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南地区的“口岸”变迁:公元750-1840年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忠民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1-148,共8页
唐宋以来,江南地区已逐渐成为传统中国社会经济最为发展的地区之一。江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外经济交往,这种经济交往很大程度上依赖和得益于"口岸"的存在和发展。在唐宋元明清长达千年的历史时期中,江南... 唐宋以来,江南地区已逐渐成为传统中国社会经济最为发展的地区之一。江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外经济交往,这种经济交往很大程度上依赖和得益于"口岸"的存在和发展。在唐宋元明清长达千年的历史时期中,江南地区口岸经历了一个持续变迁的过程,影响这一变迁最基本的原因当推自然环境,主要是包括河、江、海综合作用下水道变化的结果。但不论如何变迁,江南地区之口岸皆具国内贸易与海外贸易双重功能,皆具相当的规模及腹地辐射能力。在江南口岸的变迁过程中,政府以及市场具有同样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岸 江南地区 750-1840
下载PDF
1840-1949年中国社会性质商榷
2
作者 仓林忠 《安徽史学》 2000年第3期3-8,共6页
关键词 1840-1949 中国 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
下载PDF
1840-1894年中国民主思想起源及运行逻辑论
3
作者 姚思陟 《怀化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68-71,共4页
中国近代社会初,民族危机日益加重,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提出民主救国的主张,希望仿照西方的议院制民主政治体制,在中国建立这种民主政体来挽救民族危亡。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提出的这种民主思想的路径与西方的民主思想演变的路径相比较,... 中国近代社会初,民族危机日益加重,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提出民主救国的主张,希望仿照西方的议院制民主政治体制,在中国建立这种民主政体来挽救民族危亡。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提出的这种民主思想的路径与西方的民主思想演变的路径相比较,表现出一种逆向运行的特殊逻辑。这种逆向运行的特殊逻辑,是中华民族处于危亡关头,幼弱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所持的特有的政治理论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社会 民主思想 运行逻辑 民族危亡 1840-1894 中国 起源 政治理论 民族资产阶级
下载PDF
社会转型与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以1840至1928年中国法制现代化为研究中心
4
作者 侯强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60-64,共5页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法制现代化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一方面,社会转型对法制现代化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法制现代化对社会转型也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在这一互动进程中,晚清至民初法制现代化经历了启蒙期、发生期和...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法制现代化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一方面,社会转型对法制现代化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法制现代化对社会转型也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在这一互动进程中,晚清至民初法制现代化经历了启蒙期、发生期和徘徊期三个阶段,具有明显的历史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近代 中国 法律制度 现代化 1840-1928 政治制度
下载PDF
英国人进入卫藏考察活动的阶段性特点及成因(1840-1875) 被引量:1
5
作者 肖萍 向玉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1-169,共9页
1840-1875年,外国人开始进入卫藏地区进行考察与情报活动,其中英国人进入卫藏考察活动的成效最为显著。英国人进入卫藏考察和从事情报活动主要通过藏西、藏南两个方向及“班智达”群体进行,而法、普鲁士、俄等国人由康区或藏北进入卫藏... 1840-1875年,外国人开始进入卫藏地区进行考察与情报活动,其中英国人进入卫藏考察活动的成效最为显著。英国人进入卫藏考察和从事情报活动主要通过藏西、藏南两个方向及“班智达”群体进行,而法、普鲁士、俄等国人由康区或藏北进入卫藏考察活动却因当地官员和藏人的阻止而作罢,俄国探险考察家由藏北进入卫藏的考察更是迟至19世纪70年代才开启,唯独英国人进入卫藏考察活动取得了“独占鳌头”地位和其他西方国家及其他方法难以企及的效果。英国人之所以能够取得“独占鳌头”的成绩,原因在于英国拥有藏南、藏西两个进入卫藏的“前进基地”以及利用印度测量局培养了一批精于测绘、具有超常耐力、不惧生死、甘为其利用的名为“班智达”的英印间谍型探险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藏考察 英国人 1840-1875
下载PDF
一百六十年来的中国思想界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良玉 《长白学刊》 CSSCI 2000年第1期81-83,共3页
关键词 1840-1999 中国 思想演进 政治思想
下载PDF
1783年1840年中美战略因应之比较
7
作者 许嘉 张晓军 《国际政治研究》 2003年第4期65-73,共9页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初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转折期,在那次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因为清政府闭关锁国,不明国际战略形势,思想保守,战略因应失当,中国错失了战略机遇。而美国作为新生国家,具有全球视野,战略因应得当,抓住了战略机遇。战略机...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初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转折期,在那次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因为清政府闭关锁国,不明国际战略形势,思想保守,战略因应失当,中国错失了战略机遇。而美国作为新生国家,具有全球视野,战略因应得当,抓住了战略机遇。战略机遇把握上的差异,给中美两国带来了不同的命运:一个在屈辱中迅速衰败,痛苦地体验了大国地位的失落过程;一个在国力剧增中迅速崛起,完成了大国梦的实现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83-1840年 中国 美国 战略环境 战略决策 战略思维 国家利益观 战略手段
原文传递
中国全国市场的形成,1500-1840年 被引量:47
8
作者 李伯重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48-54,共7页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否已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全国市场?这是正确认识鸦片战争前几个世纪中,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和西方所起作用的关键问题之一。中外学术界对此已争论了半个世纪,但至今仍未达成共识。本文认为:在这个时期中,中国全国...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否已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全国市场?这是正确认识鸦片战争前几个世纪中,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和西方所起作用的关键问题之一。中外学术界对此已争论了半个世纪,但至今仍未达成共识。本文认为:在这个时期中,中国全国市场的形成乃是一个客观存在。本文分析了中国全国市场形成的基础、中国全国市场形成的主要方面以及西方对于中国全国市场形成所起的作用,并且指出:只有抛弃西方中心论,才能真正看到中国历史发展的真正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全国市场 1500-1840
原文传递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榛树 《探索》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38,共4页
自鸦片战争算起,中国现代化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其中,前八十年,由于缺乏强大的现代化领导力量等原因,中国的现代化运动经历了三起三落的曲折历史;而后八十年,由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领导,中国现代化的模式经历了三落三起的巨大变化。回... 自鸦片战争算起,中国现代化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其中,前八十年,由于缺乏强大的现代化领导力量等原因,中国的现代化运动经历了三起三落的曲折历史;而后八十年,由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领导,中国现代化的模式经历了三落三起的巨大变化。回顾中国现代化的两个八十年,它们留下了一条最重要的历史启示:要想把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就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1840-1921 1921-2001 必然性 历史进程
下载PDF
辛亥以来安徽藏书家(二)
10
作者 刘尚恒 《图书馆工作》 2000年第4期47-50,共4页
关键词 1840-1949 安徽 藏书家 人物介绍
下载PDF
中国服装产业发展史初探
11
作者 熊玲 《服装设计师》 2001年第12期102-106,共5页
关键词 中国 服装产业 发展 1840-1980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