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氧-11,12,13-三羟基桉烷-4-烯的简便全合成 被引量:1
1
作者 关玉昆 房丽晶 +1 位作者 唐志勇 李裕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07-1309,共3页
3-Oxo-11,12,13-trihydroxyeudesm-4-ene(1) was a highly oxygenated natural eudesmane isolated from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with an antiphlogostic and spasmolytic activity.For the purpose of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 3-Oxo-11,12,13-trihydroxyeudesm-4-ene(1) was a highly oxygenated natural eudesmane isolated from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with an antiphlogostic and spasmolytic activity.For the purpose of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research on natural product 1 and its derivatives,a facile total synthesis of compound 1 starting from(+)-dihydrocarvone(2) was completed in an overall yield of 24%.The structures of all intermediates and product 1 were confirmed via 1H NMR,13C NMR,MS and IR techniques.The NMR data of compound 1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ose of natural 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1 12 13-三羟基桉烷-4-烯 全合成 倍半萜
下载PDF
羟基胆烷酸类和羟基胆甾烷类化合物的体内抗癌活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跃金 耿晓宇 +1 位作者 王晶明 容士宏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z1期601-604,共4页
目的 考察3β,5α,6β-三羟基胆烷-4-酸甲酯(LS01)、胆甾烷-3β,5α,6β-三醇(LS19)和胆-4-烯-3β,6β-二醇(LS20)的体内抗癌活性和急性毒性.方法 体内抗癌活性实验按<抗肿瘤药药效学技术要求>的规定进行.急性毒性实验按常规方法... 目的 考察3β,5α,6β-三羟基胆烷-4-酸甲酯(LS01)、胆甾烷-3β,5α,6β-三醇(LS19)和胆-4-烯-3β,6β-二醇(LS20)的体内抗癌活性和急性毒性.方法 体内抗癌活性实验按<抗肿瘤药药效学技术要求>的规定进行.急性毒性实验按常规方法进行.结果 灌服和腹腔注射LS20对小鼠S180无明显的抑制作用;灌服和腹腔注射LS19与LS01对小鼠S180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LS19较好.灌服和腹腔注射LS01的最大耐受量分别为8000,658 mg·kg-1;灌服LS19的最大耐受量为5 000 mg·kg-1, 腹腔注射LS19的LD50及其95%置信限分别为169 mg·kg-1、152~186 mg·kg-1.结论 LS19和LS01具有一定的体内抗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24-酸甲酯 胆甾- - 胆甾-4-- -二醇 抗癌活性 急性毒性
下载PDF
倍半萜三醇的两种异构体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敬来 陈丹云 +4 位作者 刘小玉 赵巧民 苗体方 刘绣华 朱蕾 《化学研究》 CAS 2001年第2期15-17,共3页
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 (PM3) ,研究了倍半萜三醇的两种异构体 :Bullatantriol和 1β ,4β ,7α -三羟基桉烷的电子结构 ,得到了它们的平衡几何构型、谐振动频率、红外强度、净电荷分布、键能和总能量 .结果表明 :1β ,4β ,7α -三羟基... 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 (PM3) ,研究了倍半萜三醇的两种异构体 :Bullatantriol和 1β ,4β ,7α -三羟基桉烷的电子结构 ,得到了它们的平衡几何构型、谐振动频率、红外强度、净电荷分布、键能和总能量 .结果表明 :1β ,4β ,7α -三羟基桉烷的总能量均较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平衡几何构型 Bullatantriol 4β -羟基 倍半萜 异构体 姜科植物
下载PDF
人工栽培南方红豆杉紫杉烷成分的研究
4
作者 李俊 牙启康 +2 位作者 苏小建 义祥辉 张健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4,共3页
采用溶剂萃取及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从人工栽培南方红豆杉中分离得到紫杉醇(Ⅰ)、2′-乙酰氧基-7-表-紫杉醇(Ⅱ)、(3E,7E)-2,α10,β13α-三乙酰基-5,α20-二羟基-3,8-断紫杉烷-3,7,11-三烯-9-酮(Ⅲ)和7-表-紫杉醇(Ⅳ),其中化合物(Ⅱ... 采用溶剂萃取及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从人工栽培南方红豆杉中分离得到紫杉醇(Ⅰ)、2′-乙酰氧基-7-表-紫杉醇(Ⅱ)、(3E,7E)-2,α10,β13α-三乙酰基-5,α20-二羟基-3,8-断紫杉烷-3,7,11-三烯-9-酮(Ⅲ)和7-表-紫杉醇(Ⅳ),其中化合物(Ⅱ)首次从南方红豆杉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紫杉醇 2'-乙酰氧基-7-表紫杉醇 (3E 7E)- 10β 13α-乙酰基一5a 20.二羟基-3 8- 断紫杉-3 7 11--9- 7--紫杉醇
下载PDF
乔松松塔中两个新松香烷型二萜化合物 被引量:1
5
