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12SrRNA基因片段序列研究20种蛇的系统发生关系 被引量:9
1
作者 童宗中 王义权 周开亚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4-500,共7页
本文测定了中国产蛇亚目 2 0种蛇约 80 0bp的mtDNA 12SrRNA基因片段序列。所测序列与楔齿蜥的同源序列一起经ClustalX 1 8软件比对 ,共有 881个位点 ,其中变异位点有 4 94个。以楔齿蜥为外群 ,用NJ法构建了 4科 2 0种蛇的进化关系树 ,对... 本文测定了中国产蛇亚目 2 0种蛇约 80 0bp的mtDNA 12SrRNA基因片段序列。所测序列与楔齿蜥的同源序列一起经ClustalX 1 8软件比对 ,共有 881个位点 ,其中变异位点有 4 94个。以楔齿蜥为外群 ,用NJ法构建了 4科 2 0种蛇的进化关系树 ,对这 2 0种蛇的系统发生关系作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所研究的 4个科2 0种蛇分成 4个支系。第一个支系包括蟒科的东方沙蟒和蟒 2种蛇 ;第二个支系为蝰科 3种蛇 ,即草原蝰、尖吻蝮、竹叶青组成一个单系群 ;眼镜蛇科的眼镜蛇和银环蛇构成第三个支系 ;游蛇科的 13种蛇构成了第四个支系 ,其中灰鼠蛇、乌梢蛇和赤链蛇组成一个支系 ,锦蛇属的 7种蛇组成一个单系群 ,然后它们与前一支系相聚。剩下的颈槽蛇属两种聚类后与赤链华游蛇构成一个支系 ,并与游蛇科其它蛇组成姐妹群。第四支系首先与第三支系眼镜蛇科聚类 ,第二支系蝰科构成了三、四支系眼镜蛇科和游蛇科的姐妹群 ,第一支系蟒科在系统树的最基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srrna基因片段 序列研究 系统发生关系 DNA序列
下载PDF
大腹园蛛(Araneus ventricosus)12SrRNA基因片段序列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吴琛 赵晓瑜 +1 位作者 宋大祥 朱明生 《蛛形学报》 2002年第1期1-3,共3页
对大腹园蛛(Araneus ventricosus)的12SrRNA基因部分序列进行测定,得到276bp的碱基序列,其中A、T、G、C的含量分别为104bp(37.68%)、96bp(34.78%)、33bp(11.95%)、43bp(15.57%)。并尝试为我国蜘蛛目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提供一些资料。
关键词 大腹园蛛 基因片段 序列分析 12srrna
下载PDF
新生儿聋病基因GJB2、SLC26A4、线粒体12SrRNA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张东红 邱海涛 +4 位作者 马秀岚 兰兰 丁海娜 韩东一 王秋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49-651,共3页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进行聋病易感基因筛查,探讨新生儿中聋病易感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聋治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659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在新生儿生后3d,采集点滴微量足跟血进行线粒体12SrRNA基因、GJB2基因、SLC26A4基因...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进行聋病易感基因筛查,探讨新生儿中聋病易感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聋治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659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在新生儿生后3d,采集点滴微量足跟血进行线粒体12SrRNA基因、GJB2基因、SLC26A4基因的聚合酶链扩增反应(PCR),通过酶切反应或直接测序方法对3种基因突变进行筛查。对耳聋基因突变的新生儿进行流行病学特点分析。结果 659例新生儿中GJB2基因235delC杂合突变7例,致病突变的携带率为1.06%;SLC26A4基因IVS7-2A>G杂合突变3例,致病突变的携带率为0.46%,3项基因总突变率1.52%;携带突变基因的新生儿男性占2.01%,女性占0.96%;满族新生儿携带率最高,为1.82%,汉族为1.57%。结论 659例新生儿中耳聋易感基因突变率为1.52%,有男性多于女性、满族多于汉族的趋势。在新生儿中开展聋病易感基因筛查,早期发现遗传性耳聋高危人群,是降低耳聋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基因筛查 线粒体12srrna GJB2基因 SLC26A4基因
下载PDF
从12SrRNA基因序列探讨8种鳄类的系统学关系 被引量:17
4
