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2021年我国15~24岁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王兰兰 李英华 +3 位作者 李莉 张刚 邓婷鹤 徼晓菲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共5页
目的了解2012—2021年我国15~24岁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变化趋势,探索该特定人群健康素养影响因素,为制定该人群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全国2012—2021年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分析15~24岁人群健康素养水平现状... 目的了解2012—2021年我国15~24岁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变化趋势,探索该特定人群健康素养影响因素,为制定该人群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全国2012—2021年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分析15~24岁人群健康素养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经加权调整,2012—2021年间我国15~24岁人群健康素养水平依次为9.43%、9.39%、10.78%、11.45%、12.78%、15.58%、18.45%、22.55%、23.15%和30.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西部为参照,东部地区15~24岁人群健康素养水平较高,OR值为1.593(95%CI:1.291~1.966);以男性为参照,女性健康素养水平较高,OR值为1.400(95%CI:1.167~1.679);以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为参照,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健康素养水平较高,OR值为18.837(95%CI:6.825~51.991);以家庭年收入<2万元者为参照,家庭年收入≥8万元者的健康素养水平较高,OR值为1.321(95%CI:1.011~1.726)。结论我国15~24岁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在稳步提升,不同地区、性别、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水平是15~24岁人群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素养 15~24岁 趋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2021年我国15~24岁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2
作者 徼晓菲 李英华 +3 位作者 李莉 王兰兰 张刚 刘莹钰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11,共5页
目的了解2021年我国青少年健康素养水平现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青少年健康教育工作以及制定相关卫生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21年全国健康素养监测中15~24岁城乡居民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21年全国健康素养监测中,... 目的了解2021年我国青少年健康素养水平现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青少年健康教育工作以及制定相关卫生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21年全国健康素养监测中15~24岁城乡居民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21年全国健康素养监测中,共调查15~24岁城乡居民2542人。其中15~17岁682人,占26.83%;18~24岁1860人,占73.17%。男性1235人,占48.58%;女性1307人,占51.42%。2021年我国15~24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0.46%。从3方面健康素养水平来看,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的人占45.87%,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为34.50%,基本技能素养为27.88%。从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来看,具备科学健康观素养的人占54.90%,传染病防治素养32.21%,慢性病防治素养39.12%,安全与急救素养66.59%,基本医疗素养29.26%,健康信息素养43.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东部地区15~24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高于西部地区,OR值为1.766(95%CI:1.324~2.357);女性高于男性,OR值为1.510(95%CI:1.136~2.006);高中/职高/中专、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高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OR值分别为7.937(95%CI:2.080~30.285)、19.291(95%CI:5.011~74.266)。结论15~24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基本技能素养和基本医疗素养明显不足,有较大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24岁人群 健康素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2010-2019年安顺市15~24岁青少年HIV/AIDS患者特征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红俊 刘江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2年第2期71-72,75,共3页
目的:分析2010—2019年贵州省安顺市15~24岁青少年HIV/AIDS患者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贵州省安顺市2015—2019年15~24岁青少年HIV/AIDS患者信息,分析该人群流行病学特征,采用χ^(2)... 目的:分析2010—2019年贵州省安顺市15~24岁青少年HIV/AIDS患者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贵州省安顺市2015—2019年15~24岁青少年HIV/AIDS患者信息,分析该人群流行病学特征,采用χ^(2)检验和趋势χ^(2)检验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安顺市2015—2019年15~24岁青少年HIV/AIDS患者共计323例,男性占65.02%,女性占34.98%;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66.56%。非学生患者感染人数较学生患者多,占88.24%;主要以异性性行为感染为主,占70.59%。学生患者和非学生患者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感染途径、性病史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372、13.510、10.441、-5.214、38.920、8.974,P<0.05)。结论:2015—2019年安顺市15~24岁青少年HIV/AIDS患者以非学生患者为主,异性性行为感染是主要感染途径,应针对校内和校外青少年特征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15~24岁青少年 患者特征