作者 赵玉美 罗建蓉 +3 位作者 何文姬 杨四文 刘光明 张桢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83-1286,共4页
目的:研究乔松松塔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了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部位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5-羟基-7α-甲氧基-松香-8,11,13-三烯-18-酸... 目的:研究乔松松塔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了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部位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5-羟基-7α-甲氧基-松香-8,11,13-三烯-18-酸(1)、7α,13-二羟基-罗汉松-8,11,13-三烯-18-酸(2)、7,12,13,15-四羟基-松香-8(14)-烯-18-酸(3)、7β,15-二羟基-松香-8,11,13-三烯-18-酸(4)、18-降松香-8,11,13-三烯-4,7,15-三醇(5)、15-羟基-松香-8,11,13-三烯-18-酸(6)、7α-羟基-15-甲氧基-松香-8,11,13-三烯-18-酸(7),7α-羟基罗汉松烯-8(14)-烯-13-酮-18-酸(8)、齐墩果酸(9)。结论:其中,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命名为15-羟基-7α-甲氧基-松香-8,11,13-三烯-18-酸、7α,13-二羟基-罗汉松-8,11,13-三烯-18-酸,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松香型二萜 15-羟基--甲氧基-松香-8 11 13--18- 13-羟基-罗汉松-8 11 13--18- 松塔 乔松
下载PDF
云南民间草药臭灵丹根部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郑群雄 张奇军 +1 位作者 孙汉董 赵昱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06-409,共4页
目的 :系统研究臭灵丹的化学成分 ,为后续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应用萃取 ,色谱等分离手段及各种波谱技术 ,对样品中各极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测定。结果 :从臭灵丹根部分离得 5 2个化合物 ,鉴定结构 39个 ,其中新... 目的 :系统研究臭灵丹的化学成分 ,为后续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应用萃取 ,色谱等分离手段及各种波谱技术 ,对样品中各极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测定。结果 :从臭灵丹根部分离得 5 2个化合物 ,鉴定结构 39个 ,其中新化合物 (19)的结构用波谱技术鉴定为 4β,9α,11-三羟基对映桉烷。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灵丹 化学 倍半萜类 黄酮醇类 4β 11-羟基对映 中药
下载PDF
两个新的海洋神经酰胺 被引量:5
7
作者 蓝文健 姚骏骅 +1 位作者 苏镜娱 曾陇梅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5-117,共3页
从南海海绵Spongia sp.中分离得到两个新的神经酰胺,spongiamine A(1)和spongiamine B(2),通过IR,1D NMR,2D NMR,MS,MSn等波谱方法,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N-(2’-羟基-正-二十四碳酰基)-1,3,4-三羟基-正-十五烷-鞘胺醇(1)和N-(2'-... 从南海海绵Spongia sp.中分离得到两个新的神经酰胺,spongiamine A(1)和spongiamine B(2),通过IR,1D NMR,2D NMR,MS,MSn等波谱方法,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N-(2’-羟基-正-二十四碳酰基)-1,3,4-三羟基-正-十五烷-鞘胺醇(1)和N-(2'-羟基-正-二十四碳酰基)-正-二十碳-4(E)烯-鞘胺醇(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 神经酰胺 N-(2’-羟基--二十四碳酰基)-1 3 4-羟基--十五-鞘胺醇 N-(2’-羟基--二十四碳酰基)--二十碳-4(E)-鞘胺醇
下载PDF
五加枝叶中1个新的羽扇豆烷型三萜
8
作者 刘荷秀 徐凌玉 +3 位作者 贾瑞芳 黄美玲 李振麟 钱士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58-1262,共5页
目的研究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var. gracilistylus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ODS等柱色谱方法及制备液相色谱技术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等谱学技术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 目的研究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var. gracilistylus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ODS等柱色谱方法及制备液相色谱技术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等谱学技术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研究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从五加地上部分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降羽扇豆烷型三萜3α,4α,11α-三羟基-23-降羽扇豆-20(29)-烯-28-酸(1)和4个已知羽扇豆三萜3α,11α-二羟基羽扇豆-20(29)-烯-28-酸(2)、23-氧-3α,11α-二羟基羽扇豆-20(29)-烯-28-酸(3)、23-氧-3α-羟基羽扇豆-20(29)-烯-28-酸(4)和3α-羟基羽扇豆-20(29)-烯-23,28-二酸(5)。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新印象酸。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人骨肉瘤143B细胞无显著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加 地上部分 降羽扇豆 4α 11α-羟基-23-降羽扇豆-20(29)--28- 新印象酸 23---羟基羽扇豆-20(29)--28-
