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2~14孕周胎儿三尖瓣反流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耿丹明 王鸿 +1 位作者 吴琳琅 王玉新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年第11期790-792,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孕12—14周胎儿三尖瓣反流的临床价值。方法52例孕12-14周发现三尖瓣反流的胎儿为反流组,根据反流程度分为轻度反流和中重度反流;50例孕12-14周未见三尖瓣反流的胎儿为对照组。两组均于孕中晚期行彩色多普...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孕12—14周胎儿三尖瓣反流的临床价值。方法52例孕12-14周发现三尖瓣反流的胎儿为反流组,根据反流程度分为轻度反流和中重度反流;50例孕12-14周未见三尖瓣反流的胎儿为对照组。两组均于孕中晚期行彩色多普勒系统畸形筛查。结果反流组胎儿轻度反流46例,中重度反流6例;检出胎儿异常10例,检出率为19.2%。对照组检出胎儿异常2例,检出率为4.0%;反流组胎儿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12-14周三尖瓣反流的胎儿发生异常的风险高于正常胎儿,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孕早期胎儿三尖瓣反流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胎儿 12~14周 三尖瓣反流
下载PDF
孕20~24周对子痫前期有预测作用的血清学标志物的Logistic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郑蓉 孙丽芳 孟叙民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24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1 h血沉(ESR1)、血色素(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及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在孕20~24周是否可以对子痫前期起到预测作用。方法选取孕20-24周孕妇共计352例,其中66例子痫前期患者为病例组,286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1 h血沉(ESR1)、血色素(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及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在孕20~24周是否可以对子痫前期起到预测作用。方法选取孕20-24周孕妇共计352例,其中66例子痫前期患者为病例组,286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比较ESR1、Hb、HCT、PLT及MPV等的差异,寻找该孕期对子痫前期有预测作用的血清学标志物。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的Hb、HCT、MPV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采用多因素分析,Hb、MPV为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孕20~24周,Hb、MPV对子痫前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20~24 子痫前期 预测作用 血清学标志物
下载PDF
孕12周~14周血小板计数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作用
3
作者 郑蓉 孙丽芳 孟叙民 《医学与哲学(B)》 2012年第5期36-37,共2页
探讨孕12周~14周血小板计数(PLT)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作用。选取50例子痫前期患者为病例组,234正常孕妇为对照组,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K-S检验)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孕12周~14周PLT及MPV的差异,寻找孕... 探讨孕12周~14周血小板计数(PLT)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作用。选取50例子痫前期患者为病例组,234正常孕妇为对照组,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K-S检验)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孕12周~14周PLT及MPV的差异,寻找孕早期对子痫前期可以起到预测作用的血清学标志物。病例组和对照组的PLT及MPV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孕12周~14周PLT及MPV对子痫前期无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周~14周 子痫前期 血小板计数 平均血小板体积 预测作用
下载PDF
药物终止16~24周妊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6
4
作者 吴愉 程利南 上海市药物终止16~24周妊娠协作组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1年第6期348-352,共5页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与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终止16~24周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各自的优缺点。方法:将来自上海市13所医院的829例孕16~24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随机分成2种不同的治疗组。组Ⅰ(双米组):415例,米非司酮 100mg/qd...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与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终止16~24周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各自的优缺点。方法:将来自上海市13所医院的829例孕16~24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随机分成2种不同的治疗组。组Ⅰ(双米组):415例,米非司酮 100mg/qd连服两天(总量 200mg),第 3天晨阴道内放置米索前列醇 0.4mg,每 12小时重复 一次,最多3次;组Ⅱ(利凡诺组):414例,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不加任何辅助方法,胎儿胎盘娩出后常规清宫。结果:两组流产成功率分别为91.6%和92.3%,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流产成功者用药至胎儿排出时间分别为57.69±7.85小时和46.92±10.06小时,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流产成功者产程分别为8.09±6.97小时和11.4±8.28小时,双米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利凡诺组,P>0.001;流产后阴道流血量和阴道流血时间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双米组胃肠道反应和头痛、眩晕等副反应发生率高于利凡诺组(P<0.05),但无需处理。结论:口服米非司酮200mg合并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是较好的药物终止16~24周妊娠的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常规方法在有条件的医院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利凡诺 16-24周妊娠 人工流产
