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史的诞生与13—14世纪的传记书写
1
作者 邱江宁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6-117,共12页
13世纪,蒙古人在以成吉思汗为领袖的“黄金家族”的率领下,形成一股强大的世界征服力量,打破了之前存在的此疆彼界所带来的种种阻隔,改变了13世纪的世界格局。世界史的诞生围绕蒙古人的世界征略活动而形成,蒙古人理所当然地成为13—14... 13世纪,蒙古人在以成吉思汗为领袖的“黄金家族”的率领下,形成一股强大的世界征服力量,打破了之前存在的此疆彼界所带来的种种阻隔,改变了13世纪的世界格局。世界史的诞生围绕蒙古人的世界征略活动而形成,蒙古人理所当然地成为13—14世纪传记书写的主体,被当时世界范围内的传记作者所关注和书写。相比于静态、封闭的地域性书写,13—14世纪的传记具有多语性、世界性和民族性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人 世界史的诞生 13—14世纪的传记 世界性 民族性
下载PDF
13-14世纪的丝路与布料文化——以“纳石失”为主要考察对象
2
作者 邱栋容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28-36,共9页
13—14世纪可谓“蒙古治世”(pax mongolica)。在此时期,丝绸之路上各国的物质往来呈现出空前的繁荣,东西方文化的互动与碰撞也日益频繁。蒙古作为当时的权力中心,其喜好与倾向更是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布料自汉代以来便是在丝路上的珍贵... 13—14世纪可谓“蒙古治世”(pax mongolica)。在此时期,丝绸之路上各国的物质往来呈现出空前的繁荣,东西方文化的互动与碰撞也日益频繁。蒙古作为当时的权力中心,其喜好与倾向更是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布料自汉代以来便是在丝路上的珍贵通货。沿丝路传入中国西域的波斯布料“纳石失”,在13—14世纪备受元代蒙古贵族喜爱。“纳石失”在中国境内的风靡,使其于14世纪又被意大利的商人、旅行家携至欧洲,成为皇家、贵族、教会中精英人士的流行服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4世纪 丝绸之路 纳石失 鞑靼布
下载PDF
13—14世纪“丝绸之路”的拓通与“中国形象”的世界认知 被引量:6
3
作者 邱江宁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0-212,共13页
13—14世纪,蒙古人的世界性征略行动在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也使海、陆“丝绸之路”大范围贯通,欧亚大陆上并存的几大文化圈的相互交流与认知情形大为改观。中国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由传统汉族为中心的小中国转变成多民族、疆域... 13—14世纪,蒙古人的世界性征略行动在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也使海、陆“丝绸之路”大范围贯通,欧亚大陆上并存的几大文化圈的相互交流与认知情形大为改观。中国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由传统汉族为中心的小中国转变成多民族、疆域辽阔的大中国,而且也借助海、陆“丝绸之路”畅通这个有利环境,成为当时世界体系的中心,为世界所广泛认知与认同。世界几大文化圈对“中国形象”的认知由“名”到“实”,由传奇到现实,由官方的、宗教的表达走向民间的、世俗的表达。正是借助“丝路”拓通的现实基础,“中国形象”在世界人们的心中前所未有的饱满而富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4世纪 海、陆丝绸之路 中国形象 欧亚文化圈 伊斯兰文化圈 印度文化圈
下载PDF
13-14世纪的知识谱系与元代文人的书写
4
作者 邱江宁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9-89,共11页
