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耕层水氮调控对土壤深层累积NO_3^--N运移及后效的影响
被引量:
16
1
作者
董娴娴
刘辰琛
+3 位作者
张丽娟
袁丽金
巨晓棠
刘新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76-2483,共8页
【目的】在华北平原地区,研究前茬小麦耕层水氮调控对后茬玉米土壤深层累积NO3--N的运移及后效的影响。【方法】设置0(N0)、150 kgN.hm-2(N150)两个施氮水平,同时设传统灌溉(W1)和根据土壤水分监测的优化灌溉(W2)两种方式,采用15N微区...
【目的】在华北平原地区,研究前茬小麦耕层水氮调控对后茬玉米土壤深层累积NO3--N的运移及后效的影响。【方法】设置0(N0)、150 kgN.hm-2(N150)两个施氮水平,同时设传统灌溉(W1)和根据土壤水分监测的优化灌溉(W2)两种方式,采用15N微区注射技术,布置田间微区试验,将15N标记于110 cm土层。【结果】在该试验条件下,小麦收获后标记15N在土壤中总体残留趋势:N0W2<N150W2<N150W1<N0W1,且发生垂直运移,上移30 cm,下移50 cm,除N0W2处理外,其余处理累积峰较标记位置下移30 cm;玉米收获后,15N主要分布在100—160 cm土层,与前茬比较峰值未出现下移,其中N0W1处理15N残留量明显减少;玉米对前茬残留的深层15N的利用率N0W1>N150W2>N150W1>N0W2,依次为:5.5%、2.2%、1.7%和1.5%;玉米地上部生物量及总吸氮量均表现为施氮高于不施氮,优化和传统灌溉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玉米根系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且施氮处理根系比例高于不施氮处理,耕层水氮调控影响后作玉米中下层根系发育,N0W1处理80—150 cm土层根长密度明显高于其它处理。【结论】耕层适度节水减氮有利于后茬作物根系下扎,促进其中下层根系的发育,进而促进其对深层累积NO3--N的吸收利用;耕层供氮及传统灌水加剧了硝态氮在深层的累积,对地下水安全造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
运移
夏玉米
水氮调控
硝态氮
后效
根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耕层施磷对土壤剖面深层累积NO_3^--N运移及后效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袁丽金
巨晓棠
+2 位作者
刘新宇
张丽娟
王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940-3946,共7页
【目的】在华北平原,研究前茬小麦耕层施磷对土壤深层累积NO3--N运移及后效的影响。【方法】采用15N微区注射技术,耕层设3个不同的施磷水平,布置田间微区试验,将15N标记于110cm土层处。【结果】在该试验条件下,小麦收获后标记15N在土壤...
【目的】在华北平原,研究前茬小麦耕层施磷对土壤深层累积NO3--N运移及后效的影响。【方法】采用15N微区注射技术,耕层设3个不同的施磷水平,布置田间微区试验,将15N标记于110cm土层处。【结果】在该试验条件下,小麦收获后标记15N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为P60处理<P120处理<P0处理,且发生垂直运移,向上层土壤运移了50cm,向下移动了70cm,累积峰出现在120~140cm土层,较标记位置下移了30cm。玉米收获后,15N主要分布在100~180cm土层,累积峰在小麦季基础上又向下移动了20cm。玉米能利用前茬残留于土壤深层的15N,P0、P60、P120处理15N的利用率分别为1.2%、2.5%、2.2%。前茬施磷对后作玉米下层根系发育仍有促进作用,增加了80~150cm土层根长密度和根干重比例,提高了施磷处理对残留15N的利用率。【结论】前茬耕层施磷仍影响土壤深层累积NO3--N后效,促进后作玉米中下层根系发育,提高深层氮素利用率,进而减少其在土壤剖面中的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15n
运移
夏玉米
硝态氮
后效
根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分根区交替灌溉和氮形态影响土壤硝态氮的迁移利用
被引量:
13
3
作者
王春辉
祝鹏飞
+4 位作者
束良佐
朱继荣
于红梅
詹雨珊
袁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2-101,共10页
采用模拟土柱利用15N标记于土层10-20 cm、40-50 cm的方法,并设置不同形态氮肥供应(铵态氮、硝态氮)、灌溉方式(常规灌溉CI、分根区交替灌溉APRI),研究APRI下土壤中不同层次硝态氮的去向以及不同形态氮肥的影响。结果发现,APRI节水3...