作者 吴孝兵 王义权 +4 位作者 周开亚 童宗中 聂继山 王朝林 谢万树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22-527,共6页
测得扬子鳄 (Alligatorsinensis)和暹罗鳄 (Crocodylussiamensis)的mtDNA 12SrRNA基因片段的部分序列 ,与GenBank中的 2种鳄及文献中 4种鳄的 12SrRNA基因相应片段 ,经比对后构建系统树。其结果显示 ,现存鳄类为单系起源 ,可划分为 3个... 测得扬子鳄 (Alligatorsinensis)和暹罗鳄 (Crocodylussiamensis)的mtDNA 12SrRNA基因片段的部分序列 ,与GenBank中的 2种鳄及文献中 4种鳄的 12SrRNA基因相应片段 ,经比对后构建系统树。其结果显示 ,现存鳄类为单系起源 ,可划分为 3个科 ,即 :鳄科、食鱼鳄科和假食鱼鳄科。食鱼鳄与假食鱼鳄亲缘关系较近 ,支持将假食鱼鳄作为食鱼鳄科的一个属 ,与以形态学为基础的研究结果不同。在钝吻鳄科中 ,扬子鳄与凯门鳄亲缘关系较远 ,而与密西西比鳄的亲缘关系虽较近 ,但它们的确存在很多差异 ,两者 12SrRNA基因序列差异达12 12 % ,碱基的颠换数为 9。在基于碱基转换和颠换的NJ系统树及仅基于碱基颠换的NJ系统树中 ,前者支持扬子鳄与密河鳄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而后者支持扬子鳄与凯门鳄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说明扬子鳄与密河鳄间亲缘关系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本文仅根据 12SrRNA基因部分序列来进行分析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鳄类 12srrna基因 DNA序列 分子进化 系统学
下载PDF
亚洲淡水和陆生龟鳖类12S rRNA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和系统发生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吴平 周开亚 杨群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60-267,共8页
对亚洲产淡水和陆生龟鳖类4科23个种进行了DNA序列水平的分子系统学研究,用PCR技术扩增约400bp的线粒体12SrRNA基因片段并进行了序列分析,合并从GenBank中检索到的其它龟鳖类的序列数据,在基于二级结构的对位排列基础上用邻结法进行... 对亚洲产淡水和陆生龟鳖类4科23个种进行了DNA序列水平的分子系统学研究,用PCR技术扩增约400bp的线粒体12SrRNA基因片段并进行了序列分析,合并从GenBank中检索到的其它龟鳖类的序列数据,在基于二级结构的对位排列基础上用邻结法进行了系统发生研究。结果表明,潮龟科与陆龟科的亲缘关系比龟科与陆龟科的近;支持将平胸龟属归为鳄龟科的1个属;潮龟科是并系起源的,从12SrRNA基因序列得到的系统发生关系不支持根据形态学和染色体性状对潮龟科的分亚科和分组。根据12SrRNA基因片段的序列差异和化石记录的分歧时间计算得到的颠换积累速率,支持龟鳖类mtDNA慢速率进化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淡水龟鳖 陆生龟鳖 系统发生 12srrna 基因
下载PDF
从12SrRNA基因序列研究中国蛙科24种的进化关系 被引量:32
6
作者 江建平 周开亚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8-44,共7页
测定了中国蛙科动物 2 4种和蟾蜍科的中华大蟾蜍线粒体 12SrRNA基因长约 40 0bp片段的序列。采用邻接法 ,对其数据的系统发生分析表明 2 4种可分成 3个支系 :第一个支系包括棘腹蛙、合江棘蛙、棘胸蛙、大头蛙、虎纹蛙、倭蛙、泽陆蛙共 7... 测定了中国蛙科动物 2 4种和蟾蜍科的中华大蟾蜍线粒体 12SrRNA基因长约 40 0bp片段的序列。采用邻接法 ,对其数据的系统发生分析表明 2 4种可分成 3个支系 :第一个支系包括棘腹蛙、合江棘蛙、棘胸蛙、大头蛙、虎纹蛙、倭蛙、泽陆蛙共 7种 ,其中 3种棘蛙组成一个单系 ;第二个支系由 3种湍蛙 ,即戴云湍蛙、华南湍蛙和武夷湍蛙组成 ,应属于湍蛙亚科 ;第三支系包含余下的 14种蛙 ,其中 5种林蛙和 4种臭蛙分别组成一个单系 ;2种侧褶蛙先聚合后 ,再与弹琴水蛙聚合 ,2种粗皮蛙首先聚合在一起 ,再与由林蛙组成的单系群聚合。第三支系首先与第二支系相聚 ,然后它们与第一支系形成姐妹群 ,即由蛙亚科的 7个物种组成的第一支系 ,不与蛙亚科另 14个物种组成的第三支系直接聚合 ,表明第一支系的物种可能不属于蛙亚科。此外 ,分子证据提示把陆蛙属、大头蛙属、虎纹蛙属、棘蛙属、臭蛙属、粗皮蛙属和侧褶蛙属从原来的蛙属分出有其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蛙科 分子系统学 MTDNA 12srrna基因 进化关系 两栖动物
下载PDF
从c-mos和12SrRNA基因序列探讨现生鸟类早期历史和三趾鹑类的系统地位 被引量:4
7