13—14世纪由于蒙古人百余年的世界征略,欧、亚大陆形成以海、陆丝绸之路为纽带的世界体系,位于当时世界最东端的中国成为世界经贸与文化交流中心,这给元代文人的知识谱系造成了“爆炸式”的影响。驳杂的知识来源使得元代文人在书写上... 13—14世纪由于蒙古人百余年的世界征略,欧、亚大陆形成以海、陆丝绸之路为纽带的世界体系,位于当时世界最东端的中国成为世界经贸与文化交流中心,这给元代文人的知识谱系造成了“爆炸式”的影响。驳杂的知识来源使得元代文人在书写上表现为平行书写、跨域书写和多语书写等多种新形态。在应对知识谱系巨大变化的现实面前,元代统治者试图创制“译写一切文字”的符号体系,精英文人期望摒除一切情绪与偏见,其最终目的都在于力图消除多元文化交流碰触过程中语言与信息的模糊性,实现对新知识谱系“言之如水之监物,烛之取影”的写实效果,这也是知识谱系处于巨大变化中的13—14世纪最切合的书写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4世纪 元代文人 知识谱系 书写形态 书写理念
下载PDF
论13—14世纪“中国形象”的西方表达维度
5
作者 邱江宁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24-32,共9页
13-14世纪间,由于蒙古人对世界的征略行动,此疆彼域的政权障碍被最大程度地打破,而蒙古人对驿站建设的重视以及对丝绸之路商贸的平和态度,使得当时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互联互通情形非常活跃。西方传教士以及商人借助海、陆丝绸之路,大规... 13-14世纪间,由于蒙古人对世界的征略行动,此疆彼域的政权障碍被最大程度地打破,而蒙古人对驿站建设的重视以及对丝绸之路商贸的平和态度,使得当时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互联互通情形非常活跃。西方传教士以及商人借助海、陆丝绸之路,大规模地进入蒙古人统治的区域,"中国形象"亦由此被传递到西方世界。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人"中国形象"有"以我观物""以物观物"和"物我两合"三个维度的不同,这使得他们所传达的"中国形象"由主观写实到客观写实,再到主体与客体相融,从宗教层面走向世俗层面,"中国形象"最终由于《马可·波罗游记》对"中国形象"丰富立体且生动传奇的描述而对西方世界产生振聋发聩的影响,从而改变了包括东、西方在内的世界文明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4世纪 互联互通 中国形象 三种表达维度 影响
下载PDF
13-14世纪域外纪行中的丝绸 被引量:1
6
作者 吴莉娜 邱江宁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1期31-37,共7页
“丝绸之路”的概念最早是由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费迪南·冯·李希托芬提出的。13世纪之前,由于道路被波斯帝国垄断,丝绸和丝路的真相扑朔迷离,人们对丝绸的认知带有很多的想象充分,表述颇为传奇。13-14世纪,由于蒙古... “丝绸之路”的概念最早是由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费迪南·冯·李希托芬提出的。13世纪之前,由于道路被波斯帝国垄断,丝绸和丝路的真相扑朔迷离,人们对丝绸的认知带有很多的想象充分,表述颇为传奇。13-14世纪,由于蒙古人的世界征略,丝绸之路大为畅通,西方旅行家和以高丽为代表的东亚商人对丝绸的叙述虽各有视角,却总体呈现出这个时期人们对丝绸的表述由外在走向深入,由传奇走向平实,愈来愈贴近丝绸的客观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4世纪 域外纪行 丝绸 西方旅行家 东亚
下载PDF
13—14世纪丝路拓通背景中的日常生活书写——以杭州为探讨中心
7
作者 唐云芝 吴志刚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0-238,共9页
藉由蒙元王朝所力拓之东西丝路的畅通,13—14世纪由东西作家共同参与的、以杭州为典型场域的中国日常生活书写,呈现出异质于传统形态的新变:基于国家疆域的大开与出行范围的广拓,视域开阔的空间体认与轻松愉悦的出行体验成为时人日常书... 藉由蒙元王朝所力拓之东西丝路的畅通,13—14世纪由东西作家共同参与的、以杭州为典型场域的中国日常生活书写,呈现出异质于传统形态的新变:基于国家疆域的大开与出行范围的广拓,视域开阔的空间体认与轻松愉悦的出行体验成为时人日常书写中的新风尚;建立于深切融合与互动基础上的多族化与国际化社交场域的形成,带来跨族属、国别交游书写的繁兴;多种世界性交流质素向中下层民众生活渗透,由此一改此前中土文人对丝路风物书写的整体虚拟形态与笔法。这些新变昭彰了"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这一文学发展观的内在机制与世界性书写这一文学形态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4世纪 丝路 日常生活书写 杭州
