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1I-间位碘代苄胍治疗恶性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金从军 邵玉军 +2 位作者 曾正陪 蔡燚 张玉石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 探讨131I-间位碘代苄胍(131I-metaiodobenzylguanidine,131I-MIBG)治疗恶性嗜铬细胞瘤/恶性副神经节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2月至2014年4月96例行131I-MIBG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恶性嗜铬细胞瘤60例,恶性副... 目的 探讨131I-间位碘代苄胍(131I-metaiodobenzylguanidine,131I-MIBG)治疗恶性嗜铬细胞瘤/恶性副神经节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2月至2014年4月96例行131I-MIBG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恶性嗜铬细胞瘤60例,恶性副神经节瘤36例.有高血压症状患者78例(81.2%),隐匿型患者18例(18.8%).治疗前24 h尿去甲肾上腺素(409.5± 127.2) nmol,24 h尿多巴胺(99.3±41.1) nmol,24 h尿肾上腺素(1 409.9±336.0)nmol.治疗前后予口服卢戈液封闭甲状腺.本组患者131I-MIBG治疗首剂量为5.55或7.40 GBq,首剂治疗后每隔3~6个月静脉滴注131I-MIBG 5.55或7.40 GBq.症状消失、24 h尿儿茶酚胺降至正常或影像学检查为部分缓解者,改为每年治疗1次,应用131I-MIBG每次3.70或5.55 GBq作为维持剂量.定期随访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头痛、心悸、大汗及高血压)、生化(24 h尿儿茶酚胺)及影像学检查(CT或MRI)结果变化情况,评价131I-MIBG的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 本组96例,每例分别接受131I-MIBG治疗1~11次,共266次,平均每次治疗剂量为6.49 GBq.22例(22.9%)获得影像学检查部分缓解(肿瘤体积缩小50%以上).11例(11.5%)获得临床症状完全缓解,41例(42.7%)获得部分缓解,23例(24.0%)症状稳定.131I-MIBG治疗后24 h尿去甲肾上腺素(164.3±71.6) nmol、多巴胺(49.7± 24.7) nmo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尿肾上腺素(1 354.7±433.4)nmo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恶性副神经节瘤患者分别行4、5次131I-MIBG治疗后出现一过性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余患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多次小剂量131I-MIBG治疗恶性嗜铬细胞瘤/恶性副神经节瘤安全、有效,可延缓此类患者的病情进展,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嗜铬细胞瘤 恶性副神经节瘤 131i-间位碘代苄胍 治疗
原文传递
^(131)I-间位碘代苄胍SPECT/CT显像诊断肾上腺皮髓质增生1例
2
作者 马温惠 汪静 +2 位作者 李国权 杨卫东 孙喆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4-235,共2页
1病例简介 忠者男,43岁,因“间断高血压伴头痛、心悸1年”入院。病史:1年前饮酒后出现双上肢无力,血压248/130mmHg,当时无心悸、胸闷、面色苍白、出汗、恶心、呕吐、恐惧焦虑、乏力等症状,休息后无减轻。1年来上述症状反复出现... 1病例简介 忠者男,43岁,因“间断高血压伴头痛、心悸1年”入院。病史:1年前饮酒后出现双上肢无力,血压248/130mmHg,当时无心悸、胸闷、面色苍白、出汗、恶心、呕吐、恐惧焦虑、乏力等症状,休息后无减轻。1年来上述症状反复出现,考虑“高血压、糖尿病”给予口服降压药、降血糖药物治疗,症状时有发作,历来我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疾病 增生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间位 放射性同位素
下载PDF
^(131)I-间碘苄胍治疗94例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灶25年随访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罗琼 罗全勇 +2 位作者 朱瑞森 袁志斌 丁颖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2期29-30,90,共3页
