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1842年镇江沦陷前后的社会治安
1
作者 孙洪军 高廷爱 《镇江高专学报》 2018年第2期1-4,共4页
1842年7月镇江沦陷。无辜百姓惨遭英军屠杀或被当做汉奸滥杀,土匪抢掠横行肆无忌惮。政治腐败、官不履职,民族不睦、矛盾加剧,道德沦丧、自相残害,这些加重了镇江城陷落后百姓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程度。
关键词 1842年镇江论陷 社会治安 政治腐败
下载PDF
《1842年英军围困南京地图》首现南京 被引量:1
2
作者 苏真 《剧影月报》 2013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现藏大英图书馆的《1842年8月英国舰队围困南京图》在南京首次展出。该图绘制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兵临南京城下,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历史背景下的南京城全貌。图中呈现出的内容与相关文献资料互为印证,是探明历史真相,知古鉴今... 现藏大英图书馆的《1842年8月英国舰队围困南京图》在南京首次展出。该图绘制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兵临南京城下,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历史背景下的南京城全貌。图中呈现出的内容与相关文献资料互为印证,是探明历史真相,知古鉴今的第一手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2年8月英国舰队围困南京图》 静海寺 《南京条约》 知古鉴今 海防意识
下载PDF
理性国家思想探析——马克思1842年《莱茵报》时期的政治哲学思考
3
作者 王位 《理论观察》 2019年第5期27-29,共3页
1842年《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在政治哲学思想、国家观念上仍然没有脱离黑格尔的影响,在《第179号“科伦日报”社论》、《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等马克思早期著作中都能看到黑格尔理性国家思想的存在,在国家观念上强烈地要求把国家从宗... 1842年《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在政治哲学思想、国家观念上仍然没有脱离黑格尔的影响,在《第179号“科伦日报”社论》、《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等马克思早期著作中都能看到黑格尔理性国家思想的存在,在国家观念上强烈地要求把国家从宗教神学中解救出来,强调理性国家的实存和复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国家 黑格尔 马克思 1842年
下载PDF
中国首次对西方外交冲击的制度反应——1842-1860年间清政府对西方外交体制的形成、性质和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何新华 王小红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7-135,共9页
“五口通商大臣体制”的形成是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西方冲击的首次制度性反应。这一体制的形成经历了战时钦差时期、两头体制和两广或两江总督兼职三个阶段。这一体制在形式上虽然有所创新 ,但性质仍然属于中国传统外交体制。在应付鸦片... “五口通商大臣体制”的形成是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西方冲击的首次制度性反应。这一体制的形成经历了战时钦差时期、两头体制和两广或两江总督兼职三个阶段。这一体制在形式上虽然有所创新 ,但性质仍然属于中国传统外交体制。在应付鸦片战争之后新的国际形势时 ,五口通商大臣体制收效甚微 ,因此这一体制在中国近代制度发展史中 ,是制度转型的一次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方国家 外交体制 1842—1860 五口通商体制 鸦片战争 中国 近代 制度发展史 制度转型 耆英
下载PDF
近代以来我国国际科技合作史略述 被引量:1
5
作者 易继明 《科技与法律》 2004年第2期1-10,共10页
近代以来 ,我国国际科技合作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 ,即 :第一个时期为清末 184 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至 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 ;第二个时期为从 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到 194 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三个时期为从 194 9年中华人民共和... 近代以来 ,我国国际科技合作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 ,即 :第一个时期为清末 184 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至 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 ;第二个时期为从 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到 194 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三个时期为从 194 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至今。其中 ,与我们今天发展密切相关的第三个时期又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即 :(1) 194 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 196 0年中苏关系恶化 ;(2 )196 0年中苏关系恶化至 196 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 ;(3) 196 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至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 ;(4 )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至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颁布 ;(5 )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颁布至今。总的说来 ,由于受到战乱、民族救亡、文化冲突、政权更迭、意识形态对立以及社会转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近代以来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经历了风雨交加的一百多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科技合作 近代史 1842年 《南京条约》 法律责任 智力资本 科技人才 产业技术
下载PDF
“思维着的人”的思索与“愚人船”的命运——重温马克思“1842~1843年通信”及其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聂锦芳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25,共21页
1842-1843年间,马克思围绕《德法年鉴》的创办与他人进行了大量通信,借此考察了当时德国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氛围,剖析了"庸人及其国家"体制,清理了与先贤和同道之间在思路和策略上的分歧;进而显现出"思维着的人"对被其称为"愚人船"... 1842-1843年间,马克思围绕《德法年鉴》的创办与他人进行了大量通信,借此考察了当时德国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氛围,剖析了"庸人及其国家"体制,清理了与先贤和同道之间在思路和策略上的分歧;进而显现出"思维着的人"对被其称为"愚人船"的德国命运的思索,以及为寻找新的社会变革之路所遭受的磨难和艰辛抉择的心路历程。这些通信引出了一系列发人深省的观点,如:人与制度、被统治者与统治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塑造;"坏的政治"对哲学思维和思想生态的破坏;沉溺于思辨和自由、一味激进地批判和鲁莽地行事将一无所获;不能满足于现实的"时针的运动"、要更在意"分针的运动";等等。这些论见构成这一阶段马克思思想发展最精彩的篇章;就是在他以后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它们也没有失却光芒,更不曾被抛弃,而是构成其思想前后相续的一段"彩练",以及他毕生社会批判的价值前提。更重要的是,即使在当代德国社会发展和政治哲学体系中,这些论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卓识和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着的人” “愚人船” 1842-1843通信 社会变革
原文传递
恩格斯1842—1844年曼彻斯特时期的人生经历及启示 被引量:1
7
作者 冯宝晶 《北京教育(德育)》 2018年第10期72-76,共5页
1842—1844年曼彻斯特时期是恩格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他走入社会深处,了解资本主义现实;专注理论研究,撰写《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拜访马克思,实现第二次历史性会面;结识玛丽·白恩士,一起走访工人社区。这些活动使他完成了哲学... 1842—1844年曼彻斯特时期是恩格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他走入社会深处,了解资本主义现实;专注理论研究,撰写《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拜访马克思,实现第二次历史性会面;结识玛丽·白恩士,一起走访工人社区。这些活动使他完成了哲学思想上和政治立场上的转变。1842—1844年曼彻斯特时期的人生经历体现了他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专注精神,深入实际、勇于探索的实践品质,关心百姓、奉献人民的宗旨意识,冲破藩篱、追求真爱的择偶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1842—1844曼彻斯特时期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
原文传递
关于犯罪客体的几个问题(续) 被引量:2
8
作者 雪千里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2006年第3期21-26,共6页
将犯罪客体与行为对象加以区分,犯罪客体不是具体的人或物,并不违反哲学原理。说马克思1842年的著名论断是传统犯罪客体理论形成的理论根据,其证据尚不充分。依照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利益是一个关系范畴,用它作为犯罪客体的内容,难以避... 将犯罪客体与行为对象加以区分,犯罪客体不是具体的人或物,并不违反哲学原理。说马克思1842年的著名论断是传统犯罪客体理论形成的理论根据,其证据尚不充分。依照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利益是一个关系范畴,用它作为犯罪客体的内容,难以避免法益概念的精神化。保护客体、犯罪客体与侵害客体各有其含义的规定性,使用时应注意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2年著名论断 法益概念的精神化 保护客体 犯罪客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