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4天与21天测定β-HCG对胚胎移植后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余蓓蓓 王慧 孟龙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12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14d与21d测定β-HCG对胚胎移植后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在我院进行复查者160例,分为4组:多胎妊娠组,单胎妊娠组,异位妊娠组和早期流产组,各40例,比较各组14d与21d血清β... 目的:探讨14d与21d测定β-HCG对胚胎移植后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在我院进行复查者160例,分为4组:多胎妊娠组,单胎妊娠组,异位妊娠组和早期流产组,各40例,比较各组14d与21d血清β-HCG水平,并统计14d与21d血清β-HCG水平分布情况。结果:继续妊娠组14d与21d血清β-HCG水平均显著高于不良妊娠组(P<0.05),14d与21d血清β-HCG≥400IU/L比例,多胎组高于单胎组高于异位妊娠组和早期流产组(P<0.05),妊娠21d时血清β-HCG测定,多胎妊娠组及单胎妊娠组血清β-HCG≥400 IU/L者显著多于100~400IU/L者(P<0.05)。结论:选择14d与21d测定血清β-HCG在预测妊娠结局方面,尤其是多胎妊娠、移位妊娠与早期流产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天 21 血清Β-HCG 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人类胚胎研究“14天期限”原则的伦理学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勇勇 翟晓梅 《医学与哲学(A)》 2018年第6期26-29,共4页
"14天期限"原则是指开展人类胚胎体外研究在体外培养人类胚胎的时间不得超过14天(自受精之日起),这是一项公认的伦理原则。围绕国际社会新近对研究使用人类胚胎的体外培养时间限制的"14天期限"原则是否需要重新修... "14天期限"原则是指开展人类胚胎体外研究在体外培养人类胚胎的时间不得超过14天(自受精之日起),这是一项公认的伦理原则。围绕国际社会新近对研究使用人类胚胎的体外培养时间限制的"14天期限"原则是否需要重新修订的讨论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引发"14天期限"原则再考虑的科学背景以及伦理学论证。据此提出,为了获取更多的科学受益和社会受益而对该原则进行重新修订,是可以得到伦理学辩护的,但目前进行修订尚无必要。修订这一原则需要更多的科学进展和更为广泛的对社会政治背景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天期限”原则 伦理辩护 人类胚胎 合成胚胎
下载PDF
应用鲜胚移植与FET术后第14天血清β-hCG值对妊娠结局的预测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玲 吴润香 帅妹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31期144-147,共4页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ET/ICSI)新鲜周期移植与冷冻周期移植(FET)术后第14天不同血清β-hCG值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0例行鲜胚移植与FET术患者的资料,...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ET/ICSI)新鲜周期移植与冷冻周期移植(FET)术后第14天不同血清β-hCG值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0例行鲜胚移植与FET术患者的资料,行鲜胚移植者135例、FET术者165例。根据其妊娠结局不同分为生化妊娠组44例(行鲜胚移植者20例,FET术者24例)、异位妊娠组11例(行鲜胚移植者6例,FET术者5例)、早期自然流产组44例(行鲜胚移植者19例,FET术者25例)、单胎妊娠组119例(行鲜胚移植者52例,FET术者67例)、双胎妊娠组82例(行鲜胚移植者38例,FET术者44例)。比较各组间患者行鲜胚移植周期与FET血清β-hCG的高低,β-hCG对异常妊娠与正常妊娠预测敏感度、特异度。结果:行鲜胚移植与FET手术的正常妊娠单、双胎组血清β-hCG值水平均明显高于生化妊娠组、异位妊娠组、早期流产组。FET术中异常、正常妊娠各组与鲜胚移植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鲜胚移植与FET术中,双胎妊娠组患者血清β-hCG值水平均显著高于单胎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鲜胚移植中异常妊娠与正常妊娠血清β-hCG分割值为271.65 U/L,其检测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6.77%、73.24%。FET术中异常妊娠与正常妊娠血清β-hCG分割值为512.21 U/L,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74.97%、78.21%。