目的:观察并总结131I-间碘苄胍(131I-MIBG)治疗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灶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1986年1月~2010年1月共收治94例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的患者。按转移瘤大小将其分为三组,三组患者均每隔1~2个月静滴131I-MIBG 80~100 mCi,如... 目的:观察并总结131I-间碘苄胍(131I-MIBG)治疗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灶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1986年1月~2010年1月共收治94例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的患者。按转移瘤大小将其分为三组,三组患者均每隔1~2个月静滴131I-MIBG 80~100 mCi,如果肿瘤组织接受辐照剂量达1 000 cGy/g以上,则每隔3~6个月治疗1次,每次80~100 mCi。结果:大部分患者症状消失,治疗总有效率达73.4%。131I-MIBG对于中小体积的肿瘤的治疗效果较好,与大体积肿瘤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19,P<0.05)。每克肿瘤组织接受辐照的剂量与其原始大小有密切关系。每克肿瘤组织接收剂量达1 500~2 000 cGy时,肿瘤可消失或明显缩小。结论:131I-MIBG对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灶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副反应较小,不能行手术切除者可首选此方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嗜铬细胞瘤 131i- 副作用 辐照剂量
下载PDF
多系统萎缩^131I-间碘苄胍心肌显像初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丽 杨团峰 +7 位作者 程敏 李原 王茜 焦劲松 顾卫红 王康 金淼 郭淮莲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研究背景131I-间碘苄胍(131I-MIBG)可被心脏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摄取,是评价心脏交感神经功能的显像剂。本研究采用131I-MIBG心肌显像方法,探讨多系统萎缩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方法共12例符合2008年第2版诊断标准的多系统萎缩患者和7例... 研究背景131I-间碘苄胍(131I-MIBG)可被心脏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摄取,是评价心脏交感神经功能的显像剂。本研究采用131I-MIBG心肌显像方法,探讨多系统萎缩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方法共12例符合2008年第2版诊断标准的多系统萎缩患者和7例正常对照者,通过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价量表进行病情严重程度评价,静脉注射131I-MIBG 3 mCi后于不同测量时间点(15 min、4 h和24 h)采集胸部前位平面像,计算131I-MIBG心肌摄取率。结果注射131I-MIBG后15 min和4 h,多系统萎缩组患者131I-MIBG心肌摄取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15 min:1.90±0.41对2.38±0.32,P=0.017;4 h:1.96±0.63对2.60±0.55,P=0.039)。结论多系统萎缩组患者131I-MIBG心肌摄取率低于正常对照组,提示多系统萎缩可以发生心脏交感神经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交感神经系统 ^131i-(非MeSH词)
下载PDF
特发性震颤患者^(131)I-间碘苄胍的心肌摄取率变化
5
作者 程敏 郭淮莲 +3 位作者 杨团峰 王丽 李原 王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40-41,共2页
目的观察特发性震颤(ET)患者131I-间碘苄胍(MIBG)的心肌摄取率的变化。方法收集ET患者11例(ET组)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9例,并行131I-MIBG心肌显像检查,比较两组注射131I-MIBG后15 min、4 h和24h的131I-MIBG心肌摄取率。结果 ET组注射131... 目的观察特发性震颤(ET)患者131I-间碘苄胍(MIBG)的心肌摄取率的变化。方法收集ET患者11例(ET组)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9例,并行131I-MIBG心肌显像检查,比较两组注射131I-MIBG后15 min、4 h和24h的131I-MIBG心肌摄取率。结果 ET组注射131I-MIBG后15 min、4 h和24 h131I-MIBG心肌摄取率分别为2.34±0.34、2.46±0.51、2.28±0.58,对照组分别为2.39±0.28、2.62±0.48和2.53±0.40。ET组各时间点131I-MIBG心肌摄取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ET患者131I-MIBG的心肌摄取率未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震颤 131i- 心肌显像检查
下载PDF
间位碘代苄胍显像诊断嗜铬细胞瘤四例报告
6
作者 王明华 唐培兰 +2 位作者 李留胜 罗会林 赵春广 《贵州医药》 CAS 2003年第2期176-177,共2页
关键词 临床分析 间位显像诊断 嗜铬细胞瘤
下载PDF
肾上腺髓质显像剂间位碘代苄胍的合成和快速标记
7
