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4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辅酶Q10对猪精液17℃保存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群 刘忠刚 +3 位作者 王骞 黄大鹏 魏国生 李井春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1-173,177,共4页
为提高猪精液常温保存效果,本试验探讨17℃保存过程中,在Modena稀释液在不同浓度辅酶Q10(Co-Q10)(0、10、15、25、35μg/mL)对猪精液质量的影响。在17℃条件下每隔24 h检测不同组的精子活力、pH,每隔48 h检测精液的渗透压、精子线粒体... 为提高猪精液常温保存效果,本试验探讨17℃保存过程中,在Modena稀释液在不同浓度辅酶Q10(Co-Q10)(0、10、15、25、35μg/mL)对猪精液质量的影响。在17℃条件下每隔24 h检测不同组的精子活力、pH,每隔48 h检测精液的渗透压、精子线粒体活性和质膜完整率。结果表明:保存第5天,25μg/mL Co-Q10组精子活力、线粒体活性、质膜完整率均高于其他组(P<0.05),pH下降速度也最慢,并且对渗透压变化影响不大。综合考虑Co-Q10在猪精液17℃保存中的适宜添加浓度为25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Q10 猪精液 17℃保存 精子质量
下载PDF
不同浓度的鱼精蛋白对猪精液17℃液态保存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琦 李井春 +2 位作者 李雁冰 黄大鹏 魏国生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1-54,共4页
鱼精蛋白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和保护精子的作用,为探讨不同浓度的鱼精蛋白对猪精液17℃保存效果的影响,本实验在Modena稀释液中分别添加0、5、10、20μg/m L的鱼精蛋白,在常温保存过程中,检测精子活率、路径速度、直线速度、畸形率等质... 鱼精蛋白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和保护精子的作用,为探讨不同浓度的鱼精蛋白对猪精液17℃保存效果的影响,本实验在Modena稀释液中分别添加0、5、10、20μg/m L的鱼精蛋白,在常温保存过程中,检测精子活率、路径速度、直线速度、畸形率等质量参数。结果表明:精液在17℃保存过程中,在Modena稀释液中添加10μg/m L的鱼精蛋白,精子活率、路径速度、直线速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畸形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综上可知,17℃保存的过程中,在Modena稀释液中添加10μg/m L的鱼精蛋白能够提高精液的保存效果,延长猪精液的保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精蛋白 猪精液 17℃保存 质量参数
下载PDF
橙皮素对17℃负压环境下猪精子保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雁冰 王硕 +2 位作者 李井春 孙天宇 魏国生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23-28,共6页
为探究猪精液17℃负压保存条件下,不同浓度的橙皮素对猪精子的存活时间及质量的影响,在Modena基础稀释液中添加浓度分别为0、40、80 L、120、160μg·mL^-1橙皮素,检测猪精子在此环境下5 d内的精子活率、直线速度、畸形率等检测参... 为探究猪精液17℃负压保存条件下,不同浓度的橙皮素对猪精子的存活时间及质量的影响,在Modena基础稀释液中添加浓度分别为0、40、80 L、120、160μg·mL^-1橙皮素,检测猪精子在此环境下5 d内的精子活率、直线速度、畸形率等检测参数。结果表明:40μg·mL^-1组各项参数均显著优于其他组(P<0.05)。由结果可知,Modena基础稀释液添加40μg·mL^-1橙皮素在17℃负压环境下最有利于猪精液的保存,为生产实践中猪精液的长期保存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皮素 猪精子 17℃ 负压 抗氧化
下载PDF
枸杞多糖对17℃负压环境下猪精子保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硕 赵家辉 +5 位作者 邹一诺 高明山 李雁冰 黄大鹏 魏国生 李井春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5-99,共5页
为探究猪精液17℃负压保存条件下,不同浓度的枸杞多糖对猪精子保存质量的影响,本实验在Modena基础稀释液中分别添加0、0.5、1.0、1.5、2.0 mg/mL枸杞多糖,检测猪精子在此环境下5 d内的精子活率、活力、直线速度、路径速度、鞭打频率、... 为探究猪精液17℃负压保存条件下,不同浓度的枸杞多糖对猪精子保存质量的影响,本实验在Modena基础稀释液中分别添加0、0.5、1.0、1.5、2.0 mg/mL枸杞多糖,检测猪精子在此环境下5 d内的精子活率、活力、直线速度、路径速度、鞭打频率、畸形率等质量参数。结果表明:1.5 mg/mL组的精子活率、活力、直线速度、路径速度、鞭打频率和畸形率均显著优于其他组。由结果可知,Modena基础稀释液添加1.5 mg/mL枸杞多糖在17℃负压环境下更有利于猪精液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猪精子 17℃ 负压 抗氧化
下载PDF
半胱氨酸对17℃保存杜洛克猪精液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敏 陈璐 +2 位作者 曾怡铭 白丁平 黄小红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7-172,共6页
本实验旨在研究17℃保存条件下,半胱氨酸(Cysteine,CYS)对杜洛克猪精液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稀释液中添加0、2、4、6、8 mmol/L CYS,其中0 mmol/L CYS作为对照组,17℃保存7 d,通过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低渗肿胀法、FITC-PNA联... 本实验旨在研究17℃保存条件下,半胱氨酸(Cysteine,CYS)对杜洛克猪精液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稀释液中添加0、2、4、6、8 mmol/L CYS,其中0 mmol/L CYS作为对照组,17℃保存7 d,通过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低渗肿胀法、FITC-PNA联合DAPI分别测定精子活力(MOT)和前向运动率(PRO)、质膜完整率、顶体完整率,筛选出CYS最佳添加浓度。