结论:在行鲜胚移植与FET术后第14天对患者血清β-hCG值进行检测,可有效预测不同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移植 新鲜周期移植 冷冻周期移植术 术后第14天 血清β-hCG值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14天序贯疗法在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根除中的临床疗效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小微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5期51-54,共4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14天序贯疗法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纳入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因上消化道症状而检查并确诊为Hp感染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14天序贯疗法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纳入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因上消化道症状而检查并确诊为Hp感染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14天序贯疗法组前7天给予奥美拉唑0.8 mg/kg,早晚各1次,以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每天40 mg/kg,分2次服用;后7天给予奥美拉唑每天0.8 mg/kg,早晚各1次,以及克拉霉素每天15 mg/kg,早晚各1次服用。中西医结合14天序贯疗法组在14天序贯疗法组基础上给予中药辨证论治4周。比较14天序贯疗法组与中西医结合14天序贯疗法组在根除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4天序贯疗法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中西医结合14天序贯疗法组(P<0.05),14天序贯疗法组的有效率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均低于中西医结合14天序贯疗法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中西医结合14天序贯疗法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结论:在Hp的根除率及溃疡治愈率方面,中西医结合14天序贯疗法更具优势,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质子泵抑制剂 14天序贯疗法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根除幽门螺杆菌10天序贯疗法与14天标准疗法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素芳 《医学信息》 2011年第13期4152-4153,共2页
目的观察10天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以下简称Hp)的疗效及副作用,与标准14天疗法比较。方法将109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有明显异常的慢性胃炎"(指合并糜烂、中-重度萎缩、中-重度肠化或轻-重度异型增生的慢性胃炎),且Hp检... 目的观察10天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以下简称Hp)的疗效及副作用,与标准14天疗法比较。方法将109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有明显异常的慢性胃炎"(指合并糜烂、中-重度萎缩、中-重度肠化或轻-重度异型增生的慢性胃炎),且Hp检查阳性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7例用10天序贯疗法;对照组52例用14天标准疗法。统计学均根据意向性治疗分析(ITT)和方案数据分析(PP)比较。结果 Hp根除率治疗组89.47%(ITT),92.72%(PP);稍高于对照组86.53%(ITT),90%(PP)。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为9/57(15.79%)(ITT);9/55(15.36%)(PP);对照组为15/52(28.8%)(ITT);15/50(30%)(PP)。两组腹部疼痛及其他消化道症状缓解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10天序贯疗法Hp根除率比14天标准疗法稍高,副反应发生率低,症状缓解率高,缓解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疗法 14天标准疗法 幽门螺杆菌 根除率
下载PDF
抗结核药物在最初14天期间的杀菌和灭菌活性
6
作者 AminaJindani 韩喜琴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03年第3期257-257,共1页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 14天期间 杀菌作用 灭菌活性 肺结核
下载PDF
体外人胚胎研究“14天规则”亟待调整:基于科学、伦理、政策的综合视角分析
7
作者 鲁晓 赵铭 +3 位作者 刘慧晖 李天晴 谭韬 季维智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18-1728,共11页