作者 朱立峰 常青 +2 位作者 张保卫 金宏 周开亚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1-187,共7页
通常认为古腭型鸟类处在现生鸟类系统进化树的基部 ,最近的分子水平研究则认为今腭型鸟类中雀形目种类构成了现生鸟类中一个最古老的支系。本研究通过对现生鸟类中 2 1目 39种核c mos基因和线粒体 12SrRNA基因部分序列的分析 ,从分子角... 通常认为古腭型鸟类处在现生鸟类系统进化树的基部 ,最近的分子水平研究则认为今腭型鸟类中雀形目种类构成了现生鸟类中一个最古老的支系。本研究通过对现生鸟类中 2 1目 39种核c mos基因和线粒体 12SrRNA基因部分序列的分析 ,从分子角度对现生鸟类的早期进化及三趾鹑鸟类的系统发生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鸡雁类是现生鸟类最古老的一个支系 ,现生鸟类的祖先并不是经白垩纪到第三纪大灭绝后残留下来的一些过渡性水鸟(transitionalshorebirds)。在现生鸟类中 ,今腭型鸟类为并系发生 ,古腭型鸟类为单系发生。三趾鹑类在系统发生中晚于鸡雁类和古腭型鸟类 ,早于今腭型鸟类中非鸡雁类鸟类与鹤形目鸟类的亲缘关系较远。建议将现生鸟类分为初鸟下纲和新鸟下纲 2个下纲 ,三趾鹑类属新鸟下纲的三趾鹑目 (Turnicifor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生鸟类 三趾鹑 系统发生 C-MOS 12srrna 基因序列
下载PDF
12SrRNA基因及其二级结构在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郑冬 刘学东 马建章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9-61,共3页
论述了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方法、12SrRNA基因的特点及其在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 ,并对 12SrRNA的二级结构及在系统发育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12srrna基因 二级结构 系统发育 应用 分子系统学
下载PDF
基于12SrRNA基因的鹳形目系统发生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保卫 常青 +2 位作者 朱立峰 李明 魏辅文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9-395,共7页
采用分子系统学的方法探讨鹳形目 5个科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文中测出鹳形目鸟类 7种mtDNA 1 2SrRNA基因全序列 ,并结合来自Genbank的鹳形目另外 7个物种及原鸡的同源区序列 ,经ClustalW软件对位排列后共 1 0 0 9位点 ,包含 4 0 5个变... 采用分子系统学的方法探讨鹳形目 5个科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文中测出鹳形目鸟类 7种mtDNA 1 2SrRNA基因全序列 ,并结合来自Genbank的鹳形目另外 7个物种及原鸡的同源区序列 ,经ClustalW软件对位排列后共 1 0 0 9位点 ,包含 4 0 5个变异位点 ,其中多态性位点 381个 ,2 6 0个简约信息位点。基于上述序列数据 ,以原鸡为外群 ,使用距离邻接法、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及贝叶斯法分别重建了鹳形目 5科 1 4种的系统发生树。重建的系统发生树显示 ,内群中的 1 4个种聚合为 4支 :科构成第一支 ,聚在系统树的基部 ;锤头鹳科与鲸头鹳科聚为一支 ;鹭科和鹳科各自聚成一支。在比较不同建树方法的结果并进行合意树分析后认为 :在鹳形目的系统发生中 ,科可能是最早分化出的一支 ;锤头鹳科与鲸头鹳科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 ,它们祖先与鹭科、鹳科之间的分歧在时间上可能非常接近。鹳形目 5个科之间的系统关系可以表示为 :(科 ,(鹭科 ,鹳科 ,(锤头鹳科 ,鲸头鹳科 )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鹳形目 系统发生 分子系统学 12srrna 基因
下载PDF