下载PDF
2017—2021年宜宾市新报告15~24岁HIV/AIDS病例流行特征及晚发现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贾梦龙 杨晓虹 +4 位作者 李万书 辛军国 梁俐 陈卫中 罗丽娟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401-407,413,共8页
目的了解宜宾市2017—2021年新报告的15~24岁青少年HIV/AIDS病例流行特征及晚发现情况,分析影响因素,为宜宾市青少年艾滋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7—2021年宜宾市新报告15~24岁HIV/AIDS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χ^(2)检验进... 目的了解宜宾市2017—2021年新报告的15~24岁青少年HIV/AIDS病例流行特征及晚发现情况,分析影响因素,为宜宾市青少年艾滋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7—2021年宜宾市新报告15~24岁HIV/AIDS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χ^(2)检验进行晚发现单因素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晚发现多影响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7—2021年宜宾市新报告15~24岁青少年HIV/AIDS病例402例,其中学生58例,学生病例的报告年份、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户籍、感染途径与其他职业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73例接受CD4+T淋巴细胞检测的感染者中晚发现137例,占比3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报告年份在2021年的晚发现高于2017年(OR=2.947,P=0.005);2018年(OR=0.464,P=0.008)、2019年(OR=0.423,P=0.002)的晚发现风险低于2017年;感染途径为异性传播人群晚发现的风险(OR=1.726,P=0.014)高于同性传播人群,农民/民工晚发现风险(OR=2.642,P=0.020)高于学生人群。结论宜宾市青少年HIV/AIDS病例晚发现率高,要注意加强对大学生及农民工群体的防控,加强宣传教育,极高检测意识,在早发现环节上加大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24岁青少年 HIV/AIDS 晚发现 CD4^(+)细胞检测
原文传递
15~24岁校内外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风险认识及相关行为特征 被引量:14
5
作者 吴学庆 代珍 +4 位作者 何勤英 王晓东 范双凤 刘芳 王蕊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了解成都市15~24岁校内外男男性行为者(MSM)的艾滋病风险认识及相关行为特征状况。方法通过Blued手机交友平台和MSM活动场所对成都市15~24岁校内外MSM进行横断面调查,内容包括首次性行为年龄、艾滋病风险认识、安全套使用、毒品使... 目的了解成都市15~24岁校内外男男性行为者(MSM)的艾滋病风险认识及相关行为特征状况。方法通过Blued手机交友平台和MSM活动场所对成都市15~24岁校内外MSM进行横断面调查,内容包括首次性行为年龄、艾滋病风险认识、安全套使用、毒品使用和艾滋病病毒(HIV)检测等信息。结果共纳入1002份有效问卷,学生MSM 494人,占49.3%;非学生MSM 508人,占50.7%。发生过肛交行为的占比学生低于非学生(80.4%vs.92.7%,χ~2=32.99,P<0.001)。关于"感染其他性病会增加感染艾滋病的风险?"的知识正确率学生低于非学生(52.0%vs.61.2%),关于"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可以通过外表来判断?"的正确率学生高于非学生(84.8%vs.6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做过HIV检测的比例学生低于非学生(50.6%vs.69.9%,χ~2=38.89,P<0.001)。过去6个月发生男男肛交性行为时为被插入方角色者占比学生高于非学生(52.1%vs.40.9%,χ~2=17.28,P<0.001);使用过Rush的占比学生低于非学生(22.3%vs.30.7%,χ~2=9.15,P=0.002)。结论成都市15~24岁校内外MSM对性病会增加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检测窗口期传播风险高、肛交行为中被插入方感染风险高的知晓率较低,对感染艾滋病风险认识不足,学生MSM接受过HIV检测的比例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24岁青少年 男男性行为者 艾滋病 相关行为特征
原文传递
东莞市2009-2014年15~24岁HIV/AIDS病人的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12
6
作者 方晓君 朱建琼 +4 位作者 陈柏芬 卓彬鼓 王晓霞 杨华可 伦玉华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4-85,88,共3页
目的了解东莞市15~24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疫情及变化趋势,为针对该人群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东莞市2009-2014年15~24岁HIV/AIDS病人的疫情报告资料,对病例三间分布... 目的了解东莞市15~24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疫情及变化趋势,为针对该人群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东莞市2009-2014年15~24岁HIV/AIDS病人的疫情报告资料,对病例三间分布特点和传播途径构成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4年,共报告15~24岁HIV/AIDS病人251例,报告例数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09-2014年平均增长率为58.49%。HIV/AIDS病人平均年龄(21.76±1.659)岁,男性占74.10%(186/251);家政/家务/待业占26.69%(67/251),工人占17.93%(45/251);性传播占97.61%(245/251);15~24岁HIV/AIDS病人中,同性性传播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同期其他年龄段,在学生群体的HIV/AIDS病人中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他职业的人群。结论 15~24岁人群的HIV/AIDS病人不断增加,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且同性性传播比例很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降低HIV对该人群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15~24岁青年 流行病学特征
原文传递
2012-2018年株洲市15~24岁HIV/AIDS病人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朱三梅 李丰 +1 位作者 陈鹏 叶清红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13-1115,共3页
