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9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两种劳动概念下的人的解放理论——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 被引量:7
1
作者 陈一壮 罗月婵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0,共6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是马克思的两篇闪烁"人学"光芒的手稿。前者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中的异化劳动,提出了通过变革生产关系——废除私有制复归人的"类本质"——自...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是马克思的两篇闪烁"人学"光芒的手稿。前者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中的异化劳动,提出了通过变革生产关系——废除私有制复归人的"类本质"——自由自觉的劳动的道路;后者则主要从生产力发展的机制上阐述了实现人的解放的道路:资本主义生产不仅为了占有剩余价值使用人的强制性的雇佣劳动,而且为了提高剩余价值的生产率使用人的创造性劳动的成果——科学,由此造成的社会剩余劳动时间对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的大大增长将构成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所需要的自由时间的基础。既往的社会主义革命都忽略了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的这个生产力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草稿)》 异化劳动 创造性劳动 科学
下载PDF
回到对象性去重识美学问题——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美学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都爱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1-36,共6页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开启了以人的感性的对象化的物质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新视界,处于基础性的第一位的关键词是同一意义上使用的"劳动""生产"以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而美...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开启了以人的感性的对象化的物质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新视界,处于基础性的第一位的关键词是同一意义上使用的"劳动""生产"以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而美学问题则内蕴其中。马克思对美学问题的解答包括:人的审美感觉在"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的历史中生成,美的规律是"人"的"真正的生产"规律,审美活动渗透于直观产品对象的直观中,人与自然的对象性活动及其关系孕育了自然美的生成。《手稿》的美学价值有如下的新课题需要研究:重新认识《手稿》给出的生产劳动以"美的规律"为原则的美学问题、生产劳动是美和美感产生的根源问题及生产劳动的感性的人的总体性生命表现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性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美的规律
下载PDF
青年马克思人本主义社会现象学的确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第一笔记解读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一兵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59-63,共5页
关键词 马克思 人本主义 社会现象学 劳动对象化 国民经济学 黑格尔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异化劳动 费尔巴哈 劳动产品
下载PDF
类与美的现实性——《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学习札记
4
作者 赵周宽 杨泉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72-75,共4页
马克思在《手稿》中把"有意识的类的存在物"作为人的基本定性,本文正是阐释这一论述的理论脉络,并试图探究其对美学研究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 美学研究 “类”
下载PDF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共产主义”学说之比较
5
作者 严永添 《漳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85-90,105,共7页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和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都阐发了“共产主义”。这两本书,反映了对“共产主义”的不同见解,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靠共产主义”学说...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和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都阐发了“共产主义”。这两本书,反映了对“共产主义”的不同见解,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靠共产主义”学说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他们通过不同方面的阐述,论证了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德意志意识形态》 共产主义 学说 马克思主义 《形态》 手稿 人类历史
下载PDF
马克思实践观的雏形---《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6
作者 倪洪滨 修毅 《北方论丛》 1986年第2期3-8,共6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实践观的诞生地,即在《手稿》中马克思确立了科学实践观的雏形。这种认识将会引起争论,因为不少同志在其著述中认为《手稿》是一部“不成熟”的著作,还停留在费尔巴哈“人本...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实践观的诞生地,即在《手稿》中马克思确立了科学实践观的雏形。这种认识将会引起争论,因为不少同志在其著述中认为《手稿》是一部“不成熟”的著作,还停留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基础之上,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才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邓小平同志在党的代表会议上号召我们“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想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这样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深入的研究,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这对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向前进,对社会主义的四化建设都是很有意义的。为此,愿意把我们所坚持观点的理由叙述如下,与大家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实践观 手稿 科学实践观 诞生地