再利用酶标仪检测添加CYS最佳浓度后精液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 mmol/L CYS可提高精子MOT、PRO、质膜完整率、顶体完整率、T-AOC水平和GSH-Px活性(P<0.05),降低MDA含量(P<0.05);添加4、6 mmol/L CYS对精子MOT、PRO、质膜及顶体完整率无显著影响;添加8 mmol/L CYS则降低精子MOT、PRO、质膜及顶体完整率(P<0.05)。因此,添加2 mmol/L CYS可提高17℃保存的杜洛克精液品质和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 17℃保存 精液品质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Del-1和IL-17水平变化及与梗死面积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郑德泉 江华 +4 位作者 韩玉惠 杨青平 吴义森 欧阳林 李清金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 探究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内皮发育调节基因-1(Del-1)、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与脑梗死面积、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01-2021-12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ACI患者(病例组)及105名健... 目的 探究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内皮发育调节基因-1(Del-1)、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与脑梗死面积、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01-2021-12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ACI患者(病例组)及105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根据脑梗死面积将病例组患者分为大面积梗死组(梗死最大直径>5 cm,n=14)、中面积梗死组(梗死最大直径3~5 cm,n=53)和小面积梗死组(梗死最大直径<3 cm,n=59);根据NIHSS评分分为重症组(NIHSS评分≥16分,n=13)、中症组(5分<NIHSS评分<15分,n=58)和轻症组(NIHSS评分≤5分,n=55);根据m 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n=81)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n=45)。采用荧光免疫法检测血清Del-1、IL-17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Del-1、IL-17水平预测老年ACI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病例组吸烟史比例、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血清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Del-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脑梗死面积患者血清Del-1水平比较,小面积梗死组>中面积梗死组>大面积梗死组;血清IL-17水平比较,小面积梗死组<中面积梗死组<大面积梗死组(P<0.05)。轻症组血清Del-1水平高于中症组、重症组(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血清IL-17水平比较,重症组>中症组>轻症组(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血清Del-1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血清IL-17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Del-1、IL-17预测ACI患者预后的AUC值分别为0.763、0.747(P<0.05)。结论 老年ACI患者血清Del-1水平较低,IL-17水平较高,二者与患者脑梗死面积、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关系密切,可作为预测老年ACI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内皮发育调节基因-1 白细胞介素-17 梗死面积 预后 危险因素 血清
下载PDF
SPS烧结双主相Sm_(2)Co_(17)-Ce_(2)Co_(17)复合永磁体的微观组织
7
作者 徐成福 傅森杨 +5 位作者 马冬冬 顾正飞 马垒 阳永泉 高新强 刘荣进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47,共8页
研究了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工艺和退火温度对双主相Sm_(2)Co_(17)-Ce_(2)Co_(17)复合永磁体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双主相Sm_(2)Co_(17)-Ce_(2)Co_(17)复合永磁体的最佳SPS工艺为:烧结温度750℃、压强64 MPa、烧结时间10 min,这... 研究了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工艺和退火温度对双主相Sm_(2)Co_(17)-Ce_(2)Co_(17)复合永磁体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双主相Sm_(2)Co_(17)-Ce_(2)Co_(17)复合永磁体的最佳SPS工艺为:烧结温度750℃、压强64 MPa、烧结时间10 min,这样有利于减少稀土元素之间的扩散。退火可使烧结后磁体中存在的非晶相晶化。退火温度越高,双主相磁体中的稀土元素之间越容易相互扩散,Ce原子易扩散到Sm_(2)Co_(17)相中取代Sm原子,而Sm原子扩散到Ce_(2)Co_(17)相中取代Ce原子的机会就相对较少些,且在Sm_(2)Co_(17)相与Ce_(2)Co_(17)相的边界处形成一个过渡的富稀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主相Sm_(2)Co_(17)-Ce_(2)Co_(17)复合永磁体 放电等离子烧结(SPS) 退火温度 微观组织
下载PDF
miR-17-5p靶向B7-H3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
8
作者 华扬 马秀坤 +1 位作者 洪洙 刘翔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31-1435,1440,共6页
