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2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cutaneous biliary stent combined with brachytherapy using 125I seeds for treatment of unresectable 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A meta-analysis 被引量:2
1
作者 Wei-Yue Chen Chun-Li Kong +11 位作者 Miao-Miao Meng Wei-Qian Chen Li-Yun Zheng Jian-Ting Mao Shi-Ji Fang Li Chen Gao-Feng Shu Yang Yang Qiao-You Weng Min-Jiang Chen Min Xu Jian-Song Ji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1年第35期10979-10993,共15页
BACKGROUND 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MOJ)is a common pathologic manifestation of malignant biliary obstruction.Recently,several clinical trials have explored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intraluminal^(125)I seed... BACKGROUND 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MOJ)is a common pathologic manifestation of malignant biliary obstruction.Recently,several clinical trials have explored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intraluminal^(125)I seed-based brachytherapy for MOJ patients,and various outcomes have been reported.AIM To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ercutaneous biliary stents with^(125)I seeds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metal stents in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MOJ.METHODS A systematic search of English-language databases(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and Web of Science)was performed to identify studies published prior to June 2020 that compared stents with or without^(125)I seeds in the treatment of unresectable MOJ.The outcomes analyzed included primary outcomes(stent patency and overall survival)and secondary outcomes(complications and liver function parameters).RESULTS Six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nd four retrospective studies involving 875 patients were eligible for the analysis.Of the 875 included patients,404 were treated with^(125)I seed stents,while 471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stents.Unadjusted pooled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stents,^(125)I seed stents extended the stent patency time[hazard ratio(HR)=0.36,95%confidence interval(CI)=0.28-0.45,P<0.0001]and overall survival period(HR=0.52,95%CI=0.42–0.64,P<0.00001).Subgroup analyses based on the type of^(125)I seed stent and type of study design showed consistent results.However,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occurrence of total complications[odds ratio(OR)=1.12,95%CI=0.75-1.67,P=0.57],hemobilia(OR=1.02,95%CI=0.45-2.3,P=0.96),pancreatitis(OR=1.79,95%CI=0.42-7.53,P=0.43),cholangitis(OR=1.13,95%CI=0.60-2.13,P=0.71),or pain(OR=0.67,95%CI=0.22-2,P=0.47).In addition,there were no reductions in the levels of serum indices,including total bilirubin[mean difference(MD)=10.96,95%CI=-3.56-25.49,P=0.14],direct bilirubin(MD=7.37,95%CI=-9.76-24.5,P=0.4),alanine aminotransferase(MD=7.52,95%CI=-0.71-15.74,P=0.07),and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MD=-4.77,95%CI=-19.98-10.44,P=0.54),after treatment.Publication bias was detected regarding the outcome overall survival;however,the conclusions were not changed after the adjustment.CONCLUSION Placement of stents combined with brachytherapy using^(125)I seeds contributes to a longer stent patency and higher overall survival than placement of conventional stents without extra complications or severe liver damage.Thus,it can be considered an effective and safe treatment for unresectable MO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 BRACHYTHERAPY 125i seed PATENCY Survival META-ANALYSIS
下载PDF
Iodine-125 seed impla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tumors
2
作者 Pan Hu Jianwen Huang +3 位作者 Yanling Zhang Huanqing Guo Guanyu Chen Fujun Zhang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Medicine》 2023年第3期111-115,共5页
