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0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结节诊断中16排低剂量螺旋CT扫描与三维重建技术的作用
1
作者 赖松茂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0期98-100,共3页
目的:分析16排低剂量螺旋CT扫描(LDCT)与三维重建技术在肺结节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6月—12月大埔县中医医院收治的465例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开展16排LDCT与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比较单独16排LDCT及16... 目的:分析16排低剂量螺旋CT扫描(LDCT)与三维重建技术在肺结节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6月—12月大埔县中医医院收治的465例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开展16排LDCT与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比较单独16排LDCT及16排LDCT联合三维重建技术的诊断效果。结果:465例肺结节患者经“金标准”确诊恶性102例,占比21.94%,良性363例,占比78.06%;16排LDCT联合三维重建诊断恶性肺结节的灵敏度、准确率、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92.16%、80.72%、83.23%、57.32%、97.34%)与高于单独16排LDCT诊断(81.37%、66.67%、69.89%、40.69%、9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发现16排LDCT联合三维重建检查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4,95%CI为0.825~0.903;16排LDCT检查中AUC值为0.740,95%CI为0.687~0.793。结论:16排LDCT联合CT三维重建技术可获得较高价值,能够有助于鉴别肺结节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16排低剂量螺旋ct扫描 ct三维重建技术
下载PDF
GE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用于肺孤立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晓恩 丁燕 程建生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2期245-247,共3页
目的分析GE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用于肺孤立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65例肺孤立小结节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扫描后肺孤立小结节... 目的分析GE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用于肺孤立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65例肺孤立小结节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扫描后肺孤立小结节良恶性结果的影像学特征、良恶性病变分布情况以及动态增强CT扫描结果。结果经病理诊断发现,肺孤立小结节良性患者31例、恶性患者34例。经我院GE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发现,良性结节患者33例、恶性患者32例,鉴别诊断的敏感度为85.29%、特异度为90.32%、准确度为87.69%。肺孤立小结节恶性结节中鳞癌的占比最高,为47.06%,平滑肌肉瘤的占比最低,为5.88%;肺孤立小结节良性结节中结核的占比最高,为35.48%,透明性血管瘤的占比最低,为3.23%。恶性结节中,边缘清楚占14.71%、毛刺占38.24%、不规则占47.06%;良性结节中,边缘清楚占61.29%、毛刺占12.90%、不规则占25.81%;恶性结节中,内部结构钙化占17.65%、均匀占50.00%、卫星灶占11.76%、胸膜症占17.65%;良性结节中,内部结构钙化占22.58%、均匀占61.29%、卫星灶占9.68%、胸膜症占6.45%。恶性结节的CT值均高于良性结节(P<0.05)。结论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鉴别诊断肺孤立小结节良恶性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借助影像学特征及CT动态增强扫描能够尽早帮助患者确诊良恶性,辅助医师为患者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孤立小结节 64螺旋ct 低剂量扫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低剂量双排螺旋CT扫描并靶扫在早期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葛强 李春海 《贵州医药》 2024年第1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双排螺旋CT扫描并靶扫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共60例疑似早期肺癌患者,均行常规剂量双排螺旋CT扫描及靶扫、低剂量双排螺旋CT常规扫描及靶扫描、穿刺活检。统计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影像学特征并行组间比较,以穿刺活... 目的探讨低剂量双排螺旋CT扫描并靶扫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共60例疑似早期肺癌患者,均行常规剂量双排螺旋CT扫描及靶扫、低剂量双排螺旋CT常规扫描及靶扫描、穿刺活检。统计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影像学特征并行组间比较,以穿刺活检为金标准,采用诊断四格表计算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案诊断早期肺癌的诊断效能指标并比较。结果低剂量和常规剂量CT检查检出混合磨玻璃结节影、磨玻璃结节影、实性结节影、斑片状高密度影、小片状空洞、边缘分叶征、边缘毛刺征、支气管扩张、胸部积水率均无差异(P>0.05);低剂量CT扫查和常规剂量CT检查方案对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和漏诊率基本一致。结论低剂量双排螺旋CT扫描并靶扫检查方案对早期肺癌诊断可达到同常规剂量双排螺旋CT扫描并靶扫检查方案基本一致的诊断效能,且可有效降低辐射对受检者的辐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肺癌 低剂量螺旋ct扫描并靶扫 活检穿刺 诊断效能指标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肋骨骨折影像诊断中的意义研究
4