目的:探究miR-17-5p对B7-H3的调控以及在结直肠癌发展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收集25例人结直肠癌组织及相邻正常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实验分析miR-17-5p、B7-H3和PD-L1的表达水平。将人结直肠癌HCT-116细... 目的:探究miR-17-5p对B7-H3的调控以及在结直肠癌发展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收集25例人结直肠癌组织及相邻正常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实验分析miR-17-5p、B7-H3和PD-L1的表达水平。将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分为4组:miR-NC组、miR-17-5p mimic组、si-NC组、si-B7-H3组。通过细胞集落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析HCT-116细胞生长、侵袭能力和凋亡率。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miR-17-5p对B7-H3的调控作用。通过ELISA实验分析细胞培养液中IL-2、IL-4、IL-6、IL-10、IFN-γ及TNF-α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结直肠癌组织中miR-17-5p表达下降,B7-H3表达升高。miR-17-5p mimic和si-B7-H3能够降低HCT-116细胞集落形成数量和侵袭数量,促进HCT-116细胞凋亡,并能降低培养液中IL-2、IL-4、IL-6、IL-10、IFN-γ及TNF-α水平。此外,miR-17-5p mimic和si-B7-H3能够抑制HCT-116细胞PD-L1表达。结论:miR-17-5p能够靶向抑制B7-H3表达,影响结直肠癌发展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并能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转移,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7-5p B7-H3 结直肠癌 免疫调节
下载PDF
益生菌疗法根除不同分型H.pylori对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的影响
9
作者 彭卫斌 叶东雯 +4 位作者 黄晓雯 沙卫红 杨元生 容海鹰 聂玉强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41-246,249,共7页
目的探讨联合益生菌根除不同分型H.pylori对胃泌素-17(gastrin-17,G-17)、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的影响。方法将116例H.pylori阳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四联疗法组和联合益生菌疗法组,疗程均为2周。选取H.pylori阳性健康体检者100... 目的探讨联合益生菌根除不同分型H.pylori对胃泌素-17(gastrin-17,G-17)、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的影响。方法将116例H.pylori阳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四联疗法组和联合益生菌疗法组,疗程均为2周。选取H.pylori阳性健康体检者10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对H.pylori抗体CagA、VacA、UreA和UreB进行血清学检测,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PGⅠ、PGⅡ、PGⅠ/Ⅱ比值(PGⅠ/PGⅡratio,PGR)及G-17水平。结果四联疗法组、联合益生菌疗法组及健康对照组的H.pyloriⅠ型阳性率均高于H.pyloriⅡ型,且两治疗组H.pyloriⅠ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三组CagA+VacA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各组CagA、VacA抗体阳性率(P<0.05)。三组VacA、UreA、UreB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各组CagA抗体阳性率(P<0.05)。不同炎症程度慢性胃炎CagA、UreB抗体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慢性胃炎与轻度慢性胃炎比较,VacA抗体阳性率显著升高,而UreA抗体阳性率显著下降(P<0.05)。治疗前,与H.pyloriⅡ型感染者相比,三组H.pyloriⅠ型感染者PGⅡ及G-17水平显著升高,PGR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PGⅠ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益生菌疗法组H.pyloriⅠ型患者的PGⅠ、PGⅡ及G-17水平显著下降,PGR水平升高(P<0.05)。结论H.pyloriⅠ型菌株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株,并且影响患者血清PGⅠ、PGⅡ、PGR及G-17的水平。联合益生菌疗法治疗H.pyloriⅠ型慢性胃炎,能降低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提高PGR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抗体 胃炎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及白细胞介素1β在成人喉乳头状瘤疾病进展中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郭伟 尹高菲 +2 位作者 李暖 张洋 黄志刚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3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及IL-1β与成人喉乳头状瘤疾病进展及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状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手术治疗的...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及IL-1β与成人喉乳头状瘤疾病进展及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状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手术治疗的成人喉乳头状瘤患者的组织样本,将患者分为乳头状瘤组和疾病进展组。