原文传递
三尖杉茎叶中的二萜类化合物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鑫 王景丽 +7 位作者 赵春雪 姜春宇 景沁雪 袁艺珍 李达翃 李占林 华会明 白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174-3179,共6页
目的对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茎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三尖杉茎叶75%乙醇提取物二氯甲烷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采用核磁、质谱等多种波谱技术鉴定... 目的对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茎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三尖杉茎叶75%乙醇提取物二氯甲烷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采用核磁、质谱等多种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三尖杉茎叶75%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了10个二萜类化合物,包括7个松香烷类二萜、1个海松烷类二萜和2个环庚三烯酮降二萜类化合物;得到的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2,16-二羟基松香烷-6,8,11,13-四烯-3-酮(1)、桧醇(2)、柳杉酚(3)、margoclin(4)、cephafortoidB(5)、torreyayunnin(6)、贡山三尖杉二萜D(7)、6α-羟基山达海松酸(8)、海南粗榧内酯(9)、海南粗榧内酯醇(10)。结论化合物1为1个新化合物,化合物4、8为首次从三尖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杉 松香二萜 12 16-羟基松香-6 8 11 13--3- 柳杉酚 -羟基山达海松酸 海南粗榧内酯
原文传递
小花八角果实抗氧化活性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婷婷 武海波 +4 位作者 陈艳艳 隋先进 任晓倩 王文蜀 董旭俊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1-614,共4页
目的研究民间药用植物小花八角Illiciummicranthum果实中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有效成分。方法使用DPPH活性测试方法进行抗氧化活性筛选;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 目的研究民间药用植物小花八角Illiciummicranthum果实中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有效成分。方法使用DPPH活性测试方法进行抗氧化活性筛选;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小花八角果实甲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层抗氧化活性最好,从中共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gynurenol(1)、β-榄醇(2)、epicarrisone(3)、6-羟基-桉烷-4(14)-烯(4)、13-桉醇(5)、柳杉醇(6)、1R,2R,4R-三羟基薄荷烷(7)、2-isopropenyl-5-methyl—cyclohexanol(8)、(-)isopulegol(9)、4-isopropenyl-1-methyl-cyclohexanol(10)、棕榈酸(11)、三十烷酸(12)、对甲氧基苯甲酸(13)、β-胡萝卜苷(14)。结论除化合物14外,其他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果实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4、7、8为首次从八角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八角果实 抗氧化活性 β-榄醇 6-羟基--4(14)- 棕榈酸 β-胡萝卜苷
原文传递
绯红南五味子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季改 余姝 +3 位作者 胡文 欧莹宝 李贺然 杨世林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73-876,共4页
目的研究绯红南五味子Kadsura coccinea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法、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共振谱等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3个甾体化合物,3个羊毛... 目的研究绯红南五味子Kadsura coccinea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法、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共振谱等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3个甾体化合物,3个羊毛甾烷型三萜和4个联苯环辛二烯型木脂素,共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豆甾烯-3-酮(1)、β-谷甾醇(2)、(24R)-α-乙基-6β-羟基-4-胆甾烯醇-3-酮(3)、羊毛甾-(24E)-7,24-二烯-26-酸-3-酮(4)、南五味子酸B(5)、南五味子酸C(6)、乙酰基日本南五木脂素A(7)、日本南五木脂素A(8)、长梗南五木脂素B(9)、南五木脂素J(10)。结论化合物1、3、4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绯红南五味子 4-豆甾-3- (24R)-α-乙基--羟基-4-胆甾-3- 联苯环辛二型木脂素 羊毛甾
