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薯蓣皂苷元催化合成N-甲基吲哚孕烯醇酮化合物及其抗肿瘤活性
1
作者 董远 马养民 +1 位作者 马思悦 孙任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1,共8页
利用N-甲基吲哚对类固醇药物的前驱体16-脱氢孕烯醇酮乙酸酯(16-DPA)的D环C16位进行修饰,采用ZrCl_4-乙酸乙酯廉价催化体系,合成了16个3β-乙酰氧基-16α-3'-吲哚孕烯醇酮化合物和6个3β-羟基-16α-3'-吲哚孕烯醇酮衍生物.该方... 利用N-甲基吲哚对类固醇药物的前驱体16-脱氢孕烯醇酮乙酸酯(16-DPA)的D环C16位进行修饰,采用ZrCl_4-乙酸乙酯廉价催化体系,合成了16个3β-乙酰氧基-16α-3'-吲哚孕烯醇酮化合物和6个3β-羟基-16α-3'-吲哚孕烯醇酮衍生物.该方法具有收率高、立体选择性好和底物适应性强等优点.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测试了22个化合物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抗肿瘤活性.初步测试结果表明, 3β-乙酰氧基-16α-3'-吲哚孕烯醇酮化合物6h和6i对MDA-MB-231癌细胞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18.07和23.22μmol/L;而化合物7a~7f均对MDA-MB-231癌细胞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7e的抗肿瘤活性最好,其IC_(50)为12.50μmol/L.目标化合物为药物筛选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孕烯醇酮乙酸酯 孕烯醇酮 N-甲基吲哚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C1,2位脱氢酶抑制剂对9-羟基雄烯二酮制备的影响
2
作者 张孝峰 薛凯 +1 位作者 鞠鑫 李良智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4期45-50,共6页
通过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C1,2位脱氢酶抑制剂,研究抑制剂对分枝杆菌MS23转化植物甾醇制备9-羟基-雄烯二酮(9-OH-AD)的影响。研究表明:宝丹酮十一烯酸酯为相对效果最好的抑制剂,其最适添加时间及浓度分别为72 h、15 mmol·L^-1。在此... 通过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C1,2位脱氢酶抑制剂,研究抑制剂对分枝杆菌MS23转化植物甾醇制备9-羟基-雄烯二酮(9-OH-AD)的影响。研究表明:宝丹酮十一烯酸酯为相对效果最好的抑制剂,其最适添加时间及浓度分别为72 h、15 mmol·L^-1。在此条件下添加宝丹酮十一烯酸酯,9-OH-AD积累量可达到170.47 mg·L^-1,比对照组的46.07 mg·L^-1提高了2.7倍。此外,通过对C1,2位脱氢酶活性进行分析,进一步验证抑制剂宝丹酮十一烯酸酯对C1,2位脱氢酶存在抑制作用。最后,在分枝杆菌MS23的5 L发酵罐中添加宝丹酮十一烯酸酯,9-OH-AD于132 h后的浓度可达到138.50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C1 2位 宝丹酮十一烯酸酯 9-羟基-雄烯二酮
下载PDF
2,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中间体的合成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晓颖 李翔 +2 位作者 王安杰 王瑶 PRINSRoel 《合成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78-781,共4页
以2-溴代-3-甲基环己酮和2-溴代-5-甲基环己酮混合物及2-甲基苯硫酚为原料,经耦合、环化及纯化制得1,2,3,4-四氢-2,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3);3在三氟乙酸中经锌粉还原合成了1,2,3,4,4a,9b-六氢-2,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3和4的结构经1H N... 以2-溴代-3-甲基环己酮和2-溴代-5-甲基环己酮混合物及2-甲基苯硫酚为原料,经耦合、环化及纯化制得1,2,3,4-四氢-2,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3);3在三氟乙酸中经锌粉还原合成了1,2,3,4,4a,9b-六氢-2,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3和4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GC-MS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3 4--2 6-甲基二苯并噻吩 1 2 3 4 4a 9b--2 6-甲基二苯并噻吩 Tilak环化 合成
下载PDF
16α-甲基甾体化合物的合成
4
作者 杨坤 蒋青峰 +1 位作者 庞婷婷 甘春芳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18年第7期8-10,共3页
分别以4,9-二烯雄甾-3,17-二酮(4-AD)、9α-羟基-4-雄烯二酮(9α-OH-4-AD)为原料,通过保护反应、亲核取代反应和水解反应,合成了16α-甲基甾体化合物,并利用核磁波谱和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的方法步骤短,收率高,基本避免了构... 分别以4,9-二烯雄甾-3,17-二酮(4-AD)、9α-羟基-4-雄烯二酮(9α-OH-4-AD)为原料,通过保护反应、亲核取代反应和水解反应,合成了16α-甲基甾体化合物,并利用核磁波谱和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的方法步骤短,收率高,基本避免了构型异构体的产生,副反应少,降低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α-甲基甾体 4 9-二烯雄甾-3 17-二酮 9α-羟基-4-雄烯二酮