乌鲁木齐地区线粒体12SrRNA基因突变筛查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侯小娟 阿布利克木.依明 +4 位作者 康本 张咏中 周宁 颜抗 张劲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5年第2期63-66,共4页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地区非综合征性聋患者线粒体12S r RNA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乌鲁木齐非综合征性聋患者标本609例,对其进行临床和分子遗传学评估。结果 12S r RNA基因突变分析共发现11个突变位点,已知的A1555G、961Del T、C1494T突变...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地区非综合征性聋患者线粒体12S r RNA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乌鲁木齐非综合征性聋患者标本609例,对其进行临床和分子遗传学评估。结果 12S r RNA基因突变分析共发现11个突变位点,已知的A1555G、961Del T、C1494T突变分别占2.96%,1.15%,0.16%。另外A1047G突变相关报道较少,A1585G突变未见相关报道。其他突变均为多态性位点。结论线粒体12S r RNA突变是引起遗传性聋的重要因素,此次乌鲁木齐地区线粒体12S r RNA A1555G突变在聋病人群中的检出率与前期报道相比有所降低,可能与耳毒性药物使用量降低有关。A1047G与新发现的A1585G突变是否与聋相关,还需进一步研究。对筛查中阳性突变携带者及其母系家庭成员需告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使用风险,使其避免使用,逐步降低药物性聋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障碍 基因 突变筛查 氨基糖苷类 线粒体12srrna基因 乌鲁木齐地区
下载PDF
齿突斜纹蟹线粒体DNA中12SrRNA基因序列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高天翔 张秀梅 张军生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98-102,共5页
于 1 996年 8月在日本东京水产大学坂田试验场海岸岩礁地带采集齿突斜纹蟹(Plagusiadentipes)样品 ,参考果蝇 (Drosophilayakuba)与蚤状 氵蚤 (Daphniapulex)线粒体DNA中 1 2SrRNA基因片段序列进行了其引物设计、PCR扩增及序列测定 ,得... 于 1 996年 8月在日本东京水产大学坂田试验场海岸岩礁地带采集齿突斜纹蟹(Plagusiadentipes)样品 ,参考果蝇 (Drosophilayakuba)与蚤状 氵蚤 (Daphniapulex)线粒体DNA中 1 2SrRNA基因片段序列进行了其引物设计、PCR扩增及序列测定 ,得到齿突斜纹蟹线粒体DNA中 1 2SrRNA基因片段的碱基序列为 447bp ,其中腺嘌呤 (A)、胸腺嘧啶 (T)、鸟嘌呤 (G)、胞嘧啶 (C)含量分别为 1 60bp ( 35 8% )、 1 62bp ( 36 2 % )、78bp ( 1 7 5% )、 47bp ( 1 0 5% ) ,与果蝇和蚤状 氵蚤 1 2SrRNA相同基因片段序列含量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突斜纹触 线粒体DNA 12srrna 基因序列
下载PDF
麂属 (Muntiacus)动物12SrRNA基因序列分析及其分子进化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易广才 张晓梅 单祥年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11,共5页
对麂属 (Muntiacus)中的 3种动物 :赤麂 (M .muntjak) (2n =6♀ ,7♂ ) ,小麂 (M .reevesi) (2n =4 6 ) ,黑麂(M .crinifrons) (2n =8♀ ,9♂ )线粒体DNA 12SrRNA基因 4 5 0bp左右的片段进行序列分析 ,并根据序列信息建立分子类聚图 ,... 对麂属 (Muntiacus)中的 3种动物 :赤麂 (M .muntjak) (2n =6♀ ,7♂ ) ,小麂 (M .reevesi) (2n =4 6 ) ,黑麂(M .crinifrons) (2n =8♀ ,9♂ )线粒体DNA 12SrRNA基因 4 5 0bp左右的片段进行序列分析 ,并根据序列信息建立分子类聚图 ,同时探讨了这 3种动物的起源、分类地位及进化关系 .结果表明黑麂起源最早 ,赤麂次之 ,小麂最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麂属 12srrna基因 序列分析 分子进化 线粒体DNA 物种起源 赤麂 小麂 黑麂
下载PDF
线粒体12SrRNA、ND1基因突变与糖尿病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永春 秦跃娟 +1 位作者 史京衡 吴松华 《现代医学》 2004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探讨线粒体基因 (mtDNA) 12SrRNA 13 82、14 4 2位点及ND13 3 94、3 4 2 3位点突变与中国上海地区非肥胖 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 SSCP及PCR产物直接测序等技术检测mtDNA 12SrRNA、ND1片段的突变情况。结果  2 86例非肥... 