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高孕酮血症为表现的不完全型17α-羟化酶缺乏症患者的临床特点
1
作者 张颖辉 马晓君 +1 位作者 张会娟 刘艳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2期2149-2154,共6页
目的 分析以高孕酮血症为表现的不完全型17α-羟化酶缺乏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类疾病的临床认识和诊断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例以高孕酮血症为表现的不完全型17α-羟化酶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表现、... 目的 分析以高孕酮血症为表现的不完全型17α-羟化酶缺乏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类疾病的临床认识和诊断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例以高孕酮血症为表现的不完全型17α-羟化酶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 8例17α-羟化酶缺乏症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1~37岁,临床表现为原发不孕,7例患者平素月经规律,1例患者原发闭经,8例患者血压基本正常,无低钾血症。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孕酮高,7例患者经基因型检测获得明确诊断,6例高孕酮血症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并接受个体化促排卵方案,3例患者已获得良好妊娠结局。结论 不完全型17α-羟化酶缺乏症患者多以原发不孕、高孕酮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应及时行基因检测明确诊断,早期治疗、及时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辅助生殖可获得良好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孕酮血症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17α-羟化酶缺陷
下载PDF
儿童期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缺陷症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
2
作者 杨海花 卫海燕 +4 位作者 王诗琦 黄爱 李杨世玉 李园 张强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233-240,共8页
目的探讨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缺陷症(17α-hydroxylase/17,20-lyase deficiency,17OHD)在儿童期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4例17OHD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 目的探讨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缺陷症(17α-hydroxylase/17,20-lyase deficiency,17OHD)在儿童期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4例17OHD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基因突变特点,并结合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4例患儿确诊时,年龄为11月21天至10岁6月;染色体核型均为46,XY;社会性别为男性1例,女性3例;主诉为阴茎短小1例、腹股沟肿块1例、高血压2级2例;彩超检查分别在阴囊、腹股沟、腹股沟内环口发现睾丸3例。4例患儿8点皮质醇、睾酮、雄烯二酮水平均降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孕酮、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水平均升高,17羟孕酮均正常。3例患儿血钾轻度减低(3.44~3.48 mmol/L)。CYP17A1纯合突变1例,复合杂合突变3例,其中c.563 A>G和c.436+1G>T为未报道过的新突变位点,3例均存在c.985_987delinsAA变异;4例均接受口服氢化可的松治疗。结论外生殖器异常、腹股沟/阴唇包块及高血压是46,XY的17OHD儿童期的主要表现,早期规范治疗可减少并发症,CYP17A1 c.985_987delinsAA变异可能为我国17OHD患儿的热点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17A1 17α-羟化酶/17 20碳链裂解酶缺陷症 性发育异常 高血压
下载PDF
温度和17α-甲基睾酮、来曲唑对棘胸蛙雄性化研究
3
作者 李娟 张廖瑞林 +4 位作者 周洁 侯金亮 李鸿 黄艳飞 向建国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5期1-7,10,共8页