对样本行RNA原位杂交判断HPV分型,免疫荧光检测IL-17及IL-1β表达,分析其表达的组间差异及与HPV高危亚型的相关性。结果乳头状瘤组及疾病进展组间IL-17及IL-1β免疫荧光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疾病进展组中IL-17及IL-1β阳性率显著升高(t=5.460,P<0.001;t=10.030,P<0.001)。HPV高危亚型与IL-17及IL-1β表达相关,HPV高危型患者中IL-17及IL-1β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其中,IL-17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54,P=0.0004)。结论IL-17及IL-1β与成人喉乳头状瘤疾病进展及HPV高危型感染状态有着密切相关性,HPV高危型加剧组织局部IL-17及IL-1β聚集,造成局部免疫微环境改变,进而引发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乳头状瘤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和白细胞介素-22在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皮损及血清中的表达与意义
11
作者 崔瑜 吴远慧 +3 位作者 胡彩霞 王文氢 张燕 高顺强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5-29,47,共6页
目的检测分析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皮损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7和IL-22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BP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选取41例BP患者皮损组织(BP组)及25名健康人正常皮肤组织(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L-17和IL-22的表达情况... 目的检测分析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皮损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7和IL-22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BP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选取41例BP患者皮损组织(BP组)及25名健康人正常皮肤组织(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L-17和IL-22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7例BP患者血清中IL-17和IL-22的水平,并以25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BP组患者皮损中IL-17和IL-22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BP组患者皮损组织中IL-17与IL-22的表达呈正相关性。BP组患者血清中IL-17和IL-22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BP组患者血清中IL-17与IL-22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BP患者血清及皮损IL-17和IL-22的表达水平上调,可能参与BP的发病,且两者可能起协同作用。提示3型固有淋巴细胞(ILC3)可能参与BP的致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天疱疮 大疱性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22 固有淋巴细胞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基因多态性与山西东南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12
作者 李燕 王琦 +4 位作者 郑路 冯李慧 马丽 魏健 刘良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5-701,共7页
目的 研究山西省东南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17(IL-17)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健康对照组和T2DM组受试者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提取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高温连接酶反应对IL-17基因4个位点(rs2... 目的 研究山西省东南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17(IL-17)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健康对照组和T2DM组受试者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提取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高温连接酶反应对IL-17基因4个位点(rs2275913、rs3819024、rs4711998和rs8193036)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 两组IL-17基因4个SNP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校正年龄、BMI、WC和血脂异常等因素后,两组研究对象在不同遗传模型下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分析显示,T2DM组rs2275913位点AA基因型FPG和HOMA-IR显著低于AG和GG基因型,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三组间BMI、FINS、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T2DM组rs3819024位点AA基因型WC、HOMA-IR显著高于GG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L-17基因rs2275913、rs3819024、rs4711998、rs8193036多态性与山西省东南地区汉族人群T2DM可能无关,IL-17 rs2275913位点AA基因型、rs3819024位点GG基因型分别与山西东南地区汉族T2DM患者FPG和HOMA-IR、WC和HOMA-IR相关,可能是IL-17影响糖代谢的潜在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白细胞介素-17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Th17和调节性T细胞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疾病进展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13