作者 何晓炜 游斌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临床效果,为提高本病症检出率寻找一种有效检测手段。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间收治的46例肋骨骨折患者,分别对本组患者实施常规检测(X线检测)、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临床效果,为提高本病症检出率寻找一种有效检测手段。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间收治的46例肋骨骨折患者,分别对本组患者实施常规检测(X线检测)、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与多排螺旋CT常规剂量扫描,比较不同扫描方法的实施结果。结果:比较三种技术的检测结果,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与多排螺旋CT常规剂量扫描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均高于X线检测技术,数据差异显著(P<0.05)。比较不同剂量下的图片质量情况,低剂量组的图片优良率与常规剂量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比较不同扫描方法的辐射剂量情况,常规剂量组的辐射剂量明显高于低剂量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科学有效,与常规技术相比,该检测方法可以保障肋骨骨折的检出率,并且所生成的图像质量满意,但是可以减少患者所承受的辐射剂量情况,满足临床需求,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螺旋ct扫描 低剂量扫描 疾病诊断
下载PDF
16排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运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涛 高春丽 +2 位作者 宋立江 张荣萍 马力 《当代医学》 2015年第8期96-97,共2页
目的对西门子16排螺旋CT胸部常规扫描及低剂量扫描的肺结核病例进行影像诊断对比分析,并与GE 64排螺旋CT胸部扫描肺结核病例进行对比,探讨低剂量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重要性,低剂量扫描可以在不影响疾病诊断的前提下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目的对西门子16排螺旋CT胸部常规扫描及低剂量扫描的肺结核病例进行影像诊断对比分析,并与GE 64排螺旋CT胸部扫描肺结核病例进行对比,探讨低剂量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重要性,低剂量扫描可以在不影响疾病诊断的前提下明显降低辐射剂量,避免了因射线可能导致癌症的风险,从而达到绿色环保扫描。方法搜集西门子16排螺旋CT胸部常规扫描及低剂量扫描的结核患者80例,GE 64排螺旋CT胸部扫描结核患者40例,其中部分做了DR平片检查,经几位高年资医生从3方面进行对比分析:(1)不告知高剂量扫描或低剂量扫描的前提下分析图像的清晰度,分析图像诊断的准确性,进而统计在满足诊断的前提下,高低剂量胸部扫描各自所占比例。(2)对GE 64排螺旋CT胸部扫描满足诊断要求的40例肺结核病例与西门子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进行参数对比。(3)对比DR平片与CT扫描检查结果。结果 120例肺结核患者CT片均能达到诊断要求,肺内病变均能清晰显示,112例纵隔内血管间隙或淋巴结清晰显示,仅8例血管间隙或淋巴结边缘显模糊,但不影响诊断,其中常规扫描2例,低剂量扫描6例。120例中做了DR平片检查患者42例,12例CT片显示出DR平片未能明确显示的空洞,15例显示出DR平片未能显示的继发性支气管扩张。结论西门子16排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在诊断准确的前提下,辐射剂量明显降低,可作为肺结核的常规筛查及治疗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螺旋ct 低剂量 肺结核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在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6
作者 李雪娇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5期79-81,共3页
目的:评估多排螺旋CT(MDCT)低剂量胸部扫描对肺癌(LC)的早期筛查准确度。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在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进行体检的78例疑似L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DCT低剂量胸部扫描、MDCT常规剂量胸部扫描。以手术... 目的:评估多排螺旋CT(MDCT)低剂量胸部扫描对肺癌(LC)的早期筛查准确度。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在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进行体检的78例疑似L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DCT低剂量胸部扫描、MDCT常规剂量胸部扫描。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诊断效能。结果:经手术病理检查显示,78例疑似LC患者中,70例(89.74%)确诊为LC患者。MDCT常规剂量胸部扫描检查显示,68例(87.17%)为阳性,10例(12.82%)为阴性;MDCT低剂量胸部扫描检查显示,72例(92.30%)为阳性,6例(7.69%)为阴性;MDCT低剂量胸部扫描检查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MDCT常规剂量胸部扫描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CT低剂量胸部扫描检查在LC早期筛查方面具有较高价值,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度,具有较为理想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 早期筛查 诊断效能 ROC曲线
下载PDF
低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分析
7
作者 王薇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3期72-75,共4页