棘胸蛙雄性个体大于同龄雌性个体,全雄育种技术已成为棘胸蛙养殖业的迫切需要。以5400尾出膜7 d(开口摄食)的棘胸蛙蝌蚪为试验对象,在21℃(TNR)、24℃(TNR)、27℃(TNR)三个水温条件下,探讨来曲唑(LZ)、17α-甲基睾酮(MT)、17α-甲基睾... 棘胸蛙雄性个体大于同龄雌性个体,全雄育种技术已成为棘胸蛙养殖业的迫切需要。以5400尾出膜7 d(开口摄食)的棘胸蛙蝌蚪为试验对象,在21℃(TNR)、24℃(TNR)、27℃(TNR)三个水温条件下,探讨来曲唑(LZ)、17α-甲基睾酮(MT)、17α-甲基睾酮与来曲唑组合(ML)对棘胸蛙雄性化的影响。以未添加激素为对照组(CK),实验组分别在饲料中添加100 mg/kg LZ、80 mg/kg MT、40 mg/kg MT与50 mg/kg LZ组合(ML),分别在三个温度下饲养,通过性腺形态学与组织学判定幼蛙性别。结果表明:水温21℃、24℃、27℃时,CK组雄性率分别为43.07%±0.06%、47.86%±0.04%、62.16%±0.02%,中间态性腺的出现率分别为0、0、10.00%;LZ组雄性率分别为48.52%±0.02%、56.41%±0.05%、77.77%±0.01%,中间态性腺的出现率分别为14.29%、20.00%、40.00%;MT组和ML组雄性率均为100%,中间态性腺的出现率分别为0、0、36.36%和33.33%、28.57%、37.04%;27℃下变态的幼蛙个体普遍小于21℃和24℃,但无显著差异。综上,水温21~24℃下,在棘胸蛙蝌蚪期饲料中全程添加80 mg/kg MT或40 mg/kg MT与50 mg/kg LZ(ML),更有利于棘胸蛙蝌蚪的生长发育和性腺向雄性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性化 温度 17α-甲基睾酮 来曲唑 棘胸蛙
下载PDF
17α-乙炔雌二醇胁迫下零价铁对硝化污泥中抗性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丽丽 李安婕 张传国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8-554,共7页
采用硝化污泥序批式反应器去除17α-乙炔雌二醇(EE2),基于宏基因组测序技术考察了零价铁(ZVI)对硝化污泥去除17α-乙炔雌二醇(EE2)过程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影响,结合菌群结构分析了其潜在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硝化污泥处理EE2过程中A... 采用硝化污泥序批式反应器去除17α-乙炔雌二醇(EE2),基于宏基因组测序技术考察了零价铁(ZVI)对硝化污泥去除17α-乙炔雌二醇(EE2)过程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影响,结合菌群结构分析了其潜在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硝化污泥处理EE2过程中ARGs丰度提高了724.42TPM(每百万转录本中来自于某基因的转录本数目),但ZVI削减了此过程中的ARGs丰度增长趋势,EE2及ZVI改变了ARGs亚型的分布,但对ARGs类型及亚型种类无明显影响.EE2使得硝化污泥中属于高风险等级(Q1及Q2)的ARGs丰度增加了555.75TPM及151.08TPM,ZVI降低了硝化污泥中的抗性风险.多重耐药是硝化污泥中丰度占比最大的高风险(Q1和Q2等级)ARGs类型,占比高达49.23%.微生物群落是硝化污泥中ARGs的重要驱动因子,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pyxis)等菌属与多种ARGs显著正相关,可能是多种ARGs的共同潜在宿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污泥 17α-乙炔雌二醇(EE2)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 零价铁(ZVI)
下载PDF
17α-羟化酶缺陷症合并卵巢肿瘤1例
5
作者 韩晓琴 许峥嵘 +3 位作者 张秋子 张玉虹 任卫东 谷君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69-270,共2页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主要是因为催化肾上腺类固醇合成通路酶的缺陷而导致了皮质类固醇合成障碍。17α-羟化酶缺陷症(17α-hydroxylase deficiency,17-αOHD)是由...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主要是因为催化肾上腺类固醇合成通路酶的缺陷而导致了皮质类固醇合成障碍。17α-羟化酶缺陷症(17α-hydroxylase deficiency,17-αOHD)是由于CYP17A1基因突变所致的罕见CAH,发病率为1/100000~1/50000,仅约占所有CAH的1%[1],早期无典型的临床表现,常以高血压、低钾血症及性发育异常就诊,约88%的患者至青春期才被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皮质增生症 17α-羟化酶缺陷症 低钾血症 卵巢肿瘤
下载PDF
17α-羟化酶缺乏症3家系临床分析
6
作者 马秀琦 唐怡珺 +6 位作者 陈瑶 刘倩 张小芳 陈林 张怡 汪希珂 王秀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0-455,共6页