作者 李延卿 任伟宏 +3 位作者 张岱 李文博 张旭冉 桑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6期45-50,共6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外周血Th17、Treg细胞及其相关转录因子、细胞因子的表达,进一步揭示Th17、Treg细胞的调控机制及其在HIV感染者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0月河南省上蔡县HIV感染者8...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外周血Th17、Treg细胞及其相关转录因子、细胞因子的表达,进一步揭示Th17、Treg细胞的调控机制及其在HIV感染者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0月河南省上蔡县HIV感染者8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地区健康人群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T、CD8^(+)T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7、Tre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IL-23水平,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转录因子ROR-γt及Foxp3 mRNA表达,Pearson法分析Th17、Treg与CD4^(+)T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CD4^(+)T、CD4^(+)T/CD3+T、CD4^(+)T/CD8^(+)T低于对照组(P<0.05),CD8^(+)T和CD8^(+)T/CD3+T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h17/CD4^(+)T、Th17/Treg低于对照组(P<0.05),Treg/CD4^(+)T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ROR-γtmRNA高于对照组(P<0.05),Foxp3mRNA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L-17、IL-2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示,Th17细胞百分比与CD4^(+)T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293,P<0.05),Treg细胞百分比与CD4^(+)T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198,P<0.05)。结论HIV感染能降低Th17细胞、升高Treg细胞,破坏机体免疫平衡,其机制与调控转录因子ROR-γt、Foxp3及细胞因子IL-17、IL-23表达有关,Th17细胞、Treg细胞与HIV感染者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ROR-γt FOXP3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外周血CDC42、Th17细胞表达及与抑郁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14
作者 马海峰 常青 +2 位作者 贾聚娟 张耀元 宋爱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6-33,共8页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辅助性T细胞17(Th17)表达并探究其表达与患者抑郁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该...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辅助性T细胞17(Th17)表达并探究其表达与患者抑郁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该院20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等对症支持治疗,并采用多感官刺激方案对患者进行干预。采用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的抑郁状态,并将患者分为无抑郁组116例、轻度抑郁组38例、中度抑郁组31例、重度抑郁组15例。比较各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比较观察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检测各组外周血CDC42 mRNA、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Th17/Treg表达。以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HADS评分与患者外周血CDC42 mRNA、Th17细胞、Treg细胞、Th17/Treg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HADS-A评分、HADS-D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MMSE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抑郁组HADS-A评分、HADS-D评分高于其他组(P<0.05),MMSE评分低于其他组(P<0.05);中度抑郁组HADS-A评分、HADS-D评分高于轻度抑郁组和无抑郁组(P<0.05),MMSE评分低于轻度抑郁组和无抑郁组(P<0.05);轻度抑郁组HADS-A评分、HADS-D评分高于无抑郁组(P<0.05),MMSE评分低于无抑郁组(P<0.05)。