目的分析低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在诊断肺结节上的临床价值。方法88例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低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和常规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检查。以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CT扫描结果,对肺结节的诊断效能,有... 目的分析低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在诊断肺结节上的临床价值。方法88例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低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和常规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检查。以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CT扫描结果,对肺结节的诊断效能,有效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评分。结果穿刺活检结果显示,88例肺结节患者中恶性结节29例,良性结节59例;低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检出恶性结节22例、占比75.86%(22/29),良性结节47例、占比79.66%(47/59);常规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检出恶性结节23例、占比79.31%(23/29),良性结节49例、占比83.05%(49/59)。低剂量与常规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的有效辐射剂量(7.55±1.21)mSv低于常规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的(13.82±2.22)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相比,低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准确度较高,诊断效能理想,图像质量相当,但低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方案的辐射小,安全性更有保障,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64螺旋ct扫描 低剂量 常规剂量 诊断效能
下载PDF
25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8
作者 彭芳芳 刘永坦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4年第8期158-160,共3页
目的分析25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25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分析256排螺旋CT低剂量... 目的分析25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25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分析25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25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2.86%(26/28)、90.74%(49/54)、91.46%(75/82),kappa值为0.815。结论25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有助于早期准确评估结节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256螺旋ct 低剂量扫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64排螺旋CT低剂量容积扫描技术在小儿鼻窦炎治疗中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
9
作者 查雄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2期389-392,共4页
目的:64排螺旋CT低剂量容积扫描技术在小儿鼻窦炎治疗中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分析。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小儿鼻窦炎患者60名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2组。两组患儿均接受64排螺旋CT扫描,对照组扫描参数为... 目的:64排螺旋CT低剂量容积扫描技术在小儿鼻窦炎治疗中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分析。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小儿鼻窦炎患者60名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2组。两组患儿均接受64排螺旋CT扫描,对照组扫描参数为管电流60 mA、管电压80 kV;观察组扫描参数为管电流20 mA、管电压80 kV。对比两组获得的图像质量、患儿所受到的辐射剂量以及患儿家属对诊疗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诊断后,组间获得的图像质量优良率对比(P>0.05);观察组患儿所受到的辐射剂量(DLP、CTDlw、E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诊疗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64排螺旋CT低剂量容积扫描技术在小儿鼻窦炎治疗中的应用同样能够获得质量合格的图像,扫描剂量低,所产生的辐射剂量小,能够使治疗安全性显著提升,获得家属的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螺旋ct 低剂量容积扫描技术 小儿鼻窦炎 图像质量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MSCT)在不同位置触发扫描对低剂量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CTA)图像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柳雪琴 成启华 +3 位作者 李婷婷 陈妙勤 汪劭川 孙政文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4期655-658,共4页
