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6层首过时间动态增强CT评价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与病理学特征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孙昌进 杨志刚 +6 位作者 周翔平 周清华 孙江涛 张尚福 李婕 于金明 张林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29-433,共5页
目的探讨16层首过时间动态增强CT评价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血管生成及其病理学特征的价值。方法33例周围型NSCLC患者行首过时间动态CT检查,记录首过时间强化峰值(PH),采用CD34免疫组化(S-P法),测定微血管密度(MVD),评价首过时间PH... 目的探讨16层首过时间动态增强CT评价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血管生成及其病理学特征的价值。方法33例周围型NSCLC患者行首过时间动态CT检查,记录首过时间强化峰值(PH),采用CD34免疫组化(S-P法),测定微血管密度(MVD),评价首过时间PH值与MVD的相关性。结果33例患者首过时间PH值及MVD不同N分期(N0与N1-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过时间PH值与MVD呈正相关(r=0.793,P=0.000)。首过时间PH值判断NSCLC有无淋巴结转移(N0与N1-2)的最佳界值点为12 HU,利用该界值点判断N分期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0%、75.0%、84.8%、91.7%和66.7%。结论肺部首过时间动态增强CT有在活体替代MVD评价周围性非小细胞肺癌病理学特征的能力,首过时间PH值可能成为常规CT对NSCLC分期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层首过时间动态增强ct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生成
原文传递
MVD和VEGF蛋白的表达及16层CT动态增强与脑膜瘤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淳良 万红萍 +4 位作者 梅金红 周莉 王珊珊 徐姗 秦兴义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8年第11期88-92,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脑膜瘤中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蛋白的表达以及16层CT动态增强扫描与脑膜瘤复发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采用MaxVisonTM法分别检测复发组脑... 目的探讨脑膜瘤中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蛋白的表达以及16层CT动态增强扫描与脑膜瘤复发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采用MaxVisonTM法分别检测复发组脑膜瘤33例和非复发组脑膜瘤26例的MVD平均值和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2)16层超高速螺旋CT机动态增强扫描,测定CT值及到达峰值持续的时间,分析三者与肿瘤复发的相关性。结果(1)非复发组与复发组脑膜瘤的MVD平均值分别为34.292 3±17.242 2、71.410 0±39.475 0,复发组明显高于非复发组(P=0.000<0.05);其中复发组脑膜瘤Ⅰ级与Ⅱ、Ⅲ级的MVD平均值分别为54.730 4±25.308 01、09.780 0±39.642 0,Ⅱ、Ⅲ级的MVD平均值明显高于I级者(P=0.000<0.05)。(2)VEGF蛋白表达在复发组脑膜瘤I级的阳性率39.13%(9/23)高于非复发组的阳性率11.54%(3/26)(P=0.044<0.05)。(3)38例VEGF蛋白表达阴性的脑膜瘤中MVD平均值为37.926 3±15.230 0,21例VEGF蛋白表达阳性的脑膜瘤中MVD平均值为86.028 6±28.746 4,VEGF蛋白的表达与MVD平均值呈正相关(r=0.788 8,P<0.001)。(4)16层CT动态增强扫描D-T曲线斜率与MVD平均值呈正相关(r=0.33,P<0.01);峰值持续时间与MVD平均值呈负相关(r=-0.42,P<0.005)。结论16层CT动态增强扫描与VEGF蛋白和MVD联合检测可作为脑膜瘤手术前、后客观反映其生物学特性的一组重要指标,为脑膜瘤手术后的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脑膜瘤 16ct动态增强扫描 VEGF MVD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与16层螺旋CT对小肾癌诊断及术前评估的价值对比 被引量:10
3
作者 史凌波 李军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0-314,共5页
本文比较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与16层螺旋CT(MSCT)对小肾癌诊断及术前评估中的价值。选取64例疑似小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DCE-MRI与MSCT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参照,比较DCE-MRI和MSCT检查对小肾癌诊断及术前评估的灵敏... 本文比较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与16层螺旋CT(MSCT)对小肾癌诊断及术前评估中的价值。选取64例疑似小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DCE-MRI与MSCT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参照,比较DCE-MRI和MSCT检查对小肾癌诊断及术前评估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分析这两种检查的参数与Fuhrman分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DCE-MRI和MSCT的检查参数均与Fuhrman分级呈正相关关系,DCE-MRI对小肾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明显高于MSCT。DCE-MRI对于小肾癌诊断、术前评估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16螺旋ct 小肾癌 诊断价值 术前评估
