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圆滑番荔枝树皮中一个新的贝壳杉烷型二萜 被引量:2
1
作者 蒯玉花 毕志明 +1 位作者 李萍 章永红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3-15,共3页
对番荔枝科植物圆滑番荔枝(Annona glabraL inn.)树皮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离得到一个新的贝壳杉烷型二萜。树皮15 kg,9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浸膏混悬于适量水中,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所得乙酸乙酯部分再经... 对番荔枝科植物圆滑番荔枝(Annona glabraL inn.)树皮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离得到一个新的贝壳杉烷型二萜。树皮15 kg,9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浸膏混悬于适量水中,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所得乙酸乙酯部分再经过反复硅胶柱层析及重结晶后,得到一个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1,经理化及波谱分析,其结构确证为一个新的贝壳杉烷型二萜,命名为:16α-羟基-17-乙酰氧基-对映-贝壳杉烷-19-羧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滑番荔枝 贝壳 16α-羟基-17-乙酰氧基-对映-贝壳-19-羧酸
下载PDF
万年蒿中两个新贝壳杉烷型二萜的分离与结构测定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德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4-37,共4页
自菊科蒿属植物万年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地上部分首次分得3个单体化合物(两个贝壳杉烷型二萜和一个酸性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及光谱分析(UV,IR,~1H-NMR,^(13)C-NMR,MS)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α,16α-二羟基贝壳杉烷-200-O-β-D... 自菊科蒿属植物万年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地上部分首次分得3个单体化合物(两个贝壳杉烷型二萜和一个酸性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及光谱分析(UV,IR,~1H-NMR,^(13)C-NMR,MS)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α,16α-二羟基贝壳杉烷-200-O-β-D-葡萄糖甙(Ⅰ)(3α,16α-dihydroxykaurane-20-O-β-D-glucoside(Ⅰ)),3α,6α-二羟基贝壳杉烷-19-O-β-D-葡萄糖甙(Ⅱ)(3α,16α-dihydroxykaurane-19-O-β-D-glucoside(Ⅱ))和1,4-二咖啡酰奎宁酸(Ⅲ)(1,4-dicaffeylquinic acid(Ⅲ))。(Ⅰ)和(Ⅱ)为两个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年蒿 6α-羟基贝壳-20-O-β-D-葡萄糖甙 1 4-咖啡酰奎宁酸 分离 结构
下载PDF
5F对人高转移巨细胞肺癌PGCL_3细胞PTEN、MMP-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陈杰 庞江琳 +1 位作者 覃燕梅 梁念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研究Ent-11α-hydroxy-15-oxo-kaur-16-en-19-oic-acid(以下简称5F)对人高转移巨细胞肺癌PGCL3细胞毒性、侵袭能力及PTE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5F对PGCL3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5F... 目的研究Ent-11α-hydroxy-15-oxo-kaur-16-en-19-oic-acid(以下简称5F)对人高转移巨细胞肺癌PGCL3细胞毒性、侵袭能力及PTE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5F对PGCL3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5F对PGCL3细胞侵袭能力和趋化性运动能力的影响;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5F对PGCL3细胞侵袭转移相关基因PTEN、MMP-9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5F对PGCL3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运动能力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均P<0.05)。5F作用于人PGCL3细胞24h,能明显上调PTEN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下调MMP-9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 5F能抑制PGCL3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PTEN和下调MMP-9表达水平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α-羟基-15--16--对映贝壳-19- 肺癌 肿瘤侵袭 PTEN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半边旗抗肿瘤有效成分5F的含量 被引量:6
4
作者 梁统 覃燕梅 +1 位作者 邓亦峰 梁念慈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 建立半边旗抗肿瘤有效成分 11α 羟基 15 氧 16烯 对映贝壳杉烷 19 酸 (5F)的HPLC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流动相由乙腈 甲醇 5 0mmol·L-1醋酸盐缓冲液 (30∶5∶6 5 ,pH4 .1)组成 ;流速 1.0mL·min-1,检测波长 2 4 2nm。... 目的 建立半边旗抗肿瘤有效成分 11α 羟基 15 氧 16烯 对映贝壳杉烷 19 酸 (5F)的HPLC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流动相由乙腈 甲醇 5 0mmol·L-1醋酸盐缓冲液 (30∶5∶6 5 ,pH4 .1)组成 ;流速 1.0mL·min-1,检测波长 2 4 2nm。结果  5~ 15 0mg·L-1范围内呈线性 (r =0 .9997) ,日内、日间RSD 1.8%~ 4 .8% ,回收率 95 .5 %。结论 该方法精密度高、专一性好、能准确检测半边旗 5F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边旗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有效成分 11α-羟基-15--16-对映贝壳-19- 含量 中药
下载PDF
半边旗5F注射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吕应年 G G Chen +2 位作者 龚先玲 吴科锋 梁念慈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2343-2346,共4页
