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595~1670年荷兰经营下的东南亚与阿姆斯特丹远程贸易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文红 《学术探索》 CSSCI 2012年第3期81-84,共4页
16世纪末,荷兰与东南亚的远程贸易兴起。17世纪初期,荷兰在东南亚没有固定的经营基地,但这一贸易已成为了当时东南亚与欧洲间规模最大的远程贸易之一。1619年,荷兰在巴达维亚建起了经营大本营之后,东南亚与阿姆斯特丹的远程贸易进一步扩... 16世纪末,荷兰与东南亚的远程贸易兴起。17世纪初期,荷兰在东南亚没有固定的经营基地,但这一贸易已成为了当时东南亚与欧洲间规模最大的远程贸易之一。1619年,荷兰在巴达维亚建起了经营大本营之后,东南亚与阿姆斯特丹的远程贸易进一步扩大:它不仅稳定,且规模、贸易量、商品种类等剧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95~1670年 荷兰 东南亚与阿姆斯特丹 远程贸易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北部长城系底界年龄小于1670Ma:来自北京密云花岗斑岩岩脉锆石LA-MC-ICPMS U-Pb年龄的约束 被引量:108
2
作者 李怀坤 苏文博 +5 位作者 周红英 耿建珍 相振群 崔玉荣 刘文灿 陆松年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8-120,共13页
近期在北京密云沙厂北东的大龙门村附近发现一条花岗斑岩岩脉,该岩脉侵入于新太古代密云群角闪斜长片麻岩当中,其顶部则与片麻岩一起被常州沟组含砾砂岩沉积不整合覆盖。对该岩脉采用LA-MC-ICPMS进行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了(1 6... 近期在北京密云沙厂北东的大龙门村附近发现一条花岗斑岩岩脉,该岩脉侵入于新太古代密云群角闪斜长片麻岩当中,其顶部则与片麻岩一起被常州沟组含砾砂岩沉积不整合覆盖。对该岩脉采用LA-MC-ICPMS进行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了(1 673±10)Ma的侵位年龄。这表明华北北部的常州沟组底界(也即长城系的底界)年龄小于1 670 Ma,很可能接近1 650 Ma,比传统的底界年龄1 800 Ma至少年轻150Ma左右。这是迄今为止华北北部长城系底界最为直接而精确的年龄约束。结合上覆大红峪组、高于庄组等测年资料,可进一步将新厘定的长城系(含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团山子组、大红峪组)的形成时代限定在1 650~1 600 Ma,归属于固结纪(Statherian Period,1 800~1 600 Ma)最晚期。这一新进展表明,华北北部中—新元古界的底界与西伯利亚里菲系(Riphean)和印度温地亚(Vindhyan)超群等沉积序列的底界几乎完全一致,可能暗示华北与这些古陆在哥伦比亚超大陆旋回中有着紧密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长城系底界 1670Ma花岗斑岩岩脉 锆石LA-MC-ICPMS测 固结纪 哥伦比亚超大陆
下载PDF
历史寒冬极端气候事件的复原研究——1670/1671年冬季严寒事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德二 梁有叶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30,共6页
1670/1671年冬季中国东部地区异常严寒。本文依据历史文献记载复原该寒冬实况,绘制了雪、冰、冻雨和动植物冻害的地域分布图,连续降雪日数分布图和最大积雪深度分布图,可见河流封冻南界达27?N,是小冰期我国河流封冻的最南位置。依据各... 1670/1671年冬季中国东部地区异常严寒。本文依据历史文献记载复原该寒冬实况,绘制了雪、冰、冻雨和动植物冻害的地域分布图,连续降雪日数分布图和最大积雪深度分布图,可见河流封冻南界达27?N,是小冰期我国河流封冻的最南位置。依据各地寒冷记录和江河封冻、树木冻死的临界温度条件定量推断各地极端最低温度值,指出1671年1月湖南衡山县的最低气温低至-15℃,比现代(1951—2000年)极端最低气温记录低7℃。1670/1671年寒冬之后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高温酷暑。这是小冰期寒冷阶段的典型寒冬之一,又是冬季严寒、夏季异常炎热的罕见个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候事件 寒冬 气候灾害 历史气候 1670/1671冬季
下载PDF
《临郭恕先山水》纪年与“粉本”诸问题谳疑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洪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5-111,共7页
现藏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古物博物馆《临郭恕先山水》一作,是董其昌对晚明时期流传的某件郭忠恕《摹王维辋川图》的临仿。美国学者吴纳逊、高居翰和台湾学者石守谦针对其创作时间和所临“粉本”等问题,于上世纪不同时段发表过一些简略并... 现藏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古物博物馆《临郭恕先山水》一作,是董其昌对晚明时期流传的某件郭忠恕《摹王维辋川图》的临仿。美国学者吴纳逊、高居翰和台湾学者石守谦针对其创作时间和所临“粉本”等问题,于上世纪不同时段发表过一些简略并带有分歧的意见。时至今日,学界对《临郭恕先山水》一作依旧缺乏深入关注。这件作品对我们了解董其昌早期画法变革阶段探寻王维雪景山水风格画法、临仿《摹王维辋川图》“粉本”的确切时间,以及晚明时期流传的《摹王维辋川图》长安“周生本”、杭州“高氏本”、和郭世元石刻“墨拓本”之间的关系,都甚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其昌 《临郭恕先山水》 1595—1596之间 “周生本” 《江山雪霁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