下载PDF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自然法
7
作者 吴允通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2020年第1期126-145,共20页
与自然法的对话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一个新方向,众多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努力使这一议题的探讨渐为开阔。汉语学界自21世纪初开始注意到这一议题,然而迄今仍以引介为主。对经典合理的阐发是最有力的解释方式,鉴于《... 与自然法的对话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一个新方向,众多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努力使这一议题的探讨渐为开阔。汉语学界自21世纪初开始注意到这一议题,然而迄今仍以引介为主。对经典合理的阐发是最有力的解释方式,鉴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著作中的特殊意义,以此书为例参与到这一议题的探讨中去,将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自然法 劳动
下载PDF
论作为时代经典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8
作者 张文喜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经典世界以“另一个马克思”的发现而名噪一时。它的经典性在行家和外行的深入研读中常常被诠解,从而产生好的或不好的影响。这部作品的阐释史有两种性质,一种是为我们说它有“出色的”“标准的”“典范的”...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经典世界以“另一个马克思”的发现而名噪一时。它的经典性在行家和外行的深入研读中常常被诠解,从而产生好的或不好的影响。这部作品的阐释史有两种性质,一种是为我们说它有“出色的”“标准的”“典范的”性质特征而准备的,另一种是为我们说它没有这些性质特征而准备的。它同时见证了塑造经典和失却经典的过程。就其作为解释学的经验事件的经典阐释而言,重要问题在于,这部作品整体统一和严密结构究竟应该如何强调以及应该强调到何种程度。总之,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根据原文发现它跟我们休戚相关的时代关系,要从根本价值分配的思想中塑造出它的经典本质。这部作品是人类解放的先声,而当代研读者的任务就是对它提出更可信的考据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时代性 经典性 物化
下载PDF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命表现”思想探析
9
作者 郗戈 陈洪鑫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121,共8页
“生命表现”思想揭示出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浪漫主义因素,构成了对现有阐释模式的反思,因此具有重要理论价值。马克思的“生命表现”思想在综合吸收浪漫主义对感性丰富性的强调、对人性圆融整全的追求与反思启蒙现代性的哲... “生命表现”思想揭示出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浪漫主义因素,构成了对现有阐释模式的反思,因此具有重要理论价值。马克思的“生命表现”思想在综合吸收浪漫主义对感性丰富性的强调、对人性圆融整全的追求与反思启蒙现代性的哲学主题的同时,扬弃了浪漫主义的非现实性。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生命表现”思想显露出的克服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所导致的人的分裂对立、复归个人生命总体性的内在逻辑,同构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及其扬弃的逻辑思路,深刻切中马克思克服现代性分裂的问题意识。在这一问题意识下,“生命表现”思想在与黑格尔的绝对思辨和费尔巴哈的感性有限性进行理论对话的过程中,呈现出错杂的理论图景,促使马克思意识到“生命表现”思想的内在逻辑困难。对“生命表现”思想的探析,既展现出马克思思想的丰富层次与内涵,也突出了认真考察马克思思想中各种理论倾向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表现”思想 浪漫主义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现代性分裂 思想对话
下载PDF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辩证法”——从康德哲学的观念看
10
作者 钟锦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2024年第1期170-185,共16页
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学说,有其对人作为类的存在物的本质的深刻关怀,由此超越了国民经济学家的局限视域。这种关怀体现在对劳动辩证法的理解上。劳动中蕴含的功利性谋生意义和超越性自由意义之对立,构成康德所揭示... 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学说,有其对人作为类的存在物的本质的深刻关怀,由此超越了国民经济学家的局限视域。这种关怀体现在对劳动辩证法的理解上。劳动中蕴含的功利性谋生意义和超越性自由意义之对立,构成康德所揭示的哲学史上辩证法的真实含义。据此展开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的历史哲学,也成为德国古典哲学现代性发展上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马克思的哲学展现了深广的哲学史背景,值得我们再度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劳动 辩证法 共产主义
下载PDF
黑格尔哲学在马克思哲学共产主义建构中的地位——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考察
11
作者 冉力文 刘同舫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3,159,共9页
黑格尔哲学在马克思对哲学共产主义的理论建构中具有重要地位。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构筑起作为异化劳动的扬弃和人的本质的复归的哲学共产主义。哲学共产主义虽然使用了“本质与异化”的费尔巴哈式的话语,但不应看作是... 黑格尔哲学在马克思对哲学共产主义的理论建构中具有重要地位。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构筑起作为异化劳动的扬弃和人的本质的复归的哲学共产主义。哲学共产主义虽然使用了“本质与异化”的费尔巴哈式的话语,但不应看作是受费尔巴哈哲学影响的产物。马克思辩证吸收黑格尔哲学关于“对象性关系”的强调及其合理内核,并将其作为哲学共产主义建构的内驱动力,以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统一”超越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中人与自然的“直接统一”。在哲学共产主义的具体建构中,马克思展现出“对象性关系”中自我生成的运动过程和不断发展的“中介”思维,搭建起哲学共产主义的历史性地基。“对象性关系”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马克思与黑格尔哲学之间联系的理论枢纽,也是马克思哲学共产主义理论走向科学的重要理论地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哲学共产主义 黑格尔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费尔巴哈