目的:多排螺旋CT(MSCT)在不同位置触发扫描对低剂量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22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行低剂量支气管动脉CTA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凭借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观察组以肺... 目的:多排螺旋CT(MSCT)在不同位置触发扫描对低剂量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22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行低剂量支气管动脉CTA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凭借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观察组以肺动脉干为触发扫描位置,行低剂量造影剂剂量及低KV扫描;对照组以升主动脉为触发扫描位置,行正常剂量造影剂及常规KV扫描。对比两组不同位置测量的CT值以及主、客观图像质量分级情况。结果:检查后,观察组与实验组造影剂剂量、肺动脉干水平上腔静脉CT值、肺动脉干CT值、支气管开口处主动脉CT值、支气管动脉CT值、背景噪声、信噪比、DLP、CTDIvol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发现支气管数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患者主、客观图像质量分级对比,两组图像质量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肺动脉干为触发扫描位置的低剂量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可获得与常规剂量扫描相近的图像质量,同时辐射剂量更低,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MSct) 不同位置触发扫描 低剂量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 图像质量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肋骨骨折影像诊断中的意义研究
11
作者 汪茂文 刘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2期83-85,88,共4页
目的:探究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肋骨骨折影像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随机抽取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2022年11月—2023年11月疑似肋骨骨折患者50例,利用CT在常规剂量和低剂量下扫描各1次,对比两组诊断参数[平均管电流、CT容积剂量指数(CT... 目的:探究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肋骨骨折影像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随机抽取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2022年11月—2023年11月疑似肋骨骨折患者50例,利用CT在常规剂量和低剂量下扫描各1次,对比两组诊断参数[平均管电流、CT容积剂量指数(CTpol)和有效剂量(ED)、胸锁乳突肌(ROI1)、左心室(ROI2)、右肺中叶血管稀少区(ROI3)]、诊断结果(I度、Ⅱ度、Ⅲ度)、诊断效能(灵敏度和准确率)。结果:常规剂量扫描平均管电流(195.84±69.38)mAs、CTpol(13.87±5.16)mGy、ED(8.16±3.24)mSv高于低剂量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扫描客观图像噪声(ROI1、ROI2、ROI3)低于低剂量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Ⅱ度、Ⅲ度肋骨骨折诊断中低剂量扫描准确率为100.00%,在Ⅰ度肋骨骨折诊断中低剂量扫描准确率低于常规剂量扫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常规剂量扫描诊断肋骨骨折准确率和灵敏度高于低剂量扫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特异度一致。结论:在对肋骨骨折患者诊断中使用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能满足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螺旋ct 低剂量扫描 常规扫描 诊断参数 诊断结果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肋骨骨折影像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12
作者 罗成 辛富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18-0121,共4页
探讨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肋骨骨折影像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纳入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疑似肋骨骨折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以每组40例分为两组分别分为常规剂量组、低剂量组分别接受常规剂量与低剂量多排螺旋CT扫... 探讨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肋骨骨折影像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纳入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疑似肋骨骨折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以每组40例分为两组分别分为常规剂量组、低剂量组分别接受常规剂量与低剂量多排螺旋CT扫描,对比两组图像质量,并以最终治疗为金标准评估两组诊断效能,同时分析两组辐射剂量。结果 组间在图像质量评分、肋骨检出符合率比较上未体现出明显差异(P>0.05);低剂量组辐射剂量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肋骨骨折影像诊断中应用效果较好,在保障图像质量及检查可靠性的前提下可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低剂量扫描 肋骨骨折 影像诊断
下载PDF
64排螺旋CT低剂量技术对小儿腺样体扫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13
作者 黄俊源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80-0183,共4页
研究64排螺旋CT低剂量技术对小儿腺样体扫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腺样体肥大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比较两组辐射剂量。结果 患儿鼻咽后壁软组织增厚程度不同,鼻咽腔的狭窄和... 研究64排螺旋CT低剂量技术对小儿腺样体扫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腺样体肥大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比较两组辐射剂量。结果 患儿鼻咽后壁软组织增厚程度不同,鼻咽腔的狭窄和变形反应程度不同。A/N值范围在0.55-0.83之间,平均A/N范围为(0.72±0.07),7例患者的A/N值在0.6以下,属于轻度肥大,30例患者的A/N值在0.6-0.7之间,属于中度肥大;23例患儿的A/N值在0.7以上,属于病理性肥大。观察组患儿的CT辐射剂量为(4.46±0.52)mGy,对照组患儿的CT辐射剂量为(6.81±1.5)mGy,两组比较(P<0.05)。结论 腺样体肥大患儿通过64排螺旋CT低剂量技术进行扫描,可在保证满足诊断需要的扫描图像质量的同时,辐射剂量相对较低,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螺旋ct低剂量技术 小儿腺样体扫描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影响效果
