Pf12基因原核表达质粒pET2 8α -Pf12 ,测定Pf12基因序列 ,并为FCC1/HN株Pf12的体外表达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PCR技术从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Pf12基因 ,扩增产物经纯化后 ,用BamHI +XhoI... 目的 构建恶性疟原虫FCC1/HN株Pf12基因原核表达质粒pET2 8α -Pf12 ,测定Pf12基因序列 ,并为FCC1/HN株Pf12的体外表达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PCR技术从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Pf12基因 ,扩增产物经纯化后 ,用BamHI +XhoI双酶切 ,定向克隆入pET2 8α质粒 ,转化大肠杆菌DH5α,再用BamHI +XhoI酶切及PCR扩增对重组子进行鉴定。用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进行DNA序列测定 ,并应用PCGENE软件进行同源性比较及预测抗原表位。结果 筛选出编码FCC1/HN株Pf12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 pET2 8α -Pf12 ,FCC1/HN株Pf12基因序列与FMG株高度同源 ,Pf12基因序列中可能存在抗原表位。 结论 pET2 8α-Pf12重组质粒的构建 ,为恶性疟原虫FCC1/HN株Pf12基因的体外表达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Pf12基因 聚合酶反应 克隆 DNA 序列分析 体外扩增
下载PDF
BMP12基因和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跟腱缺损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付文玉 路艳蒙 +1 位作者 乔东访 朴英杰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3年第4期289-293,共5页
目的 观察用BMP12基因和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跟腱缺损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模拟微重力条件下构建两种组织工程化肌腱。 2 4只新西兰白兔分为 4组 :①单纯人发角蛋白 (HHK对照组 )组 ;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 /HHK组织工程化肌腱组 ;... 目的 观察用BMP12基因和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跟腱缺损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模拟微重力条件下构建两种组织工程化肌腱。 2 4只新西兰白兔分为 4组 :①单纯人发角蛋白 (HHK对照组 )组 ;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 /HHK组织工程化肌腱组 ;③骨形态发生蛋白 12 (BMP12 )基因诱导的腱细胞 /HHK组织工程化肌腱组 ;④pTARGET BMP12质粒 /HHK组。采用光电镜、免疫组织化学和RT PCR方法观察术后不同时期损伤肌腱的修复情况。结果 MSCs/HHK组织工程化肌腱组和基因诱导的腱细胞 /HHK组织工程化肌腱组的缺损肌腱的再生修复效果均优于单纯HHK组 ,尤以基因诱导的腱细胞 /HHK组织工程化肌腱组的修复效果最佳 ,且伴随有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增高。结论 BMP12基因和MSCs通过促进内源性愈合参与了缺损肌腱的再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P12基因 间充质干细胞 修复 跟腱缺损 形态学
下载PDF
人疱疹病毒8型K1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和表达 被引量:6
16
作者 朱建中 卢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4-276,共3页
目的:将人疱疹病毒8型(HHV-8)K1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融合表达。方法:设计一对PCR引物,在引物的5'端分别引入EcoRI和XhoI酶切位点,用此引物从质粒pCR-K12中扩增出HHV-8的K12基因,PCR产物经双酶切后按正确阅读框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 目的:将人疱疹病毒8型(HHV-8)K1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融合表达。方法:设计一对PCR引物,在引物的5'端分别引入EcoRI和XhoI酶切位点,用此引物从质粒pCR-K12中扩增出HHV-8的K12基因,PCR产物经双酶切后按正确阅读框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上相应酶切位点,并转化BL21感受态细胞。结果:重组菌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后,菌体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显示有一个大小为33ku的融合表达蛋白产生。结论:初步表明K1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正确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疱疹病毒8型 K12基因 原核表达
下载PDF
高容量血液滤过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犬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Caspase-12基因水平及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林 郭雯 +7 位作者 刘新华 阿尔帕提.阿不力提步 隋晓露 努尔孜叶.阿布里克木 胡磊 周小佳 阿依古丽.那斯木 陈继红 《中国血液净化》 2015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对内质网应激相关性细胞凋亡及应激标志蛋白Caspase-12基因水平及表达的影响,并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igh volume hemofiltration,HVHF...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对内质网应激相关性细胞凋亡及应激标志蛋白Caspase-12基因水平及表达的影响,并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igh volume hemofiltration,HVHF)治疗MODS的机制。方法经二次打击建立犬MODS模型。分HVHF组和MODS组,于术前(T1)、内毒素注射完后0h(T2)、6h(T3)、12h(T4)及24h(T5)留血标本。体内实验: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肾及肺组织Caspase-12m RNA基因表达水平。体外实验:2组血清体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建立内质网应激凋亡模型。测定si RNA干扰前后Caspase-12m RNA基因表达、蛋白表达及内皮细胞凋亡率。