下载PDF
13~14世纪阿拉伯舆地文献和游记的特点及价值
8
作者 许序雅 《西域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80,171,共11页
通过与以往的游记和地理著述的比较,分析了13~14世纪阿拉伯游记和舆地文献在研究资料来源和著述形式、研究主旨和研究方法、研究视野和记述内容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并依据相关文献记述,探讨了该时期阿拉伯游记和舆地文献的文学价值、地... 通过与以往的游记和地理著述的比较,分析了13~14世纪阿拉伯游记和舆地文献在研究资料来源和著述形式、研究主旨和研究方法、研究视野和记述内容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并依据相关文献记述,探讨了该时期阿拉伯游记和舆地文献的文学价值、地理学价值和史料价值,认为这些文献对研究该时期丝绸之路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4世纪 阿拉伯—伊斯兰地理学文献 文献特点 史料价值
原文传递
13-14世纪欧洲游历者笔下的“中国形象”——以柏朗嘉宾、马可·波罗、鄂多立克等为中心
9
作者 赵凤玲 郑涵语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7-83,共7页
13世纪的蒙古西征打通了东西交流的通道。紧接着欧洲的一些使者、商人和旅行者带着各自不同的目的进入东方,蒙古汗国和元朝中国的形象开始呈现在欧洲人面前。这些使者和游历者从“异者”的视角讲述了13-14世纪蒙古汗国和元朝中国的社会... 13世纪的蒙古西征打通了东西交流的通道。紧接着欧洲的一些使者、商人和旅行者带着各自不同的目的进入东方,蒙古汗国和元朝中国的形象开始呈现在欧洲人面前。这些使者和游历者从“异者”的视角讲述了13-14世纪蒙古汗国和元朝中国的社会风貌、城市生活和各地的风土人情,他们所传播的“中国形象”对欧洲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前后进入中国的欧洲游历者身份不同,目的不同,所涉足的时段和地域不同,所观察的视角不同,其所传递的中国形象也各有差异。通过形象学的研究方法,可以解析当时欧洲人对蒙古以及元朝中国形象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4世纪 使者 商人 游历者 中国形象
原文传递
12-14世纪间萨迦派人物传记提要——藏文历史著作总目提要之一 被引量:1
10
作者 才让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2-127,共6页
文章选取了生活于12—14世纪间的部分萨迦派人物之传记(个别人物跨入15世纪初),如萨钦·贡噶宁布、萨迦班智达、译师绛曲则莫、仁达瓦等著名佛教大师的传记,撰写提要,概述作者、成书年代、资料来源、主要内容、版本等,尤为注意发现... 文章选取了生活于12—14世纪间的部分萨迦派人物之传记(个别人物跨入15世纪初),如萨钦·贡噶宁布、萨迦班智达、译师绛曲则莫、仁达瓦等著名佛教大师的传记,撰写提要,概述作者、成书年代、资料来源、主要内容、版本等,尤为注意发现相关人物与地方历史关系方面的记载。所收传记之顺序按人物生活年代编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文历史著作 12-14世纪 萨迦派 传记提要
原文传递
13—14世纪文本中的元大都形象——以孟高维诺书信为中心的讨论
11
作者 邱江宁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7,共13页