观察组外周血CDC42 mRNA、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Th17细胞、Th17/Treg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抑郁组Th17细胞、Th17/Treg表达水平高于其他组(P<0.05),Treg细胞表达水平低于另外组(P<0.05),中度抑郁组Th17细胞、Th17/Treg表达水平高于轻度抑郁组、无抑郁组(P<0.05),Treg细胞表达水平低于轻度抑郁组、无抑郁组(P<0.05),轻度抑郁组Th17细胞、Th17/Treg表达水平高于无抑郁组(P<0.05),Treg细胞表达水平低于无抑郁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HADS-A评分、HADS-D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MMSE评分、ADL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外周血CDC42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外周血Th17细胞、Th17/Treg表达水平低于干预前(P<0.05),外周血Treg细胞表达水平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Th17/Treg表达与HADS评分呈正相关(r=0.673、0.603,均P<0.05),外周血Treg细胞表达与HADS评分呈负相关(r=-0.586,P<0.05),外周血CDC42 mRNA与HADS评分无相关性(r=-0.375,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CDC42mRNA表达明显降低、Th17细胞表达明显升高,随着患者抑郁程度加重,Th17细胞表达逐渐升高,而CDC42mRNA表达与患者的抑郁程度无相关性,可通过合理的干预措施减轻抑郁情绪,防止病情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抑郁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 辅助性T细胞17
下载PDF
IL-17RA特异性核酸适配子诱导实验性关节炎小鼠滑膜细胞分化方向的研究
15
作者 吴煌 李永忠 +1 位作者 李冬青 陈亮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1期13-16,37,共5页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17受体A(IL-17RA)特异性核酸适配子对实验性关节炎小鼠滑膜巨噬细胞(Mφ)和滑膜成纤维细胞(FLS)表型及功能的影响。方法手术切除小鼠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建立创伤性实验性关节炎的小鼠模型,检测IL-17RA特异性适配子RA1...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17受体A(IL-17RA)特异性核酸适配子对实验性关节炎小鼠滑膜巨噬细胞(Mφ)和滑膜成纤维细胞(FLS)表型及功能的影响。方法手术切除小鼠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建立创伤性实验性关节炎的小鼠模型,检测IL-17RA特异性适配子RA10-6在体外对Mφ和FLS表型及功能的影响。结果一定剂量的RA10-6作用小鼠滑膜巨噬细胞以后,可以升高细胞分化簇CD206分子表达水平,降低CD16/32分子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促进巨噬细胞的人精氨酸酶1酶活性,同时对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对CD163,树凝素-1分子影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RA10-6的作用下,小鼠滑膜巨噬细胞的白细胞介素-10显著增加,转化生长因子-β呈一定程度增加,但是增幅没有白细胞介素-10明显,而白细胞介素-12显著降低。RA10-6作用小鼠滑膜成纤维细胞以后,可以升高CD248分子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CD90.5,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影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适配子对细胞尿苷二磷酸葡糖脱氢酶活性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呈促进作用;在RA10-6的作用下,小鼠滑膜成纤维细胞的白细胞介素-6、趋化因子配体2、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RA特异性适配子RA10-6通过诱导滑膜巨噬细胞表型改变,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关节炎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配子 白细胞介素-17受体A 白细胞介素-17 骨关节炎
下载PDF
PTED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IL-6、HMGB-1、IL-17水平的影响
16
作者 刘智伟 白晓亮 +3 位作者 孔亚荣 裴勃 蒋美超 连勇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期149-152,157,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8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8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TLIF组[n=58,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LIF)治疗]和PTED组(n=64,PTED治疗),比较两组IL-6、HMGB-1、IL-17水平、分析PTED组不同临床特征与病理特征的IL-6、HMGB-1、IL-17水平、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TED组IL-6、HMGB-1、IL-17水平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PTED组总有效率(98.44%)高于TLIF组(8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IL-6、IL-17、HMGB-1水平均低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不同年龄、有无糖尿病、手术时间长短、是否吸烟、是否营养不良和是否免疫功能低下之间IL-6、IL-17、HMGB-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BMI、术中出血量多少、有无使用内固定之间IL-6、IL-17、HMGB-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手术时间>3h、营养不良、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吸烟为影响PTED组IL-6、IL-17、HMGB-1水平的危险因素(P<0.05);PTED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D治疗能明显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IL-6、HMGB-1和IL-17水平,且手术疗效确切;而年龄、手术时间、营养不良、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吸烟等是影响PTED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IL-6、HMGB-1、IL-17水平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D 腰椎间盘突出症 IL-6 HMGB-1 IL-17