作者 刘长征 石锐 +4 位作者 石磊 方正 陈荣昌 伍静华 黄观洋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1984年第2期29-33,共5页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目前多采用各种间接的方法,定位诊断尚有一定的困难。自六十年代发现芳烷基胍类化合物在肾上腺髓质有浓集作用后,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可作为肾上腺髓质显象剂的放射性药物。1980年,D.M.Wieland等报道,他们合成和...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目前多采用各种间接的方法,定位诊断尚有一定的困难。自六十年代发现芳烷基胍类化合物在肾上腺髓质有浓集作用后,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可作为肾上腺髓质显象剂的放射性药物。1980年,D.M.Wieland等报道,他们合成和标记的碘代苄胍(Iodobengylguanidine,简称IBG),在动物的肾上腺髓质显象上取得成功。自此,这一新的放射性显象剂引起广泛的注意。次年,他们又报道,在碘代苄胍的三种衍生物中,间位的碘代苄胍(M-IBG)亲肾上腺髓质的能力较强,显象较早其化学结构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髓质显像 间位 标记率
下载PDF
亚铜催化法^(131)I标记间碘苄胍的研究
8
作者 李勇 李红全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103,共3页
采用亚铜做催化剂, 研究了131I标记间碘苄胍的方法, 即是沸水浴温度, 标记时间 15 min, 用铜量 2. 5μg和抗坏血酸量5. 0 mg; 纸层析法分析标记物, 标记率大于97%. 此标记方法不需要进一步的分离, 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
关键词 乙啶 ^131i- 亚铜催化 纸层析法 标记
下载PDF
^(131)I-M IBG肾上腺髓质显像方法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彭接权 林好学 谢志淳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145-146,共2页
目的 探讨1 3 1 I- 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最佳方法。方法 本文受检者 36例 ,包括原发性高血压 2 0例 ,嗜铬细胞瘤 10例 ,肾上腺髓质增生 6例 ;男 2 1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 42岁。采用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及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提供的 1 3 1 I... 目的 探讨1 3 1 I- 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最佳方法。方法 本文受检者 36例 ,包括原发性高血压 2 0例 ,嗜铬细胞瘤 10例 ,肾上腺髓质增生 6例 ;男 2 1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 42岁。采用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及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提供的 1 3 1 I- MIBG为示踪剂 ,标记率 >95 % ;显像前按常规停用影响肾上腺髓质摄取 1 3 1 I- MIBG的药物 ,封闭甲状腺 ,清肠 ,临检前排尿 ;给药后 2 4h、 48h (必要时 72 h)用 Sopha Ds- 7型 SPECT配高能准直器进行全身加局部显像 ,结果与临床资料、 CT、 B超、尿 VMA、组织学结果及心肌显像与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组 80 % (16 /2 0 ) 2 4h不显示 ,75 % (15 / 2 0 ) 4 8h ~ 级显示 ,肾上腺髓质增生患者 2 4h即呈 ~ 级显示 ,10例嗜铬细胞瘤患者 2 4h即呈 级显示。除嗜铬细胞瘤外 ,其它心肌都显示 ,术后 3例恢复显示。结论  1 3 1 I- 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方法及分级或相对定量方法不仅可行 ,而且可区分正常、增生的肾上腺及嗜铬细胞瘤 ,是定性、定位诊断嗜铬细胞瘤的首选方法。心肌不显示可作为间接诊断嗜铬细胞瘤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i-间位 肾上腺髓质显像方法 嗜铬细胞瘤
下载PDF
^(131)I-MIBG与化疗联合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的研究现状
10
作者 朱瑞森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2005年第2期50-52,共3页
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侵犯儿童、恶性程度高、对射线敏感的肿瘤,近年来主要用131I鄄间碘苄胍(131I鄄MIBG)与化疗进行联合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综述131I鄄MIBG与化疗、免疫治疗等联合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的几个不同方法和路径,并讨论... 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侵犯儿童、恶性程度高、对射线敏感的肿瘤,近年来主要用131I鄄间碘苄胍(131I鄄MIBG)与化疗进行联合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综述131I鄄MIBG与化疗、免疫治疗等联合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的几个不同方法和路径,并讨论了联合治疗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i- 神经母细胞瘤 化疗
下载PDF
^131I—间位碘代苄胍治疗恶性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瑞森 陈曾德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17-419,共3页