结果体内实验:与MODS组相比,HVHF组肾、肺组织Caspase-12m RNA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组织Caspase-12m RNA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体外实验:干扰前与MODS组相比,HVHF组在T2-T5HUVECs Caspase-12m RNA基因表达水平、Caspase-12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扰后2组HUVECs Caspase-12m RNA基因表达水平、Caspase-12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率均较干扰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质网应激凋亡信号通路在MODS演进过程中占重要地位,经过HVHF治疗后内质网应激(ERS)凋亡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Caspase-12基因表达、Caspase-12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下降,此作用有助于减轻机体细胞凋亡程度,有效地救治MODS。而RNA干扰(RNAi)技术有望成为治疗MODS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高容量血液滤过 内质网应激 RNA干扰技术 Caspase-12基因
下载PDF
TCR Vβ7.1基因对IL-12基因修饰乳腺癌细胞的识别和杀伤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丽彩 黄树林 +2 位作者 邱曙东 罗利琼 林月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 :探讨TCRVβ7 1基因与IL 12基因在乳腺癌细胞株MCF 7 S识别和杀伤中的效应机制和相互作用。 方法 :用脂质分别包裹TCRVβ7 1基因和IL 12基因并转染健康人PBMC和乳腺癌细胞株MCF 7 S ,流式细胞仪检测TCRVβ7 1基因表达 ,ELISA法检测... 目的 :探讨TCRVβ7 1基因与IL 12基因在乳腺癌细胞株MCF 7 S识别和杀伤中的效应机制和相互作用。 方法 :用脂质分别包裹TCRVβ7 1基因和IL 12基因并转染健康人PBMC和乳腺癌细胞株MCF 7 S ,流式细胞仪检测TCRVβ7 1基因表达 ,ELISA法检测IL 12基因在MCF 7 S中的表达及淋巴细胞 肿瘤细胞共培养上清中IFN γ和IL 4水平 ,改良MTT法检测TCRVβ7 1基因修饰PBMC对IL 12基因转染前后MCF 7 S的杀伤活性。 结果 :TCRVβ7 1基因和IL 12基因在PBMC和乳腺癌细胞MCF 7 S中稳定表达 ;ELISA法检测提示IL 12基因修饰前后肿瘤细胞 淋巴细胞共培养上清中IFN γ和IL 4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细胞毒活性检测表明IL 12基因修饰可明显增强TCRVβ7 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株MCF 7 S的杀伤作用。 结论 :TCRVβ7 1基因修饰CTL及IL 12基因修饰乳腺癌细胞株共培养 ,提高了CTL的杀伤作用 ,说明TCR识别基因与杀伤基因在抗肿瘤效应中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RVβ7.1基因 IL-12基因 修饰 乳腺癌细胞 识别 杀伤作用
下载PDF
NAG11和NAG12基因转染对鼻咽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鹰 曹利 +5 位作者 朱诗国 张必成 李忠花 向娟娟 李小玲 李桂源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77-183,共7页
为了考察鼻咽癌表达下调 /缺失基因 NAG1 1和 NAG1 2对鼻咽癌细胞系 HNE1生长的影响 ,构建了NAG1 1和 NAG1 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pc DNA3.1 ( +) /NAG1 1和 pc DNA3.1 ( +) /NAG1 2 ,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真核重组质粒和空载体质粒分别导... 为了考察鼻咽癌表达下调 /缺失基因 NAG1 1和 NAG1 2对鼻咽癌细胞系 HNE1生长的影响 ,构建了NAG1 1和 NAG1 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pc DNA3.1 ( +) /NAG1 1和 pc DNA3.1 ( +) /NAG1 2 ,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真核重组质粒和空载体质粒分别导入 HNE1细胞 ,观察转染后 HNE1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变化 .结果显示 ,NAG1 1重表达对 HNE1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没有明显的影响 ,而 NAG1 2重表达对 HNE1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 ,与空载体转染组相比 ,倍增时间由 2 4 .1 h延长至 31 .1 h,停滞于 G0 -G1期细胞数由 51 .4 2 %增加至68.1 4 % .以上实验进一步说明鼻咽癌是多基因改变的疾病 ,NAG1 2的重表达有助于鼻咽癌恶性表型的逆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NAG11基因 NAG12基因 基因表达 基因转染 癌细胞
下载PDF
大豆GmZAT12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晋玉 徐新娟 +4 位作者 晁毛妮 张晓红 吴向远 高际涛 黄中文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共7页
锌指蛋白是真核生物中被广泛研究的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揭示大豆锌指蛋白基因功能,从商豆1201中克隆获得GmZAT12基因的CDS全长序列,并对其编码的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烟草表皮注射系统检测... 锌指蛋白是真核生物中被广泛研究的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揭示大豆锌指蛋白基因功能,从商豆1201中克隆获得GmZAT12基因的CDS全长序列,并对其编码的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烟草表皮注射系统检测GmZAT12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技术对GmZAT12基因在大豆不同组织和非生物胁迫中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mZAT12全长516 bp,共编码171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19.26428 ku,理论等电点(pI)为9.02;主要构成元件为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含有20个磷酸化位点,其中以丝氨酸磷酸化位点为主。序列分析结果表明,GmZAT12蛋白含有2个保守的C2H2锌指结构域;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GmZAT12蛋白定位于细胞核。qRT-PCR表达分析结果显示,GmZAT12基因在大豆根、叶片和种子中表达量较高,在花和茎中表达量较低;GmZAT12基因受到高温、低温、NaCl和ABA诱导表达,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大豆非生物胁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GmZAT12基因 克隆 表达分析 QRT-PC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