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清政府的“以民制夷”政策(1840-1860年)
1
作者 周泉胜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51-56,共6页
"以民制夷"是清政府面对新的中外形势所采用的一种外交手段。鸦片战争后,清朝的一些地方官员利用民意抵制条约,但中央政府在此问题上却游移不定。直至道光末年,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清廷才下定决心用民"制夷"。咸丰初... "以民制夷"是清政府面对新的中外形势所采用的一种外交手段。鸦片战争后,清朝的一些地方官员利用民意抵制条约,但中央政府在此问题上却游移不定。直至道光末年,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清廷才下定决心用民"制夷"。咸丰初年"以民制夷"成为清政府制止"夷人"条约外侵权的强硬手段。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以民制夷"的方式更加激烈:它鼓动民众武力攻击"夷人",自己则借此拒绝推翻列强强加的新的不平等条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0—1860年 清政府 “以民制夷”政策
下载PDF
中国首次对西方外交冲击的制度反应——1842-1860年间清政府对西方外交体制的形成、性质和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何新华 王小红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7-135,共9页
“五口通商大臣体制”的形成是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西方冲击的首次制度性反应。这一体制的形成经历了战时钦差时期、两头体制和两广或两江总督兼职三个阶段。这一体制在形式上虽然有所创新 ,但性质仍然属于中国传统外交体制。在应付鸦片... “五口通商大臣体制”的形成是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西方冲击的首次制度性反应。这一体制的形成经历了战时钦差时期、两头体制和两广或两江总督兼职三个阶段。这一体制在形式上虽然有所创新 ,但性质仍然属于中国传统外交体制。在应付鸦片战争之后新的国际形势时 ,五口通商大臣体制收效甚微 ,因此这一体制在中国近代制度发展史中 ,是制度转型的一次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方国家 外交体制 1842—1860 五口通商体制 鸦片战争 中国 近代 制度发展史 制度转型 耆英
下载PDF
试论近代昌都地区的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1840-1949年)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川 《西藏研究》 CSSCI 2005年第3期19-24,共6页
中国藏区的民间信仰中神灵众多、由来庞杂、颇具民族特色和历史传统,经历漫长岁月而世代传承.它们在当地民众的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影响,成为中国民间文化、社会习俗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在简要概述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近代史(1840~1949年... 中国藏区的民间信仰中神灵众多、由来庞杂、颇具民族特色和历史传统,经历漫长岁月而世代传承.它们在当地民众的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影响,成为中国民间文化、社会习俗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在简要概述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近代史(1840~1949年)上的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坛庙后,认为昌都人民的信仰习惯,与藏区其他地区有所区别,在中国藏区众多的信仰习俗中占有不容忽视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1840~1949) 昌都地区 民间信仰 民间宗教
下载PDF
江南地区的“口岸”变迁:公元750-1840年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忠民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1-148,共8页
唐宋以来,江南地区已逐渐成为传统中国社会经济最为发展的地区之一。江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外经济交往,这种经济交往很大程度上依赖和得益于"口岸"的存在和发展。在唐宋元明清长达千年的历史时期中,江南... 唐宋以来,江南地区已逐渐成为传统中国社会经济最为发展的地区之一。江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外经济交往,这种经济交往很大程度上依赖和得益于"口岸"的存在和发展。在唐宋元明清长达千年的历史时期中,江南地区口岸经历了一个持续变迁的过程,影响这一变迁最基本的原因当推自然环境,主要是包括河、江、海综合作用下水道变化的结果。但不论如何变迁,江南地区之口岸皆具国内贸易与海外贸易双重功能,皆具相当的规模及腹地辐射能力。在江南口岸的变迁过程中,政府以及市场具有同样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岸 江南地区 750-1840
下载PDF
1860年以前的潮州海外移民:以族谱资料为中心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挺 《海交史研究》 2008年第1期92-105,共14页
对潮州海外移民的研究,已经有很丰硕的成果。由于1860年汕头开埠后,有更多文献材料存世,研究也更为深入;而为资料所限,汕头开埠前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拟利用以族谱为中心的民间文献,结合有关社会历史背景材料,对1860年以前的潮州海外... 对潮州海外移民的研究,已经有很丰硕的成果。由于1860年汕头开埠后,有更多文献材料存世,研究也更为深入;而为资料所限,汕头开埠前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拟利用以族谱为中心的民间文献,结合有关社会历史背景材料,对1860年以前的潮州海外移民情况做点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移民时间及原因、移民规模、移居地,以及从数据中反映出来的本地人对移民和移居地的看法。期望用这些尚未被发掘的资料,对以往的研究,有所补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移民 1860以前 潮州