下载PDF
二冬消渴方治疗阴虚热盛型2型糖尿病性干眼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17、IL-1β的影响
17
作者 孙心怡 姬慧杰 +3 位作者 石李 沈乎醒 余江毅 董莹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2-308,共7页
目的观察二冬消渴方治疗阴虚热盛型2型糖尿病性干眼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探讨二冬消渴方疗效机制。方法纳入江苏省中医院阴虚热盛证2型糖尿病性干眼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目的观察二冬消渴方治疗阴虚热盛型2型糖尿病性干眼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探讨二冬消渴方疗效机制。方法纳入江苏省中医院阴虚热盛证2型糖尿病性干眼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脱落5例,对照组脱落4例。对照组予基本降糖方案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外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二冬消渴方,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并评估中医临床疗效,检测血糖及胰岛功能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餐后2 h血糖(PBG)、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眼表指标[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FL)、SchirmerⅠ试验(SⅠT)]及炎症相关指标(IL-17、IL-1β)的变化情况,治疗期间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明显减少(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医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SⅠT和BUT均明显增加(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患者FL均显著降低(P<0.01),组间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患者血清IL-17、IL-1β均显著下降(P<0.0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糖及胰岛功能相关指标未见明显变化(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二冬消渴方可改善糖尿病性干眼患者SⅠT、BUT、FL及眼部症状,有效治疗糖尿病干眼,减轻眼表炎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炎症因子IL-17、IL-1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糖尿病 二冬消渴方 炎症 IL-17 IL-1Β
下载PDF
血清MBL、HRG、IL-23/IL-17炎症轴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和预后的关系
18
作者 沈晨 施巍 +2 位作者 张元杰 杨治荣 程华怡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4-140,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富组氨酸糖蛋白(HRG)、白细胞介素(IL)-23/IL-17炎症轴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CVS)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195例行介入栓塞... 目的探讨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富组氨酸糖蛋白(HRG)、白细胞介素(IL)-23/IL-17炎症轴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CVS)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195例行介入栓塞术治疗的aSAH患者,根据术后第4天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是否发生CVS及严重程度分为无CVS组(126例)、轻度CVS组(18例)、中度CVS组(39例)和重度CVS组(12例)。比较4组术前及术后3 d血清MBL、HRG、IL-23、IL-17水平。随访6个月,根据患者预后的不同分为预后良好组(137例)和预后不良组(5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BL、HRG、IL-23、IL-17水平及其联合应用模型对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195例aSAH患者介入栓塞术后CVS发生率为35.38%。术后3 d,轻、中、重度CVS组血清MBL、IL-23、IL-17水平高于无CVS组,其中重度CVS组高于中度CVS组,中度CVS组高于轻度CVS组(P<0.05);轻、中、重度CVS组血清HRG水平低于无CVS组,其中重度CVS组低于中度CVS组,中度CVS组低于轻度CVS组(P<0.05)。术后3 d,4组血清MBL、IL-23、IL-17水平高于术前,血清HRG水平低于术前(P<0.05)。预后良好组动脉瘤直径≥6 mm、动脉瘤个数>1个、手术时间>24 h、Hunt-Hess分级Ⅲ/Ⅳ级、术后CVS患者例数占比及术后3 d血清MBL、IL-23、IL-17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组,术后3 d血清HRG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瘤直径≥6 mm、Hunt-Hess分级Ⅲ/Ⅳ级、术后CVS、术后3 d MBL、IL-23、IL-17水平升高及HRG水平降低均是导致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后3 d血清MBL、HRG、IL-23、IL-17这4项指标对aSAH患者预后不良均有一定的预测效能。4项指标联合应用的预测模型效能较高(曲线下面积为0.853)。结论aSAH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血清MBL、IL-23、IL-17水平升高及HRG水平下降可导致CVS发生风险增加,且与aSAH患者介入栓塞术后的预后不良有关。上述指标对aSAH患者预后不良有一定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介入栓塞术 脑血管痉挛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富组氨酸糖蛋白 白细胞介素-23 白细胞介素-17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高表达IL-35对Th1和Th17可塑性的作用
