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生物转化得到7β,15α-二羟基-18β-甘草次酸的优良菌株筛选
1
作者 马媛 孙鹏 +3 位作者 王恒 李卓凡 陈刚 石明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5期127-130,共4页
目的以7β,15α-二羟基-18β-甘草次酸为目标产物,通过微生物转化筛选优良菌株。方法使用10种真菌(CGMCC 3.149、CGMCC 3.193、CGMCC 3.3402、CGMCC 3.739、CGMCC 3.2462、CGMCC 3.2886、CGMCC 3.3400、CGMCC 3.577、CGMCC 3.970、Zw-4... 目的以7β,15α-二羟基-18β-甘草次酸为目标产物,通过微生物转化筛选优良菌株。方法使用10种真菌(CGMCC 3.149、CGMCC 3.193、CGMCC 3.3402、CGMCC 3.739、CGMCC 3.2462、CGMCC 3.2886、CGMCC 3.3400、CGMCC 3.577、CGMCC 3.970、Zw-4)进行转化菌株的初筛和复筛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转化液中7β,15α-二羟基-18β-甘草次酸含量,将7β,15α-二羟基-18β-甘草次酸转化率作为评价指标,选择转化率较高且初筛和复实验结果一致的菌株作为优良菌株。结果7β,15α-二羟基-18β-甘草次酸在2.56~81.79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初筛实验中转化率最高的菌株是CGMCC 3.3400;复筛中转化率最高的菌株是CGMCC 3.970。结论优良菌株为CGMCC 3.9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α-二羟基-18β-甘草次 菌株筛选 高效液相色谱法 微生物转化
下载PDF
固体酸催化15-羟基十五烷酸酯合成环十五内酯
2
作者 赖芳 刘雄民 杨金来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2-396,共5页
为探讨合成环十五内酯的新工艺,以蒜头果油为原料制备15-羟基十五烷酸酯,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合成环十五内酯。比较了两条合成路线:蒜头果油经提取得到二十四碳-15-烯酸,经臭氧化、还原、甲酯化反应得到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 为探讨合成环十五内酯的新工艺,以蒜头果油为原料制备15-羟基十五烷酸酯,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合成环十五内酯。比较了两条合成路线:蒜头果油经提取得到二十四碳-15-烯酸,经臭氧化、还原、甲酯化反应得到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发生内酯化反应生成环十五内酯,收率为14.4%;蒜头果油直接经臭氧化、还原、甲酯化反应后,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发生内酯化反应生成环十五内酯,收率为10.4%。考察了树脂类型以及不同酯基的15-羟基十五烷酸酯对内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LS-50树脂的催化效果最佳,15-羟基十五烷酸乙酯合成环十五内酯的收率达到1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头果油 15-羟基十五烷 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环十五内酯 内酯化反应
下载PDF
蒜头果油制备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金来 赖芳 +2 位作者 李伟光 刘雄民 郭占京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049-1052,共4页
研究了从蒜头果油制备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的工艺路线,利用薄层色谱方法寻找层析分离溶剂。实验结果表明,三氯甲烷是良好的洗脱剂,当洗脱时间为270—330min时,回收率为29.95%,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含量为98.23%,并对纯化产物... 研究了从蒜头果油制备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的工艺路线,利用薄层色谱方法寻找层析分离溶剂。实验结果表明,三氯甲烷是良好的洗脱剂,当洗脱时间为270—330min时,回收率为29.95%,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含量为98.23%,并对纯化产物进行了MS、IR和^13C NMR结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头果油 15-羟基十五烷甲酯 纯化 结构表征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测定15-羟基十五烷酸的含量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源源 韩丽丽 +1 位作者 江菲菲 彭阳峰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54-656,共3页
用液相色谱内标法定量分析15-羟基十五烷酸。样品以C18(4.6×250 mm)为色谱柱,以十四酸为内标物,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80∶5∶15(0.1%三氟乙酸),流速:1.2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方法的相关性好(r>0.... 用液相色谱内标法定量分析15-羟基十五烷酸。样品以C18(4.6×250 mm)为色谱柱,以十四酸为内标物,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80∶5∶15(0.1%三氟乙酸),流速:1.2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方法的相关性好(r>0.999 0),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1%,加标回收率为100.36%,检出限为7.29×10-4g/(s.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羟基十五烷 十四 高效液相色谱 内标法