下载PDF
1840年以前管风琴音乐文化在中国的发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唐晓博 《北方音乐》 2022年第4期107-113,共7页
管风琴是历史最悠久的键盘乐器之一,也是最早传入中国的键盘乐器之一。那么,管风琴是何时传入中国的?它在中国又进行了怎样的传播与发展?这是文章探索的主旨。文章以管风琴为研究对象,对管风琴的传入,以及1840年之前管风琴音乐文化在中... 管风琴是历史最悠久的键盘乐器之一,也是最早传入中国的键盘乐器之一。那么,管风琴是何时传入中国的?它在中国又进行了怎样的传播与发展?这是文章探索的主旨。文章以管风琴为研究对象,对管风琴的传入,以及1840年之前管风琴音乐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脉络,进行历时性的梳理,同时,对比各个时期国外的管风琴发展,进行共时性的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0以前 管风琴 中国 传播 发展
下载PDF
1840-1949年中国社会性质商榷
7
作者 仓林忠 《安徽史学》 2000年第3期3-8,共6页
关键词 1840-1949 中国 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
下载PDF
1840年至1912年北京都市规划结构演变探析
8
作者 朱永杰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6-10,共5页
1840年至1912年间,北京在城市规划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城市结构与城市功能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内外城界限逐渐打破,改变了清朝以前区分严格的形势;先进的交通设施开始在北京设立,增加了北京与外界交流的机会;新商业区的出... 1840年至1912年间,北京在城市规划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城市结构与城市功能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内外城界限逐渐打破,改变了清朝以前区分严格的形势;先进的交通设施开始在北京设立,增加了北京与外界交流的机会;新商业区的出现,促进了北京旧时功能分区的改变,体现了北京城市规划布局上的进步;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形成和早期电灯、自来水等现代化市政设施的发展更是将北京的规划结构向近代化的轨道大大推进。尽管这一时期北京的城市建设缓慢和总体水平低下,都市规划结构仍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城市的空间结构在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上都体现了开放性,北京终于从一个封闭的封建帝国首都,逐步向近代化的都市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0至1912 北京 都市规划结构 演变
下载PDF
社会转型与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以1840至1928年中国法制现代化为研究中心
9
作者 侯强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60-64,共5页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法制现代化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一方面,社会转型对法制现代化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法制现代化对社会转型也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在这一互动进程中,晚清至民初法制现代化经历了启蒙期、发生期和...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法制现代化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一方面,社会转型对法制现代化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法制现代化对社会转型也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在这一互动进程中,晚清至民初法制现代化经历了启蒙期、发生期和徘徊期三个阶段,具有明显的历史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近代 中国 法律制度 现代化 1840-1928 政治制度
下载PDF
世界意识与本土关怀——1840-1949年中国知识阶层认识世界的历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6-120,共5页
1840-1949年,中国知识阶层是如何认识世界的,中国学者对世界史的研究状况又是怎样的,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这100年里,中国知识阶层的世界意识经历了从极其淡薄到不断深化以至最终形成的曲折过程;中国知识阶层认识世界的重点不断... 1840-1949年,中国知识阶层是如何认识世界的,中国学者对世界史的研究状况又是怎样的,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这100年里,中国知识阶层的世界意识经历了从极其淡薄到不断深化以至最终形成的曲折过程;中国知识阶层认识世界的重点不断发生变化,并与民族存亡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中国知识阶层在认识世界时,经常面临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进行优劣评判的心理冲突,这往往成为制约中国人深入认识世界的心理牵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涌现出一批杰出的世界史研究者和优秀著作,为推动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0—1949 中国知识阶层 世界意识 民族危机 中西文化 世界史研究