13—14世纪,依靠元朝无远弗届的影响力,元大都不仅成为那个时代最著名的国际大都市,而且也是世界文本书写的中心。孟高维诺以书信的方式向教皇表述他在元大都的经历,表达出他对元大都的切身观照。根据孟高维诺的书信内容,可以发现,世界... 13—14世纪,依靠元朝无远弗届的影响力,元大都不仅成为那个时代最著名的国际大都市,而且也是世界文本书写的中心。孟高维诺以书信的方式向教皇表述他在元大都的经历,表达出他对元大都的切身观照。根据孟高维诺的书信内容,可以发现,世界各地的人们远道而来,聚集于元大都,他们既使元大都充满着世界性特征,又使这个时期的文本充满了与世界关联的内容。作为天下“风俗之枢机”的京师,元大都的世界性特征又辐射到帝国的每个角落,从而使13—14世纪的中国整体形象都充满了与世界关联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4世纪 孟高维诺 元大都 世界性
原文传递
从钱币看13—14世纪蒙古人的宗教信仰
12
作者 曹光胜 《新疆钱币》 2014年第4期11-23,共13页
12世纪末13世纪初,蒙古崛起并登上历史舞台,1206年成吉思汗征服了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帝国,通过不断地征服和扩张,鼎盛时期横跨欧亚大陆,最北方到达西伯利亚北极圈,最南方到达波斯湾和西沙,最东方到达朝鲜半岛,最西方到达波兰,... 12世纪末13世纪初,蒙古崛起并登上历史舞台,1206年成吉思汗征服了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帝国,通过不断地征服和扩张,鼎盛时期横跨欧亚大陆,最北方到达西伯利亚北极圈,最南方到达波斯湾和西沙,最东方到达朝鲜半岛,最西方到达波兰,匈牙利,蒙古帝国总面积达到三千多万平方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人 宗教信仰 14世纪 钱币 蒙古帝国 13世纪 12世纪 成吉思汗
原文传递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中的“光影”模式 被引量:8
13
作者 霍绪德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5-156,共2页
关键词 绘画艺术 文艺复兴时期 光影 意大利人 14世纪 13世纪 “自然” 拜占廷 新时代 传统
下载PDF
关于“黄金家族”一词的产生时间——答特木勒、希都日古两位青年同志 被引量:2
14
作者 阿尔丁夫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9-63,共5页
“黄金家族”一词究竟产生于蒙古汗国时期还是“15世纪中叶前后”,这是作者本人同特木勒等同志分歧的焦点。本文从论据虚假入手,首先分析了特木勒等同志提出的“史料”论据,指出其史料虚假,不足为据,从而否定了14世纪说;然后... “黄金家族”一词究竟产生于蒙古汗国时期还是“15世纪中叶前后”,这是作者本人同特木勒等同志分歧的焦点。本文从论据虚假入手,首先分析了特木勒等同志提出的“史料”论据,指出其史料虚假,不足为据,从而否定了14世纪说;然后从蒙元时期史籍未见该词,反驳13世纪产生和“广泛使用”说。在此基础上,正面阐述自己关于“蒙金家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家族" 希都日古 特木勒 蒙古汗国 史料 产生时间 指称对象 13世纪 14世纪
下载PDF
论清末民国时期的网球运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建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4-125,共2页
网球足一项优美而激烈的运动,被称为世界第二大球类运动。网球最早起源于12至13世纪法国传教十在教堂同廊里用手掌击球的一种游戏,也有说在法国民间流传的一种叫做海欧·德·巴乌麦的球类游戏:每人各执一个球拍,击打一个用... 网球足一项优美而激烈的运动,被称为世界第二大球类运动。网球最早起源于12至13世纪法国传教十在教堂同廊里用手掌击球的一种游戏,也有说在法国民间流传的一种叫做海欧·德·巴乌麦的球类游戏:每人各执一个球拍,击打一个用草、树叶或头发填充而成的球,把球击打到围墙上又弹同去。到了14世纪中叶,法围某诗人把这种球类游戏介绍到法困宫廷中,于是网球的场地安置在了宫廷内的大厅里,运动时没有网也没有球拍,球是用布卷成圆形后用绳子绑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球运动 清末民国时期 球类运动 游戏介绍 13世纪 14世纪 法国 球拍
下载PDF
当代西方国际私法的走向
16
作者 丁伟 《社会观察》 2005年第8期50-51,共2页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私汉轫于13、14世纪的欧洲大陆.从公元13世纪到18世纪,国际私法处于"学说法"时期.