Malignant tumors are major cause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China.Despite advances in surgical,radiological,chemotherapeutic,molecular targeting,and immunotherapeutic treatments,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s stil... Malignant tumors are major cause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China.Despite advances in surgical,radiological,chemotherapeutic,molecular targeting,and immunotherapeutic treatments,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s still have poor prognoses.Low-dose-rate brachytherapy,specifically 125I seed implantation,is beneficial because of its high local delivery dose and minimal damage to surrounding tissues.Consequently,it has gained increasing acceptance as a treatment modality for various malignant tumors.In this study,we explored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clinical applications,and new technologies associated with 125I radioactive seed impla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 seed Malignant tumors BRACHYTHERAPY
下载PDF
Significance of 125I radioactive seed implantation on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and 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 during treatment of oral cancer 被引量:4
3
作者 Gang Xue Yao Feng Jia-Bin Li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0年第5期874-886,共13页
BACKGROUND Oral cancer(OC)is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 in the oral cavity,and is mainly seen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men.At present,OC is mainly treated clinically by surgery or combined with radiotherapy and... BACKGROUND Oral cancer(OC)is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 in the oral cavity,and is mainly seen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men.At present,OC is mainly treated clinically by surgery or combined with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but recently,more and mor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stress trauma caused by surgery and the side effects of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seriously affect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AIM To determine the significance of 125I radioactive seed implantation on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1(GDF11)and 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during treatment of OC.METHODS A total of 184 OC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musi University from May 2015 to May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for prospective analysis.Of these patients,89 who received 125I radioactive seed implantation therapy were regarded as the research group(RG)and 95 patients who received surgical treatment were regarded as the control group(CG).The clinical efficacy,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changes in GDF11 and PD-1 before treatment(T0),2 wk after treatment(T1),4 wk after treatment(T2)and 6 wk after treatment(T3)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efficacy and recurrence rate in the RG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G(P<0.05),whil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survival rate were not different.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GDF11 and PD-1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T0 and T1,but these factors were lower in the RG than in the CG at T2 and T3(P<0.05).Using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curve analysis,GDF11 and PD-1 had good predictive value for efficacy and recurrence(P<0.001).CONCLUSION 125I radioactive seed implantation has clinical efficacy and can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in patients with OC.This therapy has marked potential in clinical application.The detection of GDF11 and PD-1 in patients during treatment showed good predictive value for treatment efficacy and recurrence in OC patients,and may be potential targets for future OC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 radioactive seeds Oral cancer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1 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 Prognosis RECURRENCE
下载PDF
术前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外胆管癌预后的判断价值
4
作者 杨晶 树成森 +4 位作者 徐杰 商显府 吕墩涛 徐浩 魏宁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21-1225,共5页