下载PDF
近代广西农业开发述论(1840—1949年)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克强 《柳州师专学报》 2003年第1期57-61,共5页
以1925年新桂系主政广西为界,近代广西的农业开发经历了两个阶段:1925年前,广西的对外贸易增长,商业性农产品增长;1925年、尤其是1930年后,新桂系为了增强自身实力,开始进行较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总体看来,近代广西农... 以1925年新桂系主政广西为界,近代广西的农业开发经历了两个阶段:1925年前,广西的对外贸易增长,商业性农产品增长;1925年、尤其是1930年后,新桂系为了增强自身实力,开始进行较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总体看来,近代广西农业开发的水平较低,且受时局和政策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农业开发 1840至1949 政策 发展史
下载PDF
1840~1919年中国社会变迁对儒学的影响
12
作者 马欣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76-78,共3页
1840~1919年是清朝封建统治向民国时代过渡的一个转型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的儒学在这一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受西学影响,中国从19世纪中叶开始,从器物到制度最后到思想进行了全面置换。儒学在图新求变以求救亡启蒙的新形势下... 1840~1919年是清朝封建统治向民国时代过渡的一个转型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的儒学在这一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受西学影响,中国从19世纪中叶开始,从器物到制度最后到思想进行了全面置换。儒学在图新求变以求救亡启蒙的新形势下,随着自身生存依托环境的改变,不幸成为攻击的目标,丧失了其在教育、政治、文化方面的优势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0~1919 社会变迁 经济基础 教育体制 政治制度 文化机制 儒学
下载PDF
1840-1885年越南使臣入清日记研究
13
作者 姚瑶 何氏锦燕 《红河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6-20,共5页
作为使臣出使中国的产物,入清日记详细地介绍了使团的任务及其及出使路线。日记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宫廷见闻的记录;二是西方势力的入侵及对西方军事技术的学习;三是人民生活的苦困;四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描写;五是城镇... 作为使臣出使中国的产物,入清日记详细地介绍了使团的任务及其及出使路线。日记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宫廷见闻的记录;二是西方势力的入侵及对西方军事技术的学习;三是人民生活的苦困;四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描写;五是城镇情况的记录。借助“异域之眼”,可对晚清社会做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0—1885 越南使臣 入清日记
下载PDF
1860年汕头开埠始末考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训先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6-9,共4页
该文根据国家权威档案文献,论述1860年汕头开埠始末的曲折过程;指出,汕头开埠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屈辱妥协外交路线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是粤东门户被迫"开放"史,也是潮汕历史大走向的重要转折点。今人应以胡乔木《... 该文根据国家权威档案文献,论述1860年汕头开埠始末的曲折过程;指出,汕头开埠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屈辱妥协外交路线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是粤东门户被迫"开放"史,也是潮汕历史大走向的重要转折点。今人应以胡乔木《国史事典》的题词"在沉重的历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为警示,"知耻近于勇",爆发奋进之力,建设美好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60 中美《天津条约》 汕头(潮州)开埠 地理区位优势 屈辱妥协外交路线
下载PDF
1840-1885年越南使臣燕行诗歌所见中国书写
15
作者 姚瑶 《红河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33-37,共5页
燕行诗歌是宗藩关系结束前朝鲜、越南等国来华使臣在华时所作的诗歌。在1840年至中法战争结束的40余年里,中越交往依旧频繁,阮朝共向清朝派遣使臣多达12次。作为使臣出使中国的产物,其间燕行诗歌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华山... 燕行诗歌是宗藩关系结束前朝鲜、越南等国来华使臣在华时所作的诗歌。在1840年至中法战争结束的40余年里,中越交往依旧频繁,阮朝共向清朝派遣使臣多达12次。作为使臣出使中国的产物,其间燕行诗歌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华山川景物的描写;二是对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评价;三是对晚清重大政治事件的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0—1885 越南使臣 燕行诗歌
下载PDF
1840-1894年中国民主思想起源及运行逻辑论
16
作者 姚思陟 《怀化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68-71,共4页