关键词 间位 嗜铬细胞瘤
原文传递
^(131)I-MIBG治疗恶性嗜铬细胞瘤54例针对性护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贺文 《齐鲁护理杂志》 2013年第11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131碘-间位碘代苄胍(131I-MIBG)治疗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4例恶性嗜铬细胞瘤拟行131I-MIBG治疗患者进行入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并实施。结果:本组隔离治疗5~7 d,均顺利完成治疗,好转出院... 目的:探讨131碘-间位碘代苄胍(131I-MIBG)治疗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4例恶性嗜铬细胞瘤拟行131I-MIBG治疗患者进行入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并实施。结果:本组隔离治疗5~7 d,均顺利完成治疗,好转出院,临床有效率为100%。随访观察1个月,患者均疼痛缓解,血压控制理想。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提高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治疗效果,有效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间位 恶性嗜铬细胞瘤 护理
下载PDF
^(131)Ⅰ-MIBG心肌显像的临床应用
13
作者 川玲 田嘉禾 +5 位作者 张锦明 朱家瑞 赵文锐 高淑芬 许根祥 王新强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61-262,共2页
近年来,国外采用神经原阻滞剂——间位碘代苄胍(MIBG)进行心肌显像,以研究心肌肾上腺素能神经功能的变化,评价多种疾病(如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引起的心脏交感神经功能的改变,在某些方面较^(201)T1心肌显像有更重... 近年来,国外采用神经原阻滞剂——间位碘代苄胍(MIBG)进行心肌显像,以研究心肌肾上腺素能神经功能的变化,评价多种疾病(如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引起的心脏交感神经功能的改变,在某些方面较^(201)T1心肌显像有更重要的价值。川玲等介绍了^(131)I-MIBG 心肌显像的临床应用,在一些疾病中均呈现心肌摄取低和清除快的结果,表明在某些疾病时心脏交感神经功能受到了损伤。但其所用显像剂为^(131)I-MIBG。由于^(131)I 的物理性能,很难获得满意的显像图,而^(123)I-MIBG 可显著提高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显像 131 间位
下载PDF
核素^(131)I标记MIBG体内示踪诊断嗜铬细胞瘤
14
作者 董峰 《甘肃医药》 2012年第9期678-679,共2页
嗜铬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交感神经母细胞瘤和神经节瘤等,属于肾上腺素能并起源于交感神经胚的一类肿瘤,由于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临床上出现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以及代谢紊乱等症状。通过放射性核素~131I标记间位腆苄胍(... 嗜铬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交感神经母细胞瘤和神经节瘤等,属于肾上腺素能并起源于交感神经胚的一类肿瘤,由于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临床上出现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以及代谢紊乱等症状。通过放射性核素~131I标记间位腆苄胍(~131I-MIBG)体内示踪,利用核医学显像技术,能显示嗜铬细胞瘤的部位。适用于有典型临床症状而B超和CT均未发现的肾上腺素能类的肿瘤。特别对多发、异位或转移性的嗜铬细胞瘤,及肾上腺髓质增生,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对嗜铬细胞瘤诊断的特异性在95%以上,对神经母细胞瘤诊断的特异性可达100%。具有简便、安全、特异和准确率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131I 131i-间位(131i-MIBG) 体内示踪 嗜铬细胞瘤 核医学诊断
下载PDF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白永利 王林 董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52-655,共4页