长期以来,国际科学界在体外人胚胎研究领域所遵循的“14天规则”,将人胚胎体外研究时间限制在受精后的14天内,这是该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伦理规则。随着胚胎培养技术的发展,这一伦理规则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2021年,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ISS... 长期以来,国际科学界在体外人胚胎研究领域所遵循的“14天规则”,将人胚胎体外研究时间限制在受精后的14天内,这是该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伦理规则。随着胚胎培养技术的发展,这一伦理规则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2021年,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ISSCR)在《干细胞研究和临床转化指南》中建议有条件地放宽这一限制,科学界重启关于“14天规则”的讨论。文章以“14天规则”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人胚胎研究伦理规制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挑战,围绕人胚胎的道德地位、尊严和法律地位等关键伦理问题进行分析,全面分析各界利益相关者的观点和态度,从而结合实际做出评估,明确提出审慎、适当延长“14天规则”的政策建议和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人胚胎研究 伦理规制 14天规则” 沃诺克报告
原文传递
辣椒新品种天椒14号的选育 被引量:2
8
作者 梁更生 程凤林 +2 位作者 尹艳兰 高辰发 王丽君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70,共3页
天椒14号是以羊角椒自交系81为母本,以长羊角椒自交系145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辣椒一代杂种。中早熟,株高97cm,开展度73cm,始花节位为第8~10节,果实羊角形,果长25.92cm,果肩宽3.17cm,果肉厚3.0mm,单果质量52.05g。青熟果深绿色,基部有褶皱,... 天椒14号是以羊角椒自交系81为母本,以长羊角椒自交系145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辣椒一代杂种。中早熟,株高97cm,开展度73cm,始花节位为第8~10节,果实羊角形,果长25.92cm,果肩宽3.17cm,果肉厚3.0mm,单果质量52.05g。青熟果深绿色,基部有褶皱,结果集中,连续结果能力强,辣味中等。田间对辣椒疫病、炭疽病和病毒病的抗性强于对照天椒4号。每667m^2产量4000kg以上,适宜甘肃及气候条件相似地区露地及保护地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14 一代杂种
下载PDF
马铃薯新品种'天薯14号'的选育 被引量:2
9
作者 吕汰 王鹏 +7 位作者 郭天顺 李芳弟 颉炜清 罗照霞 窦俊焕 齐小东 杨晨 赵中梁 《中国马铃薯》 2019年第1期62-64,共3页
马铃薯新品种‘天薯14号’是以‘陇薯7号’为母本,‘天薯9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型新品种,2018年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进行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从播种至块茎成熟125 d,属晚熟品种。薯块椭圆形、皮色为黄色、肉色为黄色... 马铃薯新品种‘天薯14号’是以‘陇薯7号’为母本,‘天薯9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型新品种,2018年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进行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从播种至块茎成熟125 d,属晚熟品种。薯块椭圆形、皮色为黄色、肉色为黄色、芽眼深度较浅。2015~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 790 kg/667m^2。块茎干物质含量22.40%,淀粉含量15.74%,维生素C含量16.80 mg/100g,粗蛋白含量1.86%,还原糖含量0.26%。抗病毒病、晚疫病、黑胫病和环腐病。该品种在甘肃的天水、陇南、临夏、定西、平凉等地均可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14 选育
下载PDF
人类胚胎研究“14天规则”的挑战与出路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耀进 吕建伟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7-86,共10页
近年来,随着生命科技迅猛发展,人类胚胎研究“14天规则”正面临巨大挑战。是否延长“14天规则”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人类胚胎研究领域伦理、政策争议焦点之一。支持者与反对者在科学支撑和伦理论证方面难以调和。本文通过对“14天规则”... 近年来,随着生命科技迅猛发展,人类胚胎研究“14天规则”正面临巨大挑战。是否延长“14天规则”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人类胚胎研究领域伦理、政策争议焦点之一。支持者与反对者在科学支撑和伦理论证方面难以调和。本文通过对“14天规则”争议深入剖析,展现科学支撑、伦理论证和公众探讨之本质问题,考察该规则产生的深层原因、伦理蕴含,指出其得以确立之最大经验在于独立的调查机构和广泛的公众探讨。本文认为“14天规则”之改变应以审慎为原则,在理清科学和伦理问题基础上,寻求强科学理由和强伦理支撑,通过广泛公众探讨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同时配以适当监管政策,并积极寻求新的国际共识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研究 14天规则 伦理问题 沃诺克报告
原文传递
甘蓝型双低冬油菜天油14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亚宏 范提平 +3 位作者 雷建明 张建学 王亚宏 张岩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第3期1-3,共3页