中国近代社会初,民族危机日益加重,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提出民主救国的主张,希望仿照西方的议院制民主政治体制,在中国建立这种民主政体来挽救民族危亡。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提出的这种民主思想的路径与西方的民主思想演变的路径相比较,... 中国近代社会初,民族危机日益加重,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提出民主救国的主张,希望仿照西方的议院制民主政治体制,在中国建立这种民主政体来挽救民族危亡。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提出的这种民主思想的路径与西方的民主思想演变的路径相比较,表现出一种逆向运行的特殊逻辑。这种逆向运行的特殊逻辑,是中华民族处于危亡关头,幼弱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所持的特有的政治理论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社会 民主思想 运行逻辑 民族危亡 1840-1894 中国 起源 政治理论 民族资产阶级
下载PDF
1840年中国资本主义萌而不发原因探微
17
作者 王祥琐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58-60,共3页
中国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萌而不发;封建主义专制制度对中国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经济发展起着摧残作用;自然经济顽固,僵化,资本主义关系难以冲破这坚不可摧的牢笼;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失去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宝贵时机;封建土地观念和妄自尊... 中国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萌而不发;封建主义专制制度对中国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经济发展起着摧残作用;自然经济顽固,僵化,资本主义关系难以冲破这坚不可摧的牢笼;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失去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宝贵时机;封建土地观念和妄自尊大意识阻碍和扼杀了资产阶级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0 中国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萌芽力 封建统治 自然经济 闭关锁国政策 封建观念 封建社会
下载PDF
1860年大沽之战评析
18
作者 施元龙 刘富书 《工程兵工程学院学报(94643X)》 1999年第3期89-94,共6页
本文讨论的是发生在1860年的大沽之战,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此战的战前准备;第二部分详述了战争经过;第三部分分析了清军失败的原因。这些原因主要有:清政府“顺内”而后才能“安外”的战略;北塘撤防,将防线侧后暴露... 本文讨论的是发生在1860年的大沽之战,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此战的战前准备;第二部分详述了战争经过;第三部分分析了清军失败的原因。这些原因主要有:清政府“顺内”而后才能“安外”的战略;北塘撤防,将防线侧后暴露;“夷兵不利陆战”的观念;武器装备的落后。此战还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沽之战 战史 1860 中国 战败原因
全文增补中
19世纪60-90年代清朝财政结构的变动 被引量:8
19
作者 周育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2-60,共9页
太平天国以后,清朝财政收支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财政规模上由19世纪40年代的4500万两增加至8900万两,中法战争以后,财政收支渐趋平衡。在收入结构上,田赋、盐课和关税厘金成为三大支柱,而其中鸦片税收占到整个财政收入约10%。在财... 太平天国以后,清朝财政收支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财政规模上由19世纪40年代的4500万两增加至8900万两,中法战争以后,财政收支渐趋平衡。在收入结构上,田赋、盐课和关税厘金成为三大支柱,而其中鸦片税收占到整个财政收入约10%。在财政运行方式上,由于解协饷制度日益失灵,出现了中央专项经费、中央与地方分成支配关税收入以及在子口税与厘金方面地方与中央争夺财政收入的情况,反映了地方财政权的形成。财政收支结构和运行方式的重大变化,又促使清政府对原有的财政会计科目进行了改革,但并未在会计制度上承认地方财政客观存在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1860-1899 财政结构 财政运行 会计
下载PDF
中国近代史开端1861年说——近代史分期框架下的太平天国起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明前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0-75,共6页
太平天国起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共同构成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近代史分期问题框架下的太平天国起义,是作为洋务运动的催化剂体现着自己的历史价值的。比较1840年鸦片战争开端说,1861年因为有一系列标志性事件:太平天国安庆失守、曾国... 太平天国起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共同构成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近代史分期问题框架下的太平天国起义,是作为洋务运动的催化剂体现着自己的历史价值的。比较1840年鸦片战争开端说,1861年因为有一系列标志性事件:太平天国安庆失守、曾国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更有理由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天国 近代史分期 1861开端说 1840开端说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