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Co,B对La(Fe,Si)_(13)合金中LaCo_(13)结构1:13相形成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湘 陈云贵 +1 位作者 唐永柏 肖定全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3期705-711,共7页
通过XRD、SEM、EDS等方法,研究Ce、Co、B对La(Fe,Si)13合金中LaCo13结构1:13相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铸态LaFe11.6-xCoxSi1.4合金中,Co能够促进铸态1:13相的形成。但是在铸态以及热处理后的LaFe11.6Si1.4-xCox合金中,Co阻止1:13相的形... 通过XRD、SEM、EDS等方法,研究Ce、Co、B对La(Fe,Si)13合金中LaCo13结构1:13相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铸态LaFe11.6-xCoxSi1.4合金中,Co能够促进铸态1:13相的形成。但是在铸态以及热处理后的LaFe11.6Si1.4-xCox合金中,Co阻止1:13相的形成,同时促进α-Fe(Co,Si)固溶体相的形成。在铸态La1-xCexFe11.5Si1.5合金中,当Ce的含量达到一定值后,合金中将有Ce2Fe17相形成,且随着Ce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铸态LaFe11.6-xBxSi1.4合金中,B能够促进1:13相的形成,但同时会有Fe2B相产生。在铸态以及热处理后的LaFe11.6Si1.4-xCox和LaFe16Si1.4-xBx合金中,Co能够促进α-Fe(Co,Si)固溶体相的形成。在LaFe11.6Si0.9B0.5合金中,基本上只有α-Fe(Co,Si)固溶体相存在,这点与LaFe11.6Si0.7Co0.7合金相似。在高温短时热处理制备的La(Fe,Si)13合金中,引入Ce、Co、B并不能消除杂相α-Fe,且同时会伴随新的杂相产生,如Ce2Fe17和Fe2B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Fe13-xSix合金 高温短时热处理 1 13相
下载PDF
冷变形La_(0.6)Pr_(0.4)Fe_(10.7)Co_(0.8)Si_(1.5)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变与磁热效应
2
作者 杨旭 傅斌 +1 位作者 韩洁 张联齐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9-196,共8页
为改善磁制冷工质的制备工艺从而提高实用化进程,提出了一种室温下冷压塑性变形加速磁热相形成的方法。对La_(0.6)Pr_(0.4)Fe_(10.7)Co_(0.8)Si_(1.5)合金的晶粒结构、相组成和磁热效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预变形,合金单位... 为改善磁制冷工质的制备工艺从而提高实用化进程,提出了一种室温下冷压塑性变形加速磁热相形成的方法。对La_(0.6)Pr_(0.4)Fe_(10.7)Co_(0.8)Si_(1.5)合金的晶粒结构、相组成和磁热效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预变形,合金单位面积上晶粒数量增加且晶粒尺寸均匀,相比于未压缩样品,在相同条件下退火后磁热相比例增加。当压缩率为30%时,经3天的短时间退火后,1∶13相的比例可达92.68%(体积分数),明显高于未变形样品。30%预变形La_(0.6)Pr_(0.4)Fe_(10.7)Co_(0.8)Si_(1.5)样品居里温度为289 K,在2 T磁场下磁熵变为-7.1 J/(kg·K),可作为室温区实用的磁制冷材料备选工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变形 1∶13相 磁热效应 La(Fe Si)_(13)合金
下载PDF
采用E2EM模型预测LaB_(6)相作为Al-Si-Cu-Mn耐热铝合金中初生富Mn相形核基底潜力及其细化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广敬 廖恒成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6期1795-1804,共10页
通过E2EM模型预测LaB_(6)相作为Al−Si−Cu−Mn耐热铝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出现的初生Al_(13)Mn_(4)Si_(8)相异质形核基底的潜力。LaB_(6)相和Al_(13)Mn_(4)Si_(8)相间共有5对位向关系满足E2EM模型的判定标准,其中一对晶面关系((110)LaB_(6)//(... 通过E2EM模型预测LaB_(6)相作为Al−Si−Cu−Mn耐热铝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出现的初生Al_(13)Mn_(4)Si_(8)相异质形核基底的潜力。LaB_(6)相和Al_(13)Mn_(4)Si_(8)相间共有5对位向关系满足E2EM模型的判定标准,其中一对晶面关系((110)LaB_(6)//(110)Al_(13)Mn_(4)Si_(8))被TEM观察证实。这表明LaB_(6)相可作为Al_(13)Mn_(4)Si_(8)相的有效异质形核基底。将1.0%(质量分数)的Al−2La−1B中间合金添加到Al−12Si−4Cu−2Mn合金中,并通过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来评价细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添加Al−2La−1B中间合金能显著细化初生Al_(13)Mn_(4)Si_(8)相,证实E2EM模型预测的结果。但初生Al_(13)Mn_(4)Si_(8)相的细化并没有提高合金的强度,这是由于铝基体与初生Al_(13)Mn_(4)Si_(8)相之间的弹性模量差大于Al_(15)Mn_(3)Si_(2)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2EM模型 Al_(13)Mn_(4)Si_(8) LaB_(6) 耐热铝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La(Fe_(0.94)Co_(0.06))_(11.8)Si_(1.2)循环磁化过程中微观结构的演变