下载PDF
异海松酸光固化产物中7-羰基-8,15-异海松酸的分离与结构鉴定(英文)
5
作者 张磊 赵振东 +3 位作者 卢言菊 陈玉湘 毕良武 李冬梅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0,共6页
利用HPLC-UV研究了异海松酸(iPA)UV光固化反应产物,从中检测到了一种具有较强紫外吸收的非聚合物成分。通过硅胶柱色谱和制备型HPLC分离得到了该物质,经气相色谱分析检验,其纯度为82.6%。通过UV-vis、FT-IR、MS、1H NMR及13C NMR等光谱... 利用HPLC-UV研究了异海松酸(iPA)UV光固化反应产物,从中检测到了一种具有较强紫外吸收的非聚合物成分。通过硅胶柱色谱和制备型HPLC分离得到了该物质,经气相色谱分析检验,其纯度为82.6%。通过UV-vis、FT-IR、MS、1H NMR及13C NMR等光谱分析研究,该物质的化学结构被鉴定为7-羰基-8,15-异海松酸(7-O-8,15-iPA),这是异海松酸的一种氧化衍生物,与文献报道结构一致。还探讨了异海松酸发生氧化反应生成7-羰基-8,15-异海松酸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羰基-8 15-异海松 异海松 UV光固化反应 结构鉴定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15-羟基十五烷酸和环十五内酯
6
作者 程海军 赖芳 +1 位作者 孙泽宇 刘雄民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7-150,共4页
采用SH-Stabilwax-DA酸性专用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的气相色谱法同时检测15-羟基十五烷酸和环十五内酯。测得标准曲线分别为Y_(1)=2.3933×10^(5) X_(1)-1.5371×10^(5),Y_(2)=8.1065×10^(5) X_(2)+7.8233... 采用SH-Stabilwax-DA酸性专用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的气相色谱法同时检测15-羟基十五烷酸和环十五内酯。测得标准曲线分别为Y_(1)=2.3933×10^(5) X_(1)-1.5371×10^(5),Y_(2)=8.1065×10^(5) X_(2)+7.8233×10^(3),相关系数R^(2)>0.999,分别在质量浓度1.9078~19.078 mg/mL和1.0434~10.434 mg/mL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标回收率分别在98.63%~104.70%和98.09%~105.9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14%~3.14%和0.78%~2.70%。测得的样品RSD值分别为1.86%~3.03%和1.57%~2.80%。气相色谱法可以直接进样,并同时检测15-羟基十五烷酸和环十五内酯,方法准确稳定,简便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羟基十五烷 环十五内酯 气相色谱法 同时检测
下载PDF
固体酸HY沸石催化合成环十五内酯 被引量:5
7
作者 刘雄民 赖芳 +2 位作者 李伟光 马丽 李飘英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以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为原料,采用固体酸HY沸石催化剂合成环十五内酯,探讨HY沸石性质与环化反应关系,寻找固体酸催化合成环十五内酯优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HY沸石颗粒越小,越有利于环化反应;N aY沸石,再经阳离子交换再脱铝催化生成环... 以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为原料,采用固体酸HY沸石催化剂合成环十五内酯,探讨HY沸石性质与环化反应关系,寻找固体酸催化合成环十五内酯优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HY沸石颗粒越小,越有利于环化反应;N aY沸石,再经阳离子交换再脱铝催化生成环十五内酯的转化率为:9.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沸石 环十五内酯 15-羟基十五烷甲酯 环化反应
下载PDF
脂肪酶催化合成环十五内脂的酸碱效应 被引量:6
8
作者 黄宏妙 沈芳 +2 位作者 刘雄民 马丽 梁静娟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97-499,共3页
以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为底物,进行了脂肪酶催化合成环十五内酯研究,考察了酶活性与pH值的关系,探讨了酶粉pH值记忆和有机相酸碱性对内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pH=6~7时脂肪酶的水解活力最高,pH=6~6.5时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 以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为底物,进行了脂肪酶催化合成环十五内酯研究,考察了酶活性与pH值的关系,探讨了酶粉pH值记忆和有机相酸碱性对内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pH=6~7时脂肪酶的水解活力最高,pH=6~6.5时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转化环十五内酯的转化率最高,添加有机酸碱对内酯化反应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环十五内酯 15-羟基十五烷甲酯