目的探讨并总结17α-羟化酶缺乏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23年2月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科收治的来自3个家系共5例17α-羟化酶缺乏症(17OHD)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患儿均存在高血压、低血钾及性激素... 目的探讨并总结17α-羟化酶缺乏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23年2月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科收治的来自3个家系共5例17α-羟化酶缺乏症(17OHD)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患儿均存在高血压、低血钾及性激素水平低下,4例无第二性征发育,2例46,XY患儿行性腺活检+双侧睾丸切除术,术后性腺病理结果为发育不良的睾丸。基因分析结果提示3例为CPY17A1基因c.985_987delinsAA纯合突变,另2例为CPY17A1基因c.785T>G与c.1193C>T复合杂合突变。5例患儿经糖皮质激素治疗,低血钾和高血压均得到控制。结论早期识别与诊断17α-羟化酶缺乏症,及时予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基因测序有助于明确该罕见病的分子学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α-羟化酶缺乏症 CYP17A1 高血压 低钾血症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DHEA-S、SHBG、17α-OHP检测的临床意义
7
作者 杜金龙 芦弘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464-467,共4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和17α-羟孕酮(17α-OH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3年3月8日上海市奉贤区奉城医院PCOS患者110例(PCOS组)、同期体检健康女性550...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和17α-羟孕酮(17α-OH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3年3月8日上海市奉贤区奉城医院PCOS患者110例(PCOS组)、同期体检健康女性550名(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DHEA-S、SHBG和17α-OHP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PCOS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DHEA-S、SHBG、17α-OHP诊断PCOS的效能。结果PCOS组血清DHEA-S和17α-OH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HBG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HEA-S、SHBG和17α-OHP均是PCOS发生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值分别为3.546、0.931、5.742,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504~8.448、0.882~0.982、1.869~17.648,P<0.01]。DHEA-S、SHBG、17α-OHP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诊断PCO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3、0.868、0.869、0.968。结论PCOS患者血清DHEA-S和17α-OHP水平显著升高,SHBG水平显著降低,三者联合检测在PCOS的辅助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脱氢表雄酮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17α-羟孕酮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下载PDF
临沂地区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GSP^(TM)检测17α-羟孕酮切值的初步建立
8
作者 赵兰花 韦洪伟 王敏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4年第4期24-28,共5页
目的:初步建立临沂地区参加新生儿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筛查中不同孕周和出生体重的17-羟孕酮的切值。方法:统计2017年-2021年临沂地区共647283例新生儿疾病筛筛查样本,采用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GSP)对新生儿滤纸干血斑中7α-羟孕酮... 目的:初步建立临沂地区参加新生儿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筛查中不同孕周和出生体重的17-羟孕酮的切值。方法:统计2017年-2021年临沂地区共647283例新生儿疾病筛筛查样本,采用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GSP)对新生儿滤纸干血斑中7α-羟孕酮的浓度进行检测;根据孕周和出生体重不同分为低体重早产儿(体重<2500克、孕周<37W)、低体重足月产儿(体重<2500克、孕周≥37W)、正常体重早产儿(体重≥2500克、孕周<37W)和正常体重足月儿(体重≥2500克、孕周≥37W)四组分析不同出生孕周和体重的新生儿17α-羟孕酮的检测情况,采用百分位数法确定切值。