下载PDF
重思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概念
12
作者 冉力文 成龙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97,共8页
“异化”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核心议题,但“异化”概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第一笔记本”和“第三笔记本”中存在差异,《穆勒评注》构成“第一笔记本”和“第三笔记本”之间马克思异化观转换的中介。在“第一... “异化”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核心议题,但“异化”概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第一笔记本”和“第三笔记本”中存在差异,《穆勒评注》构成“第一笔记本”和“第三笔记本”之间马克思异化观转换的中介。在“第一笔记本”中,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现象的积极批判遵循的是主客二分的自我异化逻辑,而并非费尔巴哈式消极异化概念的应用。马克思在《穆勒评注》中揭示出隐藏在经济关系背后的交往异化,力图以此扬弃“第一笔记本”中对异化劳动现象主客二分式的自我异化逻辑。在“第三笔记本”中,马克思将感性个人视为社会存在物,在社会场域的“对象性关系”中搭建起异化复归的实践逻辑,在对黑格尔哲学的重新关注中完善异化复归的理论逻辑,实现了对《穆勒评注》中异化逻辑的理论延续与现实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异化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理论探源——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考察
13
作者 罗邈 卢毅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4年第5期91-96,共6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方面,说明人与自然是共生共荣、互为感性对象的生命共同体;另一方面,说明人与自然是交互影响的利益共同体。资本逻辑是破坏和割裂这种整体性的感性对象性交互关系的罪魁祸首,只有根除资本逻辑,实现社会重构,才能彻...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方面,说明人与自然是共生共荣、互为感性对象的生命共同体;另一方面,说明人与自然是交互影响的利益共同体。资本逻辑是破坏和割裂这种整体性的感性对象性交互关系的罪魁祸首,只有根除资本逻辑,实现社会重构,才能彻底解决人与自然的双重异化状态问题,进而从社会历史范畴为解决人与自然问题、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提供现实路径,即在人与自然这个生命共同体之中彰显社会正义和生态正义,实现人与自身、人与自然的和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正义 共同体
下载PDF
马克思对私有财产的科学批判——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余同 郭蕙青 《经济论坛》 2024年第3期34-42,共9页
结合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及其毕生追求,重新梳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确认其中心主题为私有财产,并以此作为切入点,厘清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私有财产的科学批判:借助异化劳动理论,按照私有财产的起源—本质—运动... 结合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及其毕生追求,重新梳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确认其中心主题为私有财产,并以此作为切入点,厘清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私有财产的科学批判:借助异化劳动理论,按照私有财产的起源—本质—运动—扬弃的逻辑主线,马克思揭示了私有财产的内涵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是劳动;私有财产的确立过程表现为动产战胜不动产的历史过程;私有财产的发展动力是劳动和资本的辩证运动;私有财产扬弃的必然归宿是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首次从经济学维度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的批判,初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性和非永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异化劳动 私有财产 共产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资本批判的三重向度及其当代价值——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的考察
15
作者 杨梦欣 王浩斌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26-33,共8页
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资本批判思想可以从现象性批判、主体性批判、价值性批判三个向度加以考察。就资本现象性批判而言,马克思认为资本并非由自然法赋予资产阶级的“自然权利”,而是由工人异化劳动生发的资产阶级“历... 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资本批判思想可以从现象性批判、主体性批判、价值性批判三个向度加以考察。就资本现象性批判而言,马克思认为资本并非由自然法赋予资产阶级的“自然权利”,而是由工人异化劳动生发的资产阶级“历史权利”;就资本主体性批判而言,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取代人成为社会的主体,凌驾并漠视着人;就资本价值性批判而言,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对资本的积极扬弃,是对人的本质的全面复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人的解放”的价值指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从而引导资本有序发展,使资本为人民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资本 现象性批判 主体性批判 价值性批判
下载PDF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体现的共同富裕思想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启迪
16