下载PDF
低剂量扫描在64排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14
作者 黄渤琪 黄晨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51-0054,共4页
此次主要对患者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操作期间,具体运用64排CT引导的疗效进行具体调研。方法 全部选入的127例调查目标都为肺穿刺活检操作病患,对此次选入的患者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根据此次CT引导具体扫描剂量进行分组,常规剂量为对照组,... 此次主要对患者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操作期间,具体运用64排CT引导的疗效进行具体调研。方法 全部选入的127例调查目标都为肺穿刺活检操作病患,对此次选入的患者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根据此次CT引导具体扫描剂量进行分组,常规剂量为对照组,低剂量为观察组,对此次临床扫描期间各项指标参数进行适宜的设定,同时对病患扫描后的图像质量进行组间对比分析,评估两组辐射剂量,对诊断结果进行了综合调研,分析患者穿刺成功结局情况,对出现并发症的例数做详细统计,观察两组患者在扫描期间有无发生不舒适感状况。结果 经过对此次扫描后形成的图像质量进行了分析,都能够清晰展示患者各病灶情况,符合穿刺要求,图像质量达标,无突出区别;对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各指标进行了临床调研,其中观察组显示偏低;观察两组患者穿刺结局,显示穿刺成功率无明显的区别,而且两组诊断结果不符合率也比较接近;两组患者都有部分患者有并发症发生,组间数据相似;评估两组患者术后不舒适感情况,显示此类患者发生率以对照组居多(P<0.05)。结论 在给患者实施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期间,选择64排螺旋CT引操作时,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扫查区别无显著区别,但是低剂量能够降低辐射剂量,而且能够让穿刺操作时长明显缩短,从而杜绝患者术后出现严重的不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低剂量 64螺旋ct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小儿腺样体肥大60例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重建图像特点 被引量:4
15
作者 金建国 郑根水 《中国乡村医药》 2017年第1期52-52,共1页
腺样体肥大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根据临床表现常结合鼻咽镜、X线、CT、MRI等检查来明确诊断和治疗。本文讨论腺样体肥大患儿的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重建图像特点。1临床资料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腺样体肥大患儿60例,年龄3... 腺样体肥大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根据临床表现常结合鼻咽镜、X线、CT、MRI等检查来明确诊断和治疗。本文讨论腺样体肥大患儿的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重建图像特点。1临床资料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腺样体肥大患儿60例,年龄3~7岁,平均5岁;男30例,女30例;因打鼾、鼻塞流涕、咽部不适等症状就诊,患病5个月至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螺旋ct 腺样体肥大 低剂量扫描 小儿常见病 图像特点 临床表现 临床资料 鼻塞流涕
下载PDF
64排多层螺旋CT低剂量双相扫描肺密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4
16
作者 冯光 杨灵芝 +3 位作者 纪俊雨 王新举 郑浩 白洪忠 《中国医药》 2019年第6期862-865,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多层螺旋CT低剂量双相扫描肺密度用于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河北省胸科医院治疗的COPD患者67例作为COPD组,同期选取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64排多层螺旋CT... 目的探讨64排多层螺旋CT低剂量双相扫描肺密度用于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河北省胸科医院治疗的COPD患者67例作为COPD组,同期选取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64排多层螺旋CT低剂量双相扫描肺密度检查,评价肺功能相关指标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COPD组深吸气末密度(Din)、深呼气末密度(Dex)、密度差(Dex-Din)和密度变化百分比[(Din-Dex)/Din]明显低于对照组,而Dex/Din明显高于对照组[(-860±60) Hu比(-830±54) Hu、(-801±80) Hu比(-701±76) Hu、(59±23) Hu比(125±41) Hu、(0. 07±0. 01)比(0. 17±0. 16)、(0. 97±0. 26)比(0. 85±0. 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1)。COPD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明显低于对照组[(55±12)%比(89±11)%、(57±13)%比(83±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FEV1%与Dex、Dex-Din和(Din-Dex)/Din呈正相关(r=0. 487、0. 511、0. 522,均P <0. 05),与Dex/Din呈负相关(r=-0. 477,P <0. 05);FEV1/FVC%与Din、Dex、Dex-Din和(Din-Dex)/Din呈正相关(r=0. 422、0. 563、0. 521、0. 517,P <0. 05),与Dex/Din呈负相关(r=-0. 500,P <0. 05)。结论 64排多层螺旋CT低剂量双相扫描肺密度可用于评价COPD患者肺功能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多层螺旋ct 低剂量双相扫描 肺密度
下载PDF
16排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林炬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8期1433-1434,共2页
