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大西洋15°S热液区玄武岩中熔融包裹体组成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唐鑫 杨耀民 +4 位作者 王国芝 张海桃 范蕾 许鹏 朱志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2-371,共10页
熔融包裹体中的硅酸盐子矿物、金属相和流体相可以动态地反映岩浆演化过程中岩浆的成分变化和金属成矿物质从熔浆中出熔分离的过程。本文选取南大西洋中脊15°S(SMAR15°S)热液区玄武岩斜长石熔融包裹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 熔融包裹体中的硅酸盐子矿物、金属相和流体相可以动态地反映岩浆演化过程中岩浆的成分变化和金属成矿物质从熔浆中出熔分离的过程。本文选取南大西洋中脊15°S(SMAR15°S)热液区玄武岩斜长石熔融包裹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激光拉曼分析,揭示熔融包裹体中熔体相的成分和金属矿物的种类,探讨岩浆作用对成矿的贡献。研究表明,斜长石熔融包裹体中存在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和铬铁矿等金属子矿物,它们随脱气作用从岩浆中分离并进入岩浆流体相中冷凝结晶。熔融包裹体中金属子矿物与母岩无明显蚀变,共同指示岩浆流体对SMAR15°S热液区块状硫化物的形成可能具有一定贡献。SMAR15°S热液区热液硫化物可能存在岩浆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大西洋中脊 sMAR15°s热液区 玄武岩 熔融包裹体
下载PDF
CD_(44)V_6和CD_(15s)抗原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曲群 梁睿 马玉琴 《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3年第9期940-942,共3页
目的 :探讨CD44V6、CD15s抗原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对 5 0例子宫内膜癌标本进行CD44V6和CD15s抗原检测。结果 :CD44V6和CD15s在子宫内膜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4 %和 72 % ,两者呈正相关。CD4... 目的 :探讨CD44V6、CD15s抗原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对 5 0例子宫内膜癌标本进行CD44V6和CD15s抗原检测。结果 :CD44V6和CD15s在子宫内膜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4 %和 72 % ,两者呈正相关。CD44V6和CD15s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呈正相关 ,并随肿瘤细胞侵袭肌层深度的增加 ,阳性表达率增高。结论 :CD44V6、CD15s高表达提示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不良 ,联合检测CD44V6、CD15s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预测转移和评估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遗传学 抗原 CD44/生物合成 基因表达 抗原 CD15s/生物合成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SBA-15表面S-naproxen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合成与分子识别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邴乃慈 田震 +2 位作者 陈胜文 李庆华 许振良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4-568,共5页
以手性药物左旋萘普生(S-naproxen)为模板分子,四乙烯基吡啶(4-VPy)为功能单体,采用表面印迹法,以介孔材料SBA-15为载体合成了能选择性识别S-naproxen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扫描电镜及孔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以手性药物左旋萘普生(S-naproxen)为模板分子,四乙烯基吡啶(4-VPy)为功能单体,采用表面印迹法,以介孔材料SBA-15为载体合成了能选择性识别S-naproxen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扫描电镜及孔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具有粒径均匀、孔径分布窄、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同时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载体表面形成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层,Scatchard分析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在自组装过程中存在两类结合位点,聚合物高亲和力和低亲和力结合位点的最大表观结合容量分别为Qmax1=2.504μmol/g,Qmax2=16.680μmol/g;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热力学研究表明,吸附过程可以自发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表面印迹 sBA-15 s-naproxen 手性
下载PDF
南极适冷菌Pseudoalteromonas sp. S-15-13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结构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江 宋国强 +1 位作者 陈靠山 李光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49-1152,共4页
从一株南极海冰中分离出来一种适冷菌Pseudoalteromonas sp. S-15-13,其胞外多糖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为了探讨南极菌S-15-13胞外多糖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其胞外多糖进行了分离纯化和结构分析.粗多糖经DEAE-Sephadex A-50离子交... 从一株南极海冰中分离出来一种适冷菌Pseudoalteromonas sp. S-15-13,其胞外多糖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为了探讨南极菌S-15-13胞外多糖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其胞外多糖进行了分离纯化和结构分析.粗多糖经DEAE-Sephadex A-50离子交换层析及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纯化后得到组分EPS-Ⅱ,经HPLC分析验证EPS-Ⅱ为单一组分,其分子量为62000;单糖组成、甲基化分析及核磁共振结果表明,EPS-Ⅱ的主体结构由(1,2)α-D-Man组成主链,并在6位上有分支的新甘露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多糖 南极适冷菌Pseudoalteromonas sp. s-15-13 分离纯化