甘蓝型双低冬油菜新品种天油14号为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华双4号为母本、甘白油菜为父本杂交,后代经轮回选择育成的油菜新品种。在2014—2016年甘肃省冬油菜区域试验中,2 a 9点(次)折合平均产量2 964.75 kg/hm^2,比对照品种甘杂1号(... 甘蓝型双低冬油菜新品种天油14号为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华双4号为母本、甘白油菜为父本杂交,后代经轮回选择育成的油菜新品种。在2014—2016年甘肃省冬油菜区域试验中,2 a 9点(次)折合平均产量2 964.75 kg/hm^2,比对照品种甘杂1号(折合平均产量2 769.15 kg/hm^2)增产7.06%,田间生长势强,抗寒耐旱,高产稳产。籽粒芥酸质量分数0.67%、硫苷质量分数29.20μmol/g,含油率为43.10%。适宜在甘肃省陇东南半干旱、二阴山区及同类型生态区域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冬油菜 14 双低 选育
下载PDF
马齿苋提取物对接触性皮炎大鼠皮肤丝聚蛋白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4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胡一梅 艾儒棣 +1 位作者 钟振东 朱晓燕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0-82,共3页
良好的皮肤屏障系统对维持机体对抗湿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湿疹皮肤屏障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治疗湿疹的有效途径。构成皮肤表皮屏障功能的结构基础主要是角质层、表皮脂质及天然保湿因子等。在角质层中,丝聚蛋白(filaggrin)和半胱氨酸... 良好的皮肤屏障系统对维持机体对抗湿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湿疹皮肤屏障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治疗湿疹的有效途径。构成皮肤表皮屏障功能的结构基础主要是角质层、表皮脂质及天然保湿因子等。在角质层中,丝聚蛋白(filaggrin)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14是参与皮肤屏障的重要因子,主要功能是参与表皮细胞的分化及皮肤屏障的形成^([1-3])。它们在分子调节机制方面存在一定的联系,在皮肤损伤及某些屏障受损性皮肤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马齿苋是马齿苋科植物Portulaca oleracea L.的干燥地上部分。临床研究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皮炎 接触性 皮肤屏障系统 半胱氨酸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4 丝象蛋白 大鼠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Balb/c裸鼠银屑病模型的皮损程度及Caspase-14、SOCS1、STAT3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何金 赵恒光 +2 位作者 任先志 陈雅婷 陶艳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410-413,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Balb/c裸鼠银屑病模型的皮损程度及Caspase-14、SOCS1、STAT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Balb/c裸鼠随机数字表分为A、B、C 3组,每组各20只,A组小鼠作为空白对照,B组小鼠作为模型组,C组小鼠作为治疗组。3组小鼠均治...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Balb/c裸鼠银屑病模型的皮损程度及Caspase-14、SOCS1、STAT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Balb/c裸鼠随机数字表分为A、B、C 3组,每组各20只,A组小鼠作为空白对照,B组小鼠作为模型组,C组小鼠作为治疗组。3组小鼠均治疗2周,分析治疗后3组小鼠银屑病PASI评分、小鼠病损皮肤厚度、炎性因子、血清Caspase-14、SOCS1、STAT3水平对比之间的差异。结果:经过治疗后,B组患者的PASI评分显著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小鼠的治疗后病损皮肤测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两两比较,相比空白对照组,B、C两组小鼠的病损皮肤厚度均显著升高,且治疗组小鼠的病损皮肤厚度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小鼠的治疗后炎性因子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两两比较,相比空白对照组,B、C两组小鼠的炎性因子IL-17、IL-22、 IL-23均显著升高,且治疗组小鼠的炎性因子IL-17、IL-22、 IL-23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小鼠的治疗后血清Caspase-14、SOCS1、STAT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两两比较,相比空白对照组,B、C两组小鼠的炎性因子血清Caspase-14、SOCS1水平均显著降低,STAT3水平显著升高,且治疗组小鼠的炎性因子aspase-14、SOCS1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STAT3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对Balb/c裸鼠银屑病模型的皮损程度有效改善,其可能机制认为是通过对Caspase-14、SOCS1表达水平的降低,降低小鼠的皮损部位的角化程度,改善局部表层增生情况,同时提升STAT3水平,增强局部细胞增殖水平,对于银屑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银屑病 半胱氨酸冬氨酸蛋白酶14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 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