目的评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ory index,SII)对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外胆管癌(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ECCA)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科... 目的评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ory index,SII)对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外胆管癌(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ECCA)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科收治的接受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的无法切除的ECCA患者128例,术前3 d内行外周血常规检查,并依此计算SI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SII最佳临界值,根据该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SII组和低SII组。利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绘制Kaplan-Meier曲线分析患者1年生存率。结果SII最佳临界值为1050,敏感度为66.0%,特异度为69.3%,ROC曲线下面积为0.676。高SII组ECCA患者1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SII组患者(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血管侵犯、T分期、辅助化疗、CA19-9、术前SII是影响ECCA预后的重要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分期、CA19-9、术前SII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辅助化疗是保护性因素。KM曲线显示高SII组患者术后1年的生存率明显低于低SII组。结论术前SII对行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ECCA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胆管癌 预后 胆道支架置入术 125i粒子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下载PDF
125I 粒子条胆道支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38例 被引量:16
5
作者 黄兢姚 杨维竹 +3 位作者 江娜 郑曲彬 黄宁 谢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33-636,共4页
目的研究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在施行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的基础上,经胆道支架内植入放射性粒子条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方法 38例恶性胆道梗阻的患者,应用125I粒子,每个125I粒子长4.5 mm、直径0.8 mm,送入导管制备粒子条。先行经皮胆道... 目的研究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在施行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的基础上,经胆道支架内植入放射性粒子条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方法 38例恶性胆道梗阻的患者,应用125I粒子,每个125I粒子长4.5 mm、直径0.8 mm,送入导管制备粒子条。先行经皮胆道引流术(PTCD)术;将导丝经皮通过梗阻段,先行球囊导管扩张,后行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然后经支架置入8~10 F胆道引流管;最后将装有粒子条的导管在透视下经胆道引流管送入所需照射部位,包敷固定引流管露出体外部分或者包埋于皮下。结果38例胆道恶性梗阻的患者中36例成功施行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及放射性粒子条植入术,术后患者血清胆红素均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P<0.05)。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观察发现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后联合放射性粒子条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梗阻 125i粒子 内放射治疗 支架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对晚期肺癌及肺转移癌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9
6
作者 王一青 朱林海 +5 位作者 林旭 何诚 安舟 汤杰 吕望 胡坚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24-428,共5页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肺癌及肺转移癌均为常见肺部恶性肿瘤,是主要的癌症相关死亡原因。晚期肺癌及肺转移癌以全身治疗为主,局部治疗对全身治疗后肺部残存的顽固性病灶或复发病灶为一种有效治疗手段。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作为一种高效的适形...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肺癌及肺转移癌均为常见肺部恶性肿瘤,是主要的癌症相关死亡原因。晚期肺癌及肺转移癌以全身治疗为主,局部治疗对全身治疗后肺部残存的顽固性病灶或复发病灶为一种有效治疗手段。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作为一种高效的适形放疗,对肺部局限性癌灶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组织间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和肺转移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连续性收集2014年1月1日-2018年11月30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行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的105例晚期肺癌和肺转移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术后随访至2019年3月。观察粒子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5例患者,晚期肺癌患者78例,肺转移癌患者27例。粒子治疗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395天,术后1年生存率约为78.1%,术后2年生存率约为56.1%。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的效果与肺转移癌的效果相当。粒子联合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化疗并没有提高粒子治疗效果。但是粒子联合外放射治疗较单纯粒子治疗具有显著生存劣势。结论CT引导下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并发症可控,可以作为晚期肺癌和肺转移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晚期肺癌 肺转移癌 临床评价
下载PDF
125I 放射性粒子单平面布源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唐富龙 任菊娜 +4 位作者 吴娟 张宏涛 高贞 于慧敏 王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19-622,共4页