下载PDF
MSCT增强同层动态扫描技术下TDC参数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及与肿瘤浸润深度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朝晖 邓绍强 +1 位作者 杨朝辉 黄松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3期1448-1451,共4页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增强同层动态扫描技术下时间-密度曲线(TDC)参数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及与肿瘤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84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组,浸润深度:局限于黏膜层15例,侵...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增强同层动态扫描技术下时间-密度曲线(TDC)参数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及与肿瘤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84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组,浸润深度:局限于黏膜层15例,侵犯至黏膜下浅层21例,侵犯至肌层及黏膜下深层24例,侵及浆膜层或穿透浆膜层24例。另选择同期84例胃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均行MSCT检查,比较两组时间-密度曲线(TDC)参数[强化峰值(PV)、峰值时间(PT)、强化比值(CER)],对比研究组不同浸润深度患者TDC参数,分析TDC参数与浸润深度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TDC参数对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PV、PT、CER为(35.73±11.54)Hu、(38.21±12.63)s、(14.18±4.55)%,高于对照组[(21.26±7.05)Hu、(20.03±6.49)s、(10.37±3.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T、CER随浸润深度增加呈不断升高趋势(P<0.05)。相关性分析,胃癌患者PV、PT、CER与浸润深度呈正相关(r=0.581、0.576、0.603,P<0.05)。ROC曲线分析,PV、PT、CER联合诊断的AUC为0.874,95%CI为0.820~0.927,较各参数单独诊断价值提高。结论MSCT增强同层动态扫描技术下TDC参数PV、PT、CER联合诊断胃癌价值较高,且与肿瘤浸润深度密切相关,可为临床评估肿瘤进展提供有效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螺旋ct 增强动态扫描技术 时间-密度曲线 强化峰值 峰值时间 强化比值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多期扫描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玉柱 张玉敏 +2 位作者 寇永妹 陈晖 韩龙才 《中国医疗设备》 2014年第1期157-159,116,共4页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MSCT)行肝脏多期增强扫描,探讨原发性肝癌(PHC)在多期增强扫描中的强化表现,比较各期的检出率。将动脉早、中及晚期相互组合,优化出诊断PHC的最佳扫捕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为PHC的患者92例,共140个...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MSCT)行肝脏多期增强扫描,探讨原发性肝癌(PHC)在多期增强扫描中的强化表现,比较各期的检出率。将动脉早、中及晚期相互组合,优化出诊断PHC的最佳扫捕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为PHC的患者92例,共140个PHC病灶;其中男75例,女17例,年龄28~77岁。采用飞利浦螺旋Brilliancel6扫描机行增强后多期扫描,增强扫描采用3~4期(动脉早期、中期、晚期及门静脉期),动脉早期为22s,动脉中期为29s,动脉晚期为37s,门脉期为75s,延迟期为5min,每个全肝扫描周期为8.2s;扫描结束后在工作站对图像进行处理,统计各期的病灶检出数,并对肝脏与肿瘤实性部分的CT密度值分别进行测量并计算其差值行统计学分析。将动脉早、中、晚期组合成4种方案,计算其各自对病灶的检出率。结果本组140个病灶中,瘤径在增强后的动脉早期、动脉中期、动脉晚期及门静脉期,肿瘤与肝脏密度差值各期间差异有显著性差异(H=55.268,P=0.000〈0.01)。动脉早期检出率最低为35.71%,动脉晚期检出率最高为78.57%,动脉早、中、晚期及门静脉期对于病灶的检出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33.985,P=0.000);动脉早期+晚期(80.00%)与多动脉期(80.00%)联合扫描的检出率一致且最高,同时与单纯动脉早、中或晚期扫捕相比,动脉早期+晚期扫描及多动脉期联合扫描的检出率最高。