目的分析株洲市15~24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基本信息系统中下载2012-2018年株洲市15~24岁HIV/AIDS病例信息,分析其流行特征... 目的分析株洲市15~24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基本信息系统中下载2012-2018年株洲市15~24岁HIV/AIDS病例信息,分析其流行特征,并与全年龄段病例比较。结果2012-2018年株洲市共报告15~24岁病例215例,占全部病例(1660例)的13.0%;平均年龄为(21.1±2.1)岁;男女性别比为6.7∶1(187∶28);学生占30.2%(65例),未婚占92.6%(199例),大专及以上占43.3%(93例);经性传播占97.2%(209例),同性性传播占55.8%(120例),异性性传播占41.4%(89例);样本来源于检测咨询占47.4%(102例);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为(414.3±187.0)个/μL。在职业分布、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传播途径、样本来源、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与全年龄段病例比较均存在差异(P均<0.05),且学生、未婚、大专及以上学历、同性性传播、样本来源于检测咨询的比例及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均高于全年龄段病例。结论株洲市15~24岁HIV/AIDS病人在特征上与全年龄段病例存在较大差异,应针对年龄特征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15~24岁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北京市通州区2013—2019年(15~24)岁青少年HIV/AIDS病例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静静 戚广浩 +3 位作者 李乐 温祁 金岳 李震 《皮肤病与性病》 2021年第5期637-638,657,共3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通州区(2013~2019)年新报告的(15~24)岁青少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疫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针对性地制订该人群艾滋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筛选出北京市通州... 目的分析北京市通州区(2013~2019)年新报告的(15~24)岁青少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疫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针对性地制订该人群艾滋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筛选出北京市通州区(2013~2019)年新报告的病例资料,分析(15~24)岁人群的艾滋病流行情况。结果(2013~2019)年共报告(15~24)岁HIV/AIDS病例365例,占全部病例的22.54%;平均年龄为(21.89±1.85)岁;男性占97.26%;学生占12.60%;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占46.58%;未婚占99.4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64.66%;传播途径以同性性传播为主,占88.77%;检测样本源于医疗机构就诊病例占47.67%;职业分布、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样本来源、户籍分布、晚发现率与全年龄段比较均存在差异(P<0.05),且比例除晚发现率外,均高于全年龄段病例。结论北京市通州区青少年病例数所占比例较高,男男同性性行为是主要危险因素,应加强对该人群的宣传干预工作,提高性安全意识和主动检测意识,遏制青少年艾滋病疫情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15~24) 流行特征 通州
下载PDF
南阳市2008-2015年15~24岁HIV/AIDS病人的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秀菊 张莹 +2 位作者 丁琳 赵涛 施建春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56-958,共3页
目的了解南阳市2008-2015年,15~24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疫情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的病例报告卡片数据... 目的了解南阳市2008-2015年,15~24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疫情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的病例报告卡片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阳市2008-2015年共报告15~24岁HIV/AIDS病例463例,历年报告例数占当年病例报告总数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职业以农民为主,占46.65%,学生占12.96%;男女性别比为2.83∶1。异性性传播占51.40%,同性性传播占43.63%。样本来源主要以检测咨询和其他就诊者检测为主。2008-2015年南阳市共报告青年学生HIV/AIDS病人60例,男女性别比是6.5∶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3.33%,同性性传播占66.67%,异性性传播占18.33%。结论 15~24岁的HIV/AIDS病人逐年增加,性传播是该人群的主要传播途径,尤其是同性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应加强对青年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及干预工作,降低该人群HIV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15~24岁人群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1991-2016年广州市15~24岁青少年HIV/AIDS流行特征 被引量:10
10
作者 樊莉蕊 秦发举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988-990,F0003,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15~24岁青少年艾滋病病毒(HIV)流行特征,为开展该人群的艾滋病(AIDS)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1991-2016年15~24岁青少年HIV流行特征。结果 1991-2016年共报告2 379例15~24岁青少年AIDS病例,占广州市... 目的了解广州市15~24岁青少年艾滋病病毒(HIV)流行特征,为开展该人群的艾滋病(AIDS)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1991-2016年15~24岁青少年HIV流行特征。