结果:647283例新生儿中阳性3971例,阳性率为0.61%,最终确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儿31例,发病率约为两万分之一(1/20,880)。根据不同组别17α-羟孕酮浓度的95.0%和99.5%百分位数值,初步确定本地区早产儿17α-羟孕酮浓度的切值为25nmo·lL^(-1),足月儿17α-羟孕酮浓度的切值为11nmo·lL^(-1)。结论:应结合临床确诊患者数据,建立适合本地区不同出生孕周和体重的17α-羟孕酮的切值,既能防止漏诊,又能减少假阳性率,提高阳性预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筛查 17α-羟孕酮 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切值
下载PDF
17α-炔雌醇对三角褐指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9
作者 郝梦鸽 沈秋岑 张婧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613-2621,共9页
以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为受试藻种,分析了5种浓度17α-炔雌醇(EE2)(0.375,0.75,1.5,3,6mg/L)对其生长、表面形貌、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系统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EE2能抑制三角褐指藻的生长,... 以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为受试藻种,分析了5种浓度17α-炔雌醇(EE2)(0.375,0.75,1.5,3,6mg/L)对其生长、表面形貌、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系统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EE2能抑制三角褐指藻的生长,对其具有较高毒性(96h-EC50=5.32mg/L).低浓度EE2(0~0.75mg/L)对三角褐指藻的光系统Ⅱ(PSⅡ)活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EE2浓度达到6mg/L时,藻细胞表面形貌受损,光合色素含量及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显著降低.光限制斜率(α)、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 ETRmax)和半饱和光强(Ik)也随之降低,其光系统Ⅱ(PSⅡ)活性受到抑制.此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细胞周期在DNA合成期(S)和分裂期(G2/M)发生阻滞,表明三角褐指藻的抗氧化系统产生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α-炔雌醇 三角褐指藻 光合性能 抗氧化系统 细胞周期
下载PDF
17α-羟化酶缺乏症合并IgA肾病1例
10
作者 黄智勇 王丹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3期4058-4059,共2页
17α-羟化酶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病,发病率约为1/(5~10)万,约占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1%[1]。IgA肾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估计每年发病率至少为2.5/10万[2]。二者在发病机制上无相关性,未见合并存在的病例报道。该患者在幼... 17α-羟化酶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病,发病率约为1/(5~10)万,约占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1%[1]。IgA肾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估计每年发病率至少为2.5/10万[2]。二者在发病机制上无相关性,未见合并存在的病例报道。该患者在幼年时确诊17α-羟化酶缺乏症,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此次因尿检异常、血肌酐高入院,经肾活检病理检查确诊IgA肾病。本文报告该病例,旨在总结诊治过程得失,加深对疾病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α-羟化酶缺乏症 IGA肾病 高血压
下载PDF
DMAP催化的17β-氰基-17α-羟基雄甾-4-烯-3-酮硅醚化反应研究
11
作者 吴庆安 吴红卫 柏挺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50-854,共5页