目的:建立半边旗注射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半边旗注射液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要成分11α-羟基-15-氧-16-烯-对映贝壳杉烷-19-酸(5F)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C18(4.6mm×250mm,5μm),流动... 目的:建立半边旗注射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半边旗注射液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要成分11α-羟基-15-氧-16-烯-对映贝壳杉烷-19-酸(5F)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55:45:0.045),检测波长254nm,流速1.0mL·min^-1,柱温35℃;采用pH计法、离子火焰法和沉淀法分别测定注射液pH,K^+、鞣质、蛋白质、草酸盐以及重金属含量。结果:薄层鉴别斑点清晰,重现性好。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F在30~240m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连续3批注射液pH7.80~8.20,K^+浓度小于10mmol·L^-1,注射液的鞣质、蛋白质、草酸盐以及重金属含量都符合药典规定。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分析方法灵敏可靠,可作为半边旗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边旗 11α-羟基-15--16--对映贝壳-19- 注射液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亚贡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邱鹰昆 田芳 +2 位作者 窦德强 康廷国 董锋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46-1448,共3页
目的研究新引种的抗糖尿病植物亚贡Smallanthus sonchifolius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NMR和MS等波谱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亚贡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6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5,8-二羟基-(5H,8... 目的研究新引种的抗糖尿病植物亚贡Smallanthus sonchifolius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NMR和MS等波谱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亚贡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6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5,8-二羟基-(5H,8H)-β-紫罗兰醇(Ⅰ)、对映-贝壳杉烷-3β,16β,17-三醇(Ⅰ)、对映-贝壳杉烷-16β,17-二醇-19-酸(Ⅲ)、3,4-二羟基苯甲醛(Ⅳ)、正二十五醇(Ⅴ)和正二十八醇(Ⅵ)。结论化合物Ⅱ~Ⅵ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为首次发现的β-紫罗兰醇型新化合物,命名为亚贡醇(sonchifol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贡 5 8-羟基-(5H 8H)-β-紫罗兰醇 贝壳
下载PDF
半边旗抗肿瘤活性成分5F对照品的制备和鉴定 被引量:2
7
作者 吕应年 龚先玲 +2 位作者 Chen G G 吴科锋 梁念慈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5期72-74,78,共4页
制备并鉴定了半边旗抗肿瘤活性成分11α-羟基-15-氧-16-烯-对映贝壳杉烷-19-酸(5F)的对照品。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有机溶剂萃取、柱层析、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以制备半边旗5F化合物单体;采用TLC、HPLC-MS检测杂质;采用HPLC峰... 制备并鉴定了半边旗抗肿瘤活性成分11α-羟基-15-氧-16-烯-对映贝壳杉烷-19-酸(5F)的对照品。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有机溶剂萃取、柱层析、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以制备半边旗5F化合物单体;采用TLC、HPLC-MS检测杂质;采用HPLC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纯度;采用理化性质、波谱特征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表明,从半边旗地上部分的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物中分离得到纯度为99.2%的5F对照品。该对照品可以作为半边旗药材以及主要成分为5F的药物制剂含量测定的对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边旗 抗肿瘤 11α-羟基-15--16--对映贝壳-19-酸(5F) 纯化 鉴定 对照品
下载PDF
三尖杉茎叶中的二萜类化合物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鑫 王景丽 +7 位作者 赵春雪 姜春宇 景沁雪 袁艺珍 李达翃 李占林 华会明 白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174-3179,共6页
目的对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茎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三尖杉茎叶75%乙醇提取物二氯甲烷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采用核磁、质谱等多种波谱技术鉴定... 目的对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茎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三尖杉茎叶75%乙醇提取物二氯甲烷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采用核磁、质谱等多种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三尖杉茎叶75%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了10个二萜类化合物,包括7个松香烷类二萜、1个海松烷类二萜和2个环庚三烯酮降二萜类化合物;得到的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2,16-二羟基松香烷-6,8,11,13-四烯-3-酮(1)、桧醇(2)、柳杉酚(3)、margoclin(4)、cephafortoidB(5)、torreyayunnin(6)、贡山三尖杉二萜D(7)、6α-羟基山达海松酸(8)、海南粗榧内酯(9)、海南粗榧内酯醇(10)。结论化合物1为1个新化合物,化合物4、8为首次从三尖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 松香 12 16-羟基松香-6 8 11 13-四烯-3- 6α-羟基山达海松酸 海南粗榧内酯
原文传递