目的研究16排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至2014年11月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检查的13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研究组采用16排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对照组采用64排螺旋C... 目的研究16排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至2014年11月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检查的13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研究组采用16排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对照组采用64排螺旋CT胸部扫描,对比观察两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均能达到诊断要求,能清晰显示肺内病变情况;130例患者中有117例纵隔内血管间隙或淋巴结均能清晰显示,其中对照组有4例患者血管间隙或淋巴结边缘显示模糊,但不影响诊断结果,研究组有9例患者血管间隙或淋巴结边缘显示模糊,但不影响诊断结果;研究组患者扫描平均剂量长数乘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16排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诊断肺结核准确性较高,辐射剂量较低,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螺旋ct 64螺旋ct 肺结核 诊断
下载PDF
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甲状腺的图像质量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杜海 张凤翔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5-106,共2页
甲状腺为辐射敏感器官,电离辐射是甲状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1],过量照射容易诱导甲状腺癌[2]。Naidieh等于1990年首次提出低剂量CT,即在其他扫描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降低管电流来减少辐射剂量,并能达到诊断要求。本研究观察了64排螺旋C... 甲状腺为辐射敏感器官,电离辐射是甲状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1],过量照射容易诱导甲状腺癌[2]。Naidieh等于1990年首次提出低剂量CT,即在其他扫描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降低管电流来减少辐射剂量,并能达到诊断要求。本研究观察了64排螺旋CT[3]低剂量扫描甲状腺的图像质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低剂量扫描 图像质量 64螺旋ct 电离辐射 低剂量ct 敏感器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16层螺旋CT盆腔低剂量扫描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海南 汤日杰 +3 位作者 张书旭 彭俊琴 陈玉桂 游佳 《中国医疗设备》 2008年第11期9-11,14,共4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盆腔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方法逐级改变mA等参数对仿真人体盆腔模型行16层螺旋CT扫描,确定低剂量阈值参数最优组合。以此标准对49例患者按盆腔大小改变剂量行扫描,评价图像质量,对记录剂量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盆腔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方法逐级改变mA等参数对仿真人体盆腔模型行16层螺旋CT扫描,确定低剂量阈值参数最优组合。以此标准对49例患者按盆腔大小改变剂量行扫描,评价图像质量,对记录剂量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确定低剂量阈值扫描参数最优组合;49例患者低剂量扫描产生的图像质量优占91.84%,CTDIvd(mGy)和DLP(mGy.cm)占常规剂量的20.17%~42.08%。结论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盆腔检查中应用恰当,能有效保护患者和保证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螺旋ct ct低剂量扫描 体层摄影 盆腔检查
下载PDF
16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海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6期1017-1019,共3页
目的:分析16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5月—2018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56例,均经痰培养及血液检查明确诊断,分别采用16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常规CT扫描,分析不同检查结果... 目的:分析16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5月—2018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56例,均经痰培养及血液检查明确诊断,分别采用16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常规CT扫描,分析不同检查结果差异。结果:应用16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显著低于常规CT(均P<0.05);经16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的肺结核检出率高于常规CT扫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6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毛刺征检出率高于常规CT(P<0.05),其余征象检出率与常规CT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16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良好,有助于检查肺结核病变特征,提高肺结核阳性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 肺结核 诊断价值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