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波形特征的12导联心电信号质量的估计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延军 唐晓英 +1 位作者 许志 严洪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19-426,共8页
目的研究一种定量评估12导联心电信号质量的新方法。方法基于12导联心电的时域波形特征,重点分析单导联心电的自相关、不同导联心电的互相关(不同导联QRS波群定位结果的差异,及重构心电与原心电的相关性),提出心电信号质量指数定量计算... 目的研究一种定量评估12导联心电信号质量的新方法。方法基于12导联心电的时域波形特征,重点分析单导联心电的自相关、不同导联心电的互相关(不同导联QRS波群定位结果的差异,及重构心电与原心电的相关性),提出心电信号质量指数定量计算方法;结合直线型与饱和信号识别、链路误码与起搏脉冲滤除、运动伪迹识别等处理措施实现12导联心电信号质量评估。结果经生理数据网"挑战2011"12导联心电的测试,本方法对998例训练数据"可用"与"不可用"二元分类的准确率为93.6%,而对500例测试数据的分类准确率为89.8%。结论波形特征适于12导联心电信号质量的定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导联心电 信号质量指数 信号质量 QRS波群检测 波形特征
下载PDF
EASI 12导联心电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虞雪琴 金金花 《心电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EASI12导联心电监测系统的临床意义。方法对CCU病房的530例(EASI12导联监测系统监测205例、传统单导联监测系统监测325例)患者持续心电监测24~72h,并对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应用EASI12导联监测系统监测的205例中,可见房... 目的探讨EASI12导联心电监测系统的临床意义。方法对CCU病房的530例(EASI12导联监测系统监测205例、传统单导联监测系统监测325例)患者持续心电监测24~72h,并对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应用EASI12导联监测系统监测的205例中,可见房性心律失常57例(27.8%),室性心律失常79例(38.5%),房室传导阻滞26例(12.7%),心肌缺血性ST段改变85例(41.5%),而应用传统单导联监测系统的325例中,可见房性心律失常56例(17.2%),室性心律失常82例(25.2%),房室传导阻滞22例(6.8%),心肌缺血性ST段改变81例(24.9%),前者检出率显著提高(χ2=6.103、6.898、4.218、10.456,P均<0.05)。结论EASI12导联监测系统为临床提供了即时和准确的数据,有助于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I 12导联心电监测系统 传统单联监测系统 心肌缺血事件 心律失常
下载PDF
评价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对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徐丽莎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6期151-151,共1页
目的 评价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对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某院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收治了252例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该院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了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 目的 评价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对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某院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收治了252例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该院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了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诊断方式,观察组患者使用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进行诊断。结果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确诊成功率分别为88.10%与95.24%,且观察组患者确诊成功率要优于对照组。结论 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对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因此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常规治疗 ST段抬高 远程 传输12导联心电
下载PDF
12导联心电监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
4
作者 严静静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36期4674-4674,共1页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治疗方法除传统的保守治疗外,更多的患者可通过溶栓或行急诊PCI术来治疗这一急症。在溶栓过程中,患者需在短期内反复检查12导联或18导联心电图来观察ST段及...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治疗方法除传统的保守治疗外,更多的患者可通过溶栓或行急诊PCI术来治疗这一急症。在溶栓过程中,患者需在短期内反复检查12导联或18导联心电图来观察ST段及T波变化。由于目前临床使用的心电图机,胸导联多为吸附电极,如反复、多次检查心电图,易致患者胸部皮肤发生瘀青,甚至发生皮肤破溃,既增加患者的痛苦,也增加感染机会;且肢体导联为金属夹,长期夹住肢体也可引起不适感。同时,使用心电图机检查,常因患者皮肤干燥或皱褶而使心电图产生伪差,影响了病情的判断。为此,笔者经多次实践后证实使用12导联心电监测可解决此难题。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导联心电监测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联心 应用 图机 肢体 医学技术
原文传递
心电变异性分析系统与心电幅度交替分析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津海 高小榕 +2 位作者 曾乐朋 吴靖 范晓东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共3页
心电变异性主要可以分为基于特征点的变异,如RR间期,QT间期的变异性和基于心电波形在形态学上的变异性,如晚电位(Venticular late potential,VLP)和心电幅度交替现象(Cardiac Electrical Alternation)。它的自动分析对于心血管疾病... 心电变异性主要可以分为基于特征点的变异,如RR间期,QT间期的变异性和基于心电波形在形态学上的变异性,如晚电位(Venticular late potential,VLP)和心电幅度交替现象(Cardiac Electrical Alternation)。它的自动分析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用于12导联同步心电采集及心电分析的心电变异性分析系统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谱的时间误差补偿的R波对齐方法,有效的解决了低采样率下心电幅度交替分析的问题。此外还对心电去噪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如采用三次样条法去除基线漂移等。经临床使用证明了该系统的实用性,它为临床无创检测心脏功能以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等提供了有效的临床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分析 标准12导联心电 T波交替(TWA)
下载PDF
心脏电子植入装置植入后并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优里吐孜·阿地里 迪力阿热·买买提江 +1 位作者 方舒 姚娟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01-605,共5页
目的:探究心脏电子植入装置(CIEDs)植入后发生心房颤动(AF)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测价值,为早期发现高风险人群、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植入CIE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起搏器程控检查将未发生心房高频... 目的:探究心脏电子植入装置(CIEDs)植入后发生心房颤动(AF)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测价值,为早期发现高风险人群、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植入CIE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起搏器程控检查将未发生心房高频事件(AHREs)患者作为对照组(86例),发生AHREs进一步使用穿戴式12导联心电设备检测到AF患者作为病例组(34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IEDs置入后A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其对AF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高血压、脑梗死、中性粒细胞、尿酸、左房内径、钙拮抗剂的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高血压、脑梗死、左房内径为CIEDs植入后发生A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CEI/ARB为保护因素(P<0.05)。联合预测AF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0,预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12%、76.74%。结论:吸烟、高血压、脑梗死、左房内径可作为临床预测CIEDs植入后是否并发AF的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子植入装置 心房颤动 亚临床心房颤动 危险因素 高心房率事件 穿戴式12导联心电检测设备 预测
原文传递
体外除颤器上加先进的监护功能
7
作者 孟德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4年第3期45-45,共1页
体外除颤器制造商正在把重大生命信息监测和诊断功能加到体外除颤器上,以满足急救医生对先进监护功能的需求,所加功能包括:(1)12导联心电监测,用于心机梗塞(通常也叫"心脏病发作")的快速早期识别;
关键词 体外除颤器 监护功能 急救 12导联心电监测 脉搏血氧测定 呼出气二氧化碳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