下载PDF
AnnexinⅡ和Caspase14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分化的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粟芹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09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研究人AnnexinⅡ和Caspase14在不同分化大肠癌、正常肠黏膜组织、腺瘤中的表达及与肿瘤分化的关系。方法根据病理诊断结果,收集分化程度不同的大肠癌组织标本120例,正常肠黏膜40例及腺瘤40例,其中高分化腺癌40例,中分化腺癌40例,低... 目的研究人AnnexinⅡ和Caspase14在不同分化大肠癌、正常肠黏膜组织、腺瘤中的表达及与肿瘤分化的关系。方法根据病理诊断结果,收集分化程度不同的大肠癌组织标本120例,正常肠黏膜40例及腺瘤40例,其中高分化腺癌40例,中分化腺癌40例,低分化腺癌4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肠组织中AnnexinⅡ和Caspase14的表达。结果AnnexinⅡ在正常组、腺瘤组、高分化腺癌组、中分化腺癌组、低分化腺癌组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35%、50%、90%、95%,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92,P<0.001),AnnexinⅡ分化程度越低表达越高。Caspase14在正常组、腺瘤组、高分化腺癌组、中分化腺癌组、低分化腺癌组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5%、90%、58%、30%、25%,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3,P<0.001),Caspase14分化程度越低表达越低。AnnexinⅡ和Caspase14表达无显著性相关。结论AnnexinⅡ和Caspase14的表达均与大肠癌的分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组织分化 膜联蛋白Ⅱ 半胱冬酶14
下载PDF
在胚胎发育中第三脑室室管膜细胞表达乙酰胆碱转移酶
15
作者 周莉 李树蕾 +1 位作者 赵慧 崔佳乐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711-715,共5页
目的在研究胚胎14天(E14)大鼠端脑放射状胶质细胞与胆碱能前体细胞的关系时发现,第三脑室室管膜细胞和侧脑室脉络丛上皮细胞均表达胆碱能神经元标志性蛋白,即乙酰胆碱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方法E14大鼠端脑冠状连续... 目的在研究胚胎14天(E14)大鼠端脑放射状胶质细胞与胆碱能前体细胞的关系时发现,第三脑室室管膜细胞和侧脑室脉络丛上皮细胞均表达胆碱能神经元标志性蛋白,即乙酰胆碱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方法E14大鼠端脑冠状连续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对放射状胶质细胞标志性蛋白,即波形蛋白(Vi men-tin)和乙酰胆碱转移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E14大鼠端脑室管膜细胞呈单层衬于第三脑室,在背中侧的室管膜细胞由单层增殖为复层。上皮基底部与邻近组织分界不清,这些细胞的游离面胞质呈乙酰胆碱转移酶免疫反应阳性,在邻近的第三脑室周围局部形成乙酰胆碱转移酶阳性细胞群。在相邻切片的同一区域内复层室管膜细胞波形蛋白免疫反应阴性。结论第三脑室背中侧室管膜细胞作为神经干细胞分裂、增殖,产生胆碱能前体细胞,并向第三脑室周围组织迁移,形成基底前脑神经核团的Ch5,Ch6胆碱能神经细胞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14天大鼠 第三脑室 室管膜细胞 乙酰胆碱转移酶
下载PDF
三种疗法根除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玉明 谢露 杜建英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年第6期79-82,共4页
目的观察标准三联、14天及10天序贯疗法对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 138例Hp阳性的患儿随机分为三组。A组49例,用14天序贯疗法;B组47例,用10天序贯疗法;C组42例,用标准三联疗法。停药4周后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评估Hp根除率... 目的观察标准三联、14天及10天序贯疗法对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 138例Hp阳性的患儿随机分为三组。A组49例,用14天序贯疗法;B组47例,用10天序贯疗法;C组42例,用标准三联疗法。停药4周后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评估Hp根除率。结果 138例入组患儿失访14例,总失访率10.1%。A、B、C三组的实际入组分别为44、42、38例。三组根除率比较意图治疗分析(ITT)和按试验方案(PP)分析结果一致。三组Hp根除率分别为ITT 75.5%,PP 84.09%;ITT 74.46%,PP 83.3%;ITT76.1%,PP 84.2%。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腹痛症状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普遍均能耐受。结论标准三联、14天及10天序贯疗法均能有效根除Hp感染,根除率差异无显著性,但10天序贯疗法疗程更短,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幽门螺杆菌 标准三联疗法 14天序贯疗法 10序贯疗法