目的探讨同数量、同活度125I粒子单平面不同排列的剂量分布及其效应。方法利用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模拟9颗2.59×107Bq125I粒子的9种排列方式,得出60 Gy、80 Gy、130 Gy、145 Gy和200 Gy等剂量分布曲线并计算曲线包含的... 目的探讨同数量、同活度125I粒子单平面不同排列的剂量分布及其效应。方法利用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模拟9颗2.59×107Bq125I粒子的9种排列方式,得出60 Gy、80 Gy、130 Gy、145 Gy和200 Gy等剂量分布曲线并计算曲线包含的面积、长径、短径及单位面积的医疗费用。结果粒子排列方式不同时相同等剂量曲线包含的面积、长径、短径和单位面积的医疗费用存在差异。60 Gy、80 Gy、130 Gy、145 Gy和200 Gy等剂量曲线内面积最大的粒子排列方式分别为:x1.5y1.5、x1y1.5、x1y1、x1y1、x0.5y1,相应的面积分别为:1 583.86、1 146.03、768.30、621.85和480.97 mm2。结论 125I粒子数量、活度相同时,不同的排列方式显著影响周边剂量及治疗效果。相同等剂量曲线内面积最大时的粒子排列方式剂量分布较均匀,靶区内无剂量学冷点,可能会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 TPS 剂量分布 近距离放射治疗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21
8
作者 李任飞 王月东 +4 位作者 闫龑 杨坡 沙菲 李威 任海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介入综合治疗的近期疗效、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12月,治疗符合标准肺癌患者为56例,将其分成治疗组A组(24例)和对照组B组(32例)。A组给以支气管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术,术后给...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介入综合治疗的近期疗效、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12月,治疗符合标准肺癌患者为56例,将其分成治疗组A组(24例)和对照组B组(32例)。A组给以支气管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术,术后给以125I粒子植入术。B组单纯给以支气管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术。结果 A组中位生存期(22.8±1.9)个月,B组中位生存期(14.2±1.3)个月。A组显著长于B组(P=0.006)。结论125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化疗治疗中晚期NSCLC与单纯动脉化疗相比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是治疗中晚期NSCLC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支气管动脉化疗药物灌注 125i粒子植入 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
下载PDF
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19
9
作者 姚红响 陈根生 +7 位作者 叶冠雄 徐胜前 吴成军 秦勇 潘德标 曾群 陈烨 张鹏朝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93-896,共4页
目的:探讨通过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腔内照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技术方法、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先行PTCD引流后,二期采用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植入腔内照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结果手术过程支... 目的:探讨通过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腔内照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技术方法、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先行PTCD引流后,二期采用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植入腔内照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结果手术过程支架及粒子条移位2例,经胆道活检钳复位,技术成功率100%,黄疸缓解率100%;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3个月,未发生放射性泄漏、放射性肠炎等并发症;支架内未见明显肿瘤复发导致再次梗阻征象,但部分患者(25%)由于支架网孔处内膜增生或胆道内结石形成导致肝内胆管轻度扩张;其中位生存时间10.9个月。结论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植入腔内照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手术安全可靠,疗效肯定,术后能延长支架通畅时间,有望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支架 125i粒子 腔内照射 恶性梗阻性黄疸
下载PDF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挽救治疗肾上腺转移瘤11例近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炜浩 郭志 +6 位作者 邢文阁 刘方 李保国 于海鹏 司同国 郭秀英 刘长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15-818,共4页
目的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挽救治疗肾上腺转移瘤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1例接受125I粒子植入挽救治疗的肾上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可评价病灶11处,肿瘤长径为2.1~6.5 cm,平均(3.4±1.5)cm。术前应用治疗计划系... 目的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挽救治疗肾上腺转移瘤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1例接受125I粒子植入挽救治疗的肾上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可评价病灶11处,肿瘤长径为2.1~6.5 cm,平均(3.4±1.5)cm。术前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布源,在CT导向下将125I粒子植入病灶内,随访观察客观缓解率、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状况。结果术后随访2个月,随访结束评价病灶完全缓解(CR)3/11,部分缓解(PR)6/11,疾病稳定(SD)2/11,缓解率(CR+PR)81.8%,总体生活质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近期不良反应轻微,未见恶性高血压、大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挽救治疗肾上腺转移瘤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轻微,可作为一种降低肿瘤负荷的高效局部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转移瘤 挽救治疗 125i粒子 近期疗效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性卵巢癌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营 郭志 +1 位作者 张炜浩 倪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的21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资料。共29处可评价病灶,其中25处适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应用治疗计划系统制定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的21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资料。