4
作者 袁泽明 张邦文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232-235,共4页
电弧熔炼制备的铸态La(Fe0.94Co0.06)11.8Si1.2合金在1 373 K(120 h)热处理之后冰水快淬得到了NaZn13相金属间化合物.将材料应用于自制磁热循环装置中,在其居里点Tc附近进行磁化-去磁化循环处理.经过绝热循环磁化5千次后,通过扫描隧道... 电弧熔炼制备的铸态La(Fe0.94Co0.06)11.8Si1.2合金在1 373 K(120 h)热处理之后冰水快淬得到了NaZn13相金属间化合物.将材料应用于自制磁热循环装置中,在其居里点Tc附近进行磁化-去磁化循环处理.经过绝热循环磁化5千次后,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化合物La(Fe0.94Co0.06)11.8Si1.2的磁畴细化;通过HRTEM观察到化合物晶粒内部出现了应变区,在[001]方向聚集了大量的位错线.循环磁化8千次后,晶粒内部出现了亚晶界、微观裂缝结构等不可逆结构演变.磁畴结构与微观结构的演变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经过不断的循环磁化去磁化处理,材料将会出现磁热性能和结构的同时衰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Zn13相 循环磁化 磁畴 结构演变
下载PDF
抑制层和ζ-FeZn_(13)相对热镀锌双相钢镀层附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胡春东 江社明 +3 位作者 李远鹏 杨芃 陈宇 俞钢强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7-41,共5页
通过对比研究3种不同双相钢变形下的镀层和抑制层形貌,寻找影响镀层附着力的因素。试验研究表明,Fe-Al颗粒细小且排列紧密时,镀层的附着性强;Fe-Al颗粒不连续紧密时,镀层附着力大大减弱。双相钢镀层变形时,含有ζ-FeZn13颗粒的镀层容易... 通过对比研究3种不同双相钢变形下的镀层和抑制层形貌,寻找影响镀层附着力的因素。试验研究表明,Fe-Al颗粒细小且排列紧密时,镀层的附着性强;Fe-Al颗粒不连续紧密时,镀层附着力大大减弱。双相钢镀层变形时,含有ζ-FeZn13颗粒的镀层容易出现裂纹,且裂纹多数在ζ-FeZn13颗粒集中的区域。ζ-FeZn13颗粒能降低镀层的附着性能,降低镀层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层 附着性能 ζ-FeZn13相 热镀锌
原文传递
Al-Cu-Fe-Ce准晶中间合金的显微组织及热膨胀系数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娟 杨忠 +3 位作者 孟祥松 段洪波 陶栋 李建平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438-446,共9页
针对准晶材料的脆性问题,通过常规铸造法制备了四元(Al_(63)Cu_(25)Fe_(12))_(100-x)Ce_(x)(原子数分数x=2,3,5,7)准晶中间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分析了铈含量对合金组织及热膨胀... 针对准晶材料的脆性问题,通过常规铸造法制备了四元(Al_(63)Cu_(25)Fe_(12))_(100-x)Ce_(x)(原子数分数x=2,3,5,7)准晶中间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分析了铈含量对合金组织及热膨胀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铈含量的增加,合金中的二十面体准晶I相的含量逐渐降低,含铈相发生一定程度的富集和粗化,当铈含量增加至7%时,合金中细小分布的不规则块状Al_(13)Ce_(2)Cu_(13)相明显减少,出现了团絮状的Al_(8)CeCu_(4)相;且随着铈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热膨胀系数先降低后又升高,含铈量为5%时,合金的热膨胀系数达到最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铸造法 准晶I Al13Ce2Cu13相 Al8CeCu4
下载PDF
铜和锶对可生物降解锌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胡玉书 张恒华 +1 位作者 马义明 沈乔盛 《上海金属》 CAS 2022年第5期66-71,共6页
制备了不同铜、锶含量的可生物降解锌合金,对其分别进行了340℃保温4、6和8 h的均匀化处理,研究了铜和锶元素以及均匀化处理时间对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铜质量分数从1%增加到3%,合金中ε相的数量增加,其平均尺寸从6... 制备了不同铜、锶含量的可生物降解锌合金,对其分别进行了340℃保温4、6和8 h的均匀化处理,研究了铜和锶元素以及均匀化处理时间对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铜质量分数从1%增加到3%,合金中ε相的数量增加,其平均尺寸从6.96μm增大至10.92μm,合金的抗拉强度首先从102.1 MPa上升至129.4 MPa,随后下降至126.8 MPa;随着锶质量分数从0.10%提高到0.15%,合金中SrZn相的数量增加,其平均尺寸从13.48μm增大至15.63μm,合金的抗拉强度从112.6 MPa提高到129.4 MPa,断后伸长率从1.23%下降至1.03%;均匀化处理时间越长,合金晶粒越粗大,ε相数量越少,合金力学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生物降解锌合金 CuZn5 SrZn13相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均匀化处理
下载PDF
吸铸La_(0.8)Ce_(0.2)Fe_(11.4)Si_(1.6)B_(0.5)合金磁熵变性能研究
8
作者 吕嫣然 林志平 +5 位作者 胡翼 罗建邦 李皖丽 苏婷慧 许欣 李山东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9年第B12期75-78,共4页