下载PDF
胱天蛋白酶14在慢性光化性皮炎患者皮损中的表达及中波紫外线对其mRNA和蛋白在HaCaT细胞中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凌佳 刘彤云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86-490,共5页
目的观察胱天蛋白酶14(caspase-14)在慢性光化性皮炎(CAD)患者皮损中的表达以及中波紫外线(UVB)对HaCaT细胞caspase-14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2016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收集慢性光化性皮炎、湿疹患者皮损各10份... 目的观察胱天蛋白酶14(caspase-14)在慢性光化性皮炎(CAD)患者皮损中的表达以及中波紫外线(UVB)对HaCaT细胞caspase-14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2016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收集慢性光化性皮炎、湿疹患者皮损各10份作为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以10例健康人整形手术后的正常皮肤组织作为阴性对照.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aspase-14在正常皮肤、CAD及湿疹皮损中的表达.培养HaCaT细胞,分别给予0、30、60、90 mJ/cm^2 UVB照射,加或不加甲基化酶抑制剂(5-AzaC)培养24 h后提取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法检测UVB照射及加入5-AzaC 前后HaCaT细胞caspase-1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PSS22.0软件,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在CAD和湿疹皮损内,caspase-14主要表达于棘层和颗粒层,角质层不表达;正常皮肤组织角质层中caspase-14表达显著.10例CAD患者中5例皮损caspase-14阳性,10例健康人中9例阳性,两组阳性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30,P < 0.05).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不同剂量UVB照射后caspase-14 mRNA、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7.54、23.46,均P < 0.05),caspase-14 mRNA、蛋白的表达随UVB剂量升高有下降趋势.UVB剂量为0、30、60、90 mJ/cm^2时,5-AzaC组的caspase-14 mRNA、蛋白的表达均高于UVB照射不加5-AzaC的对照组(均P < 0.05).结论 CAD皮损中caspase-14表达降低,角质层不表达;UVB照射可下调HaCaT细胞caspase-1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过敏疾患 湿疹 紫外线 半胱氨酸冬氨酸蛋白酶14 角蛋白细胞 慢性光化性皮炎
原文传递
核桃青皮流浸膏对银屑病小鼠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婧怡 沈静 +2 位作者 张万鑫 朱瑾 马祖文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核桃青皮流浸膏对咪喹莫特乳膏致银屑病小鼠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制备不同浓度的核桃青皮流浸膏,采用咪喹莫特乳膏制作银屑病模型,给药后通过PASI评分、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皮肤变化及组织结构变化,利用RT-PCR检测各... 目的探讨核桃青皮流浸膏对咪喹莫特乳膏致银屑病小鼠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制备不同浓度的核桃青皮流浸膏,采用咪喹莫特乳膏制作银屑病模型,给药后通过PASI评分、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皮肤变化及组织结构变化,利用RT-PCR检测各组小鼠皮肤组织中水通道蛋白-3(aquaporin3,AQP3)、神经酰胺(ceramide,Cer),丝聚合蛋白(filaggrin,FLG)、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4(Caspase14)四种相关保湿因子表达的改变。结果给予不同浓度核桃青皮流浸膏的实验组较模型组皮损部位红肿程度轻、鳞屑面积小,皮肤光滑,增厚程度轻,镜下表皮增生情况有缓解,尤其高剂量组较假手术组无显著性差异(P>0.01);中、高剂量组AQP3、Cer、FLG、Caspase14表达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剂量与阳性药组相比,四种物质的表达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核桃青皮流浸膏对咪喹莫特乳膏致银屑病小鼠模型病理的变化有改善作用,其增强皮损组织中AQP3、Cer、FLG、Caspase14四种相关保湿因子的表达是改善皮肤损伤的可能机制之一,治疗作用与给药量成线性关系,且高浓度效果不劣于卡泊三醇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青皮 银屑病 PASI评分 水通道蛋白-3 神经酰胺 丝聚合蛋白 含半胱氨酸的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4
