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16WCEE会议看防屈曲支撑的未来发展趋势 被引量:7
1
作者 马加路 张令心 陈永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7-135,共9页
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防屈曲支撑相继涌现,正不断向着新型材料,新的结构形式,方便生产和施工,且具有更加优越的耗能特性等方向发展。本文对2017年在智利圣地亚哥召开的第16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16WCEE)中防屈曲支撑相关研... 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防屈曲支撑相继涌现,正不断向着新型材料,新的结构形式,方便生产和施工,且具有更加优越的耗能特性等方向发展。本文对2017年在智利圣地亚哥召开的第16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16WCEE)中防屈曲支撑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阐述了传统防屈曲支撑在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支撑约束段设计、焊接、连接形式、端板旋转和塑性铰出现位置等,介绍了基于非传统材料以及新截面形式的防屈曲支撑相关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多数是从构件性能的层面改进传统防屈曲支撑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并通过16WCEE会议的相关研究总结了防屈曲支撑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结构的耗能减震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wcee 防屈曲支撑 耗能减震 截面形式 发展趋势
下载PDF
16WCEE地震动研究相关论文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陶正如 陶夏新 纪林建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37,共11页
本文从地震动工程特征、地震动衰减的经验性统计、基于地震学的地震动研究、地震动场的空间相关性、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和其他地震动研究等6个方面,综述了16WCEE上的相关论文从一个侧面反映的最近四年地震动研究的主要进展和发... 本文从地震动工程特征、地震动衰减的经验性统计、基于地震学的地震动研究、地震动场的空间相关性、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和其他地震动研究等6个方面,综述了16WCEE上的相关论文从一个侧面反映的最近四年地震动研究的主要进展和发展趋势。地震动的工程特征依然是一个研究重点,采用多个指标综合表达地震动对工程结构的破坏作用是当前的趋势。基于观测数据的经验性统计,在NGA项目引起轰动之后,研究的重点多在区域数据的收集整理上,一些地区的研究不得不降低限制条件或补充模拟的大地震、近场强地震动"数据"。对强地震动观测数据不充分的地区,基于地震学的估计地震动方法研究成为主流,随机合成地震动的方法最受关注,格林函数的研究仍保持一定的热度。一些论文研究建立空间相关性模型以及在地震动估计中的应用。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是论文中讨论最多的话题,充分表明这个问题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wcee 地震动 衰减 场地影响
下载PDF
16WCEE非结构构件抗震热点研究综述 被引量:4
3
作者 牛亚运 金波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3-102,共10页
随着结构抗震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结构抗震技术已经能够满足三水准设防的性能要求,但是近年发生的数次大地震中,均表现出新的震害特征——非结构构件的严重震害。结构内部的非结构构件的严重损伤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长久的功能丧失... 随着结构抗震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结构抗震技术已经能够满足三水准设防的性能要求,但是近年发生的数次大地震中,均表现出新的震害特征——非结构构件的严重震害。结构内部的非结构构件的严重损伤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长久的功能丧失,因此非结构构件基于性态的抗震研究逐渐引起专家学者的重视。本文简要介绍了16WECC会议上投稿的有关非结构构件的论文,主要包括:非结构填充墙的研究、非结构隔震减震技术的研究以及采用楼面反应谱法计算非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总结了非结构构件热点研究方向并给出了未来发展趋势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wcee 非结构构件 非结构墙 减隔震技术 楼面反应谱
下载PDF
竖向地震动衰减模型新进展及其对四川地区预测能力分析
4
作者 姜治军 胡进军 谢礼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7-79,共13页
竖向地震动对长、大工程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在2017年召开的16WCEE上,出现了多篇涉及竖向地震动衰减关系、工程特征、数值模拟等方面的研究。本文聚焦于竖向地震动衰减关系,在总结其研究新进展基础上,探讨了目前最新的NGA-West2竖向模型... 竖向地震动对长、大工程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在2017年召开的16WCEE上,出现了多篇涉及竖向地震动衰减关系、工程特征、数值模拟等方面的研究。本文聚焦于竖向地震动衰减关系,在总结其研究新进展基础上,探讨了目前最新的NGA-West2竖向模型对我国四川地区地震动的预测能力。基于四川地区中强震的距离200 km以内的竖向强震记录,比较了模型预测值与观测值的差异,通过残差分析方法研究了事件间残差、事件内残差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总体而言,NGA-West2模型高估了四川地区长周期加速度反应谱,而预测短周期加速度反应谱的误差相对较小;NGA-West2模型的震级项、场地项与四川地区实际观测数据表现出的规律存在差别,距离项与实际地震动随距离的衰减规律较为吻合。因此,直接利用NGA-West2模型预测四川地区竖向地震动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根据实际观测数据对震级项和场地项进一步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wcee 竖向地震动 NGA—west2 衰减关系 四川地区
下载PDF
从16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看可恢复功能抗震结构研究趋势 被引量:70
5
作者 吕西林 全柳萌 蒋欢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共9页
可恢复功能抗震结构是指地震后不需修复或者稍加修复就可恢复使用功能的结构,目前已成为地震工程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受到了全球地震工程学者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广泛关注。2017年1月在智利圣地亚哥召开的第16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 可恢复功能抗震结构是指地震后不需修复或者稍加修复就可恢复使用功能的结构,目前已成为地震工程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受到了全球地震工程学者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广泛关注。2017年1月在智利圣地亚哥召开的第16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的主题为"可恢复功能-土木工程的新挑战"。本文从摇摆及自复位结构、带可更换构件的结构两方面对本次世界地震工程大会展示的有关可恢复功能抗震结构的国际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按照结构体系的不同,介绍了可恢复功能抗震结构在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桥梁结构中的研究现状。大量的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了可恢复功能结构优良的抗震性能。在此基础上,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 可恢复功能抗震结构 研究进展 摇摆结构 自复位结构 可更换构件
下载PDF
生命线地震工程的若干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鸿晶 王竞雄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26,共17页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生命线地震工程领域近10年来的研究进展。通过统计中英文期刊上的论文发表数量,分析了生命线地震工程各研究方向的发展动态。总结了埋地管道和隧道与地下结构两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重点梳理了埋地管线抗震研究中大型试...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生命线地震工程领域近10年来的研究进展。通过统计中英文期刊上的论文发表数量,分析了生命线地震工程各研究方向的发展动态。总结了埋地管道和隧道与地下结构两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重点梳理了埋地管线抗震研究中大型试验、精细化模拟和理论方法3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结合第16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16WCEE)上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未来生命线地震工程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生命线地震工程 埋地管线 隧道 世界地震工程会议
下载PDF
土体液化研究的新探索 被引量:2
7
作者 孙锐 杨洋 袁晓铭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5-181,共7页
本文就第16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16WCEE)中有关土体液化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力求反映液化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总体来看,近期大地震液化破坏严重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土体液化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仍是研究热点,液化预测及液... 本文就第16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16WCEE)中有关土体液化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力求反映液化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总体来看,近期大地震液化破坏严重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土体液化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仍是研究热点,液化预测及液化防御措施仍是主要研究方向,但研究手段已不拘泥于传统方法,广泛地与GIS、遥感、先进的数值分析及大型土工试验结合,液化危险性区划和震后实时快速评估技术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 液化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