下载PDF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法终止16~24周妊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60
5
作者 方丽娟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3年第11期754-756,759,共4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口服给药与经阴道给药终止16 ~24周妊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5例孕16 ~24周且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口服给药组42例,阴道给药组43例.口服给药组口服米非司酮100mg/d,连服2d,第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口服给药与经阴道给药终止16 ~24周妊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5例孕16 ~24周且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口服给药组42例,阴道给药组43例.口服给药组口服米非司酮100mg/d,连服2d,第3天晨起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如未分娩,每3h重复给药400μg,不超过4次;阴道给药组米非司酮用法同前组,第3天晨起阴道内放置米索前列醇600μg,如未分娩,每12h重复给药400μg,不超过4次.比较两组引产与清宫情况,引产时间、产后出血与米索前列醇用量等.结果:口服给药组完全流产24例,不全流产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清宫率为42.9%;阴道给药组完全流产33例,不全流产10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清宫率为2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宫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给药组引产时间、产后24h出血量、阴道流血天数及米索前列醇用量分别为11.9±4.7h,91.3±32.6ml,21.8±15.8d和1 093.6±381.4μg;阴道给药组则分别为8.6±3.8 h,62.4±26.5 ml,20.6±13.4d和751.2±213.7μg,两组比较除阴道流血天数外,其他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口服给药与经阴道给药均能有效终止16 ~24周妊娠,但经阴道给药引产时间更短,产后出血少,米索前列醇用量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16~24周妊娠 人工流产
下载PDF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12~16周妊娠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万国英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7期73-74,76,共3页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12~16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10例孕12~16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依处理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照组采用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观察两组...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12~16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10例孕12~16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依处理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照组采用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观察两组患者有效率、阴道流血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引产有效率显著,流产时间较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12~16周妊娠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 终止12~16周妊娠
下载PDF
孕24周前肝功能异常与母婴结局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徐芬 卢莎 张艳珍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孕24周前肝功能异常与母婴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设置两组观察队列.观察队列A:入组孕24周前出现肝功能异常的孕妇为肝功能异常A组;观察队列B:入组孕24周前出现肝功能异常但孕24周后未出现妊娠期并发症... 目的探讨孕24周前肝功能异常与母婴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设置两组观察队列.观察队列A:入组孕24周前出现肝功能异常的孕妇为肝功能异常A组;观察队列B:入组孕24周前出现肝功能异常但孕24周后未出现妊娠期并发症的孕妇为肝功能异常B组.随访观察两组母婴结局.结果观察队列A组中,肝功能异常组孕晚期肝功能异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脂血症、产后出血、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均高于对照A组,但新生儿体重较对照A组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队列B组中,肝功能异常组新生儿体重较对照B组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24周前合并肝功能异常可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周前 肝功能异常 母婴结局
下载PDF
米索前列醇的三种不同给药途径配伍米非司酮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疗效观察
8