下载PDF
南极适冷菌Pseudoaltermonas sp. S-15-13胞外多糖低温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江 何培青 +1 位作者 陈靠山 李光友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5-219,共5页
研究了南极适冷菌Pseudoaltermonas sp.S-15-13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s)对重复冻融的菌体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重复冻融循环后,有胞外多糖包被的菌体仍能保持较好的生长能力,无胞外多糖包被的菌体生长缓慢,甚至死亡;不同浓... 研究了南极适冷菌Pseudoaltermonas sp.S-15-13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s)对重复冻融的菌体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重复冻融循环后,有胞外多糖包被的菌体仍能保持较好的生长能力,无胞外多糖包被的菌体生长缓慢,甚至死亡;不同浓度的胞外多糖均可降低水溶液的冰点,其效果较浓度相同的葡聚糖明显。说明南极适冷菌S-15-13对反复冻融的耐受能力与菌体分泌的胞外多糖直接相关,除了形成机械隔离屏障,胞外多糖还可能通过降低冰点等途径使菌体免受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适冷菌 Pseudoaltermonas sp.s-15-13 胞外多糖(EPss) 冰点 低温保护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南极菌Pseudoalteromonas sp.S-15-13多糖合成关键酶UGD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江 沈继红 +3 位作者 何培青 林学政 谭姣姣 李光友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24-828,共5页
以南极菌Pseudoalteromonas sp.S-15-13为材料,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研究了温度、冻融循环及培养基中NaCl、葡萄糖含量和pH对多糖合成关键酶基因ugd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有利于ugd的表达,在2℃和10℃培养温度下,培养24h后ugd... 以南极菌Pseudoalteromonas sp.S-15-13为材料,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研究了温度、冻融循环及培养基中NaCl、葡萄糖含量和pH对多糖合成关键酶基因ugd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有利于ugd的表达,在2℃和10℃培养温度下,培养24h后ugd的表达量约为20℃时的4倍;冻融循环后,ugd的表达量上调,第2个冻融循环后ugd的表达量较对照提高了6.85倍;NaCl对ugd的影响表现为低促高抑,即NaCl含量为6.0%时ugd的表达量是对照(3.0%)的3.97倍,但含量达9.0%时ugd表达量仅为对照的2/5;葡萄糖能够提高ugd的表达量,当含量为2.0%时ugd表达量为对照的13.68倍;在一定范围内(pH5.0—8.0),pH的改变会促进ugd的表达,当pH为6.0时ugd表达量约为pH7.0时的2.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菌Pseudoalteromonas sp.s-15-13 REAL-TIME PCR UGD 环境因子
下载PDF
CD_(15)s抗原、CD44v6和E-上皮钙粘附素表达与胆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谷化平 尚培中 +1 位作者 刘艳茹 倪灿荣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39-442,516,共5页
目的 探讨CD15s抗原、CD44v6和E 上皮钙粘附素 (E cadherin ,ED)表达与胆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催化信号放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 43例胆管癌组织中CD15s抗原、CD44v6和ED表达 ,综合分析了CD15s抗原、CD44v6和ED蛋白表... 目的 探讨CD15s抗原、CD44v6和E 上皮钙粘附素 (E cadherin ,ED)表达与胆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催化信号放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 43例胆管癌组织中CD15s抗原、CD44v6和ED表达 ,综合分析了CD15s抗原、CD44v6和ED蛋白表达与胆管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 在胆管癌组织中 ,CD15s抗原、CD44v6和ED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6 7 4%、 6 2 8%和 5 3 5 %。CD15s抗原和CD44v6呈高表达及ED呈低表达与胆管癌的TNM分期、分化程度和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CD15s表达与CD44v6表达呈正相关 (r =0 49,P <0 0 0 1) ;CD15s抗原和CD44v6表达与ED表达呈负相关 (r =- 0 45 ,r=- 0 5 2 ,P <0 0 0 1)。结论 CD15s抗原、CD44v6和ED异常表达提示胆管癌生物学行为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CD_(15)s抗原 CD44V6 E-上皮钙粘附素 生物学行为
下载PDF
南极适冷菌Pseudoalteromonas sp.S-15-13胞外多糖EPS-Ⅱ对小鼠S_(180)肉瘤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江 陈靠山 +2 位作者 李光友 刘少芳 刘占涛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7年第3期9-13,共5页