原文传递
叶穗香茶菜地下部分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雯 田新雁 +1 位作者 肖朝江 姜北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382-1385,共4页
目的研究叶穗香荼菜(1sodon phyllostachys)地下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葡聚糖凝胶和反相材料色谱法分离纯化.利用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3-羟基-8,11... 目的研究叶穗香荼菜(1sodon phyllostachys)地下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葡聚糖凝胶和反相材料色谱法分离纯化.利用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3-羟基-8,11,13-三烯-桃柘-19.酸(1)、4.羟基桂皮醛(2)、泡桐素(3)、5,4’-二羟基-6,7,3’-三甲氧基黄酮(4)、7α-羟基谷甾醇(5)、豆甾醇(6)、(E)-2,5-二羟基桂皮酸(7)、松柏醛(8)、2.[N-(2-羟基二十二碳酰基)-亚氨基]-二十烷-12-烯-1,3,4-三醇(9)、桦木醇(10)、7a-羟基豆甾醇(11)、熊果酸(12)、胡萝卜苷(13)和齐墩果酸(14)。结论化合物1~14均为首次从叶穗香茶菜地下部分获得,1~11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穗香茶菜 地下部分 13-羟基-8 11 13--桃柘-19- 4-羟基桂皮醛 泡桐素 5 4^+-羟基-6 7 3’-甲氧基黄酮
原文传递
黄杞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大松 杨锦超 +2 位作者 杨永平 杨雪飞 李晓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520-3523,共4页
目的对黄杞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茎皮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黄杞茎皮9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β,6α-二羟基桉烷-... 目的对黄杞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茎皮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黄杞茎皮9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β,6α-二羟基桉烷-4(15)-烯(1)、(4S)-4-羟基-1-四氢萘酮(2)、(4S)-4,8-二羟基-1-四氢萘酮(3)、对羟基苯甲酸(4)、山柰酚(5)、异甘草黄酮醇(6)、8,3′-二异戊烯基山柰酚(7)、6,5′-二异戊烯基槲皮素(8)、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9)、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10)。结论化合物1、4和6~8为首次在黄杞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异戊烯基取代黄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杞属 黄杞 异戊基取代黄酮 -羟基-4(15)- 异甘草黄酮醇 6 5′-二异戊基槲皮素
原文传递
羊角天麻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忠泉 杨丹 +4 位作者 马青云 义祥辉 胡江苗 周俊 赵友兴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16-1919,共4页
目的研究羊角天麻Dobinea delavayi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corymbolol(1)、β-corymbolol(2)、1... 目的研究羊角天麻Dobinea delavayi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corymbolol(1)、β-corymbolol(2)、1β,6β-二羟基-桉叶烷-4(14)-烯(3)、麦角甾醇(4)、1-O-(β-D-吡喃葡萄糖)-(2S,3S,4E,8E)-2-(2R-羟基-十六酰氨)-十八烷二烯-1,3-二醇(5)、1,2,3-(2E-十一烯酸)-甘油三酯(6)、二十六烷酸α-单甘油酯(7)、1-棕榈酸甘油酯(8)、1,1′-软脂酸乙二醇酯(9)、正三十四烷酸(10)、β-谷甾醇(11)、胡萝卜苷(12)。结论以上12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角天麻 -羟基--4(14)- 1 2 3-(2E-十一酸)-甘油酯 1-棕榈酸甘油酯 十四
原文传递
柳蒿中的倍半萜类化合物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金兰 马耀玲 +4 位作者 王美娇 易智聪 李军 赵明 张树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758-3762,共5页