共29处可评价病灶,其中25处适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应用治疗计划系统制定125I粒子植入计划,在CT引导下植入粒子。粒子植入术后3 d内行紫杉醇脂质体静脉化疗,次日经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卡铂,每3周重复1次,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2个疗程化疗结束后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25处病灶中完全缓解(CR)为16%(4/25)、部分缓解(PR)为56%(14/25)、疾病稳定(SD)为12%(3/25)、疾病进展(PD)为16%(4/25),总有效率(CR+PR)为72%(18/25),疼痛缓解率为82.4%(14/17),KP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1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6.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OS)为14.2个月,1年生存率为42.9%(9/21),主要为血液学及消化道不良反应,所有患者未发生严重的放射性损伤并发症。结论:125I粒子植入治疗联合化疗能够提高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缓解率,改善临床症状,并且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卵巢癌 125i粒子 近距离放射治疗 化疗
下载PDF
CT引导经胸骨路径125I粒子植入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猛 崔瑶 +6 位作者 杜可朴 李帅 刘婷婷 陈艳林 李亚丹 高飞 周志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4-607,共4页
目的探讨经胸骨路径在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位于前、中纵隔肿瘤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接受CT引导经胸骨路径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20例前、中纵隔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术后即刻剂量学参数,观察术后粒子分布满意率... 目的探讨经胸骨路径在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位于前、中纵隔肿瘤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接受CT引导经胸骨路径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20例前、中纵隔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术后即刻剂量学参数,观察术后粒子分布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局部疗效,随访术后半年、1年的生存率。结果术后即刻剂量验证剂量学参数如下:90%肿瘤靶区接受剂量(D90)(134.30±14.53) Gy;肿瘤靶区接受90%、100%、150%和200%处方剂量的体积百分比(V90、V100、V150和V200)分别为(97.15±2.09)%、(93.04±1.75)%、(66.86±7.53)%、(42.95±9.11)%;适形指数(conformity index,CI)、靶区外体积指数(EI)、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分别为0.65±0.06、(40.79±13.72)%、(27.90±7.53)%。粒子分布满意率90%。术后即刻1例患者出现气胸、1例患者出现咯血。平均随访(12.0±4.8)个月(4~24个月),术后2个月、半年、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5.0%、64.7和53.8%。半年、1年生存率89.5%和81.3%。随访期间有4例患者死亡、3例患者出现局部进展,无放射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胸骨路径是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中纵隔肿瘤的安全路径,术后粒子分布满意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经胸骨路径 125i粒子 纵隔肿瘤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3
13
作者 蒋妮 蒋蕾 +5 位作者 邱燕 陶然 李玉雯 黄雁 张丽琴 黄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06-1108,共3页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的护理。方法对21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实施125I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置入。术前、术中、术后给予护理干预,记录与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情况,对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1例食管癌患...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的护理。方法对21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实施125I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置入。术前、术中、术后给予护理干预,记录与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情况,对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1例食管癌患者顺利置入125I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术后患者吞咽梗阻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进食情况明显改善。支架置入4 h后,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流食,吞咽顺畅,其中4例感胸痛,2例有少量出血,2例有异物感。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是一项新的技术,术前、术中、术后等环节的正确护理,能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放射性粒子 食管癌 支架置入:护理 并发症
下载PDF
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粒子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忠涛 隋庆兰 +2 位作者 吴善良 左太阳 胡效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81-884,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粒子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瘤的方法、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由病理证实的3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瘤患者,行CT引导下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结果 3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瘤患者,术后1、3、6和12个月淋巴结转移瘤局部控...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粒子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瘤的方法、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由病理证实的3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瘤患者,行CT引导下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结果 3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瘤患者,术后1、3、6和12个月淋巴结转移瘤局部控制有效率依次是:81.3%(26/32)、84.4%(27/32)、93.7%(30/32)、87.5%(28/32)。结论 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粒子治疗颈部转移瘤,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安全性高,是提高病变局部控制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放射性核素 介入性 近距离放射治疗 颈部 转移瘤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联合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脉主干癌栓的护理探讨 被引量:8