以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氯甲基二甲基氯硅烷(CDCS)为硅醚化试剂,Et3N为缚酸剂,5℃反应2 h,对17β-氰基-17α-羟基雄甾-4-烯-3-酮(I)的17α-OH进行硅醚化保护,生成17β-氰基-17α-羟基雄甾-4-烯-3-酮-17-氯甲基二甲基硅醚(II)... 以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氯甲基二甲基氯硅烷(CDCS)为硅醚化试剂,Et3N为缚酸剂,5℃反应2 h,对17β-氰基-17α-羟基雄甾-4-烯-3-酮(I)的17α-OH进行硅醚化保护,生成17β-氰基-17α-羟基雄甾-4-烯-3-酮-17-氯甲基二甲基硅醚(II)。研究水分、p H、DMAP用量及投料顺序对化合物(I)硅醚化反应的影响。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化合物收率98.70%,纯度99.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β-氰基-17α-羟基雄甾-4--3--17-氯甲基二甲基硅醚 17β-氰基-17α-羟基雄甾-4--3- 硅醚化 4-二甲氨基吡啶
下载PDF
UV/H_2O_2工艺降解水中17α-乙炔基雌二醇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青松 高乃云 +2 位作者 马晓雁 赵建夫 朱志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5-518,共4页
采用UV/H2O2间歇式光氧化反应器去除饮用水中低浓度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结果表明,在原水中EE2浓度约为650μg/L、UV光强154μW/cm2、H2O2投加量5mg/L、反应时间30min条件下,EE2的去除效率可达到90%;光降解过程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 采用UV/H2O2间歇式光氧化反应器去除饮用水中低浓度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结果表明,在原水中EE2浓度约为650μg/L、UV光强154μW/cm2、H2O2投加量5mg/L、反应时间30min条件下,EE2的去除效率可达到90%;光降解过程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EE2的光降解速率常数随着H2O2投加量和光强的增加而增加.较低的反应液pH值有助于EE2的光降解.UV/H2O2联用工艺对EE2的去除具有协同作用.阴离子HCO3-、NO3-、Cl-、SO42-对EE2光降解反应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H2O2 饮用水 内分泌干扰物 17α-乙炔基雌二醇
下载PDF
补骨胶囊与17α-炔雌醇联合用药对大鼠骨质疏松的预防及对子宫刺激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金勋杰 吴铁 +2 位作者 李青南 林柏云 刘双意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5期272-274,共3页
目的 观察补骨胶囊与 1 7α 炔雌醇联合用药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及对子宫的刺激作用。方法  47只 4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 6组 :①假手术组 ;②去卵巢组 ;③高剂量及④低剂量 1 7α 炔雌醇预防组 ;⑤补骨胶囊预防组 ;⑥... 目的 观察补骨胶囊与 1 7α 炔雌醇联合用药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及对子宫的刺激作用。方法  47只 4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 6组 :①假手术组 ;②去卵巢组 ;③高剂量及④低剂量 1 7α 炔雌醇预防组 ;⑤补骨胶囊预防组 ;⑥补骨胶囊与低剂量 1 7α 炔雌醇联合用药组。实验 1 2周 ,通过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分析大鼠骨量变化情况 ,通过测量子宫湿重及内膜厚度分析用药对子宫的刺激作用。结果 去卵巢组骨小梁面积百分率 (Tb .Ar% )比假手术组显著下降 ,高剂量 1 7α 炔雌醇组和联合用药组Tb .Ar%比去卵巢组显著增加。高、低剂量 1 7α 炔雌醇组与去卵巢组比 ,子宫湿重及内膜厚度都显著增加 ;联合用药组与两个 1 7α 炔雌醇组比 ,子宫湿重及内膜厚度显著降低。结论 补骨胶囊与 1 7α 炔雌醇联合用药可有效预防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 ,与单独使用 1 7α 炔雌醇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胶囊 17α-炔雌醇 联合用药 大鼠 骨质疏松 预防 子宫刺激
下载PDF
土壤和沉积物中有机质对双酚A和17α-乙炔基雌二醇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子莹 金洁 +2 位作者 张哲赟 高博 孙可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5-630,共6页
研究了土壤和沉积物原始样品bulk及其有机质组分(非水解性有机质NHC、碳黑BC和腐殖酸HA)对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和双酚A(BPA)的吸附行为.所有的吸附等温线都很好地拟合了Freundlich模型,除HA和bulk外,所有的吸附等温线都为显著的非线... 研究了土壤和沉积物原始样品bulk及其有机质组分(非水解性有机质NHC、碳黑BC和腐殖酸HA)对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和双酚A(BPA)的吸附行为.所有的吸附等温线都很好地拟合了Freundlich模型,除HA和bulk外,所有的吸附等温线都为显著的非线性(n值为0.46—0.76).对于EE2和BPA的吸附非线性因子n值都存在这样的关系:HA>NHC>BC.EE2以有机碳归一化的Freundlich吸附能力(lgKOC)有BC>NHC>bulk>HA的关系,说明有机质成熟度越高,对EE2或者BPA的吸附能力越高.在土壤和沉积物有机质SOM(NHC、BC和HA)对吸附BPA和EE2的贡献上,NHC、BC和HA对沉积物和土壤对BPA总吸附贡献上要明显弱于它们对EE2的贡献.除了内分泌干扰物(EDCs)的疏水性影响EE2和BPA的吸附能力的差异外,分子大小和带电子苯环数也影响它们的吸附能力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有机质 土壤和沉积物 双酚A 17α-乙炔基雌二醇