目的:评估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7例术后病理确诊为嗜铬细胞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CT检查,以间碘苄胍(~(131)I-MIBG)作为功能显像剂行SPECT全身平面显像和SPECT/CT同机断层融合显... 目的:评估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7例术后病理确诊为嗜铬细胞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CT检查,以间碘苄胍(~(131)I-MIBG)作为功能显像剂行SPECT全身平面显像和SPECT/CT同机断层融合显像。比较CT扫描、~(131)I-MIBG全身平面显像、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诊断嗜铬细胞瘤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方面的差异。结果:27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出阳性病灶37个,采用CT、SPECT、SPECT/CT三种方法检出阳性病灶数分别为29、31、36个;以手术病理为金指标,对比诊断嗜铬细胞瘤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28%、81.81%、86.00%、86.20%、85.71%,96.55%、85.71%、92.00%、90.32%、94.73%和100%、87.50%、96.00%、94.44%、100%。结论: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诊断嗜铬细胞瘤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和~(131)I-MIBG全身平面显像,是目前诊断嗜铬细胞瘤首选的影像学方法,而CT具有扫描速度快定位准确特点,SPECT对于了解全身病灶分布优势明显,这两种显像方法可作为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方法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131)i- SPECT/CT 鉴别诊断
下载PDF
^99Tc^m-octreotide显像在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白永利 王林 董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23期3852-3854,共3页
目的:评估^(99)Tc^m-octreotide显像在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例术后经病理诊断为嗜铬细胞瘤患者为实验组。24例有高血压病史但血、尿中的儿茶酚胺,尿中的香草基苦杏仁酸含量均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45例患者以^(13... 目的:评估^(99)Tc^m-octreotide显像在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例术后经病理诊断为嗜铬细胞瘤患者为实验组。24例有高血压病史但血、尿中的儿茶酚胺,尿中的香草基苦杏仁酸含量均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45例患者以^(131)I-MIBG(间碘苄胍)作为功能显像剂行SPECT定位诊断,同时以^(99)Tc^m-octreotide为显像剂行肿瘤生长抑素受体显像。以核素显像感兴趣区(ROI)技术,测定肿瘤/非肿瘤(T/NT)比值。比较^(99)Tc^m-octreotide肿瘤受体显像及^(131)I-MIBG全身显像在诊断嗜铬细胞瘤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等的差异。结果:实验组,^(99)Tc^m-octreotide显像和^(131)I-MIBG全身显像T/NT比值分别为(3.24±0.43)和(5.35±0.32),P<0.05有明显差异;对照组T/NT比值分别为(1.31±0.18)和(1.26±0.25),P>0.05无明显差异。实验组两种方法诊断嗜铬细胞瘤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3%、89.47%、86.48%、88.23%、85.00%和100%、84.21%、91.89%、85.71%、100%。结论:^(99)Tc^m-octreotide显像诊断嗜铬细胞瘤灵敏性、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均低于^(131)I-MIBG全身显像,两种方法诊断嗜铬细胞瘤准确性无一致性,^(99)Tc^m-octreotide显像可作为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方法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99Tcm-奥曲肽 ^131i-
下载PDF
多模态显像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骨转移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隆敏 高洪波 +8 位作者 李赟 金从军 谢慧梁 赵春元 李征 李娜 刘海春 张晓勇 邵玉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3967-3973,共7页
目的:对比研究^(131)I-MIBG显像、^(18)F-FDG PET/CT显像与^(99)Tc^(m)-MDP-WBS多模态显像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CC/PGL)骨转移病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PCC/PGL患者共30例,所有患者均伴骨转移且已行以上三种检... 目的:对比研究^(131)I-MIBG显像、^(18)F-FDG PET/CT显像与^(99)Tc^(m)-MDP-WBS多模态显像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CC/PGL)骨转移病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PCC/PGL患者共30例,所有患者均伴骨转移且已行以上三种检查(检查的时间间隔为3个月内)。以病理、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随访结果作为骨转移的诊断依据。