下载PDF
改性HZSM-5分子筛的表征及用其催化合成环十五内酯 被引量:2
9
作者 赖芳 刘雄民 +1 位作者 李伟光 沈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45-1048,共4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出了不同金属离子(Fe、Mo、Mo-Fe)改性的HZSM-5分子筛,用XRD,FTIR,NH3-TPD等检测方法考察了改性HZSM-5分子筛上Fe、Mo和Mo-Fe的体相状态和酸性;并将改性HZSM-5分子筛用于催化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合成环十五内酯。结果表明... 采用浸渍法制备出了不同金属离子(Fe、Mo、Mo-Fe)改性的HZSM-5分子筛,用XRD,FTIR,NH3-TPD等检测方法考察了改性HZSM-5分子筛上Fe、Mo和Mo-Fe的体相状态和酸性;并将改性HZSM-5分子筛用于催化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合成环十五内酯。结果表明,Mo-Fe/HZSM-5分子筛的Mo-Fe引入到HZSM-5分子筛骨架中,分子筛的酸量和酸强度增加,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的最大转化率为58.85%,环十五内酯选择性为16.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ZSM-5分子筛 改性 表征 15-羟基十五烷甲酯 环十五内酯
下载PDF
利用UPLC法对玉米须萜类物质提取工艺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博 张树军 +8 位作者 杨伊妮 王丹 孙立秋 赵英楠 王金兰 赵明 李军 时志春 王伟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82-289,共8页
为研究玉米须中萜类成分的提取工艺。本文以玉米须中含有的玉米烯F(1)、3β-羟基-对映-贝壳杉-15-烯-17-酸-18-酯(2)和4α-羟基-19-降-对映贝壳杉烷型-15-烯-17-酸(3)为标准品,建立了玉米须提取物中三种萜类成分含量的测定UPLC分析方法... 为研究玉米须中萜类成分的提取工艺。本文以玉米须中含有的玉米烯F(1)、3β-羟基-对映-贝壳杉-15-烯-17-酸-18-酯(2)和4α-羟基-19-降-对映贝壳杉烷型-15-烯-17-酸(3)为标准品,建立了玉米须提取物中三种萜类成分含量的测定UPLC分析方法。其色谱条件为:采用Polar C_(18) 100Ȧ(4.6 mm×150 mm,2.6μm)色谱柱,以甲醇(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40℃,波长220 nm,进样量5μL。结果表明,玉米烯F(1)在0.96~192.0μg/mL范围内,3β-羟基-对映-贝壳杉-15-烯-17-酸-18-酯(2)和4α-羟基-19-降-对映贝壳杉烷型-15-烯-17-酸(3)在5.0~20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定量限(LOQ,S/N=10)均在5.0~10.0μg/g之间,平均加样回收率为89.1%~105.8%,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2%。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检测灵敏度,能够准确地对玉米须样品中三种萜类成分进行定量分析,为玉米须萜类成分的进一步深化研究提供科学参考。利用该分析方法优化玉米须中三个萜类成分的提取工艺为: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法,20%甲醇-水溶液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25,提取时间1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 玉米烯F -羟基-对映-贝壳杉-15--17--18- -羟基-19--对映贝壳杉烷型-15--17-
下载PDF
15-羟基十五烷酸合成环十五内酯体系定量分析方法比较
11
作者 程海军 孙泽宇 +3 位作者 赖芳 李伟光 马丽 刘雄民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93-298,共6页
为探寻合适的15-羟基十五烷酸合成环十五内酯反应体系定量分析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非衍生化法和衍生化法分别对样品中15-羟基十五烷酸和环十五内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液相色谱法15-羟基十五烷酸保留时间为6.21 min,环十五内... 为探寻合适的15-羟基十五烷酸合成环十五内酯反应体系定量分析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非衍生化法和衍生化法分别对样品中15-羟基十五烷酸和环十五内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液相色谱法15-羟基十五烷酸保留时间为6.21 min,环十五内酯保留时间为16.32 min,但在样品中的色谱峰不明显。采用SH-Stabilwax-DA酸性专用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的气相色谱检测15-羟基十五烷酸,非衍生化法和衍生化法的RSD值分别为1.36%~2.23%和2.17%~3.44%。利用非衍生化法同时测定15-羟基十五烷酸和环十五内酯,RSD值分别为1.36%~2.23%、2.18%~3.48%。非衍生化法无需经过复杂的衍生化直接进样,可对15-羟基十五烷酸和环十五内酯同时分析,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羟基十五烷 环十五内酯 定量分析 非衍生化法 直接进样