15
作者 徐阳 孙巧琳 +1 位作者 赵娜 李晓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93-796,共4页
目的探讨碘125I粒子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主干癌栓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原发性肝癌伴门脉主干癌栓的患者54例,分为治疗组(n=28)和对照组(n=26)。治疗组给予患者门脉主干癌栓125I粒子植入术及TACE治疗,对照组进行传统的TACE治... 目的探讨碘125I粒子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主干癌栓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原发性肝癌伴门脉主干癌栓的患者54例,分为治疗组(n=28)和对照组(n=26)。治疗组给予患者门脉主干癌栓125I粒子植入术及TACE治疗,对照组进行传统的TACE治疗,对出院患者随访半年。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治疗和护理进行总结分析。提示护士术中应于穿刺门静脉植入粒子时加强巡回,重视患者主诉,做好急救准备;术后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注意放射防护,结合患者检验结果和具体治疗实施预见性护理;对出院患者给予个性化的延续性护理。结果治疗后半年的影像资料统计显示两组肝内病灶及门脉主干癌栓的客观缓解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和P<0.01。两组患者术后主要不良反应均为肝区疼痛和发热,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术前1~3 d及术后2个月的血常规及肝功能状况等实验室检查,两组患者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治疗组1例发生胆道出血,经过积极对症处理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125I粒子血管内植入联合TACE对肝癌合并门脉主干癌栓进行治疗安全有效,而综合护理及预见性护理能够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肝癌 门静脉主干癌栓 护理
下载PDF
射频消融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乐 李鸿丽 崔国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83-787,共5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77例NSCLC骨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89)和对照组(n=88),观察组采用RFA联...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77例NSCLC骨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89)和对照组(n=88),观察组采用RFA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对照组采用RFA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经对症处理后均得到缓解。观察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95%CI:17~22)个月对比10(95%CI:9~15)个月,P<0.05]。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骨转移数目、ECOG PS评分、既往治疗及治疗方案与NSCLC骨转移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结论RFA联合125I粒子植入较RFA单独治疗NSCLC骨转移疗效好,安全性尚可,且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125i粒子 非小细胞肺癌 骨转移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开放式磁共振实时透视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肿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何祥萌 许玉军 +3 位作者 朱丽萍 刘风海 柳明 李成利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95-1099,共5页
目的探讨开放式磁共振(MR)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脑胶质瘤及转移瘤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临床确诊的脑胶质瘤及转移瘤患者资料,包括初治脑胶质瘤6例,复发性恶性脑胶质瘤14例,脑转移瘤14例(乳腺癌脑转移6例,肺癌脑转... 目的探讨开放式磁共振(MR)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脑胶质瘤及转移瘤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临床确诊的脑胶质瘤及转移瘤患者资料,包括初治脑胶质瘤6例,复发性恶性脑胶质瘤14例,脑转移瘤14例(乳腺癌脑转移6例,肺癌脑转移6例,结肠癌脑转移2例)。全部患者均采取了开放式MR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前行治疗计划系统(TPS)确定125I放射性粒子的数量及空间分布,术中应用1.0 T开放式MR透视实时引导技术引导,术后24 h CT扫描并行剂量验证。定期随访观察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根据WHO疗效评价标准,全组病例1、3和6个月有效率分别为47.1%、70.5%和80.1%;全组病例1年生存率为64.7%。并发症包括术中针道少量出血1例,癫痫发作1例,术后3个月出现认知功能障碍1例,术后8个月认知功能恢复正常。无治疗相关死亡病例。结论开放式磁共振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脑胶质瘤及转移瘤安全、可行、有效;MR透视实时引导技术操作简便、导引精确,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脑转移瘤 125i放射性粒子
下载PDF