目的研究南极适冷菌Pseudoalteromonas sp.S-15-13胞外多糖EPS-Ⅱ的抑瘤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EPS-Ⅱ腹腔注射于荷S180肉瘤小鼠,通过荷瘤小鼠的脾重和瘤重变化来测定EPS-Ⅱ的抑瘤效果;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荷瘤小鼠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目的研究南极适冷菌Pseudoalteromonas sp.S-15-13胞外多糖EPS-Ⅱ的抑瘤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EPS-Ⅱ腹腔注射于荷S180肉瘤小鼠,通过荷瘤小鼠的脾重和瘤重变化来测定EPS-Ⅱ的抑瘤效果;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荷瘤小鼠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三联组氨酸(FHIT)和S-100蛋白阳性表达的情况。结果(1)不同剂量的EPS-Ⅱ均具有提高荷瘤小鼠脾脏重量,有效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最高抑瘤率可达45.1%。(2)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EPS-Ⅱ均能抑制PCNA表达,促进FHIT和S-100蛋白表达的作用。结论南极适冷菌S-15-13胞外多糖EPS-Ⅱ可能通过调节PCNA,FHIT和S-100的表达来发挥抑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适冷菌 胞外多糖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ChIL-15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体外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衡 李广兴 +1 位作者 刘博奇 任晓峰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40,共6页
通过一段编码(G3S)4多肽的碱基linker将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S基因和鸡IL-15(ChIL-15)基因连接,构建了pcDNA3.1-IBVS-ChIL-15融合基因重组质粒。将该重组质粒转染Vero细胞,并通过RT-PCR、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试验对重组质粒的体... 通过一段编码(G3S)4多肽的碱基linker将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S基因和鸡IL-15(ChIL-15)基因连接,构建了pcDNA3.1-IBVS-ChIL-15融合基因重组质粒。将该重组质粒转染Vero细胞,并通过RT-PCR、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试验对重组质粒的体外瞬时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S-ChIL-15融合基因,转染24 h后能检测到IBVS-ChIL-15融合基因和该融合基因瞬时表达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s基因 鸡IL-15基因 瞬时表达 融合基因
下载PDF
猪霍乱沙门菌SC500运载TGEVS与猪IL-15融合基因疫苗的稳定性及免疫安全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韩国全 郭万柱 +3 位作者 孙志勇 王印 王小玉 林华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71-877,共7页
为研究猪霍乱沙门菌SC500作为TGEV S与IL-15融合基因疫苗pCC-S-IL-15、pCI-S-IL-15运载体的稳定性与免疫安全性,将外源表达质粒pCC-S-IL-15、pCI-S-IL-15及空载体质粒pCC-neo、pCI-neo转化SC500,采用体外增殖试验研究不同质粒在SC500中... 为研究猪霍乱沙门菌SC500作为TGEV S与IL-15融合基因疫苗pCC-S-IL-15、pCI-S-IL-15运载体的稳定性与免疫安全性,将外源表达质粒pCC-S-IL-15、pCI-S-IL-15及空载体质粒pCC-neo、pCI-neo转化SC500,采用体外增殖试验研究不同质粒在SC500中的稳定性,携带质粒的SC500对ST细胞的黏附率、侵袭力和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BALB/c小鼠口服免疫试验研究表达质粒在体内的稳定性及SC500对小鼠的安全性。结果显示:外源目的基因影响表达载体在运载体内的稳定性,就载体类型而言,对pCI-neo的影响大于对pCC-neo的影响;携带目的基因的外源质粒影响SC500对ST细胞的黏附率和侵袭率,pCC-neo影响大于pCI-neo;外源质粒影响SC500在小鼠体内的增殖能力,pCC-neo影响大于pCI-neo;SC500在体内的增殖中,其所运载的质粒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利用SC500运载基因疫苗pCC-S-IL-15、pCI-S-IL-15免疫小鼠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免疫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霍乱沙门菌 TGEV—s基因 猪白细胞介素15基因 稳定性 免疫安全性
下载PDF
CD_(30)和CD_(15)在霍奇金病R-S细胞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1
作者 徐钢 文锦 +2 位作者 杨红 李科 唐开勇 《白血病》 1997年第4期221-223,共3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用CD30和CD15单克隆抗体对33例霍奇金病(HD)进行标记检测。结果显示,33例HD中CD30阳性率为78.8%,CD15阳性率为81.8%,两者之间以及HD各亚型之间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用CD30和CD15单克隆抗体对33例霍奇金病(HD)进行标记检测。结果显示,33例HD中CD30阳性率为78.8%,CD15阳性率为81.8%,两者之间以及HD各亚型之间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其阳性表达部位均位于R-S细胞浆内。但CD30除了HD外,还在大细胞间变性淋巴瘤中的大细胞及R-S样细胞等表达。结果提示,用免疫组织化学对HD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判断肿瘤的组织学来源有一定价值,CD15的特异性强于CD30,而CD30和CD15的双阳性表达对诊断HD的临床意义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病 CD30 CD15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酶法拆分氮-15标记S-苄基-半胱氨酸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柯昌武 罗勇 +2 位作者 潘洁 李美华 汤财德 《上海化工》 CAS 2009年第10期7-11,共5页