黄花三宝木中的二萜类化合物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荣韶 叶春秀 +3 位作者 覃其昶 蓝芳 马仲辉 李良波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79-1083,共5页
目的研究广西黄花三宝木Trigonostemon lutescens中二萜类成分。方法用色谱分离法对黄花三宝木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信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黄花三宝木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二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 目的研究广西黄花三宝木Trigonostemon lutescens中二萜类成分。方法用色谱分离法对黄花三宝木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信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黄花三宝木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二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rigoxyphin A(1)、3,16α-二羟基-贝壳杉烷(2)、3,16α-二羟基-对映贝壳杉烷(3)、10,16α-二羟基-异贝壳杉烷(4)、3,5,16α-三羟基-对映贝壳杉烷(5)、8α-羟基-3,4-开环海松烷-4,15(18)-二烯-3-酸(6)、8α-羟基-3,4-开环海松烷-4,15(18)-二烯-3-酸甲酯(7)、3,4-开环海松烷-4,8(9),15(18)–三烯-3-酸甲酯(8)、trigoflavidone A(9)、克罗烷-2,4,11-三烯-17-酸甲酯(10)、3α-羟基-贝壳杉烷-16-烯(11)、13α-羟基-16-烯-贝壳杉烷-18-酸甲酯(12)。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黄花三宝木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三宝木 trigoxyphin A 3 16α-羟基-贝壳 3 16α-羟基-对映贝壳 10 16α-二羟基异贝壳杉烷 3 5 16α-羟基-对映贝壳
原文传递
豨莶草及其酒炙品UPLC-Q-TOF/MS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任伟光 武拉斌 +1 位作者 降雪 黄林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1-187,共7页
目的从化学角度阐释豨莶草酒炙后增效和药性转寒为温的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UPLC-Q-TOF/MS)技术分析豨莶草炮制(酒炙)前后化学成分变化,运用MarkerLynx 4.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酒炙前后豨莶草化学成分... 目的从化学角度阐释豨莶草酒炙后增效和药性转寒为温的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UPLC-Q-TOF/MS)技术分析豨莶草炮制(酒炙)前后化学成分变化,运用MarkerLynx 4.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酒炙前后豨莶草化学成分差异显著;正离子模式下,酒炙品中3′,4′-去二磺酸基苍术苷、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等成分的量明显升高,对映-18-乙酰氧基-17-羟基-16βH-贝壳杉烷-19-酸、木犀草素等成分的量明显下降;负离子模式下,酒炙品中豨莶苷、3′,4′-去二磺酸基苍术苷等成分的量明显升高,矢车菊黄素、豆甾醇等成分的量明显下降。酒炙后其主要活性成分奇壬醇、豨莶酸、豨莶酮、槲皮素的量均明显升高。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分析酒炙前后指纹图谱的差异,得到潜在的化学标记物3′,4′-去二磺酸基苍术苷。结论各成分量的变化可能是豨莶草酒炙后增效和药性转变的物质基础;建议将3′,4′-去二磺酸基苍术苷作为区分豨莶草生品与炮制品(酒炙)的指标成分,并在商品酒炙豨莶草上得到了成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豨莶草 酒炙豨莶草 UPLC-Q-TOF MS 化学计量学 3′ 4′-磺酸基苍术苷 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 对映-18-乙酰氧基-17-羟基-16βH-贝壳-19- 木犀草素 豨莶苷 矢车菊黄素 豆甾醇 奇壬醇 豨莶酸 豨莶酮 槲皮素
原文传递
豨莶草中两种活性二萜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殷玥 孙莹 姜珍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1-636,共6页
建立了快速灵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两种活性二萜奇任醇和对映-16β,17-二羟基-贝壳杉烷-19-羧酸(DHKA)的含量。实验以蛇床子素为内标,血浆样品处理方法为乙酸乙酯作为萃取试剂的液液萃取。采用Waters Sy... 建立了快速灵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两种活性二萜奇任醇和对映-16β,17-二羟基-贝壳杉烷-19-羧酸(DHKA)的含量。实验以蛇床子素为内标,血浆样品处理方法为乙酸乙酯作为萃取试剂的液液萃取。采用Waters Symmetry C_(18)柱(2.1 mm×100 mm,3.5μm),以甲醇-5 mmol·L^(-1)醋酸铵水溶液(80∶20)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速为0.2 m L·min^(-1)。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同时检测,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MRM)。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 356.4→321.4(奇任醇)、m/z 335.3→335.3(DHKA)和m/z 245.1→188.9(蛇床子素,内标)。奇任醇和DHKA分别在50.0~25 000 ng·m L^(-1)和25.0~12 500 ng·m L^(-1)内线性关系良好。两种待测物及内标的提取回收率均大于85%。方法的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3.9%,准确度在-10.7%~10.3%之间。采用SPSS软件(13.0版,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对两种给药形式的药动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奇任醇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具有吸收快、消除快的特点,体内生物利用度低;DHKA在大鼠体内吸收较快,但消除过程相对较慢,体内生物利用度高。与灌胃给予单体相比,灌胃给予豨莶草药材提取物后,大鼠对奇任醇的吸收明显降低,但消除速率有所减慢;大鼠对DHKA的吸收有所降低,但吸收速率显著增加。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灵敏度高,适于豨莶草中两种活性二萜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豨莶草 药物动力学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奇任醇 对映-16β 17-羟基-贝壳-19-羧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