下载PDF
AQP3、Caspase14、博来霉素水解酶对慢性湿疹皮肤屏障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宋秀祖 宋为民 +3 位作者 许爱娥 阮高波 郑俊惠 沈宏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3(aquaporin 3,AQP3)、半胱氨酸蛋白酶14(Caspase 14)、博来霉素水解酶(bleomycin hydrolase,BH)在慢性湿疹患者皮肤屏障中的作用以及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慢性湿疹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 多功能皮肤测...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3(aquaporin 3,AQP3)、半胱氨酸蛋白酶14(Caspase 14)、博来霉素水解酶(bleomycin hydrolase,BH)在慢性湿疹患者皮肤屏障中的作用以及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慢性湿疹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 多功能皮肤测试仪测定30例慢性湿疹患者皮损及非皮损处皮肤含水量及经皮水分丢失(TEWL).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QP3、Caspasel4、BH在慢性湿疹患者皮损及非皮损处的表达.400、800、1200 mJ/cm2三组不同剂量NB-UVB照射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免疫印迹方法检测AQP3、Caspase14及BH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慢性湿疹患者皮损部位皮肤含水量显著减少,约为11.32±5.25,经皮水分丢失明显增加,约为86.28±16.35,与非皮损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湿疹患者皮损处AQP3及Caspase 14表达显著增高,分别为非皮损处的5.3倍及4.2倍.BH表达显著下降,约为非皮损处的1/3.皮损处与非皮损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0、800、1200 mJ/cm2 NB-UVB照射角质形成细胞后,AOP3及BH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分别为对照组的0.48、0.23、0.16;0.82、0.78、0.22.而Caspase 14表达只有在1200 mJ/cm2较高剂量NB-UVB照射后才显著下降,为对照组的0.3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湿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可能与BH表达减少,Caspase 14及AQP3表达增加有关,NB-UVB治疗慢性湿疹的部分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AQP3、Caspasel4及BH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屏障 湿疹 水通道蛋白3 半胱氨酸冬氨酸蛋白酶14 博来霉素 水解酶类
原文传递
不同肤色个体表皮角质形成细胞Caspase14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侯麦花 卢新政 Peter M Elias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肤色人群角质形成细胞中Caspase14表达变化,明确黑素细胞和(或)黑素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以Western印迹检测不同肤色个体原代角质形成细胞Caspase14的表达。取体外培养不同肤色的2代角质形成细胞,分别加入不同肤色的黑... 目的探讨不同肤色人群角质形成细胞中Caspase14表达变化,明确黑素细胞和(或)黑素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以Western印迹检测不同肤色个体原代角质形成细胞Caspase14的表达。取体外培养不同肤色的2代角质形成细胞,分别加入不同肤色的黑素细胞在分化培养基下共同培养24h,以不加黑素细胞组为对照,Western印迹检测Caspase14的表达。结果浅、深肤色个体包皮原代角质形成细胞Cas—pase14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深肤色者(FitzpatrickIV/V)原代角质形成细胞中Caspase14的表达显著高于浅肤色者(FitzpatrickI/II)(P〈0.01);深、浅肤色个体的角质形成细胞在与不同肤色个体的黑素细胞在分化培养基中共培养后24h后,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浅肤色个体角质形成细胞Caspase14表达的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深肤色个体角质形成细胞Caspase14的表达则显著上调(P〈0.05)。结论深肤色个体角质形成细胞Caspase14表达显著高于浅肤色个体者。黑素细胞显著增加深肤色者角质形成细胞中Caspase14水平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 半胱氨酸冬氨酸蛋白酶14 肤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