目的研究柳蒿Artemisia integrifoli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谱等光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采用MTT法分别测定化合物对人宫颈癌He La细胞体外增殖抑制活性。结果从柳蒿中... 目的研究柳蒿Artemisia integrifoli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谱等光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采用MTT法分别测定化合物对人宫颈癌He La细胞体外增殖抑制活性。结果从柳蒿中分离得到10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methoxy-tanapartholide(1)、dehydroleucodin(2)、4β-羟基愈创木-2,10(14),11(13)-三烯-12,6α-内酯(3)、4α-羟基愈创木-2,10(14),11(13)-三烯-12,6α-内酯(4)、2β-羟基愈创木-3,10(14),11(13)-三烯-12,6α-内酯(5)、artanomalide(6)、5-epi-seco-tanapartholide A(7)、seco-tanapartholide B(8)、iso-seco-tanapartholide(9)、3-epi-iso-seco-tanapartholide(10)。结论 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柳蒿中分离得到,它们对He La细胞增殖均显示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1、4、7的活性最强,作用48、72 h后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均小于7.8μ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蒿 倍半萜 HE La细胞 细胞增殖 4α-羟基愈创木-2 10(14) 11(13)--12 -内酯 5-epi-seco-tanapartholide A
原文传递
四季青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夏文绮 崔保松 李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72-1277,共6页
目的研究四季青(冬青Ilex chinensis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四季青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三萜及其皂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α,3β-二羟基-23-去甲-4(24)-12(... 目的研究四季青(冬青Ilex chinensis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四季青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三萜及其皂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α,3β-二羟基-23-去甲-4(24)-12(13)-二烯-齐墩果酸(1)、29-羟基常春藤皂苷元(2)、ilexosapogenin A(3)、救必应酸-3,23-缩丙酮(4)、2α,3β-二羟基-23-去甲-4(24)-12-二烯-乌索酸(5)、23-羟基乌索酸(6)、3β,23-二羟基-12,18-二烯-乌索酸(7)、积雪草酸(8)、泰国树脂酸-28-O-β-D-葡萄糖酯苷(9)、28-O-β-D-glucopyranoside spathodic acid(10)、坡模酸-28-O-β-D-葡萄糖酯苷(11)、rotungenoside(12)、3β,23-二羟基-12,18-二烯-乌索酸-28-O-β-D-葡萄糖酯苷(13)、3β,23-二羟基-12,19-二烯-乌索酸-28-O-β-D-葡萄糖酯苷(14)、3β,23-二羟基-12,19(29)-二烯-乌索酸-28-O-β-D-葡萄糖酯苷(15)。结论化合物1、2为首次从冬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青 -羟基-23-去甲-4(24)-12(13)--齐墩果酸 29-羟基常春藤皂苷元 积雪草酸
原文传递
藏木香根的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晓强 李智勤 +1 位作者 孟宪华 郝忠言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342-2345,共4页
目的对藏木香Inula racemosa根中的抗菌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对藏木香根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和化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对化合物进行体外抗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活... 目的对藏木香Inula racemosa根中的抗菌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对藏木香根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和化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对化合物进行体外抗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活性测试。结果从藏木香根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去氢木香内酯(1)、1α,5αH-13-羟基愈创木-4(15),10(14),7(11)-三烯-6α,12-内酯(2)、1α,5α,7α,11αH-愈创木-4(15),10(14)-二烯-6α,12-内酯(3)、1α,5α,7αH-3β-羟基愈创木-4(15),10(14),11(13)-三烯-6α,12-内酯(4)、1α,5α,7α,11βH-3β-羟基愈创木-4(15),10(14)-二烯-6α,12-内酯(5)、吉马烷-1(10),4(5),11(13)-三烯-6α,12-内酯(6)、(E)-3-(4-羟基苯基)丙烯酸(7)、7-羟基香豆素(8)、香草醛(9)、3β-羟基-5α,8α-二氧环麦角甾-6,22-二烯(10)、β-谷甾醇(11)、1α,5αH-2α,6α-二-(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3,7-二氧双环[3.3.0]-辛烷(12)。结论化合物2~5、10、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对分得的12个化合物进行抗菌实验,其中化合物1、4及6显示较强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木香 去氢木香内酯 5αH-13-羟基愈创木-4(15) 10(14) 7(11)-- 12-内酯 吉马-1(10) 4(5) 11(13)-- 12-内酯 7-羟基香豆素 抗菌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