S-苄基-半胱氨酸是化学法制备氮-15(15N)标记胱氨酸及其衍生物的重要前体,以S-苄基-D,L-半胱氨酸为拆分底物,对氨基酰化酶酶促拆分工艺如反应温度、初始pH值、酶和底物的用量、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了考察。在较佳的工艺条件下,苄基-L... S-苄基-半胱氨酸是化学法制备氮-15(15N)标记胱氨酸及其衍生物的重要前体,以S-苄基-D,L-半胱氨酸为拆分底物,对氨基酰化酶酶促拆分工艺如反应温度、初始pH值、酶和底物的用量、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了考察。在较佳的工艺条件下,苄基-L-半胱氨酸拆分的单程收率达到45%,未出现同位素丰S-度稀释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标记 s-苄基-半胱氨酸 氨基酰化酶 拆分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菌株S15发酵液中Zygosporin D的含量 被引量:1
13
作者 伍陈浔利 黄玖利 +2 位作者 王辉 戴好富 梅文莉 《热带农业科学》 2012年第4期83-86,91,共5页
用HPLC法测定菌株S 15发酵液中Zygosporin D(乙酰基细胞松弛素D)的含量。色谱条件为:Kromasil-C18柱(4.6 mm×150 mm,5 m),柱温25℃,流动相乙腈-水(体积比40:6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16nm)。标准曲线回归方程:Y=0.409 03X+1... 用HPLC法测定菌株S 15发酵液中Zygosporin D(乙酰基细胞松弛素D)的含量。色谱条件为:Kromasil-C18柱(4.6 mm×150 mm,5 m),柱温25℃,流动相乙腈-水(体积比40:6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16nm)。标准曲线回归方程:Y=0.409 03X+1.547 7,r=0.999 8,Zygosporin D回收率为100.5%。实验证明该方法稳定可靠,精密度高,重现性好,简单可行,适用于Zygosporin D的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5发酵液 去乙酰基细胞松弛素D HPLC
下载PDF
可见光催化剂La/S-TiO_2/SBA-15的表征及其对2,4-二氯酚的降解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希 陶红 +2 位作者 宋晓峰 施柳 朱正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59-965,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a-S-TiO2/SBA-15催化剂,并采用XRD、BET、UV-Vis和XPS对材料进行表征,在可见光下对2,4-二氯酚进行光催化降解。催化剂投加量为0.3g·L-1,光照时间为2h时,对50 mg·L-1的2,4-二氯酚的样品表现出最高的光催化...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a-S-TiO2/SBA-15催化剂,并采用XRD、BET、UV-Vis和XPS对材料进行表征,在可见光下对2,4-二氯酚进行光催化降解。催化剂投加量为0.3g·L-1,光照时间为2h时,对50 mg·L-1的2,4-二氯酚的样品表现出最高的光催化活性,降解率达到50.09%,为P25的7.9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2,4-二氯酚光催化降解的中间产物,并对其降解途径进行了简单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TiO2/sBA-15 2 4-二氯酚 光催化 可见光
下载PDF
猪源组织蛋白酶S抑制O型口蹄疫病毒在PK-15细胞复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史喜绢 刘原子 +10 位作者 张大俊 侯景 申超超 杨博 张婷 袁兴国 任瑞瑞 杜晓华 张克山 郑海学 刘湘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52-1661,共10页
前期研究数据表明组织蛋白酶S(cathepsin S,CTSS)在猪初乳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常乳,且CTSS有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猪源CTSS对O型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serotype O,FMDV-O)复制及对FMDV诱导的抗病毒细胞... 前期研究数据表明组织蛋白酶S(cathepsin S,CTSS)在猪初乳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常乳,且CTSS有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猪源CTSS对O型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serotype O,FMDV-O)复制及对FMDV诱导的抗病毒细胞因子的影响。FMDV-O感染PK-15细胞,利用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在转录和翻译水平探究FMDV-O感染对内源性CTSS表达的影响;使用CTSS活性检测试剂盒测定FMDV-O感染对CTSS酶活性的影响;根据GenBank公布的 CTSS 基因序列(XM_021089893.1)构建CTSS真核表达质粒,利用脂质体方法转染PK-15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TSS表达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过表达CTSS对FMDV-O复制及FMDV-O诱导的抗病毒细胞因子mRNA水平的影响;进一步针对CTSS设计合成3对特异性siRNA,利用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CTSS和FMDV-O的变化。结果表明,FMDV-O感染PK-15细胞能显著上调猪源CTSS表达并增强CTSS酶活性;过表达CTSS能抑制FMDV-O在 PK-15 细胞中复制,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FMDV-O诱导的抗病毒细胞因子产生而发挥功能的;干扰序列siRNA-2947下调内源性CTSS表达进而促进FMDV-O的复制。猪源CTSS促进宿主抗病毒细胞因子产生可能是抑制FMDV-O复制的原因之一,本研究为深入探究宿主CTSS在抗FMDV天然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及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蛋白酶s FMDV-O PK-15细胞 抗病毒功能