作者 刘冠琪 王秋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7期52-55,共4页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融合了哲学、经济学和共产主义理论的著作。《手稿》以异化劳动为线索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分化现象并探讨了社会矛盾问题,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私人占有和分工而导致的劳动异化现象、平均主义观...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融合了哲学、经济学和共产主义理论的著作。《手稿》以异化劳动为线索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分化现象并探讨了社会矛盾问题,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私人占有和分工而导致的劳动异化现象、平均主义观点进行了批判。《手稿》中体现的共同富裕思想主要有:共同富裕要以雄厚的物质基础为前提,共同富裕实践的主体是现实的人,共同富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手稿》中的共同富裕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启迪是,要用高质量发展奠定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要贯彻和谐发展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共产主义 异化劳动 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美好生活观的三重维度探赜——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考察
17
作者 孙竞峰 赵海月 《喀什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7-13,共7页
美好生活是新时代下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愿景。美好生活观体现在马克思的思想理论始终,他用终生的奋斗诠释了“何为美好生活”,以批判的视角论证了“为何生活不美好”,指明了“美好生活何为”的实现道路并勾勒出美好生活的未来社会图景,... 美好生活是新时代下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愿景。美好生活观体现在马克思的思想理论始终,他用终生的奋斗诠释了“何为美好生活”,以批判的视角论证了“为何生活不美好”,指明了“美好生活何为”的实现道路并勾勒出美好生活的未来社会图景,体现出马克思对人们生活境遇的深切关怀。马克思美好生活观生动地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重温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手稿》,从价值旨归、批判进路、实现路径三重维度探赜马克思美好生活观,对深化新时代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理论认识和实践导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好生活观 马克思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劳动解放
下载PDF
马克思“现实的人”概念对费尔巴哈的批判性超越——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考察
18
作者 郭广 李海彬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8-106,159,160,共11页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现实的人”作为体现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新世界观雏形的重要概念,在存在论、认识论和伦理学三重维度上,已初步完成了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性超越。马克思借助“对象性活动”“社会”等具体概念,...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现实的人”作为体现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新世界观雏形的重要概念,在存在论、认识论和伦理学三重维度上,已初步完成了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性超越。马克思借助“对象性活动”“社会”等具体概念,从存在论维度立体地审视了“现实的人”的“在场状态”,以“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相交织的双重性主体超越了费尔巴哈在自然统摄下的单一性自然存在;通过制定“劳动”这一物质生产实践的基本规定,马克思在对实践作为人和自然之间认知桥梁的现实特质的原初性理论表达中,确证了“现实的人”是能动的实践主体,在认识论维度上实现了对费尔巴哈将其视为“直观感觉”所统摄的受动主体的超越;通过对“异化劳动”的伦理学批判,马克思深刻描绘了“现实的人”所具备的“需要本性”及其“自我实现”的发展特质,将“现实的人”理解为历史语境下的需要主体,克服了费尔巴哈在静态的自然语境下把“现实的人”归结为本能的欲望主体的狭隘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现实的人 费尔巴哈 超越性
下载PDF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工人概念及其理论价值
19
作者 刘灵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79,共9页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对私有财产运动总体叙事中展开对工人存在的理论阐释,由此开启了马克思对工人概念的逻辑叙事。工人是工资的人格化,是现代私有财产的表现形式之一。工人作为商品存在,被嵌入到物的体系(资本逻辑)...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对私有财产运动总体叙事中展开对工人存在的理论阐释,由此开启了马克思对工人概念的逻辑叙事。工人是工资的人格化,是现代私有财产的表现形式之一。工人作为商品存在,被嵌入到物的体系(资本逻辑)之中,在不断创造历史和社会财富中沦为抽象化、功能化与碎片化的社会工具。因此,工人作为历史创造者却承载着历史普遍性苦难、社会结构性压迫。马克思的工人概念深刻揭露了现代人的存在境遇,确立了工人作为历史主体的根本依据,阐明了工人解放自我的内在动力,有力地批判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初步阐明了唯物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人 社会存在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理论价值
下载PDF
美的生态阐释:基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考察
20
作者 王悦心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5,共8页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基于生态向度,在审美发生、审美过程、审美理想方面形成了对美的问题的深刻阐释。在生态视野下,人的美感生发于人面向自然的实践活动,并孕育在人化自然当中。在此基础上,人作为审美主体,以生命共同...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基于生态向度,在审美发生、审美过程、审美理想方面形成了对美的问题的深刻阐释。在生态视野下,人的美感生发于人面向自然的实践活动,并孕育在人化自然当中。在此基础上,人作为审美主体,以生命共同体为审美对象,通过在生态世界里能动地审美参与,建构起了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相统一的审美标准,由此形成了生态世界中的审美活动过程。最终,通向以人的解放为基础,追求实现生态世界总体性解放的审美理想。可以说,马克思对美的生态阐释,为生态美学在美学当中立足和发展提供了根本性的理论支持,拓展了美学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有力地挖掘了审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生态美学 审美发生 审美过程 审美理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