目的 探讨线粒体基因 (mtDNA) 12SrRNA 13 82、14 4 2位点及ND13 3 94、3 4 2 3位点突变与中国上海地区非肥胖 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 SSCP及PCR产物直接测序等技术检测mtDNA 12SrRNA、ND1片段的突变情况。结果  2 86例非肥胖 2型糖尿病患者在 12SrRNA 13 82位点有 6例存在A→C的点突变 ,14 4 2位点 8例存在G→A的点突变 ;2 42例非糖尿病对照组中 ,2例存在 13 82位点A→C ,1例存在 14 4 2位点G→A的点突变。 2 86例非肥胖 2型糖尿病和 2 42例非糖尿病对照组中 ,未发现ND13 3 94位点突变 ,而 3 4 2 3位点的突变率为 10 0 %。结论  12SrRNA13 82、14 4 2位点突变可能增加糖尿病的易感性。mtDNAND13 4 2 3位点突变率为 10 0 % ,可能与人种有关 ;3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12srrna NDl 基因突变 糖尿病
下载PDF
云南2型糖尿病350例患者线粒体DNA 12SrRNA基因C1310T突变的检测
14
作者 唐璟 吴静 童淑芬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0期42-45,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云南2型糖尿病人群中线粒体12SrRNA基因C1310T突变的发生频率及其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350例中国云南2型糖尿病患者和225例无糖尿病家族史的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 目的研究中国云南2型糖尿病人群中线粒体12SrRNA基因C1310T突变的发生频率及其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350例中国云南2型糖尿病患者和225例无糖尿病家族史的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检测C1310T突变,并经DNA直接测序确证.结果3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225例对照者中无1人携带C1310T突变.结论线粒体12SrRNA基因C1310T突变在中国云南2型糖尿病人群中发生频率低,不是该地区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常见致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线粒体基因 12srrna基因 点突变
下载PDF
携带mtDNA12S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及诊断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曲春燕 王璟 +3 位作者 申敏 鲁红利 马登科 赵敏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8-199,共2页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携带mtDNA 12SrRNA基因突变新生儿的听力筛查和诊断结果,为遗传咨询和用药指导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mtDNA 12SrRNA基因突变新生儿的听力筛查和诊断结果,其中108例携带m.1555A>G均质突变,26例携带m.1555A&g...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携带mtDNA 12SrRNA基因突变新生儿的听力筛查和诊断结果,为遗传咨询和用药指导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mtDNA 12SrRNA基因突变新生儿的听力筛查和诊断结果,其中108例携带m.1555A>G均质突变,26例携带m.1555A>G异质突变,6例携带m.1494C>T均质突变。结果140例携带mtDNA 12S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中,137例(97.86%,137/140)通过听力筛查,3例3耳听力筛查未通过,其中2例2耳诊断为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1例携带m.1555A>G均质突变,1例携带m.1494C>T均质突变),1例1耳(携带m.1555A>G均质突变)拒绝听力诊断。结论本组97.86%携带mtDNA 12S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可以通过听力筛查,听力联合基因筛查方可确诊此类患儿,以利指导遗传咨询和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srrna基因突变 母系遗传 听力筛查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下载PDF