本文研究了利用吸铸和短时间热处理方法制备的La0.8Ce0.2Fe11.4Si1.6B0.5化合物的微结构、磁性以及磁熵变性能。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长时间热处理方法(通常大于1周)相比,吸铸方法制备的La0.8Ce0.2Fe11.4Si1.6B0.5化合物只需经过1... 本文研究了利用吸铸和短时间热处理方法制备的La0.8Ce0.2Fe11.4Si1.6B0.5化合物的微结构、磁性以及磁熵变性能。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长时间热处理方法(通常大于1周)相比,吸铸方法制备的La0.8Ce0.2Fe11.4Si1.6B0.5化合物只需经过1373K真空退火处理2h后,全部转变为单相立方NaZn13型晶体结构。磁测量表明,样品具有较小的热滞和磁滞,B添加使居里温度TC提高到197K,最大磁熵变为15.3J/(kg.K)。这些研究说明了吸铸短时退火是一种制备磁制冷材料的优异方法,该方法制备的La0.8Ce0.2Fe11.4Si1.6B0.5化合物是一种优良的磁制冷工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熵变 吸铸 居里温度 NaZn13相结构
下载PDF
Co元素及凝固速度对La-Fe-Si系NaZn_(13)型相及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慧敏 侯雪玲 +2 位作者 刘春雨 薛允 徐晖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4-247,共4页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不同快淬速度的La_(0.8)Ce_(0.2)(Fe_(11.5-x)Co_x)Si_(1.5)(x=0.0,0.3,0.5,0.7)合金条带,经过1273 K/20 min热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和磁性测量研究Co元素及凝固速度对La-Ce-Fe-Co-Si合金的相形成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不同快淬速度的La_(0.8)Ce_(0.2)(Fe_(11.5-x)Co_x)Si_(1.5)(x=0.0,0.3,0.5,0.7)合金条带,经过1273 K/20 min热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和磁性测量研究Co元素及凝固速度对La-Ce-Fe-Co-Si合金的相形成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元素添加和快淬速度提高均有利于Na Zn13型相的形成;Co元素添加提高合金居里温度,减小磁滞,但是磁热性能有所降低;快淬速度提高导致合金的磁滞增大,但对磁热性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快淬 La0.8Ce0.2(Fe11.5-xCox)Si1.5合金 凝固速度 NaZn13 磁滞
原文传递
热疲劳对B/M复相H13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洋城 程晓农 +3 位作者 罗锐 韦家波 张洁 高天明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21,共5页
为提高其热疲劳性能,对H13钢进行了贝氏体-马氏体(B/M)复相热处理,使其得到了由回火索氏体和贝氏体组成的复相组织。利用OM、SEM、TEM、洛氏硬度计、万能拉伸试验机等设备研究了热疲劳对B/M复相H13钢微观组织、碳化物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为提高其热疲劳性能,对H13钢进行了贝氏体-马氏体(B/M)复相热处理,使其得到了由回火索氏体和贝氏体组成的复相组织。利用OM、SEM、TEM、洛氏硬度计、万能拉伸试验机等设备研究了热疲劳对B/M复相H13钢微观组织、碳化物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传统H13钢硬度随疲劳次数增加而迅速降低的现象,B/M复相H13钢的硬度随疲劳次数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拉伸试验表明,较传统H13钢,B/M复相H13钢的强塑性配合更加优异,且在热疲劳后,其断面收缩率反而有所增大。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发现力学性能变化的主要原因是B/M复相H13钢在热疲劳过程中存在贝氏体板条合并及碳化物析出并长大粗化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复H13 热疲劳 碳化物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不同热处理温度下LaFe_(11.6)Si_(1.4)合金的相和组织结构
11
作者 赵芸 杨美菱 +1 位作者 吴晓维 陈湘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4-18,共5页
研究了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LaFe11.6Si1.4合金的相和组织结构,并探究其相变机理.铸态LaFe11.6Si1.4合金在高温热处理时经历包析反应和包晶反应.在低于1423K左右时,铸态LaFe11.6Si1.4合金发生Fe(Si)+LaFeSi→1∶13固固包析反应;在142... 研究了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LaFe11.6Si1.4合金的相和组织结构,并探究其相变机理.铸态LaFe11.6Si1.4合金在高温热处理时经历包析反应和包晶反应.在低于1423K左右时,铸态LaFe11.6Si1.4合金发生Fe(Si)+LaFeSi→1∶13固固包析反应;在1423~1593K,发生Fe(Si)+LaFeSi→1∶13固液包晶反应;在1593~1739K,已形成的1∶13相熔化,合金处于固相Fe和液相两相区.基于相变热力学及动力学的因素,铸态合金在1523K附近具有最大的包晶反应驱动力,LaFe11.6Si1.4合金热处理5小时后,合金1∶13相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Fe11.6Si1.4合金 1∶13相 形成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