原文传递
合成环十五内酯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酶活对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雄民 沈芳 +2 位作者 梁静娟 李飘英 梁文波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74-277,共4页
从富含油脂的土壤中筛选到6株产脂肪酶的菌株,其所产脂肪酶在环己烷溶剂中具有催化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关环生成环十五内酯的活性,其中GXU08的转化率最高为17%.另外,研究了GXU08的脂肪酶水解活力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化率随脂肪... 从富含油脂的土壤中筛选到6株产脂肪酶的菌株,其所产脂肪酶在环己烷溶剂中具有催化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关环生成环十五内酯的活性,其中GXU08的转化率最高为17%.另外,研究了GXU08的脂肪酶水解活力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化率随脂肪酶活力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转化率不随酶活的增加而增大;继续加入酶粉进行反应,转化率又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环十五内酯 15-羟基十五烷甲酯
下载PDF
脂肪酶干燥方法对环十五内酯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雄民 郭辰 +2 位作者 沈芳 梁静娟 马丽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研究了冷冻干燥法,真空干燥法,N2吹干法3种干燥方法对Candida.sp.GXU08所产脂肪酶活力的影响,以3种方法制得的酶为催化剂进行了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环化反应.结果表明,冷冻干燥的酶粉酶活保留率最高,有78.74%,转化率为1.367%;真空干燥... 研究了冷冻干燥法,真空干燥法,N2吹干法3种干燥方法对Candida.sp.GXU08所产脂肪酶活力的影响,以3种方法制得的酶为催化剂进行了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环化反应.结果表明,冷冻干燥的酶粉酶活保留率最高,有78.74%,转化率为1.367%;真空干燥酶活保留率有75%,转化率为1.158%;N2吹干法的酶活保留率最低为63.9%,转化率仅有0.4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环十五内酯 15-羟基十五烷甲酯 干燥
下载PDF
LC-MS/MS法测定鲁比前列酮软胶囊的溶出度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萍 吴娟 +2 位作者 袁艳娟 乔红群 丁逸梅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74-1678,共5页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鲁比前列酮软胶囊的溶出度。方法:以15-羟基十五酸为内标物,以乙醚进行液-液萃取。采用Waters XTerra MS C18(100 mm×2.1 mm,5μm),以5 mmol·L^-1乙酸铵(含0.02%乙酸)为流动相A相,以甲醇-乙腈...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鲁比前列酮软胶囊的溶出度。方法:以15-羟基十五酸为内标物,以乙醚进行液-液萃取。采用Waters XTerra MS C18(100 mm×2.1 mm,5μm),以5 mmol·L^-1乙酸铵(含0.02%乙酸)为流动相A相,以甲醇-乙腈(65∶35,含0.02%乙酸)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模式检测,多反应监测(NMR)方式定量分析。结果:鲁比前列酮在10~200 ng·m 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8);最低检测限为3 ng·m L^-1;平均回收率(n=9)为100.1%,RSD为1.7%;日内与日间的精密度RSD均小于10%。3批自制胶囊与市售胶囊溶出曲线的拟合度f分别为73.81、59.12和80.17。结论:自制胶囊溶出行为与市售胶囊一致。本法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测定鲁比前列酮软胶囊的溶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比前列酮 15-羟基十五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技术 -液萃取 拟合度 溶出度
原文传递
海洋链霉菌211726次级代谢产物中一个新2-甘油酯的鉴定
15
作者 袁干军 林海鹏 洪葵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5-28,共4页
目的对分离自海洋链霉菌211726(Streptomyces sp.211726)次级代谢产物中的2-甘油酯进行鉴定。方法从菌株211726的发酵产物中分得一个白色结晶性粉末,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学特性,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与结论分得的2-甘油酯含有3个结... 目的对分离自海洋链霉菌211726(Streptomyces sp.211726)次级代谢产物中的2-甘油酯进行鉴定。方法从菌株211726的发酵产物中分得一个白色结晶性粉末,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学特性,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与结论分得的2-甘油酯含有3个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5-甲基棕榈酸2-甘油酯(1),棕榈酸2-甘油酯(2)和12-甲基肉豆蔻酸2-甘油酯(3),其比例约为6∶3∶1,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211726 2-甘油酯 15-甲基棕榈2-甘油酯 海洋放线菌