下载PDF
17α-甲基睾酮对赤点石斑鱼性逆转的影响 被引量:23
15
作者 李广丽 刘晓春 林浩然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5-150,共6页
采用腹部埋植方式,用17α-甲基睾酮(17-αMT)以10mg.kg-1剂量处理2龄雌性赤点石斑鱼(每4周埋植1次,共埋植2次),检查埋植前后性腺结构、血清中性类固醇激素水平以及脑和性腺芳香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一次埋植17-αMT即可诱导赤点石... 采用腹部埋植方式,用17α-甲基睾酮(17-αMT)以10mg.kg-1剂量处理2龄雌性赤点石斑鱼(每4周埋植1次,共埋植2次),检查埋植前后性腺结构、血清中性类固醇激素水平以及脑和性腺芳香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一次埋植17-αMT即可诱导赤点石斑鱼发生不同程度的性逆转,性腺成熟系数(GSI)明显下降,性腺中卵细胞退化,精原细胞增殖,出现大量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性逆转雄鱼精巢的组织结构与正常雄鱼精巢相似,部分鱼转变为功能性雄鱼,经轻微的腹部挤压可排精,精子活力与正常雄鱼相似。赤点石斑鱼埋植17-αMT后前脑、中脑的芳香化酶活性明显提高而后脑的芳香化酶活性降低,但性腺芳香化酶活性无显著变化。埋植17α-MT后第4周血清中11-酮基睾酮(11-ketotestosterone,11-KT)浓度显著升高,而睾酮(testosterone,T)和雌二醇(estradiol-17,βE2)浓度变化不显著。这些结果表明,脑部芳香化酶活性的显著升高与性逆转密切相关,17-αMT主要通过提高血清中11-KT水平诱导赤点石斑鱼发生性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点石斑鱼 17α-甲基睾酮 性逆转 芳香化酶活性 性类固醇激素
下载PDF
17α-甲基睾酮对食蚊鱼形态雄性化及目标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范俊杰 徐少群 +1 位作者 方展强 温茹淑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5,共7页
为研究17α-甲基睾酮(17α-methyltestosteron,MT)对生长发育期间的雌性食蚊鱼形态雄性化及目标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臀鳍雄激素受体基因(ARα)mRNA表达水平作为监测养殖水体雄激素类污染物的有效生物学标记的可行性,使用浸浴法以0.5、... 为研究17α-甲基睾酮(17α-methyltestosteron,MT)对生长发育期间的雌性食蚊鱼形态雄性化及目标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臀鳍雄激素受体基因(ARα)mRNA表达水平作为监测养殖水体雄激素类污染物的有效生物学标记的可行性,使用浸浴法以0.5、5、50和500 nmol/L 4个MT浓度为雌性食蚊鱼幼鱼染毒,设置对照组和平行组,暴露实验持续21 d,定量测定了幼鱼体长(BL)、体质量(BW)、身体健康指数(CF)以及臀鳍第3鳍条长度(FL)、分节数(FJ)和最宽处宽度(FW);ARα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雌性幼鱼暴露21 d后BL、CF均没有显著变化,只有高浓度组(50和500 nmol/L)食蚊鱼的BW有显著下降(P<0.05);雌性幼鱼臀鳍第3鳍条FJ显著增加,FL随之延长,并且FW也出现显著增宽(P<0.05);雌性幼鱼暴露于MT 21 d之后,ARαmRNA表达水平呈现与剂量相关的上升(P<0.05)。MT的雄激素效应明显,导致雌鱼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形态雄性化;ARα基因mRNA表达水平可作为监测养殖水体雄激素类污染物有效的生物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蚊鱼 17α-甲基睾酮 ARα基因 形态雄性化 雌性幼鱼
下载PDF
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和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成熟产卵过程中17α-羟基孕酮和前列腺素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卫红 洪万树 +1 位作者 张其永 马细兰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9-73,共5页