下载PDF
小鼠Cdc25B突变型S15A荧光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16
作者 冯少青 孟峻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695-699,共5页
目的构建小鼠Cdc25B的突变型Cdc25B(S15A)的荧光表达载体pcDNA3.1-3xflag-Cdc25B(S15A)-EGFP,并观察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以验证载体是否构建成功。方法利用PCR技术从质粒模板上扩增荧光表达的EGFP目的基因,将其与pcDNA3.1-3xflag-Cdc25... 目的构建小鼠Cdc25B的突变型Cdc25B(S15A)的荧光表达载体pcDNA3.1-3xflag-Cdc25B(S15A)-EGFP,并观察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以验证载体是否构建成功。方法利用PCR技术从质粒模板上扩增荧光表达的EGFP目的基因,将其与pcDNA3.1-3xflag-Cdc25B(S15A)载体连接,利用限制性内切酶XbaⅠ和Bam HⅠ进行双酶切电泳后做测序鉴定,构建pcDNA3.1-3xflag-Cdc25B(S15A)-EGFP荧光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法使其转染HEK293感受态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荧光质粒的表达。结果荧光表达载体pcDNA3.1-3xflag-Cdc25B(S15A)-EGFP构建成功,将其转染至HEK293感受态细胞,于48 h后提取细胞蛋白,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到细胞内荧光表达载体pcDNA3.1-3xflag-Cdc25B(S15A)-EGFP成功表达,并且测序结果与预期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荧光表达载体pcDNA3.1-3xflag-Cdc25B(S15A)-EGF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表达载体 Cdc25B(s15A) HEK293细胞
下载PDF
W-S-TiO_2/SBA-15复合材料的表征及其可见光降解性能
17
作者 谷守扬 陶红 +2 位作者 陈希 黑晓慧 卑蕾蕾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1期73-77,共5页
利用介孔分子筛SBA-15的良好负载性和孔道均匀性,以钛酸四丁酯、硫代硫酸钠、钨酸钠分别作为钛、硫、钨源,水热合成了W-S-TiO2/SBA-15材料。对材料进行XRD、BET、SEM、XPS、UV-Vis分析。结果显示TiO2的负载并没有破坏SBA-15的介孔结构,U... 利用介孔分子筛SBA-15的良好负载性和孔道均匀性,以钛酸四丁酯、硫代硫酸钠、钨酸钠分别作为钛、硫、钨源,水热合成了W-S-TiO2/SBA-15材料。对材料进行XRD、BET、SEM、XPS、UV-Vis分析。结果显示TiO2的负载并没有破坏SBA-15的介孔结构,UV-Vis分析发现掺杂W、S后,合成材料对光的响应拓展到可见光区,XPS分析证实了硫以阳离子S6+进入TiO2晶格,而W以同晶取代方式占据晶格中Ti的位置。光催化实验考察了材料5h内对20mg/L亚甲基蓝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可见光下W-S-TiO2/SBA-15光催化效率分别是未掺杂样品和市售DegussaP25光催化剂的3.7和7.2倍,具备良好的可见光催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TiO2 sBA-15 介孔材料 光催化 可见光
下载PDF
Produ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of antarctic marine bacteria Pseudoalteromonas sp. S-15-13 被引量:2
18
作者 LI Jiang CHEN Kaoshan +2 位作者 LIN Xuezheng HE Peiqing LI Guangyou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06-115,共10页
Twenty-seven antarctic bacteria producing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EPS) were selected from 57 strains by staining technology. The effects of major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 growth and EPS production of Pseud... Twenty-seven antarctic bacteria producing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EPS) were selected from 57 strains by staining technology. The effects of major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 growth and EPS production of Pseudoalteromonas sp. S - 15 - 13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EPS was separated and purified for characterizat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the EPS production were culture period, 56 h; growth temperature, 8 ℃ ; carbon source, 1.0% glucose; NaCI concentration, 3.0% ; pH 6.0 - 7.0. The EPS was purified by cold ethanol precipitation, proteins removal,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and gel chromatography technology. The molecular mass of EPS - H was 62 kDa as determined by the high performance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Its sugar composition was a homopolymer of marmose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 spectroscopy. After repeated freezing and thawing of the bacteria