原文传递
五加皮中二萜类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雪 解盈盈 +5 位作者 刘琦 关永霞 赵淑秀 刘青芝 林永强 郭东晓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7709-7716,共8页
目的 对五加皮Acanthopanacis Cortex的二萜类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MCI树脂柱、硅胶柱、薄层色谱、半制备HPLC等方法对五加皮药材中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采用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单体化合物的结构... 目的 对五加皮Acanthopanacis Cortex的二萜类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MCI树脂柱、硅胶柱、薄层色谱、半制备HPLC等方法对五加皮药材中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采用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单体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采用Griess法测试脂多糖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释放炎症因子模型,对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评价。结果 从五加皮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二萜类化合物,包括7个对映海松烷型二萜7β-羟基-8(14),15-二烯-19-异海松烷酸(1)、7-酮基-8(14),15-二烯-19-异海松烷酸(2)、7β-甲氧基-8(14),15-二烯-19-异海松烷酸(3)、6,8(14),15-三烯-19-异海松羧酸(4)、14-酮基-8,15-二烯-19-异海松羧酸(7)、14-羟基-16-乙烯基-8,11,13-三烯-17-异海松羧酸(8)、7α-羟基-8(14),15-二烯-19-异海松烷酸(11);以及6个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16α,17-二羟基-19-异贝壳杉烷羧酸(5)、17-羟基-19-异贝壳杉烷羧酸(6)、异贝壳杉烯酸(9)、17-醛基-19-异贝壳杉烯酸(10)、17-醛基-15-烯-19-异贝壳杉烷酸(12)和17-羟基-15-烯-19-异贝壳杉烷酸(13)。其中化合物8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细柱五加酸G1;3和4为首次从细柱五加植物中分离得到。体外抗炎活性研究表明,13个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其中化合物1~3、7的活性较好。海松烷型二萜类化合物抗炎活性较贝壳杉烷型二萜强,海松烷型二萜类化合物7位取代活性强弱顺序为β-OH>β-OCH_(3)>Δ^(6)双键>C=O>α-OH。结论 五加皮分离鉴定的化合物及其活性研究为五加皮专属性质控方法建立、药用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加皮 二萜类 抗炎活性 细柱五加G1 -甲氧基-8(14) 15-二烯-19-异海松烷 6 8(14) 15-三烯-19-异海松羧
原文传递
山栀茶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肖炳坤 黄荣清 +1 位作者 杨建云 董俊兴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48-1951,共4页
目的研究山栀茶Pittosporum illicioides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山栀茶乙醇提取部位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粟猪殃殃素(大叶茜草素,1)、豆甾醇(2)... 目的研究山栀茶Pittosporum illicioides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山栀茶乙醇提取部位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粟猪殃殃素(大叶茜草素,1)、豆甾醇(2)、3α-羟基-20-脱甲异木油树-14(15)-烯-28,30-二酸(3)、1,3-二羟基蒽醌(4)、1,3,6-三羟基-2-甲基蒽醌(5)、8-O-4/8-O-4-脱氢阿魏酸三聚体(6)、1,3,6-三羟基-2-甲基蒽醌-3-O-α-鼠李糖-(1→2)-β-D-葡萄糖苷(7)、丁香树脂醇双葡萄糖苷(8)、1,3,6-三羟基-2-甲基蒽醌-3-O-α-鼠李糖-(1→2)-β-D-(6′-O-乙酰基)-葡萄糖苷(9)。结论除化合物3和8外,其他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栀茶 蒽醌 木脂素 大叶茜草素 -羟基-20-脱甲异木油树-14(15)--28 30-
原文传递
荔波产香茶菜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邹娟 董明洪 +3 位作者 周浪 赵臣亮 叶江海 张敬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4405-4410,共6页