关键词 国际私法 当代西方 法则区别说 现代意义 18世纪 14世纪 13世纪 19世纪 20世纪 历史时期 全面发展 欧洲 理论界 制定法 说法 立法 作为 法理
下载PDF
波斯农书《迹象与生命》中的中国植物--兼论拉施都丁的中国知识与农业实践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春晓 《Chinese Annal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2年第1期55-88,共34页
《迹象与生命》是14世纪初伊朗著名宰相、学者拉施都丁撰著的一部农业生产指导手册。现存抄本仅保留了原书农学和园艺学的部分内容,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关于中国植物及相关知识的介绍。在讲述植物学知识之外,此书还述及元朝各方... 《迹象与生命》是14世纪初伊朗著名宰相、学者拉施都丁撰著的一部农业生产指导手册。现存抄本仅保留了原书农学和园艺学的部分内容,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关于中国植物及相关知识的介绍。在讲述植物学知识之外,此书还述及元朝各方面信息,包括赋税制度、货币制度、军事制度、经济贸易、制造技艺、民族风俗、饮食文化等诸领域,为研究13~14世纪东西方物种传播、技术交流、民族交往和文化交融提供了重要材料。作者拉施都丁利用自己官员、商人的身份,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到世界各地植物的丰富信息。而他对中国文化的特别爱好,使他将如此多的中国信息著述其书中。与此同时,书中记载还反映出作者研究、种植、培育植物的行为,这使得此书不仅是农学知识的汇编,也是记录作者农业活动的实践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迹象与生命》 拉施都丁 中国植物 农业实践 13~14世纪
下载PDF
文艺复兴先驱乔托的绘画语言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夏理斌 《油画艺术》 2016年第2期104-111,共8页
一、乔托概述 乔托(Glotto di Bondone,1266-1337年)是欧洲13世纪末14世纪初的著名画家。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的慕杰罗山区(Vicchio Mugello)的维斯宾聂诺山口(Colle de Vespignino)。
关键词 语言研究 乔托 文艺复兴 绘画 著名画家 14世纪 13世纪 佛罗伦萨
下载PDF
全球地震次数及频率资料 被引量:1
19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1年第3期62-62,共1页
美国国家地震局官方数据显示,全球的年均地震次数不断递增,而且增势迅猛!第1世纪地震次数一共15次:第2世纪11次;第3世纪18次;第4世纪14次:第5世纪15次;第6世纪13次:第7世纪17次;第8世纪35次;第9世纪39次;第10世纪33次;第11... 美国国家地震局官方数据显示,全球的年均地震次数不断递增,而且增势迅猛!第1世纪地震次数一共15次:第2世纪11次;第3世纪18次;第4世纪14次:第5世纪15次;第6世纪13次:第7世纪17次;第8世纪35次;第9世纪39次;第10世纪33次;第11世纪53次:第12世纪84次;第13世纪115次:第14世纪147次;第15世纪174次;第16世纪253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局 频率 数据显示 12世纪 14世纪 13世纪 15世纪 16世纪
下载PDF
多萝西·布什
20
作者 Harold Gullan 邹素 《大学英语》 2012年第2期18-20,共3页
根据伯克所编《贵族名谱》一书,美国总统家族不管在国内出身多么卑微,几乎无一例外与英国皇室有某种盘根错节的关系。其中布什家族无疑最富威仪,祖先可追溯至14世纪英国的王冠之尊。传记作家J·H·哈特菲尔德写道,乔治·... 根据伯克所编《贵族名谱》一书,美国总统家族不管在国内出身多么卑微,几乎无一例外与英国皇室有某种盘根错节的关系。其中布什家族无疑最富威仪,祖先可追溯至14世纪英国的王冠之尊。传记作家J·H·哈特菲尔德写道,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即老布什)是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第十四王兄,在美国东部权势集团中根基稳固,谱系名门。财资丰裕。然对布什家族而言,这一遗产却成挑战,而非恩惠,其三代当选领导人都始终淡化血统与财富。遗产虽非个人成就之阻绊。然美国选民更易偏爱独自“成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什家族 美国总统 14世纪 传记作家 伊丽莎白 个人成就 领导人 英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