结论采用MSCT行肝脏多期增强扫描,优化了动脉期的扫描方案,将全肝扫描落在真正的动脉期内,使显示富血供肿瘤强化的机会增加,同时较薄层面的扫捕也提高了PHC病灶检出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16螺旋ct 动态增强扫描 多期增强扫描 全肝扫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胰腺检查:不同注射条件下时间窗的选择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卉 曾蒙苏 +4 位作者 周康荣 张利军 缪熙音 陆怡 许红莲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1-51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胰腺三期增强扫描,不同注射条件下时间窗的选择。资料与方法40例无胰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20例,A组注射条件为:对比剂总量为120ml,注射流率为5ml/s;B组注射条件为:对比剂总量为90ml,注射流率为3ml/s。行胰...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胰腺三期增强扫描,不同注射条件下时间窗的选择。资料与方法40例无胰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20例,A组注射条件为:对比剂总量为120ml,注射流率为5ml/s;B组注射条件为:对比剂总量为90ml,注射流率为3ml/s。行胰腺同层动态增强扫描,于不同时间点,分别测定胰腺、肝脏实质及胰周主动脉、门静脉的CT值,最后分别绘制时间密度曲线。结果两组胰周主动脉强化到达峰值的平均时间分别为(33.2±3.8)s(A组)及(40.1±3.8)s(B组),而20s(A组)及25s(B组)时胰周动脉CT值多可达200HU;胰腺实质强化到达峰值的平均时间分别为(42.7±3.3)s(A组)及(46.8±4.5)s(B组);胰周门静脉强化到达峰值的平均时间分别为(47.5±4.8)s(A组)及(53.3±4.8)s(B组);肝脏实质强化到达峰值的平均时间分别为(59.2±4.7)s(A组)及(64.2±4.5)s(B组)。结论在不同的注射条件下,多层螺旋CT胰腺检查三期增强扫描的时间窗的设定并不相同。笔者推荐,对比剂总量为120ml,注射流率为5ml/s时,动脉期延迟时间为20s,胰腺期延迟时间为45s,肝脏期延迟时间为65s;对比剂总量为90ml,注射流率为3ml/s时,动脉期延迟时间为25s,胰腺期延迟时间为50s,肝脏期延迟时间为65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注射条件 胰腺检查 时间 胰腺三期增强扫描 时间-密度曲线 延迟时间 注射流率 动态增强扫描 对比剂 疾病患者 不同时间 胰腺实质 主动脉 ct 门静脉 动脉期 胰腺期 肝脏期 B组 胰周 平均 峰值 强化 20s
下载PDF
16排螺旋CT延迟时间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惠茹 王恩旺 宋永生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74-176,共3页
关键词 16排螺旋ct 时间优化 三期增强扫描 延迟时间 常规检查方法 时间设置 螺旋 病理因素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壶腹部周围癌的诊断与临床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宁 戴荣贵 +1 位作者 张海平 时宝勇 《实用医技杂志》 2013年第8期848-849,共2页
壶腹部周围癌系指位于胆管口壶腹、胆总管下端、胰管开口处、十二指肠乳头及其附件十二指肠黏膜腺体等处的癌肿。因其处于各结构密切相邻的部位,各种肿瘤的临床表现有许多共同特征,治疗原则相似,故统称为壶腹部周围癌。临床上包括胰... 壶腹部周围癌系指位于胆管口壶腹、胆总管下端、胰管开口处、十二指肠乳头及其附件十二指肠黏膜腺体等处的癌肿。因其处于各结构密切相邻的部位,各种肿瘤的临床表现有许多共同特征,治疗原则相似,故统称为壶腹部周围癌。临床上包括胰头癌、壶腹癌、胆总管下端癌。壶腹癌病理上又分为十二指肠乳头型和壶腹内型。本研究采用16排螺旋CT对35例临床怀疑壶腹周围占位患者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并对病例源图像进行后处理,常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及最小密度投影(minM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腹部周围癌 临床价值 螺旋ct 三期动态增强扫描 十二指肠黏膜 16排螺旋ct 胆总管下端 诊断
下载PDF
时间分辨磁共振动态增强血管成像技术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邬晴媛 林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1-703,共3页
关键词 临床应用 磁共振动态增强 血管成像技术 时间分辨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严重并发症 对比剂肾病 螺旋ct
原文传递
泌尿系和腹膜后腔
10
《中国医学文摘(放射诊断)》 2008年第4期162-163,共2页
排泄性磁共振尿路成像在泌尿系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多层螺旋CT多维重建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16层螺旋CT尿路三维重建在泌尿系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64排螺旋CT在肾脏移植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泌尿系统 腹膜后腔 磁共振尿路成像 临床应用价值 螺旋ct 16螺旋ct 疾病诊断 动态增强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