广西棘蛙属3种棘蛙线粒体12S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
16
作者 张碧文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2年第4期148-150,共3页
本研究主要以广西棘蛙类为研究对象,应用PCR方法扩增线粒体12SrRNA基因的DNA片段,进行DNA序列测定,并运用ClustalX(1.83)、MEGA3.1、PAUP 4.0 b10等软件对DNA序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的广西棘蛙类可分为棘胸蛙类群、棘腹蛙... 本研究主要以广西棘蛙类为研究对象,应用PCR方法扩增线粒体12SrRNA基因的DNA片段,进行DNA序列测定,并运用ClustalX(1.83)、MEGA3.1、PAUP 4.0 b10等软件对DNA序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的广西棘蛙类可分为棘胸蛙类群、棘腹蛙类群和棘侧蛙类群3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蛙属 线粒体 12srrna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基于12SrRNA序列研究龟鳖类的系统进化特征 被引量:10
17
作者 万全 郑将臣 +1 位作者 程起群 赵金良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4-275,共12页
为研究龟鳖类的系统进化关系,以期为龟鳖类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测定了15种龟类线粒体12SrRNA基因片段的序列。比对后获得一致序列长为433 bp,有191个变异位点,总变异率为43.2%,其中简约信息位点108个。A、T、G、C的平均... 为研究龟鳖类的系统进化关系,以期为龟鳖类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测定了15种龟类线粒体12SrRNA基因片段的序列。比对后获得一致序列长为433 bp,有191个变异位点,总变异率为43.2%,其中简约信息位点108个。A、T、G、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1.46%、34.42%、25.85%和18.27%。A+T含量(55.9%)高于G+C含量(44.2%)。在433个核苷酸位点中,有插入/缺失35个,转换为34,颠换为21,转换/颠换比率为1.67。与NCBI上其它一些龟鳖的序列进行比对后,得到414 bp的一致序列,其中236个为变异位点,总变异率为57.00%;简约信息位点181个。A、T、G、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5.7%、22.2%、18.1%、24.0%。A+T含量(57.9%)高于G+C含量(42.1%)。在414个核苷酸位点中,转换为30,颠换为14,转换/颠换比率为2.12。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分析龟鳖类种间、属间、科间遗传距离,并用邻接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7种闭壳龟种间差异在0~0.043,平均为0.022;淡水龟科属间遗传距离为0.007~0.140,平均为0.074;曲颈龟亚目9个科间(不包括平胸龟)遗传距离为0.055~0.197,平均为0.139。由此认为,淡水龟科与陆龟科亲缘关系比龟科更近;不支持将闭壳龟属拆分为闭壳龟属和盒龟属;支持将平胸龟属归为鳄龟科的一个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鳖类 12srrna基因 遗传趋异 分子分类 系统进化
下载PDF
非综合征耳聋患者线粒体DNA 12S rRNA及tRNA^(Ser(UCN))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戴大春 鲁雅洁 +4 位作者 陈智斌 魏钦俊 曹新 邢光前 卜行宽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 :探讨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12S rRNA基因及tRNASer(UCN)基因突变与非综合征耳聋的相关性,以及常见致聋突变携带频率。方法:收集非综合征耳聋患者135例和听力正常对照人群126例的外周血样本,常规方法提取基因组DNA,PC... 目的 :探讨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12S rRNA基因及tRNASer(UCN)基因突变与非综合征耳聋的相关性,以及常见致聋突变携带频率。方法:收集非综合征耳聋患者135例和听力正常对照人群126例的外周血样本,常规方法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mtDNA 12S rRNA基因及tRNASer(UCN)基因,扩增产物经直接测序进行耳聋相关突变的鉴定。结果:135例非综合征耳聋患者中共检测到11种mtDNA 12S rRNA碱基变异,其中4种已知致病突变的携带率分别为:A827G,4.4%;T961C,1.5%;T1095C,0.7%;A1555G,1.5%。两组人群均未检测到12S rRNA C1494T突变以及tRNASer(UCN)基因任何形式的致聋突变。结论:mtDNA 12S rRNA是南京地区汉族非综合征耳聋人群的突变热点基因,其常见致聋突变总携带率约为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耳聋 线粒体DNA 12srrna基因 tRNASer(UCN)基因 基因突变