比较三种检查方法检测PCC/PGL骨转移病灶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使用SPSS 25.0软件分析,采用McNemar检验比较三种检查方法诊断骨转移的价值。结果:30例PCC/PGL患者共检查出骨异常病灶302处,确诊为骨转移病灶271处。^(131)I-MIBG显像、^(18)F-FDG PET/CT显像与^(99)Tc^(m)-MDP-WBS在诊断PCC/PGL骨转移病灶时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是92.00%、96.30%、99.60%、54.17%、92.38%;96.00%、92.59%、99.25%、69.44%、95.70%和88.39%、62.86%、94.78%、41.51%、85.43%。三种检查方法在诊断PCC/PGL骨转移病灶时^(18)F-FDG PET/CT显像灵敏度最高,^(131)I-MIBG显像特异性最好。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经McNemar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1)I-MIBG显像可作为PCC/PGL骨转移的首选检查方法并指导后续^(131)I-MIBG治疗,^(18)F-FDG PET/CT显像和^(99)Tc^(m)-MDP-WBS可作为可疑病灶^(131)I-MIBG显像阴性时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骨转移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 ^(131)i- ^(18)F-氟脱氧葡萄糖 ^(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
下载PDF
嗜铬细胞瘤的诊治策略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卫庆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0年第4期217-220,共4页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其在高血压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5%~1%,其所致恶性高血压是导致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卒中和肾功能受损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对嗜铬细胞瘤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现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征、生化...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其在高血压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5%~1%,其所致恶性高血压是导致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卒中和肾功能受损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对嗜铬细胞瘤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现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征、生化诊断、定位诊断、处理、基因筛查等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间羟肾上腺素类似物 嗜铬粒蛋白A ^131/123i- 基因检测
原文传递
利用CT表现鉴别肾上腺隐匿型嗜铬细胞瘤和皮质腺瘤 被引量:2
19
作者 钟睿 陈启光 +2 位作者 孙丹 孔垂泽 李泽良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如何利用CT表现对肾上腺隐匿型嗜铬细胞瘤和肾上腺皮质腺瘤进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77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各组患者之间的一般临床资料和CT表现。结果... 目的探讨如何利用CT表现对肾上腺隐匿型嗜铬细胞瘤和肾上腺皮质腺瘤进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77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各组患者之间的一般临床资料和CT表现。结果隐匿型嗜铬细胞瘤56例、皮质醇腺瘤32例、醛固酮腺瘤44例、无功能腺瘤45例,隐匿型嗜铬细胞瘤组在肿瘤侧别上与无功能腺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肿瘤最大直径、平扫CT值、动脉期和延迟期增强CT值上均显著大于三组肾上腺腺瘤组。以肿瘤直径≥2.95 cm诊断隐匿型嗜铬细胞瘤,曲线下面积(AUC)为0.872,敏感度为87.5%,特异性为76.0%;当平扫CT值≥24.5 Hu时,AUC为0.929,敏感度为94.0%,特异性为82.5%;当动脉期增强CT值≥89.5 Hu时,AUC为0.886,敏感度为72.7%,特异性为90.6%;当延迟期增强CT值≥82.5 Hu时,AUC为0.937,敏感度为84.6%,特异性为95.3%;联合以上四个指标时,AUC为0.981,阈值为≥0.118,敏感度为100%,特异性为90.6%。结论以肿瘤直径2.95 cm、平扫CT值24.5 Hu、动脉期增强CT值89.5 Hu和延迟期增强CT值82.5 Hu为阈值对肾上腺隐匿型嗜铬细胞瘤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皮质腺瘤 CT纹理 间位 鉴别诊断 曲线下面积 受试者工作操作特征曲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