19
作者 许耘川 皇甫昱婵 马妍慧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43-350,共8页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的抑制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35对辅助性T细胞1(Th1)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可塑性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结直肠癌患者90例(结直肠癌组)和健康体检者28...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的抑制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35对辅助性T细胞1(Th1)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可塑性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结直肠癌患者90例(结直肠癌组)和健康体检者28名(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直肠癌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h1百分比(Th1%)和Th17百分比(Th17%)。基于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γ-干扰素(IFN-γ)和IL-17A高表达对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和预后不良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2 cm)中IL-35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清IL-35水平。采用体外诱导Th1分化实验观察IL-35对Th1分泌IL-17A和IFN-γ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直肠癌组Th1%显著降低(P=0.019),Th17%显著升高(P<0.001)。结直肠癌组Th1%与Th17%的r2值(0.393 4)与正常对照组(0.041 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基于KaplanMeierPlotter数据库的分析结果显示,IFN-γmRNA低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缩短的危险因素[风险比(HR)=0.74,95%可信区间(CI)为0.58~0.94,P=0.013],IL-17A mRNA高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缩短的危险因素(HR=1.26,95%CI为1.02~1.59,P=0.020)。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IL-35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Ⅰ~Ⅱ期(早期)和Ⅲ~Ⅳ期(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清IL-35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体外诱导Th1分化实验结果显示,IL-35可降低Th1中IFN-γ表达,提高IL-17A表达。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h1和Th17呈异常变化,且IL-35表达增加。高表达的IL-35可降低Th1中IFN-γ表达,提高IL-17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5 结直肠癌 辅助性T细胞1 辅助性T细胞17 肿瘤免疫
下载PDF
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稳定性研究
20
作者 杨培培 张丽雯 +1 位作者 程钢 黄赵刚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2期60-62,共3页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商品名卡文)提供依据。方法将卡文3个腔室液体混匀(样品S1);再分别添加电解质(氯化钾和氯化钠,样品S2),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及脂溶性维生素,样品S3),多种微量元素(样品S4),以及上...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商品名卡文)提供依据。方法将卡文3个腔室液体混匀(样品S1);再分别添加电解质(氯化钾和氯化钠,样品S2),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及脂溶性维生素,样品S3),多种微量元素(样品S4),以及上述所有成分(样品S5)。分别于室温下放置0,4,8,12 h时测定混合液的pH、渗透压、不溶性微粒数,并考察乳剂粒径分布情况。结果样品S1-S5室温下放置12 h内外观无明显变化,pH为5.51~5.59;渗透压,S2为934~972 mOsmol/kg,S3为816~831 mOsmol/kg,S4为810~835 mOsmol/kg,S5为934~957 mOsmol/kg;不溶性微粒变化不明显;乳剂粒径分布集中在1~10 nm。结论在卡文中添加规定限度内的电解质、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对其pH、不溶性微粒、乳剂粒径等影响较小,但电解质对渗透压影响较大,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 电解质 维生素 配伍 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