hiomass in the presence of EPS, the bacterial growth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bserved after freezing in the absence of EPS and the difference augmented with the increase of freeze-thaw cycles. It is hypothesized that the adaptation of Pseudoalteromonas sp. S- 15 - 13 to the antarctic marine conditions, characterized by low temperature, high NaCl concentration and repeated freeze-thaw cycles,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EPS production 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arctic bacteria Pseudoalteromonas sp. s - 15 - 13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environmental factors CRYOPROTECTION
下载PDF
Au-S-S-SBA-15催化剂用于苯乙炔水合反应的研究(英文)
19
作者 王梅桃 张昉 李和兴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1期36-40,共5页
在SBA-15骨架中嵌入有机硫基团(-CH2-CH2-CH2-S-S-CH2-CH2-CH2-)原位还原氯金酸,通过有机硫配体络合金纳米颗粒制备得到的新型金负载催化剂结构有序且金纳米颗粒高度分散,在苯乙炔水合反应中表现了较高的活性.
关键词 Au-s-s-sBA-15催化剂 有序介孔结构 金纳米颗粒 苯乙炔水合反应
下载PDF
Prediction of Crohn's disease aggression through NOD2/CARD15 gene sequencing in an Australian cohort 被引量:1
20
作者 Maneesha Bhullar Finlay Macrae +2 位作者 Gregor Brown Margie Smith Ken Sharp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17期5008-5016,共9页
AIM: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utations in oligomerisation domain 2/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s 15(NOD2/CARD15)and the natural history of Crohn’s disease(CD)to identify patients who would benefit from ea... AIM: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utations in oligomerisation domain 2/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s 15(NOD2/CARD15)and the natural history of Crohn’s disease(CD)to identify patients who would benefit from early aggressive medical intervention.METHODS:We recruited thirty consecutive unrelated CD patients with a history of ileo-caecal or small bowel resection during the period 1980-2000;Fifteen patients of these had post-operative relapse that required further surgery and fifteen did not.Full sequencing of the NOD2/CARD15 gene using dHPLC for exons 3,5,7,10 and 12 and direct sequencing for exons 2,4,6,8,9 and 11 was conducted.CD patients categorized as carrying variants were anyone with at least 1 variant of the NOD2/CARD15 gene.RESULTS:About 13.3%of the cohort(four patients)carried at least one mutant allele of 3020ins C of the NOD2/CARD15 gene.There were 20 males and 10females with a mean age of 43.3 years(range 25-69years).The mean follow up was 199.6 mo and a median of 189.5 mo.Sixteen sequence variations within the NOD2/CARD15 gene were identified,with 9 of them occurring with an allele frequency of greater than 10%.In this study,there was a trend to suggest that patients with the 3020ins C mutation have a higher frequency of operations compared to those without the mutation.Patients with the 3020insC mutation had a significantly shorter time between the diagnosis of CD and initial surgery.This study included Australian patients of ethnically heterogenous background unlike previous studies conducted in different countries.CONCLUSION: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patients carrying NOD2/CARD15 mutations follow a rapid and more aggressive form of Crohn’s disease showing a trend for multiple surgical interventions and significantly shorter time to early sur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OLIGOMERIsATION domai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