作者 王杏华 《大医生》 2020年第8期83-84,共2页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不同给药途径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2~24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弥渡县人民医院就诊的341例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第1组110例,给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第2组118例,给予...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不同给药途径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2~24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弥渡县人民医院就诊的341例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第1组110例,给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第2组118例,给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口服给药;第3组113例,给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阴道及口服给药。比较三组产妇流产效果、米索前列醇用量及副反应。结果三组流产有效率分别为94.54%、93.22%,95.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索前列醇用量分别为(0.71±0.44)mg,(1.27±0.16)mg,(0.61±0.44)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1.81%,81.35%,3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三种给药途径均能有效终止12~24周妊娠。阴道及口服给药方式可减少米索前列醇用量及药物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12~24周妊娠 引产
下载PDF
经腹超声检测12~13^(+6)孕周胎儿后颅窝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姜伟 江宁珠 +3 位作者 卓秋銮 张海燕 黄翠平 卫红艳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10期1620-1621,共2页
目的通过比照孕20~24周的胎儿小脑横径、后颅窝的正常参考值对中孕期胎儿颅内结构异常及脊柱裂的颅脑超声表现的诊断价值,笔者尝试在孕早期探查摸索出更早期的胎儿异常声像图,建立早中孕期胎儿小脑横径、后颅窝池宽度的超声正常参考值... 目的通过比照孕20~24周的胎儿小脑横径、后颅窝的正常参考值对中孕期胎儿颅内结构异常及脊柱裂的颅脑超声表现的诊断价值,笔者尝试在孕早期探查摸索出更早期的胎儿异常声像图,建立早中孕期胎儿小脑横径、后颅窝池宽度的超声正常参考值。方法首先确立胎儿早中孕期胎儿小脑横径及后颅窝宽度测量的标准声像图,经腹超声检测孕12~13+6周的1060例胎儿的小脑横径、后颅窝宽度,测量三次取平均值。结果通过大样本的检测得到了12~13+6孕周的胎儿小脑横径、后颅窝宽度的正常参考值的统计学数据。孕12周,小脑横径(12.10±0.51)mm,后颅窝池宽度(1.48±0.24)mm;孕13周,小脑横径(13.07±0.44)mm,后颅窝池宽度(1.65±0.23)mm。结论笔者获取了胎儿早中孕期后颅窝结构的标准声像图及正常参考值,对于后颅窝结构出现异常能尽早进行诊断,尤其是对胎儿脊柱裂能够及早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超声 12—13^6周 后颅窝结构
原文传递
孕前体质量指数与孕24周增重复合因素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成德翠 李菲菲 +1 位作者 周学欣 徐先明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1年第8期68-70,79,共4页
目的分析产检孕妇孕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前体重增加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发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 目的分析产检孕妇孕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前体重增加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发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建卡的310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按孕前BMI将其由低到高进行分层,然后每一层BMI按孕24周增重情况再次进行分层,计算出患病率最低或较低时所对应的孕24周增重范围。结果对于15 kg/m^(2)<BMI≤19 kg/m^(2)及19 kg/m^(2)<BMI≤21 kg/m^(2)的孕妇,其孕24周增重应控制在12 kg以下;对于21 kg/m^(2)<BMI≤23 kg/m^(2)的孕妇,建议其增重控制在9 kg以内;当23 kg/m^(2)<BMI≤25 kg/m^(2),体重增长不超过8 kg时,其GDM的发生率(20.00%)相对较低,但并未达到正常体重孕妇(BMI<23 kg/m^(2))的水平(13.71%)。结论孕前BMI与孕24周增重的相互作用与GDM患病率有关系,在孕妇进行OGTT之前,产科医生在女性孕期产检时给予不同BMI孕妇关于孕24周增重更加及时、个体化的指导,有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GDM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孕前体质量指数 24周体重增长 患病率
原文传递
超声产前筛查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胎儿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伟萍 杨祖菁 +1 位作者 肖玉珍 张寅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758-760,共3页
目的 通过超声测量 10~ 2 4孕周胎儿颈后皮肤的厚度 (NT)、双顶径 /股骨长度 (BPD/FL)的正常值 ,筛查出异常、可疑的病例 ,再作胎儿细胞培养染色体分析 ,诊断非整倍体染色体畸形胎儿。方法 对孕 10~ 2 4周的孕妇 ,通过B超测定胎儿... 目的 通过超声测量 10~ 2 4孕周胎儿颈后皮肤的厚度 (NT)、双顶径 /股骨长度 (BPD/FL)的正常值 ,筛查出异常、可疑的病例 ,再作胎儿细胞培养染色体分析 ,诊断非整倍体染色体畸形胎儿。方法 对孕 10~ 2 4周的孕妇 ,通过B超测定胎儿孕囊大小或胎儿头臀长或胎儿BPD、FL和AC确定孕周 ,再测量NT、BPD/FL。每孕周测量 10 0例。分别绘制NT、BPD/FL正常曲线 ,制定出第 90和第 10百分位。回顾分析 5例 2 1-三体综合征。结果 孕 10~ 13周 ,正常NT平均值为 1 76mm ,孕 14~ 2 4周平均值3 5 2mm。孕 10~ 2 4周的孕妇 ,BPD/FL第 5 0百分位为 2 40~ 1 40。结论 达到或超过NT及BPD/FL比值相应孕周的第 90百分位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24孕周 NT BPD/FL 21-三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