下载PDF
从运动神经元的TDP-43蛋白表达和ADAR2活性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6
5
作者 宋玉 王恒 +2 位作者 潘卫东 刘云 徐萌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4年第3期356-360,共5页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是以上下两级运动神经元进行性丢失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运动神经元病(MND)中最常见的类型。运动神经元中的病理性TDP-43是ALS的病理特征。此外,散发性ALS运动神经元中作用于RNA的次黄嘌呤腺苷脱氢酶(ADA...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是以上下两级运动神经元进行性丢失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运动神经元病(MND)中最常见的类型。运动神经元中的病理性TDP-43是ALS的病理特征。此外,散发性ALS运动神经元中作用于RNA的次黄嘌呤腺苷脱氢酶(ADAR2)减少、具有未经编辑Q/R位点的谷氨酸受体2(GluR2)表达增加,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受体(AMPAR)属性受影响,Ca2+通透性增加,Ca2+流入胞质增加导致神经元死亡。ALS运动神经元死亡包含病理性TDP-43和ADAR2活性下降,两种病理变化可能在细胞死亡中存在一定联系。ADAR2 mRNA是TDP-43蛋白的靶RNA,TDP-43蛋白在ADAR2的表达中起调节作用。近年来,研究者探讨ALS的基因治疗可能性:动物实验结果提示,外周静脉给予9型腺相关病毒载体(AAV9),可上调鼠运动神经元ADAR2,引发外源性ADAR2在中枢神经元表达,从而有效防治运动功能障碍。运动神经元的获救可能与TDP-43基因的正常表达有关。AAV9介导的ADAR2基因植入可能为ALS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受体 作用于RNA的次黄嘌呤腺苷 TDP-43蛋白 AAV9-ADAR2基因
原文传递
一种地塞米松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6
作者 方从申 陈凯 +2 位作者 潘建洪 吴天飞 张钟鑫 《浙江化工》 CAS 2020年第12期10-13,共4页
介绍了一种以16α-甲基-9-脱氢雄烯二酮作为起始原料,制备地塞米松关键中间体9,11α-环氧-16α-甲基-17α-羟基-21-氯代黄体酮的方法。该过程经历了氰醇化、醚化、重排、环氧化五步反应,操作方法简单,优化后的总收率可达61%,产物结构经1... 介绍了一种以16α-甲基-9-脱氢雄烯二酮作为起始原料,制备地塞米松关键中间体9,11α-环氧-16α-甲基-17α-羟基-21-氯代黄体酮的方法。该过程经历了氰醇化、醚化、重排、环氧化五步反应,操作方法简单,优化后的总收率可达61%,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及MS(ESI)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α-甲基-9-脱氢雄烯二酮 地塞米松 工艺改进 9 11α-环氧-16α-甲基-17α-羟基-21-氯代黄体酮
下载PDF
分枝杆菌细胞裂解液催化甾体激素C_(1,2)位脱氢反应的研究
7
作者 秦梦菲 孙鸿 宋浩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3-30,共8页
9β,11β-环氧-17α,21-二羟基-16β-甲基孕-1,4-二烯-3,20-二酮(Ⅳ)是生产9-氟甾体激素的关键前体,以9β,11β-环氧-17α,21-二羟基-16β-甲基孕-4-烯-3,20-二酮-21-醋酸酯(Ⅰ)为底物合成Ⅳ是工业化生产Ⅳ的重要方法。通过比较分枝杆... 9β,11β-环氧-17α,21-二羟基-16β-甲基孕-1,4-二烯-3,20-二酮(Ⅳ)是生产9-氟甾体激素的关键前体,以9β,11β-环氧-17α,21-二羟基-16β-甲基孕-4-烯-3,20-二酮-21-醋酸酯(Ⅰ)为底物合成Ⅳ是工业化生产Ⅳ的重要方法。通过比较分枝杆菌全细胞转化法与细胞裂解液转化法,发现分枝杆菌全细胞只能将Ⅰ转化为9β,11β-环氧-17α,21-二羟基-16β-甲基孕-4-烯-3,20-二酮(Ⅱ),而细胞裂解液可以有效地将Ⅰ转化为Ⅳ,其反应机制为底物Ⅰ自发水解为中间体Ⅱ,Ⅱ在C_(1,2)位脱氢酶(KSTD)的催化作用下发生C_(1,2)位脱氢反应生成产物Ⅳ。为进一步提高产物Ⅳ的转化率,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在分枝杆菌中分别过表达编码KSTD的关键基因:kst D、kst D3和kstD_M,提高脱氢反应效率,结果表明1 g/L底物Ⅰ在pH7.0的重组菌株MS136-kst D_M细胞裂解液中反应45h,Ⅳ的转化率为78.4%,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8.9%;并优化缓冲液pH,提高反应速率,结果表明1 g/L底物Ⅰ在pH7.5的重组菌株MS136-kstD_M细胞裂解液中反应45 h,Ⅳ的转化率为92.8%,比出发菌株提高了6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β 11β-环氧-17α 21-二羟基-16β-甲基-1 4-二烯-3 20-二酮 分枝杆菌细胞裂解液 C1 2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