下载PDF
从12S rRNA基因序列探讨中国10种壁虎的系统关系 被引量:12
19
作者 韩德民 周开亚 王义权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9-144,共6页
对肌肉样品采用SDS/蛋白酶K裂解、酚 氯仿抽提和乙醇沉淀提取总DNA ,用线粒体 12SrDNA通用引物扩增 ,用银染测序和ABIPrism 310型遗传分析仪测定了Gekkojaponicus,G .swinhonis,G .hokouensis,G .gecko,Cyrtopodionelongatus,C .russow... 对肌肉样品采用SDS/蛋白酶K裂解、酚 氯仿抽提和乙醇沉淀提取总DNA ,用线粒体 12SrDNA通用引物扩增 ,用银染测序和ABIPrism 310型遗传分析仪测定了Gekkojaponicus,G .swinhonis,G .hokouensis,G .gecko,Cyrtopodionelongatus,C .russowi,Teratoscincusroborowskii,Hemidactylusbowringii,H .frenatus和Gehyramutilata 10种壁虎的线粒体 12SrRNA基因片段的序列。对位排列后的序列长 42 1bp ,含 2 0 1个变异位点。属间核苷酸变异范围为 0 2 2 8~ 0 2 82 ,属内是 0 0 0 5~ 0 2 6 3。重建的分子系统树将 10种壁虎聚为三支 :第1支是大壁虎和截趾虎 ;第 2支由壁虎属其余的 3个种构成一个单系 ;第三支由其余 3个属的 5个种组成。研究结果表明 :截趾虎与壁虎属 4物种亲缘关系较近 ;吐鲁番沙虎和弯脚虎属 2物种、蜥虎属 2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支持Russell (1976 )关于弯脚虎属与蜥虎属间进化关系的研究结果而不支持Kluge (1987)将沙虎属另立亚科的系统发生假说 ;铅山壁虎与无蹼壁虎最先聚为姐妹群 ,再与多疣壁虎相聚组成一个单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虎科 分子系统发生 12srrna基因序列
下载PDF
浙江省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12SrRNA突变频谱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郑斌娇 彭光华 +9 位作者 陈波蓓 方芳 郑静 伍越 梁玲芝 南奔宇 唐霄雯 朱翌 吕建新 管敏鑫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5-704,共10页
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是引起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12S rRNA基因是药物性耳聋与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的突变热点区域。文章收集了浙江省各地区非综合征型及药物性耳聋患者标本318例,对其进行临床和分子遗传学评估... 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是引起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12S rRNA基因是药物性耳聋与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的突变热点区域。文章收集了浙江省各地区非综合征型及药物性耳聋患者标本318例,对其进行临床和分子遗传学评估。12S rRNA基因突变分析发现34个变异位点,已知的1555A>G、1494C>T和1095T>C突变分别占9.1%、0.6%和1.25%。结构和种系发生分析显示,839A>G和1452T>C突变位于12S rRNA基因的高度保守区域且未在449例正常对照组中发现,可能增加了耳毒性药物的敏感性。其他变异位点为多态性位点。文章数据支持了12S rRNA基因是耳毒性药物的作用靶点之一这一理论,为预测个体耳毒性的发生风险,提高氨基糖甙类药物治疗安全性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以期降低耳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12srrna基因 非综合征型耳聋 氨基糖甙类药物 突变频谱 听力损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