结果 1991-2016年共报告2 379例15~24岁青少年AIDS病例,占广州市总病例的比例从2008年的13.7%上升到22.8%;平均年龄(21.6±2.0)岁,20~24岁年龄段占83.8%;男性占84.8%;大专及以上占38.2%;性传播途径占87.6%(2 083/2 379),同性传播占57.1%(1 358/2 379);2008-2016年,同性传播途径比例在15-24岁青少年病例和总体疫情中均逐年增加(χ_(趋势)~2=173.0,P<0.05;χ_(趋势)~2=1 838.9,P<0.05),15~24岁青少年病例的同性传播比例高于广州市同期总体疫情中同性传播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_(趋势)~2=932.3,P<0.05);检测咨询是病例主要来源(32.8%),专题调查15.4%,性病门诊11.9%;2008-2016年,15~24岁青少年人群病例发现较总体人群早(χ_(趋势)~2=1 210.6,P<0.05)。结论 AIDS对15~24岁青少年的影响已逐渐显现,应及早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AIDS对该人群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15~24岁青少年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2011~2015年福州市新发现15~24岁HIV/AIDS病例的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梅艳 张宏 +1 位作者 陈传刚 许绍溢 《预防医学论坛》 2016年第9期688-691,共4页
目的了解福州市2011~2015年15~24岁新发现HIV/AIDS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艾滋病在青年人群中的传播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依据福州市疫情资料,对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和传播途径、样本来源、疾病状况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了解福州市2011~2015年15~24岁新发现HIV/AIDS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艾滋病在青年人群中的传播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依据福州市疫情资料,对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和传播途径、样本来源、疾病状况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福州市2011~2015年现住址新发HIV/AIDS病例1817例,其中15~24岁422例,占23.23%(其中学生95例,占22.51%)。5年间,学生病例平均增长率为29.09%。15~24岁病例中,男性占91.00%,未婚占91.90%,高中及大专以上文化占73.50%,流动人口占47.00%,32.20%是通过检测咨询检出,98.58%病例通过性传播(同性传播占64.42%,异性传播占35.58%),23.93%病例报告当年即进行抗病毒治疗。学生病例中通过检测咨询检出者所占比例(45.26%)高于非学生病例(28.44%)(P〈0.01),学生病例中同性性传播者所占比例(82.11%)高于非学生病例(58.11%)(P〈0.01)。结论福州市现住址15~24岁群体中,同性性传播已成为HIV的主要感染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15~24岁 学生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2012-2016年广东省15~24岁人群基本健康知识与理念素养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汤宇轩 鲁志威 +1 位作者 秦祖国 郝元涛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534-1538,共5页
目的 了解广东省2012-2016年15~24岁人群基本健康知识与理念素养水平的变化趋势,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12-2016年全国健康素养监测广东省数据中15~24岁人群的基本健康知识与理念素养水平进... 目的 了解广东省2012-2016年15~24岁人群基本健康知识与理念素养水平的变化趋势,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12-2016年全国健康素养监测广东省数据中15~24岁人群的基本健康知识与理念素养水平进行分析,运用时间系列分析Arima(0,0,0)模型分析变化趋势;用χ~2检验进行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用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2012-2016年广东省15~24岁人群的基本健康知识与理念素养水平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每年大概提升2. 55个百分点。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为基本健康知识与理念素养水平的保护因素(OR=1. 719,95%CI:1. 452~2. 035);以医务人员为参照水平,除教师外,其他职业人群的基本健康知识与理念素养水平均低于医务人员(P〈0. 05)。结论 2012-2016年广东省15~24岁人群基本健康知识与理念素养水平偏低,尤其需要针对低文化程度者、职业为农民、工人等基本健康知识与理念素养水平低的群体,开展专项干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健康知识与理念 健康素养 15~24岁人群 变化趋势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1999-2015年重庆市青少年人群HIV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24
13
作者 韩梅 张维 +2 位作者 欧阳琳 卢戎戎 吴国辉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22-524,共3页
目的基于全国艾滋病病例报告系统的数据,分析重庆市1999-2015年15~24岁青少年以及报告职业为学生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特征,为控制艾滋病在学校中传播和蔓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 目的基于全国艾滋病病例报告系统的数据,分析重庆市1999-2015年15~24岁青少年以及报告职业为学生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特征,为控制艾滋病在学校中传播和蔓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中,下载重庆市艾滋病网络直报数据库中年龄为15~24岁和职业为学生的病例,采用SPSS 23.0软件,分析15~24岁年龄组青少年和学生报告病例的三间分布(时间、人群、地区)特征。结果 1999-2015年报告的15~24岁青少年组病例共计4411例,男性构成比为78.8%(3475/4411);学生病例组共计965例,男性构成比为95.8%(924/965)。15~24岁青少年组有52.8%(2328/4411)为同性性传播感染,学生病例组有78.7%(759/965)为同性性传播感染。2011-2015年报告的学生病例中,19~22岁(大学本科阶段)感染人数累计达60.6%(444/733),15~18岁(高中阶段)年龄组学生病例构成比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其中18周岁(粗略估计为高三学生)病例所占比例呈逐年下降,分别为77.3%(17/22)、0、71.4%(15/21)、44.7%(17/38)、43.2%(16/37)。两组研究对象的户籍地均以重庆市为主,分别占91.9%(4055/4411)和82.0%(791/965)。结论男性是15~24岁年龄组人群近年来艾滋病主要的易感人群,2008年以来同性性传播是该人群主要的传播途径,学生感染者呈低龄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15~24岁青少年 学生 感染情况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