采用模拟土柱利用15N标记于土层10-20 cm、40-50 cm的方法,并设置不同形态氮肥供应(铵态氮、硝态氮)、灌溉方式(常规灌溉CI、分根区交替灌溉APRI),研究APRI下土壤中不同层次硝态氮的去向以及不同形态氮肥的影响。结果发现,APRI节水34.31%而不显著影响产量(P〈0.05)。随着15N标记层次下降,番茄植株对15N吸收利用率以及番茄收获后15N在1 m土层内的残留量显著下降,损失率显著增加。CI对10-20 cm土层的15N淋洗作用强于40-50 cm土层,APRI对10-20 cm的15N淋洗作用相对CI减弱,而促进了40-50 cm土层中61.3%的15N向上层土壤迁移。APRI下15N的损失率显著降低,利用率没有大幅度下降。相对于铵态氮肥料,硝态氮供应由于促进了植株生长及对15N的吸收,造成番茄收获后1m土层内15N累积量减少,而损失率与相应铵态氮供应的处理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分根区交替灌溉能够减少土壤中硝态氮的淋洗,并能够促进下层土壤硝态氮向上迁移,减少损失,增加植物吸收利用的机会;不同形态氮肥通过影响植物生长而影响土壤中硝态氮的去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灌溉
氮
迁移
利用
15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耕层水氮调控对土壤深层累积NO_3^--N运移及后效的影响
被引量:
16
1
作者
董娴娴
刘辰琛
张丽娟
袁丽金
巨晓棠
刘新宇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国家山区北方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76-248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71110)
国家科技部"863"项目(2008AA06Z315)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7B05)
文摘
【目的】在华北平原地区,研究前茬小麦耕层水氮调控对后茬玉米土壤深层累积NO3--N的运移及后效的影响。【方法】设置0(N0)、150 kgN.hm-2(N150)两个施氮水平,同时设传统灌溉(W1)和根据土壤水分监测的优化灌溉(W2)两种方式,采用15N微区注射技术,布置田间微区试验,将15N标记于110 cm土层。【结果】在该试验条件下,小麦收获后标记15N在土壤中总体残留趋势:N0W2<N150W2<N150W1<N0W1,且发生垂直运移,上移30 cm,下移50 cm,除N0W2处理外,其余处理累积峰较标记位置下移30 cm;玉米收获后,15N主要分布在100—160 cm土层,与前茬比较峰值未出现下移,其中N0W1处理15N残留量明显减少;玉米对前茬残留的深层15N的利用率N0W1>N150W2>N150W1>N0W2,依次为:5.5%、2.2%、1.7%和1.5%;玉米地上部生物量及总吸氮量均表现为施氮高于不施氮,优化和传统灌溉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玉米根系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且施氮处理根系比例高于不施氮处理,耕层水氮调控影响后作玉米中下层根系发育,N0W1处理80—150 cm土层根长密度明显高于其它处理。【结论】耕层适度节水减氮有利于后茬作物根系下扎,促进其中下层根系的发育,进而促进其对深层累积NO3--N的吸收利用;耕层供氮及传统灌水加剧了硝态氮在深层的累积,对地下水安全造成威胁。
关键词
15n
运移
夏玉米
水氮调控
硝态氮
后效
根系
Keywords
15n movement
maize
water and nitrogen control
nitrate
residual effect
roots
分类号
S158.5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耕层施磷对土壤剖面深层累积NO_3^--N运移及后效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袁丽金
巨晓棠
刘新宇
张丽娟
王珏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国家山区北方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940-394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71110和40571072)