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喻雄杰 李艳丽 +3 位作者 雷金华 狄全书 李欣慧 曹风军 《中国医药》 2017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 分析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联合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 方法 选取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94例 PH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 分析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联合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 方法 选取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94例 PH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TACE治疗,观察组给予TACE联合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血清甲胎 蛋白水平变化、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生存率。 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甲胎蛋白阳性患者22例、对照组21例,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甲胎蛋白转阴率和总降低率均明显高于对 照组[59.1%(13/22)比28.6%(6/21), χ2=5.82,P=0.01;95.5%(21/22)比81.0%(17/21), χ2=3.86,P=0.04]。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85.1%(40/47)比68.1%(32/47), χ2=5.59,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1年、2年、3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3.6% (44/47)比80.9%(38/47), χ2=4.71,P=0.03;78.7%(37/47)比53.2%(25/47), χ2=6.82,P<0.01;55.3%(26/47)比34.0%(16/47), χ2=6.15,P=0.01]。 结论 TACE联合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可明显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和生存率,同时降低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是一种高效的联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 125i放射粒子植入
下载PDF
放射性125I粒子对泪腺腺样囊性癌组织杀伤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虹 林婷婷 张蕾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25-829,共5页
背景腺样囊性癌(ACC)是泪腺上皮性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肿瘤,侵袭性强,复发率和死亡率高。尽管可以采用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综合性治疗,但疗效仍欠佳。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对裸鼠移植性ACC的治疗效果,以及... 背景腺样囊性癌(ACC)是泪腺上皮性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肿瘤,侵袭性强,复发率和死亡率高。尽管可以采用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综合性治疗,但疗效仍欠佳。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对裸鼠移植性ACC的治疗效果,以及粒子放射活度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在BALB/C裸鼠背部皮下注射0.1ml ACC-2癌细胞5×10^7个/ml建立荷人ACC裸鼠模型30只。注射后14d选取瘤体体积大致相等的荷瘤鼠25只,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5只裸鼠。治疗组每只裸鼠分别植入1枚125I粒子,按放射活度分为G1组(0.4mCi)、G2组(0.6mCi)、G3组(0.8mCi)、G4组(1.0mCi)4个治疗组,G0组(对照组)植入无活性的空心粒子1枚,B型超声扇形扫描对125I粒子进行定位监测。每2天测量1次肿瘤直径并计算各组肿瘤体积抑制率,14d后断颈处死裸鼠,制作肿瘤组织标本,行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常规病理学染色检测肿瘤坏死凋亡情况并记录肿瘤坏死凋亡边缘距离125I粒子的最大半径。结果125I粒子植入14d,G0组平均瘤体积为(3713.19±243.23)mm3,G1组、G2组、G3组、G4组分别为(3113.35±316.54)、(2635.85±261.21)、(2538.37±312.16)、(1686.28±231.65)mm3,与G0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1组、G2组、G3组、G4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0.11±3.09)%、(36.18±2.54)%、(40.83±4.17)%、(66.63±5.34)%,即随着125I放射活度的增加,抑瘤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0.240,P=0.000)。125I放射活度与抑瘤率呈正相关(r=0.653,P=0.008)。G1组、G2组、G3组、G4组凋亡或坏死距离粒子的最大有效治疗半径依次为(5.2±0.5)、(6.4±0.7)、(7.4±0.4)、(8.2±0.5)rn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22,P=0.000);125I放射活度与最大有效治疗半径呈正相关(r=0.609,P=0.004)。结论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对裸鼠移植性ACC持续照射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生周期,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腺样囊性癌 放射疗法
下载PDF
^125I粒子气管支架与普通气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所致恶性气道梗阻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勇 陆建 +2 位作者 陈荔 朱光宇 郭金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9-164,共6页
目的比较^125I粒子气管支架与普通气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所致恶性气道梗阻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食管癌所致恶性气道狭窄行支架置入的患者46例,其中接受^125I粒子气管支架置入24例,接受普通气管支架置入22例。主要... 目的比较^125I粒子气管支架与普通气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所致恶性气道梗阻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食管癌所致恶性气道狭窄行支架置入的患者46例,其中接受^125I粒子气管支架置入24例,接受普通气管支架置入22例。主要分析指标为总生存时间(OS),次要指标为技术成功率、气道狭窄程度、症状缓解、安全性。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55 d(全距,15~270 d)。两组支架置入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支架置入后,^125I粒子支架组患者的平均狭窄程度由术前3.00下降到0.95,普通支架组由术前3.13下降到0.96(两组手术前后比较,P<0.001)。两组患者术后呼吸困难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125I粒子支架组的患者mOS明显长于普通支架组(156 d比103 d,P=0.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20.5%比27.3%,P=0.374)。结论^125I粒子气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恶性气道狭窄技术可行、安全,相较于普通气管支架能延长患者总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气道狭窄 支架 碘粒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