目的研究荔波产香茶菜Isodon amethystoides的化学成分。方法选用硅胶、MCI gel CHP 20P、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波谱数据、理化性质结合参考文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荔波产香茶菜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目的研究荔波产香茶菜Isodon amethystoides的化学成分。方法选用硅胶、MCI gel CHP 20P、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波谱数据、理化性质结合参考文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荔波产香茶菜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线纹香茶菜酸(1)、雪花草丁素(2)、4,9α-环氧-3,4-开环异海松烷-7,15-二烯-3-酸(3)、3,4-开环异海松烷-4(18),7,15-三烯-3-酸甲酯(4)、3,4-开环异海松烷-4(18),7,15-三烯-3-酸(5)、异海松烷-7,15-二烯-3-酮(6)、异海松烷-7,15-二烯-3β-醇(7)、山姜萜醇(8)、(-)-丁香三环烷-2,9-二醇(9)、乌苏酸(10)、齐墩果酸(11)、3-表-马斯里酸(12)、7α-羟基谷甾醇(13)、β-谷甾醇(14)、豆甾醇(15)、芝麻素(16)、泡桐素乙酯(17)、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8)。结论化合物4为首次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2~9、15~18为首次从香茶菜中分离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菜菜 二萜 雪花草丁素 3 4-开环异海松烷-4(18) 7 15-三烯-3-甲酯 山姜萜醇 (-)-丁香三环烷-2 9-二醇
原文传递
油茶茎中1个新的三萜皂苷 被引量:7
19
作者 焦玉兰 付辉政 +4 位作者 周国平 罗跃华 王栋 鄢庆伟 钟瑞建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592-2596,共5页
目的研究油茶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色谱、高效制备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油茶茎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O-β-D-半乳糖基-(1... 目的研究油茶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色谱、高效制备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油茶茎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O-β-D-半乳糖基-(1→2)-[β-D-半乳糖基-(1→2)-β-D-木糖基-(1→3)]-β-D-葡萄糖醛酸基-3β,15α,16α,22α,28-五羟基-22-O-当归酰基-齐墩果-12-烯(1)、camelliasaponin B2(2)、gordonsaponin H(3)。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油茶皂苷Aa,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油茶茎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茎 3-O-β-D-半乳糖基-(1→2)--D-半乳糖基-(1→2)-β-D-木糖基-(1→3)]-β-D-葡萄糖醛- 15α 16α 22α 28-五羟基-22-O-当归酰基-齐墩果-12- camelliasaponin B2 gordonsaponin H
原文传递
油茶根中1个新的三萜皂苷 被引量:3
20
作者 任琦 陈冈 +1 位作者 周志强 付辉政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4261-4265,共5页
目的 研究油茶Camellia oleifer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色谱、高效制备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测定及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油茶根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 目的 研究油茶Camellia oleifer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色谱、高效制备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测定及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油茶根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O-β-D-半乳糖基-(1→2)-[β-D-木糖基-(1→2)-α-L-阿拉伯糖基-(1→3)]-β-D-葡萄糖醛酸基-3β,15α,16α,21β,22α,28-六羟基-21-O-乙酰氧基-22-O-当归酰氧基齐墩果醇-12-烯(1)、大头茶苷J(2)、山茶皂苷B1(3)。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山茶皂苷Ac,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油茶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根 3-O-β-D-半乳糖基-(1→2)--D-木糖基-(1→2)-α-L-阿拉伯糖基-(1→3)]-β-D-葡萄糖醛- 15α 16α 21β 22α 28-六羟基-21-O-乙酰氧基-22-O-当归酰氧基齐墩果醇-12- 大头茶苷J 山茶皂苷B1 山茶皂苷Ac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