国家"863"项目(2008AA06Z315)
"十一五"国家科技与支撑计划(2006BAD02A08和2006BAD17B05)
文摘
【目的】在华北平原,研究前茬小麦耕层施磷对土壤深层累积NO3--N运移及后效的影响。【方法】采用15N微区注射技术,耕层设3个不同的施磷水平,布置田间微区试验,将15N标记于110cm土层处。【结果】在该试验条件下,小麦收获后标记15N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为P60处理<P120处理<P0处理,且发生垂直运移,向上层土壤运移了50cm,向下移动了70cm,累积峰出现在120~140cm土层,较标记位置下移了30cm。玉米收获后,15N主要分布在100~180cm土层,累积峰在小麦季基础上又向下移动了20cm。玉米能利用前茬残留于土壤深层的15N,P0、P60、P120处理15N的利用率分别为1.2%、2.5%、2.2%。前茬施磷对后作玉米下层根系发育仍有促进作用,增加了80~150cm土层根长密度和根干重比例,提高了施磷处理对残留15N的利用率。【结论】前茬耕层施磷仍影响土壤深层累积NO3--N后效,促进后作玉米中下层根系发育,提高深层氮素利用率,进而减少其在土壤剖面中的残留。
关键词
^
15n
运移
夏玉米
硝态氮
后效
根系
Keywords
^
15n movement
maize
nitrate
residual effect
roots
分类号
S153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分根区交替灌溉和氮形态影响土壤硝态氮的迁移利用
被引量:
13
3
作者
王春辉
祝鹏飞
束良佐
朱继荣
于红梅
詹雨珊
袁梅
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2-10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1868)
教育部高校留学回国人员科研项目
文摘
采用模拟土柱利用15N标记于土层10-20 cm、40-50 cm的方法,并设置不同形态氮肥供应(铵态氮、硝态氮)、灌溉方式(常规灌溉CI、分根区交替灌溉APRI),研究APRI下土壤中不同层次硝态氮的去向以及不同形态氮肥的影响。结果发现,APRI节水34.31%而不显著影响产量(P〈0.05)。随着15N标记层次下降,番茄植株对15N吸收利用率以及番茄收获后15N在1 m土层内的残留量显著下降,损失率显著增加。CI对10-20 cm土层的15N淋洗作用强于40-50 cm土层,APRI对10-20 cm的15N淋洗作用相对CI减弱,而促进了40-50 cm土层中61.3%的15N向上层土壤迁移。APRI下15N的损失率显著降低,利用率没有大幅度下降。相对于铵态氮肥料,硝态氮供应由于促进了植株生长及对15N的吸收,造成番茄收获后1m土层内15N累积量减少,而损失率与相应铵态氮供应的处理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分根区交替灌溉能够减少土壤中硝态氮的淋洗,并能够促进下层土壤硝态氮向上迁移,减少损失,增加植物吸收利用的机会;不同形态氮肥通过影响植物生长而影响土壤中硝态氮的去向。
关键词
土壤
灌溉
氮
迁移
利用
15n
Keywords
soil
irrigation
nitrates
movement
and utilization
15n
分类号
S274.3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S158.3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耕层水氮调控对土壤深层累积NO_3^--N运移及后效的影响
董娴娴
刘辰琛
张丽娟
袁丽金
巨晓棠
刘新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耕层施磷对土壤剖面深层累积NO_3^--N运移及后效的影响
袁丽金
巨晓棠
刘新宇
张丽娟
王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分根区交替灌溉和氮形态影响土壤硝态氮的迁移利用
王春辉
祝鹏飞
束良佐
朱继荣
于红梅
詹雨珊
袁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