以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了中华乌塘鳢和大弹涂鱼成熟产卵过程中卵巢液、精巢液、贮精囊液、雌鱼尿液和雄鱼尿液中的 1 7α 羟基孕酮 (1 7α P)、前列腺素E2 (PGE2 )和前列腺素F2α(PGF2α)的含量。结果表明 ,中华乌塘鳢卵巢液中的 1 7... 以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了中华乌塘鳢和大弹涂鱼成熟产卵过程中卵巢液、精巢液、贮精囊液、雌鱼尿液和雄鱼尿液中的 1 7α 羟基孕酮 (1 7α P)、前列腺素E2 (PGE2 )和前列腺素F2α(PGF2α)的含量。结果表明 ,中华乌塘鳢卵巢液中的 1 7α P和PGE2 含量随着卵巢发育成熟而升高。性成熟前后卵巢液中的PGE2 含量高于PGF2α。性成熟雄鱼尿液和贮精囊液中的PGE2 含量显著高于精巢液或雌鱼尿液。性成熟前后雌鱼尿液中的 1 7α P、PGE2 和PGF2α含量均显著高于卵巢液。性成熟和退化期雌鱼尿液中的PGE2 含量明显高于PGF2α。性未成熟大弹涂鱼 (第Ⅳ期 )卵巢液中PGE2 和PGF2α含量极低 ;性成熟时 (第Ⅴ期 )卵巢液中的PGE2 、PGF2α和 1 7α P含量显著上升 ,PGF2α含量显著高于PGE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乌塘鳢 大弹涂鱼 成熟产卵 17α-羟基孕酮 前列腺素E2 前列腺素R2α
下载PDF
17α-乙炔基雌二醇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任海燕 纪树兰 +1 位作者 刘志培 王道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86-1190,共5页
从避孕药生产厂废水处理站的活性污泥中驯化、分离到1株能够以17α-乙炔基雌二醇(17α-ethynylestradiol,EE2)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JCR5.经过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该菌株为鞘氨醇杆菌属(S肋抽gobacte... 从避孕药生产厂废水处理站的活性污泥中驯化、分离到1株能够以17α-乙炔基雌二醇(17α-ethynylestradiol,EE2)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JCR5.经过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该菌株为鞘氨醇杆菌属(S肋抽gobacteriumsp.).研究表明,菌株JCR5利用EE2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40℃,培养基初始pH为7~9.金属离子Ni^2+、Mn^2+、Cu^2+、Fe^3+能够促进菌株的生长,而Zn^2+、Ag^+、Pb^2+、Ca^2+和Al^3+离子对菌株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菌株JCR5在10d内对初始底物浓度为30mg·L^-1EE2的降解率可达到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α-乙炔基雌二醇 鞘氨醇杆菌 甾体雌激素 降解特性
下载PDF
水溶液中17α-乙炔基雌二醇的光降解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彬 刘先利 +1 位作者 吴峰 邓南圣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8-511,共4页
研究了水溶液中 17α 乙炔基雌二醇 (EE2 )在紫外杀菌灯 (λ =2 5 4nm ,30W)下的光降解 .EE2 浓度在 1.0— 2 5mg L范围内 ,光降解是假一级反应 .在水溶液pH 5— 8范围内 ,EE2 的光降解速率随溶液pH值增加而增加 ,三价铁离子对EE2
关键词 水溶液 17α-乙炔基雌二醇 光降解 紫外杀菌灯 EE2 内分泌干扰物 环境污染 废水处理
下载PDF
17α-甲基睾酮对剑尾鱼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韩建 许言 +2 位作者 余逸敏 薛丽娜 方展强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6期484-488,I0009,I0010,共7页
目的研究17α-甲基睾酮暴露对产后雌性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性逆转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探讨剑尾鱼第二性征变化作为水环境风险评价(ERA)的有效生物学标记的可能性。方法使用浸浴法以10μg/L 17α-甲基睾酮为剑尾鱼染毒持续7周... 目的研究17α-甲基睾酮暴露对产后雌性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性逆转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探讨剑尾鱼第二性征变化作为水环境风险评价(ERA)的有效生物学标记的可能性。方法使用浸浴法以10μg/L 17α-甲基睾酮为剑尾鱼染毒持续7周,对实验鱼的体形、腹鳍、臀鳍、尾鳍及性腺等组织器官的变化进行观察;同时对幼鱼在实验室养殖条件下的性别分化进行统计。结果 17α-甲基睾酮对产后雌鱼有明显的影响,受诱导后出现性逆转,逐渐发育形成雄性第二性征:体形变纤细;腹鳍第1鳍条变短、第2和第3鳍条延长,臀鳍第3、4、5鳍条末端钩状化且第3鳍条变粗壮,尾鳍上下缘出现增生;体内与臀鳍相连的骨骼合并生长;受诱导的雌鱼性腺呈现退化趋势并伴有卵细胞坏死现象,生殖能力受到负面影响。结论剑尾鱼臀鳍和尾鳍变化可作为水环境雄激素物质污染监测的有效生物学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尾鱼 17α-甲基睾酮 雄性化 组织形态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